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在计算四乘几加60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结果是32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

第1篇: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教学设计

1、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培养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将向量运算与熟悉的数的运算进行类比,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教学难点:理解向量加法的定义.

数能进行运算,向量是否也能进行运算呢?数的加法启发我们,从运算的角度看,位移的合成、力的合成可看作向量的加法.借助于物理中位移的合成、力的合成来理解向量的加法,让学生顺理成章接受向量的加法定义.结合图形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联系数的运算律理解和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尺规

1、复习:向量的定义以及有关概念

强调: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因此,我们研究的向量是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即任何向量可以在不改变它的方向和大小的前提下,移到任何位置

(1)某人从a到b,再从b按原方向到c,

(2)若上题改为从a到b,再从b按反方向到c,

(3)某车从a到b,再

第2篇: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地进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教法:激趣法、点拨、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4分)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三、自学指导。(5分)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利用哪些信息可以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4.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计算?

自学方法:*思考列式计算

四、质疑探究(15分)

追问1: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3篇: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想想做做1~5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学生也已经学过含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两步式题,这些式题由于乘法在前,所以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学生开始学习本单元时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为了分散难点,便于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和递等式的书写格式,教材一方面采取分步教学,另一方面,在“想想做做”中编制一些改错题,帮助学生通过改错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顺序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三是把混合运算的学习与运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四是在比较中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

1、结合购物情境理解、掌握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2、能用递等式表示脱式过程,掌握规范的书写格式。

第4篇:《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一个数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

使学生学会在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直接加上整十整百数,多加了就减去。多减了就要加上来。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使在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这种口算仍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这部份内容却困难较大,计算的正确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生活体验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象直观而又蕴涵一定的数学知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加了几,减去几,多减了几,加上几”,这些话听起来比较拗口,怎样才能使学生容易懂呢?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图(画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们的价格),提出了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为买东西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为引出下面的知识做好了铺垫,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提出了许多问题:

(1)、买一双旅游鞋和一套运动服需要多少钱?

(2)、买一台电*箱和一台洗衣机

第5篇:《加法运算律》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教材p56~58例题和想想做做。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开门见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算律”。

2、看:(运算)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律”指什么?那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

3、想想,今天会研究哪一种运算的规律?为什么先研究加法?(一年级先认识加法)从几步计算研究?(一步)

4、好,我们就从简单的入手,先研究简单的,再研究复杂的,好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

1、出示书本情境图引入。

仔细看图,你能提一个最简单的用加法计算的一步问题吗?

预设:跳绳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观察第一组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引导板书:28+17=17+28

那第二组两个算式呢?板书:17+23=23+17

第6篇:《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一个数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

使学生学会在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直接加上整十整百数,多加了就减去。多减了就要加上来。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使在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这种口算仍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这部份内容却困难较大,计算的正确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生活体验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象直观而又蕴涵一定的数学知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加了几,减去几,多减了几,加上几,这些话听起来比较拗口,怎样才能使学生容易懂呢?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图(画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们的价格),提出了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为买东西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为引出下面的知识做好了铺垫,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提出了许多问题:

(1)、买一双旅游鞋和一套运动服需要多少钱?

(2)、买一台电*箱和一台洗衣机需要

第7篇:平面向量加法教学设计

2、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3、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能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几个向量的和向量.2、能运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进行向量计算.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根据向量加法法则的引入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掌握知识的规律:从“观察与实验”到“分析与综合”,再到“抽象与概括”.

1、对向量加法意义的理解.

2、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原理.3、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

1、两种法则的具体运用.2、灵活运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复习: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平移前后的两个向量相等.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实数是有大小的量,可以进行四则运算.而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它是否也可以进行运算呢?(电脑演示“两岸直航”示例)

首先我们来看物理中的“位移”和“力”是怎样求和的:

1.某人从a到b,再从b按原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ab?bc?ac

2.某人从a到b,再从b按反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

3.某车从a到b,再从b改变方向到c,则两

第8篇: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p27-29。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学生说了他们各自的爱好,老师都给予了肯定)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爱运动,俗话说的好,“会运动的孩子就会学习,就会生活。”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出了与数据有关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的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两个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烈式?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师:由于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40+56=56+40

师:请孩子们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

第9篇:《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9——60页

1、复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提问:谁能用字母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

怎样用文字表述加法交换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2、下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生1: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生2:还引用了加法交换律。因为9、4还有6的位置交换了。

师总结:看来在一道只有加法的算式里,可以交换任意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任意两个加数先结合起来进行相加。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我们就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计算)

出示书p57的图,说说题中的信息。

师问:只有加法,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怎样计算?几加几?

生: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9+46。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只有加法的算式里,可以不按原来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可以把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交换和结合。那么,这道题除

第10篇:《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第17页的例1以及18页的“做一做”第一题、第19页练习五第1~3题的部分习题。

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再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质。在运算的各种*质中,最基本的几条*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上升到理*。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认识

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情景导入——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应用。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果在计算53减一个两位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