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亚平演过和珅吗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1723年9月16日),刚刚登基的雍正帝召集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及九卿到乾清宫西暖阁开会,目的确定大清王朝未来的接班人,也就是册立太子。然而,雍正帝却没有并没有明确太子是谁。而是说了下面一段话:

“今躬膺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大体意思就是说,雍正帝不公开宣布谁是太子,而是提前写好传位诏书,装在盒子里,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他驾崩以后,王公大臣们再共同开启,拥立新君登基。

不要小看雍正的这次会议,它事实上废除了中国古代执行了四千年多年的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创造了一个新的储君制度——秘密建储制。


上图_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

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必须要在自己本宗族的男性亲属(当然基本上都是亲生儿子)中寻找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在皇帝制度确立之后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被称为“国本”。然而,一般皇帝都会生出一个班甚至是一个排编制的儿子,最高权力又太过诱人,竞争激烈。为保证权力的顺利延续,西周时期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在此之后,除了特殊情况,皇帝提前公开册立太子便成为了固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发生了改变。

为何雍正帝刚刚即位就迫不及待地建立这项制度呢?原因很简单,雍正帝刚刚经历了波诡云谲、刀光血影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帝在位后期对自己所立的太子——嫡长子胤礽两立两废,其他皇子见有机可趁,有的落井下石,有的结党营私,先后有九位成年皇子参与其中,弄得晚年的康熙帝心烦躁扰,甚至导致整个朝局一度混乱。从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中胜出的雍正帝深有感触,下定决心要推行秘密建储制度。


秘密建储制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由皇帝本人壮年时期拟定秘密立储朱谕,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带在身边,一份封存在建储匣内,将钦定皇太子的名字用朱砂红笔写在纸上,然后皇帝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太子人选已定,共同见证,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老皇帝驾崩,再有各位王公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昭告天下,拥戴新皇帝。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变数很多,真正以嫡子、长子、嫡长子身份顺利即位的太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其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概括起来:皇位只有一个,儿子却有很多。如果公开立储君,稳固国本,朝臣纷纷进行投靠、甚至纠集党羽来庇护未来主子,皇太子权势便不断增长,进而侵犯和威胁皇权;而且,皇太子的地位远高于其他皇子,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皇子嫉恨,进而反太子的派系会互相倾轧、你死我活;要是公开立的太子被废黜,各皇子之间又会陷入旋涡,大臣们各怀鬼胎,站队结党纷争不休,严重影响朝局的稳定,历史上由此引发的流血冲突比比皆是。总而言之,公开册立储君是有很大弊端的。


秘密建储制则完全不同,理论上讲,这项颇具创意性的制度特点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全由皇帝一人私下掌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嫡、庶、长、幼等死条款。因此,史学界有观点认为,这项制度既可以让诸皇子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接班人,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不敢懈怠,又可以让群臣们不知该如何站队押宝,避免了结党营私。事实真的如此吗?秘密建储制真正发挥其预想的作用了吗?我们可以从雍正以后的清朝历代皇帝的即位过程来一探究竟。

雍正帝在雍正元年创立秘密建储制之时就将自己的皇四子弘历立为太子,到了雍正十三年由内侍取出这道密旨,宣布弘历即位,即乾隆帝。

乾隆帝一生先后三次秘密建储:

  • 乾隆元年(1736年),密立嫡长子的永琏为皇太子,可是乾隆三年(1738年)永琏就病死;
  • 后又立嫡次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

不过,乾隆帝的长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为了兑现自己不超过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便主动禅位给了皇十五子永琰。


上图_ 嘉庆皇帝(1760年—1820年)

嘉庆帝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时突发疾病去世,慌乱之中大臣们无论是在嘉庆帝身边,还是正大光明匾后面都没有传位密诏。在这一点上,《清仁宗实录》与《清宣宗实录》的记载存在矛盾,加上《清史稿禧恩传》的佐证。史学界一般认为,嘉庆帝在嘉庆四年(1799)年就已经秘密建储,但却只留下了一份在身边,而且由于他的猝死,遗诏找不到了,最终由孝和皇太后的懿旨指定了皇嫡长子旻宁为皇位继承人(一说是在嘉庆帝的近侍身边的“小金盒”里找到了传位诏书),即道光皇帝。

