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复式记账习题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使...

第三章复式记账法;第一节记账方法概述;一、记账方法的概念与要素;记账方法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根据一定的原理和原;二、记账方法的种类;自从产生了专门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会计以来,;从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角度划分,可以将记账方法分为;(一)单式记账法;1、单式记账法的概念;单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是对;2、单式记账的特点;(1)账户设置不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记账方法概述
一、 记账方法的概念与要素
记账方法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根据一定的原理和原则,运用货币作为主要记量单位, 利用文字或数字,在账户中记录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作为现代社会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式,记账方法包括的要素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
二、 记账方法的种类
自从产生了专门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会计以来,用来准确记录经济业务的记账方法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并应用着不同的记账方法。
从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角度划分,可以将记账方法分为两种: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的概念
单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是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只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侧面不予考虑。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这一经济业务发生以后,会计人员只记录银行存款的付出业务,而对于原材料的增加却不做出相应的记录.这种方法在选择单方面记账时,主要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一般只设置有限的几个账户,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2、单式记账的特点
(1)账户设置不完整,没有完整的账户体系,一般只设货币资金和结算性质的账户,因此,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全部情况;
(2)在单式记账法下,由于只设置少数几个账户,所以许多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无法在相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反映出来,而反映的经济业务只是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不能体现经济业务引起的来龙去脉;
(3)采用单式记账法时,由于对于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片面地记录,每笔经济业务都无法从会计账簿记录中进行试算平衡,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无法根据会计记录进行总体平衡验算。
总之,在单式记账法下,由于账户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因而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单式记账必然让位于另一种记账方法---科学的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
1、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每一种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以反映资金来龙去脉的一种记账方法。
由于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在客观上都会引起两方面的变化,例如,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这笔业务,一方面是银行存款的减少,一方面是现金等额的增加,当采用复
式记账法时,这两方面的变化要同时反映出来。也就是说,银行存款的减少是由于现金增加引起的,反之,现金的增加使银行存款的金额减少。这样,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就非常清楚地在相互联系的会计账户中反映出来。
2、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1)在复式记账法下,需要设有完整的账户体系
复式记账法是针对单式记账法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在这种方法下, 要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全面反映,因此,必须设置一整套科学的账户体系,用以反映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如企业既要设置所有资产类账户,又要设置各种权益类账户;既要设置各种收入类账户,同时还要设置各种成本费用类账户和各种利润类账户。所有账户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用来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反映。
(2)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体现了各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要点是: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记录,都要以同等数额、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登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和经济活动的结果,还能够据以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如实地反映了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从经济业务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反映了来龙去脉,账户之间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和数字的勾稽关系。
例如,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的业务,一方面是存款发生减少,另一方面是借款也减少,复式记账客观反映了资金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即体现了资金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双重变化。
(3)复式记账法有利用对全面经济业务进行试算平衡
因为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当某一会计期结束时,对所有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检验就非常方便:因为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平衡的,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记录也必然是平衡的。
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是借贷记账法。我国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没有在全国统一会计记账方法,有些地区使用收付记账法,有些使用增减记账法,也有使用借贷记账法的。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要求境内所有企业采用统一的借贷记账法。
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复式记账如实反映资金运动来龙去脉的双重变化情况。
第一,在复式记账法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双方同时以相等的金额增加。 例3-1 A公司与B公司订有长期购销合同。2月份,A公司向B公司购入原材料100吨,每吨价格为150元,货款共支付15000元,合同并规定了购货所发生的运费和途中损失全部由A公司负担,A公司在到货后一周内付款。
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在应付账款和原材料两个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地记录:
这样的记账结果所表现的资金运动形式为:资金从来源(权益)来,到占用(资产)去。 第二,在复式记账法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双方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减少。 例3-2 A公司为业务发展的需要,于上年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期的短期借款10000元现
已到期,根椐企业的银行存款情况,会计人员开出付款凭证,从银行存款中划出10000元支付这笔已到期的短期负债.
