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竞争市场场正常利润下,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厂商还怎么获得利润?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微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及参考答案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6:37: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微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及参考答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利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利润[lì rùn]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外文名profit定&&&&义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的余额含&&&&义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别&&&&名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利润(Profit)是一种颇为特别的经济学概念,它有两种含义: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和之间的差额,习惯地用“”来表示(要注意的是,总成本包括)。(也就是风险成本)
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的一个组成部分,支付给的。虽然在有些分析中不十分明显,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利润包括。企业家利润(正常利润)通常是,但经济利润一词则既可以是,也可以是()。这就是包括的原因:市场的情况下,当等于,或损失最小化的条件产生。若市场价格低于总平均成本,这意味经济利润为负,企业家便需要比较这损失和平均的数值。要继续经营的话,负经济利润必须不低于平均变动成本,否则企业家宁可关闭企业(shut-down),而不继续承担这损失。
经济利润在市场和市场有着特别的用途,正数的利润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增加并将市场推低,把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排除在以外,达到;相反,负数的经济利润能将市场原有的部分企业淘汰,因为减少的缘故,市场均衡价格会被推高,同样地达到长期均衡。两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利润在各个厂商消失,厂商的总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正数的经济利润有时候被形容为。
活动带来的社会利润便是经济利润相加或者相减这活动的效果。企业可能赚取极大的货币利润,但带来的外部经济效果往往令结果到负面,实质的社会利润可能极少。例如时期,工厂的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是及售价低廉的产品,但为了赚取最大的利润,工厂主不断压低生产成本,造成低的童工以及工业废物或污染物处理不当和其它一些社会负担。利润可细分为、及除税前盈利,用以财务分析,了解的表现。
毛利是销售收入减去售货的成本,毛利再加上额外的收入再减去其他费用(例如:输出费用,薪金等等)便是除税前纯利,扣去税项就是真正的纯利。它们都会被显示在上,反映公司在某时期的营业额和相关的收入及支出。
上,毛利或者纯利可用作计算以下财务比率:
销售净利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资产净利率=
平均资产总额
(Return On Equity)或净资产收益率
权益净利率=
资本运用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资本运用回报率=
标价率(Mark-up Ratio)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投资损失)。[1]
营业收入:是指业务所确认的,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
:是指业务所发生的总额,包括和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计提各项所形成的损失。
(或损失):企业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的利得(或损失)。
(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资本主义制度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它表现为超过的余额。即资本家销售商品后所得的价格总额超过其预付资本量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即可变资本的增殖额。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
同时,因为剩余价值实现为是在商品的完成以后才出现的,它又进一步被看作是资本家为了生产商品所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即(包括尚不计入的那些)带来的。不仅如此,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为了从事销售活动还要追加(包括),因此,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是在中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而且还被看作是包括预付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全部资本共同带来的。
从资本的总公式G-W-G′来看,剩余价值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尔后又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这一增殖额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因为,①就所费的资本来说,为了生产商品,他不仅以预付资本购买了,而且还购买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各种,这些作为的购买价格都加入的形成;②就所用资本来说,预付资本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资本家的指挥监督下,在生产过程中结合起来,发挥着的,不仅所费资本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而且全部预付资本作为生产的物质要素(包括那些尚未耗费的固定资本),都进入了生产的全过程,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因此,全部预付资本都应该得到。③剩余价值不仅对表现为增加额,而且对全部资本也表现为增加额。这些都是被歪曲了的表面现象。其实,价值的增殖仅仅是雇佣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扣除劳动力价格()以后的余额,它作为的增殖额或雇佣劳动者无偿的剩余劳动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作为全部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社会主义制度下
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下的利润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m部分是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减去各项的余款;,即按规定上缴给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的部分等等。
利润与利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用于扩大社会主义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社会主义积累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衡量和评价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利润的质量特征:利润表现
(1)一定的赢利能力。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的能力。
(4)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有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的利润应该与企业的相匹配。利润的内容
(2)变化是合理的、费用在年度之间没有出现不合理的下降。
(3)各部分的构成合理。
企业的是由、和营业外收支差额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较高的含义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重新修订并于日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准则》相关条款规定:
第三十七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成果。
第三十八条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会导致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第三十九条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的计量。
第四十条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的计量。神秘性
商业利润的神秘性
