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的最大贡献打三个数字

1、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就是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当这首民谣在古 老的黄土高原传唱之际,处于苦难中的亿万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认识到毛泽东不可 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半个多世纪以后,当人们蓦然回首追溯毛泽东时代的峥嵘岁月,就不难领会人们为什么把毛泽东比作冲破黑暗而东升的旭日。中外历史上流 星般闪过的众多风云人物大多数只创造过局部的业绩,留下过瞬间的灿烂,而毛 泽东作为太阳式的历史巨人,却代表和塑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辉煌。毛泽东创造 的宏业伟绩将永载史册,永久闪烁在时空画卷和人们的记忆中。

毛泽东是一位大革命家。近代中国,从物质到精神全面积贫积弱。当如火如 荼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席卷整个西方世界之际,古老的中华帝国还像一头睡狮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封建隧道之中。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在中西碰 撞中不堪一击,从而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重危机。从那时起,西方的“坚 船利炮”震醒了沉睡的中国,迫使其“睁眼看世界”。落后、失败与屈辱促使中 华民族走上“求变图强”的奋斗历程。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秀全 的太平天国起义,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从中国资产 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到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共和浪潮,中华民族的仁 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民族振兴、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这些探索无不以失败 而告终。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现,成为中国复兴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一举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不仅确立了中国革命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找到了进行革命 的力量和力量的动员及组织方法与形式,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用武装的革命反 对武装的反革命的正确道路和途径。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成立,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仅用了28年时间 ,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 山,使中华大地改地换天。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使中华民族获得解放、重新挺起 被压弯的脊梁、昂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重塑了世界格局,改变了东西方 的力量对比。

毛泽东是一位大军事家,是一位军事理论的超级大师,是一位战争行动的杰出统帅。在毛泽东身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军事科学 与战争艺术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当时所立足的时代条件,内部环境是贫穷落后、 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外部环境是列强横行、机械化战争形态处于成熟期的霸权世 界。毛泽东凭着超群的智慧和才能,超越物质技术条件的许可,创造了许许多多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横扫千军如卷席”,赢得历次战争 的胜利。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奥妙深邃的 军事哲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理论在战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将军 事科学和战争艺术推向新的巅峰。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指出的:“毛泽东是掌握 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妙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

毛泽东是一位大政治家,一位新政治的总设计师 ,又是新政治的总建筑师。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岁月,毛泽东最早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为政治设计和政治建筑的两大基石。毛泽东通过政党建设,规划党建目标和行动蓝图,创建人民军队,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规范和决定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又通过军队的建设和运用,扩大和壮大党的队伍 ,推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正是因为在毛泽东的 正确指引和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旧中国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政治大厦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是夺取政权过程中的英明政治领袖,也是治国安 邦实践中的英明政治领袖和享誉中外的国际政治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张 白纸”的基础上,毛泽东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 ,建立了国家的农业体系、工业体系、科研体系和文教体系,仅用了10年左右的 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社会历来是大国领袖和首脑施展雄才伟略、提升本国地位 的大舞台。毛泽东以高超的政治谋略,营造和提升着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提出 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的灵魂,不仅展现了新 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的气度、能力和风采,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处 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和楷模。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到中苏论战,从 中美兵戎相见到中美关系解冻,无不体现毛泽东建立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人的大 国气魄和抓住机遇、勇于开拓、纵横捭阖的外交谋略和胆识;从“一边倒”、“ 一条线”的外交政策到“一大片”和“三个世界理论”,无不凝聚着毛泽东对国 际局势的科学分析与驾驭能力。在毛泽东的运筹和领导下,新中国以惊人的速度 确立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并在重塑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 巨大作用。

