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你是一个军人!”

摘要:世界引体向上的纪录是每分钟54次。世界纪录保持者是来自保加利亚的53岁保加利亚人BorisNalbantov。能一次性做到12个引体向上的属于及格水平,达到26个的属于良好水平,能一次做到36个引体向上的则是非常优秀的,至于超过50个的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引体向上一百个,是什么水平?如果真能达到,恭喜你,可以考虑参加“引体向上世界纪录”的竞逐了。1988年,一个叫吴春传(音译)的越南人创造了“三分钟内正手引体向上100次”的世界纪录。2007年10月24日,一个斯蒂芬·海澜(Stephen Hyland)的德国人,创造了半小时内反手完成457次引体向上的世界纪录。
实际上,这种以“百”为单位计算的引体次数,我们就当娱乐新闻来看一看好了,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概率几乎等于0。我的意思是,讨论普通人,包括健身人士在内,引体向上100个是什么水平,毫无意义。
你和引体向上的标准差多远?
我们还是看看怎么样的引体向上标准更有意义一些。下面这些标准更接地气,普通人不妨以此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学生标准
2014年我国教育部公布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规定,引体向上是男生必测项目。具体及格标准是:
初一男生引体向上,1分钟完成4个及格;
从初二至高三年级的男生,依次增加1个,高三的引体及格线是9个;
大学一二年级男性及格线是10个,大学三四年级则是11个。
军人标准
我国2006年11月分布的《军人体能标准》中,单杠引体向上要求军人至少完成12个,16个则为优秀。
我们的邻居日本,在这项上的标准不算高,日本自卫队军人引体向上的要求是6个。
美国海豹突击队,在招募报名者后,会对这些报名者进行“海军特种作战预备课程”训练。在开始时,先进行一次体能测试,要求达到一个最低标准,其中规定引体向上的完成数是6个。到课程结束时,还要进行一次体能测试,这时要求引体向上的完成数是10个。只有通过了预备课程的训练,你才能进入到后续的正式训练课程。
注意,上述列出的标准都是及格标准,引体向上的及格区间大致在“6至10个”之间。如果你既不是学生,也不是军人,如果能达到上述及格线,说明你的引体向上水平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普通人。但和军人、学生或运动员等引体向上的高标准相求比起来,顶多算是一个起点。
那么,引体向上水平如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因素1:训练的努力程度
训练的努力程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指标:你每周练几次引体、每次一共完成多少个、坚持练习引体向上有多久。直白点说,你练得越努力、越勤快,你的引体向上水平就越高,没有捷径。
引体向上训练全书 图解版
¥44.8
购买
因素2:上肢和背部的力量
引体向上的动力来源,主要是以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以及以肱二头肌为主的上肢肌群,其中前者(背阔肌)的力量大小占主导作用。
正手引体,特别是宽距引体时,对于背阔肌的力量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反手、窄距引体时,肱二头肌、胸肌的发力占比更大,所以相对来说,会更容易一些。
所以,要想提升引体向上水平,必须加强背阔肌、肱二头肌为主的两大肌群(背部、手臂)的力量训练。
因素3:体重
这个很好理解,体重越轻,当然引体时也就更轻松。不过,当你偏瘦时,也意味着肌肉量不足,肌肉力量也相对较小。所以,多进行背部、臂部的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引体数量,减肥减重对于提升引体水平并无显著帮助,顶多算是锦上添花。
换句话说,想要提升引体向上的水平,增强肌肉力量才是正确的方向,而减重并不是。
如果你正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那么将问题还给你:你现在处于什么水平,知道该如何提升引体向上的能力了吗?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同学们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依据文中语句展开想象,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教学难点】
  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
  2、圆满无缺的圆,光明普照的明,皇家园林的园。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然而,昔日的辉煌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只是缘于一个词――毁灭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明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重点练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做到:字音准、连词通,入句顺。
  2、仔细观察方格中的生字,特别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3、遇到不理解的词要想办法解决:
  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4、字词学会了,再思考,看看你通过读文,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
  (二)自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字词
  出示:
  绮春园 安澜园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博物馆
  统统掠走 销毁 灰烬
  重点指导:
  1、绮春园“绮”的读音qi
  2、玲珑剔透“剔”统读为ti
  文中说圆明园中有“玲珑剔透”的――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这亭台楼阁怎么样?
