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退休老中医,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一直在药店上...

老中医李伯藩义诊九年分文不取 称退休工资够用了
几十年来,李伯藩获得的各种获奖证书、奖状放了满满一纸箱,一直封得严严实实的。
李伯藩被评为云南省“最美医生”“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还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新华网 &&正文
日 10:01:20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云南省宾川县退休中医李伯藩正在为患者把脉。资料图片
李伯藩,云南宾州人,七十有五。退休后,义务行医九年,不取分文。不但不要患者的钱,也不要医院返聘的优厚条件,甚至连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要申报。一家五口就住单位的集资房,一身夹克穿了20年。他的理念是:退休工资,足以养身,更多何为?
退休至今,已为30多万患者免费看病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县医院对面的小巷深处,是原县妇幼保健院的诊室。房间里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李伯藩正为患者把脉。
“你哪里不好?手伸来我把一下脉。”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他和蔼地对病人说:“给你开了7服药,自己到药店买药。7服药服完后有什么变化给我打电话。”
“谢谢李医生了,这几年没少麻烦您。”年近50岁的患者陈大姐说。
日,65岁的李伯藩延期5年正式从县中医院退休。退休第二天,他在自家不足50平方米的小院里搭建一间简易诊所,白天在家义诊8小时,晚上电话邮件义诊。李伯藩看病只开处方,不收挂号费也不卖药,患者拿处方可以到任何一家中药店抓药。
看病的人太多,家里简易诊室容不下。宾川县从邻近的妇幼保健院借了几间房,作为李伯藩的中医诊室,诊室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有人建议他适当压缩看病时间,李伯藩听后严肃地说:“那怎么行!一个医生躲开病人就是犯罪啊。”最终方案是,患者由志愿者管理,预约挂号,每天限号150个。
有人估算,从2006年退休至今,他已为30多万患者排忧解患!按乡村医生每次9元钱的挂号费计算,仅此一项就接近300万元。
免费义诊不是怕钱扎手。李伯藩说,这是家规。临终前,还在为患者免费诊断开处方的父亲李子宽说:“伯藩,要记住,当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为了钱。对穷人要多关心一点,对他们态度要更好一点。”从医50多年,这一直是李伯藩的座右铭。
皮夹克穿了20多年
李伯藩几乎天天给人看病,没有休息日。在巷口卖烧饵的大姐说,“我每天早上都在这摆摊,有很多人来问路,要找李医生看病,一年到头,李医生都没有休息日。”
国内外慕名求医的患者数不胜数。像李伯藩这样一位名医,有人认为:一定腰缠万贯、身居豪宅了。至今他一家五口的居住面积还不足100平方米。这是单位的集资房,优先认房的他选择一楼。有人不理解,他说:“住楼上,病人找我看病不方便,老人和重病号上楼都困难。”
几十年来,李伯藩获得的各种获奖证书、奖状放了满满一纸箱,一直封得严严实实的。
李伯藩穿着一件带毛领的皮夹克。上世纪80年代初,这件衣服200多元,他一直不舍得买。直到过了好几年,李伯藩才狠下心买下来。“太喜欢这件衣服了,穿着很暖和。”他笑着说,一穿就20多年。
病人没来,他下乡去找
一位来自永胜县片角乡农民患了肾病,已欠下了许多债款,连转院的车费都无从着落。唯一的选择就是把病人接回家,听天由命。
李伯藩心里有这个病人。他开好处方交给患者丈夫说:“先抓7服药回去煎服,一天一服,吃完再来抓。”并再三叮嘱:“好好照顾病人,特别注意不要让病人感冒,如果病人服药后尿出尿来,用瓶子收集好,下次看病时带来给我看。”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病人的丈夫还是没有来。李伯藩内心十分焦急,实在坐不住了,叫了一个学生用摩托车带他,赶了40多公里路,终于找到了那夫妇俩住的村子。
正在犁地的患者丈夫看到李伯藩,赶紧领着回家。发现病人已经能排尿,量一天比一天多,李伯藩松了口气,嘱咐患者丈夫:“再忙也要看病拿药,每天一服不能间断,每个星期来开一次方。”半年后,患者就和没生病以前一样了。
种种“诱惑”都回绝
当年,李伯藩要退休了。消息一出,州内、省内甚至省外的大医院纷纷派人找到他,要以丰厚的待遇聘请他,但任由他们磨破嘴皮,都被李伯藩婉言谢绝了。
最有诱惑的要数一个三级乙等医院的条件。李伯藩还特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今天有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来找我,想请我去医院坐诊,薪酬由我自己定;同时还可以解决你们小两口的工作问题,随我一起上班,加入医院的正式编制。孙子的入学问题由医院出面协调,读当地最好的小学、初中,至于住宿与交通这两样,医院现在就已经安排好了。我回绝了这家医院的邀请。请原谅我没有和你们商量就做了决定,希望你们小两口能够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
听了父亲的话,李少华百感交集,他说:“您多心了!这么多年,在您的言传身教下,知道您追求什么,又怎么会不同意您的决定呢!”
