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专学校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科生学怎么样?

(一)我国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的基本状况

网络普及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数量在逐年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6月,我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新媒体人才能力尚存不足。有数据分析,未来35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500万人左右,新媒体人才数量明显短缺。

三、开办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各项条件

(一)学校从2002年开始筹建至今已有19年,逐步开办了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2019年,文化与管理学院开设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这为该专业提供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支撑;2022年,学校新专业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本科专业开始招生,优秀专业毕业生可升入该专业本科阶段学习。

(三)优质的办学条件为专业开办提供了基础

Effects等相关软件)、专业照相机和摄像机、镜头、灯光、显示器、投影仪、调试系统、调音台、液晶电视等设备,并具备种类较多的拍摄道具等,安装动画制作、非线性编辑相关软件及工具;用具摄影与摄像、后期合成等课程的教学实训。

根据行业岗位群分析,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全媒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旨在培养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传媒素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够在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机构、各级融媒体中心以及文化部门从事专业影像拍摄、并能够进行后期编辑处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熟练掌握全媒体采编与制作的技术以及涉及软件操作能力,熟悉使用各种类型摄影器材,能够独立担当摄影制作技术类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艺术修养,特别要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传媒领域的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能独立或合作完成作品创作中的各个环节,具备行业从业人员所必须的实践工作能力。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网络媒介产品制作技能、较强的现代网络新闻事业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及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在网络媒体、新闻与出版机构、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媒体新闻机构的专业领域,从事网络信息采集、编辑、审核与传播、传媒经营管理、网站策划与推广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毕业3-6年,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

1.1了解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1.2熟悉网络传媒人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具有网络信息采集、写作、编辑、审核与传播、经营管理、网络节目制作、网站制作与推广等专业理论知识;与网络领域的有关的新知识。

1.3掌握与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有关的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知识。  

1.4 熟练掌握原创网络新闻或者专题采访、撰写稿件的能力、编辑排版能力、网络编辑能力、网络节目制作能力等、以及相关行业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等多媒体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等知识。

2.1 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2 专业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

2.3 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3.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3.2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专业运用意识和专业审美意识。

3.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3.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职业素养及技能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敬业爱岗;具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团结互助;具有文明礼仪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掌握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与传播、传媒经营管理、网站策划与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和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敢于坚持真理;具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健全的意志品质;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能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新闻工作。

五、工作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览表

采访能力,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采访报道;写作能力,能够按照不同媒体和不同文体的要求进行新闻写作。

《网络新闻采访与写作》

能够运用新闻编辑的相关知识进行网页版面和内容编排,负责媒体新闻发布和栏目内容更新,以及进行活动策划。

前期节目策划、撰写宣传片以及广告方案的文案、脚本、解说词以及网络节目后期制作。

影视后期编辑与制作、包括音频视频编辑、字幕制作、图表制作、编辑合成以及节目片花、片头和宣传片制作等

配合文字信息拍摄工作;负责各种信息进行画面的拍摄。

负责所属企业的新闻宣传与公共关系工作。

《舆情分析与媒体公关》

完成广告调查、创意、策划、文案写作、发布、效果评估等工作

确立栏目的发展方向、栏目制作计划的制定、制作费用核算、报销与监控、对外协调联络、栏目的人员管理、日常事务工作的协调和处理。

(一)本专业学生应修满13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0学分;专业(技能)课程7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课程 17学分;素质能力拓展课程8 学分。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1.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概论、媒介融合导论、现代汉语、数字摄影、数字摄像、媒介发展史、新闻作品评析。

2.专业方向课程:网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意文案写作、媒体综合实训、网络视频编辑、新媒体编排与设计、网络动画制作、网页规划与设计、新媒体概论。

3.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网络漫画、媒介经营与策划、网络广告与创意、网络营销、舆情分析与媒体公关。

本专业拥有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师德高尚的教学队伍,任职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实训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行业实战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

本专业目前拥有一个综合摄影棚,可供学生以分组、轮流的方式共同使用。同时建有非线编辑实验室,主要用于学生完成电视节目的最后制作程序。继续增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努力,建成本省及外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学建设由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专业实训基地覆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每年寒暑假都可安排学生到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借用他们成熟的媒体平台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馈给专业相关负责人,教研室再进行课程教学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广大的新闻专业学生适应市场需求。

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固定实习基地: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封面新闻、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广播电视台、四川新闻网、眉山市微电影协会、四川天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迪禾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四川精索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眉山全搜索、新乐山网站、眉山新闻网、青神融媒体中心、成都夏尔数码有限公司、成都视魔数码有限公司、成都蔚界谊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可使用的校内实训室,包括融媒体实验室、编导实训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创意中心、媒体数字影像制作中心、新媒体设计与制作中心、影视动画演播厅等实训室。实训室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能容纳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同时开展不同的实习、实训教学项目。本专业已建立了6个优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计划在未来两年持续投入百万余元进行专业设施设备增添、实验室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培养双师型、复合人才。

目前图书馆藏书100万余册,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目前馆藏书中有关汉语言文学、传媒、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特别丰富,能够满足开设该专业的需求。学院还努力搭建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平台,实现校园网、数字图书、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的共享,为学科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新闻媒体网站、商业网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或新媒体传播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当下这个信息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我们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呢?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本文罗列大学排名不分先后,仅作相关展示)

  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就业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音像电子出版社、杂志社、新闻单位、教育推广公司、教学软件开发公司、学校(网校)、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企业的市场部工作。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教育/培训/院校

  5 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其实这些天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金融自媒体在某些平台越来越火爆,其实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大家越来越注重理财,也想了解金融相关知识,想要知道面临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通过学习

知识,提高自己的金融领域知识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以上就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未来就业好吗?】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运营专业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