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越厉害弹头威力是不是越大?

打开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近日警察蜀黍们在机场发现有一旅客脖子上挂了颗子弹就要登机,被抓住后给出的理由竟是辟邪!这么清奇的想法军武菌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为啥我国已经禁止私人持有枪支了,都没有了枪子弹还要严格控制呢?难道手拿子弹敲击底火就能将弹头射出?

子弹作为战场上最大的消耗品,通常由弹头、发射火药、弹壳及底火四部分组成,这东西从十九世纪设计出来到现在结构上基本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出弹头

射击时,先扣动扳机,撞针就会撞击子弹底火然后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当火药燃烧后弹壳内部压力上升到250至500kg/cm2时,弹头就会从弹壳里被推出挤入膛线,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射出,通过强大的动能对目标造成杀伤。

前面说的底火其实就是装在枪弹或者炮弹底部,可以靠外力机械能或电能使其击发并引燃发射药的一种火工品。通常是由雷汞、氯酸钾和稳定剂组成,比较敏感,受到一定的挤压或者高温就会引爆。根据底火的结构不同我们常见的弹药通常分为两类,中心点火和边缘发火,中心点火又分为博克塞式底火和伯尔丹式底火两种。

伯尔丹底火、边缘发火底火

博克赛式底火自带火台,当撞针撞击底火时会挤压引药,引药撞在砧座上继而被引爆,产生的火花冲破封装进入弹壳内来点燃发射药。博克赛式底火最早发源于欧洲而流行于美国,而伯尔丹式底火却正好相反。

相比于博克赛式底火,伯尔丹式底火的结构较为简单,击发时同样是撞击底火杯,引药被砧座挤压后引爆,火花通过两个引火孔射向发射药。目前我军多使用的为伯尔丹式底火。

边缘发火枪弹和中心发火枪弹击发后对比

区别于博克赛和伯尔丹式底火的另一种就是边缘式发火弹药,这种弹药弹壳底部边缘向外突出,厚度很薄,突出的边缘内填充有引药,扣动扳机撞针会撞击边缘,并挤压里面的引药再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可是由于边缘发火弹药的底缘较薄,不能承受过高的膛压,因此这种子弹只能用于小威力弹药,不能使用在军用枪弹上。

说了这么多,底火到底是啥各位肯定是摸得透透的了,那如果抛弃传统的枪发模式,把子弹单独取出固定住再用适合的工具敲击底部,子弹到底能不能射出去杀伤到人呢?老外就做过很多相关试验。

有玩家将.50子弹固定在木桩上,然后用.22子弹射击它的底火,可以看到底火引燃后点燃了子弹内的火药并发生爆炸,但是弹壳被炸开,弹头却并没有被射出,这是由于没有了枪膛束缚的子弹首先会从较薄的弹壳处爆炸。

还有更硬核的玩家将巴雷特的枪机直接拆下固定住,远程来控制子弹击发,结果还是弹壳发生爆炸,射出的弹头并没有对玩具熊造成什么伤害。

在油管上有一个叫Kevin Kohler的博主,他在自家后院搞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作死实验而被广大网友熟知,因此也被称为“后院科学家”,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实验,先将几块铝融化在锅内(铝的熔点是660.4℃),接着将一把子弹扔进去,子弹在碰到融化的铝液瞬间就爆炸了,像是大炮仗,稍远的距离就无法对人造成伤害了。

还有用火烤子弹的,军武菌猜到一定很多人都觉得用火烤了子弹后,射出的弹头会在空中乱飞,一不小心就会射到旁边的人身上。可实际并非如此,离开枪的子弹虽然有可能引爆,但如果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的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虽然子弹受热瞬间射出,但弹头也只是卡在了旁边的泡沫板内。

看了这么多试验当底火在高温的环境下或者或者受到猛烈地冲击,就会底火点燃发射药射出弹头。有的弹头很重,击发后火药会先从较薄的弹壳炸出来,因此很有可能弹壳爆炸了,子弹却并没能发射出去。即使弹头发射出来,也因为没有枪管的约束,没有持续的加速过程和旋转飞行状态,威力远远不如枪械里射出的子弹大。

看了这些作死的实验,硬核朋友们还是不要把子弹拿来辟邪呦,虽说意外击发了不一定打死人,但就算你有医保卡,运气不好炸飞个手指也得不偿失,所以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即使没有枪,子弹也是不小的威胁,可能这也是为啥国家严禁私藏弹药的原因之一吧,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子弹啥的咱还是老老实实上交吧。

理论上讲,枪口动能越大,威力越大,口径和枪管长度对动能的影响很大.
但实际应用上却不是如此.枪的威力大小主要体现在发射出去的子弹的侵透力和停滞力,侵透力越强对付装甲目标的效果越好.停滞力越强对付步兵等软目标的效果越好.
目前枪械的发展正在朝2个方向发展,能对付重装甲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对付步兵等软目标的小口径步枪.
大口径狙击步枪方面,现在通过增大口径,提高动能,以及使用尾翼穿甲弹等方式增加对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
小口径步枪方面,通过实验发现现代战场步兵交火距离在400米以内,口径在5.6-5.9MM之间的子弹其停滞效果最好.因此现代步枪射程都只有400米口径也在5.5-5.8之间,而且通过改进弹头来增加子弹的达姆效应(谁让达姆弹不能用呢)增强子弹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

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近日警察蜀黍们在机场发现有一旅客脖子上挂了颗子弹就要登机,被抓住后给出的理由竟是辟邪!这么清奇的想法军武菌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为啥我国已经禁止私人持有枪支了,都没有了枪子弹还要严格控制呢?难道手拿子弹敲击底火就能将弹头射出?

