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自发组织员工关爱基金基金需具备那些条件?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吉林省民营企业成长战略及其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一)
项目编号:990049
项目负责人:李辉
项目承担单位:吉林工业大学
项目委托单位: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立项起止时间:1999年5月至2000年8月
最终成果完成时间:2000年9月
吉林省民营企业成长战略及
其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从过去的“补充”地位转变为今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有的甚至陷于困境,失去了发展初期的活力。究其原因,政府在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理论指导,部分企业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部分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多数民营企业家缺乏战略观念,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发展途径。
我国现阶段所说的民营企业,在国际上统称为中小企业,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同大企业竞争中,由于受到资金的获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机会等条件的限制,一般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增加税收,解决劳动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大企业只是国家形象的代表而已,大部分经济活动是由中小企业(即民营企业)承担运作的。为此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问题,制定适当的产业组织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做法不尽相同,但比较起来,法国、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经济效果非常显著。
目前江浙等省份,一方面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寻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结合点,走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的道路,部分省区民营企业数量占本地区企业数量50%以上,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省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民营企业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影响面小,这也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民营企业成长规律、成长途径以及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必将对促进我省民营企业快速、健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部分& 民营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章&& 民营企业
一、民营企业的定义及分类
我们研究民营企业,必须首先要认清什么是民营企业,分清其实质,其范围、其类型。说到民营企业,近些年来不少人有一种错觉,似乎民营企业即为非公有制企业,就是私有企业,讲国有企业民营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私有化,一些经济刊物上的论说也经常将民营企业混淆于私营企业。
“民营”,顾名思义,是指民间经营,它是从经营角度而不是从所有权的角度来讲的,只要不是“官营”、“国营”,就是民营。所以民营企业的定义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民营企业是指经营形式,而不是特指某种所有制类型,也就是说,用以经营形式而不是以所有制类型作为界定标准;第二,就经营形式来说,所谓“民营”是相对于“国营”、“官营”,即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而言的,是指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在竞争中谋求自我发展的经营形式。
民营企业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体制外企业”。“体制内企业”和“体制外企业”是近些年来经济理论界为分析问题的方便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所谓“体制内企业”是指那些根据传统体制的要求设立,至今还基本按照原有体制、原有方式管理的企业,所谓“体制外企业”,是指那些在市场中自己生长起来,基本上不受制于传统体制管理的企业。
经过20年的改革,体制内企业的“面貌”一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至于有的同体制外的相区别,开始有了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体制内外企业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上面是否有一个直接管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以及党政的企业主管部门。不管这个部门叫做部、厅、局,还是叫做总公司、集团公司、集团控股公司,只要它自身是拥有行政级别的,承担着一部分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又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事物,其实质是一样的――有主管部门的是体制内企业,“无上级的”是体制外企业。第二,企业本身没有行政级别。体制内企业实际上都是有行政级别的,科级、处级、局级、部级等等,尽管近几年不给企业定级,但是所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大一类企业”,“大二类企业”等等,在干部的安排、销售待遇等方面,实际上比照行政级别来对待的,体制外企业则根本没有行政级别的。第三,企业经营者有无“铁饭碗”,体制内企业经营者实际上都是有“铁饭碗的”。由于上有主管部门,身负行政级别的,当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破产、被兼并时,上级领导一般都会给其经营者安排相应的工作,至少不会让其失业,而体制外企业的经营者则不然,企业搞糟了,他只能自谋出路。
可以看出,衡量一个企业属于体制内企业还是体制外企业,即是属于“民营”还是“国营”,主要不在于它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而在于它同行政部门或准行政部门的关系。
&&&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营企业可以分为八种主要企业组织形式:
(1)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2)股份合作制企业(3)合作制企业(4)合伙企业(5)个体、私营企业(6)非国家控股的三资企业(7)自主经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8)国有民营企业。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所有制关系的重大调整,从而使民营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1)城乡个体工商经济。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务院为解决失业问题,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由于承包专业户的发展,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障碍较小等原因,个体经济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个体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2)私营企业。在个体工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家庭专业户大批出现的基础上,我国原已消失20多年的私营企业又获得了再生,从80年代初党中央不鼓励也不禁止,到现在,私营企业经历了初期的恢复发展、中期的快速发展、中后期的低速徘徊,到90年代进入一个超常态跳跃发展的新增长阶段。
(3)集体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企不分、政社合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进行改革。体现为在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双重经营,发展了乡镇企业;在城镇,集体经济改主管部门统负盈亏为企业自负盈亏;现在正在进行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有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集体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生与形成时期,从年,第二阶段是混乱与停滞时期,从年,第三阶段是改革与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4)三资企业。有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年为试办阶段,年为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开放区域的扩大和有关外商投资政策法规的完善,这一时期掀起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高潮,年为持续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
(5)国有企业民营化。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从而启动了民营化的实际进程,第一层次的民营化改革是在保留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两权分离,具体做法就是承包制;第二层次的改革是实行出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阶段,中央提出抓大放小决策,各地放小力度不断加大,很多中小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
对于国有企业民营化,需要消除一些误解,诸如:把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甚至担心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会威胁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等等。消除这些误解这需要从企业形态说起。
企业形态是国际上用的比较广泛的概念,任何一个国家,为了从客观上研究分析企业,组织管理企业,都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形态分类。在我们研究民营企业问题的时候,至少要涉及三种企业形态的划分:一是企业的经济形态。这是按出资主体来划分的,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制形式,二是企业的经营。这是按经营主体来划分的,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方式。三是企业的法律形态,这是按法人主体来划分的,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人类别。
上述三种企业形态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区分开三种企业形态以后,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和私有化并不是一回事,前者属于经营形态范畴问题,而后者则属于经济形态范畴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从国际的实际经验来看,事实上,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伴随着所有权的改变,但决不是简单的所有制的变化。
