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为什么写的不那么详细?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276年,共传了17位皇帝,这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但是,数百年来大明王朝却存在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大多数皇帝都非常短命。纵观明朝的17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享年71岁)、明成祖朱棣(享年65岁)、明世宗朱厚熜(享年60岁)以外,其他都没有活过60岁,大多数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驾崩了,其中寿命最短的天启帝仅仅活到了23岁,直接将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大幅降低。


明朝皇帝剧照查阅史书后,我们发现与明朝紧挨着的几个朝代,他们的平均寿命都高于大明。比如说,唐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46.4岁,宋朝46.5岁,清朝43.2岁,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十分困惑。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当时整体的生活水平过低,所以导致明朝人们的寿命都短。但事实并非如此,就以大臣为例,他们的生活远远比不上皇帝,但是明朝大臣超过60岁的人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人活到了90岁左右。那么为什么偏偏明朝的帝王就这么短命呢?他们到底怎么了?谜团或已解开,难怪史书都不敢记载。


明朝皇帝剧照首先,我们发现天生体弱或许是皇帝早逝的主要原因。其实,明朝皇帝并不是一开始就身体虚弱,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生下了几十个儿子,除了当上皇帝的朱棣,其他的儿子都成为了藩王,这些藩王的后代大多数都十分昌盛而且健康,比如说庆成王有100多个子孙,肃王的子孙数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唯独朱棣的子孙却一个比一个体弱,比如说成化帝年仅30岁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如同腐朽的枯木一样衰败;孝宗更是从小就身体虚弱,当上皇帝也一直病痛不断,后来登基的几位皇帝也都是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不少人猜测,很有可能是朱棣本身存在一些遗传疾病,所以他的子孙才会个个体弱。但是史书中并没有直接记载这样的原因,毕竟皇帝身为一国之主,负责编撰史书的官员全都要臣服于皇帝,所写的内容不能有任何抹黑皇帝的可能,所以即便真的存在这样的原因,史书也是不敢记载的。


明朝皇帝剧照其次,过度劳累也是导致皇帝早逝的原因之一。朱元璋登基后,取消了在我国古代王朝中存在了数千年的丞相制度。这样的制度使得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在皇帝手中,但是也导致了原本属于丞相的工作都转移到了皇帝一人身上,加重了皇帝的负担。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国事下,皇帝们的身体积劳成疾,最终导致了早逝,不过,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这么勤政爱民,明朝也出现了不少昏君,比如说明仁宗、正德帝、天启帝,他们从不为国家和百姓考虑,只顾着自己享乐,整日沉溺于酒色当中,最终因为过度的放纵而死。


故宫宫殿一角最后一种猜想是来自于近年的一个发现。有专家在检测故宫的时候发现,皇宫中墙上的涂料或许也是导致皇帝早逝的原因之一。朱棣登基后,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并且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当时使用了大量的朱砂作为宫墙和地砖的涂料,我们都知道朱砂中含有大量的汞,这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如果刚刚修建好就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对身体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小孩子的影响更大。明朝早期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他们一生中大多在南京办公,而活到60岁的明世宗登基前是在南方长大的,没有从小就住在皇宫中。反观那些从小就生活在皇宫中的皇帝,他们从幼年时期就在红墙内生活,身体慢慢地被过多的重金属影响,很有可能因此慢性中毒,最终早逝。


明朝皇帝剧照看到这,很多人或许会奇怪,为什么同样生活在紫禁城的满清皇帝却相对比较长寿呢?一个是因为,这些涂料中的有毒物质是有一定的释放时间。还有就是满清皇帝其实并不常住在皇宫中,大多数皇帝都是呆在圆明园中处理政事,而且每年夏天皇帝们还会去避暑山庄生活一段时间,所以他们相对来说没有受到那么大的影响。以上这几种猜想,都是基于史实来分析的,而历史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这些猜想或许可以解开明朝皇帝短命的谜团,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奇怪为什么连史书上都不敢明说了。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吧。参考资料:《明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武则天是我国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在建立武周政权的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肆打压李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并公开在后宫中包养男宠。

