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题: 销售点需求量为A1-7,A2...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现代物流学》单元练习题 第二章 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 1.日本物流的显著特点是物资流通高度社会化,表现在( ABC ) 19 。 A.生产与流通分离 B.商流与物流分离 C.流通加工比重大,社会化程度高 D.商流物流一体化 2. 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称为( C ) 。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3.企业对企业的业务,称为电子商务的( B ) 。 A.B to C B.B to B C.C to B D.C to C ? E.B to C 4.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称为国际物流特点的(D ) 。 A.不规则性 B.风险性 C.复杂性 D.国际性 38 5.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 ABC ) 。 A.通信系统设置的复杂性 B.法规环境的差异性 C.商业状态的差异性 D.自然灾害 E.地理环境及工作标准的差异 38 6.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者时的主要评价因素有( ABCDE67 ) 。45 A.信誉 B.服务能力 C.成本 D.合作关系稳定度 E.信息共享 ⑥经济实力 ⑦利益与风险共享 7.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运输设备专用化、大型化等属于物流( A )现代化。 A.硬技术 B.软技术 C.信息技术 D.建筑技术 29 8.按物流合理化的要求在组织货物调运时,应强调组织往复、回程货源,避免发生不满载和空车行驶,称 为物流合理化途径的(C ) 。23 A.直达化 B.短距化 C.摆式运输 D.集中化 9.一个企业的各组成部分尽力完成了各自的本位工作,但企业未能实现整体最佳效果。称为(D ) 。 A.最优化问题 B.总成本法 C.得失比较法 D.次优化问题 21 10.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配送时,把几个货主的多种商品,凡是发往同一地区、同一方向的,在物流计划的 基础上,集零为整采取混装形式,进行集中运送,以提高车船的装载效率,并节省运费,称为( C ) 。 23 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加强物流计划性 实现物流标准化 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 组织 A.物流企业社会化 B.组织物流的短距化 C.组织货物调运集中化 D.组织物流的直达化 11.物流合理化通常包括整体合理化和( A ) 。21 A.局部合理化 库存合理化 C.运输合理化 D.装卸合理化 12.物流合理化的途径有(ABCDE ) 。22 A.组织物流直达化 ? B.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 C.组织货物调运的集中化 D.物流企业的社会化 E.实现物流的标准化 13.国际贸易对物流的要求有(ABCD ) 。37 ?? A.质量要求 B 效率要求 C.安全要求 D.经济要求 E.数量要求 第三章 交通运输技术与组织管理(重点) 一、选择题 1.速度快、机动性大、舒适、安全、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是( C )运输方式的优点。61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路 2.下面属于不合理运输的有( ABCE67 ) 。77 A.倒流运输 B.对流运输 C.重复运输 D.干线运输 E.过远运输 ⑥运力选择不当 ⑦迂回运输 ⑧支线运输1 3.某种货物本来可以从起运地一次直运到目的地,但由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运到中途地点卸下后,不久又 装车发运,增加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的不合理运输为( C ) 。77 A.倒流运输 B.对流运输 C.重复运输 D.迂回运输 4.一种基于电磁理论的,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场所的通信 技术为(B ) 。72 A.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B.射频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 5.国际上以( B )长度的集装箱作为当量箱来进行换算,因而将该长度的集装箱称为标准箱(TEU) 。 85 A.10 ft B.20ft C.30 ft D.40 ft 6.在集装箱重量系列中,主要用于国际运输的为( D )集装箱。85 A.5t B.10t C.20t D.30t 7.对于运量大、产需点固定、单向流体货物的运输应优先选择( C )运输。 A.铁路 B.公路 C.管道 D.航空 8.选择货物运输方式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ABCD ) 。68 A.经济性 B.安全性 C.迅速性 D.便利性 E.舒适性 9.对于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一般应选择( A )运输。 A.铁路 B.公路 C.管道 D.航空 10.对于远距离急需物资、易损物资和贵重物资的运输应优先选择( D )运输。 A.铁路 B.公路 C.管道 D.航空 11.运力大、较少受天气、季节等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是( A )运输的优点。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12.机动灵活,能实现“门对门”运输,是( B )运输的特点。61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13.时间要求不太急的大宗货物和国际货物运输宜选择( C ) 。67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14.