  (出示图片)这殿堂又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3、销毁三千多名侵略者放火是为了销毁什么?销毁罪证
  烧掉毁掉就是――销毁。注意书写时,销字是什么旁?
  (四)整体感知
  通过读文,你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用书上的词语来概括。
  让学生板书
  师生共同梳理: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化为灰烬。
  这些词都在文章的句子里,我们可以用摘录文章重点语句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结合黑板的词语,摘录文中的句子,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练读课文――正确、流利
  1、为了更好的感受圆明园的宏伟,了解它的珍宝及其它的毁灭,我们来练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正确,读流畅。
  2、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预设】
  第一段 不可估量 量的读音
  第二段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指导众星拱月的朗读,要读得舒缓)
  第三段 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词的朗读指导
  分号朗读比顿号――长,比句号----短
  第四段 奇珍异宝
  朝代的读法
  一组不明显的连接词“上自……下至”
  3、课文读熟了,下节课我们来理解、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用摘录文章重点语句的方法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记得文中那些重点词句吗?
  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2、圆明园的建筑究竟怎样宏伟?收藏的文物为什么可以称之为珍贵?
  二、品读课文
  (一)走进辉煌
  默读课文2、3、4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圆明园建筑宏伟,文物珍贵,动笔画出来。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细细体会,把你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第二段预设】
  大的有――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 还有很多小园
  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众星捧月,不愧为万园之园。――足见规模之大
  注意指导学生想象园林的规模,读出自己的感受(练读 指名读)
  【第三段预设】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既有殿堂,还有――
  殿堂是――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是――玲珑剔透
  有……还有……也有……
  2、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武陵春色。
  想看一眼吗?
  既有模仿,又有创造,把这人间最美的景都尽收在――
  所以漫步园内――
  流连其间――
  这进一步说明……
  圆明园就是这般建筑宏伟!练习读,读出你的体会。再指名读。
  【第四段预设:】
  1、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这到底有多少年?
  2、两千多年来数不清的艺术家、能工巧匠创造的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在哪里?
  所以文中说“上自――”
  再读一遍。
  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
  3、再读课文,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二)了解毁灭
  1、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是谁毁灭了可爱的圆明园?
  引读5段
  2、那是怎样的掠夺与毁灭呀!(出示资料)这是一位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的回忆。(学生先默看,再指名读或配画外音)
  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他们搬走景泰兰瓷瓶,抢走镶嵌珠玉的挂钟他们的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金条和金叶他们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士兵手抡木棍,将不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3、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让我们把这些感受带到文章中,再来读这一部分。
  4、这园林艺术的瑰宝,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从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不仅)更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和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图片】
  出示第一段
  5、圆明园的毁灭是――
  这损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拓展练习
  140年后的我们记住的是毁灭,更是耻辱留在心里引起我们思考的还应该是些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端详这两幅插图,给这两幅插图题个字,写一个词,或是写一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词素分析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对侵略者的情感
  4、领悟课文特殊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
  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
  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
  5、相机板书:布局众星拱月
  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四部分,分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a先读读,看看这一部分写了什么?b画出重点词语。c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汇报。抓“上自……下至”、两个“最”字。
  3、相机板书:文物多而珍贵
  4、回读体会。
  5、引导背诵。
  过渡语:圆明园真美呀!它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齐读)
  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5)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吗?
