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以岭药业可以涨到50元吗业绩为什么能保持高增长?


摘要:3季度超2.5万投资者离场(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编辑|凯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168篇原创
11月15日,#石家庄连花清瘟胶囊卖断货#的话题登上热搜,阅读量超2亿多。连花清瘟胶囊又火了。
财联社报道,不仅是石家庄当地药房能“有多少卖多少”,甚至是以岭药业员工内购平台的订单都爆满,需要排单等待邮寄了。
以岭药业的股价也顺势大涨,11月14日涨停,11月15日盘中一度涨停,两天累积上涨19.99%,截至11月16日收盘,本月累积上涨超30%;10月累积上涨40.4%。
以岭药业似乎也在趁热打铁,今天(11月16日)发公告,其中药新药藿夏感冒颗粒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这不禁让人好奇,连花清瘟胶囊的业绩“神话”、以岭药业股价大涨还能持续多久?
01
以岭药业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创始人吴以岭1949年生人,先后就读于河北医学院中医系、南京中医学院,1982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河北省中医院工作,后担任石家庄市高新区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岭药业的官网称,吴以岭教授是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
其招股书及财报披露,吴教授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截至2021年底,在三个行业学会中任职,是全国政协委员。
2011年7月,以岭药业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招股书披露,以岭药业的实控人为吴以岭、吴相君(吴以岭之子)和吴瑞(吴以岭之女),在2021年报中,依然未变,还是很稳定。
图片来源|以岭药业2021年报截图
此外,截至2021年底,吴希珍(吴以岭之姊)也持有以岭药业0.36%股份,与吴以岭、吴相君、吴瑞为一致行动人。
同时,吴家兄妹还子承父业,均在公司任职。
吴以岭之子吴相君,获中医专业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是以岭药业的法人代表,同时担任总经理。
而72岁高龄的吴以岭仍然担任公司董事长。
02
以岭药业的业绩大涨常与疫情有关,而连花清瘟则是受关注近20年的“神药”。
连花清瘟胶囊诞生于疫情,走红于疫情。它是2003年SARS期间,以岭药业研发的具有抗多种病毒作用的中药专利新药。
2009年,连花清瘟胶囊因“甲流”爆发,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3—2021年,以岭药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在6.02%—51.04%之间,增长最快的是2013年51.04%和2020年50.76%。
同期,归属净利润增速在1.21%—100.95%,增速最快的是2020年,直接翻倍达100.95%。
2013年,以岭药业业绩大涨,同样与疫情有关。
当年,其产品连花清瘟胶囊被国家卫计委列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一版、第二版)》用药。
2020年的业绩大增,蜜友们都很熟悉了,谁家还不搞点备用药呢。蜜姐家里现在也有几盒连花清瘟胶囊。
尽管对于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一直以来争议不少。今年4月,王思聪的微博账号被罚之前,其“手撕”连花清瘟的内容,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但在今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
2019年,以岭药业的营收58.25亿元;2020年增至87.82亿;2021年突破百亿大关,达101.2亿元。
2019—2021年,其归属净利润增速更快,分别为6.065亿、12.19亿和13.44亿。尤其是2020年,其营收同比增长50.76%,归属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00.95%。
这与其高毛利率相关,2013—2021年,以岭药业的毛利率63.62%—68.05%,较为稳定;净利率在9.81%—13.83%。
尽管2020—2021年,其毛利率有小幅波动,但净利润明显增长,今年1-3季度,其净利润分别为17.76%、19.82%和15.33%。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03
连花清瘟堪称以岭药业的“印钞机”,拉动业绩,毛利率超68%!