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方式相互衔接,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称为( D) 。67 A.驮背运输 B.多式联运 C.联合运输 D.复合运输 15.大宗的、单一的、长距离的货物,主要由( AC )运输。66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E.管道 16.公路运输最显著的运营特点是它的灵活性,表现在( ABCDE ) 。61 A.空间上的灵活性 B.批量上的灵活性 C.服务上的灵活性 D.时间上的灵活性 E.运行条件的灵活性 投资省 建设周期短 17.陆路运输与诲上运输一起组成一种新的联合运输方式,称为( D ) 。67 A.陆空联运 B.大陆桥运输 C.公铁联运 D.陆海联运 18.不属于交通运输方式划分之列的是( C )。 A.铁路 B.公路 C.集装箱 D.航空 19.一种载货工具在某一段运程中,又承载在另一种工具上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称为( A ) 。67 A.驮背运输 B.多式联运 C.联合运输 D.陆上联运 20.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合理安排运输计划,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运输效率的比较 好的组织货物运输形式,称为( C ) 。67(05.10) A.公铁联运 B.陆海联运 C.复合运输 D.驮背运输 21.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越过商业、物资仓库环节或铁路、交通中转环节,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直接 运到销地或用户,以减少中间环节,称为( B ) 。78(05.10) A. “四就”直达运输 B.直达运输 C.合装整车运输 D.分区产销合理运输 22.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称为( C ) 。 A.RF B.GIS C.EDI D.GPS 712 23.某种货物本来可以从起运地一次直运到目的地,但由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运到中途地点卸下后不久,又 二次装车发运,增加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称为( B ) 。77 A.倒流运输 B.重复运输 C.过远运输 D.对流运输 24.同一种货物或两种可以互相代用的物资,在一条运输路线或平行线上运输,与相对方向的路线全部或部 分发生对流,称为( A ) 。77 A.对流运输 B.生产运输 C.倒流运输 D.迂回运输 25.使用铁路或公路系统作为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多式联运方式,称为( B ) 。 A.多式联运 B.大陆桥运输 C.陆桥运输 D.联合运输 68 26.适箱货物从托运人的车间、仓库或基地装箱、装车、直达运送到收货人的车间、仓库或基地卸箱的一种 运输方式称为( A ) 。87 A. “门到门”运输 B.联运 C.多式联运 D.大陆桥运输 27.不属于集装化工具的是( A ) 。 A.托盘 B.集装盘 C.集装网 D.集装箱 28.运输管理工作的原则有( ABCD ) 。66(05.10) A.及时 B.准确 C.经济 D.安全 E.高速 五、计算题 1.甲、乙两个煤矿供应 A、B、C 三个城市用煤,各煤矿产量,各城市需求量及各煤矿到各城市之间的运输 距离见下表。试用最小元素法安排调运方案,并求出此时的运输周转量。煤矿 甲日产量(吨) 200城市 A日需量(吨) 100B 乙 250 C150200运输距离(公里) 煤矿城市A 90 80B 70 65C 100 80甲 乙2.甲、乙为用户,A、B 为生产企业,其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甲、乙需要某种产品 K,A、B 均能生产, 且品种、规格均符合要求。试从社会物流角度出发,定性分析,确定生产企业与用户间的供需关系。甲 20A 20乙 30BA 2030B310 10 乙 第四章 仓储管理(重点) 一、选择题 1.库存商品的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商品本身的( A )而不改变其本质。92 A.外部形态 B.包装 C.大小 D.特征 2.储存的作用有( ACDE ) 。90 A.时间效用 B.空间效用 C. “蓄水池”作用 D.降低物流成本 E.保存商品(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3.影响库存商品的内因有商品本身的( ABCD ) 。93 A.化学成分 B.结构形态 C.理化性质 D.机械及工艺性质 E.包装状况 4.只改变商品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不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库存商品的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生物变化 D.无形损耗 92[ B ] 5.库存商品不使用而产生的损耗称为 A.自然损耗 B.异常损耗 C.无形损耗 D。有形损耗 [ D ] 6.由于非正常的原因所造成的锈蚀、变质、破损、丢失、燃烧等称为 A.异常损耗 B.自然损耗 C.正常损耗 D.无形损耗 [ A ] 由于非正常的原因,如对商品保管不善,装卸搬运不当,管理制度不严所造成的锈蚀、变质、破损、丢 失、燃烧等称为 ( D ) 。92 A.有形损耗 B.无形损耗 C.自然损耗 D.异常损耗 [ ] 7.库存商品(物品)发生变化、损耗的外因有( ABCDE ) 。 A.温度 B.湿度 C.日光 D.大气 E.生物与微生物 8.库存商品的化学变化有( ABCDE ) 。92 A.化合 B.风化 C.氧化 D.聚合 E.水解 9.不属于影响库存商品发生变化的外因是 D A.温度 B。湿度 C.日光 D.工艺性质 [ ] 10.只改变商品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库存商品的( B )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生物变化 D.无形损耗 11.库存商品的生物变化有( BCDE ) 。92 A.化合 B.虫蛀 C.腐朽 D.腐败 E.鼠咬 12.库存商品不使用而产生的损耗称为( D ) 。92 A.自然损耗 B.异常损耗 C.无形损耗 D.有形损耗 13.库存商品的物理变化有( ABCDF ) 。92 A.