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多少人 了解社区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数量?

社区建设篇1
住的社区。总的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其社区结构类型一般为社会分层型,与此相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社会,其社区结构类型一般是自然产业型。
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社区结构状况密切相关。从静态角度看,一定的社区结构状况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从动态角度看,社会发展或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区变化或社区转型。那么,当前中国社会的社区结构类型究竟是自然产业型,还是社会分层型呢?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前中国社会的社区正在从自然产业型向社会分层型转变,其具体表现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宅的商品化而出现了楼房区、别墅区等不同等次的居民住宅区,这些新生的社会分层型社区虽然在我国城市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它反映了社区结构演变和发展的趋势。这种社区转型给社区建设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从当前中国社会现状看,这种影响至少表现为如下方面。
首先,社区转型将使社区建设主体发生变化。在自然产业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的主体主要由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和居民工作单位三部分构成。而在社会分层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的主体主要由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物业开发或管理者三部分构成。这两种模式,从外延到内涵,从现象到本质,都存在许多不同从外在表现看,两种模式中的第三构成不同,即前一种模式中是居民工作单位,后一种模式中则是物业开发或管理者。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同,因为前一种模式中的居民工作单位一般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居民福利房的提供者,而后一种模式中的物业开发或管理者则一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商品房的提供者;从内在涵义看,两种模式中第一构成虽然都是社区居民,但前一种模式中的社区居民只是福利房的享用者,后一种模式中的社区居民则是商品房的享用者。相对来说,前者的主体意识要弱于后者;从内在联系看,两种模式虽然都是由三部分构成,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相对来说,后一种模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其具体表现是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物业管理者和物业享用者(居民)存在一种投入与回报的交换关系:一方是通过经济投入而获得非经济回报,另一方则是通过非经济投入而获得经济回报。这种经济联系的持续和有效又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
其次,社区转型将使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发生变化。社区转型必然导致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的变化,这是因为在自然产业型社区模式中,社区建设运行机制主要是行政化管理机制,而在社会分层型社区模式中,除了行政化管理机制外,还出现了市场化经营机制。在社区转型过程中,如何在行政化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运作好市场化经营机制,还在探索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就为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和体制创新。从管理机构看,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由来自于物业开发者(物业开发公司)、物业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和物业享用者(居民或业主委员会)三方构成的新型管理机构。从运行机制看,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行政化管理为主向市场化经营为主的转变,从而出现了社区建设主体各方多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性互动的局面。笔者认为,“百步亭模式”既体现了社区发展的方向,又是当前中国社会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理性选择。社区建设篇2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社区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搞好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管理,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既是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展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适应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管理任务加重的需要。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起点上,这就意味着我国城市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多,城市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任务也会不断加重。如果不注意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也难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是适应社区人口结构性变迁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行,我国城市社区的人口结构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首先,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其次,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除了过去少数未就业的家庭主妇和社会闲散人员之外,又增加了大量的个体户、私营业主、下岗失业人员等。再次,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必将促使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心向社区转移,迫切需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这使得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3、是为了满足居民全面改善社区状况的需要。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通过社区的力量,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
4、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秩序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增加造成的矛盾等。而要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就必须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增强社区的功能和责任,发挥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对社区建设起着积极推进作用。
1、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2、社区文化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导向和解决。在文化活动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3、社区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的内容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属感,进而促进社区各项建设开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社区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1、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社区文化应当从深度和广度着手, 。形成人人重视社区文化,人人参与社区文化的良好氛围,近而形成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辐射范围广的文化发展格局,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社区文化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合理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功能的全面开发,实现社区文化投入多渠道、产业发展多元化,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与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区建设篇3
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数字社区是指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组成部分,未来数字社区的集合将覆盖到整个城市乃至到社会。社区数字化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网技术,建立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并与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的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使社区内的政府管理部门、城镇居民、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或享受各种社会内部及外部数字化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资源。
二、数字化社区建设的目的
数字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使生活在该社区的人们,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有一个更为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可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乐趣。通过一列数字化应用系统建立,使社区政府部门、公安、消防、公安、企事业单位等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信息更为安全,并可共享。
住户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网站上获取物业发展商以及管理机构所的所有信息,并实现网上交互式社区物业管理,其中包括:
1、住户可以在网上全面了解社区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的背景资料;
2、网上获取住户入伙、装修申请等流程,并在网上进行交互式操作;
3、查询与自身相关的每月应交的水电、管理费等费用清单并进行网上支付;
4、住户还可以进行网上投诉、咨询、报修等,并从网上获取回复和上门维修约定、报价等;
5、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可以在网上向全体,或某些特定的住户通告;物业发展商和管理机构,或者是某一些住户可以在网上发起有关小区建设与社区活动、社会问题的讨论议题,大家可以共同在网上发表意见,甚至进行投票等等。
综合上述,作为业主,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物业管理服务,简约许多程序和时间。与此同时,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效率以及服务功能的现代化。
三、数字化社区的构建
所构建的数字化社区系统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功能、社区电子商务(网上商店)功能以及网上生活资讯(包括网上学校、网上医疗保健、网上娱乐等等)。
(1)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信息功能
住户可以在社区服务网站上获取物业发展商以及管理机构所的所有信息,并实现网上交互式社区物业管理,其中包括:
住户可以在网上全面了解社区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的背景资料;
网上获取住户入伙、装修申请等流程,并在网上进行交互式操作;
查询与自身相关的每月应交的水电、管理费等费用清单;查询自己一卡通会所消费余额和明细;
住户还可以进行网上投诉、咨询、报修等,并从网上获取回复和上门维修约定、报价等;住户可以在外面通过社区网查询到自己家中智能化设备的工作状态,了解是否安全;
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可以在网上向全体,或某些特定的住户通告;
住户可以在网上发起有关小区建设与社区活动、社会问题的讨论议题,大家可以共同在网上发表意见,甚至进行投票等等。
(2)社区电子商务(网上商店)功能
社区电子商务(网上商店)就是实现住户在网上购物的功能。功能具体可以实现:
住户能在网上浏览商品信息并进行订购;住户可以用网上电子支付或选择社区管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其他方式进行结算;可以查询每次、每周或每月的购物清单等等;而社区的管理服务机构则要通过系统进行电子商务的客户管理和订单管理,包括订购客户的身份鉴别、查询客户的信用级别和记录、处理订单、送换货任务管理、应收款项管理等等。
(3)网上生活资讯
住户在网上获得生活资讯及其服务是多样性的,包括网上娱乐、城市生活(吃喝玩乐)动态指南、网上教育、网上保健等等。系统将不断运用互联网的各种最新的技术,实现多媒体、交互式、同步管理等网上生活资讯服务。主要可以实现:
网上学校:网上少儿培训、补习,网上多媒体英语教学,测试等等;
网上医疗保健:各种最新保健方法介绍,网上互动疾病诊疗咨询等;
网上新闻:当天各种报刊要闻,体育报道等;
网上娱乐:下载播放流行音乐,娱乐新闻、动态;
网上家庭个人理财:股市、期货、货币汇率消息;个人投资理财顾问,互动咨询;
城市生活指南:城市生活地图,吃喝玩乐消费指南等。
总而言之,数字化社区的主要系统一般有:社区服务网站、社区管理服务系统、社区居委会网上办公系统、物业公司网上办公系统、业主委员会网上办公系统、社区门诊网上办公系统等。有效地整合资源,系统性的进行数字化设计。新晨范文网
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标准
对于社区数字化是一个涉及不同学科,采用多种专业技术,地理范围相对又较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完整协调与配套的标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社区信息集成应用的基本条件之一。社区物业管理数字化应用的标准的制定,应在采用社区数字化建设中现有的有关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标准规范。为此,需对社区物业管理数字化应用的标准体系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所需要的各种标准与规范,确定各个标准与规范之间的衔接关系,确定社区数字化建设标准规范与国内外其它相关信息体系的衔接。
五、结束语社区建设篇4
“永恒主题”为什么永恒?
