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被打败?

一个被施了“复制咒”的圣杯,只要有人碰到它,就会无限复制,最终将触碰者淹没。

唯一的破解办法就是,快速找到真正的圣杯,然后离开。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你检索一个关键词,紧随而来的是无数条与此相关的信息,假说、fake news裹挟着真知识,一起袭来。

如果没来得及辨别,最终就会把你淹没。

我每周只能读完一本书,但是每天我关注的公众号、频道、视频都在给我推荐新书,于是书单越积越多,越读越焦虑。

直到最后,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难道终究只能被信息吞噬,难道我们的学习终究只是一场徒劳吗?

这次“进化的故事”直播间,我们邀请到了《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场疗愈的对话。

成甲老师说,关于学习,关于人生的目标,他也迷茫过,也辗转过很多深夜,但是,现在他已经清晰地找到了方向:

努力做一个快乐的、无知无畏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学生。

(本文来自进化岛社群嘉宾分享)

很多人说,知识越学越多,就像被附了复制咒,渺渺无止境,总感到焦虑。

或许问题不是出在我们学的不够多,而是没有真正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算是一名北漂青年,在北京想要待下去,就得像《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说的那样,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也有很多困惑,很多抱怨,后来才发现那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改变。

学很多东西,不一定配得上,学完,读完,要做出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能改变我们行动的,才是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改变自己。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听了一场直播后频频点头,但转头生活一切照旧,那么这篇文章、这场直播就只是信息。

只有你在看完一篇文章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方式或者做事的方式,信息才变成知识。

那么,我们期待的改变如何发生?

有一个公式,或许可以帮助你找到着力点。我们姑且称其为改变公式吧。

改变=尝试*反思*对标*圈子

它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但前三项每一个都有自己犯过的蠢、跌过的坑,它们是我读过的书、聊过的天、度过的夜晚的一些经历。

尝试,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尝试就是,如何无中生有。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想要机会而不得,想有成就而不得的,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心,有没有真正去尝试。

好像一句鸡汤啊,你肯定会这么说。

可是,敢于尝试这件事,真的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好,它是给我们带来改变的第一道坎。

当初脱不花对我说,来得到做音频吧。第一反应是,惊慌。我哪里做过这个?一来我专业不对口,二来我也没有经验。

当初查理·芒格出版社的人对我说,你要不来美国见查理芒格吧。我第一反应是,害怕。

但是我后来想通了,如果在年轻的时候,真的有你钦佩的人信任你,给你全新的机会,无论你内心多么恐惧,这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勇敢的跳起来,干就是了。

当你有机会上火箭的时候,哪个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去。

所以,当脱不花和我说的时候,虽然我内心恐惧,但是我第一反应是,行。

当查理芒格团队和我说的时候,虽然我诚惶诚恐,但是还是去了。

人不可能懂得所有的事情,尤其是还在年轻的时候。但是,不去做、不了解,你又怎么会懂呢?

不要想那么多顾虑,做一个无知无畏的、保持好奇的小学生。

出来,才有可能见到新的事情,遇到新的人,看到新的世界。

只要懂得谁可信赖就够了,知道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就够了,接下来,交给行动,交给感受。

从大学毕业后,我每一次走进去的,都是和我原来经历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但都是我喜欢的,都是我感到好奇的。

尝试,跨出第一步,本没那么难。

反思,避免持续的愚蠢。

好,现在我已经跨出了第一步。

尽管什么都还不知道,但还是先要一个劲的往前冲。

这个过程可能自己会很享受乐在其中的状态,可是,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稀里糊涂还是会犯很多错误。

犯错误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的愚蠢。思就是帮助我们,如何避免

出来混,最重要的出来,出来后,最重要的迭代。出来了,被一棒子打死,也是白搭。

那么,什么是愚蠢的呢?

李笑来有一个观点,很触动我。

如果你每次都按同样的方法做事情,还期待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愚蠢。

如果一个问题重复的发生,但是你解决不了,那么这个问题大概率出在你身上。

而这恰恰是人性最常有的惯性。

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出了一个观点:

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我最初听到这个观点时,不以为然。

人是智慧生物,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做出各种独立的选择,怎么可能会像录音机一样,做出机械的反应呢?

