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后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价是怎样定价的?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IPO重启后首批股票全部上市 48只新股平均收益超四成
17:38:54 & | & 来源: & | & 编辑:洪赛 & | &
  原标题:48只新股平均收益超四成
  导读:按照深交所安排,东易日盛、登云股份和岭南园林三家公司昨天登陆中小板交易。至此,IPO重启后首批48家公司股票已全部上市。从纽威股份1月17日首日秀到昨天,19个交易日里市场资金炒新热情高涨,“新股红包”平均收益超四成。
  关键词:秒停
  3只新股再成涨停僵尸
  在IPO重启第一阶段中,上市公司首日秀几乎全是机构的标准动作,昨天也不例外,东易日盛、登云股份和岭南园林分时走势图如出一辙,再次成为涨停僵尸股。
  集合竞价阶段,三只新股全部顶格高开近20%,开盘后买单强劲,三只新股全部大涨32%。按深交所规定,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停牌一个小时;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20%以上,停牌到14:57。
  三只新股10:30复牌后,再遇大单抢筹,截至10:31,东易日盛上涨44%,报于30.24元;登云股份上涨44%,报于14.63元;岭南园林上涨44%,报于32.14元。由于再次触发临停机制,将停牌到14:57。
  昨天上市的三只新股,发行价最低的是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登云股份,发行价为10.16元,另外两只新股则在20元以上;从机构询价情况来看,关注度最高的是从事园林工程施工、景观规划设计、绿化养护及苗木产销的岭南园林。
  关键词:44%
  新股首日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截至昨天,两市共有48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其中沪市新股6只,深市新股42只。48只新股首日表现普遍超出市场预期,除了6只沪市新股表现不一,其余42只深市新股首日涨幅普遍在44%左右。
  如果以新股首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炒新收益率,已上市的48只新股平均炒新收益率超过42.70%,除沪市首只新股纽威股份炒新收益率为负,其余新股炒新收益率均为正数。如果剔除6只沪市新股的话,则深市新股的炒新收益率更高,平均收益率超过43.87%。
  据统计,创业板新股易事特以及中小板新股众信旅游,以翻番的超高收益拔得炒新收益率头筹,截至昨天收盘,众信旅游较其发行价23.15元上涨超过240%;易事特较发行价18.4元上涨近240%。紧随其后的东方通、金一文化、创意信息、金轮股份及扬杰科技炒新收益率也高达九成或八成,有多达25只新股的炒新收益率超过44%。
  关键词:百元股
  东方网力119元跻身股价前三
  以有数据显示的45只新股为例,如果将其从1月17日锁定至昨天,次新股涨幅为40.77%,列涨幅榜首位,甩开第二名博彩概念近8个百分点。
  次新股贡献了两只百元股,分别是创业板的东方网力和绿盟科技,其收盘价分别为119元和100.47元,同时位居沪深两市百元高价股的第三和第七。
  从地区看,广东有10只新股,北京则有9只新股,成为新股最大产地。江苏和浙江分别有6只和5只,上海为3只,四川、湖南和湖北各两只,重庆、安徽、福建、深圳、河南、天津、陕西、辽宁和新疆各一只。从细分行业看,机械板块和软件板块各有7只新股,成为新股最为集中的行业。
  关键词:高送转
  光环新网上市9天即拆股
  1月29日登陆A股市场的光环新网,上市不足10个交易日便匆忙发布高送转预案。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司迫不及待地公布高送转方案,一方面是股票价格太高,拆分后便于投资者参与,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借助高送转的利好,协助参与认购的机构高位套现。
  光环新网自登陆创业板至今仅9个交易日,股价从发行价的38.3元已经飙升至昨天的93.27元,其涨幅高达143%,而且有望成为第三只百元股。
  光环新网2月18日晚间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耿殿提议201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截至日公司总股本545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10916万股。
