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名的室内建筑著名的设计师有哪些谁?

雨落乄
2021-07-12 22:35:09
中国是全球设计发展最快的地区,设计在中国已成长为不容忽视的巨大产业和新兴文化力量,成为改变社会生活和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设计新闻》杂志参照国际权威福布斯中国设计师榜单,征求了诸如设计家、知名媒体人、设计评论家、艺术顾问等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并且访问了那 些一直密切关注设计的各行精英后,评选过程采用专家提名方式进行提名,通过18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共同推出这份榜单,最终确立“中国十大室内设计公司·设计师”总排名。这个榜单也涵盖了那些经典的设计大师,以及目前最受市场追捧的设计师。我们相信,这些设计师是“此时此 刻”当代设计市场上最当红的新兴设计师代表。这份榜单也成了中国当代设计力量的重要标杆。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设计师吧!1. 戴帆 —— 设计鬼才公司 :共振设计集团人物简介 :戴帆(DAI FAN),被誉为当今国际设计界的“设计鬼才”,担任2017年IAI全球设计奖评委,美国福布斯榜单设计师,也是当代全球知名度最高的设计师之一,共振设计集团的艺术总监,工作于北京和纽约,其作品冲击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戴帆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尖端的设计思潮,荣获亚洲设计大奖、环球设计大奖等几十个国际奖项。作品已遍布洛杉矶、纽约、东京、巴黎、北京等国际大都市。共共振设计集团发展至今已拥有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环境设计、高端别墅与酒店设计、商业综合体设计、商业规划、景观、空间 、机电、导视、灯光、美陈、智能化系统设计等各种专业国际人才500余人,共振集团(RESONANCE GROUP)的员工都毕业于伦敦AA建筑联盟、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美国耶鲁、美国伯克利、美国哈佛、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中央美院等世界顶级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与城市设计学院。是全球唯一一家全领域的综合体设计团队,由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规划、建筑与室内设计大师戴帆领衔,涉及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地标建筑、环境设计、高端别墅与酒店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室内设计、超级豪宅别墅设计、城市综合体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 地产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医疗养老设计、公共场馆设计 、文化教育设计,项目涵盖城市综合体、文化地标建筑、城市地标建筑、风景园林、购物中心、办公空间、酒店、地产、医疗养老、公共建筑、轨道交通、文化教育等多种类型。设计理念 : 戴帆的空间魅力在创新的观念构思中,以新的方法设计,以及对造型、结构、材料等语言的掌控力让空间充满了吸引力,同时渗透在商业与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彰显关于未来的畅想。 共振设计集团是中国最具创造性的具有国际声誉的室内与商业空间设计与工程集团,集合高端设计与专业工程装修为一体,也是当代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工程企业,引领着21世纪先端的设计与工程潮流。业务范围包括高级豪宅与别墅设计与装修,商业综合体、会所、专卖店、酒店、博物馆、商场、政府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装修工程施工。代表作品 :“空谷幽兰”中国山西大同造园、香港“龙城”豪宅别墅设计、 法国FA PARIS商业综合体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 北京“大运河”300亩的豪宅建筑与室内设计、北京前门“NO.8”高级会所、迪拜“沙漠之星”七星级酒店、纽约奢侈品珠宝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Natue Virtue、河北传媒大学 、东京 China Glasses (Tokyo)、洛杉矶21g Club(Los Angeles)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编辑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编辑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RESONANCE DESIGN GROUP · DAI FAN2. 梁景华——国际著名室内设计师公司 : PAL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人物简介 : PAL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副会长。从业近三十年,在中国室内设计业声名卓著,屡次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2005年荣获“透视”设计认可大奖最佳服务业设计(酒店)金奖及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商业组金奖;2006年获第五届中国企业创新人物表彰大会颁发的“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荣誉称号,并在同年当选香港2006十大杰出设计师。设计理念 :Simple is the best(简单就是最好的)设计应该是恒久的。没有丰富的细节就没有风格,一切都无从谈起。”梁景华在设计理念上以细节取胜,认为最大的极致就是完美的细节。“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有自己的故事,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形成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蕴含着自身灵魂。”“没有丰富的细节,就没有风格,一切都无从谈起”。代表作品 :上海浦东新证券大厦交易所室内设计、深圳聚豪会高尔夫球会会所、上海海湾会会所3. 