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黑暗的时期西欧与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黑暗的时期阿拉伯的不同?

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欧洲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的推动。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制度的演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春秋时代以前是奴隶社会,战国以后是封建社会。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长官没有私有地产,依靠国家俸禄过活。汉代初期有分封制的影子,即西汉皇帝把土地分给直系亲属,后来导致“七国之乱”,分封制弊端显现,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汉唐以后封建社会其实是郡县制,并非真正封建土地制。地方大员没有私人田产,依靠工资生活。中国两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社会不同于欧洲封建社会。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即分封土地制社会。西罗马帝国以前一直到古代希腊,欧洲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个政治、阶级概念。希腊至西罗马帝国,整个欧洲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是国家公民,掌握国家权力,占有国家土地。奴隶阶级没有公民权,没有私有财产。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是剥削、被剥削和压迫、被压迫的关系。奴隶和其他物品一样,是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中世纪以前,欧洲历史的演变和宗教关系不大,基本属于武力争夺和殖民占领。如公元3世纪,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对希腊城邦和叙利亚的征服,和宗教无关,属于军事侵略。马其顿帝国衰落后,罗马民族强大起来,开始在地中海地区称王。罗马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半岛、西欧、中东、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北非埃及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包括在内,罗马帝国成为欧洲大地的主宰。罗马统治者比较开明,虽然罗马人早期信仰类似于希腊的自然神,如朱庇特、马瑞斯、阿波罗,但罗马人并不排斥其他宗教,像埃及太阳神、波斯火神、犹太人的上帝等,在罗马帝国都有生存之地。罗马皇帝的治国理念是:只要按时缴税,遵守法律,不闹事,任何文化或宗教都是合法的。基督教传入罗马以后,逐渐改变了罗马、欧洲人的信仰,欧洲的历史演变开始和宗教关联起来。或者说,基督教开始改变欧洲国家的历史。罗马人起初提倡多民族宗教信仰,4世纪初的君士坦丁大帝开始扶持基督教上位。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唯一合法宗教,至此,基督教成为欧洲人的信仰,并且开始大规模宗教扩张。罗马帝国兴衰史、中世纪欧洲史、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匈牙利、荷兰等等),和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密切相关。或者说,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关系,决定了欧洲及其周边国家的历史演变。这种情形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比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基督教有关。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罗马大主教(教皇)是宗教权威;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是宗教权威。两大教宗互不服气,直至1045年把对方开除教籍,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对立加剧。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民族征服后,分崩离析,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众多蛮族国家开始出现,如法兰克王国、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德国、意大利地区)。欧洲蛮族国家扩张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基督教,即蛮族君主试图在欧洲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让基督教成为全欧洲人的信仰,实现欧洲的基督教化。这一宗教理想始终激励着后来的欧洲统治者。如查理曼帝国的东扩、法兰克王国对波兰、乌克兰地区的征服、神圣罗马帝国向匈牙利、塞尔维亚地区的扩张等。所有这些军事扩张,都带有宗教扩张的目的。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崛起,9—10世纪,阿拉伯势力席卷欧洲。同样带有宗教扩张的意义,10世纪左右,伊斯兰哈里发政权遍布欧洲及北非地区。如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西班牙地区)、安纳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北非埃及,都属于伊斯兰教势力范围。整个中世纪,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和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息息相关。如西欧伊比利亚半岛在9世纪是伊斯兰教国家,其中既有阿拉伯人,还有大量基督徒和犹太人,三种宗教相安无事。后来基督教开始反攻,并于14世纪建立基督教国家,即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基督教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后,开始施行宗教分离政策,犹太人或阿拉伯人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改信,要么离开。这是一段黑暗、痛苦的时期。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基督教大分裂密切相关。公元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使得原本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发生分裂: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统一的罗马教会不复存在,罗马教皇的权威和影响迅速衰落。除了教会会议运动的影响外,罗马教皇还面临一种威胁:国家地方教会的独立自治。13、14世纪,英国、法国国王发布政令,国家教会可以独立处理部分教会事务,教皇勉强同意。随着国家教会的独立,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出现。如英格兰、法国、西班牙是最早产生的欧洲民族国家。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和“教随国定”的宗教原则有关:由国王和人民最终决定信仰哪种形式的基督教,而不是罗马教皇。总之,和中国古代历史的改朝换代不同,自希腊化时代后,欧洲的历史变迁始终和宗教纠缠在一起,两者很难分开。这是欧洲历史、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
