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项目风险评估背景评估

《投资项目评估学》例题分析
例题1-1 投资的涵义
题型:简答题
分析:投资是投资项目评估学课程的最基本概念。
答案: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未来获得收益而现时投入生产要素形成资产的过程;或者投资主体为未来获得收益而现时投入资金的过程。如从个体的观点来看,投资可分为生产资料投资和纯金融投资。就个体而言,二者均对投资者提供货币报酬;但就整体而论,纯金融投资仅表现为所有权的转移,并不构成生产能力的增加;生产资料投资能增加一国经济生产的能力,它是反映经济增长的因素。这里所讲的生产资料投资,亦即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即直接投资;纯金融投资,亦即金融意义上的投资,即间接投资。在投资项目评估这门学科中所讲的投资特指前者,亦即项目投资。
例题1-2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关系
题型:简答题
分析: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答案:第一,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联系。
&&& ①均处于项目发展周期的同一阶段。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均处于项目投资前期阶段。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对项目可行与否进行的全面分析论证;项目评估则是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与分析,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二者都是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两项工作的质量如何,对项目整个寿命期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 ②学科内容基本相同。
这两门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基本相同。就经济分析而言,其基本原理都是将计算期的所费与所得加以比较,计算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可行与否的结论;其分析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项目;其分析的依据是相同的,都是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有关部门为拟建项目下达的批复文件;其所分析的内容均包括必要性、市场、条件、工程、技术、财务和经济等几大部分。
③目标与要求相同。
为拟建项目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前期论证,判断项目的可行与否,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和民主化,提高投资效益,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二者的要求也是相同的,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
&&& 第二,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来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行为的主体不同。
可行性研究工作是由建设单位(即直接投资者)负责进行的,而项目评估则是由贷款银行或有关部门负责进行的。当然,这两项活动均可委托有关咨询机构进行,但所代表的仍是不同的行为主体,亦即咨询机构要对不同的行为主体负责。
②立足点不同。
可行性研究是站在直接投资者的角度来考察项目的,
而项目评估则站在贷款银行或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考察项目的。由于角度不同,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③侧重点不同。
由于角度不同,二者考察项目的侧重点也可能不同,可行性研究往往可能侧重于项目必要性与技术方面的论证,项目评估则主要侧重于考察项目建设的可能性与偿还能力。
④作用不同。
二者都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是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和计划部门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项目评估则是银行确定贷款与否的重要依据。二者不可能、也无法相互替代。
⑤所处的阶段不同。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可行性研究在先,项目评估在后,这一工作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首要环节,但仅有这一环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为项目评估提供工作基础,而项目评估则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深化和再研究。
例题1-3 如何理解投资是诸多要素的统一。
题型:简述题
分析: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投资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答案:投资活动是诸多要素的统一。第一,投资主体。投资主体,是指各种从事投资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第二,投资环境。其中包括投资政策、法律法规的保障水平等投资软环境,也包括基础设施等投资硬环境。第三,资金投入。投资主要以货币,也可以表现为设备、材料等有形资本和技术、信息、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本的投入。第四,投资产出。投资的直接产出表现为购建的资产和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所购建的资产又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真实资产。第五,投资目的。投资活动是人类的有意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效益。即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核算,考察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项目背景分析&
例题2-1如何对投资者进行评估。
题型:简答题
答案:对投资者进行分析与评估的内容较多,对于工业项目来说,应从分析与评估企业素质、资金信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
1.企业素质评估
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内在的质的情况,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也是企业资信的基础和内在条件。
企业素质主要包括领导群体和职工队伍素质、产品素质、技术装备素质、资产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企业行为等各种综合能力的质量。
2.企业信用分析与评估
分析与评估企业在一定资产结构下所表现出的信用状况,包括对企业的借贷资金信用、经济合同履约信用和产品信誉的分析与评估。
3.经营管理分析与评估
经营管理分析与评估主要考察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以及流动资金周转的情况。在分析与评估中一般需要测算新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产品销售增长率、合同履约率、成品库存适销率及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加速率等指标。
4.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就是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这是投资者、债权人(即贷款者)以及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关键问题。经济效益评估主要从利税角度,通过测算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利税率、利润增长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考核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效果状况。
