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的谈谈,以岭药业可以涨到50元吗业绩为什么能保持高增长?

来源:金融界网  金融界网4月29日消息 28日晚,以岭药业(002603.SZ)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得益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心脑血管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以及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之下连花清瘟产品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以岭药业营收和利润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高增长。   2021年一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6.68亿元,同比增长57.20%;实现归母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54.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54.71%。与此同时,以岭药业继续保持相对高额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88亿元,同比增长68.32%。   科技创新奠定业绩增长基石   以岭药业建立了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的新药研发体系,具有系统性的研发创新优势。在系统性理论指导下,以岭药业开发出覆盖心脑血管、感冒呼吸等多个疾病领域的系列创新中药,完成了包括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等在内的多项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   2020年1月,由以岭药业子公司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作为第一主研单位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该年度医药卫生界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受此影响,以岭药业学术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包括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内的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逆势增长。据年报披露,2020年前述三个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4.47亿元,同比增长11.31%。今年一季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正面效应持续显现,进一步带动以岭药业心脑血管产品销售增长。   事实上,以岭药业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多年来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以岭药业研发投入分别为3.57亿元、5.15亿元、7.37亿元,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7.41%、8.84%、8.39%,高于多数中药企业。就单季度来看,今年一季度,以岭药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8.32%至1.88亿元,创同期新高,研发费用在营收中占比相比于去年同期也进一步提升。   制图:金融界 数据来源:choice   品牌效应提升助力长期发展   2020年,疫情不仅直接带动连花清瘟产品需求增长,更使得其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事实上,除了众所周知的连花清瘟,以及前文提到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以岭药业还有多款已上市及在研产品储备。   在呼吸系统领域,连花清瘟的“姊妹产品”连花清咳片于2020年5月获批上市,并于2020年底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在糖尿病领域,以岭药业拥有用于2型糖尿病预防、治疗及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专利中药津力达颗粒,该产品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并且是首次应用络病理论探讨消渴(糖尿病)发病规律与治疗指导研发的专利新药。此外,以岭药业还拥有八子补肾胶囊、夏荔芪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益智安神片、连花定喘片等已上市或在研产品。   与此同时,以岭药业业务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大健康领域,并推进化生药研发。其中,在大健康领域,已开发完成了具有消杀、防护功效的连花呼吸健康系列产品。在化生药板块,截至2020年底,有包括苯胺洛芬注射液在内的4个1类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另有多个1类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中金公司曾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随着疫情背景下公司连花清瘟产品销售及终端覆盖快速提升,公司顺势积极推进店患教育及学术推广,我们认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随着公司其他中药产品及化药、大健康板块持续发力,有望借力品牌势能促进系列产品销售转化,长期增长空间可期。” 金融界1938万获赞 228万粉丝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2023-04-26 18:19
来源:
钛媒体APP发布于:北京市
以岭药业
4月25日晚,以岭药业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62亿元,同比增长75.75%;扣非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83.68%,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发布的一季报显示,2023年Q1实现营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148.29%;扣非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140.5%。
拆解来看,以岭药业高增长背后,业绩驱动因素除了王牌单品连花清瘟持续热销外,通心络、芪苈强心、参松养心、解郁除烦胶囊等核心中药品种均在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且在化药领域,多款在研管线稳步推进,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体现了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的巨大优越性。
目前,以岭药业已经形成了以创新中药为核心,化学生物药和健康产业为两翼的产品布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政策鼓励中药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风口下,公司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研发产出高效高产,第二增长曲线日渐成熟,成长天花板还会进一步打开。可以预见,以岭药业的增长王牌,已经远不止连花清瘟。
高基数高增长,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前两年的高基数上,以岭药业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营收净利双增长,业绩突破新高,净利润增速超过75%,达23.61亿元。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公司产品销售稳步提升,经营质量稳中向好,心脑血管中成药、中成药感冒用药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中药品种持续拓展,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以岭药业营收走势
受益于产品销售增长,以岭药业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4.87亿元,同比增长559.69%,净现比达147.98%,盈利含金量极高。合同负债11.06亿元,同比增长266.68%,业绩“蓄水池”深厚,增势亮眼。
以岭药业2022年财报
同时,公司营运能力持续提升,净营业周期缩短至41.7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1.92天,账期短、回收快,产品热销供不应求。
分产品来看,公司呼吸系统类产品2022年实现营收68.72亿元,同比增长67.29%,占总营收比重达54.83%。年报显示,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 2.44%增至2022年的10.20%,稳居市场第一。
在心脑血管疾病产品方面,以岭药业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大创新专利中药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3.64%提升3.25个百分点至2022 上半年的 16.89%。
