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支出法计入投资的项目是( ) A. 重置投资 B. 固定资产投资 C. 净投资 D. 存货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思考练习题

1、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大?为什么?

2、农民以2元钱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元钱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贡献是多大呢?

3、许多年以前,小刚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元。今天他在旧货销售中把他收集的物品卖了100元钱。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4、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

5、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GDP的那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解释之。

(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2)张妮的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3)福特汽车公司从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4)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5)重庆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路;

(6)你的父母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7)长安集团扩大其在加尼福尼亚周的工厂。

6、一个农民种小麦,他以100元把小麦卖给磨坊主。磨坊主又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并将其以150元卖给面包师,面包师把面粉做成面包,再以180元的价格出售,消费者吃了这些面包。

(1)在这个经济中,GDP是多少?解释之。

(2)增值的定义是生产者的产品的价值减生产者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假设在以上所描述的之外再没有中间,计算这个三个生产者每个的增值。

(3)在这个经济中,三个生产者的总增值是多少?如何与经济的GDP相比。这个例子提出了计算GDP的另一种方法吗?

7、一天小王理发公司得到400元的理发收入。在这一天,其设备折旧价值为50元。在其余的350元中,小王向政府交纳了30元销售税,作为工资拿回家220元,留100元在公司以在未来增加设备。在他拿回家的220元中,他交纳了70元的所得税。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小王对以下收入衡量指标的贡献:

(5)个人可支配收入。

1、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3、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4、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有价证券市场价格极高时,由于人们预期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会上升,因而会抛售有价证券,以免跌价受损,而将大量货币滞留手中,此即为“流动性陷阱”。

5、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6、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7、潜在产量:也指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指充分就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5、如果投资需求IS曲线将左移,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变动量乘以乘数。(×)

6、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出于以下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谨慎动机。(×)

7、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需求,货币政策则是间接影响需求。(√)

8、在总需求量不足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衰退。(√)

9、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0、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1、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C)

2、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ABC)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C)

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

4、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AD)

5、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D)

6、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ABD)

7、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B)

8、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B)

9、充分就业允许存在的失业有(ABC)

10、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需求进行调节时(AB)

A 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

B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C 财政政策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

D 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

11、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采取的政策有(BC)

12、当总需求>总供给时,应该采取的政策是(BD)

13、通货膨胀的收益者有(ABC)

14、货币工资上涨一定导致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这句话(C)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若自发投资量从6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从8000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求:投资乘数。

2、若政府增加转移支付200亿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

解:由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i=s有

5、法定准备率是0.2,总准备金是400亿元,求货币供给量。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2、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各项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净值—企业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GDP作为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准确放映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世界银行提出按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本等三个因素来衡量各国财富。

3、在IS-LM模型的四个区域内,I与S,L与M的关系如何?

Ⅰ区域 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供给 Ⅱ区域 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Ⅲ区域 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Ⅳ区域 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

4、通货膨胀有哪几个类型

1、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生产发展的破坏

通货膨胀使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从而使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以进行。其次,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由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产成品,从而会增加生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2.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的正常秩序

通货膨胀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降不能真实反映商品供应关系的变化。失真的价格会使资源盲目流动组合,从而引起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3.通货膨胀对分配具有破坏作用 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为防止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过度下降,进行阶段性的工资调整,但工资调整后物价又上涨,企业利润会相应增加,那些从利润中分取收入的人能额外增加收益,从而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持续的物价上涨使退休者的毕生储蓄不断贬值,破坏社会公正,还会诱发社会不安和道德危机。另外,虽然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征税,但事实上,这种“征税”的收入有限,且会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4.通货膨胀对金融业的影响

首先,对银行负债的影响。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资金,发生通货膨胀时,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下降,银行的利息负担会减轻。其次,对银行资产的影响。发生通货膨胀时,银行的实际利息收入会减少。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下降,这是不利于银行的。

1、试述自动稳定器的内容,说明如何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

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反之,如此。

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研究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劳动者,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解放的大批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庞大的群体正逐渐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已成为城市用工市场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现状不仅推进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农民的增收问题。然而,近年来“民工荒”已从我国沿海地区延伸到内地,并且是总 量过剩、结构短缺。近来农民工“回流”倾向也非常明显。

本文就我国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农民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城市就业的概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的对策及建议,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 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农民工就业矛盾。