  公司主营业务为宽带接入服务、IDC及其增值服务以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公司此前公告称,受发行费用的集中支付影响,可能会使201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关键词:破发
  陕西煤业有惊无险
  IPO重启以来,监管机构就不断提醒投资者不要炒新股,称新股破发是肯定的,然而新股上市的表现却与这些报告背道而驰。
  据媒体统计,今年48只新股中,31只个股涨幅超50%,其中甚至有9只新股较上市首日开盘价翻倍。
  唯一一只险些破发的是陕西煤业,其发行股份10亿股,发行价每股4元,1月28日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摸至5.76元,2月7日最低跌至4.02元,较发行价4元仅一步之遥。其控股股东陕西煤业集团紧急增持,随后该股一路上扬,昨日收盘报于4.78元,已经脱离破发区域。
  关键词:梦工厂
  新股成为股市风向标
  48只新股不仅成了造富梦工厂,而且也引领资本市场由弱转强。
  分析人士指出,导致新股不败神话的原因有三:其一,首批上市的新股“物美价廉”。先是经过监管层等多重审查,公司质地相对有保障;而监管层在发行市盈率等方面的约束,又使得其发行价比较合理。其二,沪深交易所对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做出了不同程度限制,首日上涨幅度有限也为新股持续上涨埋下伏笔。其三,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没有历史套牢盘的新股被短线资金关注水到渠成。
  分析人士指出,在今年1月21日开始的反弹行情中,新股板块的整体收益水平是最高的。从市场层面看,新股无疑是本轮行情的领涨板块之一。回顾历次反弹行情,市场由强转弱的一个重要标志都是领涨板块的熄火。由此看来,观察未来炒新热情能否延续以及延续的时间,对判断市场中期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新闻v&& 09:58:29v&& 09:19:37v&& 15:50:56v&& 12:08:57v&& 10:28:21
•&•&•&•&•&•&•&•&
•&•&•&•&•&•&新股定价到底谁说了算|新股定价|IPO|市场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股定价到底谁说了算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许一力
  资本市场改革容不得“带病抢跑”,根源在于新股的“三高”利益链条没有根除。指望主承销商去主导发行定价,必须先切断中介机构与IPO定价之间的关联,事先确定好中介报酬,无论新股最终的发行量和发行价怎么变化,中介报酬将不再改变,这样中介机构就没有动力为发行人抬高发行价进行合谋。
  或许你没注意到,资本市场正在发生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就在周二,的发行瞬间“惊呆”市场。参与众信旅游本次网下初步询价的投资者为614家,申报总量为30.5亿股。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网下投资者的报价情况,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将报价为31.8元及以上的报价作为剔除的最高报价部分,对应剔除的申报量占申报总量的96.33%,剔除部分不得参与网下申购。众信旅游最终的发行价格确定为23.15元/股,远低于之前不少券商对其预计35元的合理价格。对应的市盈率只有22倍,已远远低于旅游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38倍。
  按理说,价高者得是千古不变的市场惯例,但众信旅游偏偏不这样,高达96%的高报价者直接被踢出局,报价最低的4%反而获胜,这让人想都想不到。众信旅游的网下申购堪称IPO历史上的奇葩案例。
  不少业内人士评价说,现在的新股发行硬生生地被搞成了闹剧:一会儿报最高,一会儿剔除最高;一会儿开闸,一会儿暂缓,中间还有几次半夜鸡叫……也有股民调侃称:“IPO出现价低者得的吊诡现象,市场的智商下限再次刷新。我决定把自己的智商剔除96%来适应这个市场”。
  问题可能还在后面。一级市场发行价下来了,谁又能担保二级市场上不会爆炒新股呢?众信旅游的基本面不错,所处的旅游行业也比较好。现在的发行价格,都到“脚掌”了,既然这样的话,这个新股上市初破发的几率为零,新股上市前几日或许会出现连拉涨停的交易奇观。到时候或许又会倒逼管理层修改规则,这也正是业内所担心的。
  众信旅游到底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调低自己的发行价?
