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中的特种兵小庄是火力支援里什么兵种?

现代特种部队,执行非常规作战任务,训练强度大,专业技术程度高,战场地位很重要,这个毫无疑问。经过影视剧的渲染,特种兵近乎是英雄的同义词。 
但是要分年代,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动辄出现特种兵、特种作战这类身份和台词,要闹笑话。因为以前的特种兵,和现在的概念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那你说解放军以前没有特种兵?
有,咋能没有,太有了:
还没打孟良崮的时候,华东野战军早就出杂志了,三个大字写的明明表白:特种兵。
国民党军当然更有特种兵,比解放军实力强的多。不过呢,如果像现在影视剧里那样,动不动就自称是特种兵,炫耀一番 ,这样穿越,回到民国可就尴尬了。比如你想当国军特种兵,当官的会问你:
“特种兵?什么兵科?哪儿毕业的,几期的?”
你可能就傻了,碰上脾气好的, 兴许会有耐心:
“想当特种兵?能开战车吗”
“TMD,你啥也不会,逗老子玩呢,来人,把这小子送辎重连扛木头去!”
要想难住这家伙,可以说我是武装侦察专业的,够他抓耳挠腮想半天,国军不用侦察二字,用搜索和谍报,更听不懂现在才有的军事用语。
可别说是狙击手,给一支普通步枪,即使枪法真好,想去不想去都是去普通步兵连,要是据枪都哆嗦,挨完一顿爆打,还得去扛木头。 
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场景,因为现在所称的特种兵,和以前的特种兵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特种兵,在民国时代是特定军语,含义明确 ,即陆军中除了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是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讯兵,装甲兵,化学兵等兵种的统称,因为是统称,所以特种兵都有具体兵种专业,民国也叫兵科。其实,建国后直到80年代,解放军特种兵的这个称谓和涵义都在延续使用。
如黄埔军校,除了步兵科,就是特种兵科,一般特种兵总队之下,分为骑兵,炮兵,工兵各大队,各期兵科设置不尽相同。
国民党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期是23期,1949年校本部已迁至成都 ,四川解放时,校方发给每人一支美制冲锋枪,两颗美制手雷,骑兵科学员配发马刀在前开路,步科居中,炮科、辎重兵科在后,准备撤到滇缅边境,结果被二野堵住,全体起义。
鬼子也一样,日军的常设师团,除了下辖两旅团共四个联队步兵外,直辖的骑、炮、工、辎四个联队,都是特种兵联队,通常说日军挽马师团中特种兵占一半, 指的就是这种编制结构。
所以说,现在影视剧里出现特种兵,不分历史年代就是乱穿越。特种兵的新旧概念有根本区别,民国时代特种兵的范围要大得多,特种兵不是专门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某一兵种,而是军队作战时承担火力支援、作战保障和后勤补给的主力。
有人说,过去经常宣传解放军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八百万国民党军,这个不对, 解放军有大炮。
大炮的概念太宽泛,说的明确一点,解放军有重炮。1949年新华社的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里,毛主席就说过:
不要忘记,人民解放军是没有飞机和坦克的,但是自从人民解放军形成了超过国民党军的炮兵和工兵以后,国民党的防御体系,连同他的飞机和坦克就显得渺小了。”
工兵和炮兵都是特种兵, 解放军是不是靠小米加步枪打赢的,不能看解放战争后期,要从内战开始看。解放战争开始时双方的装备差距, 主要体现在特种兵上。老蒋开战时说过,国军有海空军和特种兵,共军没有,国军一定能迅速消灭共军。
迅速建立特种兵是毛主席高度重视的大事,曾于1945年和1947年两次发出指示,要全军各部队大力建设炮兵和工兵。内战开始时,解放军只有少量的日制75毫米山、野炮,100毫米以上的火炮,首先实现突破的,是1947年年初的鲁南战役,华野歼灭国民党军整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缴获了200多门各类火炮和24辆坦克及数百辆汽车, 有了48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成立了榴炮团,工兵团,加上原有的日制野炮团和骑兵团,在各野战军中率先成立了特种兵纵队 ,75毫米山炮都由各纵队掌握。
东野部队则是空手出关,此时还处于满山搜炮阶段,随后,主要是以日制山野榴炮为主创建炮兵,第二个成立了特种兵纵队,并单独成立了铁道兵纵队。四野的炮兵发展很快,但主要是日式为主,日本关东军遗留在东北的火炮数量较多。 
东野的大口径重炮是辽沈战役以后才到手的,国内仅有的36门美制155榴弹炮,是当时最先进的重炮,缴获后装备了炮3师,入关打天津才用上。装备日制150毫米重炮的炮一师, 是用日军两个野战重炮兵联队的装备凑起来的,也是辽沈战役中的缴获,后来支援太原总攻的就是这个师,是骡马炮兵。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成立特种兵纵队最晚,都是到了1949年。二野特纵有几十门美制105榴弹炮,华北特纵基本还是缴获的日制火炮为主。西北野战军因条件所限,没有成立特种兵纵队,但一野的骑兵在建国前后是最强的,每个军都建立了骑兵团,还有一个骆驼兵团,这是西北剿匪的需要。
炮兵是战争之神,国民党军的美援火炮,关内百万投降日军交出的数万门大小火炮,后来基本都到了解放军手里,抗美援朝初期,就是靠这些缴获的美制和日制火炮打的。
建设特种兵,解放军重点抓住炮兵和工兵,这是解放战争中城市攻坚的需要,目标清晰。国军看似特种兵数量庞大,教育训练机构齐全,实际上和步兵一样,积弊已深,难以自愈。黄埔军校和各兵种学校招生,步兵科只要初中学历,特种兵科需要高中学历,特种兵军官始终不敷军队之需,但带兵的都想到特种兵当官,当时特种兵中有一句顺口溜,叫做金辎重,银炮兵,骑兵油水也不轻。吃空饷是国军惯例,特种兵军官除了和步兵军官一样喝兵血,另有搓油门道,比如车辆、装具每月有固定的油费、修理费,炮兵有炮油费。骡马有马粮可以克扣,马掌数量可以虚报,马粪可以卖钱。带兵人忙于此道时,队伍也就快完了。
国军的后勤补给靠的是辎重部队,解放军靠的是百万支前群众,一边是空投点干粮,当兵的互相开枪抢食,一边是老百姓把最好的东西送上前线,一有炖肉大馒头,烙饼卷就向对面喊话,解放军官兵一口锅里吃饭,人人管够,香味诱人直透火线,国军弟兄们怎能再管什么楚河汉界,饿急了就携械来归。
小米加步枪解放军缺少特种兵时期的真实写照,只不过特种兵从无到有,越打越强。这就好比两人打架,一方空手,一方拿着棍子,结果徒手的抢下棍子,把对方打倒了,总不能说倒地者是徒手致败,而不分析他为什么拿不住棍子。小米加步枪打赢了不是宣传,特种兵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是见证。