这样的记账结果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形式为:资金从占用(资产)来,回到来源(权益)去。 第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内部的各不同项目之间发生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变化。 例3-3 A企业用银行存款19800元购入一批材料,货款已从银行存款账中付出。
这样记账的结果表现的资金运动形式为:资金从占用(资产)来,到另一项占用(资产)去。
第四,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内部不同项目之间发生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变化。
例3-4企业将资本公积金100000元转作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金
这样记账的结果所表现的资金运动的形式为:资金从一项来源(权益)来,到另一项来源(权益)去。
上述四笔经济业务发生以后,会计人员在处理的时候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方法,到一个会计期的期末,企业会计人员要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检查账务记录的正确性.这种检查通常是先把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期初余额编在一张试算平衡表中,以便检查变化以后的资产与权益双方的总额是否仍保持平衡。
复式记账法如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来龙去脉双重变化,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3、复式记账方法的要素
作为一种记账方法,都要有一定的要素。复式记账的要素主要是: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
(1)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记入账户方向的指示标记。记账符号虽然不是记账方法的本质要素,但其与账户结构相结合,即成为记账方法的要素内容,而且决定了记账方法的特点。所以记账方法的名称往往是以记账符号来确定的。如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时,就是借贷记账法,以“增”和“减”为记账符号时,就是增减记账法等。
(2)记账规则,把登记账户的规律性用某种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记账规则,也叫记账公式,它是记账规律性的具体体现。在复式记账法下,由于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记账方法,如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等,每种记账法在具体处理经济业务时都遵循特定的规律,如在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对于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相互联系地记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并且记入借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3)平衡公式,是检验记账结果正确与否的公式。复式记账法的平衡公式是根据复式记账的基本平衡原理而设计的,它具体体现了在复式记账法下独有的特殊的对经济业务记录结果正确性的检验技巧。
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平衡公式这三个要素,在内含上构成了任何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要
素,其中的借贷记账法因其应用范围的广泛而著称。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相反方向,以相等的金额,相互联系地、全面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借”与“贷”最初的含义,要追溯到12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商业经济很发达,但当时流行的货币在名称、重量与成色上都很复杂,币制不统一是商品交换的一大障碍。尽管当时以经营货币兑换业的“银行”相当发达,而频繁的货币兑换和折算却很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就受到商人们的普遍欢迎。商人可以把不同的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将不同的货币折算成公认的货币计量单位为他开设存款账户。银行为每一个存款人记账时,都预留两个记账部位:一记“我(银行)应当给他(存款人)的”,相当于今天的“贷方”;另一记“他应当给我的”,相当于今天的“借方”。借贷的含义都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讲的。因此,甲乙两人同时在银行有存款,甲需要支付乙一笔货款,银行就可以在甲、乙两个人的存款户中转账,对于双方发生的同一笔业务,既记在甲的借方,又记在乙的贷方。
实际上,借贷记账在佛罗伦萨银行开始使用时还只是单式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初级阶段:银行为每一个存款人设立一个账户,分为借贷两方,银行将吸收的存款记在这一人名账户的贷方,表示“欠人”,把放出的款项记在这一人名账户的借方,表示“人欠”。在人名账户情况下,“借贷”二字是有着确切的含义的。
吸收的存款
放出的款项收回的款项
借和贷二字还可以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即用来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变动:借贷资本家对于收进的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债务;对于付出的放款,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债权。这时,“借”,“贷”两字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
放出的款项(债权)吸收的存款(债务)
大约在15世纪中后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形成了一种较为完备的借贷记账方式:不仅从单式借贷方法改为了复式记账,而且还开设了较为齐全的包括资产、负债、损益、资本类账户。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在他的名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中,第一次如实地介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了具体的说明:
1、 采用复式记账方法;
2、 记录对象扩大到各个方面;
3、 记账形式有仅采用左右对照的账户形式,而且对全部账户的余额进行集中反映,并
进行试算平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和对借贷记账法的理论阐述,原来银行业的单式借贷记账法发展为复式记账法后,又应用到各行各业,人名账户变为物名账户,借贷即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成为纯粹抽象的记账符号,并一直沿用下来。而复式记账法恰恰又十分需要记账符号不具有单一的实际含义,以记载复杂的资金增减变化。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逐步扩大,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记账方法。
现在,如果把记账符号与账户结构联系起来,就使得“借贷”记账符号赋予了新的双重含义:
“借”在表示资金运动数量的变化时,一方面表示资产或费用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收入的减少;
“贷”在表示资金运动数量变化时,一方面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示资产或费用成本的减少。“借”、“贷”符号在表示资金性质时,“借”表示的是资产的性质,“贷”表示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性质。据此可以推断出:凡是账户的余额在借方的账户,通常是资产;相反,贷方余额的账户性质就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从方向上看,符号“借”永远在账户的左侧,符号“贷”则永远在账户的右侧。
二、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作为一种会计方法能够为不同的社会形态所采纳与广场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性。
借贷记账法的科学性在于它可以全面、系统地、相互关联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增减变化情况,并能够根据会计对象中客观存在的恒等关系检查账务记录的正确性。借贷记账法在检查账簿记录正确性时应用了“资产=权益”(其中的权益分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因此,等式又可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业务权益)这一能说明企业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原始等式和“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一能够综合反映资金运动动态与静态关系的会计等式,从而表明了这种记账方法在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
无论是早期西方的会计学者,还是现代国际会计研究专家,均认为根据企业资金来源与走向形成的会计公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或“资产=权益”这一会计基本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必须在记录经济业务时,应该将所发生的任何一笔资产或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化与权益或其他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从而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
例如,某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在成立之初接受所有者投资500000万元,并向银行借入流动资金500000元,两项资金在使用前均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取得了一项可供使用的现实资产――银行存款1000000元,同时,必须说明这项可供使用的1000000元资产的来源或提供者: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具有500000万元的权益和作为所有者的投资人享有500000元的权益。用会计等式表示为:
资产(银行存款1000000)=负债(500000)+所有者权益(500000)
根据这种理论,会计人员在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时,必须同时记录三笔账,即:
假如该企业在开业的第一个月用银行存款购进商品一批,购进成本35000元。并将该批商品售出取得现金收入50000元,货款收入已存入银行,销售成本已结转。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67等内容。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 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  基础会计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教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章 第...第二节教学内容: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复式...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黄淑芬教授会计学原理第三章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第一节记账方法概述一、 记账方法的概念与要素 记账方法是指会计人员...  第三章复式记账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一、 单项选择题 ...[该题针对“单式记账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A [解析]: 资产类账户...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详细教案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相互...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的运用会计计量始终以会计恒等式为基础, 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 第一节 筹资过程的核算一、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以货币资金...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_自考_成人教育_教育专区。新版基础会计学 第1页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 务引起...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三章...本部分。 7、复式记账法是以资金运动规律和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  第三章复式记账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 1 题:[ 判断题 ] 借贷记账法中,&借&即表示增加,&贷&即表示减少(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第三讲辅导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正确运用借贷记账;一、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自会计产生以后,在复式记账法出现以前,很长时间会;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复式记账法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讲辅导 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
自会计产生以后,在复式记账法出现以前,很长时间会计记账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方法。所谓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一般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以及应收(人欠)、应付(欠人)等往来账项,而不记录实物资产的增减、收入的来源和费用支出的用途等。比如,企业用现金(包括银行存款)购买了一批材料,在单式记账法下只记录现金的减少,而不同时记录原材料的增加,因此单从会计记录中只看到现金减少了而看不出用来干什么了。可见,单式记账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或者说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比如:企业以现金(含银行存款)购买了一批材料,在复式记账法下,既要记录现金的减少,同时也要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原材料的增加。这种相互联系的记录能够完整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现金减少的原因(用途、去向)是购买了原材料,而原材料增加的原因(来源)是企业用现金买来的。因此,相对于单式记账法来说,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
复式记账法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通过账户的双重记录,不仅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记录,因而可以通过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种符合复式记账基本原理的复式记账法,但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我国会计准则也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产生于15世纪的复式记账方法,它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用来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至于是用“借”来表示增加还是用“贷”来表示增加,对不同的会计要素来说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我们下面再讲。这里同学们只要记住借贷记账法是用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就可以了。很多初学者容易去纠缠借、贷二字本身的含义,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早就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而仅仅是一种符号了,就像甲、乙或A、B一样。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以“丁字帐”为例,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固定称为“借方”,右方固定称为“贷方”。
2.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在账户中的反映
前面说过,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即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各种复式记账法都是以此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的,因此,借贷记账法对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反映就是:资产在会计等式的左边,它的增加就记在账户的左边也就是借方,减少就相应地记在账户的右边即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两个要素在会计等式的右边,他们的增加当然就记在账户的右边即贷方,减少就相应地记在账户的左边即借方;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利润的增加并最终引起所有权权益的增加,因此与所有者权益一样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成本费用的增加将导致利润的减少并最终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此其记账方向与所有者权益相反,就是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
上述各种情况用“丁字帐”图形表示如下:
上述借贷记账法对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反映同学们必须记住。一开始可能只是死记硬背,到后面随着各种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练习的增多,就会慢慢熟悉而不用刻意去记了。
3.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由于会计核算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因此就某一个会计期间来说,除了为计算当期经营成果而结清的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类账户以外,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一般都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其中期初余额也就是上期的期末余额,而本期的期末余额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由于不同会计要素用来记录增减变化的借、贷方向不同,但一般说来各要素的增加额总是要大于其减少额,因而其余额通常也就与增加额记录在同一个方向。因,此在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间的数量关系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
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减少额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前面第二章介绍会计等式的时候讲过,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都不外乎这样四种情况:引起等式两边同时增加;引起等式两边同时减少;只引起等式左边内部某些项目以相同金额增加和减少;只引起等式右边内部某些项目以相等金额增加和减少。结合上述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基本结构图示,我们可以看出:
(1)经济业务的发生如果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也就是左边的资产增加,同时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以相等金额增加。资产的增加应该记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则是记在贷方,因此这类业务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处理就是一方面记在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在贷方,而且借方与贷方的金额相等。
(2)经济业务的发生如果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也就是左边的资产减少,同时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以相等金额减少。资产的减少应该记在贷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是记在借方,因此这类业务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处理就是一方面记在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在贷方,而且借方与贷方的金额相等。