道光帝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密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临死前在群臣的见证下打开了鐍匣,宣布皇四子为继承人,即咸丰帝。

从咸丰帝开始,秘密立储制便形同虚设,因为咸丰帝就只有一个儿子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而同治帝和后来的光绪帝都没有儿子,秘密立储更无从谈起,因此从同治开始,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变成了太后懿旨指定,到了宣统帝时清朝便灭亡了。


上图_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即咸丰皇帝

仔细分析便发现,秘密建储制真正严格执行的只有雍正和道光两代皇帝。

雍正帝在秘密立弘历为太子之后就为了培养他,先后两次让尚未成年的弘历代替自己去祭奠康熙帝的皇陵,朝野上下也由此全都知道了弘历已被立储,原本就和雍正不和的皇三子弘时彻底心死,倒向了雍正的政敌允禩一方。最终导致雍正在清算允禩的时候一块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清算了,弘时先是被过继给允禩,之后更是削去了他的宗籍。弘时最后抑郁而终,年仅24岁。秘密建储制的创立者也避免不了父子相残,朝局动荡。

乾隆帝由于两位嫡子先后夭折,加上心爱的皇后病逝,悲痛欲绝的他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禁止朝臣们提起建储之事,一直拖到自己63岁的时候才开始面对这个问题,而且由于他本人实在是长寿(享年88岁),大部分儿子都被他自己熬死了,所以真正可选的继承人不多,相对而言,皇十五子缺点最少,而且由于乾隆特殊的“六十年承诺”,所以其秘密建储根本没有真正实施,保密工作也没有做好,重臣和珅就通过乾隆身边的太监提前得知了皇位继承人是谁。


上图_ 老年时期的乾隆皇帝

嘉庆帝虽然皇子不少,但从出身、功劳到受封的爵位等各方面来看,朝臣们早就知道嫡长子旻宁会是皇位继承人,所以虽然即位时程序不合祖法,但却没有引起争议。

道光帝在晚年时间,能够选择的继承人也只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而且其一直犹豫不决,最终也造成了朝臣的站队押宝,野史中关于两人对皇位的争夺的记载,精彩程度一点不比小说逊色,比如著名的“藏拙示孝”。


上图_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即道光皇帝

事实上,秘密建储无非是想确定皇位继承是正统合法、保证政局的平稳过度,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秘密。

  • 其一,除非特殊情况,真正能进入皇位争夺范围的皇子其实数量有限;
  • 其二,皇位继承人必须经过历练和培养才能真正具备执政能力,否则即位之后无法掌控朝局,这就意味着皇帝对“秘密”的继承人肯定会表现出栽培重视,并帮助其建立威信,大臣们只要不傻,立刻就会明白谁是皇位继承人;
  • 其三,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为皇子的出身、母家的影响力等外界因素也会对朝局造成影响;
  • 其四,过早的秘密建储还很容易受皇子夭折的影响,造成前功尽弃。


上图_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可以说,秘密建储制只有在皇子尤其是成年皇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最大的发挥作用,清朝在雍正以后之所以皇权交接比较平稳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特殊情况。另外,秘密建储制在清朝能够顺利实施,和清朝皇权达到顶峰以及清朝源自少数民族,嫡庶观念远不如其他朝代有关,如果放在文官制度及其完备的宋明两朝,秘密建储制恐怕从一提出来就被否决了。

当然,评价一个制度的优劣,最好的方法是长期的实践检验,清朝仅仅四次(严格上讲是两次)的实施并不能说明问题。然而,历史的进步并没有给秘密建储制留下继续实践的机会,它注定是要和腐朽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一起走向坟墓的!