  (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齐读)
  4、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逐条擦掉刚才的板书并叙述)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图片,并配乐《二泉映月》,学生写话)
  (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生字,会认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长江,西湖……)我们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观赏过波平如镜的西湖,登上过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也领略过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今天我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说说都有什么?是啊,断柱残垣)曾经这里也是金碧辉煌,这里也是风景优美,而如今只剩下断柱残垣,这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讲述了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国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三、昔日辉煌,自豪无比
  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描写圆明园价值不可估量的相关句子。
  请你来说: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布局巧(众星拱月)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观奇(有……也有……)同学们多么美的景色啊,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美的感觉。
  收藏丰(上自……下至……)2000多年的珍宝汇聚于此,件件珍贵,美不胜收。
  四、惨遭毁灭,激发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
  然而,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全部毁掉了。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要读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英法联军侵入……闯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径?这是强盗的行径,这是对中国的一种蔑视和侮辱。他们还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清幽淡雅的山乡村野没有了,珍贵的青铜玉器也没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烬。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这段课文,要读出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和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学们,你有什么要问?是啊,当时的人们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把这把火扑灭?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抢,看着他们夺,看着他们砸……因为当时我们国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五、课堂练笔:
  同学们,抚今追昔,可能此时我们有很多话要说,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之下,你会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圆明园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控诉这段血泪史,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课下在网上搜一搜《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
  2、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憎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教学的重、难点:
  1、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2、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
  3、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直奔课题,激发情感
  1、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但所有这一切最后都化成了两个字,因为它被毁灭了。(板书:的毁灭)
  3、圆明园被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带着思考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的64页。
  [让学生带着“圆明园被毁灭的究竟是什么?”的思考奔课题,入课文]
  二、感受不可估量
  1、看到插图了吗?这座废墟在风雨中伫立了148年,然而它只是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2、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读读第一段。
  3、改成“是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好不好?为什么?
  4、有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能不能用上价值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抓住这一主线让学生骄傲、愤恨、思考……]
  三、感悟昔日辉煌
  1、昔日的圆明园有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真正感受到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了?把这些语句画下来。(边读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
  2、交流谈体会
  (一)珍贵的历史文物
  A、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奇异宝。
  你知道从先秦时代到清代,中间经历了多少年吗?2300年,你们想想看,历代皇帝在里面存放了多少珍宝啊!那么一起来看其中的几件。(多媒体出示)
  有人说这每一件价值一百万,这只是其中的几件,更不用说圆明园中价值连城的夜明珠,红蓝宝石了!…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
  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B、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我们来估算一下相当多少个我们的教学楼那么大?
  试试看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我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看着第一句话,你有什么发现?(过渡句的作用)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宏伟的建筑
  A、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样读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B、圆明园中只有这么多景物吗?能不能用上“有……也有……”这样的句式继续说下去?
  仿照各地名胜的景物?你怎么理解?
  诗情画意的景物?西洋景观?(生交流,师评价补充)
  [学生静心涵咏文本想象画面后生生交流,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体验。
  男女生分读。
  C你看,天南地北、中外风景名胜甚至想象的天上人间尽在圆明园中了,让我们一起漫步园中。(多媒体播放)
  漫步园内的你,此时最想说什么?
  我与你们有同感!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流连在诗情画意的景物中,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难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雨果这样说:(多媒体播放)
  在这恍若月宫的建筑中发出我们由衷的感叹:齐读。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结:面对这一人间奇迹,每个中国人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那就是骄傲!
  让我们理直气壮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多媒体出示,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与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20xx年中国的成就。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的10月18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对,圆明园被毁灭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大家注意这个毁,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同学们,毁灭意味着什么? 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再也不存在了。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都写了些什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三、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来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来看看课文怎样来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能讲讲什么叫“不可估量”吗?
  师:不可以去计算的损失,可见损失非常大。作者在开篇就在这一句话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
  PPT出示第一段,再齐读。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样说呢?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却领略一番它的风景,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什么,抓住词句,展开想象,将自己的想象批注在书上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的景观和自己收集的圆明园的景观。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交流:圆明园里都有什么?
  1、第二段中重点指导理解“众星拱月”众星拱月是什么样子?哪一字表示“环绕”?
  那么大家知道吗?如此巧妙的布局,有100多公顷,那是多大啊?见过足球场吗?圆明园相当于6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
  2、在这座园林里都有什么?抓住你最感兴趣的来和大家讲一讲。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能具体说说吗?你见过金碧辉煌吗?(生回答)
  同学们,这是一种高大的宏伟的建筑。除了这种建筑,你还看到了什么?
  玲珑剔透,说明这个亭台楼阁非常的――精巧。同学们,同样是建筑,但是两种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指导朗读:金碧辉煌的殿堂,那是很有气势的,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那是非常精美的,谁再来读?指名读。
  师:听老师读读好吗?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还想读吗?