5.企业发展前景的分析与评估
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与评估主要考察企业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目标与措施,产品的地位与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应变能力及发展趋势。
例题2-2 判 断:
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决定性文件,是项目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准备建设的最终的决策。
题型:判断题
分析:这道题是关于项目建议书概念的理解题。
答案: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设性文件,是项目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准备建设的初步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推荐一个拟进行建设的项目的初步说明,供投资管理部门选择并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例题3-1 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型:简述题
分析:市场分析是投资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在项目评估中,首先要研究项目产品的市场问题,只有判断项目产品有市场,可以通过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实现市场目标,才能去研究项目的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答案:市场分析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项目产品是否有市场和通过怎样的营销战略实现市场目标。市场分析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各项:
分析、判断影响产品需求量的因素;
分析、判断影响产品供给量的因素;
调查和预测项目产品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分析、研究项目产品的竞争能力;
根据需求量和供给量以及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来判断项目的市场前景;
根据项目产品的市场状况制定营销战略;
项目销售规划等。
例题3-2 什么是市场调查?什么是市场预测?
题型:概念题
答案:市场调查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市场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预计和测算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和变化趋势的过程。
生产规模的确定
例题4-1 确定生产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答案:1.经验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国内外同类或类似企业的经验数据,考虑生产规模的制约和决定因素,确定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一种方法。在实践中,此法应用最为普遍。
2.规模效果曲线法
规模效果曲线法是通过研究随着拟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成本曲线的变化情况,来确定项目的最适宜的生产规模的一种方法。由于销售收入与成本曲线也叫规模效果曲线,所以,该种方法称规模效果曲线法。
分步法也叫“逼近法”,其特点是先确定起始生产规模作为所选规模的下限,确定最大生产规模作为所选规模的上限,然后在上、下限之间,拟定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通过比较,选出最合理的生产规模。
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分析与评估
例题5-1 资源条件分析与评估的原则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分析:资源是指可供开发利用,并且为项目需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农林、生物、土地及水资源等。
答案: ①环境保护原则。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从保护环境出发,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②综合利用原则。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达到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利用要求,避免浪费 资源。
③经济开发原则。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资源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年限开采方式和利用条件等,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地开发。
④持续发展原则。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保证资源的连续补偿,达到可持续性地发展和应用。
⑤最佳利用原则。要注重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的影响,把最新技术和设备投入到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
例题5-2 原材料供应条件评估的主要内容。
题型:简答题
分析:原材料供应条件是指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各种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半成品等的供应数量、质量、价格、供应来源、运输距离及仓储设施等方面的条件,它是工业生产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答案:每个项目所需的原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必要对项目所需的全部原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应着重对几种主要的或关键性的原材料的供应条件进行分析评价。
原材料供应条件分析评估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分析和评价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 ②分析和评价原材料的供应数量能否满足生产能力的要求。
③分析和评价原材料的价格、运费及其变动趋势对项目产品成本的影响。
④分析和评价原材料的存储设施条件。
总之,评价原材料的供应条件的目的是选择适合项目要求的、来源稳定可靠的、价格经济合理的原材料,作为项目的主要投入物,这样可以保证项目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工程设计和工艺技术分析与评估&
例题 6-1 &工艺技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分析:工艺是指项目生产产品时所采用的制造方法及生产流程,而技术则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及技能。在项目评估中,往往将两者合称为工艺技术。
答案: ①先进性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指工艺、设备、设计方案及产品方案具有国际水平或领先于我国现有技术水平。
工艺技术上的适用性是指拟采用的工艺技术必须适应其特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可以迅速消化、投产、提高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性原则可以表述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项目所选择的工艺必须是成熟的和可靠的,并且在实践中能发挥预期效益。可靠性是选择工艺的前提。
对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安全性,有足够把握,从社会角度、劳动保护角度加以分析评价。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例题7-1 总投资的构成。
