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问题的问题?

想问问各位关于公司税务的问题?【滕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59,900贴子:
想问问各位关于公司税务的问题?收藏
如题,我们公司以前找人跑的工商。营业执照下来了,公户也开了。后期一直没有跑税。公司也不需要开发票。想问下各位税务这边要是一直不办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谢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住房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少人倾其一生都在为了房子而努力,买到一套舒心的房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买房过程其实是很复杂的,特别是买二手房,除前期要研究楼市政策、楼盘位置、周边基础设施外,还要跟各种税费打交道。房屋买卖过程中都涉及哪些税费?房屋的继承、赠送又需要缴纳哪些税费呢?卖房人都需要缴纳哪些税?卖房人在卖房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附加税费,以及个人所得税。自日起,对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日后免征增值税),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附加税费,但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要分2种情况:房子满5年且是唯一住房的情况下,免征个人所得税;未满5年的商品房无论首套还是多套,都要缴纳差额20%个人所得税。差额20%即:(现在网签价―原来的网签价)×20%。需要注意的是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的,税务机关对其实行核定征税,在住房转让收入的1%-3%幅度内确定。买房人需要缴纳哪些税?买房的人需要缴纳契税。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缴纳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缴纳契税。需要注意的是,首套和多套房的界定是以家庭为单位,婚前夫妻任何一方买过房子,结婚后想再买房都要算二套。房子赠送给别人需要交税吗?按照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除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外,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应当缴纳增值税。因此,个人赠与住房,应当视同销售不动产,缴纳增值税。不过,缴纳增值税有优惠政策,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五条,个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以外的地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外的地区指的是房产坐落地,而不是个人户籍地。接受别人赠送的房子需要交税吗?接受他人无偿赠送房子与自己买房不同,除了要缴纳契税以外,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上文可知,个人购房缴纳契税有优惠政策,但是对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不能参照个人转让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执行。赠送房子的人由于没有取得收入,所以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受赠人却是无偿取得了房产,因此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规定,在计征个人受赠不动产个人所得税时,不得核定征收,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征收,税率为20%。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1.对于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兄弟姐妹;2.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3.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如果想要将别人赠送给你的房子再卖出去,那么与卖掉自己买的房子是一样的。不过,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当扣除购买该房产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在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税费后,再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上文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也同样适用。继承房屋需要交税吗?房地产继承过户所需的费用主要是,房地产继承权公证费用、房屋估价费用及房地产过户的税费。继承权公证费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来收取,且不低于200元。房地产价值评估费用根据房地产价值的高低不同采用差额定律累进方式来计算,房地产继承过户税费由房屋评估价0.05%的合同印花税、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组成。按照法律规定,房产继承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继承,二是遗嘱继承。对于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对于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的,则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税率为1.5%。【送福利:教你7招对付房子户型的各种缺陷!】什么房型属好房型,见仁见智。想知道挑选户型的技巧吗?可以关注MissMoney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 或扫描二维码),并回复关键词“户型”,小M马上告诉你!
记者:梓陌
关注公众帐号和主创团队互动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你想知道有关美国税务的问题,都在这里面了!
来源:宜信好望角(ID:HWJDYH)
美国税务问题,一直是所有EB5投资者的一块“心病”,近期也有好多客户向好望角咨询税务相关问题。为了方便大家办理美国税务,好望角君特地整理了美国常见的税务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好望角的广大客户,让大家的美国之路“移“”路坦途、“移”路绿灯!
什么是美国税务居民?
美国的税务居民指的是负有向美国国税局申报其全球范围内所得的的义务。美国税务居民通常指的是美国绿卡(包括有条件绿卡)、美国护照的持有者及满足绿卡测试的自然人。
什么是SSN和TIN?
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 是指社会安全号,在美国报税、银行开户,办理驾照等都需要SSN号,它相当于中国的身份证。
TIN(Tax Identify Number)是美国纳税税号。纳税前先申请税号,获批税号后就可以走流程正常申报纳税了。
EB-5投资者何时负有向美国国税局报税及纳税的义务?
EB-5投资者只要登陆美国,取得有条件绿卡当日,就负有向美国国税局报税的义务。 同时,根据取得收入的情况,EB5投资者需要预缴个人所得税,否则有可能会产生利息费用和罚金。
只有EB-5主申请人才负有向美国国税局报税及纳税的义务,还是其随行一起登陆的家庭成员都负有向美国国税局报税的义务?
包括EB5主申请人在内的一起申请有条件绿卡的家庭成员,只要登陆美国,取得有条件绿卡,则负有向美国国税局报税的义务。
什么是美国税务居民?
美国税务税务规划的最佳时间是登陆美国前的6个月时间。给予美国会计师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规划,对客户更有利。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会计师将向客户提供多个方案进行选择。
通常,如果您的纳税年度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下一年的4月15日是提交联邦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到期日。如果您不能在报税截止日期前提出申报,那么您可以要求延期申报。
要取得自动延长 6个月的报税时间,在报税截止日期之前您可以提交4868表。延期之后,最迟的报税时间为10月15日。具体事宜请交由美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理。
报税就一定要纳税吗?
报税和纳税是两个概念,报税不一定要纳税。根据美国税收的政策及中美之间的税收协定,EB5投资者通常是可以在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帮助下在税务上达到利益最大化的。
是不是EB-5投资者的资产都要缴税?
这是个误区。资产不需要缴税,但处置资产时,产生的增值收入部分需要征税。EB5投资者登陆之前的资产增值及收入与美国国税局无关,但是登陆之后,投资者处置资产及取得收入则需要向美国国税局进行申报。
一般情况下,美国注册会计师会在EB5投资者登陆美国之前介入,帮投资者进行资产的规划,以帮助EB5投资者在税务上达到利益最大化。
为什么EB-5投资者需要美国税务规划?
美国税务规划的目地是帮助客户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更好地保护自己资产的安全,同时在税务上,帮助客户达到节税、延税甚至免予缴税的目地,从而使其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税务规划和报税是一回事吗?
美国税务税务规划是增值性服务,是针对客户全球的资产进行建议和规划。报税则是基础性的服务。
有前瞻性的税务规划能够在客户进行报税时,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隐瞒个人资产,美国国税局是否有渠道可以查询其税务居民的资产信息?
日,中美两国就《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案》(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以下称“FATCA法案”)在中国的实施达成初步协议,并将签署“模式1”的政府间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向美国政府提供美国税务居民的金融账户信息,而美国则会把中国税务居民的美国账户信息提供给中国政府。
政府间协议分两种模式,分别是金融机构直接向美国税务部门提供账户信息的“模式2”和通过本国政府向美国政府间接提供信息的“模式1”。当前,中美之间适用于“模式1”。
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单独的法域,也已于2014年5月初与美国就实施FATCA法案的实质性内容达成一致,并将与美国签署“模式2”的政府间协议。
可见,通过上述法案的合作实施,中美之间进行税务信息交换变成可能。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当前已经建立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各项资产的登记制度正在逐渐完善当中。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的个人的股权、房产等资产信息的披露会更加透明化。
“猜你喜欢”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无法找到该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务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