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海上分界线峡在扩大吗

[14]揖西光速同上书第23页。便是装米的稻草包,一裱装米4斗或3.8斗的其容量各藩规定不一。

[15]札差:为幕落及武士保管、贩卖租米兼营贷敦汇兑的大商人。“札”是代替粟证的牌子,“差”指将牌于“插”在米袋。这种营业一度形成特权商行会制。

[16]藏屋敷:各藩驻大坂,保管出纳贩卖租米、禄米和其他物品的仓库和营业机构,置蘸元、挂屋等职。1117世纪中叶后,由商人代营,并经营借贷。

[17]挂屋:大扳金融业者,代幕府征税、保管、出纳、运输各藩的租米、物资兼代理财务、借贷等。 

[18]揖西光速《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第2卷第25页。

[19]10帮批发商公会(十组问屋仲间),由经营棉、漆器、内店(店内营业,售绸缎、布、线、妇女用品等)、药、钉、纸、酒等十帮批发商组成。

[20]24帮批发商公会(24组问屋仲间),由经营棉花、食油、铁钉、纸店、漆器、杂货、瓷器、药材、席子、干菜店、五金、估衣、磨刀面、刀、枪、铁丝、烟叶、帆布、戒指、干色、本色、伞等24帮批发商组成。

[21]助乡役,本为辅助宿驿站人马不足而设,据1694年规定,凡领主俸禄每100石,须摊摄搬运工2人、马2匹。后逐年增加,至1780年时,每100石出工多达300—490名。农村路径过重,终于各地爆发了助乡起义。

[22]当初横驳船垄断断运酒,其他货物由羡垣驳船垄断,后来因横驳船运输迅速,运路费低廉,其他货物也运输了。这样双方产生激烈竞争,几次签订载货协定仍不遵守,最后还是搏驳船占优势,直到幕末。

[23]岛田隆等:《日本经济史》第160页,山川出版社,1978。

[24]当时金币采用定位币制(以金币作各种货币价格的标准),银币还是称量币制(以银决重量作币价标准)。1601年铸一定品位的银币,作法定标准。1609年定各种钱币的交换比率为金1两=银5两;铜线4000文。以后比率常有变动。

[25]沼田次郎:《日本全史》第7卷第62页。

[26]恩格斯:《沦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产阶级的形成》,见《德国农民战争》中译本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62。

[27]野村兼太郎:《日本经济史》第112页,庆应出版社,1938。

[28]引自本庄荣治郎:《近世的日本》第41页,有斐阁,1954。

[29]沼田次郎:《日本全史》第7卷第79页。

[30]熊泽藩山《集义外书》,引自吕野荣太郎:《日本经济史》第42页,庆应出版社,1938。

[31]永原庆二《日本经济史》第130—132、142—145页,有斐阁,

[33]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第5页,三联书店,1963。

[34]土屋乔雄:《日本经济史》第32页,弘文堂,1964。

[35]据新井白石:《焚薪记》。

[36]由幕藩对武士涪臣的贷款称为“拜借金”一般无息。

[37]三河刘谷藩主松平定政请幕府救济贫困武士未成,愤而退还领地,出家行乞江户,使幕府丧失威信。

[38]庆安之变:庆安4年(1651)江户军学者由井正雪组织门徒、浪人、豪农等3000人倒幕,事泄被杀。遗书中有“天下制法无道,上下因穷,为有心者所悲”等语。

[39]《兼山秘策》一,正德元年5月13日状。引自沼田次郎《日本全史》第7卷第13页。

[40]《兼山秘策》五,享保7年6月3日状。沼田次郎同上书第23页。

[41]太宰春台:《经济录》。

[42]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产阶级的形成》,见《德国农民战争》中译本,附录4,第162页。

[44]太宰春台:《经济录》卷5。

[45]《日本经济丛书》第12卷第78页。

[46]《大阪市史》第5卷第543页。

[47]本多利明:《西域物语》卷下。

[48]加田哲二:《武士的穷困和商人的勃兴》第92页,1961。

[49]笠原一男:《日本历史》第3卷第139页,评论社,1976。

[50]内田繁隆《日本政治社会思想史》第80页,前野书店,1963。

[51]引自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第75页,中央公论社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与朝鲜海上分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