后来我慢慢发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确实会出现“一按按钮就播放”的情况,即总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

比如,我走习惯了这条路,所以每次都会下意识的沿着原路走。虽然事后会想如果我试一试新的路多好啊,但下一次走这条路时,我还是会按着原来的路走。

比如,解一道分析题,每次我都用同一个模型。虽然事后会想如果尝试一种新模型多好啊,但到实际解的时候,我依然想着套用原来的模型。

我们真的是一台录音机,出现相似的场景,就好像按下录音机的按钮,自动采取相似的行动。

所谓的不假思索,看起来是一种条件反射,实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你停留在原地,很久了。

我们总希望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可以被无数次套用,但其实这样的理想状态几乎是不存在的。

一不小心,可能就跨入了持续性愚蠢的循环。

所以,在一股脑往前冲的时候,别忘了放慢自己思考的过程,逼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做出这样的行动,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怎么做。

有一部电影叫做《时空恋旅人》,影片中的男主角在他即将离家去伦敦工作的时候,被他父亲告知,自己可以穿越时空,活到过去。

怎么用好这个特异功能呢?

父亲告诉他一个小诀窍,每天都先和其他人一样度过一天,可能匆匆忙忙,可能不完美,但没关系,先过完它。

等到睡前,再把这一天重新过一遍。这时候,你可以更从容的享受这一天,不一定能把这一天过的更好,但一定会把生活过的更充足、更丰满。

反思日记,获得正向反馈。

当然,对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我们虽然没有穿越时空的神奇能力,但也可以在睡前,给自己留一段真空的时间,回顾一整天。

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叫做九宫格反思日记法。 来自日本人佐藤写的《晨间日记的奇迹》。

它不需要记录大事情,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

“九宫格”的方法,就是把每天的生活分成9个格子来记录,每个格子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义。

反思日记的方法还有很多,你可以在训练中不断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是自己diy一种独特的方法。

它的宗旨就是要找到一种做事的思考。

其实我上小学初中都写过日记,但后来都放弃了,感觉好傻,有什么用。我在写反思日记的时候,也有一样的想法,但是后来想到了一件小事。

我想到了富兰克林、曾国藩都在写反思日记,都有用,为什么只有我没用呢?

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身上,反思日记本身没有错,只是我用错了。

还有一件事很重要,可以帮助你坚持下去。

人坚持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一件事情只是煎熬,只给人痛苦的反馈,那人就很难坚持下去。

我从最初单纯的记录事情,到记录感受和情绪,然后到能够深入思考和反思,再到后面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

但,虽然在不断反思,不断记录,很多时候依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这件事的,不知道做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找到了一个概念,很管用,叫做假设。

以前我总是以为我说的话、想的事情就是我的观点,是单向的表达。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的。

我们以前学到的东西,养成的习惯,看到的世界,不一定是对的。

可能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新观点的提出,而不断变化。

这是假设带给我们的新的思考逻辑。

不断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相信自己,我们的底层是可以不断进步的人。

反思像一个筛子一样,把我身上的问题都筛出来了。

但是这么多问题,应该怎么改进呢?又一次陷入焦虑。

但是我相信一件事,就是 像找到一个系统解一样,一定能找到一种化繁为简的改进方法。

对标那些厉害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比如,富兰克林的故事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他是一个特别博学的人,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去看了他的传记,发现他有一年想要训练13个美德,一段时间内就训练自己的某一个美德。

这和我之前的做法恰恰相反,我恨不得一年学100个知识,生怕错过了什么。

而富兰克林却告诉我们,慢慢来,不着急,一次吃透一个。

这和曾国藩的打法是一样的,结硬寨,打呆仗。

这六个字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规模数倍于己的太平天国军的要领。

所谓“结硬寨”,是指湘军到了一个新地方以后就马上扎营。选好关键要地后,无论寒暑,都要立即修墙挖壕,且仅限一个时辰内完成。而且在战争中,不论敌人看起来有什么漏洞,有什么可以追击的诱惑,曾国藩都不为所动,一定会让部队死死守住关键要地。

