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两篇论文1.外象与内感的税收理论与实务论文解说 2.外象与内感税收理论与实务论文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10,536被浏览482,863分享邀请回答slideshare.net/tw_dsconf/ss-?qid=108adce3-2c3d-d0a57e46bc&v=&b=&from_search=3没梯子的同学,可以从我的网盘下:链接: 密码:3mty需要做哪些准备?个人感觉,把求偏导,sigmoid函数之类的数学基础准备一下即可。其他部分,如有不懂的地方,比如SGD, mini batch epoch之类的概念,网上查一下即可,应该问题不大。----------------------------------------------------------------有朋友留言,希望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关于如何入门,请参考我在另一个类似问题中的回答:----------------------------------------------------------------祝学习顺利!1.5K7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ic4.zhimg.com/v2-b1bd0f75b46ed27dafb6e3f_b.jpg" data-rawwidth="197"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7"&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法依旧是转换到另外一个空间下,用的是所说的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法依旧是转换到另外一个空间下,用的是所说的5种空间变换操作。比如下图就是经过放大、平移、旋转、扭曲原二维空间后,在三维空间下就可以成功找到一个超平面分割红蓝两线 (同SVM的思路一样)。
&img src="" data-rawwidth="197"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7"&上面是一层神经网络可以做到的,如果把上面是一层神经网络可以做到的,如果把 当做新的输入再次用这5种操作进行第二遍空间变换的话,网络也就变为了二层。最终输出是。
设想网络拥有很多层时,对原始输入空间的“扭曲力”会大幅增加,如下图,最终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一个超平面分割空间。 &img src=""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当然也有如下图失败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扭曲空间”。所谓监督学习就是给予神经网络网络大量的训练例子,让网络从训练例子中学会如何变换空间。每一层的权重W就当然也有如下图失败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扭曲空间”。所谓监督学习就是给予神经网络网络大量的训练例子,让网络从训练例子中学会如何变换空间。每一层的权重W就控制着如何变换空间,我们最终需要的也就是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的所有层的权重矩阵。。这里有非常棒的,一定要打开尝试并感受这种扭曲过程。更多内容请看。 上面的内容有三张动态图,对于理解这种空间变化非常有帮助。由于知乎不支持动态图,可以在gitbook上感受那三张图。一定一定要感受。线性可分视角: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利用矩阵的线性变换加激活函数的非线性变换,将原始输入空间投向线性可分/稀疏的空间去分类/回归。 增加节点数:增加维度,即增加线性转换能力。 增加层数:增加激活函数的次数,即增加非线性转换次数。物理视角:“物质组成”类比:回想上文由碳氧原子通过不同组合形成若干分子的例子。从分子层面继续迭代这种组合思想,可以形成DNA,细胞,组织,器官,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继续迭代还会有家庭,公司,国家等。这种现象在身边随处可见。并且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太阳系又惊人的相似。不同层级之间都是以类似的几种规则再不断形成新物质。你也可能听过分形学这三个字。可通过观看来感受自然界这种层级现象的普遍性。 人脸识别情景:我们可以模拟这种思想并应用在画面识别上。由像素组成菱角再组成五官最后到不同的人脸。每一层代表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层面 (如分子层)。而每层的W存储着如何组合上一层的物质从而形成新物质。
如果我们完全掌握一架飞机是如何从分子开始一层一层形成的,拿到一堆分子后,我们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可以以此形成方式,形成一架飞机。
附:展示了数据是如何“流动”的。 物质组成视角: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物质组成方式的过程。 增加节点数:增加同一层物质的种类,比如118个元素的原子层就有118个节点。 增加层数:增加更多层级,比如分子层,原子层,器官层,并通过判断更抽象的概念来识别物体。三、神经网络的训练知道了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控制着空间变换方式(物质组成方式)的权重矩阵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习每一层的权重矩阵W。如何训练:既然我们希望网络的输出尽可能的接近真正想要预测的值。那么就可以通过比较当前网络的预测值和我们真正想要的目标值,再根据两者的差异情况来更新每一层的权重矩阵(比如,如果网络的预测值高了,就调整权重让它预测低一些,不断调整,直到能够预测出目标值)。因此就需要先定义“如何比较预测值和目标值的差异”,这便是损失函数或目标函数(loss function or objective function),用于衡量预测值和目标值的差异的方程。loss function的输出值(loss)越高表示差异性越大。那神经网络的训练就变成了尽可能的缩小loss的过程。
所用的方法是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通过使loss值向当前点对应梯度的反方向不断移动,来降低loss。一次移动多少是由学习速率(learning rate)来控制的。梯度下降的问题:然而使用梯度下降训练神经网络拥有两个主要难题。1、局部极小值梯度下降寻找的是loss function的局部极小值,而我们想要全局最小值。如下图所示,我们希望loss值可以降低到右侧深蓝色的最低点,但loss有可能“卡”在左侧的局部极小值中。