以岭药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4大类产品:心脑血管类、呼吸系统类、其他专利产品和其他类,前两者的营收占比超85%。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抗感冒类产品营收占比近46%。
其心脑血管类产品营收占比近年来下滑明显,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其营收占比分别为:53.15%、39.24%、44.82%和40.85%。
同期,呼吸系统类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较大,但2021年有所回落,2019—2021年其营收占比分别为:29.24%、48.46%、40.60%。
2022年半年报中,原财报的“呼吸系统类”产品被更换为了“抗感冒类”产品,营收占比提升为45.87%。
其中,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抗感冒类产品毛利率高达68.05%,营收半年达25.53亿元,同比增长2.44%。
实际上,这还是毛利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完成的业绩,2020—2021年,这类产品的毛利分别高达69.04%和71.85%;营收分别达42.56亿元和41.08亿元。
有意思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的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却保持了正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营收79.46亿元,同比下滑2.04%;但归属净利润达14.14亿元,超去年全年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增长15.58%;扣非净利润更是增长了20.6%。
图片来源|以岭药业2022三季报截图
04
研发投入减少,抗疫药概念股风险显现。
2020年,以岭药业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达7.3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8.39%。2021年增至8.38亿元,营收占比微降至8.28%。
今年半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3.85亿元,营收占比下滑至6.91%。
从单季度营收增速来看,以岭药业受疫情变化影响还是颇大,2021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都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
2020—2021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增速分别为50.76%、15.19%和-2.04%。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同样,其单季度的归属净利润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甚至不乏负增长。
随着疫情走向尾声,连花清瘟总要经历类似的业绩波动。
2009年甲流疫情爆发,连花清瘟胶囊销售大幅增长,较2008年增长670%。但到了2010年,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连花清瘟胶囊库存大增,收入下降。
同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控制,可以预想连花清瘟等抗疫药的销量将下滑,势必会影响以岭药业的业绩。
从近年来连花清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变化也能看出这一趋势。2019—2021年,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68%、9.86%和6.63%。
今年半年报显示,以岭药业的营收同比下滑近6%,除抗感冒类产品同比微增2.44%外,其他三类产品均为同比下滑:心脑血管类同比下滑10.97%,其他专利产品更是同比下跌近30%。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未来以岭药业的抗感冒类产品也业绩下滑,恐怕财报不会太好看。
图片来源|以岭药业2022半年报截图
虽然以岭药业营收下滑,净利润也能保持增长,但2021年报中提示了其面临的风险:受医药行业招标降价、二次议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措施影响,其药品有降价的风险。
有趣的是,今年三季度,以岭药业的业绩大增,股价大涨,但当季有超2.5万普通投资者选择了落袋为安,抛售离场。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岭药业4月25日晚,以岭药业披露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23.62亿元,同比增长75.75%;扣非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83.68%,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发布的一季报显示,2023年Q1实现营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148.29%;扣非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140.5%。拆解来看,以岭药业高增长背后,业绩驱动因素除了王牌单品连花清瘟持续热销外,通心络、芪苈强心、参松养心、解郁除烦胶囊等核心中药品种均在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且在化药领域,多款在研管线稳步推进,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体现了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的巨大优越性。目前,以岭药业已经形成了以创新中药为核心,化学生物药和健康产业为两翼的产品布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政策鼓励中药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风口下,公司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研发产出高效高产,第二增长曲线日渐成熟,成长天花板还会进一步打开。可以预见,以岭药业的增长王牌,已经远不止连花清瘟。高基数高增长,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前两年的高基数上,以岭药业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营收净利双增长,业绩突破新高,净利润增速超过75%,达23.61亿元。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公司产品销售稳步提升,经营质量稳中向好,心脑血管中成药、中成药感冒用药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中药品种持续拓展,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以岭药业营收走势受益于产品销售增长,以岭药业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4.87亿元,同比增长559.69%,净现比达147.98%,盈利含金量极高。合同负债11.06亿元,同比增长266.68%,业绩“蓄水池”深厚,增势亮眼。
以岭药业2022年财报同时,公司营运能力持续提升,净营业周期缩短至41.7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1.92天,账期短、回收快,产品热销供不应求。分产品来看,公司呼吸系统类产品2022年实现营收68.72亿元,同比增长67.29%,占总营收比重达54.83%。年报显示,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 2.44%增至2022年的10.20%,稳居市场第一。在心脑血管疾病产品方面,以岭药业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大创新专利中药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3.64%提升3.25个百分点至2022 上半年的 16.89%。从医疗终端产品份额情况看,米内网数据显示,公司的连花清瘟产品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则分别排第2名、第4名和第9名;津力达颗粒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糖尿病用药销售排名中位列第2名。高研发高产出,中药创新新品有望放量重视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换,一直是以岭药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2022年,以岭药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8.95亿元,同比稳增6.87%,占营收比重为7.15%,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高于云南白药(000538.SZ)、同仁堂(600085.SH)等。在此基础上,以岭药业保持着极高的研发产出效率。