从医疗终端产品份额情况看,米内网数据显示,公司的连花清瘟产品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则分别排第2名、第4名和第9名;津力达颗粒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糖尿病用药销售排名中位列第2名。
高研发高产出,中药创新新品有望放量
重视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一直是以岭药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2022年,以岭药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8.95亿元,同比稳增6.87%,占营收比重为7.15%,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高于云南白药(000538.SZ)、同仁堂(600085.SH)等。
在此基础上,以岭药业保持着极高的研发产出效率。一年中,公司所获专利数持续增长,获得国内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5项,累计取得专利800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我国共有2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以岭药业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就占3个,是获批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基础研究+循证临床+高水平论文的方式,实现学术高举高打,年内有望实现多个重磅成果:基于近万名心血管患者的循证研究进入总结阶段,其中通心络对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特别是心源性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望在2023年见刊。
在研管线上,以岭药业按照疾病系统分类布局开发心血管、神经、呼吸、精神、内分泌、泌尿、免疫、消化、妇科、儿科等十余个系统疾病创新中药,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覆盖临床12个系统疾病,围绕已上市、研发不同阶段、筛选阶段进行研发阵列布局。
今年,以岭药业将有多个中药创新药新品放量在即。除连花清瘟外,公司目前有3款中药创新药参与2022年医保目录谈判,其中连花清咳胶囊零降幅续约成功,新产品解郁除烦胶囊和益肾养心安神片顺利纳入医保目录,预计2023年开始放量。
连花清咳作为公司培育的下一个大市场品种,2020年获批并进入医保,该产品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近200%。华泰证券预计,受益于终端拓展、连花品牌、呼吸道传染病高发,2023年有望成长为6-10亿品种,后续看30亿销售峰值,打开呼吸线第二成长曲线。
新上市的解郁除烦新药(轻中度抑郁症)和益肾安神新药(失眠)在年初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办公室,销售人员基本到位。华泰证券预计,这两款新药将凭借较低的副作用,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强大的销售实力,冲击20-30亿元的销售高峰。
新增长点还包括公司积极布局的化生药物领域,公司在化药板块制定了"转移加工切入-仿制药国际国内双注册-专利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三步走战略。
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公司化生药板块的运作平台,承担公司化生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发业务,国际制剂车间多次通过FDA和欧盟认证,今年2月以岭万洲国际制药被授予"国际创新药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基地"称号。公司总经理杨永涛对此表示,未来将大力拓展CDMO/CMO服务,坚持创新,引领CMO行业发展。这是公司在化生药物的布局正逐渐完成从仿制到创新药蜕变的标志之一。
创新研究方面,截至2022年末以岭药业已有4个化学1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一类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三期,Pre-NDA沟通,即将申报NDA。
为此,公司也获得了业内高认可,本月初,以岭药业荣登"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27位。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五位一体”稳铸增长底色
后疫情时代,中药创新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风口之下,势必在发展快车道上更进一步。凭借成长性极强的“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以岭药业有望深度受益。
2023年,政策端值得关注的变化在于基药目录与OTC目录。其中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在今年重启(上一版为2018版),调入品种综合考量临床价值、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以岭药业连花清咳、夏荔芪、养正消积等非目录品种有望调整进入。
而新版《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请资料及要求》调整并简化转换要求,有望加速自我诊疗型处方中药转化,连花清咳有望受益于OTC转换政策改革。
去年以来,“二十大”报告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了特意强调,且在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落地背景下,中药新药临床实验和上市申请数量快速上升,新药上市申请批准数量同步增加。去年5月NMPA《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试行)》发布以来,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的研发决策注册申请迎来热潮。
2023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三年,中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关注,在行业利好不断的风口当下,以岭药业“五位一体”创新模式的制度优越性将进一步凸显,助推业绩增长。
“五位一体”的产学研融合机制,是以岭药业在三十余年的快速崛起中形成的“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也是由络病理论基础到循证医学实证的学术推广模式。
它是在遵循中医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高新技术,并以理论原创带动新药研发,最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中,以岭药业始终注重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源源不断为新药研发、生产提供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规范化中药材,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保证了药品质量,也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化。
不难看出,在清晰的长期价值与发展逻辑下,以岭药业还将继续以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中医药发展新格局,业绩有望再下一城。(本文首发钛媒体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岭药业4月25日晚,以岭药业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62亿元,同比增长75.75%;扣非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83.68%,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发布的一季报显示,2023年Q1实现营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148.29%;扣非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140.5%。拆解来看,以岭药业高增长背后,业绩驱动因素除了王牌单品连花清瘟持续热销外,通心络、芪苈强心、参松养心、解郁除烦胶囊等核心中药品种均在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且在化药领域,多款在研管线稳步推进,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体现了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的巨大优越性。目前,以岭药业已经形成了以创新中药为核心,化学生物药和健康产业为两翼的产品布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政策鼓励中药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风口下,公司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研发产出高效高产,第二增长曲线日渐成熟,成长天花板还会进一步打开。可以预见,以岭药业的增长王牌,已经远不止连花清瘟。