子弹作为战场上最大的消耗品,通常由弹头、发射火药、弹壳及底火四部分组成,这东西从十九世纪设计出来到现在结构上基本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出弹头

射击时,先扣动扳机,撞针就会撞击子弹底火然后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当火药燃烧后弹壳内部压力上升到250至500kg/cm2时,弹头就会从弹壳里被推出挤入膛线,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射出,通过强大的动能对目标造成杀伤。

前面说的底火其实就是装在枪弹或者炮弹底部,可以靠外力机械能或电能使其击发并引燃发射药的一种火工品。通常是由雷汞、氯酸钾和稳定剂组成,比较敏感,受到一定的挤压或者高温就会引爆。根据底火的结构不同我们常见的弹药通常分为两类,中心点火和边缘发火,中心点火又分为博克塞式底火和伯尔丹式底火两种。

▲从左往右:博克塞底火

伯尔丹底火、边缘发火底火

博克赛式底火自带火台,当撞针撞击底火时会挤压引药,引药撞在砧座上继而被引爆,产生的火花冲破封装进入弹壳内来点燃发射药。博克赛式底火最早发源于欧洲而流行于美国,而伯尔丹式底火却正好相反。

相比于博克赛式底火,伯尔丹式底火的结构较为简单,击发时同样是撞击底火杯,引药被砧座挤压后引爆,火花通过两个引火孔射向发射药。目前我军多使用的为伯尔丹式底火。

▲边缘发火枪弹和中心发火枪弹击发后对比

区别于博克赛和伯尔丹式底火的另一种就是边缘式发火弹药,这种弹药弹壳底部边缘向外突出,厚度很薄,突出的边缘内填充有引药,扣动扳机撞针会撞击边缘,并挤压里面的引药再点燃弹壳内的发射药。可是由于边缘发火弹药的底缘较薄,不能承受过高的膛压,因此这种子弹只能用于小威力弹药,不能使用在军用枪弹上。


说了这么多,底火到底是啥各位肯定是摸得透透的了,那如果抛弃传统的枪发模式,把子弹单独取出固定住再用适合的工具敲击底部,子弹到底能不能射出去杀伤到人呢?老外就做过很多相关试验。

有玩家将.50子弹固定在木桩上,然后用.22子弹射击它的底火,可以看到底火引燃后点燃了子弹内的火药并发生爆炸,但是弹壳被炸开,弹头却并没有被射出,这是由于没有了枪膛束缚的子弹首先会从较薄的弹壳处爆炸。

还有更硬核的玩家将巴雷特的枪机直接拆下固定住,远程来控制子弹击发,结果还是弹壳发生爆炸,射出的弹头并没有对玩具熊造成什么伤害。

在油管上有一个叫Kevin Kohler的博主,他在自家后院搞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作死实验而被广大网友熟知,因此也被称为“后院科学家”,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实验,先将几块铝融化在锅内(铝的熔点是660.4℃),接着将一把子弹扔进去,子弹在碰到融化的铝液瞬间就爆炸了,像是大炮仗,稍远的距离就无法对人造成伤害了。

▲子弹扔铝液里瞬间爆炸

还有用火烤子弹的,军武菌猜到一定很多人都觉得用火烤了子弹后,射出的弹头会在空中乱飞,一不小心就会射到旁边的人身上。可实际并非如此,离开枪的子弹虽然有可能引爆,但如果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的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虽然子弹受热瞬间射出,但弹头也只是卡在了旁边的泡沫板内。

看了这么多试验当底火在高温的环境下或者或者受到猛烈地冲击,就会底火点燃发射药射出弹头。有的弹头很重,击发后火药会先从较薄的弹壳炸出来,因此很有可能弹壳爆炸了,子弹却并没能发射出去。即使弹头发射出来,也因为没有枪管的约束,没有持续的加速过程和旋转飞行状态,威力远远不如枪械里射出的子弹大。

看了这些作死的实验,硬核朋友们还是不要把子弹拿来辟邪呦,虽说意外击发了不一定打死人,但就算你有医保卡,运气不好炸飞个手指也得不偿失,所以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即使没有枪,子弹也是不小的威胁,可能这也是为啥国家严禁私藏弹药的原因之一吧,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子弹啥的咱还是老老实实上交吧。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专注于高品质的趣味军事科普,打造男人最爱看的频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种火药威力最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