挥发 B.溶化 C.熔化 D.干燥 E.风化 ⑥变形 14.库存商品的( A )损耗是不可避免的。92 A.自然损耗 B.异常损耗 C.无形损耗 D.有形损耗 15.下边属于自然损耗的是( ABCDEF ) 。92 A.干燥 B.风化 C.挥发 D.粘结 E.散失 ⑥破碎 ⑦装卸搬运不当的破损 16.由于对商品保管不善、装卸搬运不当、管理制度不严所造成的锈蚀、变质、破损、丢失、燃烧等称为 ( B ) 。92 A.自然损耗 B.异常损耗 C.无形损耗 D.有形损耗 17.库存商品的化学变化有( BCDE6789 ) 。92 A.熔化 B.化合 C.水化 D.分解 E.水解 ⑥氧化 ⑦聚合 ⑧老化 ⑨风化 ⑩霉变 18.与仓库之间用于进出车辆、装卸货物的衔接设施是( C ) 。96 A.铁路专用线 B.汽车线 C.站台 D.料棚 19.专门用于存放粉状、颗粒状、块状等散装非包装物品的刚性容器为( A ) 。96 A.料仓(贮仓) B.贮罐 C.集装箱 D.集装袋4 20.由物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所决定的物理性质,表现为( B678 ) 。93 A.结构稳定性 B.水溶性 C.燃烧性 D.爆炸性 E.腐蚀性 ⑥吸湿性 ⑦挥发性 ⑧导热性 21.机电产品、电子器件,由于更新换代比较快,新的产品出现后,库存同种类原产品就会贬值,甚至报废。 这种损耗属( C )损耗。93 A.有形 B.异常 C.无形 D.自然 22.期内实际吞吐量除以仓库设计吞吐量乘以百分数,称为( D ) 。113 A.商品收发正确率 B.商品完好率 C.库存商品缺损率 D.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 23.商品在储存过程中, 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本身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自然减量, 如表现出干燥、风化、挥发、粘结 、散失、破碎等,称为( D ) 。92 A.有形 B.异常 C.无形 D.自然 24.由于更新、更好、更廉价的同类产品进入市场,致使库存商品贬值而产生的损耗,称为( C ) 。 A.自然损耗 B.异常损耗 C.无形损耗 D.有形损耗 93 25.由物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所决定的化学性质,表现为( ACDE ) 。93 A.结构稳定性 B.水溶性 C.燃烧性 D.爆炸性 E.腐蚀性 ⑥吸湿性 26.高层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库房高度在( C )的仓库。98 A.5~12m B.50m 以上 C.12m 以上 D.5m 以上 27.库存容量为
托盘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为( B )仓库。98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以上都不对 28.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库存容量为( B )托盘的仓库。98 A.2000 以上 B.5000 以上 C.7000 以上 D.3000 以上 29.低层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 B )的仓库。98 A.货架高度在 5m 以下 B.库房高度在 5m 以下 C.货架高度在 12m 以下 D.库房高度在 12m 以下 0.3A 类物资应采用( )方式订货。104 A.定期订货 B.定量订货 C.订货点法进行订货 D.定期定量订货 31.库存商品的生物变化有 BCDE A.化合 B.虫蛀。 C.腐朽 D.腐败 E.鼠咬 [ ] 32.期内实际吞吐量除以仓库设计吞吐量乘以百分数,称为 D A.商品收发正确率 B.商品完好率 C.库存商品缺损率 D.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 [ D ] 33.库存商品不使用而产生的损耗,称为 A.无形损耗 B.损耗 C.自然损耗 D.有形损耗 34.库存商品受下列什么的影响会产生生物变化?( ABC )92 A.虫蛀 B.腐朽 C.腐败 D.化合 E.老化 35.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 ABCDE ) 。101 A.质量标志 B.数量标志 C.时间标志 D.结构标志 E.分布标志 36.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得以最终实现,称为 储存合理化的( A ) 。101 A.质量标志 B.数量标志 C.时间标志 D.结构标志 第七章 配送及配送业务管理(重点) 一、选择题 1.推行货物配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EF) 。1565 A.稳定的资源保障 B.足够的资金 C.齐备的配送设施和设备 D.流通加工中心 E.高效的信息系统 ⑥高效的职工队伍 2.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中进行配送,称为( D ) 。155 A.定时定量配送 B.定时配送 C.即时配送 D.定量配送 2B 按规定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称为( D ) 。155 A.定时配送 B.即时配送 C.共同配送 D.定时定量配送 2C 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中进行配送,称为 A.定时定量配送 B.定时配送 C.即时配送 D.定时配送 [ ] 2D 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配送,称为 A.定时配送 B.定时定量配送 C.定量配送 D.即时配送 [A ] 3.配送中心即不是向固定、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是强调市场适应性,这种类别的配送中心称为( B ) 。 A.供应配送中心 B.柔性配送中心 C.专业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 158 4.在配送中心开展的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验、结算、交接等工作,统称为 配送中心的( C ) 。157 A.储存作业 B.分拣及配货作业 C.备货作业 D.配装作业 4B 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验、结算、交接等工作,称为 A.