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用诚的士兵为何愿意宋江归顺朝廷是第几集?

军事上,河北没有府兵,免役的优惠就没有,进勋的机会也没有。例子:侯君集征高昌,出征的关中,河南的府兵有一大批人进阶了上柱国,人人受封两千亩土地,河北人民连汤都没有喝到一口。经济上,河北要向关中大量输出供应。例子1:唐代一等丝绸的产地大部分在河北,但是河北边军的军饷却是关中的劣等布,河北本地的一等丝绸全部上供关中,这种畸形的供输关系每年还要消耗大量的运脚费用和劳力,当然也是河北人民自己承担。例子2:安史之乱期间,颜真卿为了筹措军费在河北首开朝廷专营食盐的先例,河北人民又达成了唐代第一批为保家卫国心甘情愿吃高价盐的成就。例子3:裴耀卿在开元末年的一大政绩就是开渠设仓,保证了江南的粮食能源源不断地送到河南,为此节省了从北方路线每年几百万石的供应,而这些供应之前的来源主要是在河北。政治上,河北士人在唐代中前期几乎毫无作为。例子1:唐代的基本盘是关中和河东,以安史之乱划线,之前唐代三品以上高官几乎全部出自关河的韦,杨,杜,裴等家族。例子2:唐代官员入部之前的登龙门进阶路线:校书郎 -> 长安和洛阳及周边畿县的县尉 -> 御史 -> 畿县县令,几乎每一步都是和关中以及洛阳紧密相连的。
鼓吹小共同体、认为河朔藩镇具有独立精神,敢于反抗唐廷剥削,百姓真心拥护安史政权的,大概不知道和最有反叛性的淮西藩镇比,河朔藩镇就是个舔狗,没有丝毫进取精神,除了想保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以土地传子孙,并没有远大的志向。是谁继承发扬了安史前辈的遗志啊,不是河朔藩镇的节度使们,而是淮西节度使李希烈,陆贽“自胡羯称乱,首起蓟门,中兴巳来,未暇芟荡,因其降将,即而抚之,朝廷置河朔於度外,殆三十年,非一朝一夕之所急也。田悦累经覆败,气沮势羸偷全馀生,无复远略。武俊蕃种,有勇无谋,朱滔卒材,多疑少决。皆受田悦诱陷,遂为猖狂出师,事起无名,众情不附,进退惶惑,内外防虞。所以才至魏郊,遽又退归巢穴,意在自保,势无他图…幽燕恒魏之寇,势缓而祸轻。希烈忍,於伤残,果於吞噬,据蔡许富全之地,益邓襄卤获之资,意殊无厌,兵且未恤,东寇则转输将阻,北窥则都城或惊。此臣所谓汝洛荥汴之虞,势急而祸重。”而淮西人民,是史书盖了章的“地虽中州,人心过于夷貊”,淮西虽处于中州,其人也和蛮夷差不多了,杜牧想象中的河北人则是:"秀才卢生名霈,字子中。自天宝后,三代或仕燕,或仕赵,两地皆多良田畜马。生年二十,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无非攻守战鬬之事。“一对比,可以发现淮西人直接被唐廷开除人籍。是谁扛起了建中年间反德宗削藩的旗帜,是李希烈,“四道共推淮西李希烈为天下兵马元帅、太尉、建兴王,皆伪署官号,如国初行台之制”,是谁打得唐廷东都震骇,关中空虚,以至于唐德宗出奔奉天?是李希烈;在节度使中,谁第一个主动称帝啊,(朱泚只是被泾原军赶鸭子上架拥立为皇帝)是李希烈,资治通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号汉元天皇,改元天皇。王武俊、田悦、李纳见赦令,皆去王号,上表谢罪…希烈遂卽皇帝,国号大楚,改元武成。置百官,以其党郑贲为侍中,孙广为中书令,李缓、李元平同平章事。以汴州为大梁府,分其境内为四节度。”是谁宁死不屈、不接受唐廷的招安,拒绝糖衣炮弹的腐蚀啊?是李希烈。王武俊、田悦、李纳几个舔狗见皇帝跑到奉天大赦天下就跪了,而且魏博的田华田绪、成德的王武俊以及之后的王廷凑家族都曾娶过唐朝公主或宗室女,幽州节度使虽然很受歧视没有娶过公主,但是不改舔狗本质本色:(懿宗咸通)十年,徐人作乱,(节度使张允伸)请以弟允皋领兵伐叛,懿宗不允。进助军米五十万石,盐二万石。诏嘉之,赐以锦彩、玉带、金银器等。节度使李希烈至死都不向唐廷屈服,在贞元二年被杀前,还在派兵攻打郑州。虽然李希烈有河朔户口,但他领导抗糖事业是在淮西,淮西应该才是一切的发源地。在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与淄青叛乱的时期,运路对唐廷的威胁还不是致命的,但当淮西的李希烈叛乱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李的兵锋所及就已经到达长江,连接帝国东西部的数条交通命脉全部受其干扰。这是安史之乱时期都没有出现的糟糕情况。更糟糕的是,帝国的心脏——长安,此时也已经不在德宗的控制下了。而就李希烈来说,他并没有犯当年安、史的错误,无论在襄城之役前还是后,李希烈的兴趣都不在东都洛阳,他最关心的是南方。现在,李希烈最大的对手李勉已经逃到了宋州;而后者的部将、滑州刺史李澄则投降了李希烈;至于哥舒曜,也已经退保到东都。李希烈终于可以放手对南方实施攻击了。现在,阻扰运路或许已经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直指江淮。李希烈叛乱给唐廷造成的最严重的一段危机时期,是建中四年初到兴元元年底这两年,由于运路大面积受阻,物资转运很多情况下可能只能走“宣、池、洪、饶、荆、襄,趣上津”这条颇为迂回的道路。那淮西人民一定是发自内心拥护吴少诚兄弟了,毕竟赋税不用上交朝廷,不用受到唐廷的二次剥削,节度使还非常勤俭节约,不会出现像唐廷治下节度使刮地皮的现象,“少诚善为治,勤俭无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以申州光州蔡州三州之地一万多户人口供养5万职业军队,生活一定很幸福:“申、蔡之始,人劫于希烈、少诚之虐法,而忘其所归。数十年之后,长者衰丧,而壮者安于毒暴而恬于搏噬。地既少马,而广畜骡,乘之教战,谓之骡子军。尤称勇悍,而甲仗皆画为雷公星文,以为厌胜;而少诚能以奸谋固众心……地虽中州,人心过于夷貊,乃至搜阅天下豪锐,三年而后屈者,彼非将才而力备,盖势驱性习,不知教义之所致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江归顺朝廷是第几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