题型:简答题
分析: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建设项目从施工建设起到项目报废为止所需的全部费用,即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投入的全部资金。
答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
建设投资由5部分组成,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预备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组成。固定资产投资由3部分组成,建筑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和安装工程投资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
例题7-2 如何估算进口设备购置费
分析:由于设备的来源渠道不同,设备购置费的估算不同。
答案:对于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其购置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购置费=到岸价格+进口关税 +进口消费税 +进口增值税 +外贸与银行手续费+国内运杂费
到岸价格=离岸价格+海运费+海运保险费 ,
或者:到岸价格=离岸加运费价格+海运保险费
海运费=离岸价格×海运费费率
进口设备关税的应纳关税额 = 到岸价格 × 关税税率
进口设备应纳消费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行从价定率方法的计算公式:
应纳消费税额=
实行从量定额方法的计算公式∶
应纳消费税额=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进口设备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增值税额 =(到岸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增值税税率
进口增值税税率查阅国家颁布的有关进口增值税的法律或规定。
银行手续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手续费 = 合同货价 × 银行手续费率
外贸手续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外贸手续费 = 到岸价格 × 外贸手续费率
国内运杂费包括国内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
国内运杂费 = 到岸价格 × 国内运杂费率
例题7-3 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分析: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建设项目筹资渠道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投资者自有资金,形成资本金;二是外部筹资。
答案:自有资金是指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
外部资金即借入资金,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资金亦称负债融资,它是指项目法人通过银行境内外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例题8-1 判 断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指在项目市场、资源、技术条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项目(或企业)的角度出发,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有关规定,对一系列有关的财务基础数据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测算,并编制有关的财务基础数据估算表格的工作。
题型:判断题
分析: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项目财务分析、国民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不仅为上述分析提供必需的数据,而且对其分析的结果、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以及最后的决策意见,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答案:正确。
例题8-2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的原则。
题型:简答题
答案:① 以现行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原则; ② 真实性原则; ③ 准确性原则。&
例题8-3 判断:项目的生产期主要取决于项目主要固定资产(如主要设备)的自然寿命期。
题型:判断题
分析:项目生产期是指项目从建成投产年份起至项目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在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时,应该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寿命的影响,以工程项目主要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期作为确定项目生产期的主要依据。
答案:不正确。
例题8-4 进行财务数据估算时,为什么使用经营成本而不使用总成本费用?
题型:简答题
分析: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费用。
答案:①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与常规会计方法不同,现金收支何时发生,就在何时计算,不作分摊。由于投资已按其发生的时间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再以折旧、提取维简费和摊销的方式计为现金流出,否则会发生重复计算。因此,作为经常性支出的经营成本中不包括折旧费和摊销费,同理也不包括维简费。
②各项目的融资方案不同,利率也不同,因此,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不考虑投资资金来源,利息支出也不作为现金流出;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
例题8-5 偿还建设投资借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折旧费、摊销费和未分配利润等。
题型:判断题
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的规定,偿还建设投资借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投产后所取得的利润和摊入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以及其他资金来源。
答案:正确。
例题8-6 计算
某项目建设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30%为自有资金,其余为借款,借款利率为10%,建设期第一年投入建设投资的50%,其余在第二年投入。计算建设期利息。
题型:计算题
答案:第一年建设期利息=1000×(50%-30%)×1/2×10%=10万元
第二年建设期利息=[(200+10)+500×1/2]×10%=46万元
建设期利息=10+46=56万元
& 财务效益分析
例题9-1 财务评价的目标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分析:财务分析是分析预测工程项目的财务效益与成本,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考察拟建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外汇平衡能力,据此评价和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答案:财务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外汇平衡。
例题9-2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有哪些?
题型:简答题
答案:财务分析的主要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及利润分配表、资金来源及运用表、借款还款计划表等。
例题9-3 财务评价指标是如何分类的?