“打呆仗”是指湘军每到一个城市边缘,并不与太平军开打,而是就地挖战壕,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战壕,把整个城市都用壕沟隔断联通,城内断粮断水,生生把敌人拖死。结果湘军与太平军纠缠了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战役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胜利。

从曾国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运用起知识来才能游刃有余。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阻隔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的囫囵吞枣,没有像曾国藩一样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嚼烂。

这给了我启发,把一个知识学透,胜过蜻蜓点水般的学很多知识。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想要一年之内炼成这7个习惯,但是发现其实很难做到,所以到最后我也是一个一个慢慢锻炼。

比如,就单单“ 坦诚”这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词,要花八年的时间才能炼成。

你看,原来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所以,这个经历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启示:少即是多。

我们追求的是做出正确的改变,而不是在于学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识。

查理·芒格说,一个人掌握80个到90个知识,就可以解决一生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了。

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知道的多,而在于掌握得对,在于可以持久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类知识,就被称为临界知识。

每一种临界知识都是我们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所以,它们也可以频繁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场景。比如,我常常在不同文章中,运用诸如复利、概率论、边际收益这类模型和概念。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追求读书的数量,也不要求读完,而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主动去寻找知识。

主动琢磨,但求甚解,融会贯通。

许子东老师在一个视频中,就要不要通过十分钟导览的方式读完一本书这一问题,回答说:

好的东西,本不多,就那么几部。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浪费了经典呢?

有时候读的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没有精读,有没有真正将书中的内容为我所用。

比如,每周做一个基本概念的研究,做反复的打磨。

一本书,也可以读上三五年,反复读,常读常新。

从自己现在的问题入手。你现在遇到什么问题,就选什么书来读。从问题出发,去找答案。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每天都在爆炸式地产生新知识。

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是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有限的。把自己的实际问题,和重要的临界知识建立联系,事半功倍。

绿灯思维,为知识汲取放行。

学习临界知识,还需要具备 一种底层心态,也就是绿灯思维。

听到别人说的观点和你不一样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习惯性防卫?

第一反应,完了,他怎么和我不一样。第二反应,下意识开始构思,我要怎么为自己的观点辩解,我要怎么反驳他的观点。

但是,绿灯思维就是,在听到对方和你不一样的观点时,先不要急着反驳,这不是一场辩论赛。

先把它当做一个新奇的知识,好奇对方为什么这么说,想想对方的观点,有什么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会接纳。

有了对新知识的好奇,也就有了学习的基础。

那么,绿灯思维怎么养成呢?

给自己加一个心理暗示。

每当和别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就会觉察自己是不是又紧张了。

如果真的紧张了,那就反复提醒自己,深呼吸,认真听别人的陈述。

我们反不了人性,只能顺应人性。

绿灯思维,看起来是一个有点反人性的习惯。

我们不是不能养成,只是得给它一点耐心。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小火慢炖、日拱一卒。

圈子,和喜欢的人一起学习。

圈子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尝试、反思、对标,听起来像是我们更为主观的,可控的行动。而圈子,它更为灵活, 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每个人适合的成长方式不同,我总结了一些原则。

其中有一项是,如果觉得和谁在一起很舒服,有成长和被滋养的感觉,那就多和他在一起。

比如,我喜欢曾国藩,就会主动向研究曾国藩的张宏杰老师学习;我喜欢芒格,就主动研究和学习芒格团队的信息;我喜欢保持生活的乐趣,就和生活中活出想象力的朋友多交流;我喜欢看不同的世界,就参与或组织跨领域的交流和学习。

因为这些人都是我喜欢的,所以我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和他们在一起,也就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反馈。