【1】《清史稿》.赵尔巽(主编)

【3】《清宣宗实录》.朱家溍.2009

【4】《清代通史》.萧一山.2003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当年,王刚深夜拨通了张国立电话说:老弟,能不能借我50万,女儿非要出国留学,实在走投无路了!
张国立沉默片刻后说:老哥没问题,这50万明天让你弟妹去取,哪天有空一起喝酒!
让王刚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女儿竟然给自己找了一个外国女婿!
王婷婷是王刚和第一任妻子杜小娟生的孩子,由于婚后两人性格不合,经常吵架,这段感情只维持了1年,就不欢而散。
29岁的王刚由此就成了一个专业的奶爸,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女儿拉扯成人,平时对女儿那也是百般宠爱,因为他想尽量弥补孩子缺失的母爱!
在初中时候,王婷婷回到家提出了想去国外留学的想法,毕竟自己没有妈妈无论在学校还是生活中都会受到影响,她想换一个新环境,自己独立成长!
起初,王刚并不是很认同女儿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在自己身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去国外,“天高皇帝远”的出点意外连个熟人都没有!
可是,王婷婷态度坚决,随手就找来了国外学校宣传手册和相关资料给王刚看,和父亲说出国留学是趋势,就是个老顽固。眼看拗不过女儿,只能同意!
但是,150多万天价学费让王刚发了愁,要知道在90年代,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100多块钱。



而那个时候,王刚作为演员虽然工资高,每个月有几千块钱,但是砸锅卖铁只凑了100多万,无奈之下拨通了好友张国立电话!
喂,老弟,能不能借我50万,女儿要出国留学。
其实50万对张国立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考虑到王刚是为了孩子上学,即使有压力,也得帮助好兄弟!
随后,张国立答应了借给王刚50万,还嘱咐他说:女儿去国外了,很可能就要在那边成家立业了,你就孤独终老吧!
王刚沉默许久后,挂了电话,当初他之所以拒绝女儿,这一点也占很大比例!
之后,王婷婷13岁就去了英国留学,每年王刚都会邮寄大量的金钱,生怕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生活费不够,有时间还会做飞机去团聚!
多年之后,王婷婷突然打来电话说:爸,交了英国男友,比我大3岁,老疼人了!
王刚是个骨子里很传统的人,他不能接受异国联姻,于是生气的说:赶紧给我断了,毕业后马上回家,国内好男人多的是!



接受了国外思想的王婷婷,自然不认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习俗,三下五除二直接把生米煮成熟饭,次年,王婷婷突然带着男友回到老家。
刚迈进大门口,王婷婷就说,爸你要当姥爷了,紧接着男友用犀利的中文说:叔叔好,你真帅,比电视上精神!
王刚被这个外国小伙逗笑了,赶忙招呼着进来坐,仔细交流一番后,了解了两人的恋爱经历,也对男方的家庭比较满意,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
后来,王刚找来了张国立当主持人,在北京为女儿和女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在改口那一瞬间,爸爸(三声)这2个字,逗的大家伙捧腹大笑!
如今王婷婷和外国老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混血王子,那眉宇之间似乎有“小和珅“的味道!
如果是你,你会接受外国女婿或者儿媳妇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中国大陆) / (中国大陆重映) / 张涵予 / 彭于晏 / 孙淳 / 陈宝国 / 冯文娟 / 刘显达 / 赵健 / 吴旭东 / 吴嘉龙 / 卢惠光 / 柏华力·莫高彼斯彻 / 维他亚·潘斯林加姆 / 战立国 / 石占杰 / 伍麟凯 / 魏蔓 / 李佳璇 / 郝文婷 / 王笑龙 / 任蕊 / 詹姆斯·阿媞邦德 / 林美芬
  • (中国大陆) / 吴京 / 余男 / 斯科特·阿金斯 / 李凯文 / 倪大红 / 凯尔·夏皮罗 / 石兆琪 / 周晓鸥 / 房子斌 / 郭广平 / 茹萍 / 洪卫 / 刘腾远 / 索纳·伊姆贝 / 塞缪尔·西维尔奇 / 庄小龙 / 郑好 / 张永达 / 邓紫衣 / 闪媛媛 / 高战 / 王森 / 马东延 / 中国大陆 / 吴京 / 90分钟 /
  • (釜山电影节) / (中国大陆) / 张晋 / 戴夫·巴蒂斯塔 / 柳岩 / 杨紫琼 / 托尼·贾 / 郑嘉颖 / 周秀娜 / 谭耀文 / 释彦能 / 姜皓文 / 栢天男 / 元华 / 祁高坤 / 毕宏 /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袁和平 / 107分钟 / 叶问外传:张天志 / 剧情 / 动作 / 犯罪 / 黄子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接近真实和珅的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