高基数高增长,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前两年的高基数上,以岭药业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营收净利双增长,业绩突破新高,净利润增速超过75%,达23.61亿元。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公司产品销售稳步提升,经营质量稳中向好,心脑血管中成药、中成药感冒用药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中药品种持续拓展,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以岭药业营收走势受益于产品销售增长,以岭药业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4.87亿元,同比增长559.69%,净现比达147.98%,盈利含金量极高。合同负债11.06亿元,同比增长266.68%,业绩“蓄水池”深厚,增势亮眼。以岭药业2022年财报同时,公司营运能力持续提升,净营业周期缩短至41.7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1.92天,账期短、回收快,产品热销供不应求。分产品来看,公司呼吸系统类产品2022年实现营收68.72亿元,同比增长67.29%,占总营收比重达54.83%。年报显示,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 2.44%增至2022年的10.20%,稳居市场第一。在心脑血管疾病产品方面,以岭药业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大创新专利中药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3.64%提升3.25个百分点至2022 上半年的 16.89%。从医疗终端产品份额情况看,米内网数据显示,公司的连花清瘟产品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则分别排第2名、第4名和第9名;津力达颗粒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糖尿病用药销售排名中位列第2名。高研发高产出,中药创新新品有望放量重视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一直是以岭药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2022年,以岭药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8.95亿元,同比稳增6.87%,占营收比重为7.15%,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高于云南白药(000538.SZ)、同仁堂(600085.SH)等。在此基础上,以岭药业保持着极高的研发产出效率。一年中,公司所获专利数持续增长,获得国内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5项,累计取得专利80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我国共有2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以岭药业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就占3个,是获批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基础研究+循证临床+高水平论文的方式,实现学术高举高打,年内有望实现多个重磅成果:基于近万名心血管患者的循证研究进入总结阶段,其中通心络对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特别是心源性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望在2023年见刊。在研管线上,以岭药业按照疾病系统分类布局开发心血管、神经、呼吸、精神、内分泌、泌尿、免疫、消化、妇科、儿科等十余个系统疾病创新中药,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覆盖临床12个系统疾病,围绕已上市、研发不同阶段、筛选阶段进行研发阵列布局。今年,以岭药业将有多个中药创新药新品放量在即。除连花清瘟外,公司目前有3款中药创新药参与2022年医保目录谈判,其中连花清咳胶囊零降幅续约成功,新产品解郁除烦胶囊和益肾养心安神片顺利纳入医保目录,预计2023年开始放量。连花清咳作为公司培育的下一个大市场品种,2020年获批并进入医保,该产品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近200%。华泰证券预计,受益于终端拓展、连花品牌、呼吸道传染病高发,2023年有望成长为6-10亿品种,后续看30亿销售峰值,打开呼吸线第二成长曲线。新上市的解郁除烦新药(轻中度抑郁症)和益肾安神新药(失眠)在年初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办公室,销售人员基本到位。华泰证券预计,这两款新药将凭借较低的副作用,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强大的销售实力,冲击20-30亿元的销售高峰。新增长点还包括公司积极布局的化生药物领域,公司在化药板块制定了"转移加工切入-仿制药国际国内双注册-专利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三步走战略。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公司化生药板块的运作平台,承担公司化生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发业务,国际制剂车间多次通过FDA和欧盟认证,今年2月以岭万洲国际制药被授予"国际创新药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基地"称号。公司总经理杨永涛对此表示,未来将大力拓展CDMO/CMO服务,坚持创新,引领CMO行业发展。这是公司在化生药物的布局正逐渐完成从仿制到创新药蜕变的标志之一。创新研究方面,截至2022年末以岭药业已有4个化学1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一类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三期,Pre-NDA沟通,即将申报NDA。为此,公司也获得了业内高认可,本月初,以岭药业荣登"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27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五位一体”稳铸增长底色后疫情时代,中药创新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风口之下,势必在发展快车道上更进一步。凭借成长性极强的“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以岭药业有望深度受益。2023年,政策端值得关注的变化在于基药目录与OTC目录。其中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在今年重启(上一版为2018版),调入品种综合考量临床价值、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以岭药业连花清咳、夏荔芪、养正消积等非目录品种有望调整进入。而新版《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请资料及要求》调整并简化转换要求,有望加速自我诊疗型处方中药转化,连花清咳有望受益于OTC转换政策改革。去年以来,“二十大”报告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了特意强调,且在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落地背景下,中药新药临床实验和上市申请数量快速上升,新药上市申请批准数量同步增加。去年5月NMPA《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试行)》发布以来,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的研发决策注册申请迎来热潮。2023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三年,中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关注,在行业利好不断的风口当下,以岭药业“五位一体”创新模式的制度优越性将进一步凸显,助推业绩增长。“五位一体”的产学研融合机制,是以岭药业在三十余年的快速崛起中形成的“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也是由络病理论基础到循证医学实证的学术推广模式。它是在遵循中医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高新技术,并以理论原创带动新药研发,最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中,以岭药业始终注重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源源不断为新药研发、生产提供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规范化中药材,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保证了药品质量,也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化。不难看出,在清晰的长期价值与发展逻辑下,以岭药业还将继续以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中医药发展新格局,业绩有望再下一城。(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岭药业可以涨到50元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