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童年作者


欧阳询书法名作《张翰帖》,取材西晋名士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 新京报制图/赵斌

  盼了快两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来了。4月18日,第一集《脚步》播出,画面中镜头跟随着那些奔波于异乡的人们,记录下他们对故乡食材的眷恋。

  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愁和故乡的食物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晋书·张翰传》便提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有了“莼鲈之思”的典故。在中国,食物总是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地点、一段故事。梁实秋“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便写下《雅舍谈吃》,在其中不厌其烦地描绘北平的吃食,以此排遣乡愁。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借故乡的穿心红萝卜、荠菜、炒米、虾子豆腐羹、咸菜慈姑汤,来表达对故土和童年往事的思念之情。林文月也写过不少关于饮食的散文,她曾自述写下这些散文的动机没有一篇是仅及于饮食的,而是想透过饮食记忆曾存在的场合、过去的人事,其实从她的《饮膳札记》中不难读出怀亲友、念师恩的忧伤。关于饮食的书总是氤氲着怀旧忆往的气氛,辐射出一片回不去的故园风情。

  本期我们则选择3本新近出版的饮食著作《民国吃家》、《快活馋》和《肥肉》,来一窥其中关于饮食的乡愁。

  《民国吃家》 “思乡的蛊惑”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绍兴美食的确是鲁迅一生都摆脱不掉的口味。《民国吃家》里记载鲁迅虽爱北方美食,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但仍不忘绍兴菜,“当时在北京专门做绍兴风味菜的山阴馆子有两家,一家名为杏花村,另一家叫颐芗斋,在万民路。这两个馆子离鲁迅的住处比较远,但鲁迅还是经常光顾,原因当然是难舍家乡菜。”而家乡菜中鲁迅最爱梅干菜扣肉,晚年在上海的知味观杭菜馆宴请宾客时鲁迅必点这道菜,在家里请客时也会以此菜招待朋友。

  同为五四旗手,胡适也会以家乡名菜待客,二毛在书中写到“虽然胡适很早就离开家乡,但无论走到哪里,对于徽州绩溪的家乡菜,他都念念不忘。”胡适拿来招待客人的是绩溪的名菜徽州一品锅,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徽菜也养成了胡适一生喜欢油腻的口味,胡适带朋友到徽菜馆吃饭,总是不忘叮嘱店家:“徽州老乡,多加油啊。”

  其实《民国吃家》中记述的12位食客,大都位高权重,尝遍天下美食,但家乡的味道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思念。袁世凯的早餐是一成不变的河南名菜鸡丝面;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念念不忘家乡陕西三原县的特色菜,诸如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白封书等,以致其后来到台湾还常常怀念这些菜肴;张学良则最喜欢辽宁小菜错菜,驻节北京时,曾向吴佩孚、段祺瑞大力推荐,晚年到了台湾和美国还对之念兹在兹。正如二毛在书中所写:“一个人的一生与他出生的地方是永远脱不了干系的,不但是文化基因,饮食基因也是。”

  《快活馋》 “童年的味蕾记忆”

  二毛在《民国吃家》里写“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在‘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而专业吃家因其对食材、味觉的敏感,对童年时的味蕾体验更是记忆尤甚,这点在《快活馋》里表现鲜明。

  虽然是描摹吃货的生态,但高军在《快活馋》里花了不少篇幅写自己儿时的吃食。高军的老家在巢湖的东北部,他小时候常有人去附近的滁河里网大青虾,随着大青虾一同网上的小鱼总被高军的奶奶要去喂猫,猫吃剩的就给高军吃,“小杂鱼用盐腌了,在太阳下晒干了,一边晒一边翻。夏天苍蝇多,让小孩拿个树条子就坐在旁边轰苍蝇。小杂鱼晒好后,吃的时候切大量的红辣椒和青辣椒放进去,放点姜,伏酱也放一点。”

  对童年味道的回忆,也总伴随着对亲人的怀念。吃小杂鱼可以省油,高军由此回忆起奶奶对油的珍惜,“油是金贵的东西,我奶奶倒油的时候,如果瓶口有挂下来的,她就很小心地用手指头把油给抹回去。”高军写到乡下煮饭的方法时,也想起儿时奶奶留米油给他的情景,“饭收汤之前有米油,据说这层米油非常有营养,所有米中的精华都在里面。小的时候我奶奶常常给我收米饭上的米油,盛在一只小碗里面,看着我喝下去。”