题型:简答题
分析:工程项目财务分析结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所选取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指标体系,项目的财务分析结果才能与客观实际情况相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 ①按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财务分析指标可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②按指标的性质,财务分析指标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比率性指标
③按财务分析的目标,财务分析指标可分为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和反映外汇平衡能力的指标。
例题9-4 判 断
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规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题型:判断题
分析:财务净现值是主要的动态指标。根据定义可知,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规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答案:正确
不确定性分析&
例题10-1 判断:
不确定性分析中的盈亏平衡分析只能用于财务评价,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既可以用于财务评价也可以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题型:判断题
答案:正确
分析:因为盈亏平衡分析是静态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不适宜于国民经济评价。
例题10-2 计算:
某新建项目正常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件,年固定成本为580万元,每件产品销售价格预计为6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率为6%,单位产品成本的可变成本估算为40元。对该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并计算以产量和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题型:计算题
分析:盈亏平衡就是利润总额为零,不盈不亏的状态,即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
总成本费用=单位可变成本×年销售量+年固定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年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率=单价×年销售量×销售税金及附加率
∴单价×年销售量=单位可变成本×年销售量+年固定成本+单价×年销售量×销售税金及附加率
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什么时候做?是于拿地前还是拿地后?_百度知道
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什么时候做?是于拿地前还是拿地后?
提问者采纳
拿地之后,立项之前
国家不是已经免去了项目立项的程序了吗?
到发改委立项是必须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工作流程及资料办理 一 工作流程及资料办理1 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2 单位申请红头文件2份3 填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跟踪表4 以上文件刻牒5 核准后向建设单位下发选址意见书二 设计合同三 可行性研究报告1 将设计委托书及选址意见书的纸质、电子版文件提交设计院要求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四 环境评价报告1 建设单位向区环保局出具环评申请红头文件2 选址意见书电子版、纸质文件3 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子版、纸质文件4 根据项目情况由建设方与环评单位签订合同,部分费用无票据5 编制环境评价报告书或表6 在媒体公示项目情况7 区、市两级环保局审批环境评价报告书或表8 市环保局向申报单位出具环境评价批复文件
房地产项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
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
&&&&编者按  以“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为主题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4年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年会上,与会专家、委员就一系列报告与政策建议进行了讨论,涉及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研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绩效评估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等多个方面。本版今日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  课题组中方组长:樊纲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课题组外方组长:罗哈尼 国合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  本研究从经济和价格措施的角度提出一套政策建议框架,以推动中国的绿色转型。  中国需要朝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经济转型。“十三五”期间,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能够取得长足进展。中国在绿色转型中也可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如果采取正确的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政策,中国在未来几年可以保持 7%~8%的增长,并使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强烈建议政府通过政策调整和改革推动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再平衡, 从而抑制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及由此产生的过度能源消费和大气污染。  根据课题组情景预测结果,如果投资在 GDP 的占比下降约 10%,而消费在 GDP的比重相应增加约 10%, 同时促进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调整, 将可以使能源消费在 2030 年比常规情景降低 13%左右。  为了实现投资—消费结构的再平衡,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财政和金融部门改革、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社会保障系统的全社会覆盖等措施。在财政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建议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投资,增加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支出,以促进投资—消费结构的再平衡。  应当对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产品征收较高的资源税,并使电价调整到市场价格水平,同时在那些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对电力和汽车消费征收环境税。与此同时,政府应将部分资源税收入和全部环境税收入用于环境保护。在 2030 年前后,这些财政政策估计可以使化石燃料消费进一步减少约 6.1%,高碳化石能源(煤和石油)将减少 8.4%左右。  需要强大的需求方政策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迄今为止,政策重点只在供给方,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受到市场制约面临产能过剩。拓展需求方的政策调整,包括变补贴生产者为补贴消费者,并解决新能源入网问题,可能使化石燃料消耗总量在 2030 年进一步减少 5%。  建设高效城市和绿色建筑对控制未来能源消费增长和减少污染至关重要。课题组情景分析显示,如能全面实行强制性节能建筑标准,并在大城市加速发展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有可能在 2030 年前后使能源消费降低5%~12%。  建议推行绿色金融政策,实行更广泛的改革,使金融体系为绿色转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将环境因素纳入自己的利润计算,从而有助于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产业而不是污染行业。  建议国家对化石能源消费实行全国总量目标控制,并实行区域配额。对于能源结构,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目标:第一步,2020 年前后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各能源品种;第二步,2025 年前后非化石能源增量高于化石能源;第三步, 在