——来自XX市XX区社区建设的启示
早春3月,XX的夜晚还有些寒冷,而位于市中心、长达一公里的湖南路却是一派暖融融、喜洋洋——全市10多万市民为庆祝“梅花节”在这里尽情狂欢。欢乐的人群与灯光隧道、水幕喷泉、光环灯柱交相辉映,“全国文明一条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等标识若隐若现。XX区区委书记叶皓看着这一切,脸上流出了微笑。
“10年前的湖南路还是一条4米多宽的小路,1992年拓宽后,老百姓自发的拆墙开店,东搭一块,西盖一点,整个街杂乱无章,卖的大都是假冒伪劣商品。”叶皓介绍说,“现在的湖南路不仅成为我们XX区乃至XX市的环境亮点,更重要的是,它一年要为我们区贡献数亿元的财政税收。”
湖南路的神奇崛起,得益于XX区在1997年提出的“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个充满了辩证法的发展思路。正是这个思路拉开了XX社区建设的大幕。
永恒主题:环境和发展的辩证法
改革开放的历史走到九十年代,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在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XX区的工作也不例外地围绕经济这个中心来开展。一时间,全民经商办企业,区、街、居似乎都成了经济组织。
然而,城区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区、街、居全民经商办企业的结果就是“破墙开店”——搭违章、铺摊点、搞创收。牺牲了市容和环境,并没有见到经济就此繁荣起来,却造就了一个职能错位的政府。如卫生城检查,检查时,政府是做管理的,忙着拆违章、赶摊点;检查结束,政府又成了抓经济的,忙着建违章、布摊点。结果是老百姓怨声载道,认为政府不讲信誉,搞形式主义。痛苦的实践让XX人开始反思:在市容和繁荣之间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城区政府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XX是XX市中心城区,云集着众多的企业商贾、机关学校。作为一个城区政府,要不要为这些不归自己管辖的单位和人口服务?为他们服务算不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反复思考、论证,XX的决策人统一了认识:作为一个城区政府,不能只抓微观经济,更重要的职责是城市管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政府办事能力主要是看税收,而城市环境、氛围正是税源好坏、大小的重要前提;是纳税人养活了政府,政府理所应当做纳税人的公仆,为所有社会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XX区提出了“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和“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这样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个完整的工作思路。
当时,还以创造了多少产值和利润来评价一个区,一个街道,甚至一个居委会的工作,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提出这样的思路,是需要见地和勇气的。
据叶皓书记回忆,“这两句话提出来以后,我们就把社区建设作为纲来统率全区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社区建设不仅包容同时还扩大了城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1999年岁首,“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暨XX经验论证会”在XX举行。同年2月,XX区被民政部第一个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这一命题被推向全国。
在“永恒主题”和“生命线”的辩证理念统帅下,短短几年间,XX就实现了税源经济与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跳出街居:走向社区大舞台
社区建设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按区、街、居这条直线布置下去,还是从街居走向社区,开门搞社区建设?
放眼XX辖区,XX大学、河海大学、紫金山天文台、水利科学院、跃进汽车集团、三乐电气总公司……共有22所高校,60多所科研院所,32家大企业,还有包括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内的50多个大机关。过去,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单位“闭关锁国”,自成体系,与地方和外界很少往来。如果这些占辖区90%以上的大单位不参与,这样的社区建设还是不是真正的社区建设?