涛涛说文史
2020-11-19 17:42
当提到阿拉伯,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沙漠,骆驼,风沙和炎炎的烈日。阿拉伯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仅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地理位置。阿拉伯在科学,文化,建筑,医学等方面都惊艳过世界。
但其实阿拉伯文化并不像其他文化一样是由自己本身的历史文化酝酿出来的,正如一位先知说过的那样:"阿拉伯人胜过外族人的只有虔诚的信仰"但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成为全世界文化最古老的起源中心。世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然后阿拉伯人将所有的文化进行自身的消化与创造,阿拉伯文化由此形成,并反馈给世界,让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也熠熠生辉。
图一:古代阿拉伯帝国地图
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相似性和融合性。622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30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所以古代在沙漠中饥一顿饱一顿的游牧民族,随着伊斯兰圣战的胜利,阿拉伯人也来到了相对自然环境优越的中东地区建立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的文化此时也因为占领了古埃及和古波斯存在过的土地,吸收了这两种古老深厚的文化而渐渐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欧洲地区也掀起了征战的热潮。罗马帝国在结束了自己对西欧漫长的统治,日耳曼人统治了这个和自己的文化迥然不同的地域。所以日耳曼人对西欧地区的文化进行了同化。欧洲古典文化被忽视和抛弃。基督教在此时建立起来,而西欧地区原本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图二:古代阿拉伯人民
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占领的地区,比如耶路撒冷,西班牙以及亚历山大里亚等地区,却正因为阿拉伯人自身文化的匮乏,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阿拉伯人格外珍惜古希腊古罗马留存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阿拉伯世界花费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大规模的对欧洲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字典籍进行翻译,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现在的我们有机会看到八世纪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多亏了阿拉伯人对文化的重视与珍惜。
图三:古代阿拉伯对外战争
在天文学的研究方面,阿拉伯民族也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阿拉伯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对托勒密的天文常数进行了修正。在中世纪的"百年翻译运动"中,阿拉伯人翻译了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并将这些天文学知识自己消化创造,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阿拉伯-希腊式的星座观。还有许多星座的专有名词也是那一时期阿拉伯人创作的。
在化学方面阿拉伯人也有很大的贡献。阿拉伯人信奉一种"炼金术",就好像中国古代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药丸,但是最后道士们却炼制出了火药。阿拉伯人也没有如愿以偿的炼制出金子,但是他们树立了对实验的重视。以前对各种药品药剂的研究以及实验行为都被认为是巫术,受人唾弃。阿拉伯人不仅将试验推向了求知的高度上,并且创造了许多化学器材以及新的化合物,加深了对世界物质理性的认知。
图四:古代阿拉伯研究的星座
在数学方面阿拉伯人的贡献也不能被忽视。数学家阿尔花刺莫提出了"代数"的概念。阿拉伯人提出了一元二次方程式,并具体系统的探究了其解法。将数学缜密的思想应用到了极致。他们还提出了方程式有两个根的概念,为数学研究做出了空前的突破。也是阿拉伯人首次将三角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进行研究,由此三角函数正式出现在数学世界里。
阿拉伯世界最后能达到影响欧洲乃至世界的地步,最重要的还是阿拉伯人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阿拉伯人当时家家户户都以拥有较多的藏书为荣,当时官方也建立了许多的图书馆来收藏书籍。阿拉伯人还建立了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馆,来翻译古希腊古罗马的珍贵典籍。
图五:古代阿拉伯天文学家
前文我们已经介绍过,当日耳曼人占领了欧洲之后,一举摧毁了欧洲原有的古希腊古罗马遗留下来的文化积淀。基督教的建立更是大大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追求真理的渴望,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时期,一直到文艺复兴才重新恢复了其原有的辉煌。
阿拉伯国家就像是"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的乌鸦一样,将自己卓越的文化瑰宝毫不吝啬的挥洒向每一个向他索求的国家。十字军东征经过阿拉伯世界,将阿拉伯人丰富的科技研究以及辉煌的文化成就带回了欧洲。古代珍贵的古希腊古罗马点击被阿拉伯人翻译成阿拉伯文保存下来,然后又被翻译成了在欧洲应用普遍的拉丁文。
图六:古阿拉伯人学习的场景
阿拉伯人给欧洲带来的帮助不仅仅是提供了理论知识和珍贵典籍。阿拉伯为欧洲提供了最大可能认识世界解放思想的机会。阿拉伯世界是个复杂又庞大的概念,阿拉伯文化也一直游离在各个文化中间寻求平衡和融合。阿拉伯人建立了包围地中海的庞大帝国,优越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加大了阿拉伯人与欧洲人接触的机会。更多的交流机会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传递。阿拉伯不仅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欧洲,包括当时印度以及中国的文化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传递到欧洲的。
