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稀缺人才性与按需分配矛盾么?资源的稀缺人才性能被克服么?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貌似客观唯物主义的分析,在我看来却是一种类似银行挤兑一般的恶性思维。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其实是一种动态博弈事 ...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貌似客观唯物主义的分析,在我看来却是一种类似银行挤兑一般的恶性思维。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其实是一种动态博弈事件的描述,在现实社会各种案例中也屡屡应验,也正是此贴的“阵眼”所在。
我们都知道:再大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再高,也抵不过人为挤兑的冲击,太平盛世中,大家都觉得天下太平,谁也不会凑热闹扎堆到银行排队取钱,可一旦经济不景气,宏观政策不稳定,百姓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惹得人心惶惶,近几年来这种案例还真不少,不说别的,“抢盐”风潮就能说明一切。这是一种社会公信力丧失导致百姓心态不稳的典型表现!
可是西经开篇就以此为理论假设,表面貌似理所当然,实际却是向学习者灌输一种极端的系统思维:
1、物质有限,损人利己乃主要竞争思维——不强调全局利益;
2、人性自私,你不害人,人要害己——不相信任何人;
3、资源有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重视短期利益;
4、价值有限,掠夺比创造重要——掠夺第一,创造第二;
所以大家看到了,全球变暖条件下,为何各西经拥趸主导国度从不感冒?从不积极?
--------------------------------------未完,开完会后继续发!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09-09-18 &匿名提问 发布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是孤独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人类从太阳和地球那里可以得到满足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维持的足够的,甚至可以说过剩的能量。但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于是人们也就不断的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成其为问题,但相对人们的“过度需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了。 从逻辑上来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资源的稀缺性所带来的种种理论与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惑一直为学术界和实务者所关心和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各个角度和层面,本文将尝试着探讨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权力寻租问题。   对于人类来说,资源是重要的,也是稀缺的。正因为这种稀缺性,节约才成为必要,才产生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问题。从古至今,资源有种种配置方式,如最初的“习惯”,以及后来的排队,抓阄等。在理论界,根据资源配置的主体的不同主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1.市场配置。即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鼓励市场形成价格和自由交易,强调效率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2.政府配置。即政府发挥宏观调配的作用对资源进行配置。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管制,许可证,配额,指标,投标等。 市场配置方式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公共选择学派等所推崇的资源配置方式。其理论假设是经济人,X理论等,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而关于政府配置在理论界最有影响的系统性理论是凯恩斯针对1923年经济危机提出的,主要强调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后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政府所采用,成为其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力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需要经济学?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设想一下,如果适用的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凭挥霍浪费,经济学又有什么必要呢? 当然,资源的稀缺性,一般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时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举例来说。相对而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言。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呼吸。所以,并没有专门研究分配空气的学问。但就大多数自然资源来说,几乎都是稀缺的。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的,所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要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资源的有限性、人们需要的无限性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一方面,人类生存发展总是需要生活资料,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要,如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或者经济需要、政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形成一个复杂的需求结构,这一结构随着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需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扩充其规模。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产生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资源的有限性也叫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资源或者说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不平衡性有两层涵义:一是相对于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和多样化的需求而言是不平衡的,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分出轻重缓急,在满足需求时分出先后顺序;二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总之,结构和分布失衡导致每一个体和群体都面对着资源稀缺性难题。显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便形成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人类世世代代奋斗不息;为了解决矛盾,人类研究、探索、创立和发展了各门科学。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各个国家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它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代国家一般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上述矛盾。一方面,运用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注意保护环境,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计划使用资源和节约资源,扩大对外交流,利用国际资源;限制人口及其消费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生产与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以提高效率和求得社会公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缓和、减少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斗争,保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两方面的措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不稳,则无法满足当代和未来人口的幸福生存与发展;“核心”背谬,将制约人们行为的协调统一,进而又威胁到“基础”的巩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增加,到了现代,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或短缺性日益凸现,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像《圣经》里描述的只有亚当和夏娃、资源十分丰裕的伊甸园那样的地方,在现时代是难以找到了。