  生再读
  除了这些建筑,看看圆明园里还有什么?(田园风光) 真的有山乡村野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象征着,说明它不是真正的。再读
  一个热闹,一个宁静,给人的感觉也迥然不同。……谁能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太好了,每种建筑的风格都表现出来了。老师把也字去掉,大家再来试一试。
  生读。
  有感觉吗?不同风格的景观应有尽有。这就是这个也字的妙处。请大家再来读一读。
  这次我们男生和女生发挥各自的优势,男同学读前两种,女同学读后两种。
  分男女同学读。我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也可以看着屏幕。这些丰富的建筑景观当中,具体都有哪些美景呢?
  (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园中的景物可真多啊,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景物中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还有――生接读。师生合作读
  圆明园中景物有一百多处,而且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吗?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但老师从影片中为大家截取了一段。同学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播放圆明园的视频】 教师解说。
  看了,你有怎样的感受?这里的景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是啊,任何一个词来形容圆明园都不过分,难怪文中最后一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啊?同学们,我们读读文中的最后一句。
  3、圆明园除了建筑宏伟,还有哪些东西?
  想像一下,两千三百多年,该有多少青桐礼器?该有多少名人书画,该有多少奇珍异宝?(数不胜数)难怪作者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拿起书,自豪地读一读。 生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这就是圆明园,这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作东方的凡尔赛宫的圆明园,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联军毁灭了!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
  教师解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化为灰烬!
  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愤怒 憎恨 惋惜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被毁灭了!带着刚才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看看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交流:那一句话最能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非常可惜,还有别的感受吗?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为什么要这样读?
  (因为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也是多名建筑工人多年劳动的成果。)
  你再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生读 我们的心都在流泪!……你还想读哪一句?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把这些东西统统拿走,真是很可惜!)
  那是怎样的破坏? 生: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 师: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想摔――就摔! 师:想砸――就砸!
  谁还想读读这句话?点生读 再次齐读。
  然而这一切都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给毁灭了!……这样的损失能估量吗?
  所以作者这样说,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心中会自然涌起对圆明园的惋惜,可能,还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时此刻,你最想问什么?
  生:清政府,怎么会那么无能呢?
  师:是啊,清政府到哪儿去了呢?同学们,课文的学习暂时就到这里,但我们的思考还没有停止。希望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出课堂,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地了解圆明园。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让我们继续查阅资料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四、总结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
  ⑴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⑶是谁让这座闻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
  (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⑴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瑰宝”“精华”下加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你懂吗?──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⑵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⑶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⑷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课文,有困难,前后左右可以商量商量。
  2、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⑴布局精妙: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①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②谁能结合这幅图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众星拱月”?
  (课件出示“圆明园全景”。)
  ③圆明园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⑵建筑风格炯异: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①说体会。
  (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
  ②想看看这些雄伟、精致、典雅的建筑吗?
  (播放课件。)
  (如果学生说不出什么体会,可以让学生看了以后再说。)
  ③谁想来读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④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园中许多建筑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①园中的建筑是根据什么来的?
  (引导学生归纳:仿照各地名胜,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依据外国建筑。)
  ②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先示范一下。我仿佛看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如镜子般平静,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湖面,多迷人的景色呀!)
  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真实的画面。
  (播放课件。)
  ⑶小结:
  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炯异、各种各样……)
  ⑷引读“漫步园内……境界里。”
  ①你们注意到这几个词了吗?(在“漫步、漫游、饱览、流连、幻想”这些词下面加点)说说你对这几个词的理解和体会。
  ②是呀,圆明园的建筑真是包罗万象、风格炯异,怎能不让我们留恋忘返呢?
  ③女同学、男同学比赛读。
  ⑸小结:
  圆明园布局精妙、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说体会。
  ⑵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播放课件。)
  ⑶怎么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呀!
  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⑴然而,在1860年,这一座由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而建成的圆明园,这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看──(播放课件:火烧场面。)
  ⑵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⑶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⑷读、评、议“1860年……毁掉”:
  (在重点词下加点,说说感受。侵略者的贪婪、霸道、野蛮。)
  ⑸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疯狂地抢掠,实在抢不走的就毁,毁不掉的就烧,无情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我们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是谁毁了它。
  (英法联军,清政府。)
  ⑹小结:
  是啊,国弱被人欺,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
  ⑴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
  ⑵说说感受。
  ⑶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如果你现在站在这个残垣断壁旁边,你想说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你觉得要重建圆明园吗?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8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
  3、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
  3、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
  4、全班讨论课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圆明园怎样被毁灭的。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圆明园的资料。
  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
  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⑵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⑷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⑸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 “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起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夕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课题
  二、播放“圆明园毁灭”的录像
  师解说:在北京的西北郊,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一座美丽辉煌的皇家园林,那就是圆明园。然而,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1、圆明园被毁灭了,此时,我们不仅要问: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是怎样被毁灭的?侵略者是用什么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让学生提。)
  2、从课前收集的材料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圆明园被毁灭的情况?