&img src=""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试图解决“卡在局部极小值”问题的方法分两大类:试图解决“卡在局部极小值”问题的方法分两大类:调节步伐:调节学习速率,使每一次的更新“步伐”不同。常用方法有: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每次只更新一个样本所计算的梯度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每次更新若干样本所计算的梯度的平均值动量(Momentum):不仅仅考虑当前样本所计算的梯度;Nesterov动量(Nesterov Momentum):Momentum的改进Adagrad、RMSProp、Adadelta、Adam:这些方法都是训练过程中依照规则降低学习速率,部分也综合动量优化起点:合理初始化权重(weights initialization)、预训练网络(pre-train),使网络获得一个较好的“起始点”,如最右侧的起始点就比最左侧的起始点要好。常用方法有:高斯分布初始权重(Gaussian distribution)、均匀分布初始权重(Uniform distribution)、Glorot 初始权重、He初始权、稀疏矩阵初始权重(sparse matrix)2、梯度的计算机器学习所处理的数据都是高维数据,该如何快速计算梯度、而不是以年来计算。
其次如何更新隐藏层的权重?
解决方法是:计算图:反向传播算法
这里的解释留给非常棒的
需要知道的是,反向传播算法是求梯度的一种方法。如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贡献。
而计算图的概念又使梯度的计算更加合理方便。基本流程图:下面就结合图简单浏览一下训练和识别过程,并描述各个部分的作用。要结合图解阅读以下内容。但手机显示的图过小,最好用电脑打开。收集训练集(train data):也就是同时有input以及对应label的数据。每个数据叫做训练样本(sample)。label也叫target,也是机器学习中最贵的部分。上图表示的是我的数据库。假设input本别是x的维度是39,label的维度是48。设计网络结构(architecture):确定层数、每一隐藏层的节点数和激活函数,以及输出层的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上图用的是两层隐藏层(最后一层是输出层)。隐藏层所用激活函数a( )是ReLu,输出层的激活函数是线性linear(也可看成是没有激活函数)。隐藏层都是1000节点。损失函数L( )是用于比较距离MSE:mean((output - target)^2)。MSE越小表示预测效果越好。训练过程就是不断减小MSE的过程。到此所有数据的维度都已确定:训练数据:权重矩阵:偏移向量:网络输出:数据预处理(preprocessing):将所有样本的input和label处理成能够使用神经网络的数据,label的值域符合激活函数的值域。并简单优化数据以便让训练易于收敛。比如中心化(mean subtraction)、归一化(normlization)、主成分分析(PCA)、白化(whitening)。假设上图的input和output全都经过了中心化和归一化。权重初始化(weights initialization):在训练前不能为空,要初始化才能够计算loss从而来降低。初始化决定了loss在loss function中从哪个点开始作为起点训练网络。上图用均匀分布初始权重(Uniform distribution)。训练网络(training):训练过程就是用训练数据的input经过网络计算出output,再和label计算出loss,再计算出gradients来更新weights的过程。正向传递:,算当前网络的预测值计算loss:计算梯度:从loss开始反向传播计算每个参数(parameters)对应的梯度(gradients)。这里用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来计算梯度,即每次更新所计算的梯度都是从一个样本计算出来的。传统的方法Gradient Descent是正向传递所有样本来计算梯度。SGD的方法来计算梯度的话,loss function的形状如下图所示会有变化,这样在更新中就有可能“跳出”局部最小值。 更新权重:这里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更新,即所有参数都 预测新值:训练过所有样本后,打乱样本顺序再次训练若干次。训练完毕后,当再来新的数据input,就可以利用训练的网络来预测了。这时的output就是效果很好的预测值了。下图是一张实际值和预测值的三组对比图。输出数据是48维,这里只取1个维度来画图。蓝色的是实际值,绿色的是实际值。最上方的是训练数据的对比图,而下方的两行是神经网络模型从未见过的数据预测对比图。(不过这里用的是RNN,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效果)136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文化构成互动关系成为一种理论现象论文 - 社会综合实践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文化构成互动关系成为一种理论现象论文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论文关键词: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方法;知识社会学研究
论文摘要:研究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相较于“内在理路”和社会历史研究法,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之下,可以较为明显地见出主体性文论现象与1980年代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文学主体性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即在与当时社会、文化构成的深刻互动关系中逐步发展成一种理论现象。在此,问题的关键是首先需要确认文学主体论由一种单纯的知识形态生长为一种理论现象的事实;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即主体性文论现象的形成并不突兀,除了其倡导者以及承继者的主观理论努力之外,也有赖于80年代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带有集体意味的主体论氛围乃至主体论社会心理的滋生和凝结。这是“文革”后中国特有的一种思想面貌,没有“文革”,也许在当时的中国就不大可能形成影响深远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
研究包括文学主体论在内的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有论者指出,世界各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出历史解说与思想重构两个方向,前者着眼于分析传统的形成,或者说致力于对传统的形成过程作知性的把握;后者则致力于揭示传统的普遍意义。当然,价值或思想重构也是相对于历史解说而言的。不过,对传统的形成过程作知性把握的历史解说又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余英时倡导进行“内在理路”的解释川,意在从传统文本中显示的问题人手,探讨思想史中观念与方法的承继与变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方面着眼于社会历史背景,注重对思想的意义作外部解释;此外,当代的一些西方学从知识社会学角度人手,把社会科学训练引人这一领域,从而给历史解说带来了新的活力。