毛泽东是一位大理论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马克思主义” 之后,毛泽东高举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进行了前无古人的理论 创造。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和政务缠身、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给我们 留下了上千万字的鸿篇巨著。毛泽东创造的理论是全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包括政治理论、革命理论、军事理论、党建理论、经济理论、哲学理论以及 教育、外交、文艺等等方面的理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理 论是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体现了鲜明 的中国特色,成为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指南,中华民族从觉醒、 崛起到初步振兴的伟大指南。随着实践和时间的推移,毛泽东思想的价值愈显突 出。毛泽东铸建的理论大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 神财富。

毛泽东是一位大战略家。他是善于筹划党的全局、民族的全局、革命的全 局、国家的全局乃至世界全局的伟人。毛泽东与常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总是 能够从大战略的视角观察形势,预见未来,把握关键,认识和解决问题。当中国 革命处于低潮之时,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坚定主张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当抗日战争爆发,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之时,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战略,并断言中国将赢得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面对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图谋和国际权威人士“革命到此 为止”的建议,毛泽东毅然决然“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谋划 令人惊叹!毛泽东为新中国的战略谋划更是让中国人享用至今的财富:当朝鲜战 争爆发,毛泽东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战争,更是新中国的长远利益,纵然有反对 出兵的声音,仍决策出兵朝鲜,赢得战略上的利益和主动,也让世人第一次领教 了新中国的尊严和实力;当新中国面临险恶国际形势时,毛泽东高瞻远瞩,瞄准 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在物质和技术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抓出了 “两弹一星”,一举改善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 。

毛泽东还是一位大艺术家。他的书法和诗歌都堪称时代一绝。它不 仅使人们领略了这位时代巨人的胸襟、风采、智慧和气魄,而且为其艺术魅力所 折服。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毛泽东在他的书法和诗歌中所体现的豪情与雄放、 气势与抱负、理想与浪漫是毛泽东伟大人生实践的艺术折射和生动写照。

毛泽东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和骄傲。“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45页,人民 出版社,1994年)毛泽东的出现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奇迹。没有毛泽东,20世 纪的人类历史就会显得暗淡。

2、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遇到困难时,我决不灰心……成功的三个
条件是勤勉、努力和尝试。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他,曾经是一个被老师称做“白痴”的学生,只读过三年的小学;他,曾经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发明大王,发明的物品不计其数,造福百世;他,曾经说过“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一千古名句;他,就是爱迪生“世界发明大王”,一个被叫做“白痴”的人,却发明了1328种物品的天才,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我一天也不能放弃工作,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令我感到很愉快。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爱迪生15岁那年,有一件使他的生活发生永久性变化的事情发生了。1862年8月的一个早晨,爱迪生在大干线铁路上卖报时,突然发现一个3岁的孩子正站在铁道中央抛石头玩,此刻他后面有节货车在向他驶来,这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险境。爱迪生见状,急忙把报纸连同帽子扔在月台上,奋不顾身冲上去救出了孩子,但两人都头朝下摔到了尖锐的碎石上。他们摔得那样狠,以至于碎石末都嵌进了肉里。这个孩子叫吉米,父亲名叫麦肯齐(j .U.Mackenzie ),是克利门斯山火车站站长。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邀请小爱迪生住到他的家里,并把爱迪生训练成一个电报员。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就此,爱迪生因为他的善良从而开始了科学的旅程,展开了他辉煌的人生画卷,为人类创造了无尽的光明与财富,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卖报童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3、有人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领导人之中,你最敬重的是谁”。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周恩来”。

记得在初中学过一篇课文,文中着重描写了一件蓝方格法兰绒,尽管它渐渐褪了色并补满了补丁,但周总理一直穿着这套睡衣,甚至后来出国访问时也带着它,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中我不仅领悟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周总理人格的高尚。

我在好奇心的驱驶下开始阅读有关于他生平事迹的书籍。翻开书的第一页,有一张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中有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这张照片中你可以领略到一代伟人的风采。他面带微笑,显得非常和蔼可亲,虽然他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但他毫无傲气和任何架子。孙中山夫人回忆到,她第一次见到周时,他给她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年轻的、但很有头脑和才干的领导者,在革命活动立场坚定、目标明确。”的确周恩来的一生是伟大的,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忠爱的事业和他所热爱的人民。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文雅、机智和富有耐性是受世人所称赞的,甚至于与社会主义阵营敌对的人也对他大加赞赏。法国著名记者哈马舍尔德说周是“目前为止我在对外政治领域中所见过的最优秀的人物。”在法国外交长部长E.马纳克看来,中国的这位总理是“一个完人”!