这些问题,关系到XX社区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真假成败。
于是,他们对社区建设这个“永恒主题”做了一个界定:在全区范围内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界限,围绕社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各个方面,发动驻区单位和驻区居民,同创共建自己的家园。
叶皓说,“做这个界定,我们主要突出两条,一是政府的职能应与社区建设方向一致,这就是为驻区单位和居民创造最佳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条与块的行政隶属关系要在社区建设中打破,体现同创共建。”
正人先正己。区里首先提出了“三服务一争创”的目标,即“为全区老百姓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省市机关服务,为驻区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服务,争创全省首善之区”;同时,制定了“做优环境、贴近服务”的原则,为驻区单位拓路、栽树、送服务上门,为市民建广场、铺绿地,在全区开展住宅小区出新工程、全民健身工程、楼道亮化工程。另一方面,他们经过深入的发动宣传,通过“同住一个社区、共建一个家园”的号召,与驻区单位和驻区居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区街两级成立“社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与大单位及时沟通、共谋发展、有效组织社区资源。
跳出街居走向社区,为XX的社区建设赢得了广阔空间。驻区单位不再把自己当“外人”,而是积极主动的出地、出人、出物支持社区建设:各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免费向社区开放;部队的生活服务设施与居民共享;过去拓宽道路,修建活动场所,被认为是区里的事,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现在则是慷慨解囊,主动资助,无偿出让。西康路工程,省级机关一次性资助2000万元,广东路拓宽,XX军区某部让出1000平米楼房和2000平米营地。
“如果把驻区单位算进去,我们的文化硬件设施是全市一流,如果没有驻区单位,我们是倒数第一”。即将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的XX人如是说。
解放居委会:迈出自治第一步
社区建设不能全靠政府包办代替,居民的事,说到底,还要靠居民自己来当家作主,要靠居委会来协调、落实。可是,居委会成天都在干什么呢?XX人有一个很形象的形容:忙自己的嘴、做政府的腿。社区建设这个“永恒主题”要永恒下去,必须把居委会从“嘴”和“腿”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其实,居委会从5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做着政府的“腿”,但政府并没有给他们多少好处,办公经费少、人员待遇低是每个居委会的写照。在全民经商办企业的大潮中,产值利润也成了居委会的工作目标。不把他们从“忙嘴”——解决自己“钱”途的境况下解放出来,何谈组织居民开展社区建设?同时,街头巷尾的违章搭盖拆不拆,出租的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收不收回,群众也在看。
虽然没有更多的上级精神和前人经验,XX区还是义无反顾地下决心,要把居委会从“忙嘴”中解放出来。
他们从1998年初就开始实行居委会运作经费完全由区财政拿钱的政策:给你办公费用、工资、奖金,解决你的后顾之忧,逼着你拆违、退租、全身心地投入为群众服务。现在,XX区每个居委会每年的经费约在10万元左右,居委会基本不需再为“钱”途担忧。
然而,不再让居委会做政府的“腿”是比给居委会解决经费更需要下大决心的事情。上级机关、职能部门,谁不愿意在下面有条代劳的“腿”?所谓“上边千条线”,谁都离不开那“下边一根针”。居委会100多项工作,80%以上都是上级政府交办的。社区建设要深入,必须把居委会解脱出来。
首先,从最令居委会头疼的计划生育工作入手。计划生育是国策,无人敢轻视,但是指标压力太大,报表台帐太多,常常是居委主任们手忙脚乱,工作效果却不尽人意。他们决定由区财政、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各出一些经费,为每个社区居委会聘任1名社区计生干事,专司计划生育工作,既为社区居委会减了负,又确保国策落实在基层。这种“只减负,不剥离”的经验,得到国家计生委的肯定。
社区环境卫生也是一项压力大的工作。以往,居委会整天疲于应付垃圾清扫、上级的卫生检查评比等,办公室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居民群众要办事找不着人,急得直骂娘。居委主任们一肚子委屈:“我们出了力,受了累,反而不落好。”于是,XX全区环卫工作按市场机制运作,向社会公开招标,让具资质的保洁公司一揽子承包,实行垃圾清扫、保洁、运输一体化。社区居委会不再当清扫工,只需做监督者。
逐渐地,居委会淡出了行政性、事务性工作,把聪明才智和时间精力更多地运用到社区工作和为居民服务的实践中去。
在湖南路街道西流湾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顺新运用掌握的电脑知识建立社区信息数据库,登记社区所有居民和单位的基本情况,随时调阅,方便快捷。康藏路社区42号大院脏、乱、差,自行车常遭窃。新一任居委会上任伊始,即召集居民代表和产权单位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很快改善了环境和治安状况,居民们直夸新社工真能干。中央门街道9个社区居委会把社区养老作为工作重点,推行《社区助老服务时间储备制度》,动员低龄老人、青壮年义务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放权立制:给民主一个生长空间
1999年底至2000年初,XX区全面实施社区体制改革,按照区位、人口、社会心理等要素,把全区173个居委会的属地格局划为87个社区,并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了新一代有文化的年轻当家人。
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加强社区硬件建设,87个社区基本做到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站“四房”到位,电话机、传真机、空调、电脑、电视机、影碟机、照相机“七机”齐全。其中,90%的社区居委会用房达100平方米以上,35%达到200平方米以上。
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他们要给社区一个真正的自治空间,让基层民主这颗大树生长起来。
首先,他们看到了一个事实:社区居委会没有财权。没有财权的居委会就得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就很难说拥有真正的民主自治权力。打开这个制约社区建设发展的“瓶颈”,给社区居委会放财权!XX区为此出台了三条措施:为所有社区居委会开设独立的银行帐户,并配备兼职会计、出纳人员;区级财政把对社区的投资(包括经费、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直接拨款到社区居委会帐户;实行社区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以社区成员代表组成财务监审小组实行跟踪监督,并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区居民监督。
这项改革,一方面使社区居委会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居委会拥有自己独立的财务,为社区居民办事腰杆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建设美好家园,民主自治不再是一句空话;同时,财力的保障稳定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使“社工职业化”有可能尽快实现;另外,居委会有独立账户,可直接接受社会捐赠,畅通了社会捐赠渠道。2001年,有了独立帐号以后,社区居委会接受各界捐款达80万元以上。
当然,自治的培育要做的不仅仅是放权,还要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在XX区,所有的社区都建立了民主议事制度,除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议事外,还有议事园、公示栏、议事箱等形式,在社区居民中就社区的大事、小事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广泛议论后再做决定。天津新村社区居民自愿捐款1万多元建立了社区帮困基金,围绕基金的使用,通过开展议事园活动,大家一致同意拿出一部分资助孤儿童紫薇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资助唐彩珍老人做股骨手术的医疗费用。
同时,还有民主评议制度。社区居委会主任每半年要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做述职报告,接受评议,并把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居委会处理和采纳的结果向社区公示;
民主监督制度。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政务监督会,给街道和区政府各职能部门提意见、反映问题;
社区信访接待制度。每个社区设有信访接待室,住社区的人大代表和街道领导干部定期接待,倾听居民群众呼声,化解基层矛盾。
这些制度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民主,不再是一个画饼。
以民为本:政府职能的良性回归
通过抓社区建设这个“永恒主题”,税源经济这条“生命线”得到节节高涨,XX区不再眼盯着产值利润,但实力越来越雄厚。有钱了,干什么?