笔者以为,如果把第二种方式(它包含着对马克思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或者说对之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向深处开掘成社会历史研究法,那么对文学主体性理论形态及理论现象形成的探讨同样可以采取以上三种方法。当然,这三种方法尽管存在着各自的主要指向,但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然而,如果把一种理论看成是一种知识,那么揭示这一知识得以形成的内在理路或者采取社会历史研究法主要探讨其“出场”的社会历史状况以及它可能存在的对于改变现实的理论诉求,并不能把一种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完整地纳人研究的视野之内,而这正是知识社会学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尤其是当某一理论,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由于其影响较大而在其被提出后随之成为了一种理论现象时,更有必要采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尽管有论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开始的”但显然谁也不会否认马克思的思想对于知识社会学形成的重大价值。德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就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当然,曼海姆认为自己比马克思走得更远。可以确认的是,正是在对马克思的思想和其他社会思想学说的深人研究和探讨中,曼海姆发展出了自己的知识社会学理论。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试图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力求获得对社会存在与思想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解。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在于人们努力发展那些在现代思想的危机中已变得明显和重要的多重相互联系,尤其是发展理论与思维方式之间的社会联系,将它们作为自己适当的研究领域。知识社会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认识论,而是努力修正它,因为传统认识论没有充分考虑思想的社会性质。对于曼海姆而言,知识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关于实际思维受社会或存在决定的理论。他强调,实际思想的出现,在许多关键方面都受到各种各样超理论而非纯理论因素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史研究普遍认为,思想的改变只能在思想的层面(内在的思想史)上被理解—这与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存在诸多的相通之处。曼海姆认为,这种旧方法妨碍着我们认识社会进程对思维领域的渗透。此外,与马克斯?舍勒一样,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种思想前提下,曼海姆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认为知识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既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等因素,也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曼海姆在知识发生学的研究中,是重视对思想主体的考察的。他说得很明白:“在由存在决定的思想中,其思想过程部分决定于思考主体的特征。当然,曼海姆也认识到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一个人的孤立灵感的结果,一个群体的集体历史经验是构成其深刻洞见的基础。
曼海姆强调,知识社会学一方面是一种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239)。研究曼海姆的理论专家A.P.西蒙斯曾在《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中用了较长的篇幅对作为一种解释方法的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进行过专门研究(PP.106一32)。因而,当我们在上面简要阐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时,也讨论到了他的这一理论的方法论特征。R.K.默顿指出:“在知识社会学中,所有方法一致的中心点是这样一个命题,从思想不是内在地决定的来看,并且就思想的某一方面从认识以外的因素中产生出来而言,思想是有一个存在基础的。”曼海姆以社会学视角研究有关思想,始终都从讨论其存在基础出发。显然,当曼海姆强调知识社会学也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方法时,他接受了历史主义的观点。其实,德国历史主义也是曼海姆创立知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思想源流之一,遵循历史主义的思维路向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文学主体性理论自被刘再复提出之后,学界即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如前所说,由于这一知识形态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联,不久,它也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由此,我们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显然,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通过上文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及其方法论特征的简要揭示,笔者认为,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总体讨论文学主体性理论“出场”的存在基础—包括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两个向度—揭示它们对时代观念的制约及其对文学主体论得以现实化的推动;第二,从第一中分化出来,关注刘再复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个体主体)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刘再复的这一定位和选择与构成其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第三,从知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人手,考察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播散及其成为一种理论现象的有关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以上面谈及的三个维度为参照,检视以往学界习惯性地运用内在理路研究法和从社会历史角度探讨文学主体性理论形成问题的做法,不难发现,论者在研究中关注的其实是以上所说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与采取知识社会学方法进行问题讨论的内在要求相比,他们的研究尽管缺少一些社会学特征或社会科学训练,但研究问题的着力点是显明的,那就是集中指向对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考察。