  太明显了,发行人和大股东“主动”让利,并非市场博弈的结果。调低发行价的做法,很显然是拟上市公司刻意迎合监管层的一种做法。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在一周前,IPO领域还发生了一件奇葩事情。当时,IPO在暂停一年多后终于重启,一大批公司排队等待着上市。这其中,有一只叫做的拟上市公司引发公众关注:它拥有67倍的市盈率,73元的高发行价。更要命的是,一旦上市,奥赛康的老股东可以一次性抛售32亿元,远远高于公司募集的资金8亿元。这一奇葩公司引发了股民公愤,被誉为史上最无耻的上市公司,并引发了证监会的调查。作为奥赛康的承销商,中金公司更被约谈、整改。
  奥赛康的问题一度激怒管理层。在随后的证监会内部会议中,证监会主席肖钢大为光火,他要求相关各司局级干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其中一个细节能够看出肖钢的急切心情,据内部人士反应,IPO重启后,大量拟上市公司计划登陆创业板,肖钢在内部会议中,没有让主管创业板的干部落座,而是直接责令其离开会场,立即处理拟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问题。此后,证监会火速下发了《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的规定,并要求对此排队等候上市的50多家公司进行自查自纠。
  看来奥赛康显然没能嗅准政策的风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让IPO进行市场化改革,所有的措施都是对准IPO的三高顽疾。在这个当口,继续超高市盈率超高发行价进行IPO,还伴随着老股转让制度让高管得以套现30多亿,不出问题才是见了鬼。
  放大了来看,奥赛康事件成为IPO询价的分水岭,如今的上市公司对新股发行已是180度大转弯:只要能顺利发出去就行,谁也不敢再高价发行了。这已经不单单是奥赛康的IPO暂停,我们应该开始思考,这一事件背后,对于A股的影响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告终。
  我相信更加戏剧性的事情可能马上就会紧随其后的上演。之后的众信旅游成为了行政干预之下第一个出现反映的资本,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其实就在众信旅游IPO的同时,共有6只新股发布发行公告。这6只新股除了中小板公司之外,其他5只的发行市盈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似乎都是行政干预的结果,这种事件的解读可大可小。往好了说是政策没有放任市场蛀虫对于股民资产的盘剥和吸血。然而往坏了说,则是过去一年来新股发行停止的无功而返,IPO改革以市场化为基础,最终却用行政手段打破了这一预期。
  行政干预该不该?股票的上市定价到底该由谁决定?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反而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最大难题。我很理解肖钢主席的难处,定价当然是要市场定,可是单纯让市场来定的话,又会定出奥康赛这样的极高发行价来,高发行市盈率的历史顽疾仍未能消除,还伴随着高管套现。此时的A股陷入一个难解的罗生门。证监会不管?那么高管大幅套现明显与前期的政策需求相左,市场情以何堪?证监会干预?上市公司就真的错了吗?人家奥赛康也是标准的按照流程和新制度来IPO的。
  真正的问题出在哪?
  或者是顶层设计的IPO新制度上有缺陷?又或者制度是对的,但中国的一些资本市场环境条件还没有改变过来,以至于新的制度还没法适应?
  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下。
  拿奥赛康来看,新股发行市盈率相比可比公司来说并不低。它的问题在于,对于发行股数在5亿股以下的新股,只需要10多个投资者进行询价和配售就可以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券商和投资者非常容易形成共识。这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一个大问题出在,由于有老股出售的规定,增发新股的供应量实际上会有所减少,对每股收益反而摊薄更多,每股的股价反而会变得更高。
  看来三中全会后推出的市场化制度,对于资本市场三高的限制压根没有达到预期,有些甚至成了反作用。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在顶层设计上就有值得商榷之处?或者顶层设计上本身存在漏洞?
