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经济学,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马工程的《西方经济学》好?

这本书的特色首先在于简明性。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这也就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二字。

第二个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介绍经济学,这就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了解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的趣味化是许多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曼昆是成功者,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原因。

全书总共34章,前23章是微观部分,后11章是宏观部分,该书第一章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以此作为全书的中心。在全书中,曼昆尽可能地经常回到应用与政策方面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章节也包括了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的案例研究。

N.格里高利·曼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院学习经济学;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合作研究人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价水平考试委员会;从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消费思想

一、关于消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观点, 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消费和储蓄, 从而和生产又是一对矛盾, 要想经济高速增长, 就不得不压低现期消费,增加储蓄。许多人在讲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往往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日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许多人认为, 日本的高增长是因为它的高储蓄带来的,因此,“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像日本那样实行高储蓄的政策”,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一节中, 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消费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主要已不是依靠物质资本,而是依靠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于社会公平和扩大消费需求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 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 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四、关于消费环境和经济福利


文件名称: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PDF电子书+课后习题详解

网盘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只作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到原网站购买,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

武汉大学副教授,大英部教师,国家精品课团队成员,经济学博士。主讲全英文通识课《当代经济问题的西方经济学解读》,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评教100分。近3年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第7届L3国际研讨会最佳研究论文奖。


《当代经济问题的西方经济学解读》从2015年开课到现在已经有四轮了,每年上一个学期,上了三年,暑假开过一次。

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来源于家庭。我的先生教管理学,而我多年前帮他做过翻译工作,经常看相关书籍,管理学和经济学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在武大任教后教研究生,带管理学、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硕士班,逐渐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外语学院建议老师考博,我想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于是就考了经济学博士,在经管院读了四年书。读完之后就相当于有了软件基础

最后有一个契机的问题,大学英语到现在教下去也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突破。我就思考要如何突破,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一个是内容教学法 “Content-Based”,以学科为依托的教学,不专门教共和英语,而是通过某一个学科的英语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个是经管院的“Learning-by-doing”理论,让学生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也会有外溢效应。每个同学专业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交流的时候就会有正向的影响。

2014年,学校动员大家报全英文通识课,我就去申报,审批通过。所以这个起源就是自己有这么一个愿望,加上学校给了这个机会。

2011年,我在美国Jacksonville State University访学,被安排到语言学习中心。但是我一直在做跨学科,就想去商学院看看他们的本科教学,于是申请去商学院听课,在那边听了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有一位老师的课特别有趣,他一上课就会给学生提问题,问题非常贴近生活。美国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回答,理论和实践也结合得很好,中国学生就沉默一些。我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开一门课,用很多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英语教学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出国交流做准备,也把自己的学科理论付诸实践。

对《当代经济问题的西方经济学解读》这门课来说,有两类学生:一类是有经济学知识基础的经管院学生,他们以前听老师讲课以及自己学习,但很少有机会去应用;还有一类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同学。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影响,边学边做,学习理论,现学现卖。就是这么一个模式。

通常我会在第一节课讲概念和案例,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如果他们不能回答我就自己回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第二节课就让学生们开始小组讨论。其他专业的同学对经济学不是很了解,经管院的同学可能也忘记了,所以就需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灵感,进行头脑风暴形成新的观点。第二节课的后半阶段就是课堂展示环节,也是输出的过程,现学现卖。我的教学理念的就是“learning by doing”,具体的效果也还不错。

大学英语:有统一的课本、大纲、试卷,只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最多在范围之内拓展一点,有一种手脚被束缚的感觉。我经常问学生这个东西用英语怎么表达。比如他们交作业磨磨蹭蹭的,我就问他们磨磨蹭蹭用英语怎么表达?有很多表达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you slow.”但学生很少会想到being,动词ing表达人的一种状态、mannersfeatures。但这种知识零零碎碎,不能形成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有情景,我就会提问,所以自由度比较小。