我只所以敬重周总理,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先烈,更重要的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周总理虽然很早就离开我们,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你无法想象,在一把火之后,我们失去了怎样的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摄影师@李琼)

它拥有350公顷的面积,相当于5个故宫,3个英国皇家植物园,3.5个法国凡尔赛花园。

(请横屏观看,圆明园布局示意图,其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制图@杨宁&松楠/星球研究所)

作为“万园之园”,即便今天星球研究所的设计师,用近50天绘制的超长制图,呈现的景点也未到它的

(请横屏观看,圆明园部分景点示意,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在它的背后,则是一个占据当时全球近1/3的人口,近1/3粮食产量,近1/3制造业产值的中华帝国。

(1820年清朝基本国力及疆域范围示意,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但是,如此壮丽的园林,又岂是仅凭人口和财富便可以做到的

那是无数匠人,无数心血的凝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园林智慧的结晶;是在丈量大地的极致理性中尽揽江湖沧海、仙界人间的极致浪漫。

山川四时,明月清风。崇尚自然的中国人,自古便追求天人合一。

即便贵为帝王,即便拥有恢弘的紫禁城,也不甘心被宫廷高墙禁锢,渴望着园居生活。

(紫禁城,摄影师@古物照相师)

京城西北郊,一处绝佳的造园区域,吸引了帝王的注意。

从高空俯瞰,太行山自南而来,在城西一路蔓延,与平原相接,人称“神京右臂”。

(“神京右臂”地形示意图,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山间发育的泉水,塑造众多湖沼。

(昆明湖望西山、玉泉山玉峰塔、万寿山佛香阁、玉泉山静明园,摄影师@张妙茵&李源&霍健)

自康熙起,清代帝王便开始在此营建皇家园林,而始建于雍正即位前(1709年)的圆明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并非常规的园林,而是要容纳全世界

(西郊皇家园林分布,圆明二字取自《中庸》:“圆而入神""明而普照”,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在中国古人心中,何为世界?

早在战国时期,阴阳学家邹衍提出,世界由被大海包围的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大州内部又分为九个小州,中国是其中的赤县神州。

(邹衍大九州说示意图,赤县神州为“南方的国土,神奇的陆地”之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圆明园便以此为蓝本。开凿湖泊代表大海,四周布置九个岛屿,代表九个大州。

九岛围湖环列,如同将天下缩于怀中,是全园的核心所在。

(请横屏观看,圆明园九州景区,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同时,古人认为,天下山脉均发昆仑,河流均汇聚于大海。

圆明园顺应自身西高东低的地势,参照中国山水的布局,于西北堆砌假山象征昆仑,于东部开凿湖泊象征东海,水系则顺势贯穿全园并向东继续流入长春园、绮春园,使圆明园三园河道相通。

(圆明园水流方向示意,此处圆明园为狭义,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还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整个西郊园林水系相连。

(西郊水系示意图,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于是,园内河、湖、溪、涧、泉、沼俱备。

一如“水光潋滟晴方好”。

又似“江雾霏霏作雪天”。

既可“犯溪烟深入”,又可“误入藕花深处”。

(雪妆圆明园,上文引自刘一止《念奴娇》,摄影师@刘黎滨)

(夕阳下的圆明园荷塘,上文引自李清照《如梦令》,图片来源@龚跃贤)

水系萦回之中,殿堂、朱楼、水榭、廊桥,千变万化的建筑与千变万化的水系,共同组成了一个极致浪漫的世界。

(圆明园部分建筑造型示意,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秦皇汉武苦苦寻觅的东海仙境,化为福海中的三座小岛。小巧精致的殿阁点缀其间,是为蓬岛瑶台。