面对种种“诱惑”,李伯藩只是淡淡地说:“钱,生没有带来,死也带不去,退休工资已足够用了,我哪儿也不去,我在宾川工作了几十年,病人离不开我。”
拒绝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
病人感谢他的钱他不要,外单位给他个人的钱他不收,就连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他都不要。
2001年夏天,宾川县中医院办公室给李少华打电话,说有一份表格需要我代父亲填写。他来办公室一看,原来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申报表。这是父亲的一件大事,李少华就严格地按照要求填写了表格。
他拿着申报表请父亲确认,高兴地说:“爸爸,表格我替您填好了,您看看哪儿还需要改一下不?”
父亲的态度出乎他的意料,脸一下子拉下来了:“谁让你填的?”
“这是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才能享受的,是政府对你业绩的认可。”儿子解释说。
“我不需要这个!”李伯藩火了。“国家给我的工资够生活就行了,我不需要,不需要就是不需要!”
知道父亲的坚持,儿子没敢再吱声。
带出一群“李伯藩”
不要荣誉,荣誉追身来。
李伯藩被评为云南省“最美医生”“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还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一个李伯藩,带动了一队志愿者。日前,宾川县中医义诊工作室在县中医院正式挂牌,县内中医医师轮流义诊。
医生有来自县各医院的,也有来自个体中医诊所的,在每周三至周日定期轮流坐诊,和李伯藩一样,也不要钱,还提供医疗咨询。成立当天,有近200名患者到这儿看病。(王君平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药店坐堂医称不知帮人号脉违法
“老中医”见着执法人员就溜-药店|坐堂医|号脉|违法-东北网黑龙江
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药店坐堂医称不知帮人号脉违法
“老中医”见着执法人员就溜
  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频道主编: 彭佳丽
  东北网6月4日讯 3日,哈市香坊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辖区药店内私设坐堂医进行非法诊疗活动进行打击。执法人员通过对&传世堂大药房&、&启康百姓医药连锁和谐大药房&、&良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药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3家药店均有1名坐堂医在现场给人看病。经查,3家药店均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坐堂医也没有相关资质。执法人员现场将非法行医的工具收缴,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四十四条规定,对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不知道帮人号脉、量血压违法
  上午9时许,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香坊区旭升街16&3号的&传世堂大药房&,药房最里面一名约50多岁穿白大褂的男子正在给人号脉、量血压。&你的血压偏高,心率也不齐,得吃点降压药,我给你推荐一种药,挺好使&,男子刚要拿药,执法人员来到现场。面对执法人员询问,男子称自己&有证&,做一些接待、咨询活动,没给人看病,并出示了执业药师资格证。
  执法人员在抽屉里翻出来大量处方单,还有一些开药收款单,面对这些证据男子不说话了。男子表示,自己是药师,受聘于该药店,&平时给人开个药、号个脉、量个血压什么的,也不知道这还违法啊。&
  副所长李静巍表示,药师证不是医师证,该店没有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即使坐堂医有医师职业资格证也属于非法行医。随后,执法人员将血压计等医疗器械予以收缴,并下达约谈通知书。
  执法人员检查&老中医&溜了
  9时40分许,执法人员来到三大动力路470号的&启康百姓医药连锁和谐大药房&进行检查,这家药店是经营中药材的药店,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中药味。一个小隔间里,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给人看病,室内摆了几把椅子,后面挡着一块布帘,条件非常简陋。看到执法人员来了,老人让正在看病的患者离开,随后他脱了白大褂,趁执法人员不注意从后门走了。药店工作人员说:&老中医&已经88岁了,看病很有经验。