  十分平淡的白描,却刻画出家人的深情,饮食承载着记忆与亲情,每每回忆伴随而来的不止有味蕾的跳动,还有心里的乡愁。

  《肥肉》 “一代人的神伤与不甘”

  而食物不仅仅关涉一个人的乡愁,它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肥肉打破地域的界限成为全国人的味觉渴望。《肥肉》中黄集伟在自己的文章《琐忆如蚂蚁上树》中写道关于肥肉的叙述甚至变成了一种宿命之喻:“半饥半饱,支离破碎,星星点点,一知半解,或许正是我们这代人的神伤与不甘”,吃食如此,人生也如此。

  《肥肉》中不止一篇文章描写了其时人们吃肉的饕餮之相。吕敬人写自己在文革期间借布置会场之名蹭会议饭的情形,桌上一大盆一大盆的猪肉炖粉条、酸菜氽白肉,“扫荡在瞬间就完成,人们满头大汗,目不转睛地等待第二轮的围剿,随之又掀起第二拨‘飕飕’的筷子疾风。”薛冰则写了知青扒大河之后吃肉的状态,一定要在黑暗中吃,免得看到谁夹多了,谁夹少了,生起争执,“灯熄就是无声的信号。十几双筷子一齐伸进了肉盆。只听得噼噼啪啪,叮叮当当,嘘嘘哗哗,也就三五分钟的时间,只剩下了筷子刮过瓦盆底的嘶啦声了。”

  没有机会吃肉的人就只能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刘春杰写爸爸为了安慰大家吃饭时总会乐呵呵地夹起一块咸菜,然后说:“这猪肉真香啊!”顾铮则对妹妹的一段往事印象深刻,“一天我看见她趴在家里的沙发上,正用小手反复地从沙发上抓东西往嘴里送。我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她从一本《苏联画报》里的俄罗斯大餐照片中‘虚拟’取食,把餐盘里的肉往嘴巴里送,进行精神会餐。”

  描述饥饿年代对肥肉记忆的人也多写到了肥肉在当下生活中的退场,的确如此,《肥肉》中年轻作者如鲁敏、蒋方舟等对于肥肉的讲述集中于与肥肉、脂肪作战的经历,肥肉不再是渴望,反而成为了敌人。食物没有变,但时代改变了,人们由之引发的回忆与乡愁也改变了。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江楠

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

100余位民国人物 200多部自传作品

细笔勾勒民国大师童年成长足迹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 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鲁迅

童年的生活不是“小儿科”。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作者本书在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迁变而使之成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一言以蔽之,是对文化生活价值的终极的关怀。 ——陈万雄,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张女士的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

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

100余位民国人物 200多部自传作品

细笔勾勒民国大师童年成长足迹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 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鲁迅

童年的生活不是“小儿科”。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作者本书在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迁变而使之成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一言以蔽之,是对文化生活价值的终极的关怀。 ——陈万雄,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张女士的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 ——唐振常,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本书作者别辟蹊径,利用1828至1938年出生的多达150余位名人的自传,专门研究他们的童年。从中捕捉他们童年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之微,条分缕析串连组合,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从这部材料丰富、 妙趣横生的著作中,我们既可看到那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又可看到数不胜数的小人物的人生如何构成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更可看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被日益卷进全球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瓦解和重构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过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引人深思。

张倩仪,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主修文史及教育专业,曾游学日本及美国。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前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曾主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中华文明传真》10卷的出版工作;与飞利浦合作出版的The Forbidden C ity: A multimedia Window on Chinese Civilization(《紫禁城》)曾获International Compact Disc Interactive Association 银奖 。长于文学、历史、艺术的比较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西行找中国》、《0后风云——香港城市的热眼旁观》》、《清——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等书。曾获青年文学奖、香港书奬。现从事自由写作、旅游考察及举办阅读活动。

独辟蹊径创新境——序《再见童年》唐振常1
代序——感受的历史陈万雄 4
自序——告别农业时代和它的童年 8
没有一个字相同的教科书 10

唐振常 张倩仪女士《再见童年》,是一部奇特之作。在当今著述之林中,它独辟蹊径,另开新路,从当代时流大量的自传文字记载,去感受时代,研究历史,条分缕析,发而成篇。在张女士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胡适力倡传记之作,谓其用在于“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新路”。此言诚是,为一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上百部中国现当代人物自传进行归纳,涉及毛泽东、胡适、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等政治、文化人物,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世纪之交中国人童年的记忆,从中可窥见中国人童年生活的部分密码,展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迁对人的影响和冲击。 当然,自传的作者大都是政治、文化、经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文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