(圆明园四十景之蓬岛瑶台,水中三岛代表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此造园手法称为“一池三山”,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山间溪水环曲之地,借水流传杯送盏、以文会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圆明园内,便让溪流穿亭而过,是为坐石临流。

(圆明园四十景之坐石临流,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陶渊明著述《桃花源记》,圆明园内便有一条桃林夹岸的桃花溪,溪上叠石为山、开辟桃花洞,是为武陵春色。

杜牧笔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化为圆明园内的杏花春馆。

园内还设置众多田圃,供帝王观察作物长势、雨水气候,以便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是为澹泊宁静。

(圆明园四十景之澹泊宁静,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又汇集了众多神祇,佛祖观音、龙王河神、风云雷雨诸神济济一园。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慈云普护。

(圆明园四十景之慈云普护,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此外,有如同仙境的高阁层台累榭伸向水面,是为方壶胜境。

(圆明园四十景之方壶胜境,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也有严整庄重的殿宇供奉着皇室先祖,是为鸿慈永祜。

(圆明园四十景之鸿慈永祜,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这些风格各异、寓意不同的景观,统统汇聚圆明园。或严整、或妙趣、或飘渺、或洒脱,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千变万化的浪漫世界。

(圆明园部分景点分布,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信步园中,视线不断流转变幻,移步换景。

而凭栏远眺,山川风月居然信手一借,宛若图画。

(圆明园内接秀山房眺望百望山,摄影师@范峻川)

星罗棋布的美景之外,作为帝王长居的园囿,圆明园还拥有大量的政治活动空间。

宫门区分布着六部等各类办公机构。严整对称的朝房、层层嵌套的院落,烘托出主殿的气势,成为园内最重要仪典的空间,是为正大光明。

(圆明园四十景之正大光明,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依地势南北延展的殿阁前,远山近水一片开阔,不仅可以骑马射箭,还可举办游牧风格的宴会,是为山高水长。

(圆明园四十景之山高水长,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帝王频繁使用的办公区域,则更重视实用性。院落规整、且与宫门距离极近,方便官员进宫参与御前会议,是为勤政亲贤。

(圆明园四十景之勤政亲贤,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这些政治活动空间,让圆明园在千花万木、美景迭出之中,成为事实上比紫禁城还重要的帝国统治中心。

(清代帝王平均每年驻跸圆明园时日,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而这背后,这些美景、这些浪漫、这些亭台、这些殿堂,也绝非随意为之。

而是出自一种深思熟虑的极致理性。

放眼整个西郊,园林虽形态不一、分布密集,但其规模恰好都有着同一个尺度——800清步。

这是一个可被人感知的距离。圆明园的整体规模,也同样以福海蓬岛瑶台为圆心,基本保持在800清步为半径的范围内。

(800清步在西郊园林的运用示意图,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然而,在圆明园建设时,玉泉山、万寿山的最佳观景位置,已被附近园林占据。

因此,圆明园便以西山作为背景,使园内的一众景区可以看到小西山最高峰——海拔797m的克勒峪。

(圆明园借景西山示意图,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这才有了“西山爽气,在我襟袖”。

步入园中,也一样有着理性的尺度控制。

400清步,是园内最大水面福海的范围。

200清步,是园内主要景点的范围。

(圆明园内部分景点与水体的尺度,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这样的尺度控制,使园内空间变幻有致,可以观浮光跃金,游林泉寂寥,乐此不疲。

在景点内,看似毫无规矩的建筑,也恰好规矩地落于数个10丈方格内。

(10丈方格在圆明园的运用示意,边长为10丈的方格常用于中国建筑组群规划,根据考证圆明园的设计方格为10丈×10.4丈,相当于今天32米×33.3米,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以九洲清晏为例,中路宫殿区院落宽约2格,西路、东路寝宫区院落宽约1.5格,附属用房宽约0.5格。共同组合出了占地2160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