商务英语:整个课程设计都是我做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商务礼仪和着装。我为什么想把这个提出来说一下呢?我在JSU访问的时候,观察到语言中心和商学院老师的着装有很大差异。商学院老师西装革履,非常职业化,颜色很少,男老师穿衬衣就会打领带,很正式。语言中心的老师们穿着就比较随意。但语言学习也是传递思想,语言会影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所以我认为着装也很重要。商务英语考试和大英不一样,开课老师一起命题,自由度相对高一些。

通识课:整个课程设置都是按老师自己的想法来做,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等都由我自己决定,有很大的自由度和施展空间。对通识课的理解,套用Fransis Bacon散文of studies中的经典语录,学生在通识课的大餐中,或浅尝,或吞食,或咀嚼消化,体验大学之大,学会包容和理解,提升境界(所以不至于文科生觉得理科生呆,理科生认为文科生酸)。学生因通识课而成人,因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而成才。

自曝囧事: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尽管做了很多准备,但是还是认为自己有所欠缺,上课很紧张。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位加拿大白人,同事的小孩也在,所以压力很大,我的注意力就放在不能出错上,想的是把准备好的东西充分地讲出来,就没有后面几届发挥地自由。后来在第二届就轻松了很多,到第三届都可以讲一些幽默的段子。

课堂互动:我会穿插一些有意思的段子,讲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比如男女配对的问题。把男士女士分为ABCD,根据传统观念选择和搭配,最后D男和A女就会剩下来。我问学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说A女和A女自己解决,这是很有意思的答案,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了。还有女生说A女降低一点标准,选择BC男。我就再问男生们,你们现在可以说是准B男,或者准A男,以后可能会成为A男,你们愿意找一个比你们强的女生吗?他们不愿意,那为什么呢?大家就一起来分析。所以怎么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非常重要的。几乎在每一届我都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分析,今年就让学生去写,大概收到了6剩女问题的文章,会陆续在微信公众号武大商务精英推送出来。这是课堂向课外的一个延伸,从以前的课堂讨论到现在把想法表达出来,写出来分享出来。

学生印象:不同专业的同学太不一样了,每个班都深深的打上了专业的烙印。我从2008年开始带本科生,最活跃的学生应该是经管院的,我带的经管的同学都特别愿意表现自己,也有很多的创意,我特别喜欢他们。严谨认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乖学生就可能是理科的,比如化学。我以前带的化学基地班,从来没有人缺席,上课没人迟到,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但是活跃程度可能就比不上经管。活跃程度的一个条件是英语表达能力,可能有些孩子也很想说,但是说不出来。

1.《经济学原理》曼昆

有微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分册,推荐给非经济学的学生,这本书通俗易通,比较好入手。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之前提到的在JSU访问的课程,我问上课的老师,这些有趣的问题是不是原创。他说大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也受一本书的启发,就是这本。这本书也在华盛顿大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C.North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作,他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时,就发现学校对教学的鼓励停留在口头上,所有的考核标准都是研究方面,比如出书和论文。这一点和中国的情况很像。要想真正的强调教学,那么考核标准就应该向教学靠拢。

同时,诺斯认为这本书的作者Paul Heyne是最好的经济学老师,是全身心投入教学的老师。

这本书有很多版,每年都会更新,我的是第12版。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给这本书贡献新的东西。你觉得有些东西需要改进就可以提出建议,书上有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接受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在美国的时候,除了旅游、听课,就会看看这个,于是也萌生了一个想法,想开一门课,用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来学习经济学的一门课,正好在2014年赶上了这个机会。

1.《当代经济问题的西方经济学解读》

一般通识课。我想把这个课继续上下去,基本框架成形,教的也很自如,如果现在放弃就是个损失了。因为一门新课,老师要上几轮之后才能熟练。

2.《经济学视角下的当代社会》

这是一门核心课。我在家里忙着准备材料的时候,我家先生说你这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核心课肯定是给经管院的大牛准备的啊。我说大牛是大牛嘛,我们也可以同台竞争,这不是通识课吗,而且我全英文授课。大牛可能无法做到完全用英文授课但是我可以,这是我的优势也是一个差异化产品。当然,我们的团队也有经管院和边海院的老师,也在国外名校访学过。