  在药店的阳台上,几个闷罐中正熬着中药,地面上到处散落着各种中药材,药店内还放着一台自动熬制中药的设备,上面盖着两块污秽的抹布。
  执法人员将处方单、血压计、血糖仪等收缴,并下达警告、约谈通知书,取缔该药店非法行医行为。
  一张处方单900多元 坐堂医也跑了
  10时20分许,执法人员来到香坊区新地街24号的&良心医药连锁&,一名40多岁穿着白大褂的男子正在配制中药,趁执法人员跟其他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时,男子也从后门溜了,留下还没配完的中药。执法人员在柜子里发现了几十张处方单,每张单子上都写满了各种中药名称,有的开了3副中药,有的开了10副中药,价钱从300元到900元不等。有一位姓角的患者在5月21日和6月2日分别开了15副中药,总价达到1800多元。
  医政科科长苏健表示,虽然现场没有发现坐堂医正在开展诊疗活动,但是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处方单,以及按照处方单配制的中药,还有坐堂医的名片上写着治疗风湿、关节病的宣传,从以上证据初步可以认定其行为是非法行医。
  药店设坐堂医非法行医
  处1万元以下罚款
  香坊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李静巍表示,目前,哈市范围内没有药店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因为其经营规模不具备取得资质的条件,所以,其药店内开展的诊疗活动都是违法的。所谓的坐堂医有别于驻店药师,药店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低价聘请没有资质的坐堂医,借助坐堂医通过简单的号脉、量血压、测血糖等诊疗活动,向患者推荐高价药品或者保健品,共同达到逐利的目的。李所长提醒市民不要轻信坐堂医,有病到正规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记者张海霞文/摄
  熬药设备上盖着污秽的抹布
  执法人员进行检查
&&精彩推荐
杨丽萍终身不育内幕
情色电影中的美艳女星
龙江24小时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学医的都知道,很多中药方子流落到民间。父亲是老中医,如今这些中药方子该如何推广?_百度知道
学医的都知道,很多中药方子流落到民间。父亲是老中医,如今这些中药方子该如何推广?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谢谢,想进一步推广中草药融入到准字号药或保健品药中、宫廷中药秘方流落到了民间,在该地有很好的医评,医治好过很多人,有很多祖传,临床四十余年收集了很多中草药秘方、药酒等,曾制成胶囊。父亲是个老中医学医的都知道。望各位提供好的意见,为医治更多的患者及推动中草药业发展做自己的微薄之力
提问者采纳
如果是单凭你家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现在正在申报一生产批文.我现在也是在做这样的工作.我有二个发明专利和一个国药准字号生产批文,首先需要几百万,(药店&#92,知道现在这样我也不一定做的,现在不是产品好就一定有市场的.最后建议认真考虑好再行动,记住要有钱才能有市场.二是自己投资研究生产,也有市场问题,还有就是完成了;门诊).做保健的需要中药处方是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的植物或者动物.风险很大.做药需要几百万人民币和几年时间,这个需要投资很多钱一是自己开店,是以前做下来的.已经忙了近二十年了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老中医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个学徒,让Ta学习这些重要方子,然后就能推广啦,让他们救更多的病人。或者是用打印机复印给一些大型的医院
我需要中医的帮助,克守敬业医德高尚的中医特让人崇敬,口碑好的中医我觉得特难寻,不知怎么联系?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老中医义诊九年分文不取 自称退休工资够用了(图)
&&日 08:31&&字号:大 中 小