神龙政变后她被迫退位,失去了权力和男宠的武则天,退位仅仅不到一年就猝死了。

武则天处入宫时,仅仅是个地位底下的才人。唐高宗时期她的地位迅速崛起,李治死后,武则天大肆屠杀李唐宗室,任用酷吏打击政敌,重用武家一党。一切准备就绪后,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建立武周政权。

登基后她大权独揽,唯我独尊,没有任何人敢挑战她的无上权威。

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开始养或英伦或健壮的男宠,比如薛怀义、沈南璆等等,最著名的是张易之、张昌宗。

晚年的武则天整日在后宫中与男宠们厮混在一起,生活太乱与朝廷的联系日渐减少。二张兄弟趁机掌握大权作威作福,导致武周政权陷入了动荡之中。

神龙元年,李显、李旦、太平公主等宗室联合朝廷大臣打动了政变,二张兄弟被枭首示众,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被迫退出权力中心后,心情郁闷到了极点,而且失去了男宠她精神备受打击。她退位时已经80多岁高龄了,身体状况不佳,长年有病在身,加之失去了权力和男宠之后,太过空虚寂寞与郁闷,因此不到一年后就猝死了。

史书记载她是病逝,但是专家认为史书不好意思记载她的真实死因。实际上她是因为后宫生活太乱,男宠掌权后让武周政权出现了动荡,导致了神龙政变的发生。此政变让她从权利巅峰跌落下来,让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才去世的。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正是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一生有功劳也有过错,所以才会留下无字碑,一生的功劳过错任他人评说。

11月9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主办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出版座谈会”在近代史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主编分别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王建朗、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原所长黄克武担任,全书分晚清、民国两卷四册共57章,由57位作者分别撰写,这些作者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都是活跃于学术前沿的优秀的中生代学者,可谓集一时之选。因此,本次座谈会聚集了近代史学界的诸多知名学者,例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奇生、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汪朝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金以林、黄道炫等。

作为两岸学界共写历史的一大成果,《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不仅凝聚了参与编写的诸多中生代学者的努力,同样也是两岸近代史学界三十年来不断交流、合作的成果。三位近代史学界的前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金冲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对此书也颇为关注,在座谈会他们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杨天石说,这套书不仅在学科水平上有一个很大的前进,而且在超越、克服过往史学局限性上有重要突破,对建立两岸史学共识有重大进步意义。

海峡两岸共写史书何以可能?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王建朗在座谈会上介绍道,《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计划最初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于2010年提出。王建朗说,2016年4月台北举办了一场两岸学术交流的研讨会,与会学者回顾了三十年来两岸交流的情况。两岸之间的学术交流,最早始于美国、日本等第三地,当时大陆、台湾学者之间很陌生,且互相提防,后来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两岸学者在交流中互相理解,关注彼此的研究成果,不断打开视野,互相影响。在一些学术问题上,两岸学者的研究已经相当接近。在此背景下,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提出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两岸诸多学者的积极相应,台湾方面以“中研院”近代史所为主体,此外来自“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东华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积极参与。最终成书的文稿集合了34位大陆学者、21位台湾学者、2位香港学者的贡献。

社科文献出版社首席编辑徐思彦补充道,其实近代史的老一辈学者早先就有两岸共写近代史的想法。她回忆说:“2004、2005年,有一次在复旦见沈渭滨教授,他当时就提出两岸合写近代史的想法,我也很快将此想法转达给了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老师。”

共写史书的前提是两岸学界不断深入的交流和对彼此的尊重、宽容。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曾一度隔绝,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推进,档案文献的开放,两岸学界在史料共享、人员往来、学术出版等方面的合作都在不断展开。两岸学界最早的交流就开始于近代史领域,座谈会上,张海鹏、杨天石等回忆了自己曾经历的两岸交流的艰难岁月,更感慨有如今局面之不易。当下,民进党主政台湾后,对两岸关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黄克武认为,在此局势之下,更应该坚持两岸学界更扩大的学术交流。“比现在更艰难的境况,我们也一路走过来了,我对未来两岸的学术交流还是抱乐观的态度。”汪朝光说。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出版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因为这套书集合一众一线学者,反映了近年近代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外,两岸因历史原因,对近代史上诸多议题曾各有表述,学者如何坐下来消弭这些分歧,达成历史共识,更是媒体和大众读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说,本书对一些两岸表述有异的名词术语做了统一。作为后期统稿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汪朝光说,两岸学者互相尊重、包容,在这个问题上基本没有大的分歧。一些名词术语只是因为两岸译名不同,所以才需要统一,都不是大问题。另外,在此书编写过程中,两岸学者互相审读文章,更加深了对彼此研究之长短的认识。