我收获的反馈越多,就越知道这个领域中什么是真正美好的,就越能找到值得学习的老师和榜样,进一步促进了我的改变。

哈佛大学罗伯特·凯根研究了一个成长公式:进步=痛苦+反思+高质量的社群。

高质量的社群就能集中一批良师益友,给我们高质量的反馈。

而人之所以能进步,就因为他们得到了反馈。

“和对的人,一路示范何为正确。”

这就是圈子的力量。很多人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在我看来还有一点,位置比努力重要。

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才是最快的。

圈子就像是给自己的学习之路,换一种交通方式。原来可能是徒步,现在变成了搭乘公共汽车。

最后,成甲老师还分享了一段感性的思考。

成甲老师说,自己是一个无知无畏、充满好奇的小学生。

为了保持这一状态,我给自己设定了三个原则。

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第三,和滋养自己的人,持续反复地在一起做事情。

我很喜欢查理芒格先生,他真的让人相信,站着也可以把钱挣了,就是这样干干净净地把钱赚了。

解释什么是一份理想的工作时说:

不要卖自己不会买的东西;不要为你不敬佩的人打工;努力让你合作的同事是你喜欢的人。

你可能会说,真的有这样的工作吗?这很理想主义。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好奇的小学生吗?这理想主义。

确实。我确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但是我始终相信,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理想主义者不要求环境是完全理想的,但理想主义者不放弃,对于理想的追求。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记得在文末给我点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感谢你的慷慨~

近期好文,也许你也想看

别让「认知闭合」成为阻止你进步的罪魁祸首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职场上被嫌弃的人,往往都有这个通病

如何用沟通解决工作中80%的问题?

什么样的员工,可以被提拔?

  在今日举办的“2022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用户增长峰会”上,亿邦动力总裁、马蹄社发起人贾鹏雷发表了题为《反内卷二十年》的演讲。他指出,“内卷”指的是过度的、无效的、复杂的、低水平的努力,但是不带来成果,或者不带来边际收益增加;“反内卷”指的是有很多方法理解内卷、对抗内卷、找到创新之路,而不是从此躺平。

  经历20年大发展,电商荣升“卷王之王”。在电商成为卷王的过程中,电商行业也产生了无数神话,主要是暴富神话。

  贾鹏雷表示,暴富神话导致电商行业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心理:第一,暴富心态首当其冲——当所有电商人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潜台词是能否快速致富,而不是如何可持续的发展;第二,红利心态贯穿始终——总是像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一样,哪里有红利就去哪里。

  “今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家的心态都非常不稳定。”贾鹏雷认为,“如果我们总是欢呼机遇,忽视风险,看到机遇时放大乐观的一面,忽视风险时也不管危险的一面,这样是无根之木,本质上是社会上漂流的客体——你会被社会情绪所左右,甚至被朋友圈所左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应对?如何反内卷?

  反内卷不等于躺平。“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会发现新的市场仍在产生,新的技术仍在出现,新的需求、新的价值往往伴随着危机和低谷而涌现。”贾鹏雷指出。

  “今天的很多嘉宾,比如京东、腾讯、飞书等大厂,愿意把自己的技术能力释放给社会,把平台的运营能力释放给行业;也有很多创业者,比如一知、有赞等,愿意在把自己最新的运营模式、最新的技术拿出来服务一部分目标对象;也有创业者在芝麻丸、软糖、母婴等类目中找到他们的创新机会点。大家并没有躺平,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反内卷,这是社会的主流。”他总结道。

  据悉,2022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用户增长峰会于9月23日在广州举办。本届峰会以“反内卷”为主题,旨在于人口与流量红利趋近终结的当下,重新审视“用户增长”这一存量时代的共同命题,共襄用户增长的底层洞见与实践经验,以用户增长为抓手,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开启存量时代的“反内卷”之旅。届时亿邦邀请20多位重量级嘉宾做客现场,与众多头部平台、品牌、服务商共话用户增长。

  以下为贾鹏雷演讲实录:

  今年的环境的确非常困难。大概在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当时,一个好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问“你知道我的情况吗?”我真的不知道。他说,“我已经限高了,不能坐高铁、飞机,所有房子都被冻结”。