课程创新:使用新媒体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的公众号这学期的推送就是一个试验,大家还是很踊跃的,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我就给他们选择权。我的课需要阅读英文论文,作者写了abstract,所以就让大家写summary,希望能提高大家的学术英语水平。我就给大家两个选择,第一是summary,第二是一篇中文推文(有字数要求)。也有同学既写了summary也写了推文,平时成绩也会更高一些。其他的模式还是和以前差不多,更多的是想办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以后可能还会考虑做微课。

课堂人数:暑假50人太多了,学期中都是35人,就很好管理。每节课可能会有个别同学请假,每个人上去讲一分半钟,就花了一节多课时间,还剩下一点时间大家讨论,如果讨论控制在35分钟内,我就有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认为交流特别重要,不能让学生就在上面讲,讲完了就下去了,老师得评论学生哪些方面讲的比较精彩或者欠缺,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思考和进步。

虽然目前没有外在的发稿发刊压力,但是内在还是希望能做一些事情。我也快退休了,虽说精力不如年轻的时候,但是教书三十几年确实也有很多心得,沉淀了这么多年,有些东西总结一下再做可能会做的更好。现在回想自己八九十年代教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欠缺,很对不起学生。人在不断的进步,现在的知识储备也不一样了。

这几年我就想把做中学好好的琢磨一下,做中学就是从商务英语开始实践,效果挺好。我以前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评分还比较高,97;商务英语在98以上;通识课第一年99,第二年100。因为通识课是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才会留下来。

现正在做的研究是,进一步探索learning by doing,使之在语言教学和通识课教学中可复制、易于操作,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彩蛋——英语学习干货铺

大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很小?

现在大学生在大学前英语状况就很好了,英语基本已经学到位了。有的学生认为经过大学两年英语学习没有什么进步,我觉得可以理解,可能进步不明显,因为没有新的知识增长点。在高中,有各种语法和词汇,以及高考压力和繁重的作业;到了大学,监管力度不足,要求也降低了。同时课本难度和高中也没有本质区别。

我从1985年开始教大学英语,目睹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一年一年地提高,现在很多新生已经能很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涉猎到专业性的问题就不太好,这也是我们大学英语需要努力的地方。

孩子们尽管现在说的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写作能力并没有提高,第一是训练少了,第二是受四六级作文三段式的影响。所以中国学生参加雅思、托福、GRE等考试的作文成绩都很难到达满意的程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们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只能提供给大家一些技巧,比如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套路等。

1、多练,找机会练习。现在的学生比以前有更强烈的愿望去展示自己,这就和以前八九十年代的学生不一样。那时候的学生都很胆怯内敛,怕上台。语言口头表达有三个层面。最简单的是念,就是拿着稿子read;再高一级就是自己去说,也就是脱稿speak;最好的水平应该是达到交流的状态,去跟别人communicate

2、学习原汁原味的英文。经过老师编纂的东西都是过时的,一个课本经过编辑、整理、发行就花了很长的时间。我们需要即时的新闻,可以下载一些app,我就比较喜欢BBCCNN,也看看美剧,美剧对提高大家的听说能力还挺有帮助的。我经常跟学生说,跟我学的是Chinglish,我不可能达到美国人、英国人的水平,外语学习者能达到母语水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接近。

经济学会使人聪明,我发过一篇推文《权衡得失不如算得忘失》,我们面临很多选择,选择很难,因为我们总是在计算投入产出,会计算不清,但是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就会看的更透彻。

李芳老师在新加坡参加学术会议

比如我六月去新加坡参加学术会议,本来不用办签证公费出去,但是只能去四天,两天在飞机上,两天在会议室。我认为性价比太低,虽然这个钱可以报销,但我更想好好感受新加坡这个国家,所以选择了自费,那我就自由了,多花几天享受美食和闲暇,动员了家中休假的女儿同往,顺便去了一趟印度尼西亚,效用大大的提高了。

