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两伊战争内,孤立无援的萨达姆政府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失败。

联合国在后来的报告中指出,伊拉克发动战争是不合理的,伊拉克占领伊朗领土和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

伊拉克方面的解释没能让国际社会所接受,毕竟朝着平民开火是最恶劣的行径,并且这场战争从一开始也没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就连离伊拉克关系最近的苏联也最终选择远离伊拉克,根据《联合国宪章》,任何公认的国际法则和原则或任何国际原则,伊拉克的战争行为都不能被证明是正当的。

后来在整个90年代至2000年初期,伊朗和伊拉克也长期处于冷战和冷和平状态。

尽管两国的关系有所恢复并有所缓和,但双方仍存在较低水平的冲突。

两伊战争进入中期苏联的撤退使得伊拉克最终不敌伊朗,并且在国际上失去了“舆论优势”。

有不少或许会疑惑苏联与伊拉克的关系明明那么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离开。

诚然,伊苏关系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有着亲密的热度。

两国的关系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1972年后,伊拉克很快成为苏联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之一。

随即在4月,两国签订了长达15年友好合作条约

没过多久,伊拉克便加入了对以色列的赎罪日战争,战争期间给予帮助最大的便是苏联。

事实上在现代,苏伊关系以及后来的俄伊关系通常是它们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中,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要组成,特别是阿拉伯民族主义

出于历史和地缘战略的原因,这种关系影响尤为深刻,并对莫斯科很重要。

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苏伊表现可以说是整个亚非国家甚至阿拉伯中东大部分国家最密切的。

早在30年代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在中东地区兴起伊拉克共产党在30年代正式成立,并且是该地区最有效和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组织之一

尽管它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干扰原本阿拉伯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中东地区的政权以及影响,但它仍然代表着该国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到了1958年伊拉克共产党也在尽力地支持莫斯科

伊拉克的经济潜力相对财富最终决定了两国关系能够走向一个高峰,这在70年代的十月战争以及此后的油价大幅上涨后十分明显。

伊拉克最终成为了苏联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两伊战争中,苏联占伊拉克武器进口的32%,为所有国家之最。

除此之外,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也通过其他国家购买了不少武器来保证武器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军事需求,同时最重要的一点,避免过度依赖苏联。

关于苏联与伊拉克的关系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两国尽管在许多地方达成了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相互关系一直同样友好,没有严重的政治分歧。

由于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一些重要的第三世界国家宣布与苏联建立友谊,并改善与之的关系,同时还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站在苏联这一边。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伊拉克以及中东地区许多领导人都没有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或者说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这里面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因素包括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泛阿拉伯主义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另外也包括在宗教方面的变化

这些内容从本质上就决定了,中东地区或者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主义只能是昙花一现,他们最终会走自己的道路。

从其他阿拉伯国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社会主义在这里只是一个过渡

两伊战争爆发后苏联最开始采取的是“严格中立”的态度来避免这种两难的境地。

因为对他们来讲,最终的目的是与双方成为朋友。

伊朗革命推翻了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友沙阿,伊朗的反美立场为苏联提供了一个将其争取到苏联阵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问题便是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苏伊两国这时还有友好合作条约,因此苏联也不可能对伊拉克采取任何措施,所以要避免彼此结成敌对联盟。

(因为伊拉克发动的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就没有被联合国认可,并且遭到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声讨)

另一方面苏联的盟友利比亚和叙利亚也在向伊朗出售武器,有不少人推测这应该是在苏联的默许下才会有的情况。

对于苏联来讲,周边小国想要怎么搞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但是如果自己支持伊拉克,西方的反应会是什么?