从理论上讲,对什么是民营化,在国际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对照各国对民营化的理解和改革的实践。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际上早已开始了民营化的进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实际上是一种民营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虽然在抓大放小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所有权的转移,但这是比较小的一个局部,就总体来说,主要还是经营形态的问题,同私有化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对民营化问题不能回避,应认真研究,积极推进。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以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到我国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大结论。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进而提出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的新的改革思路。这一思路的确立,从理论上打破了“公有制等于国有制”、“缩减国有经济就是削弱公有制”等传统的错误论断,不仅充分肯定了各地早已在展开的种种“非国有化”改革,为我们跳出国企改革长期徘徊的局面指明了方向;而且将为改革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和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新的所有制结构奠定基础,而这个基础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设成功的基石。
由于国有民营企业的数量不多,大多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并且对“国有民营”这种提法有许多的争议之处,在本文中不包括在讨论范围内。三资企业的运作方式我们不必要在此加以讨论。在此论文中,若无特别说明,民营企业仅包括非国有控股的民营企业、独立自主的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三种类型。
一、民营企业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所有制结构虽然有小幅度调整,但国有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1978年集体经济的比重虽有22.37%,鉴于我国的集体经济实际上是“准公有制”的,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处于被消灭的状态,更谈不上民营企业了。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之前的所有制结构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是以排斥其他所有制的“单一”公有制。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特点是:国有经济的份额有所下降,其他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升,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从统计数据上看: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从1978年的77.63%下降到1997年的28.48% 。80年代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也是民营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披露,截止到1996年,外商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总计达28万多个,协议利用外资4641.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48.84亿美元,在广东等地,外资经济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制的多元化使国有经济获得了适应市场机制的有效方式。同时打破了国有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界限,形成了新的资源配制空间,为市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持国民经济高速运转,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善了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
自1980年至1997年,国有工业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呈急剧下降趋势,由1981年的44.8%下降到1997年的8.4%,集体工业也有下降的趋势,但仍保持30.7%的贡献率,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营企业中的私营工业和其他工业的的贡献率处上升趋势,很明显,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三资等)是中国工业产品产值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竞争的基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极其迅速,企业数量每年增加,其中作为民营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和城乡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很快。1996年乡镇企业达159.2万户,为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19.93%,城乡个体私营工业企业621.1万户,为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77.6%。加上为数众多的商业和建筑业中的民营企业,汇成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从一开始,它们就完全置身于市场竞争中,它们不受国家计划、定价限制等其他形式的干预,也不享有信贷或原材料方面的优先权,不能从中央政府取得投资或由政府担保购买其产品,只能依靠灵活的机制,贴近市场的优势,
及时提供市场需要的商品,打开市场;借助迅速频繁地吞吐资料来克服自身资源不足的弱点,以维持生存谋求发展。民营企业往往搏击在市场最灵活、最鲜明的领域内,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不断发展壮大,其产业的地位日益提高,构成了中国市场竞争的基本力量。
三、是经济转轨阶段进行模拟和积累经验的场所
从理论上说,市场机制可分为“操作”、“调控”和“支持”三大系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合乎逻辑的过程应该是在操作系统上进行模拟并积累,然后改变调控或干预系统的职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稳定是第一位的大事,所以,改革采取先易后难的渐进模式,中国以后的国有企业多为大型企业,数目少,但占有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比重都很大,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分布面极广,对社会的震荡小。所以转轨模拟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小企业身上,理所当然地成为市场化进程中的先头部队。在工业领域,1996年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6.6%。另据计算,年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平均增长率为10.82%,同时国有企业增长率是5.07%,而非国有企业的增长率是14.88%,比国有企业增长率高9.8个百分点。国有大型企业增长率为8.7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增长率是10.73%,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增长率15.38,比国有大企业高出6.59个百分点。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民营企业自担风险,投资十分谨慎,大体上能找到市场结构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尤其近几年来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加大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据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1992年以前,民营高科技企业群体中,技工贸总收入和资产总额超过亿元的没有几家,到1997年底,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有874家,超过10亿元的有64家,超过20亿元的有22家,超过30亿元的有近10家。到1997年底,6.5万家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85家。
近几年来,在金融紧缩、贷款困难的情况下,民营科技企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实在是不容易,这充分说明了民营科技企业较其他企业群体,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群体,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从出口创汇来看,1992年全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只有1.95亿美元,而1997年却达近90亿美元,6年时间增长了46倍。例如,深圳的华为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占据了中国程控交换机的大部分市场,令外国的相关企业望尘莫及,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树立了一面旗帜。
五、安排解决就业问题,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民营企业容纳了大部分就业人员,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见表1―8)。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已消化吸收近亿农村富裕劳动力,1996年,乡镇企业职工已达1.35亿人,平均增长率为10.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二是安置了城镇待业人员,缓解了城镇就业问题对地方政府的压力。三是吸纳了大量下岗职工,为国有和政府控制的集体企业减轻了负担,自1991年以来,城市新增的集体、个体企业已增加40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国有大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将全方位提高,非但无法吸纳职工,用工数量反而减少,而且中央倡导国有企业应“抓大放小”,部分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兼并收购,势必要减员增效。据统计,1996年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大约有职工24278万人,按保守的30%富裕职工计算,则将有1300万职工要分流、转岗,由于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多,容纳自身富裕劳力的能力有限,这些工作岗位,只能依靠民营企业来解决。
六、提高社会资本利用率,搞活经济
首先,民营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主要是个人储蓄或向亲友筹措,盘活了部分社会闲置资金,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一再降低利率,增长工资,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消费,拉动需求。第二,经营绩效优良的民营企业购买兼并亏损和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盘活国有、集体资产,减少了国有集体资产在闲置状态下流失。第三,一般来说,民营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是比较高的,至今尚未发现国有银行的贷款沉没在个体私营企业,相比之下,国有企业逾期呆坏帐贷款数目大得惊人。
第二部分 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现状
第一章&& 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一、民营企业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吉林省全部企业法人中,国有和集体法人占主体地位,其中国有占总体比例的31.2%,集体占总体比例的56.3%,私营企业个数2403个,占总体比例的6.2%,外商、港澳台法人单位数为1514个,占总体比例的3.9%,股份制企业法人876个,占总体比例的2.2%。而就全国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法人比例远远高于这个数目。