  那是我身边第一个出现这种情况的朋友。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天,第二个类似的朋友出现了。我意识到今年的环境真的非同寻常。

  反内卷的前提是内卷,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些考古。

  “内卷”这个词曾经出现在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的著作里。

  1709年,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内卷”。康德的研究方向偏认识论,包括道德、宗教、基础认识、世界的基本理念等等。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叫做内卷,第二种叫做演化。

  “内卷”特指事物的演变精细复杂,但是对外界影响甚微;而“演化”则相反,演化指外界影响很大,对内部则无所谓。所以我们说的“内卷”主要指“卷”,其次才是“内卷”。

  “内卷”这个词在人类学上的概念更加丰富。

  1969年,人类学家格尔茨研究古人类的时候,在东南亚的爪哇岛发现了一个现象:

  印尼是千岛之国,爪哇岛是印尼第四大岛,当地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非常落后,土地有限,劳动力众多,50%的人口集中在这个岛上。为了增加产出,当地人把农耕做得非常复杂、精细,但是很抱歉,产出是有限的。

  在当代含义中,“内卷”指的是过度的、无效的、复杂的、低水平的努力,但是不带来成果,或者不带来边际收益增加。我们称之为“无效的精细化”。

  在大学生中,内卷这个词有很多生动的形象。比如,在清华大学,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在车把上放一台笔记本电脑改PPT或写代码。这种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大家会说这叫“努力的通货膨胀”。努力如果是一种货币,当它开始通货膨胀,它的价值其实是衰减的。

  以上种种现象把“内卷”这个词解释得非常清晰,这让我想起了电商。

  电商是当之无愧的“卷王”。

  亿邦动力的核心成员都在电商行业中有超20年的从业经验,完整地经历了电商从崛起到现在的全过程。我们看着电商从一个边缘行业、不起眼的行业,从一个别人看不上、瞧不起、跟不上的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卷王之王,一直卷到今天。

  过去20年大发展,电商荣升卷王,产生了无数神话,主要是暴富神话。

  有太多人快速发家致富,比如说O2O、微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这还只是在零售电商范畴。如果你放在整个电商范畴,还有B2B电商,但是B2B好一点,泡沫和暴富现象没有零售电商这么明显。

  暴富神话导致电商这个行业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暴富心态首当其冲。

  当所有电商人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潜台词是能否快速致富,而不是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行业默认的底层共识。如果谈一点和这个共识不一致的东西,大家会认为你不是这个领域的核心人群。

  第二,红利心态贯穿始终。

  总是像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一样,电商行业总是哪里有红利就去哪里。

  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就做出口,2021年国外疫情严重了赶紧做进口,2022年原来做出口的人赶紧做直播……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战略上怎么考虑?5年以后怎么办?大家的潜台词都是“要抓住一个又一个红利,从而实现暴富”。

  电商行业很重要的心理是怕错过、怕晚了,怕最后的赢家不是我——你们发展都很好,和我没有关系,我接受不了。

  20年,足以让一个行业、让一个人群形成非常稳定的社会心理。

  我今天的交流更像是一个心理按摩,我们得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这样。

  刚才有嘉宾提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提法难能可贵,但也是因为你没有机会暴富,才会有这样的提法。

  今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整个行业乃至我朋友圈的心态都非常不稳定。仔细想想,我们用昆德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的一句话:除了生理之外,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观念,而非真实存在。

  你为什么难过,是你的观念影响了你看待这个问题时的心态。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你会难过,并不是你天生应该难过,同样一件事情放在其他人身上可以扛过去,放在你身上可能就崩溃了。

  但是退回去想一想,假如这是一个媒体不够发达的时代,你的心理会怎么样?