储存 B.分拣 C.配货 D.备货 [D ] 5.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是( C ) 。157 A.备货 B.储存 C.分拣及配货 D.配送加工 6.完全按用户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的方式称为( B ) 。155 A.定时配送 B.即时配送 C.商店配送 D.准时配送 7.配送不同于其他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作业,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支持性工作的是( B ) 。 A.备货 B.分拣及配货 C.配送运输 D.配装 157 配送中心即不是向固定、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是强调市场适应性,这种类别的配送中心称为 A A.柔性配送中心 B.供应配送中心 C.专业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 8.完全按用户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的方式,称为 D A.定时配送 B.定量配送 C.定时定量配送 D.即时配送 搬运车辆巡回于保管场所, 按配送要求从每个货位或货架上挑选出物资, 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配货作业, 称为 C A.播种方式 B.巡回方式 C.摘果方式 D.摘种方式 [ ] 9.将需要配送的数量较多的同种物资集中搬运到发货场所,然后将每一货位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每一 货位处,直到配货完毕,称为配货作业的 B A.播洒方式 B.播种方式 C.摘取方式 D.摘果方式 10.配送中心的数量及地理位置是决定能否取得高效益的[ A] A.前提条件 B.主要因素 C.重要因素 D.物质基础 11.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配送方式有[ ACD ] A.配套成套配送 B.定时配送 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D.单品种大批量批送 E.定量配送 12.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有 ABCDE A.备货 B.分拣及配货 配装 配送运输 送达服务 配送加工 C.配货 D.储存 E.流 通加工 [ ] 13.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别有 ABCDE A.加工配送中心 B.供应配送中心 C.销售配送中心 D.柔性配送中心 E.城市配送中心 13B.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有[ ABCDE ] A.专业配送中心 B.柔性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6 D.销售配送中心 E.城市配送中心 14.配送方式按配送组织者不同有( AD ) 。153 A.商品配送 B.即时配送 C.共同配送 D.配送中心配送 E.定量配送 15.以城市作为配送区域范围的配送中心称为( A ) 。159 A.城市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储存型配送中心 D.流通型配送中心 16.由搬运车辆巡回于保管场所,按配送要求从每个货位或货架上挑选出物资,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配货 作业,称为( C ) 。162 A.配货 B.分拣 C.摘果方式 D.分货 第八章 流通加工 一、选择题 1.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流通加工环节,同时增加了近距离运输、装卸、储存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这种流通 加工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C ) 。184 A.流通加工设置地点的不合理 B.发生选择不合理 C.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D.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2.流通加工的作用为( ABCE ) 。176 A.方便用户 B.改变功能,提高效益 C.提高加工材料的利用率 D.提高货物价值 E.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⑥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2B 流通加工的作用 A.方便用户 B.提高货物价值 C.提高加工材料的利用率 D.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E.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方式的优势 [ ] 3.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主要表现有( ABC ) 。184 A.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B.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合理 C.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D.流通加工增加了运输距离 E.流通加工增加了装卸次数 4.现代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导致了( ABCD ) 。174 A.产需之间的分离 B.生产及消费在时间上的不同步 C.生产及需求在产品功能上的分离 D.生产与消费不处于一个封闭圈内 5.对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的加工对象进行流通加工的 不合理处在于( E ) 。 A.流通加工设置地点的不合理 B.发生选择不合理 C.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D.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E.