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技术购入金额较大的设备如何账务处理程序

请教老师,使用科技局下拔的创新基金怎么做账呢。比如购买了研发用的设备、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差旅费等_百度知道
请教老师,使用科技局下拔的创新基金怎么做账呢。比如购买了研发用的设备、材料、以及研发人员的差旅费等
提问者采纳
1,你收到钱做
贷:营业外收入
2,你支出去钱时做
借:具体项目 比如设备等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进来的钱只做一笔,完了以后支出的钱就正常了,不能借:设备 差旅费
贷:创新基金不明白追问
谢谢老师!老师说的进来的钱做一笔我懂,支出去的钱正常处理我不明白。比如买了研发用材料是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吗?报销差旅费是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或其他应收吗?需不需要设一个研发费用的科目把这些费用归集在一起,期末结转呢?希望老师帮我解答一下,不胜感谢!!
1,我认为你不用把基金的使用具体分开,基金拨款进来是对企业的补贴,不是专门用于那个指定项目的特定支出。这样的话你支出的时候做 借:原材料
管理费用——差旅费等等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2,你说的设研发费用,我查了一下,你们这种情况,创新基金的支出你可以做成科目叫研发支出,其中包含两个部分,根据研究开发的项目,一个是做费用话处理,记入当期损益。另一个是资本化支出处理,把支出记入无形资产的价值(期末结转)
老师费心了,非常感谢!我公司进的这笔款是财政局和科技局要求专款专用的。所以要与是日常支出分开。按老师的意见我设研发支出为一级科目,其下分费用化和资本化两个科目。研究阶段的人工、差旅费等入费用化支出;购买的研发软件、设备、工具等入资本化支出可以吗?请老师不吝赐教!
1,研发支出设一级科目是对的,二级科目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这也是对的。2,需要说明的是,人工费用是直接的劳务成本,走资本话支出,相关的招待费、差旅费、不能直接构成开发项目实体部分的支出才走费用化支出。(实体部分包括采购相关软件)3,不论哪种支出,都在研发支出过账,对应的消耗专项拨款,费用化支出的期末结转不影响专款支出的用途。4,需要分录的话你就追问,我可以举例说明。今天不忙,呵呵。
非常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分身为我答疑解惑。让我从一团乱麻中找到了一些头绪。老师的细致、耐心让我感动!!学生不才还想请老师告知购买研发软件相关分录。我昨天把软件做到无形资产里去了,把当月摊销的部分归到研发支出的费用化里,今天看到老师的解答。知道又做错了。故请老师指点!
令人崩溃的追问啊,你家Q,
提问者评价
再一次对您无私的帮助表示感谢!愿好人一生平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创新基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财务人员以及财务信息使用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关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企业研发试制新产品账务处理的探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财务人员以及财务信息使用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关注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财务计量及财务处理。企业在研发试制新产品(样品)存在多种可能性,有的可能没有研发成功,有的可能没有投放市场,有的可能已经对外销售,另外新产品的创新程度也各不相同,这样企业如何进行核算和账户处理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期对相关企业有所启迪。 中国论文网 /3/view-6209441.htm  关键词:财务处理 研发试制新产品 知识时代   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日用陶瓷为主营业务,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不断研发创新新产品,以适应不断升级的市场需要。公司着手在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新建日产10万件手机陶瓷片生产基地,实现传统陶瓷转向高新技术陶瓷,陶瓷产品向非金属材料的跨越,实现产品的提档升级。伴随产品提档升级的是大量的研发费用,而研发费用如何恰当合理的进行处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现行账务处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实际操作模糊性较大   财务制度将自主创新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将“研究阶段”定义为“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将“开发阶段”定义为“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和产品等”。但创新活动具有专业性非常强的特点,在实际研发中往往很难明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往往相互交织,人为划断难度大。如“能够使用或者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评判尺度不明确,评判依据是本企业技自我测试,还是外部行业专家的权威鉴定,也没有具体说明。这必然造成了执行中的主观随意性。   (二)企业利润易被操纵   由于规定的模糊性和执行的随意性,给企业留下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当企业有调增利润的需求时,就可以划为开发阶段,增加利润;而需要规避税费时,就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而审计者和外部报表使用者往往是技术的门外汉,即使发现了企业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端倪,很难判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否妥当。   二、企业研发试制新产品账务处理的建议   第一,全国范围内从未试制生产过的全新新产品以及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方面确有显著改进而且在省级从未试制生产过的产品,其工艺规程制定费、设计费、调整费以及必须增添的测试手段和非主要仪器设备(包括随同引进技术进口少量必要的仪器、设备)及相应的土建工程、专用工卡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费、样品、样机的购置费,包括试制成本高于售价的损失和试制失败发生的损失,均建议由技术开发费用解决。出售样品、样机所得价款,应当冲抵技术开发费用。当年国家没有安排新产品试制任务的,建议冲减企业管理费。国家安排的重点新产品试制项目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资、费用(包括应分担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计入新产品成本。销售新产品发生的损益,作正常损益处理。   第二,企业自身试制的新产品,其费用建议按照下列办法处理:试制新产品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的购置费,在企业管理费开支。试制新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工资、费用(包括专用工卡具和应分担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建议计入新产品成本。专用工卡具所需费用较大的,可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分期摊入以后投产的生产成本中;销售新产品如发生亏损,可作为正常损益处理;试制失败发生的损失,建议在营业外列支;出售样品、样机所得的价款,建议冲减企业管理费。   第三,为了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和试制新产品,按规定提取的利润留成资金、超收分成资金或税后利润,要分别建立一般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必须用于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不准挪作他用。一般生产发展基金,应主要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得在老技术基础上去扩大生产能力。职工奖励基金要有一部分用于奖励对新产品试制和技术进步有贡献的职工。   第四,国家在税收上实行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凡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或提高,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有推广价值,在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第一次试制成功,并经有关主管部门鉴定确认的新产品,在试制、试销期间利润过低或有亏损的,由省、市、自治区税务部门按照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权限审批,给予一至二年的减税或免税照顾。   