利润链[2]是雇佣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必须经过流通过程把转化为后才能实现。至于商品能否卖掉,以及按什么样的出售,从而利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和市场竞争的具体状况。特别是,从的运动中独立化出来成为,专门执行实现和的职能,并相应地取得,使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更易造成神秘化。在流通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制约生产过程,或与之相交错,或把资本同劳动的对立,转化为资本同资本之间,单纯的买者同卖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一切都会掩盖生产过程同流通过程之间的区别,更容易把看成商品真正的内在价值,把利润看成高于出售的结果,从而商品价值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却被颠倒表现为是从商品出售中创造出来的。因为,商业利润原来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却被看成是在流通过程中通过贱买贵卖产生出来的,或由消费者支付的让渡利润。于是阶级关系也被歪曲了,商业利润原是体现通过产业资本家对雇佣的对立关系,这种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被掩盖起来,而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同资本家之间、甚至同之间的纯粹商品买卖关系。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随着的发展,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不仅使用自有,而且大量使用。对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于使用必须支付利息,于是利润或商业利润又会在量上再分割为利息和收入两个部分。按其本源来说,二者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可是,这种纯粹量的分割又会转化为质的分割,即表现为资本所有权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或所有权资本同的分离。结果,利息被歪曲表现为纯粹是资本所有权所带来的果实,似乎是资本或货币的天然属性。另一方面,企业主收入又被歪曲表现为似乎同资本完全无关,纯粹是组织和指挥监督劳动的报酬。即使完全不靠的职能资本家,也同样会把进行质的分割,起着一身二任的作用,作为所有权资本,他取得利息;而作为职能资本,他又取得企业主收入。这样一来,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就被完全掩盖起来。
农业利润和
生产方式先从工业发展起来并取得统治地位,再逐步向扩展。由于在农业中存在着两种,即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以及的垄断,因而它不具备如象在工业中那种的条件,从而阻碍着的平均化。因此,农业中的便转化为。一是由土地产品的个别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二是由土地产品的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这两种地租的实体,都是农业雇佣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土地所有者通过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可是在表面上,地租却被歪曲表现为土地自身的,或自然界的恩赐,从而把真实的关系完全掩盖起来了。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在本质,而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再转化为平均利润等等,层次越多,就愈是从抽象逐步上升到具体,就愈是接近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当事人的;这样一来,它们离开自己的本源或始基却越来越远,从而资本关系就愈来愈神秘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替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解,竭力否定剩余价值的存在,否定资本同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把利润说成是资本本身的产物,说成既是生产过程又是流通过程的结果。所谓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就是最露骨、最典型的辩护论调。关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利润的实质及其来源,以及利润进一步再转化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它们所体现的错综复杂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阶级表现,从而为和劳动人民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锐利的理论。简介
利润的实质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的关系就被掩盖了,被抹杀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神秘化形式。在,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如果以W代表,k代表,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的对立,因为它是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这种颠倒是的必然产物。首先,因为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c+v)转化为,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c)同可变资本(v)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因为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表现为似乎同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而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转化为为前提,即借助于利润率,才把已转化为成本价格超过额的剩余价值,进一步转化为预付总资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超过它自身价值的余额。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也是从既定的水平出发,然后以利润率乘预付总资本得出预期的利润量,而它并非主观幻觉之物,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西。科学的论证和实践表明:这个利润量其实是由所带来的增殖额。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
商品价值转化为+利润(k+p)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因为利润作为超过的余额,而成本价格又小于商品价值,这就为家提供了在成本价格以上而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实现了的利润同商品中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随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不同的特殊均衡化为率或一般利润率,从而使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实现等量资本取得同量利润。在通常的情况下,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平均利润的多少,仅仅与预付总资本量的多少成正比,而不与单个资本所支配的活劳动量成比例。这又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利润只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就被进一步掩盖起来了。各种利润计算方法
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含税售价÷(1+)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就可以了。
指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其中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其他业务利润是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利得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3]
贷:营业外损失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篇幅有限,请阅读参考资料)
未分配利润
[4]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的利润。相对于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上市公司实现的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完全竞争市场获得非正常利润的手段是什么_百度知道
完全竞争市场获得非正常利润的手段是什么
这样在同等竞争环境下。因此某企业可能过非法手段实现让劣质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个人认为只出在市场产品准入管理方面,质形都是统一的。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生产的产品都没有各自的品牌,还局限在农业产品方面。其实目前各国都很难形成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因节约生产成本而多获取利润
其他类似问题
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05-第1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05-13
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的产量是多少;17.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ALKa1-a(0;18.己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19.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5;(1)其中的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20.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九、案例分析;1.考虑一个正在写一本书的教授,该教授无论写书还;2.如果甲、乙两个公司生产同样的