年化石能源消耗达到峰值,总量控制在 46亿~52 亿吨标准煤,然后实现化石能源消费绝对量降低。但高碳高污染化石能源(煤炭与石油)消费的峰值控制在 40亿~48 亿吨标准煤,然后实现绝对下降。  如果能够全面实现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绿色转型政策和改革措施, 在理想的情况下,能将化石能源消耗的峰值控制在约 40 亿吨标准煤 ( 年前后),比常规情景减少 18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控制在 95 亿吨,比常规情景减少42 亿吨,两者都降低大约 31%。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至少减少 31%左右(未包括脱硫脱硝除尘措施的效果),此后将走向绝对下降。这是一个更高的目标。当然,要实现这样一个更高的目标,还会遇到种种实际困难,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争取的前景。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  课题组中方组长:王玉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课题组外方组长:罗宾·克拉克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务、人口与社区部前秘书长  根据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总要求和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以下5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明确职责,协调政策,整合目标,形成合力。一是国务院通过制定新的政府部门“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特别是综合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将环境质量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硬约束,组织第三方对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将结果公开。二是建立由国务院主管领导任主任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国务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指导协调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协调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各地方政府的环境绩效进行奖惩。三是整合国务院各部门污染防治和有关生态保护的职能,突出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独立的监督执法权力。  第二,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一是落实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的各项财税、物价、金融等政策。中央财政带头确保环保投入资金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设立专项环境污染治理基金为治理污染筹资。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鼓励公私合作模式(PPP),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二是抓紧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对遵守环保法规的企业给予鼓励,对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治理服务平台。三是积极推动行业、企业自愿追求良好环境绩效的行动。四是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快推进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调动地方政府特别是财政困难地区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一是优先制定落实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诉讼的具体制度。认真执行环境信息报告和公开制度,使环境保护制度在科学的基础上、在法律的约束下、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中得到有效的执行。二是培育发挥环保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鼓励基层组织关注环境问题的治理,反映公众环境诉求,制定环境保护的社规民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第四,必须使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威、能力和资源与其监督管理职责及任务相匹配。一是落实《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规定,国务院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环保部门监督同级政府相关部门及下级政府环保工作的权责及工作程序。二是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共享。建立环境保护部统一管理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改革环境统计制度。三是加大财政对环保科学研究、监测及信息化能力、监督执法能力的扶持力度,鼓励按市场机制由社会化方式提供各种环境服务。大大增加环保部门公务员编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尽快作出环境管理执法人员尽职免责的司法解释。  第五,以提高效率、确保制度有效实施为目标,改革整合环境管理制度。一是改革并继续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研究制定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煤炭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全面总量控制制度。探索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区域性、流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出台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将排污单位纳入统一监管。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做好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重点用于战略、规划、政策和国家跨区域流域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项目的评价。三是完善环境与健康相关制度,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强化司法系统追究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和能力。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  课题组中方组长: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课题组外方组长:Hans van der Vlist 荷兰住宅、空间规划与环境部前秘书长,荷兰环境评估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正在进行着规模巨大、快速变化的城镇化进程。从生态文明角度来看,城镇化进程面临如下挑战:  现有规划体系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管控作用,政府部门间缺乏政策协同是主要问题。城镇化追求空间扩张和发展速度,导致不可持续的资源过度消耗。城镇发展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城镇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大规模快速的住宅开发导致浪费和分布不均,包括环境服务设施配置的不足。快速扩张的城镇群中失衡的交通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且不断恶性循环。城市及周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大量消失削弱了城市特质和吸引力。此外,城市设计缺乏宜居性和人性化尺度。  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角度看,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公共参与机制需要进一步改进。  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城市是增长的引擎、创新发展模式的榜样和环境保护的领跑者,同时也是拥有高品质生活、繁荣和健康的地方。拥有这些特质的城市可以认为是好的城市,但本次研究认为,并不存在好的城市的固定模式,但可以通过具有关键特质的好的治理过程来构建好的城市。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中国的很多城市,但是需要得到加强,这样城市才可以在迈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以综合性空间规划来诊断问题,制定发展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健全省市两级空间管制体系,促进城镇化集约高效发展,保护生态系统,以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布局。构建有利于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城市布局,促进绿色交通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建设用地标准,严控城镇空间不合理增长与无序蔓延,鼓励存量建设用地和旧建筑的再利用。