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倡导的什么元稹提倡什么运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几个阶段。诗歌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的文学样式,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段文学的学习,要突出诗文名家,如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脁、庾信等,要结合代表作品,掌握其生平、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要注意重要的文学现象,如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等。
第一章建安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诸葛亮《出师表》。
三、思考与练习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第二章正始文学
上一页下一页
口口导航网 2022年12月17日 17:24 164 0
白居易、元稹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继承汉魏乐府讽谏时事的传统,发挥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用创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不用是否入乐作为衡量标准。“新乐府”之新,是相对汉乐府而言的,故名为新乐府运动。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亦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二人都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成为患难见真情的模范好友。
元稹像
公元806年,元稹因触犯权贵被贬河南,不久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于是回家丁忧。元稹跟母亲感情很深,八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他的知识都是母亲教的。
元稹回家丁忧后又没了俸禄,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你没工资,我养你呀,伯母的墓志铭,我来写吧。
白居易像
这份深情,元稹记在心里。5年后,白居易的母亲病逝,墓志铭是由元稹写的。当时元稹被贬江陵,无法亲自吊丧,委派侄子专程前往代表自己吊祭。深知好兄弟守丧期间经济拮据,虽然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却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总计有二十万。
关于这一段,白居易在《寄元九》一诗中这样说的: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二十万对元稹来说多不多?在白居易同时期创作的诗中可以找到参考:“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此时的白居易是京兆尹户曹参军,是个负责民政和财政的京官,他个人对此十分满意,所以才写了暴露工资的《初除户曹,喜而言志》一诗。
而元稹呢,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在地方老老实实做人。就算二人工资相当,二十万也相当于元稹小半年的工资。请问哪位朋友愿意分你一半年薪?这样的朋友给我来一打。

元稹和白居易都在官场混得很不容易,公元815年,这对难兄难弟都遭遇了事业不顺,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二人都为对方的遭遇打抱不平。
那年三月底,元稹启程赴任,白居易一直送他到长安西边的蒲池村,两人在此借宿一晚,借酒消愁,次日才依依不舍地分别。元稹赠诗白居易:“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语诗情替别愁。忽到沣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白居易回复元稹:“蒲池村里匆匆别,澧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总之一句话,我舍不得你呀!
这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听此消息,元稹气到从病床上跳起来,你可以对不起我,但不能对不起我兄弟。这段著名的打抱不平,大家在语文课本里应该听过。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绝对不是塑料朋友。
白居易想念元稹了,就写信给元稹,“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早春忆微之》);元稹收到信读完,立即回复白居易,“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和乐天早春见寄》)
白居易给元稹写信,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舍不得停笔,一看天都快亮了,才暂且打住:“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如果你见到元稹一反常态眼泪汪汪,不必感到意外,可能是收到了白居易的快递:“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得乐天书》)
这对好朋友,就是这样一唱一和三十多年,并且非常讲究,在专业能力上彼此促进,不是随便瞎聊。每每收到对方寄来的诗,都要仔细研究韵脚,对仗工整地进行回复。
仔细看看白居易写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和元稹回复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你就知道这对好兄弟有多变态,整整一模一样的一百个韵脚!二人把唐诗里对格律的要求发挥到了极致,真是文学素养不够,连聊天都不够资格。

再好的朋友,也有面临离别的一天,有的是走着走着走散了,从此成为陌路,有的是生命走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共同进退了。
公元831年,元稹病逝于武昌,消息传来,白居易哭了。“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始以诗交,终以诗诀,白居易为他最好的朋友元稹写下祭文,“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於人间,今不复叙。”
今日再读“元白”诗,可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
$("#new-reward").show()
});
$("#close").on("click",
function() {
$("#new-reward").hide();
$("#reward-mask").remove()
});
$(".payment-way").bind("click",
function() {
$(".qrcode-img").hide();
$(".qrCode_" + $(".payment-way").find("input[name=reward-way]:checked").val()).show()
});
精选知识> 2022-08-29 15:36:30导读关于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①中...
关于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①中唐时期,社会矛盾重重,诗坛上掀起改革浪潮。
2、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一些诗人,提倡 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3、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是这类诗的 代表。
4、②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倡导继续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一种适 于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得到众多的文学家赞同,形成古文运动。
5、③由于经济繁荣,城市 发展,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唐朝文学里兴起了情节多奇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
6、中唐 时期,传奇小说极盛,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李娃传》、《柳毅传》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居易和元稹倡导的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