梁志天 —— 香港顶尖设计大师公司 : 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人物简介 :梁志天(Steve Leung),香港十大顶尖设计师之一,拥有香港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多个显赫学历,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1997年创立了梁志天建筑师有限公司及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其设计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揉和建筑及室内设计两大学问,对空间的运用及美感营造相当敏锐。设计理念 :香港室内设计师梁志天的设计一直以“简约”风格见称,致力以完美的空间运用、材料选择、颜色搭配、适当的比例和光线配合,来达到简洁自然的目的。梁志天独特的简约风格,为不同的居住空间赋予了全新的感觉,他的作品演绎着七种截然不同的心情:酷、峻、闲、净、颐、醉、宽。代表作品 :香港薄扶林道宝翠园私人会所、深圳观澜豪园等4 马清运——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公司 : MADA s.p.a.m (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人物简介 :马清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由他带领的建筑事务所MADA s.p.a.m活跃于国际建筑界,已被业界公认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及最独特的建筑事务所之一。MADA创立之时间虽短,但凭借其创意澎湃的设计及专业的设计团队,其作品能成功突围,并于国际建筑界占一重要席位。设计理念:马清运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与建筑的本体关系,快速建造及环境的中国性。“这个时代的能量表现在城市上”,在他看来,城市才是建筑意义的真正来源,因此他的设计总是关注建筑和城市生活的关系。代表作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滩国际广场、北京光华路SOHO等。5 陈德坚--香港知名设计师公司 :陈德坚设计公司人物简介 :香港知名设计师陈德坚,毕业于英国李斯特迪蒙福大学,主修室内设计。2004年担任亚太区室内设计大赛筹办委员会主席。2005年被选为香港室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2006及2007年被选为香港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协助推广香港室内设计文化。在香港,陈德坚先生是一位很有声望的设计师,他以突破性的酒吧和餐厅设计为誉。设计理念 :突出时尚和优雅,以时尚潮流融入生活沉淀下的品味来表现城市现代感,意味着与世界尖端接轨。陈德坚觉得做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比例。这个比例不一定是形态比例,除了家具的比例,门的比例这些部件的比例外,最重要的就是整体的比例,感觉。设计的比例,灯光的比例,颜色的比例,你脑海中有多少整体的感觉,就像拍电影、写文章一样,不可能一直都是紧张的戏份,应该有个平衡,高低起伏、峰回路转。代表作品 :Boca Venet餐厅 、Thai Orchid餐厅6 黄志达——著名空间设计师公司 : 黄志达设计公司人物简介 :黄志达(Ricky Wong),香港顶尖设计师之一。出生于香港知名家具世家。受家族企业影响,孩提时就接触家具工艺和室内装饰,并开始“设计创作”之路。自香港理工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又选择了美国威斯康辛国际大学建筑学继续深造。1996年黄志达先生在香港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为各类高端客户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其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手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98年黄志达先生在深圳成立分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黄志达先生创作的众多享誉业界的作品中,有商业中心、酒店、高档会所、餐饮娱乐空间,也有不少名门望族的私人豪宅,项目范围更是遍布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以及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城市。这些成功之作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室内设计、APIDA Awards、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等众多的国内外大奖。经常行走于不同的城市和国家的他,善于细腻地观察和体验,研究不同的生活模式与人的需求,并将这些糅合于空间创作中。所以他的作品总是极具个性与意境,为客户带去最大利益和生活享受。其在设计上独到的见解也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曾多次被应邀作学术演讲,大量作品在香港、大陆及海外媒体上选登。继《居室韵律-设计先锋04》、《构》之后,他的第三本作品集《Ambiance安毕恩斯》于二零零九年初问世,其中收录黄志达设计团队近期的部分作品,涵盖酒店、会所、豪宅、餐厅、办公室等,为众人带来不同空间的美学感受。设计理念 :黄志达在做设计时权衡实际环境及功能,兼顾视觉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效果,还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突出空间的实用率,将整体气氛发挥淋漓尽致。因此,必须把外表艺术性与内里的技术性二合为一,直至达到美观和实用共存。代表作品 :南京中海塞纳丽舍、万科东方尊峪会所、长沙君悦香邸会所等。7.洪约瑟----中国顶尖室内设计师公司 : 洪约瑟设计事物所人物简介: 洪约瑟1951年生于菲律宾.1974——1988年间在香港相继任建筑师,室内总设计师等.1988年创立自己的设计公司.10几年来.他设计的作品获得60多个大奖.较出名的是广州半岛明珠酒家.1995年荣获HKDA的设计师奖及AP-IDA大奖,而他的2个住宅设计更荣获APIDA97所颁发的优秀设计奖。设计理念 :洪约瑟强调在着手进行任何室内设计中,从来都没有既定预设的“洪约瑟房子风格”以套用于单位设计里,当然不能忽视客房户的要求和喜爱。他注重空间的利与弊和格调的配合。空间上,他主张以简单的手法去处理,习俗达到空间倍增的效果。灯光在室内设计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每当进行一项工程时,他必会在灯光效应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务求达至完美。