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趋势是:就全国而言,国有经济的份额有所下降,其他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升,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从统计数据上看:全国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从1978年的77.63% ,下降到1997年的28.48%,8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90年代下降速度加快,平均每年下降4个百分点。而吉林省,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由1978年的86.4%下降到1997年的54.8%。
可见,吉林省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比重过小,仍处于补充性地位,从而成为吉林省所有制机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吉林省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吉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按全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测算,则意味着将会增加200―25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20―25亿元的税收收入,等于新增一个长春市的经济增量。
民营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份额大的省份,人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高,经济势力强,民营企业投资占总投资份额小的省份,人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低,即国有企业投资份额和经济增长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投资份额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着由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大的省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往往民营企业的比重小。
吉林省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对全省改革开放影响较小,还没有成长为支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吉林省在推进改革中遇到比其他省市更大的困难和矛盾。一方面税收仍主要压在国有企业身上,随着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这种压力越来越大,使吉林省难以象其他省份那样,对国有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吉林省国有企业比重大,富余人员多达80―100万,缺少重新就业的岗位,使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困难重重。
二、吉林省民营企业外部环境
&&&(一) 国家宏观政策和地理位置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为中心展开的,并建立了一系列特区,成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和民营企业大量涌现的直接推动力。因为在这些地区,无论在土地占用、注册资金,还是在税金征收等方面都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通过引进外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开阔了这些地区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的市场竞争意识,纷纷投身于经商大潮之中,许多人通过艰苦创业,完成资本的初始积累,从而涌现了一大批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在地理分布上高度不平衡,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及几个大城市。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在东南沿海建立,一些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开始实施。1984年,经济特区的概念被扩展到另外十四个沿海城市及整个海南岛。1985年,三个“经济发展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省的闽南地区,也向外商开放。1986年,“鼓励外商投资的22项措施”颁布,其中包括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减少劳动力及土地使用费、为合资企业建立特殊的外汇市场、合资企业的最长期限和超过50年,允许外商独资企业的存在等等。1988年,海南岛正式建省,并成为中国第五个也是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也于1988年颁布,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更详细的补充。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正式生效。此条例废除了一些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利要求和限制,因而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同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投资者。在1991年和1992年,政府颁布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外商投资。
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分布是非常偏斜的。就区域来说,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富裕地区,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只吸引了少量外资。从外商在直接投资的城市分布来看,外资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在其他城市的投资比重很小。显然,外商在选择地点时,充分考虑了投资环境,如政府对外资的政策及当地的客观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主体―独立自主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因为无论是劳动力还是资金都会自发地追求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都有一个很强的流动趋势,都会从低效益的地区或部门流动到高效益的地区或部门。这是源于以下因素:
1、规模效益
在一般情况下,产品生产都存在着一种规模效益,也就是说,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分工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这些地区原来就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投资容易取得规模效益。因此这些地区一般具有自我扩张的趋势。
2、交易成本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需要有许多工人、工厂和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在每一道工序之间都存在着交易成本。在这些地区里,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化工业生产非常重要的特征。专业分工对于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设备使用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心城市容易形成在各个行业之间的专业分工,而在偏远地区,往往不得不搞些“小而全”的企业,不容易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投资于一个专业化较强的企业要比建设一个“小而全”的企业要简单得多,容易取得成功,风险比较小。专业化分工本身也可以导致规模效益。
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对于现代化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要了。在这些地区投资,取得经济信息速度快,成本低。在中心城市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有各种商品展览、促销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或商业会议,这些都以极为低廉的费用,甚至免费为企业提供了商业信息,如果远离这些地方,信息不灵通,往往会坐失良机。
5、基础设施和服务
由于企业相对集中,使得国家有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地区投入较多的资金发展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由于在这些地区人口比较集中,为服务业提供了必要的需求规模,服务成本下降,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咨询、保险、运输、保管、旅馆、饮食服务业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多样的行业,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以及文化、体育、娱乐设施。
&(二)文化因素
我们研究经济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背后,都有一种文化现象支撑着。如日本是由多种文化构成的社会,且多种文化能够有机地融合;去韩国访问的学者都会发现一种“民族魂”随处可见。因此,繁荣经济的背后,必然有一种精神文化在支持着,如果没有文化支持的经济,是不可能繁荣的。那么,目前吉林省的文化是什么?精神是什么?这也是吉林省进入市场经济后产生众多复杂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1、经济体制影响的差异
东北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最早、发展也最为完善的地区。建国以后,国家于“一五”、“二五”期间以及60年代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从而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吉林省经济运行一直按计划经济模式进行操作,自己缺乏主观能动性。众所周知,中国改革浪潮是从南方涌到北方的,东北地区进入市场经济大约是从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吉林地区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吉林省的经济也是在双重体制摩擦下艰难地增长,例如,吉林省许多国有企业尽管已经停工停产了,但是企业职工虽然抱着国家不会不管国有企业这种传统观念不放。目前下岗职工绝大多数是因为企业改组等原因,被企业推向市场的,这一点与南方一些地区企业职工主动走向市场又有明显差异。由于缺乏从事个体经营的经验,民营企业也就很难得到发展与成长。虽然近几年来,宪法将“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放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但由于历史观念的影响,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偏见依然存在。
2、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
吉林省进入市场经济不过五、六年,市场发育还处于初级水平,与内陆地区相比,也有明显差异。人们的观念、意识习惯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模糊状态,还未处于一个完善的竞争环境之中;其次,宏观经济调控具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命令代替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过多应用于经济运行中。