只是这种考察是局部性的,而不可能顾及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全面的探讨在非社会学乃至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似乎也是没有必要的。‘正因为研究者们的惯常做法事实上主要是殊讨在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下,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产生或得以现实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问题,故而在此为了行文的简洁和讨论问题的集中性,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针对这一维度进行近乎重复性的研究了。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关于文学主体性理论产生的研究中,这一问题关注得很少甚至在有些论者的专题研究中完全被忽视,笔者以为,这种研究现状需要被改变。
考察刘再复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问题,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对前文已经提及的曼海姆所说的“在由存在决定的思想中,其思想过程部分决定于思考主体的特征”这一思想的关注和认同。但是,笔者并不准备在此对刘再复在80年代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进行充分的专题讨论,而是想径直指出,刘再复主体性原则思想的确立是与其一己的身份定位和由此决定的价值选择密切相关的。而且,笔者认为,从总体而言,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时的刘再复是一个平民型知识分子,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平民型的公共知识分子。这就是刘再复在那个激情的年代亦即1980年代自主的根本性身份定位,由此也就决定着他最终的价值选择。
笔者以为,刘再复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具有自主性,他的思想选择首先也是自主的。刘再复在阅读到李泽厚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哲学论纲》一文之后,禁不住内心的激动,并隐约地感到,他将要在文学理论领域中进行一次具有颠覆性和建设性的变革。显然,要进行这场从根本上针对机械反映论的颠覆性和建设性的变革,没有足够的理论勇气和自主的理论探索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他在80年代把学术重点放到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上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自主性理论探索过程。
然而,我们还要看到,无论是刘再复的身份定位、价值选择,还是其思想选择,尽管都存在较为明显的自主性特征,但显然又是受到广阔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集体目的制约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刘再复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刘再复个人选择的受动性,认识到其个人选择与构成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个体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孤独的,它必须自由地结合一个运动的真实情况,民族的盼望、共同理想的追求,才能得到回响。
80年代,刘再复生活在“合唱”的语境中。90年代的他曾如是说:“我的个体存在以往被群体存在所淹没,我的本质也被群体的本质所规定。这大概就是指他的个人选择受到了集体目的的规定。正如曼海姆理论所表明的那样,构成知识信念的主要是社会而非个人。曼海姆主张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限于个人的思想,个人是不可能单纯地从他自身的经历中形成世界观的。他还说,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伟大天才的孤立灵感的结果,一个群体的集体历史经验是构成天才深刻洞见的基础。笔者注意到,采取内在理路研究法和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学者在他们的探讨中,事实上已然广泛地涉及对文学主体性理论赖以产生的集体历史经验、社会环境等的关注,虽然他们也许不曾使用“集体历史经验”等这样的字眼。相对而言,他们对刘再复的个人选择与构成其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却缺乏更多和更直接的探索,尽管他们的习惯性关注也隐含着说明这一张力关系的若干要素。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以上一些重要问题并没有真正进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研究视野。这是甚为遗憾的。
通过以上简要的探讨,笔者的结论是: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是刘再复在前人理论构造(包括“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的当代确立和哲学领域里的主体论问题讨论等)基础上个人理论“突围”、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的构成部分,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中国社会普遍兴起的对以主体性为核心内涵的现代性价值诉求的运动过程中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因而也就是历史的产物。由此,特别是从刘再复在集体目的规约下的思想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80年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在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时的较为自觉的现代性价值认同。就刘再复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根本性理论指向看,是对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确证和伸张,因而,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进行人的设计。