关键词:回流, 城市就业, 农民工现状

自2010年年初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的严峻形势。而珠三角地区更是频传“招工难”的问题,据报道用工缺口曾一度曾达到200万人之多,到了2011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方。今年1月,本来应该很多农民工应该开始坐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出门打工,而今年却冷清了许多,很多人不愿意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了。“招工难”与“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地。

其实,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并不是从近年来的问题。从2004年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当时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现象。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同叫“缺工”。此后愈演愈烈,进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到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11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又再次凸现。

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公正、和谐和稳定。据调查,2010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2.3亿人,其中1980年后出生的达到1.41亿人,也就是80后农民工占总数的61%。他们虽然是农业户口,却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到城市中来。现如今,新一代的农民大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一代农民科技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法律知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力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富余人员也逐渐地转移出来。近年来城镇的各大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带来二、三产业大发展,原来出去打工男性居多,现在在家附近工地、企业就业的妇女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扩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如何面对规模较大的农民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一个城市应关注的问题。

(2)农民工现“回流”倾向

调查中发现原来农村以向国外、省外输出农民工为主,现在去国外、省外打工的相对减少了,大多农民工主要是就近、就地就业为主,农民工“回流”倾向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镇的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不少本地农民工,不离乡就能找到工作,实现了农民工与企业的双赢。另外,外出后农民工的花销占了工资的很大比例,在家乡找工作与在外出地区挣回的钱差不多,也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

(3)农村农业服务发展较快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商贸流通的繁荣,交通的便利,带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农村中雇人拔地、种地、收割庄稼的多了,这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农业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4)农民工就业趋于理性

原来劳动市场中潜在劳动力资源过剩,老一代农民工难找工作的问题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民工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会委曲自己。不仅看重工资收入,更看重企业的环境和自身发展,这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打工收益和企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5)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调查发现,老一代民工更愿意回到农村,继续生活在农村,新生代民工大多不懂农业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不参与土地种植,他们对城市更加向往,渴望融入城市。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意愿结婚时在城市里买房子,生活在城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将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将持续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6)工作耐受能力较低

新一代农民工生活条件相对老一代农民工较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怕吃苦、爱面子、较挑剔,缺乏对工作压力的忍受和毅力,但是,却喜欢追求物质精神享受,攀比思想,阻碍了他们在城市就业中的健康发展。

2.2 城市就业的现状

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近几年,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一方面,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有一亿人,他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从而出现“就业难” 的局面,这也就加剧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企业也在不断的调整用人政策使得在就业方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差异的特点,在一些高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招工中出现严重的空缺,从而出现“招工难”的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就业难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2.2 城市大学生就业概况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大学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了解,近三年来,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相比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跟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继续攻读学位,比如考取硕士、博士学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3.1.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的户籍制度的心态是矛盾的。首先,新生代农民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工资收入的增长,渴望融入到城市生活,尽情享受城市带给他们的快乐生活。但是,户籍将农民和城市居民区别开来,造成一定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

其次,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大力扶持,农民享有了优惠的土地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又不愿意迁户口进城而放弃农村土地。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应有的权利,又使他们不失去土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打消他们的顾虑。

3.1.2 推进深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正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和地位。有关部门应强化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宣传,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健全农民工公平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享有义务教育,实现农民工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健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期望的诉求,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彻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构建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城乡结合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同工同酬、同工同权。

3.1.3 要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诸多问题,这就得需要我们当地政府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资源。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趋于稳定化、移民化,他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子女都能受到更良好的文化教育。稳步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在城市里提供廉租房是现在农民工迫切需求。只有住房问题的解决,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为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教育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职业要求较高,职业期望值较大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5%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技术,70%左右的农民工有要求进行技术培训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拓展就业面。

3.2.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

新一代农民工有一定教育基础,渴望接收新知识,学习技能文化,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其接受再教育的程度。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新一代农民工的培训投入,确保农民工具备就业的相关职业技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受益主体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企业、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

3.2.2 有针对性地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新一代农民工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传统的普及性就业培训内容已不能满足其培训需要,新兴技术职业的发展也要求培训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可以更加丰富化、专业化,针对性更强,如汽车驾驶、新机器操作、安全知识、电脑使用等,除此之外,对职业道德操守,职业健康、职业新技能的培训也应该广泛普及。

3.3 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

回乡创业可以在保障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硬软件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就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困难的问题,可以设立返乡创业专项资金并与科研单位、高校联系,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具备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项目论证、投资意向、资金融通和法律维权等培训服务,在工商、税务等部门下设创业咨询服务职能窗口,为农民工创业释疑、提供便捷服务,简化相关手续环节,为农民工提供创业项目资源库,拓宽回乡创业的外部融资渠道,规避创业陷阱和骗局,从而极大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和成功率,通过回乡就业和创业的路径引导农民工向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