XX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高级住宅区,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往日的繁华已为陈旧。褪旧变新,既保留过往开来的遗迹,又展示新时代的风貌,成为XX区的一件大事。经过几年来的“住宅出新工程”,现已改造旧住宅400多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群众达20多万人。同时建成91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在3550幢住宅楼中新安装36000盏楼道灯,全区90%以上的楼道亮了起来。还投资60亿元,拓宽改造道路34公里,新建17个室内农贸市场,基本解决了“占道经营”的城市“顽症”。
XX区有64万人,其中60万以上的人生活都比较好,相形之下,1万多困难群体的困难就比较突兀。因而,区政府一方面拿出资金在最低保障标准上增加40元补助;同时,动员区直机关所有干部和单位通过与街道对口的形式深入社区,与困难家庭“攀亲结对”;另外,他们还建立慈善医疗机制,为困难群体发放慈善医疗优惠卡,建立慈善医疗基金,对重病患者进行救助。这些举措既让困难群体分享社区建设的成果,又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社区的温暖。
为实现对下岗职工“只要不挑不捡、保证在24小时以内上岗就业”的承诺,他们拿出2000多万元招聘保洁员,又拨款200万元购买社区保安岗位。下岗职工取代农民保洁员的同时,也解决了乱搭乱盖、保洁不洁的问题;本社区来的保安员,责任心强,社区盗窃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
XX区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已有29个项目进入实施。他们今年已经准备100多万元,为低收入、无收入和子女下岗的老人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发放补贴。同时,他们结合“星光计划”的实施,在87个社区成立老年协会,并要求所有的社区老年活动站(室)由老年协会管理运作,政府不再插手包办。
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思路下,XX区大力扶持民营社区福利服务机构,鼓励他们在辖区内安家落户。主要了采取这样一些措施:对符合条件者,以最短的时间办理“两证”——社区服务机构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在业务上提供指导;给予财力、物力支持;帮助开发资源、拓展业务。
在这样的政策感召下,下岗职工开办的“心贴心老年服务活动中心”、“期颐托老院”、“爱心托残院”来了,企业合办的“百利-民生社区网络服务中心”来了,爱德基金会开办的专门托养智残儿童的“爱德慈佑院”也来了。尝到了甜头的“心贴心老年服务活动中心”负责人、下岗再就业明星韩品嵋认为,“我有今天的发展,全靠XX社区建设的大环境”。而由百利物流超市公司、林宁食品有限公司、市电信技术发展公司、东奇信息技术公司4家企业合作的“百利-民生社区网络服务中心”,在区里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在社区安装通讯网络和家庭求助系统,向居民提供家政、商品配送、医疗急救、物业服务、治安保卫等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
调整街道:上下求索的新步伐
社区体制改革为社区建设搭建了平台,社区居委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负有指导社区工作职责的街道则“捉襟见肘”,不相适应的状况日趋显露:所辖地域规模偏小,制约发展;资源分布不均,不能有效开发利用;财力薄弱,限制职责的履行与能力的发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编制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人浮于事,给居委会增加了无谓的负担。
街道的划分,已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历史,XX区的10个街道,除由郊区划入的江东街道外,另外9个街道均已历经半个世纪没有变动。
在社区建设的进程中,要不要调整区划,改革街道?上级没有说,XX人面临又一次创新。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时代趋势,根据社区建设这个“永恒主题”的发展要求,XX人审时度势,于去年底进行街道区划大调整,把原主城区9个街道调整、合并为5个。
这一调整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调整后的街道形成规模优势,带来较为理想的发展空间;优化整合资源,带来开发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实力增强,硬件设施扩容,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大大增加;“拆庙减僧”,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办事效率;有利于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为居委会“减负”。实际上,在这些看得见的好处之后,还有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打算:为最终调整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由街居制走向社区制,埋下伏笔,做好准备。
街道调整,是XX人加速社区民主自治进程的一个深谋远虑;是社区建设这个“永恒主题”永恒下去的一个新探索。
在抓社区建设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保障社区建设的良性运作中,XX人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区委书记叶皓毫不讳言这一点:我们确实尝到了甜头。这几年,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这几个字:抓税源做环境。社区建设就是做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有了好的环境,才有更多的税源,税源多了,政府就能干更多的事情。可以说,我们在职能转变以后完全进入了良性循环。我们的企业已经全部改制完毕,连续四五年没有下岗职工来区政府要饭吃;我们可用的钱越来越多,包袱负担越来越小。社区建设篇5
八一路社区位于中心城区繁华的八一路地段,社区是市房管处近年来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部队营房开发的街道,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总人口有3412人,各类门店商铺613家,在此就业2620人,其中青年2400人、占90以上。是以商业为主的混合型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外来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八一路社区坚持以社区团建为基础,以社区服务项目为重点,围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社区环境,完善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提高社区青年素质”这一总体目标,在社区内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基础,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为加强青年文明社区建设,八一路社区首先是把加强了社区团组织建设。并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加强社区团支部建设,加强对社区内团员的教育和管理,逐步实现团员“一个身份,两个舞台”的教育管理机制。充分整合社区青少年工作资源,履行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以团建带队建,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以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并建立一支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使社区团支部成为动员和组织青年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堡垒。
二、狠抓重点,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他们在充分发挥青年的所能和团组织所能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需求特点,积极地、广泛地开发社区服务项目,包括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以及社区管理等多方面的项目,尽可能地满足社区所需。
⑴抓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即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动员社区广大团员青年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咨询、干洗、家电维修以及环境美化、楼道清洁、帮扶孤老等诸多便民利民服务。迄今为止,参与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青年达1250人次,开展了各类各级服务252次,为36名孤寡老人提供了扶助和便利服务,为81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优质、优惠服务,深受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⑵抓好社区“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积极倡导、发动社区青年服务网点开展多项优惠、优质服务。如:他们组建了由16名青年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和由12名青年组成的保卫队,他们在社区中实行24小时值勤制,与社区民警一同处理社区纠纷,仅20__年上半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7起,杜绝了“黄、赌、毒”现象,确保了社区的稳定和繁荣,保持了“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的荣誉。
⑶抓好社区援助服务。今年7月,他们以“援助贫困大学生”为主题,动员组织辖区青年共同参与帮扶社区贫困大学生活动,仅松妮总部、三根草酒家、苗家寨酒家青年捐款就达20__0余元。
⑷抓好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他们依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对社区青年的教育、培训和就业等服务,努力提高青年素质。如今年9月,他们组织了社区20名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学习内容有《劳动法》、《家政服务》、电脑等知识,通过培训,20名下岗失业人员上岗率为100。
⑸抓好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形式各异的“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一是他们以“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科技创新活动等,并与“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结合起来,以宣传教育、社区文化、主题读书、青年志愿者帮教等形式,充分发挥青年在反邪教斗争和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形成了强大声势。二是与街道团委联合,动员社区门店共同参与“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为主题的活动,如在他们的动员下,拓普公司、芳园家电公司每周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既提高了青年人素质,又使他们培育了良好的服务社区意识。三是在国庆前夕,以赞美人民解放军为主题,开展了社区军旅歌手大赛,大赛参赛人员达500多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⑹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组织青少年培训,以开展争创“无毒社区”、“无社区”、“无家庭暴力社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因地制宜依托165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形成了“军地共建、共驻共管”的工作格局,、吸毒、家庭暴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制,辖区内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经营户在此安居乐业,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通过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教育年青人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和卫生;组织年青人每周五为街道进行大清洗,保持了街道整洁,无乱摆、乱停现象,美化亮化净化了社区环境。社区建设篇6