一年中,公司所获专利数持续增长,获得国内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5项,累计取得专利80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我国共有22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以岭药业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就占3个,是获批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基础研究+循证临床+高水平论文的方式,实现学术高举高打,年内有望实现多个重磅成果:基于近万名心血管患者的循证研究进入总结阶段,其中通心络对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特别是心源性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望在2023年见刊。在研管线上,以岭药业按照疾病系统分类布局开发心血管、神经、呼吸、精神、内分泌、泌尿、免疫、消化、妇科、儿科等十余个系统疾病创新中药,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覆盖临床12个系统疾病,围绕已上市、研发不同阶段、筛选阶段进行研发阵列布局。今年,以岭药业将有多个中药创新药新品放量在即。除连花清瘟外,公司目前有3款中药创新药参与2022年医保目录谈判,其中连花清咳胶囊零降幅续约成功,新产品解郁除烦胶囊和益肾养心安神片顺利纳入医保目录,预计2023年开始放量。连花清咳作为公司培育的下一个大市场品种,2020年获批并进入医保,该产品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近200%。华泰证券预计,受益于终端拓展、连花品牌、呼吸道传染病高发,2023年有望成长为6-10亿品种,后续看30亿销售峰值,打开呼吸线第二成长曲线。新上市的解郁除烦新药(轻中度抑郁症)和益肾安神新药(失眠)在年初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办公室,销售人员基本到位。华泰证券预计,这两款新药将凭借较低的副作用,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强大的销售实力,冲击20-30亿元的销售高峰。新增长点还包括公司积极布局的化生药物领域,公司在化药板块制定了"转移加工切入-仿制药国际国内双注册-专利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三步走战略。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公司化生药板块的运作平台,承担公司化生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发业务,国际制剂车间多次通过FDA和欧盟认证,今年2月以岭万洲国际制药被授予"国际创新药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基地"称号。公司总经理杨永涛对此表示,未来将大力拓展CDMO/CMO服务,坚持创新,引领CMO行业发展。这是公司在化生药物的布局正逐渐完成从仿制到创新药蜕变的标志之一。创新研究方面,截至2022年末以岭药业已有4个化学1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一类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三期,Pre-NDA沟通,即将申报NDA。为此,公司也获得了业内高认可,本月初,以岭药业荣登"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27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五位一体”稳铸增长底色后疫情时代,中药创新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风口之下,势必在发展快车道上更进一步。凭借成长性极强的“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以岭药业有望深度受益。2023年,政策端值得关注的变化在于基药目录与OTC目录。其中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在今年重启(上一版为2018版),调入品种综合考量临床价值、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以岭药业连花清咳、夏荔芪、养正消积等非目录品种有望调整进入。而新版《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请资料及要求》调整并简化转换要求,有望加速自我诊疗型处方中药转化,连花清咳有望受益于OTC转换政策改革。去年以来,“二十大”报告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了特意强调,且在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落地背景下,中药新药临床实验和上市申请数量快速上升,新药上市申请批准数量同步增加。去年5月NMPA《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试行)》发布以来,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的研发决策注册申请迎来热潮。2023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三年,中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关注,在行业利好不断的风口当下,以岭药业“五位一体”创新模式的制度优越性将进一步凸显,助推业绩增长。“五位一体”的产学研融合机制,是以岭药业在三十余年的快速崛起中形成的“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也是由络病理论基础到循证医学实证的学术推广模式。它是在遵循中医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高新技术,并以理论原创带动新药研发,最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中,以岭药业始终注重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源源不断为新药研发、生产提供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规范化中药材,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保证了药品质量,也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化。不难看出,在清晰的长期价值与发展逻辑下,以岭药业还将继续以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中医药发展新格局,业绩有望再下一城。(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的走势往往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而业绩就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业绩越高越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前不久,以岭药业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91亿元,同比增加2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6亿元,同比增加5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增长46.67%。由此可见,以岭药业增长态势良好。对于上半年净利润的高增长,以岭药业称“主导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资料显示,以岭药业主营专利创新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专利新药13个,已形成较为丰富的产品群,主导产品目前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领域。以岭药业重点布局中医药板块的研发管线,围绕心脑血管病、呼吸、内分泌、神经、肿瘤、泌尿等发病率高的疾病领域,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涉及临床12个系统疾病,且不断有新品推出。在7月14日,以岭药业还公告了中药创新药“参蓉颗粒”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该品分类为精神神经类药物,功能主治扶元起萎、养荣生肌,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督元虚损证。同时,以岭药业还积极完善“中药-化生药-健康品”研发创新体系建设,推行“科研性的新药研发”策略,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药、化生药、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药品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管线。分析人士认为,以岭药业多领域多品类布局,将为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可持续驱动力。从以上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以岭药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而且还有诸多新的业绩增长点,这对于以岭股价未来的走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预测,以岭股价仍有持续增长的可能。聚焦商业模式和经营沉浮健康新闻编辑,健康领域创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岭药业可以涨到50元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