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形态是什么时候划分的?

作者 | 杨培芳 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

编者按:2021年7月31日,苇草智酷NO.113期沙龙,邀请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以“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主题演讲。杨培芳教授提出,最根本的变革,是从一元整体论、二元对立论,转变到三元协同论。只有建立一分为三哲学,才能突破农业时代的一元整体论和工业时代二元对立论,实现传统经济向第三种新型经济形态的转变。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各位老师,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在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冒着病毒的威胁赶到一起。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欢迎大家共同交流。

我想从自然哲学的高度,来看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未来,所以还是先讲讲信息哲学,然后提出第三种经济形态的概念。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信息哲学问题,可能烧脑,尽量好玩。

首先,我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理论升华。教科书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想还是用理论升华更好一些。按领域,可以分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文哲学,或者叫做天理、地理和人理,相对应的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按照道家学说,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地理和人理,而是天理,也就是自然哲学。老子谓之:不可道之道。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大自然的规律,你怎么把它描述出来也不等于那个恒定的规律,只能是无限接近这个规律。

二、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最根本的变革是自然哲学要从一元整体论,二元对立论,转变到三元协同论。

一分为三哲学怎么立呢?我斗胆提出一个假说:宇宙皆源于炁(qì),炁是什么?我认为炁就是一种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发散成为能量,聚集成为物质,能量+信息+物质,三生万物。

维纳是信息论的奠基者,他说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在这里,维纳说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信息是物质和能量之外的东西,认为信息是宇宙的第三种基本存在。

最近杨振宁先生说生命的进化是有图纸的,而且这个图纸在宇宙刚一诞生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大自然只是负责装配零件,同时负责把装配错误的东西淘汰。那么宇宙之初,信息与物质、能量同时诞生,还是在能量、物质诞生之前,就先有了原始信息?这肯定有争议,但我基本同意杨振宁的观点。

三、信息是熵减或事物有序的差异性

信息究竟是什么?从自然哲学来讲,就是熵减。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只有被无限压缩、无规则、最大熵的宇宙之汤,随着宇宙的冷却,开始有了多样化的有序扩散。

只要宇宙还继续膨胀,就会处以日益复杂有序的熵减过程中,宇宙坍缩才会进入熵增的过程。现在宇宙年龄大概是150亿年,什么时候到头开始坍缩,可能就进入了熵增的过程,最后回到混沌。

所以我认为信息就是熵減,或者就是事物有序的差异性。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混沌与混乱也不是信息。

正如萧伯纳所说,“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所以物质不是信息,能量也不是信息。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钟义信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信息论的专家,他曾定义信息是事物存在与变化的状态和方式。后来钟义信校长修改信息定义为:事物变化状态与方式的自我表述。

四、现代信息技术三大突破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光导纤维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和通信和计算机的快速普及,人们才意识到人类将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过去信号源是利用苇草在烽火台放烟,现在的信号源用半导体激光器。那么,现在的通信传输技术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可以实现光纤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技术,一根头发丝细的纤维可以打进1024束激光,每束激光每秒可以携带40G到400G的信息量,单纤维可以实现每秒400T的传输速率。

第二大突破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现在的芯片精度已达到5纳米,也许还能到3纳米、2纳米。未来,也不一定非要超高集成度的芯片,采用云手机,通过可穿戴设备只要把手机屏幕放到袖子或者放到衣服上,就可以接通5G/6G网络。另外,还可以把芯片植入大脑,直接控制智能设备等。

第三大突破是物联网和区块链协议。它可以实现万物互联,永远在线和网络诚信。

五、以生产力划分的三种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可能是一种迭代,而不是突然消亡。人类社会经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正在进入信息文明阶段。以后是不是还有智能文明或者生态文明社会?多年前,社科院哲学所的童天湘老师和我争论过,他认为未来社会不是信息社会,而是智能社会。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认为未来还有第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就是智能技术。现在有人担心智能机器人会把我们人类通通消灭,我想未来只有一种技术可能取代现在的人类,那就是蛋白基因重组技术。蛋白基因技术可能会让人类升级为更高级的人类,现在我们这种肉体凡胎的人类会自然淘汰或消亡。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必然产生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工业生产力必然产生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信息生产力必然产生智能劳动者为首的社会。现在有许多人开始诅咒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消灭了大量工人和工匠的工作岗位,造成工匠消失和工人失业。人类劳动方式可分为:纯粹肌肉式——位置移动式——机械操作式——信息操作式——智能创造式,这样五级劳动方式。