  当初的这个顶层设计是怎么出来的?监管层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意在让券商一手托两家制约其高定价的冲动,这是对的。引入老股转让,规定持股满三年以上的老股东可在IPO(首次公开募股)时转让所持老股,这是为了增加首日股份流通量,减轻大小非今后对市场造成的冲击,这也是对的。从趋势上说,这是世界普遍适用的市场化模式,随着上市流通量增加,理论上是可以对打新构成压制的。
  怎么这些在国外走的很好的IPO制度,到了中国来实施,就什么问题都出现了?看来是A股市场的几个特有的环境条件,让监管层为美好愿望而做出的设计存在先天缺陷。
  第一个环境条件是,我国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仍然是承销费占大头,IPO的上市公司客户对券商来说更为重要,这使得券商很难在自己买方和卖方两类客户间实现平衡,价格博弈就难以形成,券商自主配售的想法,没有很好的实现。
  第二个环境条件则让老股转让政策完全失效。老股转让的本意是增加首日股份流通量,而且可提前让大小非流通,以减轻大小非今后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但A股市场散户占主导的投资者结构没有变,即便是身为机构的基金公司也是大散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决定了整个市场投机氛围浓重,市场对新股无理性的追捧,让新股总是高价发行。老股转让政策,反而让这些老股东可以借此摆脱"三年锁定期"的限制而提前高价套现。
  这些环境条件的根源在于新股的“三高”利益链条没有根除。指望主承销商去主导发行定价,必须先切断中介机构与IPO定价之间的关联,事先确定好中介报酬,无论新股最终的发行量和发行价怎么变化,中介报酬将不再改变,这样中介机构就没有动力为发行人抬高发行价进行合谋。而且不能只加强对发行人和承销商的监管,还应当严格约束机构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抬价行为,促使其合理报价。这种利益链条不切断,二级市场永远埋后患。
  很显然,当时监管层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判不足。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这也决定了股市禁不起折腾。在涉及众多普通投资者利益的股市,一个微小的漏洞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资本市场改革容不得“带病抢跑”。
  既然A股现在像是一个体弱的孩子,我想眼前证监会必须使用行政微调的方式,不断去修正新规的漏洞。不要怪证监会,当年美国注册制的发展也经历了长期探索,其间几经起伏,即使在目前已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仍会不时出现华尔街大投行因IPO违规而受到巨额罚款的情况。
  最后要说的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不能依靠监管层单打独斗,还需要中介机构、发行人以及投资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介绍:青年经济学家,CCTV证券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兼节目制作总监。)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青年经济学家,CCTV证券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兼节目制作总监。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IPO迎来重启,打新操作全指南!“货到付款”怎么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证监会表示,将先按现行制度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中已经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新股发行,预计11月20日左右刊登招股意向书。剩余18家公司将分两批发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 13日表示,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的相关规则修订工作,以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改造工作目前已同步启动,预计11月20日左右10家公司刊登招股意向书,剩余18家公司将分两批发行。现阶段,新股发行仍然应该坚持低价持续发行原则,发行定价市盈率超过同行业市盈率的,应连续三周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张晓军表示,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除了要修订相关规则,还涉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改造工作,目前这两项工作已同步启动。由于相关规则修订和技术系统改造工作均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证监会决定先按现行制度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中已经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新股发行,因暂缓发行至今已超过3个月,在刊登招股意向书前,需要履行会后事项、补充财务信息等法律程序,预计11月20日左右才能刊登招股意向书;剩余18家公司将分两批发行。