立足多部门协作,推进区域协同治理和生态文明城镇化试点工作。  建立健康的财税体制和适应性的发展模式。地方财政应逐步与土地开发和出让脱钩,转变为以目标导向为分配原则的中央财政预算,建立地方财产税或城市开发建设其它税费,以替代现有的土地财政模式。应该更加关注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其他城市环境类规划,建立适应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框架以及相应的财政应急资金。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建立长期有效的财税鼓励机制,降低城市生活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及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加强对参与城市发展决策的官员(尤其是市长、书记)的培训教育,建立奖惩机制。构建面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体系。  城市设计应立足人的尺度。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定期预测评估外部环境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风险,鼓励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研究  课题组中方组长: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课题组外方组长:Derek Thompson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环境、土地与公园部前副部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与加强红线区域管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但是相关的机制、政策、法律并不完善,这将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保护带来巨大障碍。为此,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完善和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依据我国生态问题、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空间特征,建议将国土面积的35%的区域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域与生态高敏感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规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与内涵、划定方法、管理体制、规划、批准的程序与方法、保护目标与管理要求、生态补偿办法、环境准入准则、监督考核办法、违法处理办法以及相关的责任机构。  第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在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增设生态用地类型,形成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与未利用地4个类型的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并将生态用地作为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依据和协调不同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的基础。同时,建议在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中,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规划层面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地位,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保障和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生态保护。  在协调海洋各类战略性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海洋生态功能区划和海洋其他空间规划,确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海洋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水域、特殊保护海岛等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海域,维护海洋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  第三,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协调机制。  建议自然生态保护管理机构,从以下方面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制定国家生态保护战略与政策;统一协调与管理国家自然保护地,制定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与国家生态保护地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监督与报告;规划、组织区域重大生态建设与恢复工程;实施生态补偿和奖励机制;规划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监管能力建设。  第四,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生态保护红线与保护地体系整合,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分部门、分类、分级管理机制。  进一步明确和整合我国现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的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以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遗址等类型为基础建立不同级别的国家公园,以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区、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重点区等为基础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解决长期以来不同类型保护区交叉重叠、管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与自然保护地,将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落实到自然保护地体系中,针对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统一协调和分类、分级、分部门管理,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有效保护。  第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和激励机制。  以生态保护红线区为载体,综合考虑土地权属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将生态补偿直接支付给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土地所有者或经营者。根据不同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的面积及比例,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实现生态转移支付强度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和保护成效挂钩。围绕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布局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增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绩效评估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课题组中方组长:郝吉明 国合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课题组外方组长:Michael P.Walsh 国际专家,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前董事会主席  我国目前已初步在三大重点区域建立了大气环境决策协商工作机制,搭建了协调区域行政主体之间利益的平台。然而,现有区域协调机制较松散,区域协作偏重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与应急联动,而在规划、控制目标和要求、常态化监督管理和联合执法机制的统一建设方面相对缺乏,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待加强。为此,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建立基于质量改善的大气污染控制管理模式。  提高空气质量达标的法律地位。应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实施以空气质量达标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改善不达标地区的空气质量或者防止达标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按时完成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地方,进行经济处罚;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严肃追究责任。  