3、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吉林省与南方省份相比,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远远大于南方省份,俗话说“逼上梁山”,吉林省人们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观念,反正可以丰衣足食,因而不去从事其他事业,长期与外界缺乏联系,造成了经济步伐的滞后。而浙江温州等地,人均耕地0.4亩左右,单靠这些土地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于是人们纷纷谋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活跃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三) 地方政府政策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我省的经济政策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偏好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一直未形成系统的非国有特别是非国有小企业扶持政策,即使是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比较零散,难以发挥较大效用。十五大后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发展私营经济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政策、法规,并相应建立新的符合实际的鼓励、扶持措施,可以说吉林省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民营企业具有极大的生命活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免有失偏颇。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落后,许多主管部门的人员为了个人私利想方设法限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其原因有二:一者趁目前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个人利益,而三资企业管理比较完善,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有明文规定,他们很难从这些企业捞到好处;二者,管理个体私营、集体等民营经济,投入大,事务繁多,见效慢,可能几年乃至十几年难以见显著功效,而引进外资,往往资金数目庞大,所以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个人在职功绩,往往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盲目吸引外资,牺牲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划出大片土地,宁肯将一些优惠政策给外商,也不肯将之给予本地或本国外地投资者,严重限制了本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经济也就很难发展。大多数外商也更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一个落后无市场的地区,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单纯靠引进外资是很难发展的,应该说个体私营企业才是地方经济繁荣的主力军,就如行军打仗,主要应该靠自己的力量,而不应该一味依赖别人。
2、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在我省,由于改革开放与南方相比较晚,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得多,民营企业与发达省份相比数量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小,所以,一方面相应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还不够发达;另一方面已有中介机构往往设在政府部门,较少对企业直接开放,即使对企业开放,也只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中介机构的服务,一些新成立的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虽然对所有企业开放,但是服务收费高昂。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的日常活动,必须依赖于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对于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更要有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协调管理。在最近的机构改革中,国家经贸委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司,还有半官方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我国南方浙江、广州、深圳等民营企业发达的省市大都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民营企业管理机构,但吉林省虽然在形式设立了吉林省民营企业协会、长春市民协、工商联等管理服务机构,在实际中,并未得到政府的重视,权力和待遇与其他行政、事业部门相差甚远,基本上响应中央文件和顺应潮流模仿南方发达省份而设立的。例如:吉林省民营企业协会事务活动经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效果来,另外,民营企业筹资融资等中介担保机构、产业协调组织等一系列社会服务体系都亟待出现,以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民营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企业外部环境限制困扰的因素除外,也有自身经营管理中不足方面的,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不清
对于集体企业,由于财产属于集体所有,由所在社区的每个成员所共有,实践中应该将清楚界定的股份具体到每个成员,通过股东或者类似身份的代表来行使财产所有权,然而现实中却根本不存在这种产权安排,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来保证这种产权结构。这种名义上的财产共有和合伙合作制是不一样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城镇集体企业不存在所有者。
然而,城镇集体企业的所有权真如人们常说的:“人人有份,人人无份,人人不管”吗?这种简单的分析并没有触及到集体企业所有权的实质内容。在现实中绝大多数集体企业所有权主体代表都变成了乡镇、区政府,有乡镇、区政府领导人及其下属机构(一般是乡镇、区政府工业办公室)行使所有权职能,法定的集体企业变成了事实上政府所有的企业。集体企业厂长由政府任命,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也由政府签订,利润分配、投资决策等主要的企业所有权权限也掌握在政府手中。然而是否可以认为政府就是实际的企业的所有者呢?财产的所有者应该承担企业财产经营风险责任,而政府企业投资中的盲目投资决策、行为短期化的表现却证明其不能承担投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法律规定的集体企业来承担的。政府的不完全所有者身份实质上体现了在所有权分配上存在一个模糊地带。在这个模糊地带中包含了多方的利益,其中既有政府、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也包括社区人民的利益。模糊地带中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是不清晰的、不确定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所有的各种交叉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现实中,所以,从这种角度看,集体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及其权限是模糊的,以至于可以说是“准国有企业”,不能称之为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的首要条件就是产权明晰,责任清楚。吉林省的集体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6.3%,所以企业必须尽快分清自己的所属,明晰企业的产权,以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吉林省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私营经济的产权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许多私营企业带有公有制经济的“红帽子”,或个体户的“小帽子”去经营,据1994年抽样调查,乡镇企业有83%是私营企业,而据有关专家估计,带有集体企业帽子的私营企业是注册数目的2倍以上。对于这些企业应该摘掉红帽子,从集体中脱离出来,使产权清晰,具有更大的自主权,避免无谓的争议,以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 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的特征,在家族管理中,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
这种家族式管理源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基础。中国的家以血缘系谱为主,民营企业领导试图用这种血缘关系建立起一种天然信任关系,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如今南方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突破了个人和家族的局限,广泛集资,广招各路英才,建立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吉林省民营企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尤其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尤为严重,给中小企业造成了许多弊端,企业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内部管理多以情代理,高级职员全部有家庭成员担任,因而素质不高,直接排斥了家族外成员对企业忠诚和向心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成长规模扩大后,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发展的“瓶颈”。
(三) 产权结构不合理
城镇集体企业的集体资产如果不能量化到职工个人,就意味着集体的所有成员对全部资产拥有完全的权利,个人的权利是相互叠加和重合的。从所有权角度看,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但构成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声明对资产拥有所有权。从决策角度看,每个成员都能享有剩余,但又不能独立行使剩余索取权。从风险责任看,成员都承担企业风险,但没有人独立承担风险,这种产权结构无论从那种角度看,都与个人努力程度无关,因此不能解决“搭便车”问题。
私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这种结构一方面导致企业缺乏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制约企业广泛筹集资金用于企业再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大,风险太大,由于企业内部关系、决策方式、分配制度、财务管理等诸方面与现代科学管理的原则和制度相距甚远,与市场经济中的股份制、国际化运营、资产重组等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不相适宜,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
(四) 生产经营缺乏战略规划
如何研究市场,分析和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防止盲目扩大投资,把握住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组织形式,是民营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谈到,由于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巨人集团在经营中四面出击,先后进入与电脑业毫不相关的房地产业和生物工程业。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应用实践上应该说还处于空白阶段。民营企业应当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塑造自己的未来,战略管理能够为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合乎逻辑的、系统化的和客观的方法。战略管理可以促使民营企业管理阶层不断检查与评估目前战略的价值和合理性,当原有战略的合理性基础遭到损害或改变,则构建新的战略就十分必要。
我省的民营企业因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原始的积累时期,正面临下一步该怎么走的重要关口,尤其是近年来经营中出现了问题的企业正面临所说的“二次创业”,这时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战略目标规划,很难进一步发展,经常陷入困境。
&(五) 人才机制不灵活
人才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在诸如华为、联想集团等民营企业中,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人才是第一要着,每年不惜巨资投入到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上。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符合型管理人才,吉林省民营企业在人才管理使用上,采取的是“掠夺式”,重使用轻培养、重经济效益忽视个人特长,重物质奖励轻沟通尊重,故难以长久留住人才,并易造成人才断层。