因此苏联在最初一直保持着严格的中立态度,但事情很快便在后来发生变化

随着伊朗在战场上取得优势,苏联政府担心德黑兰会继续输出伊斯兰革命

尽管自己保持着中立,但是苏联表现却很诚实,逐渐增加对伊拉克的经济和军事支持,以阻止萨达姆政府的垮台。

既然苏联已经不准备遮遮掩掩了,美国也决定介入双方的作战当中

从美国禁运开始,伊拉克就逐渐失去了在战争中的主要主导权。

不过美国还是比较忌惮石油经济这套操作,所以最开始也没有做太大的动作。

后来伊拉克袭击美国军舰,美军才开始决定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

包括后来美国了解到伊拉克在战场上使用的化学武器,这又给了美国一个充足的理由。

最后是苏联的态度转变萨达姆政府变得愈发激进,长期的战争已经让原本的事件进一步升级到难以调和的状态,苏联必须拿出自己的态度以保证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于,两国的友好合作条约也逐渐开始失去效力

同样地,苏联在80年代后期逐渐陷入解体崩溃的边缘,苏联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再来管理这些问题。

最终随着两伊战争的发展,苏联决定不再插手伊拉克的事务,专心解决自己的问题

可是在这之后没多久,苏联便迅速瓦解。

两伊战争进入后期,几乎便成为了针对萨达姆个人行为的军事讨伐活动。

最终随着萨达姆政府的垮台,两伊战争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两国的关系开始走向常态化。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
   ……[答案]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 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的固有弊端所积攒的历史问题. 当然我这只是笼统的高度概括,并且是历史老师教的“官方”答案.详细可以看以下的资料,以及网上奇特资料,因为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千个人会有一千...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答案BA、C、D只是表面的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 根本原因在于,其一计划经济不能适应历史潮流,体制僵化.其二,重工业军事工业与轻工业农业发展失衡,人民基本生活用品都无法保障,毕竟不能靠原子弹吃饭.其三,官僚腐化,脱离群众.其实,美苏争霸,耗费国力,穷兵黩武毕竟是要亡国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体制不适应历史潮流,又不能积极改革应对,导致最后解体.

相关了解: 、 、 、 、 、 、 、 、 、 、

苏联解体是上个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极其深远。

这么大一个苏联轰然倒下,原因自然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

对于苏联的解体,亲身经历的人无疑更有发言权,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雷日科夫、克留奇科夫等都有相关回忆录。他们站在各自角度,立场并不一致,许多观点也有冲突。

相比他们,另一位亲历苏联解体,并随后在俄罗斯担任过总理级别官员的政治家给出的原因更加直接,且更加简单易懂。

他就是叶戈尔·盖达尔。

盖达尔出生于1956年,1980年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此后一直从事经济研究,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他出任《真理报》编辑、经济部主任,1990年被任命为苏联科学院和国民经济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苏联解体后,他在俄罗斯长期担任第一副总理,并曾在1992年6月到12月间出任过俄联邦代理总理职务。盖达尔是资深的经济问题专家,并因积极推行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经济改革而闻名于世。

在被问到苏联解体的原因时,盖达尔直言不讳:没钱了。

1990年,在盖达尔还担任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时,苏联经济已出现了负增长,到1991年1月至9月,经济更是连下三个台阶。粮食减产四分之一,导致基础工业、食品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1991年1到9月,全苏居民收入却达到了7840亿卢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09亿卢布,增长了69%。但物价上涨得要更猛,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上涨16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03%,这让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虽然苏联采取紧急措施,设法稳定经济,发行了远超计划的193亿卢布,但并不能解决社会商品的可供应量与居民购买力严重失衡的问题,商品供应全面紧张,全国都能见到人民排队抢购的场面。

1991年,苏联各共和国已陷入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从去年的两位数上升到三位数,失业率从1.4%上升到5.1%。

总之,政局不稳带来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反过来让政局更加不稳。

政局不稳下,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发难。1990年起,立陶宛带头想要争取独立退出苏联。戈尔巴乔夫曾试图说服,但毫无效果。见此情形,苏联军方主张出兵立陶宛维护苏联完整。不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这个建议在苏G政治局会议上没能得到通过,暂时被搁置。

到了90年底,海湾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大军压境,全世界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海湾地区。