  图为:云南省宾川县退休中医李伯藩正在为患者把脉。   资料图片   人物小传   李伯藩,云南宾州人,七十有五。退休后,义务行医九年,不取分文。不但不要患者的钱,也不要医院返聘的优厚条件,甚至连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要申报。一家五口就住单位的集资房,一身夹克穿了20年。他的理念是:退休工资,足以养身,更多何为?   退休至今,已为30多万患者免费看病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县医院对面的小巷深处,是原县妇幼保健院的诊室。房间里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李伯藩正为患者把脉。   &你哪里不好?手伸来我把一下脉。&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他和蔼地对病人说:&给你开了7服药,自己到药店买药。7服药服完后有什么变化给我打电话。&   &谢谢李医生了,这几年没少麻烦您。&年近50岁的患者陈大姐说。   日,65岁的李伯藩延期5年正式从县中医院退休。退休第二天,他在自家不足50平方米的小院里搭建一间简易诊所,白天在家义诊8小时,晚上电话邮件义诊。李伯藩看病只开处方,不收挂号费也不卖药,患者拿处方可以到任何一家中药店抓药。   看病的人太多,家里简易诊室容不下。宾川县从邻近的妇幼保健院借了几间房,作为李伯藩的中医诊室,诊室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有人建议他适当压缩看病时间,李伯藩听后严肃地说:&那怎么行!一个医生躲开病人就是犯罪啊。&最终方案是,患者由志愿者管理,预约挂号,每天限号150个。   有人估算,从2006年退休至今,他已为30多万患者排忧解患!按乡村医生每次9元钱的挂号费计算,仅此一项就接近300万元。   免费义诊不是怕钱扎手。李伯藩说,这是家规。临终前,还在为患者免费诊断开处方的父亲李子宽说:&伯藩,要记住,当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为了钱。对穷人要多关心一点,对他们态度要更好一点。&从医50多年,这一直是李伯藩的座右铭。   皮夹克穿了20多年   李伯藩几乎天天给人看病,没有休息日。在巷口卖烧饵的大姐说,&我每天早上都在这摆摊,有很多人来问路,要找李医生看病,一年到头,李医生都没有休息日。&   国内外慕名求医的患者数不胜数。像李伯藩这样一位名医,有人认为:一定腰缠万贯、身居豪宅了。至今他一家五口的居住面积还不足100平方米。这是单位的集资房,优先认房的他选择一楼。有人不理解,他说:&住楼上,病人找我看病不方便,老人和重病号上楼都困难。&   几十年来,李伯藩获得的各种获奖证书、奖状放了满满一纸箱,一直封得严严实实的。   李伯藩穿着一件带毛领的皮夹克。上世纪80年代初,这件衣服200多元,他一直不舍得买。直到过了好几年,李伯藩才狠下心买下来。&太喜欢这件衣服了,穿着很暖和。&他笑着说,一穿就20多年。
编辑:利雪娟&
&作者:王君平 赵志远&&来源:人民日报&&【打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新闻排行榜老中医李伯藩义诊九年分文不取 称退休工资够用了
图为:云南省宾川县退休中医李伯藩正在为患者把脉。资料图片
李伯藩,云南宾州人,七十有五。退休后,义务行医九年,不取分文。不但不要患者的钱,也不要医院返聘的优厚条件,甚至连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要申报。一家五口就住单位的集资房,一身夹克穿了20年。他的理念是:退休工资,足以养身,更多何为?
退休至今,已为30多万患者免费看病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县医院对面的小巷深处,是原县妇幼保健院的诊室。房间里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李伯藩正为患者把脉。
“你哪里不好?手伸来我把一下脉。”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他和蔼地对病人说:“给你开了7服药,自己到药店买药。7服药服完后有什么变化给我打电话。”
“谢谢李医生了,这几年没少麻烦您。”年近50岁的患者陈大姐说。
日,65岁的李伯藩延期5年正式从县中医院退休。退休第二天,他在自家不足50平方米的小院里搭建一间简易诊所,白天在家义诊8小时,晚上电话邮件义诊。李伯藩看病只开处方,不收挂号费也不卖药,患者拿处方可以到任何一家中药店抓药。
看病的人太多,家里简易诊室容不下。宾川县从邻近的妇幼保健院借了几间房,作为李伯藩的中医诊室,诊室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有人建议他适当压缩看病时间,李伯藩听后严肃地说:“那怎么行!一个医生躲开病人就是犯罪啊。”最终方案是,患者由志愿者管理,预约挂号,每天限号150个。
有人估算,从2006年退休至今,他已为30多万患者排忧解患!按乡村医生每次9元钱的挂号费计算,仅此一项就接近300万元。