我觉得经济学会告诉你怎么计算一些成本,比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让生活更清晰,不至于整天纠结该买什么选什么。我就是一个很理性的购物者,不会冲动购物,经济学让人更理性。

在美国访学半年,之后探亲三个月,都是在学校里面住。作为一个家长探亲,如果自己不主动去跟别人接触,是没有任何学习语言的环境的,这就像我们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如果自己不愿意跟美国的同学打交道的话,其实就处于一个语言的孤岛。

建议在国外学习的同学多和老师打交道,我们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写电子邮件,美国的老师电子邮件用的更多一些,写电子邮件也是一个writing practice,在写的过程中就会有提高。不仅对自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同时可以从老师的回复中学习更多。

经济学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里面门派众多,各有千秋,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比如奥地利学派掌门哈耶克和宏观经济学开山鼻祖凯恩斯这两位大师,好比武林中的洪七公和欧阳锋。互不服输,相爱相杀了一辈子,难分难解。
而这两位大师,也基本可以代表经济学争论不休的两大流派——一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自由派”和“管制派”。自由派认为,市场应当是自由的,国家不应当干预市场。而管制派的主要思想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有利的。

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而他们争论的一大前沿阵地,就是各自的《经济学原理》。

所谓《经济学原理》,讲述的是关于经济学最基础的知识。非常全面,但内容不深。因此,受众非常广泛,上至经济学专业学生,下至普通的票友都能理解和接受。尤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浅显易懂,趣味性强。一度还成为畅销书,被人茶余饭后当成休闲读物来看。也正因如此,各派也常用《经济学原理》一书来向社会介绍,推销自己。
我曾看过多个版本的《经济学原理》,比如马歇尔,曼昆,萨缪尔森和被奉为国内经济学正统的高鸿业的。总得来说都是在宣扬自己所属学派的主张。这里面,一般被中国主流经济学界接受的是曼昆和高鸿业的版本。而这些人,清一色都是“管制派”的忠实拥趸。

于是,作为“自由派”的忠实信徒,为了向所谓主流经济学宣战,就在最近,张维迎教授推出了自己的《经济学原理》。
而对于评价这本书来说,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作者张维迎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认为,张维迎是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观,有智慧,有思想,会创新,勇敢,不从众的人。
30多年前,在那个意识形态阴霾尚未消散的年代,张的一篇《为钱正名》,提出“在一个正常有序的社会里,钱是社会的一个奖章,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多做贡献,不应该回避钱,把它看作坏东西。”的观点。思想大胆却极具创新性,虽然当时饱受批评,现在却让人不得不承认,张的观点是正确的,是先进的。
因此,张维迎非主流,创新的精神从80年代初出茅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后来他去牛津学习,进一步接触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而不得不说的是,他的思想受两派影响最深——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其实张后来认为芝加哥学派是有缺陷的,他认为最正确的学派应当是奥地利学派——《市场与政府》)。而两者的共通点是,崇尚市场自由,反对管制。
所以张维迎的学术思想也很明确,对于经济,他反对政府干预。他表示“经济学家就应该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捍卫者。”(《市场的逻辑》)因此,他也反对所谓主流经济学中包括对市场失灵,外部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等等。
另外,他自己还强调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对于市场的作用。这些在他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市场的逻辑》,《论企业家》等书中都有表达。
所以,出于宣传自身(学派)思想的目的,体现在这本《经济学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摒弃了很多所谓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转而介绍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
例如,他在生产要素中增添了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突出了企业家在市场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产权理论,驳斥了传统“市场失灵”观点,研究了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介绍了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理论……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所谓的主流经济学观点,却是张维迎教授认为正确的思想。