第一级是纯粹的肌肉劳动。比如,过去的无线电台都需要配摇(发电机)机员,只要有劲就行。

第二级劳动方式就是位置移动劳动。比如装车、装船、搬运工等。

第三级是机械操作劳动。驾驶汽车、铲车、飞机,也会慢慢被无人驾驶技术代替。

第四级是信息操作劳动。主要是操作电脑,及相关设备。

第五级是智慧创造式劳动。可见除了信息操作劳动和智能创造劳动,其它劳动方式都将被信息智能技术代替,相应的,信息操作和智能创造式劳动的种类和岗位将大大增加,就业方式会多种多样。当然劳动强度会降低,休闲时间会延长。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所谓人性问题,贪婪利己是兽性,专门利他是佛性,协同互利才是真正的人性。如果说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还多少带有某些兽性,由于信仰,也带有某些佛性,但是都不代表主流。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数学家纳什讲过,“人性是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复杂的统一体”。除了低级生命的食、性基因之外,人类还有同比心、同情心、同理心,甚至还有利他、牺牲、正义冲动,也就是真正的佛性。

随着大环境与小气候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三种人性组合,来主导人的行为,而协同互利将成为信息时代人性的主流。

六、整体论、控制论、协同论

农耕时代,中国形成了一元整体论的价值观,工业时代,西方产生个体还原论价值观,信息时代需要突破两种传统价值观,树立关联协同论的价值观。

老三论是以系统为对象、以信息为手段,以实现有效控制为目的,适合简单科学机械的过程。新三论是以耗散结构为导向,以突变论为方法,以实现协同为目的,适合复杂科学的生态化过程。

人类社会经过权力支配时代、资本竞争时代,正在走向信息协同新时代。协同不是大同,也不是无原则和谐,协同的主要特征是差异化优势互补。协同经济形态的最高阶段是实现马克思设想的“社会自我管理”。

只有信息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创造社会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或者如恩格斯所言,信息技术及其网络,才是“除了由社会直接占有,不适应于任何其他占有和管理的生产力”。

信息生产力将促进三大结构变革,信息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面临相应变革。变革的主要趋势是由中心辐射,分级控制,到扁平互联方式演进。

七、信息经济的六大定律

信息生产力能够在中国获得惊人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三个基本定律,即摩尔集成电路定律(Moors law)、吉尔德光纤带宽定律(Gilder law),迈特卡夫网络外部性定律(metcalfe law)。信息产业也有三大定律,达维多定律(Davidow law)、新泰尔定律(New tarr law)和高氏比特需求定律(Requirement Law)。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巨大差别,造成了传统经济模式与理论的失灵。

八、互联网的三个时代精神

互联网有三个时代精神。前一阵子互联网企业界大讲互联网思维,结果是每家互联网企业都有自己一套互联网思维。我总结提出三种互联网精神:兼容共享的开放精神,扁平互利的平等精神,关联协同的普惠精神。这三种精神可能比思维更客观更稳定,也突出了与传统经济不同经济特征,形成了对传统经济模式和理论更多的挑战。

九、新旧经济的成本收益特点不同

下面看两条曲线,第一条是传统工业成本收益曲线。

第二条是信息产业的成本曲线,两条曲线是完全不一样的,远端甚至是相反的,一个呈U型,一个呈L形。传统经济由于大量消耗物质资源,有显著的生产边界,不可持续。信息经济主要消耗集成电路和光导纤维,越用越省,远端无边界,可以持续。这使得许多传统经经济分析工具都开始锈蚀,包括线性分析、抽样方法、梯度发展。传统经济理论已经解决不了现在和未来的经济问题。

十、第三经济形态与三类市场主体

著名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布坎南晚年发现,现代经济学在快速发展中迷失了救世的激情和公平的梦想。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很早提出,经济运营光靠政府管制和市场规则都不行,还需要道德作为第三只手发挥作用。但是,道德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就是空洞口号,苍白无力。

人类社会进入5G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时代,中国一定能够同时超越农业时代的性善论和工业时代的性恶论,在协同互利论的哲学基础上,创立适应整个时代的新经济学理论和新市场经济模式。

