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在哪里提出了“平行教育”理论?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1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系统梳理孟子:1.最早将“教”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 2.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写了学记; 3.内发论代表人物;荀子:1.最早将“德”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 2.外铄论代表; 3.提出“闻之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艾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孔子:1.论语; 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3.庶富教;墨子:1.“兼爱”“非攻”; 2.注重实用技术; 3.三表法老子:绝圣弃智论王守仁:1.心学;2.随人分限所及;3.“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颜之推:1.提出“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

2、肆,久而自臭”观点;朱熹:1.因材施教;2.四书集注;3.读书法苏格拉底:产婆术又叫问答法和助产术柏拉图:1.理想国; 2.“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1.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4.主张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5.提出“文雅教育”概念昆体良:1.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 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培根: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2.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独立出来; 4.代表作新工具夸美纽斯:1.教育学之父; 2.大教学论; 3.班级授课

3、制; 4.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 6.“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卢梭:1.爱弥儿; 2.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和“自由人”; 4.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洛克:1.教育漫画; 2.白板说; 3.绅士教育; 4.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1.慈爱的儿童之父; 2.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 4.提倡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 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1.科

4、学教育学之父; 2.现代教育学之父; 4.传统教育代表人物; 5.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6.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旧三中心-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 7.四阶段教学论-清楚、联想 、系统、方法; 8.教育性教学原则; 9.社会本位论代表; 10.实质教育论代表杜威:1.实用主义代表; 2.进步主义代表; 3.现代教育代表; 4.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5.新三中心-儿童、活动和经验中心; 6.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重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7.五步教学法; 8.教育无目的论; 9.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 10.教育适应生活说斯宾塞: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教

5、育预备说(也叫教育准备生活说); 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4.将课程一词用于教育学科领域; 5.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赞可夫:1.教学与发展; 2.发展性教学理论; 3.促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1.教学过程; 2.结构主义学说; 3.发现教学法; 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苏霍姆林斯基: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帕夫雷什中学; 3.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4.“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之外,教师不作任何别的计划”布鲁姆:1.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掌握一切知识”; 2.教育目标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梅尹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批判教育学代表马卡连柯:1.教育诗 2.塔上旗 3.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4.提出集体教育理论或者平行教育理论; 5.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理论,体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凯洛夫:1.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3.劳动起源学说的代表;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利托尔

7、诺、沛西能:生物起源学说代表;孟禄:心理起源学说代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劳伦兹:“关键期”概念,也叫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时期弗洛伊德:1.内发论; 2.提出人格三我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善或道德原则; 3.动机说威尔逊:1.基因复制; 2.内发论代表格赛尔:1.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成熟势力说; 3.内发论代表霍尔: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内发论代表高尔顿:1.优生学; 2.内发论代表勒温:将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怀特海:综合课程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论-观点:社会问题是学校课程的核心问题奈勒:存在主义课

8、程论-观点:课程应该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观点: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泰勒:1.“现代课程之父”; 2.泰勒原理-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3.目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英国)罗杰斯:1.人本主义代表人物; 2.非指导性教学; 3.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4.认为师生关系的品质有:真诚、接受、理解迪克和科里:目标模式肯普:过程模式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皮亚杰: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3.道德对偶故事法; 4.道德发展阶段

9、理论-四个阶段科尔伯格:1.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2.道德两难故事法; 3.海茵兹偷药拉斯、哈明:价值澄清模式麦克菲尔:体谅关心模式班杜拉:1.社会模仿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性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3.将强化分为:直接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4.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成败经验维果斯基:1.最近发展区; 2.文化历史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3.心理发展观; 4.内化学说; 5.支架式教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重点是: 0-1.5岁培养信任感; 1.5-3岁培养自主性;

10、 3-6岁培养主动性; 6-12岁培养勤奋感; 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特朗普:提出特朗普制,被称之为“灵活的课程表”。加涅:1.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2.提出信息加工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奥苏贝尔:1.先行组织者; 2.根据学习方式维度,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4.提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中,根据所学知识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划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人物; 6.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桑代克:1.试误

11、说; 2.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共同要素说;巴普诺夫: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3.泛化和分化;记忆痕迹衰退说; 4.狗摇铃实验斯金纳: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3.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 4.程序教学; 5.迷箱实验普莱西:教学机器的创始人和发明人苛勒:1.完型顿悟说; 2.关系转化说; 3.黑猩猩拿香蕉实验托尔曼:1.符号学习理论;或者认知地图说 2.提出“潜伏学习”概念(是指一种无明显的强化,其结果在一定时间后通过作业才显示出来的学习过程。潜伏学习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

12、来。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建构主义理论代表:皮亚杰、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沃尔夫:形式训练说贾德:1.经验转化说/经验概括说; 2.水中打靶实验陆钦斯:量杯实验,该实验证明定势是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学习一开始,遗忘便发生;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迈克尔: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概念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最早)椰克斯-多德森定律: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即归因理论的创始人威特