图七:古代西欧地图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传播促进了欧洲航海大运动的产生,活字印刷和造纸术的传播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媒介,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其军事改革。在欧洲基督教广泛流行的同时,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也在不断地发展。两种宗教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碰撞的余威为中世纪西欧的人民打开了思想上新的大门。
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地区当时都是阿拉伯文化传播的主要地理途径,更不用说阿拉伯文化本来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大杂烩,欧洲人学习了阿拉伯文化,就相当于一次性接受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阿拉伯国家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商业和外交上的联系,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翻译家。
图八:古代阿拉伯公主画像
中国古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这句诗描述的正是阿拉伯人对待文化的态度。阿拉伯文化发展的意义超越了单一国家或者民族的意义。它为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做好了准备。阿拉伯文化就像是世界文化的宝库,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在这里齐聚一堂,阿拉伯人用当时最先进,最诚挚的态度迎接了文化的荟萃,并且一直在不懈的为其添砖加瓦。
我们不能小觑这个无法独立创造文化历史的国家,因为有时候传播,保存,发展要比单纯的创造更加重要。但是阿拉伯文化后来的衰落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为有源头活水来才是文化发展的真谛。曾经的阿拉伯文化行为超前的灵活创造而灿烂辉煌,也因为后来的思想禁锢和故步自封而消亡。历史从不会辜负人,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才能改变世界。
文:文史咖引言从九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几百年里,产生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至基督教向近代化演变、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下至欧洲科技研究等方面都受惠于伊斯兰教徒传承的文化的影响。毫不夸张的说,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能打破黑暗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阿拉伯文化的传入并充当文化传播媒介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十字军东征成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交流的纽扣,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穆罕默德在七世纪创立伊斯兰教,其诞生之后势力迅速增强,并快速将圣地耶路撒冷控制起来。伊斯兰教的发展触碰了罗马教廷封建主和大商人的利益,由此他们决定发动战争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他们以收复穆斯林侵占的土地、拯救圣地为旗号,集结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对地中海东岸的众多国家发动战争。他们的野心也暴露出来,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收复失地,拜占庭帝国、亚美尼亚等不同宗教的国家都是他们的目标。图
十字军东征片描述在1095年至1291年的近两百年间,十字军东征先后进行九次,最终以失败告终。东征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反而更加增强了伊斯兰教的势力,基督教对阿拉伯地区的控制也被进一步削弱。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也因战败而完全丧失,军队内部也是信心尽失、军心涣散,士兵厌战情绪高涨。另一方面,战争却成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交流的纽扣。随着战争的持续,参与战争的基督教教徒逐渐接触伊斯兰教,这对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一切。即使名义上表示王权和教权分离,实际上君王必须是宗教教徒,并得到教会的认可。教会几乎掌控欧洲的一切,这一时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每个人都生活在教会的剥削之下。基督教实行的暴政、苛捐、杂税等,使底层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底层人民对教会的不满日渐强烈,基督教的统治基础逐渐薄弱。连年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强大势力的丧失。图
基督教战争导致生灵涂炭,但不可忽略的是十字军东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督教与外界的交流,战争变向的成为传播载体。十字军大军在侵入东方后获得意外之喜,他们发行早已消失在欧洲本土的古希腊文化,他们将其带回欧洲,促进了人民思想的变化,最终导致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出现进一步又引发宗教改革的产生,这些对基督教向近代化演变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阿拉伯大学的教育体制对中世纪欧洲大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为欧洲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借鉴伊斯兰教成立之后,阿拉伯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原先的单一特征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阿拉伯出现了马克塔布、马德拉萨以及清真寺等不同教育机构;教学内容也得到扩大,阿拉伯语教学,《古兰经》、圣训、演讲皆被包涵。学生听教师上课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作为老师的报酬 学生的年龄不限,只要能支付金钱就可以听课,阿拉伯的教育模式是灵活的。中世纪时期,伊斯兰大学已经具备了:常备的教师,常设的教育机构,研究高深学问的能力,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授予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这五个满足现代大学要求的条件。图