在当代,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要无限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矛盾,即所谓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但自然资源短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而技术落后,相互之间需要合作,取长补短。其一致性毋庸置疑。二战以后的几十年间,它们之间的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发生普遍严重的债务危机,对于双方的发展都形成制约。其对立性十分明显。资源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关系整个世界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过去我们对于资源的有限性问题的确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的理论教育中只是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来不提资源的稀缺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所以过去多少年里人们几乎没有资源稀缺的概念。我国主要矛盾的形成的确有生产关系或者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但科学技术落后、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不足是重要的原因,当制度问题基本解决以后,这个原因便越是明了。我国现在的快速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状况、能源供给和环境承受能力的严厉约束。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是1/4,石油是12%,天然气仅为4%,煤炭是55%。而与此同时,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比如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④我国社会落后的生产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正是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要无限性矛盾的反映或者表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房地产泡沫及表现形式  泡沫或泡沫经济一词,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界,迄今为止国际上并没有作出统一的或经典的释义。一般认为简要的释义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具体的解释是: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各种&狂热&的活动,使得某种商品、某种资产或某个公司股票的价格猛涨,若干倍地远离其价值。这种若干倍猛涨形成的高价,不能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灭。这就是泡沫或泡沫经济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则称之为泡沫事件。  对泡沫或泡沫经济一词的释义,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在认同西方的普遍解释的同时,有些专家从房地产实体经济的角度认为,在发展经济中不顾需要和可能,盲目地过量生产或过量投入,造成了产品或建成项目的大量积压,结果造成了大量土地、房屋闲置和&半拉子&工程,也是一种泡沫现象。值得指出的是,近些年人们议论的房地产泡沫,主要是依据这种定义进行议论的。  综合上述几种释义,可以认为当房地产的价值与其价格出现严重的背离,房地产的价格在短期内急剧上升,房地产市场出现普遍的严重的投机现象,房地产投资在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膨胀,房屋出现明显的空置时,就认为出现了房地产过热的现象,甚至出现泡沫。房地产泡沫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价格泡沫。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地价虚涨的同时必然引起房价虚高,由于实际购买力没有随房价而增长,购房者难以承受,很快就将形成明显的消费断层,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1992年我国海南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就是典型的例证。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就会形成泡沫经济。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衡量房地产出现泡沫的标准  由于对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定义比较复杂,因此,衡量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也有多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特别是对于在什么状态下才叫做&泡沫状态&,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和量化评价体系。目前,我国一些学者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用房地产价格收入比和房地产的空置率这两个主要的指标进行衡量,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  1、房地产价格收入比。目前各省市的商品房价格相当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7~15.8倍不等,全国平均为9.84,而根据国际经验,住宅价格相当于一般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6倍。有学者认为,只有少数高收入阶层能够买得起高价房。当这一阶层的需求逐渐被消耗掉后,将会出现明显的消费断层,从而产生价格的虚涨,出现泡沫。  2、房地产空置率。2000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0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总空置量已超过1亿平方米,全国竣工商品房面积为1.8948亿平方米,如果以前三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之和为口径计算,商品房空置率达20%,大大超过了国际上通行的商品房空置率10%的危险警戒线,故而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房地产价格收入比和空置率这两个指标的计算标准、统计口径上有些差异,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从房地产虚拟经济的角度理解当前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行业究竟是否出现了泡沫?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源何在?如何衡量房地产行业是否出现了泡沫,其量化的评价体系是什么?如何防范和进行政策的调控?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房地产虚拟经济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当然,关于房地产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本文仅就当前房地产泡沫论争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  (一)房地产虚拟经济的存在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源  区别于其他商品和资产,房地产既是一种实物资产,同时具有虚拟资产的特征,其虚拟资产的特征表现在:  1、房地产在满足使用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还可以获得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由于可以实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还可以通过对房屋的出租和经营获得收益;  2、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土地价格表现为级差地租,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化&的定价方式;  3、房地产交易市场是一个权属交易的市场。这就使得房地产的交易可以脱离实物资产的转移,而表现为权属证书的转移,而房地产权属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但它依托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循环运动使得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如炒地皮、炒楼花等行为;  4、影响房地产预期因素极其复杂,而一旦预期未能实现时,就将产生价格的非理性大幅波动;  5、从房地产金融的角度进行研究,房地产金融工具依托金融系统的循环运动使得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如房地产抵押贷款以及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房地产公司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交易等金融活动。  正是这些因素是房地产的价值与价格出现背离,当房地产的的价值与其价格出现严重的背离,房地产的价格在短期内急剧上升,房地产投资急剧膨胀,就有可能产生房地产泡沫。