随着吉林省市场的开放,民营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将是南方发达省份的已趋正规化的大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及国际化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而我们民营企业中真正能在市场经济海洋中遨游的企业家不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对素质的以求并不甚高,但一旦进入竞争激烈、更宏大的市场氛围中,其知识结构、人格素质方面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六) 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康发展的伟大时代,经商搞企业,不能没有甚至违背这样的经营理念:即为人类造福,让市场满意,使政府放心。而吉林省一部分私营企业主违背或缺乏这一正确的经营理念,往往持有“小富即安”、“及时享乐”的不良心态,甚至时有不讲信用、坑蒙拐骗的行为,直接制约着本身的发展,且难以自拔。
如何避免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真正做到把企业家利益和国家、消费者利益结合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吉林省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现状研究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产业结构优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产业结构中工业的比重,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好。往往把工业比重的“高”与产业结构的“优”等同起来,不遗余力的发展重工业。其实,“高”并不等于“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结构效益最佳,即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转换能力最强,即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比如,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换能力,长线产业向短线产业转换的能力等等。最根本的要求还是产业结构的转换与经济的发展相一致。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市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转换又为商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关于产业结构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三百多年前,配弟通过对不同产业的供求关系及各产业从业者收入的比较,作出了这样的判断:首先以农业、林业、水产业为代表的采集业的产品基本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几乎没有弹性,这些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不变生产要素的追加量连续投入到其他的不变生产要素中去,引起递减的劳动生产率。其次,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提供的是具有需求弹性的产品服务,其生产按递减规则进行。第三,不同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具有明显差别,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又比工业多。第四,由经济发展水平及利益分配格局所决定,劳动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过程,这意味着随着发展阶段的推移,新的就业结构替代旧的就业结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配弟的上述发现,指出了生产要素有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的转移趋向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从而奠定了发展阶段与就业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以后的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夫曼等的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前进的。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产业结构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英、美两国经济的交替崛起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无非是要求产业结构既要符合一定时期的经济水平,又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问题。
&(二) 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是绝对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然产业结构的转化与经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它就必定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并表现为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而结构转变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也即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
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产业转换的过程中,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避免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产业结构的协调应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表现在:第一,通过协调来发展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二、通过协调促进产业发育,提高产业结构水平;第三、通过协调,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素质。在这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素质是核心。其次适应市场要求是另一原则,表现在:工业结构的演进一定要符合市场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国际贸易变动的要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或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互为代价,而应各个部门协调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而应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应当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筹划产业结构转换的战略。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概念,从理论上讲,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是一种模式。实践证明,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技术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合理产业结构的标准也不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所谓的最优化的产业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现存产业结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因为它是产业结构演进的结果;同时,现存产业结构又都有其不合理因素,因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着的。
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必然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要求,促使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这就是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结构效果实现的。结构效果高的产业结构能促使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而属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范畴。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技术条件不断的变化、产品结构不断更新并形成新的组合,引起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促使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总是按照理想的的模式进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有的国家或地区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其产业结构变化却十分缓慢,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而引起外延扩大再生产而获得的。
截止1998年底,我省民营企业已发展到698,577家,其中集体企业14,014家,私营企业8,750家,个体企业674,355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1514家。我省乡镇企业年末就业人数2,399,164人,平均每个企业大约有3.44人就业,同期集体企业的就业人数为474,574人,每个企业约有33.86人就业。1998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3,915,245万元,与1986年相比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其中集体企业产值为3,341,032万元,个体私营企业为9,770,489万元,私营企业为803,724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已在我省民营企业产值中占绝对比重,这启示我们以后应更加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在我省的发展。我省民营企业产值约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1.3%,而同期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约占全国的43%,这说明我省与全国沿海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省民营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从产值和吸纳劳动力来看,我省的个体、私营企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其所在的产业范围基本分布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及餐饮业等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截止1998年底,我省集体工业企业共有7,494家,现价总产值为245,776万元,其中销售收入为2,223,331万元。轻工业为3,237家,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有2,265家,其现价总产值为680,063万元。重工业有4,257家,其中采掘工业有1,362家,其现价总产值为217,996万元。加工工业为2,077家,其现价总产值为931,524万元。从所在的工业行业看,我省乡镇集体工业的主导产业分别是煤炭采选业,现价总产值为76,489亿元,企业个数为319个。非金属矿采选业,现价总产值为120,335万元,其中土沙石,石灰石开采企业居大多数。食品加工业现价总产值为235,209万元,其产值大多分布于粮食及饲料加工工业、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然而食品制造业,却远未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粮食、特产条件发展起来,其现价总产值仅为38,568万元。