大学在伊斯兰大学的西班牙留学生通过学习对阿拉伯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在西班牙留学的欧洲留学生通过伊斯兰大学的留学生了解到阿拉伯文化,在交流学习中交流传播了阿拉伯文化和良好的教学体制。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完善了欧洲大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伊斯兰教教徒中的许多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著作翻译为阿拉伯语言,并且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知识普。伊斯兰找到的古希腊著作,加上伊斯兰在数学,化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有了突出成就,这些著作和成就对处于黑暗中的欧洲而言是黎明的曙光,不断传入欧洲,为欧洲学术界注入了新的因素。从整个课程设置来看,在伊斯兰文化传入前,欧洲只有文法,算学、几何等几门基础学科。伊斯兰文化传入后,英国、德国等公立学校的学科设计均与阿拉伯专科大学有内在联系。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高等学校的课程更是受伊斯兰大学影响加入了天文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课程。阿拉伯著作的传入丰富了欧洲大学的教学内容由于阿拉伯著作大量传入欧洲,为欧洲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料,拓宽了欧洲大学的教学内容,这些著作对欧洲大学的学科专业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图
亚力士多德文学方面,阿威罗伊对亚力士多德的注解,一直被巴黎大学选用;在数学方面,著名穆斯林数学家写的《积分和方程法》在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后直接被欧洲大学选为教材,直到中世纪结束;在医学方面,医学专家阿维森纳的医典成为欧洲各大学公认的官方课本;甚至在中世纪后期欧洲人自立的化学学科,起源也是来自与伊斯兰的炼金术。伊斯兰大学的学院制度为欧洲现代化学院制度提供借鉴随着伊斯兰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与文化传播速度的提高,正处于黑暗中的西方学者们,大量进入阿拉伯学习阿拉伯文化。这些学者们在不断学习中,对伊斯兰大学的制度和组织模式的模仿也在文化对比中逐渐提高。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大学是学校体制的先驱。远游求学是阿拉伯地区的学者们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下的伊斯兰在大学首设置生活区,为求学而来的学子提供食宿。这就形成最早的学院制度,把学校与生活紧密结合,为欧洲大学学院制度的设立奠定基础。阿拉伯独特的文化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中世纪欧洲科学的发展,推进了欧洲的复兴与崛起,成为中世纪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早在公元七世纪,位于中亚地区的阿拉伯民族便进入西亚南亚地区,从这些人类文明发源地中汲取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优秀文化。阿拉伯人吸收了这些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先进文化,并且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特色文化体系。阿拉伯学者又将把大量的文明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并且成立众多学术中心和研究机构进行文学研究。这一系列活动使得大批珍贵的著作,甚至是在欧洲早已失传的学术著作,都被保存了下来。图
阿拉伯语中世纪后期,大量的阿拉伯著作传入欧洲,被翻译为欧洲语言,使欧洲人重新获得了古希腊文学,真真正正的接触与研究古希腊哲学。一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获取的古希腊哲学基础上,融入阿拉伯人推崇的自由思想,推动欧洲人打破腐朽的基督教思想统治,主张自由、平等,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产生。阿拉伯数学代替了复杂的罗马数字,在欧洲全方面的被推广与使用,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仍是阿拉伯数字,欧洲数学在阿拉伯数学的实现了长足发展。阿拉伯商业繁荣,商业贸易使阿拉伯文化在不同地区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这对西方的科学研究,文化创作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的作品与实验为哥白尼的天文研究提供了资料,阿拉伯光学家的著作为英国培根的光学研究提供了借鉴。阿拉伯文化认同人一样有极大包容性,它坚持融合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做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为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欧洲兴起的复兴运动带了曙光。中世纪早期,各大陆之间相互隔绝,介于东西方之间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化便自然而然的发挥了桥梁的沟通能力。阿拉伯人将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进而促进新航路的开辟。图
中世纪航海新航路的开辟加剧了殖民扩张的进程以及促进各州之间自然科学的交流与碰撞,增强了各地科学成果的结合,促进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通过不同地区物种的调查研究得出的著作。正如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迈耶霍夫曾说过:“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在宗教方面打破了欧洲封建思想,解放自由等新思想;在教育方面,拓宽了欧洲学科范围,丰富了欧洲教学内容;在科学方面,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科学成果交流,为欧洲科学发展注入活力。阿拉伯文化极大程度上促进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牢笼中解脱出来,推进了欧洲的复兴与崛起。参考历史文献:《阿拉伯剧变的文化审视》《十字军东征与基督教的教俗之争》《简论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浅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黑暗的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