(圆明园部分建筑用地网格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在10丈方格的控制下,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建筑组群结合着不同的山水形态,时而聚集,时而分散。

(圆明园四十景之汇芳书院、坦坦荡荡,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单个景点内的单体建筑也各具巧思。

在清音阁戏楼,三层戏台不光能同时演出,天井、地井辅以升降装置,使演员可以在各层来去自如,在各类机关运作下,还能实现腾云驾雾等舞台效果。

(清音阁戏台表演空间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这些复杂的建筑,往往由建筑师通过烫样模型反复推敲方案,考量如何施工。

(样式雷家族所做圆明园万方安和殿烫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摄影师@动脉影,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理性的尽头是极致的浪漫;而浪漫的背后,也正是极致的理性。这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圆明园。

(汇芳书院,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接秀山房,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海岳开襟,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方壶胜境,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这个神奇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佛国舍卫城,上文引自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大厦将倾,残存的圆明园遗址,又被大肆拆卖成砖瓦木料,大片的水系被填平成了农田,曾荣耀辉煌的正大光明殿,也已沦为垃圾总站。

(圆明园水系退化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那些设计者、建造者曾经丈量天地、布局咫尺。

寓九州于同域,藏四季于朝暮,衔山川为丹青,执椽梁为诗赋。

然而这座万园之园,已经被摧毁了,已经被抛弃了。它所凝聚的创造与想象,又怎能继续被遗忘。

为此,一代代中国学者向着过去的时间,开始了另一种远征。

4. 不灭的理性与浪漫

1930年代,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核心,学者们开始对圆明园遗物和档案进行整理,并在卷帙浩繁的清代档案中披沙拣金。

大量的史料文物从样式雷一个八代担纲皇家建筑师的家族视角,揭示了圆明园成为一代传奇背后的故事。

(建筑世家样式雷,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他们曾一步步探勘山川,探寻如何因地制宜,绘制一套套图纸,制作一个个烫样,推敲方案。

而样式雷家族所作的河道、建筑、装修等诸多设计,不过是圆明园诸多工种中的一部分。远无法涵盖石作、瓦作、画作、漆作等数十类工种。

而仅存的2000件多件图档及烫样,不过是圆明园添建、改建时所做的一部分,远无法涵盖它的全部景点。

(圆明园清夏堂烫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摄影@柳叶氘,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自1980年开始,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名学者联名发起了整修、保护圆明园遗址的倡议,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对圆明园进行保护,恢复了圆明园部分山形水系。

(水系恢复后的冬日圆明园,摄影师@赵贵春)

1988年,圆明园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0年后作为遗址公园进行保护,迁出园内居民、单位、工厂等。

(成为鸟类栖息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摄影师@赵贵春)

在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还修复了有较多建筑遗留的区域,恢复了约10%的古建筑。

自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与团队经过无数次翻阅、无数次梳理、无数次推敲,以数字化复原的方式将圆明园重新引入公众视野。

(数字化复原后的蓬岛瑶台,图片来源@数字圆明园)

以上这些,还不是终结,也不会终结。

圆明园,这份不灭的理性与浪漫,经无数人创造,又经无数人寻觅,也将经无数人继续延续下去。穿透时间的长河,闪烁永恒的光芒。

(视线穿越200千米后,诞生仙山传说的渤海与北京北海、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福海三个想象中的“海景”同框,摄影师@陈肖)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大约延续约471年;商朝,延续500余年;周朝,八百余年(享国共计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孟轲才能道封建,孙子已不言鸿荒。”——《元日读〈易〉》

相较于奴隶制度而言,封建制度明显要先进许多。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我国就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在这之后的数千年间,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后来长期以来到清朝灭亡,我国度过了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最后进入了全新的进步阶段。

而当咱们去研究我国历史时,就会发现我国古代的王朝中,唐朝延续了289年,明朝延续了276年,清朝则享国268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古代的王朝超难突破300年大关呢?这里咱们不妨来容易分析一下。