关键词:社区建设;香港;经验;社区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被列为我国城市管理和城市民政工作的重心,同时也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全国较早推进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沈阳市在社区建设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并以其独特的“沈阳模式”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典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要求的不断提高,沈阳社区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如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但目前沈阳绝大多数社区中居民对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并不高;目前沈阳市的9200多名社区干部不论是文化素质还是思想水平、工作能力都良莠不齐;工作人员干好干坏都拿一样的工资;相当一部分社区的硬件设施标准不高等,这一切都成为我市社区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如上问题,使沈阳市的社区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拟对香港社区建设进行分析,总结出可供沈阳借鉴的措施,以期为沈阳社区建设尽绵薄之力。
一、 沈阳社区建设的成就
沈阳市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取得丰富经验的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1997年,市委、市政府就将居委会建设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至今,沈阳社区建设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著名的“沈阳模式”。具体说,沈阳社区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思路
沈阳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而且市领导高度重视,曾多次从市委、市政府中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组织专人赴外地和国外进行了考察学习。因此,沈阳在社区建设方面较早就形成了明确的思路。这一思路是:以居住地为特征,以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建立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手段,有党和政府领导、社会各方参与、群众自治管理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发展的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1999年内,在全市普遍建立起新型的社区组织机构,初步构建社区建设的框架;再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理顺社区的各种关系,完善、规范社区功能,使全市社区建设进入良性运行状态。
2.合理地定位和划分了社区
沈阳市把全市原有的2753个居委会,重新调整划定为1277个社区;市内居委会的管辖规模由平均523户,增加到1264户。合并重组后,社区的布局更加合理了,社区资源更加丰富了,社区的功能更加完备了,许多在过去的居委会难以做到的事情,如警务室、医疗室、活动室等,在如今的社区成为了平常事。此外,对社区的划分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社区的划分更趋合理。过去,居委会没有体现地缘的特点,现在划分新社区的依据主要是以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重新划分后的社区,社区的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居民的认同感也增强了。
3.建立了新型社区组织体系
沈阳社区建设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探讨出了一套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这也是“沈阳模式”的精髓。主要内容是:一是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即“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的代表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社区的重要事项,包括选举社区干部。二是建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即“执行层”。社区管理委员与居委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成员由招选人员、户籍民警、物业公司负责人等组成,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社区管理委员会下面,按照社区建设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下设了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生妇女、保障服务、财经管理等工作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教育、服务、管理和监督”。三是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即“议事层”。协商议事委员会由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单位代表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在社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对社区事务的协商、议事职能,有权对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监督。四是组建了新的社区党组织──即“领导层”。同时,还初步建立了由“楼、院长”、“单元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组织工作网络。
二、 沈阳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硬件设施短缺
沈阳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社区建设,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基础薄弱,有些新建社区仍存在资金短缺、硬件设施缺少的问题。前几日《辽沈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沈阳社区建设的文章,文章上说,在最近一次市里对各区的社区的检查中发现,还有一些社区没有活动室,很多社区缺少健身设备,有些设备已经严重破损,有名无实。
2.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仍偏低,管理粗放
目前,我国社区干部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沈阳在社区建设中比较注重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在人员选拔中进行了公开招聘,但仍存在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据全市13个区、县(市)统计,虽然社区干部的构成已由原来以离退休职工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的结构,但离退休职工仍占到41.6%,其它人员占13.5%,其中高中以文化的占70.5%,大专以上文化的只占24.5%;平均年龄45.1岁。而且,目前沈阳市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还比较粗放,没有引进激励机制; 9200多名社区干部不论是文化素质还是思想水平、工作能力都良莠不齐;工作人员干好干坏都拿一样的工资。
3.社区功能尚不完备
社区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应具有多种功能,而沈阳的一部分社区先阶段功能尚不齐全,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社区建设的内容在社区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社区建设的潜能有待进一步发挥。此外,从社区居民自身的角度来看,也存在着居民缺少参与公共事物管理的热情等问题。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居民对社区的关心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些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居民在自治中的权利和义务不甚了解,虽然长期生活在社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居民自治的主体,相当多的社区居民特别是中青年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自治很少。
三、 借鉴香港经验,进一步推进沈阳社区建设
1.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
香港政府早在1972年就颁布行政指令,规定今后所有接受政府资助的社会工作员工,都必须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的训练。现在,在香港,“社工”一职已发展到非常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程度。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成员与从事经济、行政、教育等工作的成员一样,须经系统的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文凭才能就业上岗。香港在社工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沈阳学习。沈阳现有的920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已经占到一定比例,但距离专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大陆自1987年开始设置社区管理专业,现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设立了社会管理相关专业,每年培养的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达几千人。沈阳今后在招聘社区工作人员时,可以多选拔这些专业人才,以逐渐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促进沈阳社区的快速发展。
2.挖掘社区潜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在香港,从事社会建设的部门较多,包括民政事务局、社会福利署和警务署等。服务对象从幼儿、青少年、成人到长者,从残疾人事、患病人事到孤寡老人、单亲妇女等等。服务领域涉及劳工、就业、教育、医疗、保健、家庭及扶贫等。总之,香港社区的服务内容非常丰富。反观大陆,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社区却承担了太多的行政职务,基本上成为了政府的“腿”,使其应有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沈阳社区建设虽已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但仍存在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学习香港社区建设的经验,还社区的本来职责,减轻其行政负担。同时,政府增加投资力度,不断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3.加强宣传,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在香港,人们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很高,据统计,香港自愿服务人员即义工占香港总人口的20%,大约100万人。这和大陆参与社区工作的居民较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在香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很多,它们承担了很多社区服务工作。香港政府在社区中发展主要扮演政策制定、资源提供和服务监管的角色,而具体运作多由民间组织实施。负责社区工作的民政事务局着重抓好社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对各互助群体、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本身很少直接提供社区服务,这样不仅可降低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本,提升服务效能,而且能使政府“轻装上阵”,社区居委会便得以从根本上脱离政府事务工作的困扰,真正回归到为居民服务的本位上来。因此,学习香港经验,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号召人们参与社区自治和活动,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发展社会服务力量,扶持社会服务组织,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建设,是沈阳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林志凯. 香港社区建设经验给深圳的启迪[J]. 经济前言,2004,4:18-20.