  (交流。)
  3、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学。)
  4、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以上问题、谈学习体会、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朗读指导:
  ⑴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谈。)
  ⑵ 指名读。
  ⑶ 听录音,谈体会。
  ⑷ 全班读。
  三、过渡,教学“圆明园的辉煌”部分
  作者高度评价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当年的圆明园是如何的辉煌?
  读课文,把有关的内容找出来,按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读,再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1、圆明园规模宏大,有众星拱月的布局:
  (通过理解“众星拱月”来体会。)
  2、景观美丽,有风格各异的建筑:
  (通过文中介绍的园中不同特点的建筑之美和漫步园内的感受,体会圆明园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体会圆明园确实是世界园林奇迹,圆明园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中有如此美丽的景观,同学们能不能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学生自由想象后发言。)
  3、收藏珍贵的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通过理解“博物馆”和“艺术馆”来体会。)
  小结:
  ⑴ 圆明园的过去是多么的辉煌。
  板书:
  辉煌的过去。
  ⑵ 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朗读指导:
  ⑴ 应该怎样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师点拨总结。)
  ⑵ 听录音朗读。
  ⑶ 学生分组朗读。
  5、课外,同学们还收集到哪些关于圆明园辉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6、看到汇聚天下风光的圆明园的迷人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四、再放录像,讨论完成课后问题
  过渡: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集中反应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精湛建筑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残酷毁灭了。此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1、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自由发言。)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引导学生探究理解。)
  3、学习第一自然段:
  (通过理解“不可估量”体会思想感情。)
  五、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并背诵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2、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
  (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
  (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
  (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除了这些,你从书上还知道些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还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板书:举世闻名)追问:“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哪个字解释“全”?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宏伟建筑”)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珍贵文物”)
  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找到写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读。(自由读――指读第三自然段)
  (2)仔细数一数,这段话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
  (3)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从这这些“有”你体会到了什么?
  (4)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从词语、标点……)
  从大家的感受中,这一段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学生自由再读――抽生读重点句:
  (5)感悟重点句: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漫步园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播放课件,师配乐诵读)漫步园内,你还想出来吗?(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三、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师:圆明园中的美景是写不尽的,道不完的。单是园内的美景就让你流连忘返,让你陶醉,相信你读了手中的那份材料后你对圆明园会有更深的了解。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了解了什么,你对圆明园的什么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生看材料)
  2、师:看了材料,圆明园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交流:读完这篇短文,你的心震撼吗?被圆明园的什么深深地震撼了。我被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规模宏大震撼。(640个足球场,十分宏伟)。
  我被圆明园的建造时间震撼了。(为什么?)
  我被圆明园的珍奇异宝震撼了。
  3、但是,同学们,你们读对的、看到的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
  四、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呈现:英法强盗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画面)
  1、圆明园中没有了什么?引读: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2、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回扣理解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联系板书说。)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你有什么话想说?写下来。
  学生交流:
  4、教师总结: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篇12
  【设计思想】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材料收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如:
  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师生共议,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达成共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
  2、抓住“众星拱月”形象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3、老师范读,学生充分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4、根据想像动手画一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5、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6、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圆明园梦幻般的美。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园林中的瑰宝和精华,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具体并表达出来。
  3、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4、感情朗读课文,语气从容、自然,语气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引读、品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结合本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采用换词法、删词法,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3、学生看录像。
  4、看完录像后,组织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5、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中体现痛惜、仇恨之情,突出“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
  四、集思广益,突破难点
  1、组织讨论: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谈感想,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2篇)】相关文章:
部编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12-25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12-25
春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03-02
《雪》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12-19
包装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05-21
春天的畅想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03-04
春天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03-02
春天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03-02
找春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02-26
找春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02-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人的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