[1]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彭万.80后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与对策建议.职业时空,2012,第8卷第1期 [3] 蓝景力,佟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学习与探索,2011,第2期

[4] 韩少华,郑亚红.青年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农业考古,2011,第6卷 [5] 欧阳慧.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9

整理得到Y=r 即为LM曲线

(2)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3)联立(1)(2)方程,得到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0.1

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求LM曲线,并与(1)中的LM曲线相比较,若r=10﹪,Y=1100,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非均衡,r如何变化?

解:(1)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Y=1100,货币市场均衡利率r=8,而实际利率为r=10,表明货币市场供小于求

I=140-5r,财政支出G=50(1)求IS、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收入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由货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L=M/P

(3)有完全的挤出效应

1.某一经济生产五种产品,2000年和200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请计算:

(2)如以2000年为基年,2002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3)2002年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2.假定GDP为5000,PDI为4100,政府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10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3.假设一国GNP为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NNP、净出口、政府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4.请根据下表计算:GDP、NDP、NI、PI、PDI。(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125净出口15

政府转移支付 120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个人所得税 80

5.下表为某国的统计资料,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亿元)

消费支出 90投资支出 60出口60

进口70所得税30政府转移支付 5政府购买 30

6.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人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人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人为12亿元。求该国的GNP与GDP。

1.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试求:(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2)消费支出C;(3)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4)投资乘数KI。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上题中的税收不是定量税T=250,而是 比例税,税率t=0.25,即税收函数为T= 0.25Y,1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说明为什么本题中的乘数和上题中的乘数不一样。

4.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

(1)求投资乘数及均衡国民收入。

(2)求储蓄函数及均衡时的储蓄额。

(3)如果产出水平为2250,那么供给过剩量为多少。

(4)当投资函数变为I=0.05Y+30时,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变化。

5.某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以下方程来描述: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2)如果税率提高5%,求此时的均衡国民收入和税率变化的效果。

6.某国的宏观经济模型为:

假设充分就业时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2000。

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财政状况如何?

7.某国宏观经济模型为:

比较两种不同税制情况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政府购买乘数、财政状况。

8.某国的宏观经济情况(消费函数、税收函数、投资及政府支出)分别为:

(1)求均衡国民收入。

(2)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300,求要达到充分就业的政府支出调整额ΔG、税收调整额ΔT。

(3)在政府坚持平衡财政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1.某经济社会的投资与储蓄均为产量Y及利率水平r的函数,分别为:

(1)求IS曲线。(2)求r=10时的均衡国民收入。(3)求Y=500时的最佳利率水平。

2.某经济社会的储蓄与收入、投资与利率的对应(线性)关系为:

3.某经济社会的IS曲线为Y=500-30r;该经济社会的投资函数为I=100-6r。求其边际消费倾向MPC。

为二次函数。L1与Y、L2与r的对应数据为:

(1)在不含政府部门时两市场同时均衡的Y、r、L1和L2。

(2)自主投资减少20,即投资函数变为I=130-100r时,求L1、L2的变化。

(3)加入政府部门(假设G=30),求此时的Y和r。

(4)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G和T均为20,求两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1)求IS曲线、LM曲线、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Y和r。

(2)如果货币供给增加25单位,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Y和r为多少?

(3)如果想通过增加自主投资ΔI来达到增加货币供给25单位的效果,那么ΔI应为多少?

(4)如果增加(3)中的自主投资量ΔI,而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25单位,那么两市场同时均衡的Y和r将如何变化?

8.某宏观经济模型为:Y=C+I+G,C=120+0.4Y,I=150-400r,L=0.2Y+50-100r,M=L。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由G=40、M=130变为G=50、M=150时国民收入的变化ΔY、利率水平的变化Δr、消费的变化ΔC、投资的变化ΔI及货币需求量的变化ΔL。

9.已知IS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率r=0.05。(1)如果政府购买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2)IS曲线如何移动?IS方程变为?

