梵高 达利 莫奈 徐志摩如果生在当代 凭他们的才艺 能吃饱饭养活自己吗?

达利、莫奈、马格利特……周杰伦新歌里的巴黎和艺术史,你听懂了吗?

莫奈、梵高、达利、马蒂斯……周杰伦新歌《最伟大的作品》MV昨日上线后,简直进行了一次中外艺术史的“科普”,也是一次对1920年代的法国巴黎的时空穿越,不少网友直呼:没看点书,都看不懂周董的MV。

比如,MV一开始,周杰伦在拥有152年历史的法国莎玛丽丹百货公司亮相,随后歌词中有一句“我用琴键穿梭1920错过的不朽”,要知道,1920年代的巴黎,毕加索、海明威等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都聚集于此。

接下来歌词和MV中出现的“魔术”“苹果”“小丑”“烟斗”“鸽子”等,则非常清晰地指向了比利时艺术家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图的背叛(这不是一个烟斗)》是马格利特1935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画面中烟斗下方写着“这不是一个烟斗”。玛格利特将词语引入画面,质疑图形与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展现了超现实主义对艺术实践的一种思考方式——图与词之间的关系。

苹果出自他1964 年所作的自画像《人类之子》,一幅描绘戴着圆顶硬礼帽、穿西装的男人的画,而这个男人的脸大部分被绿苹果所遮盖;“脸上的鸽子没有飞走”指的是马格利特同年绘制的《戴圆顶礼帽的男人》。

“达利翘胡是谁给他的思索,弯了汤匙借你灵感,不用还我,融化的是墙上时钟还是乳酪,龙虾电话那头你都不回我。”

几句乍听起来莫名其妙的歌词,则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了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的荒诞手法。

“融化的是墙上时钟”指的是达利的画作《记忆的永恒》;“龙虾电话”指的是达利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极具标志意义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共有11只,其中4只为红色,7只为白色。达利曾在自传中写过他对“龙虾电话”这个组合的看法:“我不能明白,为什么当我在餐馆点一份烤龙虾的时候,上来的永远不会是一只烤电话机”。题外话,周杰伦在《床边故事》MV中同样也致敬了达利。

如果说其他人是“隐喻”,那常玉则是直接进了歌词。

常玉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他被誉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

常玉是1919年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的。他的作品始于花卉而终于裸女,表面看是受到二十世纪巴黎艺坛的熏陶,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却是东方文人素养的延伸。其作品《曲腿裸女》曾以1.98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常玉的拍卖记录,这幅作品诞生于1965年,是常玉最后一件裸女作品。他的作品被徐志摩称为“宇宙大腿”。

随后,每一句歌词都是艺术史上大名鼎鼎的作品和艺术家——

“小船静静往返马谛斯的海岸”

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为了治疗他严重的支气管炎,去往尼斯,留下了不少有关海滩的作品。

“星空下的夜晚交给梵谷(注:梵谷是台湾译名,即梵高)点燃”

梵高的《星空》不用做过多介绍了,可以说是人人皆知。

“梦美的太短暂孟克桥上呐喊”

蒙克的《呐喊》,表现了一张焦虑的面孔在奥斯陆峡湾血红色天空下哀号。最早一版创作于1893年,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

“我请莫内帮个忙,能不能来张自画像”“日出在印象的港口来回 光线唤醒了睡著的花叶”

莫奈是法国印象派大师,歌词中“日出”“印象的港口”指向的是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睡着的花叶”指向的是《睡莲》。

说起莫奈《睡莲》作品系列的诞生,那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1890年,莫奈经济状况丰足,让他得以购置其自1883年在吉维尼租下的一所房子和大花园。凭着无比的魄力和决心,他毅然把花园改建,加入了一个大池塘。从此这个花园给予莫奈无尽灵感,也成为他创作生涯最后三十年的核心题材。

莫奈曾向一位画室访客解释:“我花了不少时间了解我的睡莲,当初栽种的时候只是纯粹为了乐趣,并没有打算以它们入画。风景映像往往需用上多于一天的时间才能过目不忘、铭刻于心。我在顷刻间发现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我的池塘是多么的美妙——随后我便开展绘画的历程。自那一刻,我几乎再没有其他绘画的题材了。”

晚年的莫奈确实基本上都是围绕睡莲主题作画,共绘就181副睡莲。

由莫奈创作于1907年的一幅《睡莲》画作于近日上拍,以超30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4亿元)高价成交

当然,这首歌里不仅有这些,看周杰伦的MV,简直是在艺术和时间里穿越:怀表、莎玛丽丹老百货大楼、列车餐厅、巴黎旺多姆广场、毕加索和海明威常光顾的咖啡馆……

忽然想起歌名《最伟大的作品》,这些艺术品不正是人类闪闪发光的最伟大的作品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MV截图、澎湃新闻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梵高生活在现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