若是你对我国历史有所探询,就会发现每一个古代王朝几乎都存在不一样程度的贪腐问题,并且随着王朝的进步,其贪腐之风会越来越盛行。

我国几乎全部的古代王朝进步晚期的时候,国家的贪污腐败状态都都超级惨重。而贪腐则进一步滋生了非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王朝的根基被动摇。

后来人们对于贪腐提出了一个叫“腐败后遗症”的观念,所谓“腐败后遗症”,主要指的是官员由于腐败被捕后留下的对波及当地百姓生发生活的许多种遗留问题。

当一个官员由于贪污腐败而给百姓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不便时,百姓就会对当地政府官员发生极大的不信任感,这就导致那些一些为公为民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贪污腐败还会导致一个政权的法规法度无法正常执行,百姓们会对国家制定的法规法度发生怀疑,从而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违法乱纪问题。

虽然我国古代的任何一个王朝都超级重视贪腐问题,并且会严厉打击朝中的贪官污吏,这从表面上来看,受损害的貌似之后贪官污吏。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原来不然,从大方面考虑,官员贪腐暴露之后,会牵扯出一条庞大的利益网链,里面的涉案人员覆盖方方面面。

若是真的要将这些涉案人员连根拔除,那么势必会对整个政府组织造成极大的创伤。而在我国古代,贪腐网链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权势滔天的人物。

皇帝虽是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但他也无法在发现贪官污吏时第一时间下手拔除。在整个肃清过程中,皇帝及其拥护者务必耗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一个不会过度动摇政府本来的办法。

否则政府体系的崩溃必定会造成社会上尤其惨重的动荡,这仍是为什么人们会说“哪怕是皇帝也超难从心所欲”的主要原因。

相比于王朝进步前期,王朝进步晚期、末期时,由于皇帝的权力渐渐被架空,皇帝本人即便有心整顿朝纲,但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规划。

我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进步到结尾,几乎都会出现清党和浊党的激烈争端。一方重视国家进步,一方重视自身利益,双方交锋的过程中又会牵涉无数人,周而复始。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几乎都逃但是被贪腐侵蚀的命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许多王朝即便长期以来都对于贪腐问题“严抓严打”。

但是由于许多种原因,一些时候甚至会出现越关注越惨重的状态。例如明朝,该王朝自朱元璋开始就长期以来压力打击贪官污吏,可这反而导致王朝贪腐问题越来越惨重。

除此之外贪腐问题以外,皇权不稳仍是王朝无法延续超过300年的主要原因。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皇权斗争。

而在这些斗争中,有许多才思敏捷、实力卓绝的人才早早陨落,这对待当时那个读书人本就稀缺的王朝而言无疑是强大的损失。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传承中,许多皇室成员享受着超级优渥的生活条件,但这些人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在这些人眼中,那高高在上的皇帝之位,才是这些人的毕生所求。

从秦朝开始,长期以来到清朝结束,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由于皇权斗争而掀起的社会动荡。比方说秦二世胡亥与扶苏当中的竞争,就在肯定程度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在秦始皇的严厉教育下长大。相比于公子扶苏而言,秦始皇在胡亥的培养上就显得并没有那么尽心。

而秦始皇选择这样的培养方法,大概仍是希望胡亥不要学到太多东西,从而去和扶苏争抢皇位,进而保证皇权应该平稳顺利地交托到自己钦定的继承人手上。

可是这样的区别待遇却恰恰引起了胡亥的不满,在宦官赵高的怂恿下,胡亥决定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来扶苏之死、胡亥之暴虐,更是加快了秦王朝灭亡的步伐。