代表作品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港福堂 办事处 太平洋服务有限公司 丽美容有限公司等8 高文安——香港室内设计之父公司 : 高文安设计人物简介 :高文安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身上充满着无尽的故事。在近30年的设计生涯中,高文安设计了超过2000个室内设计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氏设计揉合了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特质,设计出独特的作品。设计理念 :高文安的家居设计概念一直认为家居设计应尊重屋主的生活方式和情趣。高文安曾经说过:我虽然勤劳和节俭,但是我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风格就是我的风格!他会在设计中运用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原因是古代建筑不会因年代久远而失色,甚至没有地域的限制。他提倡一种“亚洲风情”,这里头不但有中国的东西,也有印度的、尼泊尔、马来西亚的、泰国的东西,利用这些地方的极具文化特色的摆设、家具加以点缀,常令带来惊喜。代表作品 :香港君颐峰私人住宅、深圳假日广场私人会馆、东莞星河传说等。9 李玮珉——中国著名室内设计师公司 : 李玮珉建筑师事务所人物简介 :李玮珉,中国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中国台湾注册建筑师。曾在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任建筑师暨都市设计师,后又在美国Ehrenkrantz&Eckstut,Architects建筑师事务所担任建筑师工作。设计理念 :李玮珉先生认为,“我非常认可那种对自己内心的灵魂式的深度,我觉得比客户重要。”他认为对于设计,设计师应该回到自己的内心,回到自己的经验中,整理出一条好的线索。对于做创作的人来说,坚信创作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对设计的坚持很重要。国内总是在寻找一种理念去定义一些所谓的风格,分类可以让人们对一个复杂的现象有简单而直接的了解,但是在与年轻的设计师沟通的时候,这种简略的定义就变得有点粗陋和危险。代表作品 :四季草堂样板别墅、香港TVB中环办公室、北京昆仑公寓样板房等。10 沈雷——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公司 : 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人物简介 : 现任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英国注册建筑师。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0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毕业,02-04年担任ID+C设计杂志执行主编。设计理念 ::一切设计要从实用主义出发.如果说最初划定空间功能,是框架设计。好比一个陶土捏出了一个雏形,那么在细节上的琢磨完备,便是让一个空间、一件作品变得活灵活现,拥有自身生命力的过程了。空间具有整体性,满足这个空间属性,能够融于其内的产品便是好的配搭。沈雷强调不同空间的功能性,并且最合宜地安排各个空间之间的比例。在沈雷看来,家首先要适合自己的居住,而并非是一个设计师要表达自己概念的工具,一切都以实用入手。家的设计必须从个人使用的角度出发,空间的功能性,及每个空间之间的比例都是首要的。代表作品 :浙江工程学院典绣服饰馆、LOFT49 空间、湖畔居七章会所等。旅行
展览概况展览名称:阿尔法建筑大会展览主题:X并生展览时间:2022年3月11-13日 展览地点: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专题策展@2022BBU已建built+在建being built+未建unbuilt2022BBU展,20位老友,15年作品与人生!你将看到自己未来成功的样子!15年前有29位建筑师参加了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展(2006BBU)15年后,我们再次以BBU为主题邀请他们参展他们中,有人去世、有人退休有人移民、有人转行……仍有20位当年的参展建筑师参展让我们“读”他们的作品听他们的人生故事,看他们再次聚会https://www.zhihu.com/video/1481598479269412864阿尔法建筑大会将分19期介绍2022BBU展参展建筑师2022BBU参展建筑师 汤朝晖+杨晓川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Y Studio-汤朝晖+杨晓川工作室汤朝晖:副院长、T+Y Studio主持人杨晓川:副总建筑师、T+Y Studio主持人汤朝晖汤朝晖,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建筑与规划专业专家、广州市消防审核专家库专家、《南方建筑》编辑部成员。2003年7月获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7月获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8年获得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2020年获广州市社区设计师突出贡献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在教育建筑、文化建筑、交通建筑、超高层建筑、大学校园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先后获得包括国家金奖、银奖以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奖项等设计奖60多项,发表了数十篇相关的建筑实践与理论的科技论文;2015年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特殊教育学校专篇;2018年起陆续出版专著《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梅山文化”影响下的湘中传统村落》、《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1999年入选由中法两国政府联合组织的“50名中国建筑师留学法国”学术交流计划,在巴黎赛纳建筑学院学习。对欧洲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有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较全面的理解。