落脚点就是突破集中计划和自由市场二元语境,建立新时代的第三种经济形态,协同市场经济形态。当前亟待构建公益性企业,商业性企业,社会化企业三类市场主体。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等低费微利的社会化企业,就是第三类经济形态的微观基础和落地形式。

十一、市场,政府,社会

解构容易,建构难,现在谁都可以批判原来的东西,但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东西何谈容易?用休谟的一句话:“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会在第一次发现真理时就深信不疑,他们会在不断证明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信心”。而政治和宗教是不一样的。

协同互利新经济形态是空想还是必然?我们应该比较一下大同思维,中国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最早提出来的大同思维,但是已不适用于现代。世界大同最早出自于孔子的《礼运·大同篇》,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大同思维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社会协同的核心是差异化优势互补,是基于社会分工规律的,也是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的社会治理要靠政府、市场、社会,三只手协同治理,而且社会化组织和社会化企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社会的主要症结源自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我们的身体进入了信息时代,脑袋不能总停留在工业甚至小农经济时代。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但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人。

以上内容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部分内容。

第一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

辩证唯物论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四章)

唯物史观 (第五、六章)

(第五章)社会存在、社会结构

(第六章)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答】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②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相关理论;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有益成分。

【答】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答】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答】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物质是最小的原子。

此外,还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演变: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联系、发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物质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5、实践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答】社会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7、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

【答】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人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自然界,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因此,实践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及其主要体现

【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答】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 是事物变化的动力与源泉)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即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对立面的转化,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矛盾普遍性的涵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4、矛盾特殊性的涵义

【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1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答】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

17、量变与质变原理。(是事物变化的形式与状态)

18、否定之否定原理(是事物变化的前途与趋势)

【答】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19、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0、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社会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区别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4、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意义

【答】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5、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答】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6、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的规律

【答】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一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7、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答】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成果,但人类的认识过程并没有因此结束。

【答】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答】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受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有待进一步拓展;第二,真理反映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10、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答】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其次,实践是人们履行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高权威。

12、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思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感觉、思想到物。

马克思主义与不可知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划清了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第五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答】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的观点。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答】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5、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内容上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新的相对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走向高级阶段。

【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科学内涵包括两点: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有内在联系,一般说来,经济体制是经济基础的具体实现形式。

【答】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构成。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1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答】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1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一般说来,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是对抗性的。

1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的方向;其次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答】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5、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答】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第六章社会发展动力和历史进程

16、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答】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的促进作用,反动人物对历史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客观规律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19、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性的结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实例: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注意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注意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注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只能各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明确界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区分于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产生条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产生条件、历史地位、本质要求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8、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例: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概念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邓、三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这些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怎样确立的?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新贡献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实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和政策是、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的思想是、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1、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基本)纲领是什么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建立起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为何选择这条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选择依据: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这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科恩那个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武装革命的必要性)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通过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中国革命的而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1)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在农村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矛盾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给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是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客观条件之一。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主观原因和条件。

(5)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主观原因和条件。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7、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第一、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国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经过努力,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相对强大的地位。这为党和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三、是土地改革完成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四、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8、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什么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向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方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深远意义

1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例: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什么、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的基本原因

3、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涵(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第一,在本质和目标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五大目标)

第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最终能够目标。

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五个动词)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四点P79-81)

6、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

7、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8、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点P86-87)

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89)

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才强国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实例: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

1、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经济基础、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不同

4、为什么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5、十七大的基本判断?

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没有变。

6、正确认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克服急躁情绪、埋头苦干、树立信心

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最基本国情-制定政策的依据、客服超越阶段的武器、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基本路线: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方针、制定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统一思想、行动的基础。)

党的十三大提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2)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析)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重点,要理解他的含义和内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分析)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分析)
9、如何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主要矛盾、优越性决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阶级自由化。

总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方向最可靠的保证”。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一个指导、四有目标、三面向、三性质的社会主义文化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按照和谐社会六特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利益问题、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1、如何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P106

(1)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2)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最高纲领的实现需要通过最低纲领来实现。
(3)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与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与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4)总之,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你、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实例: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的目标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1、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p129)

2、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p130)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31)

