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发展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么?

战争与和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两大主题,且具阶段性特点,时战时和及战与和相互交织或交叉进行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关于中国民族关系主流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民族“平等”和“友好合作”说。如有的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关系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有的认为,“在历史上各族人民之间是友好的,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基本的方面。”“民族之间的正常的和主导的关系应该是和平相处。”陈梧桐认为,“各族人民的友好合作,是决定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主流”,而“民族冲突和战争”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支流”。第二,民族“战争说”。新中国成立之前,多数史学家认为,古代民族关系就是你征服我、我征服你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仍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民族战争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如范文澜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民族斗争,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不是你打进来,就是我打出去”;“剥削阶级统治下的民族或国家,各民族和各国家间,完全依靠力量的对抗,大小强弱之间,根本不存在和平共处、平等联合这一类概念”。孙祚民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压迫和歧视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和平共处’和‘平等联合’的关系”;“民族关系的主流,主要是民族间的压迫与反压迫”。因为“在阶级社会,民族矛盾实际上是阶级矛盾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表现”;“既然人对人、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和对立没有消失,所以,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平等’的相互关系,更谈不到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了。”第三,“发展说”。这一观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如白寿彝认为:“在民族关系史上,我看友好合作不是主流,互相打仗也不是主流。主流是什么呢?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尽管民族之间好一段、歹一段,但总而言之,是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地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我看这是主流”。翁独健提出了与此相近的观点,他认为,各民族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这才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杨建新认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就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长期联系,密切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彭德志认为,“民族关系总的趋势,也就是主流,应该是各民族的相互接近,互相融合,共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第三种观点谈的显然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仍是第一、第二两种观点。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缺乏说服力。众所周知,战争与和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两项基本内容,阶级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既有民族战争,又有民族友好。由此看来,民族“平等”和“友好合作”说的愿望是好的,但结论却难以服人,因为它只突出了民族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忽略了民族关系中的另一项基本内容。民族“战争说”则只突出了战争的一面,忽略了阶段性和好以及时战时和、在战争中也有谋求和好的努力的一面,因而其结论也难以服人。其实,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