进行科学大气环境管理分区。在以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下,大气环境管理应在考虑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污染气象、地形因素及污染扩散和输送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大气环境管理分区,将我国东部污染较重且传输活跃的省份纳入一个分区。  第二,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制定统一的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实施严格的排放总量控制,减少城际污染传输影响;基于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的分布,合理确定区域内人口、工业、能源、城市和机动车发展规模和布局;对区域大气监测的内容、方法、质量控制进行统一要求,为规划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估和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建立明确、统一、完整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构建区域内统一的环境决策协商机制,形成协调区域行政主体之间利益的有效平台;推进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关键信息共享,完善信息通告与报告机制;建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重点污染源、重点产业规划及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经过区域内会商;完善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统一监管和执法,严格考核和问责;实施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协调区域内临时减排措施。  整合国家科技力量建立区域决策支持和规划机构。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科技资源,成立由环境保护部等多部委资助的区域规划组织,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传输转化、来源解析等基础性研究,提高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筛选推荐先进适用的、区域共性的、工程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第三,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  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煤炭,大力推广集中供热,着力提高电厂、工业等高耗煤行业的煤炭利用效率,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提升清洁能源比例。  强化多源、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为实现分阶段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需坚持协同、综合、联动的战略思路。  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  建立预评估和年度评估制度,结合评估调整措施,保障达到预期目标。预评估指标应包括:PM2.5浓度下降比例,重污染日减少天数。年度评估指标应包括:PM2.5浓度下降比例(多年滑动平均浓度趋势),污染物减排、能效提高、能源结构调整等措施完成进度。建立终期评估制度,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技术基础。评估指标应包括:PM2.5浓度下降比例(多年滑动平均浓度趋势),重污染日减少天数,经济、产业、能源结构变化、人体健康等效益。  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  课题组中方组长:王金南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  课题组外方组长:魏仲加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院长  第一,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绿色政绩观呼唤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的建立。  强化环境责任的落实,关键在于将环境目标和环境责任作为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环境审计这一工具的应用,将政府和政府官员环境执政绩效与现行的干部个人履责评价相结合,为政府和领导干部强化环境责任和环境目标落实提供内生性的激励措施。  2014 年 7 月,审计署、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民生改善等情况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建立绿色政绩观和政府环境审计提供了基础。  第二,与国外环境审计相比,不论是在内容还是方法上,中国都存在较大差距。加拿大、荷兰、美国、印度、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不同形式的国家环境审计,取得了巨大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环境政策实施。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 中国审计机关在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时应重点关注环境资金、政策和项目管理等。此外,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应更充分地反映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正确绩效审计的特点,包括标准、证据收集方法、保持客观性、独立性等。  未来,中国应增强对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应强调对环境法规政策执行实施的审计,应采用国际标准的绩效审计为基础进行环境审计,应完善环境审计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应增强环境审计的各机构间合作。  第三,中国应建立并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包括政府官员环境审计制度。  当前的重点是在现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增加资源环境类审计指标, 至少使之与经济发展指标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应考虑不同区域发展基础和发展特征,建立更具灵活性和更高适应性的综合性审计评价体系。  就政府专项环境审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协调配合、运转有效的审计实施机制。  第四,中国应制定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实施路线图,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工作,使得中国的环境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制定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实施路线图, 为这一制度在中国的逐步实施和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第一步,环境审计制度应随经济责任审计新发布的准则适时调整,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法规依据,完善环境审计的制度框架和技术规范体系。  第二步,明确环境审计内容。除了合规性审计和财务审计,中国政府环境审计还需要强调环境绩效审计。同样地,应采取国际审计组织设置的相关审计国际标准。近期,应结合已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即将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开展重点区域地方政府的环境审计。  第三步,制定政府环境审计方法,建立独立的环境审计制度。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为环境审计的主要对象。在国家审计署的指导下,重点制定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标准和方法,制定政府环境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报告编写、审计结果运用。  最后,强化政府环境审计的独立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绿色化程度,强化环境审计与资源审计的协调。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郭薇、刘晓星、姚伊乐、童克难整理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环境网"或“中国环境保护X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环境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作者,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风险评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