4、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过啊急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为什么(p133)主要措施(p134)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p135)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四个特征(p137)

9、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p139)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1、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p140)

12、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实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发展是、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p109)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p110-111)

3、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p111)

4、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p112)

5、改革是全面的改革(p113)

6、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经验(p114)“十个结合”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论述题,重点掌握,p115)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不断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必须做到: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简答题:如何理解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p116)

8、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18)

9、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p119)

10、我国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p119)

11、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p121)

1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经济特区及其作用(p123)

13、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措施(p125)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实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属于、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

1、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比重及相互关系。

2、对非公有制认识的发展:十二大个体是必要补充——十三大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是必要有益补充——十四大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长期方针——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国情决定的。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做基础;二、初级阶段需要多种所有制;三符合“三个有利于”都可用。

4、公有制: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国有经济)或部分劳动者(集体经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党的所有制形式。占主体的原因:一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二是经济基础;三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四是实现劳动人民平等的经济基础和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5、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控股、参股)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十五大第一次把混合所有制中国与、集体纳入公有制范畴)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可用独资、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经营方式上可以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

8、十六大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的作用:一把不同产权的资本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各类财产关系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三它与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有效结合,形成规范法人结构。四有利于资本流动,推进各种资本间的收购、兼并、相互参股。

判断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51%控制在国家、集体控股,具有公有性。

公有制推进股份制改革的作用:一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二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三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9、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私营、外商、港澳台。作用:产品服务、就业岗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的改革、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10、促进非公有制健康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障碍;引导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务和监管。

1、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1、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

2、政府通过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2、用行政手段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3、企业是独立生产者和经营者

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增强了经济实力

4、经济运行有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

1、竞争无序化导致垄断

3、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4、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

5、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进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间接宏观调控

(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1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16、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原因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公有制——前提条件;第二,劳动是谋生的手段——直接原因;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条件。

17、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提供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来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国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个体)、劳动力价值(私营、外资)。

18、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核心)、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社会救助(最低层次)、优抚安置。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实例: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2、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特点:广泛性、更全面、实质(无产阶级专政)。

3、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特点:第一,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二,议行合一;第三,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第四,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主要作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原因:自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现代化需要。特征:第一,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的;第二,不可分割部分;第三,人民自治;第四,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五,遵守宪法。

6、基层群众自治,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范畴。

在农村,村民自治;在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在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7、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

9、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国家形态。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本质、内容和形式,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臻于完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10、社会主义自由,主要指政治自由,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

最大的政治自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

最大经济自由——公有制为主体;

思想的空前自由——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1、人权: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12、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怎样改革: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二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主要任务: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13、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法。

内涵:发展民主、加强法制的辩证统一;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权;与党的领导互相促进。

意义: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市场经济的需要;长治久安的保障。

14、加强法制建设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是、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的方针、纲领、根本任务:一个指导,四有公民,两种素质,三个面向、三种性质的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方针:二为、双百、三贴近、两用、两手抓。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革命时期:井冈山、长征、延安、西柏坡

建设时期:大庆、雷锋、“两弹一星”

改革时期:“64字创业”、抗洪、抗击非典、青藏铁路、抗震。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五爱(祖国、人民、劳动、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7、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三点原因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手段

  第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必须坚持发展先进文化的正确方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任务。第三,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第四,必须把改造、抵制和吸收有机结合起来,继承先进文化成果,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其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要求。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求。

第四,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然要求。

  第五,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二,在关键环节是实现新突破;三,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实例:民生之本是、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社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潮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成熟。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一个指导、三个基本、六个特征、一个重点、四个建设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出发点

目标、任务共九项: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差距缩小、就业充分、服务体系完备、两种素质提高、创新型国家建成、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生态好转、全面小康

   5、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九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实例: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问题。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两面对敌、一条线、“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划分”

4、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5、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物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十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实例:简述台湾问题的实质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含义与意义

含义:一个中国、两制并存、尽最大努力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关键靠中国人自己。

意义:第一,照顾历史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台港澳稳定繁荣,是同一祖国的最佳方案;

第四,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2、胡连会四点主张:建立政治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经济上交流与合作;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加强交往,增强了解,融合亲情。

3、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宣告两岸正式“三通”。

4、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实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并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出现的新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此外还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防腐倡廉建设等七项建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道要的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即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