趁此机会,苏联一些政治家认为这是个可以用武力解决立陶宛问题的机会。

1991年1月7日,苏联国防部发表声明,将派精锐部队“到一些出现麻烦的共和国帮助解决兵役问题”。

当天中午前后,苏军坦克和装甲运兵车驶过边界进入立陶宛。同时,陆战部队也被空投到立陶宛。13日,发生了“维尔纽斯事件”,立陶宛民族主义武装和苏军发生了激烈战斗,造成14人死亡,150人受伤,死亡人员中13名是立陶宛人。

事件发生后,苏联内部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大共和国中不乏反对和抗议的声音,可强硬派仍然主张采取铁腕行动。

要论军事行动,立陶宛武装自然不可能是苏军的对手。如果照此发展,苏军要控制立陶宛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从苏联的立场看,,压制住立陶宛就压制住了波罗的海三国,其他加盟共和国也不会敢轻举妄动。

不过,军事行动并没有持续下去,因为戈尔巴乔夫不可能再继续强硬下去了。

美国和西方注意力都被牵制在海湾,此时没有太多余力兼顾波罗的海局势,但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拿出什么实际行动,只要略施巧计,就能让戈尔巴乔夫低头。

正如上文所说,到了1991年,苏联的经济危机已愈发严重,卢布发行量已到达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还无济于事。

戈尔巴乔夫已束手无策,筹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筹钱,苏联甚至还考虑与韩国建交,来获得5亿美元的贷款。

当然,更主要的求援对象是西方国家,也就是苏联的冷战对手们。

从1990年5月到1991年春,戈氏与老布什进行了两次会晤,无一不请求老布什对苏联提供经济援助。戈尔巴乔夫还一直敦促老布什帮助苏联尽快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因为该组织能给苏联提供财政支持。此外,得到美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也是苏联所迫切需要的。

为何西方会答应援助苏联,自然也有它们的考量。苏联如果崩溃地过快过早,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更有发生内战的可能。这个核大国一旦陷入内战,就有可能引发核战争,到时全世界都可能被波及进去。所以,适当给予苏联经济援助,能换来对苏联政局产生影响,让它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交易无疑是合算的。

苏军出兵立陶宛,老布什很快发出警告:苏联在立陶宛的行动有可能使美苏关系发生倒退甚至改变。

其他北约国家更不客气,他们要求苏联立即停止在立陶宛使用武力,否则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已答应向苏联提供的援助。

1991年1月,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向戈氏上书:

这一次您必须作出选择:一是您坦率地说,不能容忍一寸土地脱离苏联,要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二是您承认,这是个中央无法控制的悲剧性事件,您需要谴责那些使用武力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人,并追究他们的责任。

戈尔巴乔夫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动用军队就无法维持苏联的完整,而若动用军队则无法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

到头来,还是来自经济的压力迫使戈氏就范,他决定与19991年1月对立陶宛动武事件划清界限。1月20日,戈尔巴乔夫表示,自己“坚决反对使用武力”,并派出特使前往立陶宛寻求合作。这实际上是发出了明确信号: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成为既成事实。

这是戈尔巴乔夫的无奈之举,因为严重的财政危机限制了苏联政权的自由行动。

时至1991年春,戈尔巴乔夫已经非常清楚,用武力保全帝国已绝无可能。随后在1991年3-7月间所发生的政治转折——导致根本改变苏联国家结构与各共和国领导人的结盟,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1991年7月30日在新奥加廖沃所进行的谈判中,戈氏向各共和国领导人作出了实质上结束苏联作为统一国家历史的关键性让步,同意了单渠道税制的想法。

在这种税制下,苏联政府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国家开支的经费提供方面,将完全依赖于各共和国政府。

实质上,这是一个解散原来意义上的苏联、寄望于将其转变为松散联邦的决定。

说一千道一万,苏联与美国对抗,就是经济实力的对抗。干啥不得花钱呢,到头来自己经济崩了,经济上要受制于对手,哪还能好得了?

盖达尔的话虽简单,却道出了苏联解体最直接的问题。

当然,至于为什么没钱,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楚了,盖达尔本人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门来就苏联的经济问题加以描述。不过他本人由于休克疗法而广受诟病,在书里他也难免有为自己开脱之嫌。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苏联那么强大为什么会解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