[2]李振发. 关于沈阳市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EB/OL]. 中国社区建设网,2003-5-2.社区建设篇7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主体;社区管理
社区建设的成功与社区建设的主体有着重要的联系。社区建设主体包括了政府法人、企事业法人、社会团法人以及全体社区成员。本文根据广州市南沙区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区建设主体及其功能作了初步的考察。
一、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法人的主导作用
政府法人就是市、区两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南沙区社区管理中心、南沙区管理委员会、南沙区各街道办事处,是南沙区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政府法人。政府法人在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和建设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主要负责制定社管理政策和社区建设、统一制订社区发展的规划、建立社区建设和管理制度,协调企事业法人、分级分工重点管理、志愿者队伍、社团法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实行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新体制,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功能,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的需要。第一是为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加大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力度的同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动广州济建设再上新台阶。从政府层面来看,必须加快转变管理职能,改革机构,改进管理方式。第二,是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需要加快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改造,通过社区管理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需要。要做到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要逐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更要通过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第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稳定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要条件。保持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只有基础稳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二、充分发挥企事业法人的支持作用
企业事业法人,就是指街道社区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企事业法人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本企事业领域的管理工作,又要充分利用本企事业的资源,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多项活动,承担自身的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企事业的功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全面的,通过企事业的党、政、工、团等组织来实现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通过企事业办食堂、托儿所、幼儿园,造宿舍,直至建学校、医院,对职工的生、老、病、死都提供服务和保障。企事业办社会在随着企事业改革下不断深化,许多职能正分离给了社会。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而且有助于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普遍性、公平性和时效性,让社会成员获得需要和应得的社会保障,同时也有助于企事业单位从沉重的社会负担中逐步解脱出来,能有效实现企事业本身的主要功能得。只是,企事业办社会的许多职能分离出来,转移给社会,并不不意味着企事业脱离了社会,也不意味着脱离企事业所在的社区。浦东新区的许多著名公司、工厂、学校以及店家,都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建设,承担多种社区服务任务,形成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有效系统。
三、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的中介作用
社团法人,指各类社会团体,它们是处于政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中间社会组织,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中介团体或中介组织。联系各自的成员以及广大社区成员,参与和支持各种社区活动是社团法人的任务。社团法人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南沙区在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社区服务指导、残疾人劳动、妇女儿童保护服务等方面,建立了一批成熟的中介社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理念,引导社区居民互相帮忙,解除在职职工的后顾之忧,减轻了企事业单位的负担,研究社会化家务劳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化后勤劳务;同时,为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南沙开发、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社区服务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规范行业服务,制订行业纪律,培训业务技术人员;开展社区服务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突出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化服务、面向居民解决本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困难,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社区服务工作的特点,多做一些社区居民真正的需要,因为政府无法顾及所有的事。具体实施时做到事先有计划、有布置、有要求,操作过程中抓检查、抓落实,重点工作还适时推广先进做法,组织交流学习,事后抓评比考核,巩固提高。协会拾遗补缺做好政府助手,减轻政府负担,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安居乐业提供方便,相当出色地发挥了社区法人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基础作用
社区建设和管理都是需要依靠广大社区成员,因为群众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在南沙区这片经济热的好地方,广大人民热情地参与南沙经济开发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一)群众在多方面上积极地参与
社区成员自己的事业之一是创建文明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的直接动力是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要是社区成员能具有参与意识,自觉、有效、坚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就有了基础,文明社区的创建就会顺利起来。南沙区管委会、各主管局以及街道办事处都要把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作用重视起来,并通过一些奖励之类的途径把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激发起来,使社区成员创建文明社区的积极性发挥得更加充分。首先,我们要认同利益,积极参与。认识到社区建设之本是社区成员。大力宣传使得社区成员懂得加强如何进行社区建设,创建一个文明社区。其次,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有着多方面、多层次和全面性的特点,其中有创建协调稳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团结和谐,社区面貌的整洁优美,社区文化的丰富高雅,形成社区教育的网络,便利民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公共安全之类。这些方面,都有各自明确的建设目标,综合起来便形成文明社区。因而从社区建设来看,这些方面都是需要社区成员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但是,对于社区成员个体来说,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参与社区建设又是有选择的。由个人的选择参与发展到整体的共同参与,便成为普遍参与的一种规律。各街道社区都分别建立的文化卫生保健团体,体育运动团体、娱乐团体、以及教育、服务、安全等方面的组织,体现了“各有侧重、共同参与”的格局。再者,社区是一个由复杂的人群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有居住、生活于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有大量社区辖区内非居民和非直属企事业单位、团体,还有直属于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团、社区居民体具有共同利益、需要,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在认识上比较易于取得一致。而非直属单位、非居民和团体同样应参与社区建设,在认识上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南沙区在创建文明社区和社区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辖区内非居民,特别是非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的作用。在认识上明确加强创建文明社区、社区建设、既是社区发展的重点,也是非直属企事业单位、团体的重点。同时在机制上形成社区共建的格局,通过社区建设共建联谊会、管理委员会、共建顾问团以及各种共建会议等等,形成“社区建设,各方参与”的形势,推动社区建设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参与。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都会有着不同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包括客观环境变化、组织调整、人事变动、缺乏设施、经费不足等等,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困难因此,所以我们需要营造一种勇于克服困难的氛围,发扬爱国家、爱社区的精神。既要强化参与意识,又要坚持参与活动。加强了对许多社会事务的管理,需要通过居民会议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二)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对于社区建设和管理、创建文明社区的一支特别重要。他们在社区居住、生活。
南沙区许多街道社区党的组织在努力探索对在职共产党员的社区管理,组织起在职共产党员。建议他们在单位与社区一样,都能严格地要求自己,能发挥起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在创建社区、和睦邻里、温馨家庭、廉洁自律、服务他人等方面,做出真正的表率。党员所在的社区党组织需要经常向在职党员通报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中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和教育的良好作用,也要定期向有关企事业单位通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的一些先进和积极地事迹。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J].上海人民出版,2003(3):22-24.