因此,房地产虚拟经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房地产作为虚拟资产的特征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从房地产虚拟经济的角度理解我国房地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虚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深化,金融行业的住房信贷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末,全国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仅为190亿元;2001年末,全国商业性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6398亿元,是1997年末的33倍。然而,目前我国各专业银行发放个人抵押贷款的额度占银行房地产信贷额度的6%,占贷款总额的1%左右,远远低于国际上20%~40%的水平。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GDP的5.8%,英国为56%,美国为54%,日本为33%,香港为31%。  房地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规模迅速扩大,1970年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发行额为10亿美元,到1997年增加到3609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占未清偿抵押贷款的比例,从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50%,抵押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债务市场。此外,2000年美国房地产信托(REITS)的市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5%。高度发达的房地产虚拟经济和住房金融体系大大地刺激了房地产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到1991年美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59平方米,住房自有率达到75%以上,房地产业成为长期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我国房地产证券化才刚刚起步,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产业基金等,目前基本上还是空白,据说已有银行上报了有关方案,并有可能在近期出台一些操作性文件。  可见,与发达国家房地产业相比,我国房地产虚拟经济总量不足,房地产虚拟经济总量与实体经济总量的比例关系失调,房地产金融工具单一、渠道不畅通,金融支持还远远不能满足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居民的支付能力,限制了居民的有效购买需求,同时客观上限制了银行的放贷的规模,制约了银行的资金的流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居民住房需求强烈与商品房空置严重并存。房地产虚拟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  (三)从个人住房贷款制度的差异理解房地产价格收入比  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购房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抵押贷款,包括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和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其中,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包括:平摊本金抵押贷款、固定月付抵押贷款、分级偿还贷款等方式;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又包括:价格水平调整抵押贷款、分享价值增值抵押贷款等方式。而每一种方式对于购房者在购买能力上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固定月付抵押贷款方式支付成本最高,但最初几年(通常为五年)月支付数额大大低于其他两种方式,降低了支付要求,将使更多的家庭具有支付能力,特别适合当期收入低,但预期收入增长较快的年轻人和初次购房者;平摊本金抵押贷款的支付成本最低,但最初对购房者的支付能力要求大大高于其他两种方式,而且随着还款时间的延续,月支付额大幅减少,特别适合当期收入水平高,预期收入不确定或可能减少的购房者,比如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将退休的老年人;固定月付抵押贷款是国内外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收入相对稳定的阶层。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贷款方式只有固定月付抵押贷款的方式,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方便了客户和银行的实际操作,但限制了预期支付能力较强的购房者的有效需求的实现,也给预期收入不确定的购房者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增加了支付成本,事实上,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特征,今后一段时间内居民的经济状况变化会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与我国相对单一和固定的贷款方式形成极大的反差。  此外,对于同一种贷款方式,由于贷款期限和首付比例的不同,对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房需求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短则3~5年,最长的也只有20~30年,国际上发达国家通常情况下为30~50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首付比例为房价的10%~20%,而我国目前的首付最低比例为20%,在中小城市往往要求更高,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这与我国目前房价高、收入低的国情相比,大大限制了居民的购房需求。事实上,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房地产产品,应该推出不同形式的抵押贷款安排。  考虑到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形成的消费者资金周转率的提高、银行资金的乘数效应,对于房价收入比的分析,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住房金融制度和政策的差异,进行修正对比,可以断言,考虑这些因素后,我国相对房价收入比将大大降低
.什么叫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由于过度投机而产生虚伪的需求从而使房地产的价格虚高。 2.为什么会产生房地产泡沫? 是因为人们预期房地产会在未来升值,所以会对房地产进行投机买卖,以期取得超额收益。(投机者是为赚钱而买卖房产,而消费者是为居住,出租而购买) 3.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如果在房地产投机者在购买房产一段时间后预期房地产价格会下跌,投机者就会大量出售房地产,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下跌,这又会进一步加大房地产投机者对未来房地产价格下跌的预期。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房价越来越低,房地产业利润越来越底,房地产开发商破产,银行收不回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引发金融危机。 4。我国目前存在房地产泡沫吗? 我人为存在,但不严重。因为我过房价的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后对住房需求高涨引起的,不存在过度投机。
时下流传的房地产泡沫说,往往从不同人嘴里出来的是不同的概念。中国究竟有没有地产泡沫,见仁见智,乱成一团的主要原因是参照标准问题。平头老百姓不懂什么是“地产泡沫”;专家学者懂泡沫,依据是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标准,还有空置率的国际比较;政府部门更懂得“泡沫”意味着什么,所以绝不承认有泡沫,房地产开发商傻呵呵的最乐观,认为中国房地产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本没有泡沫的影子。房地产泡沫说是纠合了许多盲目的、嫉妒的、正义的、逻辑的、理论的、怨愤的、恶毒的、无聊的、恶作剧的等等普罗大众的情感,已经形成一种公众舆论。舆论杀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以随便找出1000条理由,来说明一项没来由的事情。我们从近来媒体上阐述地产泡沫的N个方面,来看看泡沫吹起和膨胀的全过程。 本人:其实现在买房总比以后买,按照目前中国形势看,房价将会持续上升,加之资源逐渐减少,会导致物价上扬,那么商品房会随之涨价。 参考资料:
不错 ------ 还可以 -------- 好资料 ------ 收谢了
是因为虚幻的需求而导致的房价不正常攀升,一般是由于热钱引起的,也就是大量的投资或是投机性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而导致的虚假的需求,属于柔性需求。但是这种虚假的繁荣会在热钱撤离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引发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就好像泡沫最终会破裂一样。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危机,所以危害很大。日本经济倒退20年就是因为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怎样构成矛盾?_百度知道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怎样构成矛盾?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的提问已经解决了你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缺人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