目前主持的建筑工作室,以新锐与具挑战性的建筑为主要工作内容,与国外建筑师建立有良好的学术联系,有接触与了解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资讯的机会。杨晓川杨晓川,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汤+杨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工、硕士导师、兼任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建筑与规划专业专家、广东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正高)评委、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技术专家委员。2005年7月获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6年入选第12届亚洲建协大会会刊《中国青年建筑师188》,2006年入选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首卷),2009年入选《中国当代优秀青年建筑师》。2018年获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开发四十年——“设计之星”;2020年获广州市社区设计师突出贡献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观演建筑、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交通建筑设计。在教育建筑、文化建筑、交通建筑、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级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奖项等设计奖60多项,在《南方建筑》、《建筑科学》、《新建筑》、《华中建筑》、《规划师》、《城市建筑》等各种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主要论文有:《汶川县三江乡中心小学重建工程方案设计》、《党校规划与建筑设计之特殊性思考》、《体验自由教学空间》、《日本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初探》、《寻找“逝去”的校园-羌族传统建造理念在汶川校园重建中的实践探索》、《广州国际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由“特殊行为”到“特殊设计”》、《铁路旅客车站无站台柱雨棚》、《关注“小建筑”融入总体建筑风貌的魅力》、《基于环境行为理论浅淡高校学生宿舍空间设计》、《领事馆建筑性格与地域性文化相容性初探》、《由实验到实践》-广州市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Convolution Filter Based Pencil Draw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on GPU》等。参展已建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新建闵行校区李政道图书馆项目位置:上海总用地面积:10200.25㎡总建筑面积:6497.47㎡设计时间:2012-2018年竣工时间:2018年10月项目获奖:2021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优秀建筑工程设计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公共建筑一等奖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八次(2015年度)优秀建筑佳作奖李政道图书馆建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西侧毗邻计划建设的理学楼群,东侧为第四餐饮大楼,北侧为新体育馆,南侧为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功能定位以图书馆、档案馆和科学研究所为主,兼顾陈展与会议功能,同时结合李政道先生本人特点和信息时代特征,有限扩充艺术馆及科学馆的职能。从而形成五馆合一的有机整体,担负激励后学、弘扬科学精神、展示人文素养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开展高能物理研究的工作基地。设计理念本设计立足于李政道先生三十一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辉煌成就,取用“山”的意象,意在激励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设计在对称稳定的体量中引入动感的切割,以笔直上扬的一笔勾勒出动感跃升的遒劲之美,最终生成上下叠置的两个单元。向西的户外大台阶作为强化图书馆与理学楼群关联的核心要素,将理学楼群的师生直接引向图书馆,也把科学和艺术展览的功能从图书馆室内延伸至室外,营造集户外阅读、观展、思考、讨论、讲演等多功能的活跃场地。总体构思李政道先生31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弱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该发现打破了传统物理界对于物理世界是左右对称并且各物理作用对于镜像的事物来说也必然是对称的统治性论断。用李政道先生的话来说“对称的世界是美妙的,而世界的丰富多彩又常常在于它不那么对称。有时,对称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的破坏,也会带来某种美妙的结果”。本设计立足于李政道先生三十一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辉煌成就,取用“山”的意象,意在激励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勇攀科学高峰,并在建筑体量、建筑高度、立面色彩等方面与计划建设中的理学楼群相呼应,在总体布局与交通规划上与基地周边建筑保持有机联系。参展在建项目崇左市花山岩画展示中心与游客中心项目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总用地面积:展示中心9997.42平方米,游客中心7960.92平方米总用地面积:28965.95平方米设计时间:2018-2020年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是桂西南重要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崇左为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之地,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国的左江河畔。