第五,为外单位一次性生产的专用非标准设备,应纳入生产计划,不列入新产品试制计划。其试制所需全部费用,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第六,已有科学研究成果,但尚未取得必要数据,经批准纳入国家计划进行中间试验的,所需购置的设备仪器以及相应土建工程和试验经费,都由国家拨给的技术开发费用解决。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需增添固定资产的,其费用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一般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中解决;试验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   第七,引进技术所需的费用,按下列办法处理:进口技术资料,凡随同设备或样机进口的,应根据设备或样机的用途,分别在基建投资、更新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基金、技术开发费用中解决;如受科学研究部门委托,随同设备或样机进口的,其费用由委托部门在有关费用中解决;不进口设备只进口技术资料的,应根据技术资料的用途,分别由基建投资、更新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地质勘探事业费、勘探设计事业费、技术开发费用、科研事业费中解决。   企业引进技术所需技术转让费(包括许可证费、专利费、设计费).应分别不同情况处理:属于产品投产后在规定期限内按产量的一定的定额进行提成的技术转让费,应从引进产品增加的利润中支付;属于引进时一次统算技术转让费,分年付款的,应在引进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支付;引进产品未生产前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可作待摊费用处理。引进技术的职工技术培训费,包括职工出国培训和请外国专家来厂培训的费用.可以一次或分期摊入引进产品成本。   引进技术迸行合作生产的,在初期合作阶段所需进口规定数量的合作生产件,购入时由流动资金支付,于使用后分别摊入产品成本。引进技术的消化费用,可以计入企业管理费。但为消化引进技术需安增加的设备,应在更新改造资金、一般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中解决。   第八,企业进行新技术研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下列办法处理: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试验室或试验基地所需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各项研究试验费用和经常费用,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按照利润留成办法的规定应当纳入利润留成的科研机构经费,由一般生产发展基金解决,不得再由企业管理费列支。   国内的技术转让费,双方协议一次支付的,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一次支付的费用较大的,可以分期摊销;协议按产量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成的,应在采用新技术后该项产品增加的利润中支付。   为了进行新技术的研究、试验,必须添置仪器、设备和相应的土建工程支出的,在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一般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中解决。不足的部分可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以后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一般生产发展基金和新产品试制基金归还。   第九,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如研发不成功,有残值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   三、结束语   企业的研发试制新产品的支出、收入如何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恰当的进行披露,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同时也关系到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甚至关系到某一个产业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都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相关准则和文件亦有所涉及,但是不够详细,且执行效果也不理想,所以需要进一步探索,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章永奎,杨翼飞.《费用化还是资本化:试论研究与开发支出财务处理》,《财会通讯》2002;11   [2]胡爱花,药恩情.《论研究开发支出的特征及会计处理》.《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王海芳.《知识经济条件下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4]王宇峰.《无形资产会计规范的经济后果与无形资产培育》.《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用于研发购买的设备如何账务处理?_百度知道
用于研发购买的设备如何账务处理?
该设备如果金额不大你可以做借:管理费用 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如果金额挺大的做借:固定资产 应缴税金 贷:银行存款财务法规上是规定超过2000的设备就应该计入固定资产,但是实际操作上金额范围要大的多,主要看你公司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果这个设备很容易坏的,就进费用或者低值易耗品,不太容易坏的金额达的就进固定资产,每月提折旧现在固定资产是可以抵扣税金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研发用的固定资产仍然要通过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只不过将它的折旧费根据研发费的用途,分别处理: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是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来说两句: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其它答案:共2条&您好!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回复如下&如果信息不完整,请与我们再次沟通!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借:固定资产(若不形成资产,则计入费用科目)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与上述固定资产金额一致)
&&&&&&贷:资本公积
欢迎再次咨询!&&5人赞同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若干意见》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人社厅发〔2012〕64号,高级科技(研)经费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被列入培训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课题管理骨干和经费管理从业人员掌握国家科技计划扶持重点、课题任务的执行、调整、验收;概算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科技(研)经费开支范围、课题审计及财务验收;取得财政性资金的涉税处理等专业技能,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http://www.&)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http://edu.)联合在日--25日在北京市举办“第五期高级科技(研)经费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培训工作由北京科企智辅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经有关部门批准,该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高级科技(研)经费管理师岗位能力证书,本证书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任用、考核、聘用和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
有关事项请见附件,谢谢。
请定好参会人员后及时与我联系。
联系人:&宋&洪&荣
电&&话:010-
传&&真:010-&&2人赞同
相关内容等待您来回答61630173120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会计人生互动交流论坛精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账务处理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