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其现价总产值170,615万元。家具制造业、造纸及其制品业,同样在我省还没有形成气候,其产值分别为28,126万元和36,571万元。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业,企业个数为233个现价总产值为89,412万元。医药制造业有66家企业,现价总产值为74,241万元,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发展前景比较好的行业。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主要包括水泥制造业、水泥制品业、砖瓦制造业,其现价总产值为296,715万元。非金属矿采选业与制造业两者的总产值之和约占我省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6。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业,企业个数176个,98年现价总产值为为15,185万元。普通机械制造业,有28家其现价总产值为166,046万元。而资金技术相对密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等行业在我省乡镇企业中的比例明显偏小,三者的总产值仅为170,340万元。而机电业将是我国下一轮工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支持的行业,也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我省这个行业与江、浙两省的差距极其明显,这两省在机电行业都有全国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江苏的春兰集团、浙江的万向集团。同时,我省的大多企业还停留在村办在村、乡办在乡的局面,工业小区建设滞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省民营企业在产业结构上有以下特点:
&&& (1) 部门层次低,不均衡性极为突出。
&&& (2) 企业规模偏小,加工度低,关联度小,布局分散。
&&& (3) 轻工业中,最终消费品部门发展较快,部门比重较高,而中间产品部门发展缓慢,部门比重低。
&&& (4) 产业结构严重偏向资源型部门和低技术部门,主导部门的首位度高,结构高级化进程进展缓慢。
&&& (5) 机电业,在我省的民营企业中显得较为薄弱。
也就是说,我省的民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加工度低,产业之间关联度小。以上分析表明,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它既有赖于一定的增长速度,又有赖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集约型转换。
第三部分&& 吉林省民营企业成长战略及产业组织政策
吉林省民营企业成长战略
一、吉林省民营企业创业阶段的战略选择
&(一) 资源战略
所谓资源战略,即以企业所在地的特定资源(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为依托,为社会提供主要由这种资源构成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来确定企业的战略。许多自然资源加工企业如采掘业、手工业加工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都是在地区资源这一特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吉林省有长白山梅花鹿、人参等丰富的独特的资源,而且吉林省是产粮大省,有丰富的农产品,从而出现了大批的制药厂、保健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业等诸多民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都处于原材料初级加工阶段,下一步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实施地区资源战略,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1)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的培植养结合起来,维护企业可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条件。这一问题是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的问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限制地开采利用,不注意培植养,总有一天会开发殆尽,企业也就走入末途。近些年来,一些单位利用吉林省丰富的林业资源,盲目地过度采伐,造成林业资源储备下降。也使,吉林省部分林木采伐加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纷纷另谋出路。(2)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因为企业赚钱,使社会环境受到损害。所以民营企业选择业务时,一定注意环境保护问题。(3)不能因为企业拥有一定技术或资源优势,就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改进。
&(二) 依附战略
所谓依附战略,简言之,就是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产品进行配套加工,提供零部件或其他服务,最终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是中小企业的专业优势得到发挥。比如,日本绝大多数的小企业都参与到行业的系统分工中,众多小企业集结在大企业周围。每个大企业都有数十家、数百家乃至上千家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生产与协作服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在我省这种情况也广泛存在,比如长春市就有上百家小企业为一汽集团提供生产协作服务。民营企业实施依附战略,要注意两点:(1)在与大企业协作中要尽量争取保持自主地位。(2)要注意在服务中壮大自己的实力,特别应注重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长春市汇锋汽车配件厂原来是为一汽提供底盘配件的小型私有企业,由于该厂在为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服务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配件厂家,其产品供不应求,减少了对一汽的依赖性,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正考虑战略转移以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民营企业可以依托的另一种外部资源是大企业的无形资产,如著名商标、品牌等,即中小企业利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同时又有一定的资金,为大企业加工产品,而大企业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或由于抢占市场方面的考虑,也愿意以技术输出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例如,可口可乐长春市分公司的成立,就是采用了品牌依附战略。
&(三) 夹缝生存战略
夹缝生存战略模式是指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较小、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进入那些目标市场狭小、市场容量较小、大企业不便或不宜进入的行业或领域求得生存,图谋发展。应当看到这种行业或领域是广泛存在的,如小百货制品、小五金制品即属于这种产品,这种产品始终是消费者需要的。民营企业只要细心观察市场需求,就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夹缝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
民营企业采用这种战略能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企业“钻空隙”后,进退自如,进可以扩大空隙,向小而精、小而专的方向发展,退可以在别的企业随后进入空隙时,迅速撤离,寻求新的空隙。
为确保战略的有效性,民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一套灵敏、高效、准确的信息系统,因为这种战略的成功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在组织上要保证战略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以便使决策尽快转化为企业经营活动。
3、做好营销工作,因为采取这种战略的民营企业所开发的产品往往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因此企业必须化大力气利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手段将产品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消费者。
这种战略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经常变更产品,在管理上带来很多不便,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因此采用此战略的企业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当考虑实施战略转移,形成一定的经营优势,摆脱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被动局面。
联想集团刚成立时,除了20万元的投资,11个人挤在20平方米的房子中,没有招牌,没有门市部,也无需门市部,因为他们事实上也没有产品可供销售。由于缺乏资本,他们进行原始资本积累:为人家维修机器,讲课,帮人家攻克技术难题,做销售维修代理等。当为中科院进行微机培训时,他们看到,由于文字障碍和懂得计算机科学的人员有限,大批微机闲置或只顶一台打字机用,原因就在于计算机“汉化”这个国际关注的难题上。他们研制了“联想汉卡”,公司也由此成名,从而进入了IT产业,经过几年奋斗,成为中国IT产业的老大。
&(四) 局部市场战略
所谓局部市场战略是指企业根据所在地的市场特点,利用民营企业接近市场的优势,向局部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战略。例如饮食服务业、零售业、车辆保养维修等行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都是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向自己的局部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需要不断地破除地方狭隘性的约束,应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地开拓市场,以抵御其他企业的入侵。
&(五) 高技术高起点战略
这种成长战略是对于高技术民营企业的诞生成立而言的。指利用有市场的一项专利技术,迅速成立企业的模式。例如长春市鸿达高科技集团,董事长从事教育期间,独立开发了人口管理系统,解决了当时公安部对人口管理信息量大、容量小的难题,利用这一机会迅速成立了鸿达公司,进一步研究完善人口管理系统,与公安部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公安部将市场推向了全国公安系统,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为公司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软件开发、生物制药厂、生化研究等多项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采取这种成长战略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并不是每一项专利都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的,如果对市场需求估计不足,对专利的实用性估计过高,往往会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会因为没有市场而倒闭破产。
&&& 二、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起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结构的变化,企业为了更多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经营单一的风险,往往会选择进入新的领域,这一战略就是多元化战略。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成长就必然走向多元化经营,这一观点在欧美日等国家的企业已经得到基本证明。在市场体制下,多元化经营不仅是企业共同成长战略,而且,多元化经营的方向、途径以及多元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因此,国际上有关这一课题领域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要不要多元化的层次,而是到了如何多元化,怎样多元化才最有效的阶段。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是危险与机会并存的关键点。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中级目标已经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可持续成长,在现有的事业范围内企业要保持必要的成长速度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跟随所在产业的成长而成长,二是通过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而成长。但是,当整个产业趋于成熟以及竞争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企业就必须考虑在现有事业范围之外的成长了,这就是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基本成长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对成长领域的探索甚至是探险,吃不到馅饼反掉进陷阱的概率很大,不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是不行的。