(3)经济业务的发生如果只是引起会计等式左边资产要素内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增加,另一个或另几个项目同时以相等的金额减少,而资产的增加应该记在借方,减少应该记在贷方,因此这类业务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处理就是一方面记在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在贷方,而且借方与贷方的金额相等。
(4)经济业务的发生如果只是引起会计等式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增加,另一个或另几个项目同时以相等的金额减少,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该记在贷方,减少应该记在借方,因此这类业务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处理就是一方面记在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在贷方,而且借方与贷方的金额相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任何经济业务都是一方面记在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在贷方,而且借方与贷方的金额相等,也就是说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如果你对于我们刚才的分析一时还没有完全理解,那么你就记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句话。这句话对于你今后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各种经济业务非常重要。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账户对应关系
在借贷记账法下,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就使得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产生一种应借应贷的关系,这就是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则称为对应账户。例如:企业从银行存款户中提取现金备用,这笔业务的发生使得资产要素中的库存现金项目增加(记在“库存现金”账户的借方),同时使得资产要素中的另一个项目银行存款减少(记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这样“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就产生了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他们也就是一对对应账户。
熟悉各种常见经济业务的对应账户,对于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检查会计记录发现会计舞弊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经济业务发生后并不直接记入相关账户,而是先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一种记录,列示出其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这种列示的记录就叫做会计分录。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记账凭证中就列示了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
3.如何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面对一笔经济业务,如何才能正确地编制会计分录从而对其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呢?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对各种常用账户的性质和结构以及常见经济业务的对应账户还不熟悉,因此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对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判断其究竟引起了哪些账户(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发生了增减变化;
(2)判断这些账户(项目)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
(3)根据这些账户(项目)的性质及其是增还是减,确定应该记在借方还是贷方;(资产的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收入的增加记在贷方,减少和转出记在借方;成本、费用的增加记在借方,减少和转出记在贷方)
(4)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完成并检验会计分录。
如果将来大家经过练习,对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熟练了,也就是对各种常用账户的性质、结构以及常见经济业务的对应账户熟悉了,面对一笔经济业务时,脑子里面马上就可以反映出应该借什么贷什么。但现在大家在编制会计分录时,最好还是先这样一步一步地分析后再确定。
4.简单会计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
按照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有的会计分录只涉及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就是记入“库存现金”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但也有的会计分录涉及到一个借方账户和多个贷方账户相对应,或是多个借方账户与一个贷方账户相对应。例如:购买材料一批货款1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8 000元,暂欠2 000元。该笔业务的处理是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原材料增加),同时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银行存款减少)和“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负债的增加)。
上述只有一个借方账户与一个贷方账户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就称为简单会计分录,而一个借方账户对应多个贷方账户或一个贷方账户对应多个借方账户的会计分录就称为复合会计分录。其实,复合会计分录可以拆解为几个简单会计分录。
例如: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就可以拆解为以下两个简单会计分录:
(1)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2)借:原材料2 000
贷:应付账款
这两种会计分录登记入账以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
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那么一个时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了以后,所有借方发生额之和与所有贷方发生额之和也就必然相等,这一点可以用来检验账务处理正确与否,这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既然一个时期内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之和与贷方发生额之和必然相等,那么根据借贷记账法下账户中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等因素间的数量关系,一个时期内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之和与贷方期末余额之和也必然相等。
以上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是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两种方法。
2.试算平衡的局限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15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等内容。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 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  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 章要求学生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一)记账方法概念 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和规则,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4章) 27页 1财富值 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及应用 49页 免费...你如何理解“材料采购”账户? 答:根据购进业务的主要经济活动,会涉及两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3.2 借贷记账法原理及应用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教学重难点: 1、 能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能说出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3、明确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含义 4、能熟练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  理解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原理 3、掌握六大会计要素在借贷记账法下的登记结构 能力目标:1、能够熟知会计要素在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2、熟练计算账户中...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账户中予以登记 的方法...怎样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 6页 免费 第四章复式...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第三章...资金运动规律 为理论依据 选择题 三、选择题: 1、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账户时,...  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需要通过实例加强理解掌握 【能力目标】 1、掌握复式记账原理 2、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记账符号及账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式记账习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