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6.反映经流通加工后单位产品的增值程度,称为流通加工环节日常管理指标的( D )。 A.增量指标 B.品种规格增加额及增加率 C.资源增加量指标 D.增值指标 7.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提 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作业的总称,称为( C )。 A.库存 B.包装 C.流通加工 D.装卸搬运 8.对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称为流通加工的[ B ] A.生产管理 B.质量管理 C.合理化组织 D.生产控制 9.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几种主要形式有( BCDE ) 。 A.流通加工时间不正确 B.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C.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D.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E.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9B 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主要表现有( A BC ) 。7 A.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B.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C.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D.流通加工增加了运输距离 E.流通加工增加了装卸次数 10.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ABCDE )。 A.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B.加工和配送结合 C.加工和配套结合 D.加工和商流相结合 E.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11.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使使用单位省去进行 初级加工的设备及人力,从而方便了用户,这种流通加工的作用称为( B )。 A.提高加工材料利用率 B.方便用户 C.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D.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第九章 物流信息系统(重点) 一、选择题 1.将条形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的数据,称为( D ) 。 A.条形码 B.射频识别 C.射频识别技术 D.条码识别 201 2.物流信息的特点有( ABCDE )。189 A.广泛性 B.联系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复杂性⑥⑦⑧ 3.信息具有以下属性( ABCDE ) 。188 A.普遍性 B.中介性 C.知识性 D.时效性 E.可处理性 4.物流信息源点多、信息量大,涉及从国民经济到财政信贷各个方面,物流信息具备(A ) 。189 A.广泛性 B.联系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复杂性 5.物流活动是多环节、多因素、多角色共同参与的活动,目的就是实现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顺利移动, 这就要求在该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具有( B ) 。189 A.广泛性 B.联系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复杂性 6.在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中, C )是系统开发的核心。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E.系统运行与维护 7.将用户要求转换成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是( C )的基本任务。211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E.系统运行与维护 8.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是( C ) 。192 A.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B.物流信息采集标准 C.物流术语标准 D.物流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 9.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并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过程 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使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协调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辅助 决策等,称为 [ D ]。 A.物流信息控制 B.物流信息的加工 C.物流信息的组织 D.物流信息管理 10.信息具有有效的使用期限,失效的信息需要及时淘汰、变更、补充等,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称为信 息处理内容的( D ) 。 A.信息分类化汇总 B.信息编目 C.信息储存 D.信息更新 11.物流信息系统开发通常包括 ABCDE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E.系统运行和维护 12.物流信息的作用有( ABCDE ) 。 A.价值增值作用 B.支持战略计划的作用 C.沟通联系的作用 D.管理控制的作用 E.缩短物流管道的作用 12B.