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生生死死,风风雨雨,各种失误与教训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顾企业的实力,不注意分析问题,盲目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巨人集团的陨落、南德集团的黑幕昭揭等等无一不是围绕着盲目多头出击这一问题上。民营企业的素质及绝对的集权可以说是造成这一现象根本所在,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的不合理性又不是短期所能解决的,因而也就不能从产权这一制度变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通过分析对多元化经营的选择把握,通过列举多元化经营失败成功的例子,给予吉林省民营企业以警示和认识,让他们明白,多元化经营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从当前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主营业务应充分发展
对选择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来说,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前提。长春市海王集团,从开业至今,一直将制药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不惜巨资请生物专家研制新配方、新产品,几年来获取了巨大的利润,是吉林省几个真正的民营集团之一,在保证制药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将闲余资金逐步转移到其他业务领域,均获取了较好的效益。
如果主营业务不佳,企业不仅缺乏足够的资源建立新的优势,甚至会使原有经营领域受到牵连而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只有在主营业务的增长机会已经明显消失的情况下,多元化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的战略选择。“巨人”集团在这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巨人集团是从开发M―6140桌面排版系统起步的,以此技术优势为基础,通过大力促销,巨人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并迅速成为一家有亿元资产的企业,后来西方发达国家大电脑公司大举进军中国计算机及软件市场,巨人集团为了规避竞争和风险,开始涉足不熟悉却火热的房地产和保健食品两个市场。但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致命的失误,非但没能达到规避竞争和风险的目的,反而使企业步入了危机。中关村三巨头,四通原来堪称老大,这两年却比联想落后了不少,对此,董事长段永基心知肚明,这两年四通四面出击,有些项目却是屡战屡败。由于主营业务不突出,外界通常的说法是“都知道四通,都不知道四通是干什么的”。1999年5月,四通集团进行了人事大调整,选择电子信息应用和服务作为进入IT业的主攻方向。
缺乏具有市场前景的主业是吉林省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著名企业家刘永行有句名言,即“中国企业的成功在于‘简单’,失败在于‘复杂’,而‘简单’在于资源集中,主业突出,‘复杂’在于投资分散,主业不突出。”纵观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主业突出的微乎其微,这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以往民营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和致命的弱点,已经有了许多惨痛的教训,当然即使现在仍是它们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 (二) 多元化的战略方向
企业多元化,首先是多元化方向如何确定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首先应该是同心多元化,即在相关类上下游产业或产品领域中进行选择。关联产业多元化可以把企业外部交易变成内部成本控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降低风险,减少交易,提高效率;合理而科学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应保持产业之间的高度关联性,以成分发挥原企业的资源优势并节约经营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品牌、市场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而产业之间跨度过大,缺乏关联,往往造成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或是极大浪费原有经营资源。纵观我国及国外成功的范例,均是先进行相关的“近亲繁殖”,如海尔集中于家电领域,可口可乐集团和娃哈哈集团钟情于饮食业。这种专业领域的多元化扩张道路已为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长春佳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私营企业集团,总资产达3.2亿元,属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是被国家批准具有独立出口权的企业,佳林以PVC产品为支柱产业,佳林造革、佳林塑料、佳林化工构成了造革、农膜产品的三大骨干企业。佳林的飞速发展,就在于坚持了同心产品多元化策略。佳林集团的发展也是有惨痛教训的,佳林集团曾经与他人合资成立了佳林摩托车公司,从事摩托车的研发与生产,这样,一者完全背离了集团的主营业务,二者摩托车的研发与生产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以佳林目前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进军车辆行业的,事实证明,这个项目以失败、停产而告终。再者,集团曾涉入餐饮业,由于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也半途而废,160万元的投资付之一炬。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和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战略,这种战略一般是企业经过具备了相当稳定的市场地位和资本实力以后采用的。采用这种战略的公司大多数都是以资本经营为主的投资公司。但是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不完善、自身势力仍很薄弱的情况下,企图利用这种战略抓住机会,是极端错误的。目前连联想这样的大型企业都在选择产业时异常地谨慎从事,更不用说无论在素质、体制上都称不上现代企业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了。
许多民营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仍然处在生命周期的早期成长阶段的时候,受到机会的诱惑而开始进入其他行业。这种战略上的错误,不仅使它不能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且使自己对其他行业的进入缺乏稳定的支持,其结果是自己在新进入的行业没有地位,相反失去了在原有行业的竞争地位。
&(三) 多元化要把握好节奏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民营企业最容易犯错误的,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业主,由于本身的素质不高,不具备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第一年进入了5―6个行业,第二年就进入8―9个行业,第三年就进入十几个行业,多样化速度太快,造成了资源分配紧张,资本结构恶化,出现严重资金短缺,最终项目半途而废。在经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再好的多元化战略也会被过快的推进速度所葬送。应先集中力量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及主营业务,在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多元化经营,并且每一次开发新产品均应将其培养到形成一定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再考虑进军其它领域。这样企业才能形成合理的业务结构。
多元化经营使组织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目标、新的对象、新的任务,在一个行业中取得的经验和技能通常难以成功地转移到另一个行业,这正如一个全能的篮球运动员的技能不容易转让给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一样。同样,一个电视机制造商的管理技能也难以用到管理快餐连锁店上。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管理机构,创造新的组织制度,能够驾驭新的业务经营局面,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权变管理”,加强新老业务在资金、人才、机构等方面的协调与控制,使之结合为一个互相协调的有机整体。
目前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好高骛远,倡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盲目追求粗放式的规模扩大。目前最典型的例子应算是现在的新闻热点牟其中了,南德集团的经营,追求新奇热点,注重于投机,不从事基本产品研发和生产,今天倒卖飞机,明天发射卫星,后天又准备什么工业王国。南德公司利用了一些政府官员好大喜功心理形成了泡沫式发展,其失败是必然的。
资金过多,使“成功者”急于找项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项目决策上往往过于草率,投资风险过大,项目上马的盲目性可以说是现有民营企业的最大隐患。缺钱对民营企业并非坏事,因为资金有限,不允许你犯大错误。如果你的战略目标不清楚,又没有控制能力,钱多了反而坏事。
&&& 三、民营企业购并战略
&&& 企业购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购并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企业购并从19世纪末开始在西方迅速被企业界采用,其对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形成、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这种发展方式并没有被很好采用,近年来,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界的重视,通过企业购并必然会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中共十五大重申,国有企业继续“抓大放小”。这将使国家投资从那些非重要的竞争性领域,部分或全部退出来,将那些国家没有必要管、没有精力管的中小企业,合法地、公开地转让给个体经营者,从而把国家的财力和精力集中到经营好的那些关键性的大中企业。通过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来实现国有资本的流动与重组。这样,就给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的民营企业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纷纷利用这一机遇,进行资本运营,购并国有中小企业,以图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而且1998年至今民营企业购并国有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一大热门话题,将资本运营炒得如火如荼。所以研究企业购并理论对民营企业是十分必要的。
民营企业购并的动机