而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涉及“辛亥革命”“国共内战”这样两岸可能存在重大分歧的议题,在学者来看,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两岸刚开始交流的时候还有各种顾忌,比如辛亥革命,大陆认为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台湾方面的表述是‘全民革命’,这一点分歧很大,但随着交流的加深,两岸都有改观,现在我们说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金冲及所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也是用的这个说法,这个定义恰如其分。”汪朝光说,“在此书编写过程中,确实没有遇到过双方学者没法沟通的情况,比如说,国民党退守台湾,这一章是台湾学者写的,前一章讲退守台湾的背景,是我写的,可能在一些史事的叙述上略有差别,但大体没什么不同。两岸学界的沟通和交流真的是到了一定阶段了,这事儿如果放到80年代,那是很困难的。”“国共内战”也是一样,在两岸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情形下,两岸的近代史学界也是各有表述,但如今两岸的民国史学者基本接受了“国共内战”这一描述客观史实的中性的表述。

王奇生进一步谈到,最近十几、二十年来,民国史学界进步最明显的恰恰是曾经两岸分歧最大的地方。因为有分歧,双方各自反省,反倒突破了原有的研究局限。以前两岸没有多大分歧的问题,反而缺少反省。王奇生举例说:“比如,北伐战争。两岸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高度一致,都是站在南方的立场,而南方的立场,就是国共合作的立场。而在当时的北方,北洋政府称这场战争叫‘南征’。南北方都认为是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面。当时中立的报纸,称这场战争为‘南北战争’。所以,从描述史实的立场看,北伐战争也可以换个说法,但目前还没有人接受。”1927年以后的历史,似乎两岸会存在更多分歧,但事实上,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进步很大,北洋时期的历史两岸分歧少,反倒学界研究的也不够。这一点从《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安排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就民国卷来说,大篇幅都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而北洋时期的政治外交史只有两章,这样的篇章安排显然是有所不足的。而且,一位作者撰写一章,都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也让读者心生疑虑:篇章规划是否因人设事,各说各话?对此,汪朝光解释说,选题的最初规划是希望尽可能地呈现历史全貌,而且一位学者只写一章,也是希望能够包容进更多的学者,但也有实际的难处,即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作者。“民国卷北洋历史只有两章,这两章很出彩,但还是太少了,如果有四五章这样的研究,那就更好了。”汪朝光说。

分歧越大,分歧的弥合就更加凸显。但是从学术研究到公众历史还有距离,所以,大众对两岸在历史认识的分歧的弥合可能比较缺乏了解。事实上,我们对国共关系等不少历史领域的认知已经从过往立场的局限中有所进步。汪朝光爱看电影,他以近年上映的电影举例说:“去年上映的《开罗会议》,网上很多人吐槽,事实上如果大家去看了这部电影,就知道这部电影实际讲的是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投降,反映了不少国民党和正面战场的情况。在抗战史上,我们已经对正面战场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

黄克武认为,两岸学界一大突破是看彼此的书,读彼此的研究,而这在90年代以前是很难的。2000年以后,黄克武自己就有四本书在大陆出版。“通过看彼此的研究,看到个人研究的盲点。学术越开放,越容易促成对历史真相的追求。”黄克武说,“原本抗战史两岸的分歧最大,现在学界基本肯定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贡献,这是两岸学界互动的结果。台湾学界也在不断反省自己的史观,慢慢把争意识形态、争正统这样的思想放下以后,会越来越逼近历史的真相。”

在两岸还存在分歧的抗战史上,汪朝光透露,明年近代史所将出版8卷本的抗战史,未来还将和台湾学界共写抗战史。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建史观,将会是两岸历史学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王建朗、黄克武 主编 

  • 2016年6月(民国卷)2016年9月(晚清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书为什么能那么详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