(2)根据投资与储蓄之间的恒等关系,有

(3)∵政府预算赢余=T-政府转移支付-G∴政府净税收=30+960=990。

或:根据投资与储蓄之间的恒等关系,有

PI=NI-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5.解:(1)按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70。

(3)政府预算赤字=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所得税= 30+5-30=5。

或:根据投资与储蓄之间的恒等关系,有

6.解:GNP=本国企业在本国收入+本国企业在外国收入+本国国民在本国收入+本国国民在外国收入=200+50+120+10=380;

GDP=本国企业在本国收入+本国国民在本国收入+外国企业在本国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收入=200+120+80+12=412。

得均衡国民收入:Y = 1700。距离充分就业的差额为:ΔY= 0。

∵税收乘数为:KT=2。

IS——LM模型练习答案

公众号:摆渡考研工作室
知识点:消费与投资理论 公众号:摆渡考研工作室 摆渡提供最优质的的课程与资料,提供经济学与数学同步辅导
以下内容为摆渡新版练习册内容,针对考试以文字性题目为主的院校。属于测试版本,后续会有微调。新版经济学复习全书将会出现新版习题册相关内容。摆渡正在努力打造全新的经济学授课辅导体系。

1. 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

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

C.当期所得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

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

【解析】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为:

2. 消费-收入图形意指:

A.消费支出正好等于收入水平;

B.消费支出额外的收入部分;

C.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一个家庭(或社会)将支出多少金额在消费上;

D.在低收入时,家庭的消费支出比他们的收入总额多。

【解析】消费一收入图形描绘的是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一个家庭(或社会)将支出多少金额在消费上,故选C

3. 凯恩斯认为,一般的家庭是按如下方式从收入中支出消费的:

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

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山比例是相同的;

C. 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

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

【解析】按照凯恩斯边际消费递减可知, 本题选D。

4. 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 2 000 元;而当其收入为 6 000 元时,其消费支岀为 6 000 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贾倾向为:

【解析】令消费函数为:

5.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的消费对积累的财富的比率的变化情况是:

A.在退休前,这比率是下降的; 退休后,则为上升;

B.在退休前后,这个比率都保持不变;

C.在退休前后这个比率都下降;

D.在退休前,这个比率是上升的,退休后这比率为下降。

【解析】 按照生命周期假说可得:

式中,WR是财产收入; a 是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Y L 是 劳动收入;b是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退休之前积累的财富会越来越高,但是退休后积累的财富便不断下降,故选 A

6. 根据持久收入理论,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收入的变动总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影响消颠;

B.个人在给定年度的消贯与利率有很大关系:

C.个人在某年的消费与他之前的最高收入有密切关系;

【解析】 持久收入理论的要点是:家庭趋向于在时间过程中平滑地消费,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超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其含义包括:

(1)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很小。

(2)持久收入影响消费。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小手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7. 特久收入消费理论告诉我们:

A.短期支出乘数比长期乘数大;

B.短期支出乘数比长期乘数小;

C.短期支出乘数与长期乘数没有区别

D.短期支出乘数等于 1

【解析】持久收入理论的要点是:家庭趋向于在时间过程中平滑地消费,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超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其含义包括:

(1) 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很小。

(2) 持久收入影响消费。

(3)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8. 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A.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

B.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实际利率上升,既可能导致储蕃上升,也可能导致储蓄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D.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有任何改变,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解析】一方面,实际利率是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即储蓄)的相对价格,消费和实际利率成反向变动;

另一方面,由于已积累的资产能得到由利率带来的收益,又使得消费和实际利率有同方向变动趋向。

因而,利率对消费和储菩的影响是不明确的,有争议的。故选C

9.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B . 社会地位较低;

C.拥有较多流动资产;

D . 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解析】相对收入假说认为:

(1)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 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2)消费有习惯性, 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故选D

10.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当重置投资固定不变时,总投资比净投资更平稳;

B.当重置投资固定不变时,净投资比总投资更平稳;

【解析】重置投资是整个社会上用以补偿所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重置投资是总投资中除去净投资所剩下的部分,所以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上净投资,所以在总投资与净投资变量相同时,总投资比净投资变化幅度越小,更平稳,故选 A_{\circ} 按照投资的加速数模型 I=v \cdot \Delta Y,故排除CD.

往期知识点-经济学篇-微观


往期知识点-经济学篇-宏观

往期知识点-经济学篇-测试


总投资包括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即折旧),净投资又包括两部分,即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待出售的成品的存量,包括原材料以及企业暂时持有的待售的产成品等),存货投资中又分意愿存货投资(即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即超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按照支出法核算的总收入就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之和,而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当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时,总收入就与意愿总需求(即消费、意愿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之和)相等,此时的总收入就是均衡收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支出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