物流信息的作用有( ABCD ) 。 A.价值增值作用 B.管理控制作用 C.沟通联系的作用8 D.支持战略计划的作用 E.缩短物流管理的作用 [ ] 13.物流信息技术包括( ABCD ) 。 A.条形码技术 B.射频技术 C.GPS 技术 D.GIS 技术 E.EDI 技术 14.物流信息的服务工作主要有( ABCD ) 。 A.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B.信息交换服务、 C.信息技术服务 D.信息咨询服务、 E.工程咨询 15.物流信息处理的内容( ABCDE ) 。 A.信息分类及汇总 B.信息编目 C.信息储存 D.信息更新 E.数据挖掘 16.物流信息的特点有( ABCDE ) 。 A.广泛性 B.联系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复杂性9 第十章 物流中心网络概述 一、选择题 1.物流中心选址除了利用许多数学方法,从经济角度,确定理论上的合适位置外,实际选址还必须考虑 ( )等前提条件。244 A.客户条件 B.运输条件 C.自然地理条件 D.用地条件 E.法规制度条件 ⑥通信信息条件 2.在物流中心总规模明确的前提下,确定据点的数量,要考虑( )几个主要因素。248 A.单个据点规模 B.物流成本 C.服务水平 D.先进技术的采用 3.在考虑物流中心的设计原则时一般不能根据规模经济性来选择规模,而是根据( )来选择规模。247 A.流量 B.环境条件 C.经济性 D.服务水平 E.企业数量 4.物流中心位于许多用户的一个居中位置,产品从此中心向各方向用户运送,这种布局形态称为( ) 。 241 A.辐射型 B.吸收型 C.聚积型 D.扇形 5.多个物流中心分布在一个生产企业密集的经济区域四周,共同为该经济区域服务的布局形态称为 ( ) 。242 A.辐射型 B.吸收型 C.聚积型 D.扇形 6.在某一物流集散地,特别是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的具有多种物流功能、兼营多种物流业务的大型物 流据点称为( ) 。 A.物流基地(园区) B.集货中心 C.配送中心 D.储调中心 7.网络仓库提供者的形式有( ) 。243 A.存储批发商 B.存储协会形式 C.综合物流企业 D.存储企业联盟 E.生产制造企业⑥⑦⑧ 8.( )是物流合理化的一个核心问题。240 A.商物分离 B.供销分离 C.存取分离 D.产销分离 9.物流中心的设置( ) 。240 A.宜在城市繁华场所 B.宜在繁华市区的交通要道 C.应有足够容量的停车和装卸场地 D.应 有大量的仓库面积 10.物流中心对物流过程的优化和提高物流效益有着重大意义,其原因在于( ) 。236 A.集中库存,提高了物流调节水平 B.有效衔接,加快了物流周转,降低了成本 C.进行适当加工, 衔接产需,合理利用了资源和运力,提高了效益 D.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十一章 物流运输站(场)规划 一、选择题 1.大型货场是指综合性货场年货运量在( )的大型货场。254 A.30 万吨以上 B.31~100 万吨 C.100 万吨以上 D.50 万吨以上 2.年旅客吞吐量在 20~75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在 t 的机场为( ) 。 A.一类机场 B.二类机场 C.三类机场 D.四类机场 E.五类机场 272 3.省、自治区内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和旅游城市,或经济欠发达、但地面交通不便城市的机场属于 ( ) 。271 A.Ⅰ类机场 B.Ⅱ类机场 C.Ⅲ类机场 D.Ⅳ类机场 4.布置在由陆地内开挖的港池中的码头为( )码头。267 A.顺岸式 B.突堤式 C.挖入式 D.离岸式 5.一个优良港址除与腹地有方便的交通运输联系、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外,还应满足( )等基10 本要求。264 A.要有足够货源及最省费用 B.尽量利用荒地,少占或不占良田 C.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D.有发展余地 E.尽量采用离岸式 ⑥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地面积 6.要选一个良好的港址,应根据港口的( )及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并考虑全国港口发展战略、海 河岸线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从政治、经济、技术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264 A.吞吐任务 B.船型 C.运输特点 D.货物包装 7.运输站(场)对于待发的货物具有( )的职能。260 A.加工 B.集中 C.疏散 D.分类 E.换装 8.日办理货运量在 600~1000t 的公路货运站为( ) 。261 A.小型运输站 B.中型运输站 C.大型运输站 D.特大型运输站 9.公路货运站的作用有( ) 。260 A.取货上门、送货到家 B.储存保管 C.连接多种运输方式 D.货物的集散、换装 E.车辆调 度和停放 ⑥分拣、加工 第十二章 货物运输的优化求解计算题 1.求第三章计算题第一题的最优解。 A 甲 乙 日需求量(吨) 50 50 100 150 B 150 200 200 C 日产量 200 250 450对应的总运输周转量为 35000 吨公里。 2.考虑三个产地和三个销地的运输问题,供应量、需求量和运距如表中所示。B1B22 4 1 10B36 2 5 10A3需求量A1 A21 0 3 10供应量 7 12 11(1)用最小元素法求初始调运方案。 (2)根据上述初始调运方案,用闭回路法求检验数,并求最优调运方案及最小运输量。40 3.某材料厂有 A、B、C、D、E 五台叉车可分配给甲、乙、丙、丁、戊五个仓库进行搬运作业,其中任何 一叉车都可以在任一仓库中进行搬运作业,只是搬运作业费不同,各台叉车相应作业费 c ij ,如下表所示, 要求一台叉车只分配给一个仓库使用,试求搬运作业费用最小的分配方案。 效率矩阵表cijA甲 5乙 6丙 811丁 4戊 5 B C D E3 5 6 74 5 7 46 7 5 66 9 7 21 8 6 8(x11=x25=x32=x43=x54=1,总搬运作业费为 18)12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本科题库及答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2驾驶证增驾a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