这也就是说,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是与刘再复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扭结在一起的。可以认为,人的现代化是80年代主体论者的根本目的,现代性价值诉求是他们共同的历史性的思想选择。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播散在大多数文学主体论研究者的探讨中也有所涉及。比如,一般来说,研究者们会谈到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这其中自然存在着对文学主体性思想播散的关注;也有研究者注意到,在刘再复之后,陆贵山的《审美主客体》和畅广元审订的《主体论文艺学》两部较为重要的论著相继出版,加深了文艺学美学领域中的主体论间题研究。然而,笔者想在此指出的是,由以上这些看法所构成的文字似乎更多地只是对历史中既存的一种思想或知识事实进行描述,而没有明显的理论自觉,把主体论思想作为80年代的知识类型来考察,也就不可能从理论上讨论这一知识类型对社会思潮的推动作用,以及在知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中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生长为一种理论现象的事实。知识的生长当然需要动力,“一般而言,知识生长的动力来源于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张力,而这一张力的强弱和伸展方向,则取决于生活世界对知识世界的内在要求和知识世界对生活世界的反映能力与方式”。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需要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主体的价值,而主体知识类型正适时和恰当地反映了这一生活世界的要求。这样,从现代中国思想史着眼,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知识语码的构造存在一定的同质性,而随后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使知识语码的构造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由知识语码的重新编织而构成的主体论知识转型无疑成为80年代生活世界的内在需求,以及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文学主体性思想正是在这一知识语境以及由此萌生和日趋壮大的社会心理期待中得以播散并成为了一种理论现象。当然,在这里,问题的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其中至少还涉及对受存在制约的知识功能的研究,这些功能既可以用来说明知识的持久性或变迁,也是对知识“力”—它推动某种思想潮流的兴起甚至是导致社会现实被改造的极好证明。从对知识功能的关注和强调,使我们可以从知识社会学方法人手,完成现代知识对社会“塑性”乃至控制的阐释与理解。在此背景下,我们也就能够认识到,包括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在内的80年代主体论知识转型,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诚如刘再复所指出的那样,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以及围绕着它而展开的争论溢出了文学论的范围,它和80年代初发生在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思想事件,或者直接说,它是一种显豁的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思想事件。
作为一种知识理论,文学主体论与当时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引发了当代中国思想史中一种以强调主体价值为根本标志的知识类型的产生。
在中国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了应对现代化带来的中国社会整体变迁,思想需要创生,思想也必然会出现创生局面。文学主体性理论和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在80年代的提出暗合了当代中国思想的这一创生要求,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这一社会整体变迁的必然结果。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具有某种开创性的思想由于它的现代性价值的根本诉求促成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转变。这正与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相一致。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还是中国社会世俗化进程中的思想导引剂。王义军在谈到80年代的主体性问题讨论时也持相似的观点,但切人的角度不同。他说:“由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最优化功能,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当然选择,然而,这一转变并不仅仅是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还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超越‘自然经济’的‘市场经济’,是人的存在方式由‘人对人的依附性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转变。马克思认为,正是在这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中,‘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在这个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过程中,始自80年代初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在强化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们对社会变革和新的存在方式的适应方面,发挥了思想先导的作用,呼应了时代要求。
由此,我们看到,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之下,如果把文学主体性理论放置于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史特别是主体性思潮史的进程之中来考察,其意义和价值还是较为明显的,尽管这一理论本身存在着诸多偏颇,尤其是刘再复关于主体性理解的局限性极为显豁。当然,这也是需要另文探讨的问题。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理论与实务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