  再倒退20年、3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那么多大事件,哪一个大事件让今天的我们有这么强的心理感受,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emo,让你的心情这么痛苦?这些影响都是来自于观念。

  既然是观念,同理,我们看到的现象总是欢呼机遇、忽视风险。看到机遇时,放大乐观的一面;忽视风险时,也忽视了风险最大的一面。这样的人是无根之木,本质上是社会上漂流的客体——你被社会情绪所左右,甚至被朋友圈所左右。上一刻头脑狂热,下一刻过度悲观,悲观到什么都不想干了。

  在今年开这个峰会之前,有用户问我们“几点开始”,我们说“9点”。他说“为什么那么早?你们不是说反内卷吗?”

  反内卷不等于躺平。躺平是放弃,我们的“反内卷”指的是你有很多方法理解内卷、对抗内卷、找到创新之路,而不是从此就躺平。

  但是如果我们用这类心态描述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像是一个巨婴,身体长到一米八,心态极不成熟。这样的人会被生活所左右、被情绪所掌控,成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会发现新的市场仍在产生,新的技术仍在出现。新的需求、新的价值往往伴随着危机和低谷而涌现。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难道比20年前的传统零售行业、消费品行业更恶劣、更没有希望吗?并不会。我们毕竟已经站在了历史的肩膀上。

  今天的很多嘉宾,比如京东、腾讯、飞书等大厂,愿意把自己的技术能力释放给社会,把平台的运营能力释放给行业;也有很多创业者,比如一知、有赞等,愿意在把自己最新的运营模式、最新的技术拿出来服务一部分目标对象;也有创业者在芝麻丸、软糖、母婴等类目中找到他们的创新机会点……

  虽然我们底层也有这些心态,但是各位并没有躺平,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反内卷,这是社会的主流。这个时候,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人,他可能是一个工匠,也可能是一个思想家;可能是一个管理大师,也可能是一个程序员……但能够称之为“企业家”的人,一定要具备使用所有经营资源挑战不可能的综合才能。这才叫做企业家精神。

  近期我和一些企业家做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在面对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时,他们的思考非常朴实。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继续做事、如何把底盘做稳,考虑要不要下沉、要不要把收益放缓。这是企业家精神。

  更何况我们今天的各位创业者,尤其是这一代的新消费创业者,往往都受过好的教育,在很多国际大厂工作过,基本上都受过很多重要的战略学说的影响。

  我们站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无论是定位学说还是能力学派,是低成本还是差异化,是蓝海战略还是颠覆性创新,有无数个战略在历史上都曾经给当时的那一批企业家带来增长,答疑解惑。我们站在他们的基础上。

  何为战略家的智慧?就是尊重基本规律,打破行业格局,实现企业增长 。

  你好好吃饭、慢慢生长,这就是基本规律。但是在尊重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你要打破行业格局,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寻找到结构性的缝隙,最后让企业实现增长。

  一个创业者成为企业家,这是一种进化。

  进化的过程非常复杂。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企业成果来自外部,而内部只有成本”。企业的成果就是顾客,企业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创造顾客,如果企业不能够创造顾客就没有增长。

  而客观的大环境、竞品、同行、产业链上下游,都是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给企业创造了成长机会。我指的是在增长的过程中,机会首先来自外部,其次才是内部。

  从创业家向企业家进化,这有一个底层逻辑。

  我们有很多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理论,但是我们并没有仔细想过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上提出过很多种进化的理论,最著名的有三种:

  第一,用进废退。这是拉马克提出来的,他生活在达尔文之前。

  第二,达尔文提出的“物尽天择”。在竞争中,物种实现了进化,老天爷把你选了出来、留了下来。

  第三,基因说。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人提出基因说,你的基因如何遗传、是否引起突变,这影响了进化的真正结果。

  今天我们回头看,活了下来的是最适合的物种,而不是最完美的物种。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一个企业是完美的,每个企业都有一堆毛病,我们不可能拿着放大镜看一个企业的进化过程,我们必须接受不完美。

  我们看今天经营环境也是如此。不用抱怨A,也不用抱怨B,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进化环境。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企业是因为适合了今天的环境,但是它永远是不完美的。这是进化论的底层学说。