免费义诊不是怕钱扎手。李伯藩说,这是家规。临终前,还在为患者免费诊断开处方的父亲李子宽说:“伯藩,要记住,当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为了钱。对穷人要多关心一点,对他们态度要更好一点。”从医50多年,这一直是李伯藩的座右铭。
皮夹克穿了20多年
李伯藩几乎天天给人看病,没有休息日。在巷口卖烧饵的大姐说,“我每天早上都在这摆摊,有很多人来问路,要找李医生看病,一年到头,李医生都没有休息日。”
国内外慕名求医的患者数不胜数。像李伯藩这样一位名医,有人认为:一定腰缠万贯、身居豪宅了。至今他一家五口的居住面积还不足100平方米。这是单位的集资房,优先认房的他选择一楼。有人不理解,他说:“住楼上,病人找我看病不方便,老人和重病号上楼都困难。”
几十年来,李伯藩获得的各种获奖证书、奖状放了满满一纸箱,一直封得严严实实的。
李伯藩穿着一件带毛领的皮夹克。上世纪80年代初,这件衣服200多元,他一直不舍得买。直到过了好几年,李伯藩才狠下心买下来。“太喜欢这件衣服了,穿着很暖和。”他笑着说,一穿就20多年。
病人没来,他下乡去找
一位来自永胜县片角乡农民患了肾病,已欠下了许多债款,连转院的车费都无从着落。唯一的选择就是把病人接回家,听天由命。
李伯藩心里有这个病人。他开好处方交给患者丈夫说:“先抓7服药回去煎服,一天一服,吃完再来抓。”并再三叮嘱:“好好照顾病人,特别注意不要让病人感冒,如果病人服药后尿出尿来,用瓶子收集好,下次看病时带来给我看。”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病人的丈夫还是没有来。李伯藩内心十分焦急,实在坐不住了,叫了一个学生用摩托车带他,赶了40多公里路,终于找到了那夫妇俩住的村子。
正在犁地的患者丈夫看到李伯藩,赶紧领着回家。发现病人已经能排尿,量一天比一天多,李伯藩松了口气,嘱咐患者丈夫:“再忙也要看病拿药,每天一服不能间断,每个星期来开一次方。”半年后,患者就和没生病以前一样了。
种种“诱惑”都回绝
当年,李伯藩要退休了。消息一出,州内、省内甚至省外的大医院纷纷派人找到他,要以丰厚的待遇聘请他,但任由他们磨破嘴皮,都被李伯藩婉言谢绝了。
最有诱惑的要数一个三级乙等医院的条件。李伯藩还特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今天有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来找我,想请我去医院坐诊,薪酬由我自己定;同时还可以解决你们小两口的工作问题,随我一起上班,加入医院的正式编制。孙子的入学问题由医院出面协调,读当地最好的小学、初中,至于住宿与交通这两样,医院现在就已经安排好了。我回绝了这家医院的邀请。请原谅我没有和你们商量就做了决定,希望你们小两口能够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
听了父亲的话,李少华百感交集,他说:“您多心了!这么多年,在您的言传身教下,知道您追求什么,又怎么会不同意您的决定呢!”
面对种种“诱惑”,李伯藩只是淡淡地说:“钱,生没有带来,死也带不去,退休工资已足够用了,我哪儿也不去,我在宾川工作了几十年,病人离不开我。”
拒绝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
病人感谢他的钱他不要,外单位给他个人的钱他不收,就连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他都不要。
2001年夏天,宾川县中医院办公室给李少华打电话,说有一份表格需要我代父亲填写。他来办公室一看,原来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申报表。这是父亲的一件大事,李少华就严格地按照要求填写了表格。
他拿着申报表请父亲确认,高兴地说:“爸爸,表格我替您填好了,您看看哪儿还需要改一下不?”
父亲的态度出乎他的意料,脸一下子拉下来了:“谁让你填的?”
“这是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才能享受的,是政府对你业绩的认可。”儿子解释说。
“我不需要这个!”李伯藩火了。“国家给我的工资够生活就行了,我不需要,不需要就是不需要!”
知道父亲的坚持,儿子没敢再吱声。
带出一群“李伯藩”
不要荣誉,荣誉追身来。
李伯藩被评为云南省“最美医生”“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还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一个李伯藩,带动了一队志愿者。日前,宾川县中医义诊工作室在县中医院正式挂牌,县内中医医师轮流义诊。
医生有来自县各医院的,也有来自个体中医诊所的,在每周三至周日定期轮流坐诊,和李伯藩一样,也不要钱,还提供医疗咨询。成立当天,有近200名患者到这儿看病。(王君平 赵志远)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