  三国时期,百万雄狮鏖战沙场,刀光剑影之中,枪兵、刀兵、弓箭兵、骑兵悉数登场。在他们之中,总是有着一些部队拥有超凡的战斗力的特殊兵种,是各君王建功立业的武力基础,也是各兵科的王者之师,堪称兄弟玩热血三国2的“特种兵”。

  热血三国2步兵王者之争

  藤甲兵:蛮夷部队的王牌,以野藤为原料加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后制成的藤甲。又轻又坚,遇水不沉,刀枪不入,在战场上所向无敌。

  青州兵:投诚曹操的黄巾主力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独立性的“青州兵”, “青州兵”具有超强的攻击性和破坏力,是战场上无可比拟的步兵主力。

  连弩兵:“连弩兵”是蜀国装备连弩的精锐弩兵,可以连续射出威力强大的弩箭,杀伤力巨大,能给予全军强大的火力支援。

  热血三国2骑兵之王花落谁家?

  虎豹骑:曹操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迅猛,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的勇士。

  白马义从:北平公孙瓒手下的精锐骑兵队,全军白铠白马,善使弓箭,有着惊人的射程与穿透力,是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射程的部队,令人望风而逃。

  西凉铁骑:蜀国最具有攻击力的骑兵部队,三大精锐部队之一。这支军队是由大将马超带领进蜀国,由于军队是西凉人组成,所以叫西凉铁骑。

  南蛮象兵,来自南蛮首领孟获手下的南蛮族。南蛮勇士坐于象背,手持4米长的铁枪,加上大象身上披重甲,防御力野极强,冲撞力是其他兵种无可比拟的。

  好吧,虽说也是骑着坐骑的,但是如果把这货归类于骑兵争夺一下头名,人家骑马,你骑象,那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家坐骑嘛!再加上皮糙肉厚的抗击打能力强,虽说跑的慢了,吃的多了点似乎只有挨打的份,但是有本事你就别靠近我,也别让我靠近,以这攻击和防御直接啃城墙就行了。

  兄弟玩热血三国2的这些兵种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队,都是为各自的君王立下汗马功劳的,长途奔袭,坚守阵地,攻营拔寨都是一把好手,无愧于作为当时的特种兵之称。

  更多《热血三国2》:

  顶级的三国策略页游兄弟玩《热血三国2》以极致的画面、顶级的策略、丰富的名将、多线剧情将三国历史中华丽宏大的古代城池与热血战斗完美的呈现在玩家面前

我妈的干儿子以前也是特种部队,体能非常好,属于那种新兵过后没多久就拿了军区比武第一的那种,然后作为列兵假如了特种部队(参考我是特种兵里面小庄的经历)

有一次出去玩,那时候他已经退役了,他送我回家的时候聊过当兵这个话题,那时候是有点想当兵嘛,那时候在读高一,是我们这边顶尖的一个高中,看着那些当兵的贼帅,也特别崇拜他们。但是我哥他却跟我说一定不要去当兵,当兵不适合我,就算当兵也别去特种部队。

我问他为啥,他说训练真的很辛苦,我哥那种学渣都被逼得学好了几国语言,还开得了直升机,作为一个狙击手(用的是09式反器材狙)还上过emmm

反正就是,他见过在镜头里看着人爆炸的画面,也指着某新闻跟我讲过他参与的某场行动

我没问过他他们水平在全球范围来说如何,但可以从一点可以推断一下

他说过他们每次出任务都会带回来一两个躺着的兄弟,每次出去的时候也会给家里写遗书,他妈好像都累了厚厚一摞。反正感觉都挺辛苦的

给我一种感觉就是,虽然我们的也很强(把学渣逼到学外语的那种地步能不强吗?),但人家的也不差(不然为啥会有抬走?),基本和世界其他特种部队处于同一水平


有人怀疑他学外语的真实性,他真学过,但是到底精通到啥地步我可没说

随便写一写,其他的东西我也不会透露,只说说个人感受。

各位要是说我是编的就编的吧,我没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种兵中的特种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