13、金: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杰罗姆卡:沉思型和冲动型雅各布松:全身松弛法沃尔朴:1951年提出系统脱敏法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即ABC理论-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陶行知:1.晓庄学院;2.教育改造说;韩愈:提出“修先王之道”蔡元培:1.“五育”并举;2.教育相对独立论;3.“学界泰斗,人世楷模”4.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附录资料:不需要的文档可以自行删除 蔬菜的分类知识蔬菜植物的产品器官有根、茎、叶、花、果等5类,因此按产品器官分类也分成5种。 (1)根菜类。这类莱的产品(食用)器官为肉质根或块根。 肉质根类菜:萝卜、胡萝卜、大头菜( HYPERLINK /s?wd=%E6%A0%B9%E7%94%A8%E

2)茎菜类。这类蔬菜食用部分为茎或茎的变态。 地下茎类:马铃薯、菊芋、莲藕、姜、荸荠、慈菇和芋等。 地上茎类:茭白、石刁柏、竹笋、莴苣笋、 HYPERLINK /s?wd=%E7%90%83%E8%8C%8E%E7%94%98%E8%9

t _blank 球茎甘蓝和榨菜等。 (3)叶莱类。这类蔬菜以普通叶片或叶球、叶丛、变态叶为产品器官。 普通叶菜类:小白菜、芥菜、菠菜、芹菜和苋菜等。 结球叶莱类: HYPERLINK /s?wd=%E7%BB%93%E7%90%

(4)花菜类。这类蔬菜以花、肥大的花茎或花球为产品器官,如花椰菜、金针菜、青花菜、紫菜蔓、 朝鲜蓟和芥蓝等。 (5)果菜类。这类蔬菜以嫩果实或成熟的果实为产品器官。 茄果类:茄子、番茄和辣椒等。 荚果类:豆类菜,菜豆、肛豆、刀豆、毛豆、豌豆、蚕豆、眉豆、扁豆和四棱豆等。 3瓠果类:黄瓜、南瓜、

20、冬瓜、丝瓜、菜瓜、瓠瓜和蛇瓜等,以及西瓜和甜瓜等鲜食的瓜类。 按照 HYPERLINK t _blank 农业生态学的分类 这种分类法把

21、蔬菜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特点结合起来,虽然分的类很多,但较实用。 (1)白菜类。这类蔬菜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包括大白菜、小白菜、叶用芥菜、 HYPERLINK

t _blank 球茎甘蓝、花椰菜甘蓝和菜整等。多为二年生植物,第一年形成产品器官

23、,第二年开花结籽。 (2)直根类。这类蔬菜以肥大的肉质宜报为食用产品,包括萝卜、芜菁、 HYPERLINK t _blank 根用芥菜、胡萝卜和根用甜 菜

24、等。多为二年生植物,同白菜类。 (3)茄果类。主要是茄子、番茄和辣椒等 HYPERLINK t _blank 一年生植物。 (4)瓜类。主要是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苦瓜、瓠瓜、葫芦、西瓜和甜瓜等。西瓜和南瓜的成熟 种子可以炒食或制作点心食用。 (5)豆类。 HYPERLINK

德育是我们在教师工作中经常性的一项工作,更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正确三观、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工作。因此,在考试中,德育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我们在备考中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德育这一部分的知识需要大家全题型备考,尤其原则、规律、方法部分需要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题型对主要的几条德育原则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所以,对比规律来说,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客观的,而德育的原则是主观的,是根据客观规律提出的。

一、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中主要强调一个指导方向的作用,要求我们做到三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主要强调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能够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而是要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如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遵循了疏导原则。此原则要求我们做到三条: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是由马卡连柯提出的一条德育原则,又叫严慈相济的原则。一方面强调要尊重信任学生,尤其尊重学生人格,不能挖苦讽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一方面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的纠正。此原则要求我们做到两条: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四、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强调的是在德育中的知和行两个成分,要求知与行的相统一,如孔子说的力行而近乎仁,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后,参加班会活动,指的都是知行统一。此原则要求我们做到四条: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里的班规班纪、校规校纪等和对学生的激励鼓励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原则要求: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这条原则主要指实现学生内部矛盾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能做到扬长避短,案例中往往要求老师能够。此原则要求我们做到三条: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这是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理论知识部分,现在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严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学生”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雅思贝尔斯 D.陶行知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提出了两条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和平行教育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体现了( )。

A.一致性原则 B.正面引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严格要求原则

2.【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德育原则的内涵。

A选项,一致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B选项,正面引导原则强调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C选项,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D选项,严格要求原则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对于学生哟高度的责任感。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政】即可查看每日时政新闻+时政模拟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获取各省备考资料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