而这本书,对于中国经济学教材发展意义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它几乎是中国第一本,由名家编写的“自由派”理论教科书。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学教材发展作用来说,却非常有限。先不说张维迎的影响力比之高鸿业,曼昆和萨缪尔森等人要稍逊一筹。而且从本书的定位来说,它的定位也很明确:供北京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使用。这个定义,俨然就把它当做了非主流扩充性读物。毕竟,还是凯恩斯的那套主流经济学理论更有市场。

(此书就精彩讲述了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
而所谓主流经济学,思想很明确,市场不是万能的,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有利的。比如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了金融危机,管制派认为通过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均衡就业的说教已经破产,遂大肆鼓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通过财政税收刺激有效需求,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一思想正好和自由派有着巨大冲突。而虽然两派势力都很强大,但为什么我说管制派(其中以凯恩斯主义,以及中国自己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为代表)会是主流呢?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因为经济学是一个很难做实验的学科,所以理论想被检验非常困难。一般的学科可以预测实验结果然后检验。但经济学不行,只能找理论去套结果。这就是个打哪儿指哪儿的过程,相对容易。但让他们预测一下未来,指哪打哪儿的时候,就不行了。但大家肯定想了,那如果一个错误理论平时好像有道理,可是危机一发生,发现不对,那不就露馅了吗?其实经济学家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说话献策的时候非常讲究。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曾说,我想找个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别人很好奇为什么。他说,因为这样,他们在提经济建议时就不会总说一方面……另一方面了……
而正是因为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说话方式,经济学家们在提经济建议时永远不会全错。他们总有一方面错,而另一方却是对的情况。这样人们就很难区分到底谁的理论更好。当然,好的理论正确的方面一定比错误的理论多。
而总结起来说,管制派理论在实际市场中发挥的效果和自由派发挥的效果相当,两个都有作用。尤其是应对上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管制派的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实他们这些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看似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实际却有着非常大的副作用。比如带来的效率损失,非法寻租问题甚至很多危机其实就是看似善意的国家干预导致的。所以自由派经济学家也常常指责许多宏观经济政策其实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可是就是这样一种副作用非常大的理论却为什么会被广泛运用呢?
这是因为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用它的人,是国家。
这就好比两种不同的药,其中代表自由的药,价格便宜,没有副作用,但是见效慢。而代表管制的药,价格昂贵,有副作用,但是见效快。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大夫(排除良心大夫),你会给病人开什么药?当然是后者!因为贵的药,大夫能提成。见效快,病人病好了还会感谢大夫。至于副作用,反正也是用药之后好久的事了,你可赖不着我。就算赖着了,我就说,你还吃别的药了吧?我这个药可不能和其他药混着吃,只能吃我这一种,而且得多吃!
所以就是这个原因,作为大夫的政府为了见效快,为了有提成。就大肆鼓吹“管制”的疗效,甚至把它定为某某疾病官方专用药。而这,就是为什么说管制理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原因。尤其专制国家,他作为大夫的政府很强势,医院里只有“管制”这一味药,没别的。所以,越专制的国家,管制理论就越是主流。
但放眼世界,那些有文化的病人,以及有良心的制药界。大家都知道还是“自由”这味药更好,所以在自由的学界,一般认为,自由理论是主流。但是,他们不能强制大夫用哪一味药。他们管不住大夫想提成的手,所以能做的,也只有呼吁和宣传——而这,就是为什么张维迎要推出自己的《经济学原理》的重要原因。但我之前已经说过,推出自己的《经济学原理》,想法很好,意义重大,作用却有限。
当然,也有聪明的制药者把握住大夫的心理。常常会开出一些“混合药”。比如张维迎提出的“价格双轨制”。这味药的目的就是既满足了大夫的利益,又把管制药的副作用压到了最低。而且一步一步将大夫和病人的偏好引向自由药。
当然,经济学中关于理论政策的问题远比大夫开药的问题复杂。这里也只是一个简单的类比。至于“管制”和“自由”孰对孰错,到底谁会成为真正的主流,只能依靠未来时间的检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基础和经济学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