当然了,核心培养任何一个皇子也不尽然可取,这依然会使皇子当中发生激烈的竞争,像清朝康熙时期出现的“九子争嫡”就是如此。

在当时有望变成皇帝的几个皇子中,几乎大家都的实力都超级出色,这就导致皇子们谁也不服谁,这些人都认为自己,或者与自己熟好的兄弟更适合登上皇位。

在皇子们的背后,又是诸多官员和各大势力,这样的以皇权为竞争物的党派之争更简单给百姓生活造成显然的波及。

而除此之外皇权和贪腐这一类原因以外,我国古代王朝无法长久延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思想蒙昧”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支持教育的权力。

在商鞅变法之前,我国古代处于典型的阶级统治时期,在这种时间段里,绝绝大部分人的未来惨重依赖出身。哪怕一个人的实力再出色,可若他是奴隶出身,那就超难得到国家的重视。

这直接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性造成了惨重波及,因此商鞅获得肯定的权力之后,他先是将这样的阶级思想的桎梏给彻底打破,明白且确定地叮嘱人们:

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生活和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奴隶应该通过建功立业变成人上人,贵族也会由于无所作为而被剥争当前全部的权力和地位。

这些变法内容对待后来封建王朝的进步就有重大意义。而到了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受到儒学思想的波及,读书人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直接被当成了社会提高的主导。

诚然,读书人在整个国家进步的过程中确实扮演了超级重要的角色,但咱们不能于是否认很多行业人士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各大封建王朝会无法突破300年延续大关,原来便是由于读书人掌握了大量的国家进步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群众的积极性降低,进而阻滞了社会的进步和提高。

清朝灭亡之后,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思想家、革命家,这些人长期以来在勤奋寻找适合当时我国进步的道路。在尝试的过程中,这些人也曾走过许多弯路。

而提起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陈独秀等人主导的新文化运动,该社会性运动的一个重要宗旨便是“启民智”。由于这些人在搜寻救国之药的同一时间已经重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众思想陈腐不堪的国家,本来无法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而在封建王朝,君主以及家族读书人很害怕民众有文化之后会起来反抗自己。

因此这些人制定了“三纲五常”,严格遵循“程朱理学”等,希望使用这些来遏制民智开发,但这恰恰让王朝积极正面的进步遭到蒙蔽,从而造成了古代王朝超难突破300年延续大关。

当然了,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当前的社会制度尤其适合自己进步,如今咱们回顾我国封建历史的时候,会感慨当时的人愚昧无知,但又有谁会了解,等世界再向前进步千万年,咱们会不会变成未来人类口中愚昧落后的存在呢?

夏,商,周 ,唐,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大约延续约471年;商朝,延续500余年;周朝,八百余年(享国共计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我国历史以秦朝为分水岭,在秦朝之前的那段历史被叫做先秦时期,或者也可以叫王朝时期,国家的统治方式是分封,天子能直辖的地方其实并不大,更像是一个松散的城邦组织。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开启了皇朝时代,皇帝对国家具有了空前的掌控力,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可以让统治者很轻易的就调动全国的资源去做一件事。但奇怪的是,自秦朝开始,后世朝代都在300年统治这个关口戛然而止。中国的朝代为什么很难超过300年?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必亡!

自此以后,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国祚很少有能超过300年的。汉朝虽然统治了405年,但中间也经历了王莽之乱的分水岭。其余像国力强大唐朝,国祚289年,经济繁荣的宋朝32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虽然历朝历代建国初期的统治者都曾想方设法用尽心血力图使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家天下”万世不朽,但是无一例外都逃脱不掉两三百年一次的改朝换代的命运。这是问什么呢?

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没了保障,与富贵阶层之间的矛盾越级越深,在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为了生存,再加上一些有谋权思想的人的鼓动,比如清末的“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旦人口变多,会造成民间的供养成本增大,朝廷能收的税变少,而它供养的官僚和军队却不能减少,这时一个财政崩溃,从上到下一起大乱的时代就来了!而这个循环时间大概就是200到300来年!