[2]翁杰明.1996-1997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11).
[3]吴铎.论社区建设主体――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发展报告[J].社会学研究,1997(5):8-15.社区建设篇8
市委决定,从今年起,把城镇社区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专项推进。这充分说明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抓好社区建设、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就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城镇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构建和谐平安**贡献力量。刚才,梁淑琴副市长宣读了《**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姚云峰副市长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全市城镇社区建设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和喀喇沁旗四个重点推进地区联系各自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讲的很好,希望抓好组织实施。
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在统一思想中奋发有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社区建设的总纲。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只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才能在更高的层次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才能使社区工作扎扎实实得以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先,推进社区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举措。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全部生命和活力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抓好基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实实在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在“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今天,大量社会管理、社会服务需要在社区体现,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通过社区来解决,城镇社区已成为城市的社会基础,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阵地。巩固这一基本阵地,就需要我们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保障作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就需要强化基层党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基层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就需要把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在社区真正得到转变和提高,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其次,推进社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社区是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区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日益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社区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和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就要把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社区,落实到居民的心里;就要坚持发展的理念,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使社区各类人群、各项工作都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和发展。
第三,推进社区建设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检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的推行、落实和完善,要在服务群众中得到体现,改革的好与不好、服务的是不是到位、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社区、社区居民的评价和满意度是最根本的检验。推进社区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行政职能的转变,必将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推进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民主建设的推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自治是广大城市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扩大和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切实有效地保障社区组织的自治权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是城镇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起着各级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无法取代的基础性、前沿性作用。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强化法制观念,使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社区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在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中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完善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社区建设工作。
二、抓住重点,在统筹兼顾中寻求突破
社区建设是一项内容繁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及有关要求。姚市长刚才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我市城镇社区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和氛围,在设施建设、服务群众、推进民主、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达到建设和谐社区的标准,任务依然艰巨,面临困难不少,工作压力不小。这就要求我们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统筹兼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一)牢牢抓住社区党组织这一核心。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我们抓社区建设,必须要牢牢抓住社区党组织这个核心。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配强班子。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做好社区工作,关键在社区党组织班子。社区党组织班子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思想导向和决策指挥作用。我们要象抓处级班子、科级班子一样,抓好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一把手,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那些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群众认可、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优秀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配强其他班子成员,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功能,努力把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
二是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社区建设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思路至关重要。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主动地适应社区居民的新期待、新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吃准上情、摸透下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条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思路。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善于在具体工作中研究、把握社区居民的新需求,及时安排、提供到位的服务,要把管理、服务与教育、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到群众中。
三是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就是要发挥促进发展的作用,领导和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公益事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就是要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做到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凝聚到建设和谐社区的具体任务上来;就是要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牢牢抓住场所、经费、待遇这一关键。场所不足、经费不够、待遇不高,是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占到77.3%,社区干部月平均工资仅为700元左右,社区年工作和活动经费不足3000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大力量解决好这些体制内的问题。按照专项推进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要求,**年要全部解决没有办公场所问题,到2010年80%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200平方米以上。要根据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人口规模、管理难易程度和社会负担等情况,核定社区运转经费,纳入旗县区年度财政预算,在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经费的基础上,社区活动经费要在1万元以上,并形成自然增长机制。要提高社区干部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将社区干部及招聘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其收入水平,力争2010年实现其年收入不低于本地上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上这些指标和任务,是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三)牢牢抓住社区服务这一主题。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没有社区服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建设。我们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高兴、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努力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努力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适应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有效资源,尽量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保证居民有求必应,享受到灵活、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律、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科学技术、心理辅导等服务。要努力实现服务形式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服务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必须创新思路和举措,构建行政服务、市场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要努力实现服务组织的网络化。适应由“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的新形势,构建纵横联通、资源共享的社区服务格局,把各种服务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区服务要真正体现“为民、安民、便民、乐民”。“为民”,就是要为社区居民解决难题;“安民”,就是让社区居民有安全感;“便民”,就是要尽可能地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让大多数人不出社区就能解决一般的生活问题;“乐民”,就是让社区居民享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生活,用健康文明的内容引导居民参与有益活动。
(四)牢牢抓住群众这一根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是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我们只有自始至终地为了群众、自始至终地相信群众、自始至终地依靠群众,才能赢得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肯定,才能使我们的社区建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分层分类做好联系、宣传、教育、团结群众的工作,帮助广大群众提高素质和觉悟。要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要求群众做的事,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把国家的法律、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把宣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社区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总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上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让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逐步形成“人人关注社区建设,人人支持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在落实责任中推动发展
当前,我市社区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实施社区建设专项推进,正是市委、市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和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顺利进行。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并解决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负专责、全力抓。旗县区委、政府是社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的社区建设专项推进领导和办事机构,确保基层遇到和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落实部门责任。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在领导小组文件和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中都有所明确,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对承担的专项推进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拿出具体的工作安排意见和措施,并落实责任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沟通和协调,既要把自己承担的任务落实好,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三)加强考核检查。为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取得实效,市委将这项工作列入了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体系,每年底将按照《**市和谐社区基本标准(试行)》,对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重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考评验收,考核结果将作为对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评价的重要依据。各旗县区也要加强对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的督促检查,并建立奖惩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有关政策,营造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氛围,引导各行各业及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监督社区建设工作。要注意及时发现、总结、宣传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实施典型引路,做到以点带面,不断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同志们,全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保持和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城镇社区建设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同志们:
市委决定,从今年起,把城镇社区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专项推进。这充分说明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抓好社区建设、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就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城镇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构建和谐平安**贡献力量。刚才,梁淑琴副市长宣读了《**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姚云峰副市长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全市城镇社区建设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和喀喇沁旗四个重点推进地区联系各自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讲的很好,希望抓好组织实施。
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在统一思想中奋发有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社区建设的总纲。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只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才能在更高的层次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才能使社区工作扎扎实实得以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先,推进社区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举措。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全部生命和活力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抓好基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实实在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在“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今天,大量社会管理、社会服务需要在社区体现,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通过社区来解决,城镇社区已成为城市的社会基础,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阵地。巩固这一基本阵地,就需要我们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保障作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就需要强化基层党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基层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就需要把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在社区真正得到转变和提高,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其次,推进社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社区是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区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日益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社区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和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就要把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社区,落实到居民的心里;就要坚持发展的理念,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使社区各类人群、各项工作都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和发展。
第三,推进社区建设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检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的推行、落实和完善,要在服务群众中得到体现,改革的好与不好、服务的是不是到位、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社区、社区居民的评价和满意度是最根本的检验。推进社区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行政职能的转变,必将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推进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民主建设的推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自治是广大城市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扩大和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切实有效地保障社区组织的自治权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是城镇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起着各级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无法取代的基础性、前沿性作用。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强化法制观念,使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社区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在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中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完善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社区建设工作。
二、抓住重点,在统筹兼顾中寻求突破
社区建设是一项内容繁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及有关要求。姚市长刚才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我市城镇社区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和氛围,在设施建设、服务群众、推进民主、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达到建设和谐社区的标准,任务依然艰巨,面临困难不少,工作压力不小。这就要求我们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统筹兼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一)牢牢抓住社区党组织这一核心。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我们抓社区建设,必须要牢牢抓住社区党组织这个核心。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配强班子。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做好社区工作,关键在社区党组织班子。社区党组织班子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思想导向和决策指挥作用。我们要象抓处级班子、科级班子一样,抓好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一把手,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那些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群众认可、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优秀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配强其他班子成员,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班子功能,努力把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
二是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实现社区建设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思路至关重要。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主动地适应社区居民的新期待、新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吃准上情、摸透下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条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思路。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善于在具体工作中研究、把握社区居民的新需求,及时安排、提供到位的服务,要把管理、服务与教育、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到群众中。
三是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就是要发挥促进发展的作用,领导和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公益事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就是要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做到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凝聚到建设和谐社区的具体任务上来;就是要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牢牢抓住场所、经费、待遇这一关键。场所不足、经费不够、待遇不高,是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占到77.3%,社区干部月平均工资仅为700元左右,社区年工作和活动经费不足3000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大力量解决好这些体制内的问题。按照专项推进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要求,**年要全部解决没有办公场所问题,到2010年80%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200平方米以上。要根据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人口规模、管理难易程度和社会负担等情况,核定社区运转经费,纳入旗县区年度财政预算,在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经费的基础上,社区活动经费要在1万元以上,并形成自然增长机制。要提高社区干部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将社区干部及招聘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其收入水平,力争2010年实现其年收入不低于本地上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上这些指标和任务,是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三)牢牢抓住社区服务这一主题。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没有社区服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建设。我们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高兴、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努力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努力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适应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有效资源,尽量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保证居民有求必应,享受到灵活、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律、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科学技术、心理辅导等服务。要努力实现服务形式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服务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必须创新思路和举措,构建行政服务、市场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要努力实现服务组织的网络化。适应由“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的新形势,构建纵横联通、资源共享的社区服务格局,把各种服务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区服务要真正体现“为民、安民、便民、乐民”。“为民”,就是要为社区居民解决难题;“安民”,就是让社区居民有安全感;“便民”,就是要尽可能地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让大多数人不出社区就能解决一般的生活问题;“乐民”,就是让社区居民享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生活,用健康文明的内容引导居民参与有益活动。
(四)牢牢抓住群众这一根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是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我们只有自始至终地为了群众、自始至终地相信群众、自始至终地依靠群众,才能赢得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肯定,才能使我们的社区建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分层分类做好联系、宣传、教育、团结群众的工作,帮助广大群众提高素质和觉悟。要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要求群众做的事,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把国家的法律、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把宣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社区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总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上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让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逐步形成“人人关注社区建设,人人支持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在落实责任中推动发展
当前,我市社区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实施社区建设专项推进,正是市委、市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和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顺利进行。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并解决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负专责、全力抓。旗县区委、政府是社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的社区建设专项推进领导和办事机构,确保基层遇到和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落实部门责任。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在领导小组文件和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中都有所明确,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对承担的专项推进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拿出具体的工作安排意见和措施,并落实责任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沟通和协调,既要把自己承担的任务落实好,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三)加强考核检查。为确保社区建设专项推进取得实效,市委将这项工作列入了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体系,每年底将按照《**市和谐社区基本标准(试行)》,对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重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考评验收,考核结果将作为对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评价的重要依据。各旗县区也要加强对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的督促检查,并建立奖惩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有关政策,营造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氛围,引导各行各业及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监督社区建设工作。要注意及时发现、总结、宣传社区建设专项推进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实施典型引路,做到以点带面,不断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