花山岩画更因其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保留花山岩画的纪念性意义,崇左市政府决定建设花山岩画博物馆及游客服务中心,以此让花山岩画为更多人所了解。设计理念整体设计以体现广西的钟灵毓秀、花山岩画的独特壮观为出发点,利用自然起伏的体量和大架空的空间,使游客中心的建筑形体融入周围环境,塑造出既有花山景区特色又亲切宜人的游览环境。总体构思设计以左江流域山水格局和壮族深厚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基于场地的空间格局,因地制宜,依山筑岩,岩盘花山。同时将花山岩画、雨蛙图腾文化进行抽象提炼,将其融于建筑空间布局和体量生成中,形成聚合有序、延绵起伏、统领场地的空间形态。建筑造型如同花山雨蛙蹲坐之势,背山祈雨,从明江边宛如层岩的基座上蓬勃而出。形成望江而踞、峰回路转、以花山岩画为主题的独特纪念游览场所,游客中心与整体环境共同营造出“花山之形、岩画之舞”的意境。花山岩画展示中心项目主要涵盖数字展厅、临时展厅、报告厅,科研办公等。花山岩画游客服务中心则包含售票厅、贵宾室、餐饮区、教育厅等服务用房以及行政管理附属用房。项目场地总体北高南低,北面有山体景观,南面有江景,景观资源良好。建筑北靠山体,南面入口大广场。其平面布置提供多样性的游客游览方式,并结合多种展览空间,为游客营造既精彩纷呈又舒适便捷的游览体验。参展未建项目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设计项目位置:广东省东莞市总建筑面积:300000㎡设计时间:2020年9月校园选址位于松山湖科学城地块,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腹地,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场地周边自然资源充足,基地内山势起伏,湖岸蜿蜒,景色宜人。项目用地面积523. 9185亩,拟分为两期进行规划,其中一期用地面积179.5656亩,二期用地面积344.3529亩(包括湖及山体)。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面积约124, 719~147, 654平方米之间,二期建设面积约175, 281~152, 346平方米之间。设计理念在城市建筑高密度、集约化、综合化的基调下,设计难点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现场地形高差设计出独特的岭南山水校园。我们希望积极回应场地的自然条件,从传统岭南书院建筑中提取空间形制,继承并重塑原校区内串联学习空间的大学道,营造与自然相生相融的创新型校园场所。为此,我们提出了:“大学道,山水城”的设计概念,希望串联生活与教学、现代与传统、人工与自然,发展出具有创新活力、复合体验、多维互动空间的新大学道,为校园创造出更多精彩空间。总体构思1.大学道交往道—贯通整个校区的曲线型大学道作为交往模块的核心,取自抄手游廊之意向,联系公共空间与景观,是集聚社团交流、私人聚会、休憩观景、活动宣传、开放组织等多种交往活动于一体的触媒空间,自然与城市空间得以融合,灵感在此处层叠而生。景观道—大学之道,以景绘意;建筑与游廊围合出丰富多彩的庭园空间,是学校师生重要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景观道采用与大学道一体的流线型设计,取山之姿,借水之形,塑造与自然共融的公共空间,并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为校园增添更多的趣味性。2.山水城生活城—塔式、板式校舍均顺应地势布置,或倚靠丘坡或临面湖光,拥有极佳的视野。餐厅、理发店、生活超市、休息室、排练厅等为生活带来便利的点状功能由生活轴串联,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研城—从岭南传统书院空间演化而成的多组U型半围合体量,顺承山水之势,合理有序地散布在校区中,由教学轴有机联系为一体,汇集类型齐全的产学研用空间。山水精粹,城园交融,东方气韵,曲水漫道。基于场域,期于理想,我们觅一处可以自洽,同时又顺承自然之理的文化“桃源”。展开山水城院的画卷,画内是鲜活的校园生活场景,是融于自然之境的建筑空间;画外是对生态自然的不息追求,是城市耳畔余音未歇的山水之音。 关于T+Y Studio-汤朝晖+杨晓川工作室工作室的建立要追溯到1996年。由汤朝晖与杨晓川两位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共同创立、主持。植根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沃土,2003年编制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6工作室。2018年底改名为“T+Y Studio”。工作室主持人有着海外留学、生活的经历,对西方历史文化积淀与当代设计理念有着亲历的经验,同时强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与发扬。工作室位于广州,成长于岭南文化的大环境。T+Y Studio团队精神里的T和Y并不仅仅是工作室两位主持人的姓氏代码。同时T:TEAM–团队;Y的意义是YOUTH–青年。这是一个由年轻人组成的设计团队。强调的是团队精神与年青设计者的创作热情。二位主持建筑师坚持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理念;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在激情创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建筑学硕士、博士。T+Y Studio以其良好的学院派背景,坚持完美的品质诉求、成熟的工程经验、严谨的学术研讨、匠人筑梦的创作态度, 在文化博览建筑、教育建筑、超高层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商业建筑等方向都有所建树,创作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时代气息的建筑作品,并屡获国家及省市级的设计奖项。关于BBU【2022 已建built+在建being built+未建unbuilt展】 不仅仅是20位参展建筑师已建、在建、未建的作品展,更是20位老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命展。通过与各位参展建筑师的不同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筑经济飞速发展与变化的15年,也看到了不同喜好、不同选择下,20种不同却各自精彩的人生。2022年3月11-13日,汤朝晖先生、杨晓川先生将携带已建built+在建being built+未建unbuilt作品于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1楼进行展示。20位参展建筑师将在2022年3月12日于展览现场进行沙龙对话交流。点击此处,报名参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著名的设计师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