每个朝代的初期,经过重新洗牌,政府重新分配土地、改革制度、打击豪强,反抗者获得了相对的利益,因此社会重新变得稳定。而在之后的时间里,一切又会重新上演:小农破产,土地兼并,地主壮大,门阀并起,天灾人祸。这种局面会一直持续,是统治者无法改变的。直到再次进入乱世,新的统治者将一切重新洗牌。造成中国朝代跳不出“盛极而衰”这个生命曲线的原因,本质是因为中国古代始终处于农业社会和阶级社会。

实际上在古代,每个朝代在前一代的基础上都进行了改良。两汉以后,官员选拔从随意性比较大的察举制改为九品中正制,然后再进化到领先世界的科举制度。政府结构,从秦朝脆弱的专权结构演化到后来分权制衡的三省六部制。宋朝时,文官政府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已经超过了唐朝。此后的明朝和清朝基本都没有发生过过去那种体制内重要将领带兵叛乱的问题。

就连一些国家并不强大,但是朝廷很强大的,如齐奥塞斯库时期的罗马尼亚,叙利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萨达姆,都让朝廷短寿。纵观古今中外史,每当朝廷强大之时,不管是否国家也强大,但都会造成朝廷的短命。这是因为朝廷强大之后,必然会做出许多天怒人怨的事情,也就是朝廷自己在为自己挖坟墓。换一种说法就是;朝廷强大之时,就是朝廷自杀的开始之时。所以国家强大,而朝廷弱小,必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朝廷之乐。而朝廷只要强大,必然是百姓之祸,国家之害。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有,分别是夏朝、周朝、商朝和汉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历史上超过200年的朝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 分分秒秒无限答案~~~

如果你问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国运超过了三百年,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宋朝。是的,不用争议,被无数人吐槽懦弱的宋朝,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延续了三百年以上的朝代。

  当然,广义上讲,八百年的周朝和四百年的汉朝,也在其列,但这两个朝代,都有着不能入选的理由。

  周朝虽然享国790年,但毕竟不是中央集权制的朝代,其分封各国的设定,严格意义上就是一个又一个完全独立的小国家,所以并不能称之为大一统的朝代。在学术定论上,后来的秦朝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集权制的朝代。

  再来说汉朝,虽说两汉加起来有405年的国运,但中间有新朝王莽篡汉,中间是真真实实的断了15年,并没有彻底的连贯起来,所以就论一直延续的朝代,汉朝也不能入列。

  至于其他大家比较熟悉的朝代: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8年,都没有超过三百年。唯一一个超过三百年的,我们刚才也说了,就是宋朝——319年。

  写到这估计很多人都开始好奇了,为何历史上只有宋朝做到了这一点呢?

  或许你以为我会从时代啊,经济啊,军事啊去挨个分析,但我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运气。

  是的,宋朝运气好,就是这么简单。宋朝在成立之后的167年后,就遭遇到了灭顶之灾,但很幸运的是,它挺了下来,而且中间没有断层。

  在这一年,北宋被金国覆灭,很幸运的是,康王赵构跑到了南方,延续了宋朝的血统,同时在这段时间,南宋涌现出了后来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就这样,宋朝又延续了152年的历史。

  很多人将宋朝区分为北宋和南宋,其实更多是从疆域上来区分的,单纯就皇族血脉而言,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有断过。

  康王赵构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亲生的。

  当然,我们也不是推崇宋朝多么多么的厉害,毕竟北宋和南宋加起来,也不过319年的历史,也只是刚刚越过了300年这个大限,多存活了19年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这些大一统朝代中,哪怕上比较巅峰的唐宋明清,其年限也就在两百多年不到三百年这个时间线上呢?

  古人常言:气数将尽。这个所谓的气数,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们以人类的年龄来看,即便是现在医疗科技如此发达,我们人类一般来说到了70岁、80岁,也就到了弥留之际,这是不可逆的,纵然有能活过百岁的,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都谓我何求!

超过300年的就两个,一个是汉代,西汉和东汉加一起400多年,中间夹有新朝和玄汉,另一个是宋代,北宋和南宋一起300多年,但是国祚没有断的只有宋代!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皇汉武的最大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