对于“证监会表示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定价发行后,是否依然执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或行业平均市盈率的做法”的问题,张晓军指出,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缩短发行周期,提高发行效率,本次拟规定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定价,直接向网上投资者定价发行;有老股发售安排的,因对老股有锁定期要求,作为例外,仍需要履行询价程序。《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实施承销前,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承销方案。发行承销监管主要关注发行承销方案及发行承销行为是否符合承销办法的有关规定。直接定价发行承销风险相对较高,投资风险也相对较大,发行人及其承销商应综合考虑投、融资双方的需求和各种市场因素审慎定价。现阶段,新股发行仍然应该坚持低价持续发行原则。发行定价市盈率超过同行业市盈率的,应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要求,连续三周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新股发行在暂停4个月之后即将迎来重启。伴随着此次重启,中国证监会推出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这一轮改革有何亮点,改革之后的制度与之前有何变化?1变化一:申购中签后再缴款根据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申购新股时须全额预缴申购资金。在新股申购十分踊跃的情况下,造成巨额资金打新现象。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本次改革将改变申购方式,在坚持目前网上按市值申购的前提下,网上、网下符合申购条件的投资者在提交申购申报时,无需按其申购量预先缴款,待其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数量缴纳认购款。“取消预缴款可大幅减少新股发行中投资者需要动用的资金数量。”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为了防止出现“中签不缴款”的现象,证监会将建立网上投资者申购约束机制,规定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6个月内不允许参与新股申购。2变化二:小盘股价格直接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商定此次改革中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是,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2000万股(含)以下且无老股转让计划的,应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这意味着小盘股将没有询价环节,直接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商定价格。“此举是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发行效率。”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解释说。据介绍,新股发行主要有询价和直接定价两种方式,各有优劣。询价机制有利于寻找均衡价格,挖掘市场需求,降低承销风险,但发行成本高,发行周期长,大盘股发行运用较多;直接定价发行对承销商的定价能力有较高要求,但发行成本低,发行周期短,效率高,适合小盘股发行。3变化三:企业欺诈发行保荐机构需先行赔付为推动中介机构进一步尽职履责,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约束,证监会决定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按照要求,保荐机构需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这意味着有欺诈发行情况的,保荐机构需要先对投资者进行赔付。”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此次改革还完善了信息披露抽查制度。在目前对发行人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抽查的基础上,对发行人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以及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过程进行抽查,对违规行为从严查处,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4变化四:“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不再设为发行条件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本次改革在对主板(含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办法进行修订时,将进一步贯彻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将一部分基于审慎监管要求增加规定的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具体说来,不再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作为发行上市的门槛,相应调整并加强对有关信息的披露要求。“这不是降低监管标准,而是通过信息披露强化约束,监管部门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该负责人说。