  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知道,我们在过去20年习惯的高增长只是一种生存方式。对于企业来讲,我们更关键的是要思考如何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对零售、品牌、电商而言,我们考虑的是什么叫做更好的生存条件?大体分为:更有利的市场地位、更自主的定价权、更持续的利润率。这是我们的思考。

  如果没有这些认知打底,我们一定会被外界的种种红利或者风险所左右。

  生存不只靠订单量,更依靠用户价值总量。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消费品企业,往往从一个品类起步,然后做出一个品牌,在品牌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最后可能成为一个有多个品牌、跨多个品类的企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用户始终是你的焦点。订单可能会随着红利、流量的变化而漂移,但是用户是永远值得你关注的——他的时间是否花给你、他的情感是否归属给你、他的预算是否留给你一部分,这决定了你的生死。

  长于用户的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强。这也是我们大会的副标题——用户增长峰会。

  用户增长指的是私域吗?是抖音吗?不是。我们看重的是用户价值的增长,而不是基于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渠道红利而实现的增长。

  回到企业家。外部的环境都是一些成型的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始终存在,我们要做的是超越外部虚无——你不想它它就不存在,你过于在意它它就会反噬你。

  超越外部虚无,回归强大内心——你为什么创业?为什么做那个品牌?要做到什么高度?这是你的初心。看看你的初心是否仍然存在,是否仍然坚定不移,是否最终能创造独特的价值。

  在业界唱衰新消费的时候,我一直坚信这句话:消费生生不息,品牌一往无前。

  希望亿邦的各位朋友、各位新消费创业者、品牌商,同样一往无前。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很多人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出现一种自卑的心理,因为喜欢,所以放低自己,因为喜欢,有时候还会出现可以躲避对方的情况,那么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1

  一、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

  1、有点喜欢你,但不是真正爱你,不想发展太快

  男人和你暧昧后故意躲避你,如果他只是在别人面前对你这样,怕被别人看出来他喜欢你。一般这种情况,是他自己心理没有准备好,没有想要完全接纳你。

  2、根本没有喜欢你,怕为你负责任

  当初和你暧昧只是无聊想撩你一下就走,暧昧后他想要的已经得到了,所以就结束了。女人自己想多了,其实是男人不想再跟你有关系。

  这种渣男,既然不喜欢你,不接受你的爱,给不了你安定,还去招惹你。以后见他离远点,男人有时候是很犯贱的,你越想离他近点,他会跑的远远的,反而你对他不理不睬,他对你才心痒难耐。

  二、男人越是喜欢越会避嫌

  很多时候女人可能会认为一个男人就算飞蛾扑火,也要跟你在一起,这是因为他真爱你。可是有时候爱情不是奋不顾身,因为越爱反倒会有越多的顾虑,会更加的小心翼翼,不敢肆意妄为。

  换句话说,真爱你的男人看不得你受半点的委屈,有时候甚至会主动退出,成全你的幸福。所以真爱你的男人是不会忍心让你沦为第三者的,当然也不会插足你的幸福,想方设法也要得到你。有时候男人越是喜欢反倒越是避嫌。

  这种避嫌,是因为他明知道你们之间没有可能,所以才不会轻易的在众人面前表露出对你的深情。他的避嫌,是想要给你最好的一切,所以不会轻举妄动,不会用自己的爱把你束缚。

  也许一时的动心跟好感会让他产生追求你的冲动,会让他不顾一切的想要占有你,可是当他爱你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反而会有了软肋跟顾虑,会克制自己心中因为爱你而产生的欲望。

  三、明明喜欢却保持着距离

  男人如果喜欢你但不靠近你,那可能是他害怕被你拒绝,每个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是极其自卑的,甚至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男人要是爱上一个女人,那他甘愿卑微,你可能在被人面前是很平常普通的女人,但只要他爱上你,那你在他心中就是女神,女神是不能轻易被亵渎的,所以他宁可掩饰这种爱恋,也没有勇气去表白,因为他害怕被伤害。

  这里的不确定代表是双方,男人如果喜欢你,那他要考虑很多,包括自己对你的感情是不是坚定,男人在跟你表白之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考察自己的内心