&&& 企业购并的动机有多种,但就民营企业而言,购并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 &1、企业发展的动机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生存下去,通常情况下企业即可以通过内部投资获得发展,也可以通过购并获得发展。两者相比,购并方式效率更高。因为这种动机购并企业的民营企业一般地说经营绩效良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管理体制先进,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1)购并可以节省时间。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谋求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机,尽可能抢在竞争对手之前获取有利的地位。如果企业采用内部投资的方式,将会受到项目的建设周期、资源的获取及培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而通过购并的方式,企业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将规模做大,提高竞争力,将竞争对手击败。尤其是进入新的行业的情况下,谁先行一步,就可以取得原材料、渠道、声誉等方面的优势,在行业迅速建立起领先者的地位,这一地位一旦建立,别的企业就很难以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内部投资,逐渐发展,显然不可能满足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购并的方式可以使企业把握时机,赢得先机,获取竞争优势。
(2)购并可以降低进入壁垒和企业发展的风险。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包括“资金、技术、渠道、顾客、经验等,这些壁垒不但增加了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如果企业采用购并的方式,先控制该行业原有的一个企业,则可以绕开这一系列的壁垒,以此作为进入该行业的桥头堡,继续扩张,实现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企业以低的成本和风险迅速进入这一行业。
尤其是有的行业受到规模的限制,而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必将导致生产力的过剩,引起其他企业的剧烈反抗,产品价格很可能迅速降低,如果需求不能相应得到提高,该企业的进入将会破坏这一行业的盈利能力。而通过购并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不会导致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扩张,从而保护这一行业,使企业进入后有利可图。
2、发挥协同效应
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已有资源(技术、管理、市场等),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实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应该采取购并方式,在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中购并企业,以求得协同效应。在目前民营企业购并国有中小企业风潮中,出于这一动机的购并所占比例是很小的,而实际上对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在购并国有中小企业时,这一目的应该是首选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发展的盲目性,求得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建立。
购并后两个企业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
(1)生产协同。企业购并后的生产协同主要通过工厂规模经济效益获得。购并后,企业可以对原企业之间的资产及规模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最佳的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原有企业间相同的产品可以有专门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和设备的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原来企业间相互衔接的生产过程或工序,购并后可以加强生产的协作,使生产得以流畅进行,还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运输、储存成本。
(2)经营协同。经营协同通过企业的规模经济来实现。企业购并后,管理机构和人员可以进行精简,使管理费用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节省管理费用;原来企业的营销网络、经销活动可进行合并,节约营销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购并后,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财务协同。购并后的企业可以对资金统一调度,增强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筹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满足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购并后的企业由于在会计上的统一处理,可以在企业中互相弥补产生的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
(4)人才、技术协同。购并后,原有企业的人才、技术可以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专有技术,企业通过其他方法很难获得,通过购并,因为获取对该企业的控制,而获得该项技术或专利,促进企业发展。
3、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市价总额应该等同企业的实际价值,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信息的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企业的价值经常被低估。如果一个企业认为自己能够比原来的经营者做得更好,那么该企业可能收购这家企业,通过对其经营获取更多的收益,该企业也可能将目标企业收购后包装重新出售,从而在短期内获取巨额收益。这一动机,是目前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中小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的原因,尤其是靠机遇爆发的私营老板,90年左右尝到了体制改革的甜头,认为这又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也不管自己收购过来后有什么用途,盲目追求时髦搞资本运营,结果自己经营不了,卖掉又没有人要,陷入困境,连自己原有产业也因缺少资金难以维持下去。
中国公司法规定,一个企业的亏损可以用今后年度利润进行抵补,抵补后再交纳所得税。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历史上存在着未抵补完的正额亏损,而收购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则收购企业可以低价获取这一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其亏损进行避税。尤其现在我国在出售国有中小企业时,为了扔掉包袱,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收购,吸引着民营企业争相购并亏损的国有中小企业。
&&& (二) 民营企业购并应注意的问题
购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购并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美国完成的收购案中,有30%―50%是失败的,在欧洲发生的收购案中也有近一半是败笔。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倡导“抓大放小”,力求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国企发展走出低谷。这时经营有少许成绩的民营企业认为这时是一个扩资发展的良好机遇,好象白检一样盲目兼并收购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许多私营企业主,素质差,文化水平低,对经济理论一窍不通,却想搞资本运营。在战略目标明确,决策科学时,通过兼并、收购有发展前途的经营绩效差的国有中小企业,将之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以此来扩大生产规模或进入新的产业,不失为一良策,但国有小企业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如外债、人员过多等,决不象我们所想的那样,随便兼并一个国有中小企业就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的效益。就如长春市佳林公司老板所描述的:国有中小企业是块肥肉,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得下的,有时勉强吞下去,却消化不了,滋味是很难受的。所以民营企业在兼并收购国有中小企业时,一定要谨慎,量力而为。
为保证购并的成功,民营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选择目标公司
在购并一个企业之前,必须明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所从事的业务、资源情况进行审查,如果对其收购,增强本企业的实力,提高整个系统运作效率,最终增强竞争优势,这样才可以考虑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反之,如果目标企业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能很好吻合,即使目标企业十分便宜,也应慎重行事,因为对其收购后,不但不会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资源的共享获得竞争优势,反而回分散收购方的力量,降低其竞争能力,最终导致购并失败。这一点对民营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老板特别要注意的问题,不要盲目购并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要收购的企业与自己的经营战略是不是相吻合。
2、购并前应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审查
许多购并的失败是由于事先没有能够很好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审查造成的,在购并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民营企业很难像卖方一样对目标企业有着充分了解,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在事前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已经十分了解目标企业,并通过对目标企业良好地应有发挥出更大价值。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在收购程序结束后,才发现事实并不像当初想象中的那样,目标企业中可能会存在着没有注意到的重大问题,以前所设想的机会根本不存在,或双方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管理风格很难融合,因此很难将目标公司融合到整个企业运作体系中,从而导致购并的失败。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未形成完善的决策体制,基本上是由老板一人说了算,而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容易形成决策的失误。
3、合理估计自身的实力
在购并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实力对于购并能否成功有着很大影响,因为在购并中民营企业通常要向外支付出大量现金,这必须以企业的实力和良好的现金流量作为支撑,否则企业便要大规模举债,造成本身财务状况的恶化,企业很容易因为沉重的利息负担或到期不能归还本金而导致破产,这种情况在购并中经常出现。
4、购并后对目标企业进行迅速有效地整合
目标公司被收购后,很容易形成经营混乱的局面,这时许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纷纷离去,客户流失,生产混乱,因此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迅速有效地整合。通过向目标公司派驻高级管理人员稳定目标公司的经营,然后对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许多研究发现:很多购并的失败都是由于双方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所造成。民营企业在收购国有中小企业时,由于国有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太多,员工很难接受在私营企业中谋职,尤其是一些素质较高的员工,纷纷离开,另谋出路。所以民营企业收购企业后,应做好思想工作,做好关键人物的安置工作,尽量留住原企业的人才。
最新工作通知
最新社科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关爱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