据介绍,证监会将通过督促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披露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以及这些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在日常监管中,监管部门将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督促发行人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增强独立性,按照招股说明书承诺使用募集资金,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履行股东大会批准程序,确保上市公司符合公司治理和规范运行要求。5变化五: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据介绍,证监会拟出台《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在这一机制下,证监会将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并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出承诺。在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工作中,监管层将督促公司董事、高管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填补回报措施的承诺。此变动将大大改变过往的打新操作和打新策略,当然也会极大影响你打新操作。在此次IPO重启之前,投资者打新除了需要有对应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真金白银,且资金越多中签概率就越大。各中原因其实是这样的:新政后1指南一:新股万能申购策略先从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机制这一核心变化说起。这意味着,网上投资者在进行新购申购的当时,账户里可以没有资金,只要有对应市值的股票就可参与打新,如果中签摇号结果出来后宣布你已中签,再足额缴款即可。网下投资者方面,在交易所询价系统内申报价格和认购数量时,也可以没有资金,直到认定申购为有效申购、且获配了再根据获配量来按时缴纳资金即可。以前打新动辄冻结上万亿、几十万亿资金不再了,也就是说曾由新股发行造成的抽血效应将成过往。发行人募资多少,最终冻结的资金就是多少。中签者或获配者成功认购了多少,上缴款就是多少。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傻子才不会多多益善呀!没错儿,恭喜您答对了,傻子才不会多多益善,毕竟在A股市场,新股在当前,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抢手的稀罕东西,谁都想拥有这些稀缺资源。问题来了,你想,他想,我也想,大伙都想抢,僧多粥少呀,这必须在高个子中选更高的了,得看谁更有优势了。2指南二:市值要拼才能赢新股市场已经告别了拼爹拼妈时代,重启前拼的是谁银子多,今儿个拼什么呢?网上拼市值股票,网下拼资格。网上打新前,您可以没钱,但必须得有对应市值的股票,最好拥有想申购新股网上申购上限需要的上限市值股票。以深市新股为例,网上申购每一个申购单位为500股,申购数量应当为5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次网上初始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过股。根据《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持有市值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不管新股发行价多少,每申报500深市新股就需事先拥有5000元市值的深市持仓股票。如果深市某新股网上发行量为1000万股,则单一网上投资者最多可申购10万股,对应的就需要拥有200个申购单元,一个单元需事先拥有5000元深市市值持仓股票,也就是说该投资者需事先拥有100万市值的深市股票。如果该投资者如此顶格进行网上申购了,1000万股网上发行规模对应拆分成的申购单元则2万个,如果中签率为万分之一,则该投资者的中签概率理论上就为百分之一。反过来说,如果该投资者没有顶格申购,假设他只按顶格申报规模的一半进行新股申购,也就是5万股进行申购,则相应的他只需准备50万深市市值股票,如果中签率同样为万分之一,则该投资者中签概率则降为千分之五了。中签概率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五的差别,就取决于你拥有的是100万还是50万的深市市值股票。网下投资者则更简单,你只需拿到网下询价资格,并搞掂该新股主承销商,让你进入配售对象名目,只要你不胡乱报价,则多少都会给你分点了。万能打新(网上申购)策略:赶紧买入一些你认为可以保值的市值股票。当然,如果是深市新股,你需买入可以保值的深市市值股票;如果是沪市新股,你就需买入可以保值的沪市市值股票了。新政前1回顾一:改革前新股申购是这样的IPO发行分网上和网下。网上发行,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打新。按照现行规则,网上投资者没有定价权,定价权来自网下投资者。网下投资者根据各自的研判,通过交易所询价系统在指定日之前各自报出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并申报相应的股份。结合对应报价与申报数量,就是网下申购所需资金,在指定申购日前,必须将申购款项划入中国结算指定的银行账户,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合格后,才有资格成为有效网下申购。一般而言,投行和发行人为让网下投资者有一个报价参考,都会小范围出具一个投价报告,在这份投价报告里,报价机构会提供一个报价区间,供这些有资格参与报价的网下投资者报价。网下投资者以往为了保证申购成功,在报价上都会采取三档报价,也就是上中下,每一档对应有一个申报量。为何要三档报价?这是因为在询价完毕后,承销商需要根据所有报价来寻找和计算发行价。因为一个报价对应一个申购量,在网下发行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最高价向下推,直到申报价格之上对应的申报股份之和等于网下发行规模为止,彼时的价格即为发行价。