  因为他怕对你的爱是假的,这样即使告白了也是对你的不尊重。另一方面男人会关注你的感情走向,了解你的喜好和有没有喜欢的人,万一他跟你表白,而你有了暗恋的人,那这会双方的关系变得很尴尬。

  可能在男人心里跟你说清楚会破坏你们的关系,反而把你越推越远,索性他掩饰这份爱,好好的陪在你的身边,默默地关注着你也是好的。如果他对你表白

  而你有爱的人,那他心里会很受伤,这也会对你造成压力,从而你会刻意的去远离他,这是男人最不想看到的,所以男人如果喜欢一个人,掩饰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当然这也说明男人真的付出了真心。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2

  一、为什么被追女生会刻意躲避你

  1、虽然喜欢,但不想关系发展得太快

  当一个女生和你有一点的暧昧,但每次你想要再进一步的时候,她就开始刻意躲避,那基本就说明她还没有做好成为你女朋友的心理准备。

  虽然你们平时相处的时候非常舒服,也很谈得来,可是一旦你表白的话,她就会拒绝或者躲藏。只是因为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心里对你有喜欢,但还是不想关系发展的太快,其实拥有这样表现的女生才是真正的喜欢你。

  2、因为喜欢所以想要更小心

  很多女生对待感情是非常谨慎的,正是因为喜欢你,所以她更觉得要小心应对双方之间的感情,毕竟两个人之间要确定对方的心意之后才能在一起,正是因为她喜欢你,才会想要躲着你。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男生,有很多女生追求,在这种情况下,你追女生的时候,她的刻意躲避其实就是在成全你的幸福。因为他知道要遵从你的心意,不会给你压力,但是也不想做第三者,她想等你决定要和谁交往的时候,她才会全身心的倒向你。

  4、受过伤害,安全感不足

  女生往往都是很脆弱的,如果男生一下子跟她表白,她会没有安全感,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恋爱中受到过伤害,怕再一次受伤,所以会拒绝。这个时候男生不要着急,要慢慢接触多关心她,让她打开自己的心,让她信任你才会接受你。

  二、刻意躲避是真正的喜欢吗

  综上所诉,除了第4种情况外,大部分女生的刻意躲避,都是喜欢的表现,正因为你在她心里太过重要,她才会陷入上面那些刻意的躲避中去。

  很多人都是这样,明明喜欢你却不敢表白,总是会小心翼翼,其实刻意保持距离越是喜欢,因为这样的爱不做作,是发自内心表达出来的。也许是双方都互相吸引,会让爱情更深刻。所以在爱情中要学会做好自己,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有人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3

  一、刻意保持距离越是喜欢

  有一些男生会比较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默默的跟你保持距离,在心里默默的喜欢。这样的男生喜欢一个人,总是会不敢去靠近,不敢表白。

  2、为了维护你们的.关系

  都说距离产生美,所以有的人就喜欢这样静静的跟你保持这样的关系,不想打破规矩,因为怕受到你的拒绝,然后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的人在感情中怕受到伤害,所以内心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跟你靠的太近,他反而会不安。所以才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心里默默的喜欢你。

  因为自己对感情没有过多的安全感,所以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总会表现出了一些冷淡。其实他是因为越爱你,怕伤害到你。

  二、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

  1、喜欢你,但是又不想发展太快

  男人和你有一点暧昧关系,但是又不想太早确定关系,因为他怕发展太快,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也会刻意躲避你,其实这样的感情是真正的爱你。

  2、因为深爱,所以会更小心

  两个人之间要确定对方的心意之后才能在一起,如果不想伤害对方,或者为对方考虑,不会主动跟你表白,反而想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因为他如果爱你,才会想要躲着你。

  3、不想让你受委屈

  真正爱你的男人会经过你的同意,征求你的意见,然后才和你在一起。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男朋友,那么他会永远的爱着你,不会让你受到伤害。

【刻意躲避才是真正喜欢吗】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