网下投资者一方面想拿到新股筹码,另一方面又想以最低价拿到,所以就拆成三档进行报价和申购了。但这仅仅是在23倍限价发行之前,承销商定价的做法。2回顾二:23倍限价发行在此次IPO暂缓之前,新股发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发行价不得超过23倍市盈率。这意味着,发行价上限政策早已定好。所以,在中小创新股发行中,很多新股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都是23倍或22.8倍,最多也就是触及23倍,从无一家破23倍。在23倍限价发行时代,网下投资者询价过程,对中小创新股其实是个完全流于形式的过成了,因为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根据发行人盈利情况和23倍上限计算出发行价。网下投资者确定了发行价,接下来就是申购了。网下来看,相当于发行价之上的投资者申报都为有效申报。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网下发行为1000万股,但申购量为1亿股怎么办?这就是网下中签率了,1000万股的发行量除以1亿股的申购量,也就是万分之一即为网下中签率。在不考虑网下机构类型和优先配售情况下,这些网下投资者申购1万股的,就可获配1股。配售结果一出来,那些无效申购(报价在发行价之下的)和有效申购多余资金就会退还。定价和网下配售说清楚了,接下来就是网上申购了。在不考虑股票市值情况下,网上投资者只需根据发行价,准备好足够资金,在交易系统中敲入想申购的新股代码,提交买入该新股的股份即可,当然,提交之时也就是你资金冻结之际。在所有网上投资者申报提交申购后,也就会出现一个网上发行量与网上申报量两个数。在当前,一般都申购量也会大大高于发行量,出现一个极低的网上中签率。根据该中签率进行配号,幸运的网上投资者才可能摇中。但在股份市值时代,投资者除了拥有足够资金外,还必须有对应交易所的持仓股票。以深市为例,持有市值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换个角度看IPO:打新资金创造了交易机会2014新股发行重启后,牛市接踵而至。打新资金的锁定扰乱了市场短期流动性,但也创造了可盈利的交易策略而不是熊市。对新股发行最根本的改变应该是新股发行的定价方式。事实上,新规虽然仍在征求公众意见,但已有许多定价方式改变的提议。如果没有隐含的回报保证,打新将不再那么有吸引力,甚至会重设市场估值的模式。历史数据显示上海相对于香港来说仍然很贵。现在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担忧已得到缓解,而熊市反弹可因此而延续——直到市场意识到估值决定牛熊,而非新股发行与否。打新资金的锁定扰动了短期流动性,但也创造了交易机会,而非熊市:市场担心IPO重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成为了市场上行的阻力。但新股发行不锁定打新资金的新规应缓解新股发行时对流动性的扰动。既然短期的担忧已经解除,熊市反弹应能延续,就像市场共识普遍认为的那样。然而,我们虽然同意共识对打新新规而产生的市场方向的理解,却并不同意其逻辑。我们的数据显示,从新股发行对市场运行影响的概率已大致像抛硬币一样。自1990以来,市场在新股发行重启后、再次关闭前的期间,已经出现了五次下行和四次上升。诚然,打新资金的锁定扰乱了市场短期流动性。但自2014年IPO重启以来,一直伴随着一个大牛市。期间,约1500亿元的融资,却锁定了28.5万亿的流动性。即便如此,在六月新股停发前,市场持续飙升。这个现象表明新股发行并不是导致牛熊转换的根本原因。相反,在打新资金锁定期的如此有规律的流动性模式衍生出了许多有利可图的交易策略。比如,在资金锁定期开始前,交易员们抛售手中的股票,然后在锁定期结束前再买入等。新股发行最根本的转变,应该是新股发行定价的方式。2014年IPO重启以来,150只新股的价格都在23倍PE或以下,显著低于当时市场内同行业的估值——仿佛被暗窗指导了一般。任何更高发行估值都被否绝。这与《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里,以“同一行业在最近一个月的平均估值作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参考”不符。市值配售并不是什么新的规定。投资者只会在他们认为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入,而不是他们为了参与IPO而买入——特别是如果隐含的回报保证将来被删除后(焦点图表1)。焦点图表1:打新的情绪是市场人气的反映。上海和香港市场相对回报率的历史关系表明,上海市场仍很昂贵:从历史上看,上海相对香港市场的回报率一直锁定在-25%和+40%之间,长期平均值为1.4% (焦点图表2)。换句话说,上海的相对回报是一组均值回归的系列。这个相对交易的范围可能来自于两个市场间不同的汇率走势和利率水,以及国内市场对海外投资的限制。这一指标在1998年底,2007年底和2015年年中曾一度接近40%,同时上海市场明显见顶。现在上海的相对回报率在20%左右,相对于历史来看仍然很高。而创业板则更贵,市盈率仍然在100倍左右。剔除前两位高速增长的公司业绩,创业板的销售和盈利增长率为个位数。焦点图表2:上海相对于香港来说仍然很贵。市场共识认为打新基金的仓位在新股停发后一直在投债券,在打新新规出台、新股发行重启之后将回流股票。如果IPO的定价继续不超过23倍市盈率,那么中签概率调整后的打新收益率仍略高于债券,使打新更具吸引力。但是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规的征求意见稿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对于新股定价修正的建议。最近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和耶伦的讲话增加了十二月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并导致美国以至于中国的国债收益率上升。当美国货币政策的前景尘埃落定时,债券将再次比股票更具有吸引力。搜索:Choiceinfo
&长按复制&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