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的产量是多少。17.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ALKa1-a(0&a&1)其中,L为劳动,其价格为PL,K为资本,其价格为PK,试求该企业的LTC函数。18.己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Q-6Q+20Q,试求最小平均可变成本。19.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5Q-4Q+3Q+50。试求:(1)其中的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2)AC、AFC(Q)、MC(Q)。20.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Q-6Q+20Q+100,试求平均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九、案例分析1.考虑一个正在写一本书的教授,该教授无论写书还是收集资料都比大学中的任何一个人快。他仍然付钱让学生在图书馆收集资料。这样明智吗?并解释之。2.如果甲、乙两个公司生产同样的产品,甲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人数为5人,而乙只需要2人即可,试问:我们能否判定乙的生产效率要比甲的生产效率高?为什么?3.“一个厂商如果现在的产量水平处于这个产量水平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上,而这时长期平均成本处于上升阶段,于是可得出结论:这时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你认为这句话对吗?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与厂商的需求曲线;2. 完全竞争厂商的瞬间均衡与短期均衡;3. 生产者剩余;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5.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一、单项选择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a. 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 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c. 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 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2. 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 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 不可能亏损;c. 必然获得最小的亏损;
d. 若有利润,则利润最大;若有亏损,则亏损最小。3. 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 a.亏损,立即停产;
b. 亏损,但继续生产;c.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3232324. 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R=AVC;
b. 总亏损等于TFC;
c. P=AVC ;
d. 以上说法都对。5.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a. 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 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 SMC曲线上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d. SMC曲线上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6.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a. MR=LMC≠SMC,其中MR=AR=P;b. MR=LMC=SMC≠LAC,其中MR=AR=P;c.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d.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7.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 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 利润都为零;c.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d. 以上说法都对。8. 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成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呈(
)。a. 水平的; b. 向右下方倾斜的;
c. 向右上方倾斜的;
d. 向后弯曲的。9.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那么(
)。 a. 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b. 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c. 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d.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10. 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a.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b. 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 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
d. 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1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 P=AR;
d. P=AC。12.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价格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 厂商在短期内要达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b. 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c. 厂商在长期内要达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d. 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充要条件。13.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 他将得到最大利润 ;
b. 他没能获得最大利润; c. 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 他一定亏损。1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元,总成本是800元,总不变成本是200元,边际成本是1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a. 增加产量;
b. 停止生产;c. 减少产量 ;
d. 以上任一措施都采取。15.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a. 固定不变 ;
b. 经常变动 ;
d. 0 。16. 当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时可能是(
)。a. AVC是下降;b. AC是下降;c. MC是下降;d.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17.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Q=9,此时总成本TC=100,当生产数量增加到Q=10时,平均成本AC=11,产品价格P=15,则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a. 在垄断市场上,它会减少产量;b. 在垄断市场上应增加产量,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增不减;c. 任何条件下都应减少产量;d. 任何条件下都应增加产量。18. 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完全价格弹性,则(
)。a. 它可通过降价来扩大需求量;b. 它可以通过提价来增加总收益;c. 它面临一条向右倾斜的平均收益曲线;d. 它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19. 下列哪个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a. 糖果;
b. 证券市场;
d. 汽车。20.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a. 完全来自新企业;b. 完全来自原有企业;c. 或者完全来自新企业,或者完全来自原有企业;d. 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21. 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表示。a. 厂商的需求曲线;b. 厂商的供给曲线;c. 行业的需求曲线;d. 行业的供给曲线。22. 下列行业中最不接近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a. 飞机制造业;b. 证券市场;c. 日用小商品制造业;d. 农产品市场。23. 一般来说,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 水平直线;b. 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c. 垂直于横轴;d.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24.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中的收支相抵点在(
)。a. 企业的总损失等于TFC;
b. 商品价格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 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d. 以上都不对。25.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销售量Q=10,单价P=8,其总变动成本为60,则生产者剩余为(
)。a. 80;
d. 140。26. 某完全竞争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则该行业为(
)。a. 成本递增行业;
b. 成本递减行业;
c. 成本不变行业;
d. 不能确定。27. 完全竞争厂商的瞬时供给曲线为(
)。a. 水平的;b. 垂直的;c. 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d.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28.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
)。a. d=AR≠MR;
b. d=AR=MR=P;
c. d=AR=MR≠P;
d. d≠P。29.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交(
)。a. AC, AVC的最低点;
b. AC的最低点,但不交AVC的最低点; c. AVC的最低点,但不交AC的最低点;d. 均不交AC, AVC的最低点。30. 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中,SMC等于(
)。a. SMC=dTC/dQ=dTVC/dQ;
b.SMC=dTC/dQ≠dTVC/dQ;c. SMC=dTVC/dQ≠dTC/dQ;
d. 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1. 在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和市场产量(
)。 a. 价格提高;
b. 价格不变;
c. 产量提高;
d. 产量不变。2. 具有(
)等特点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a. 不同质的产品;b. 同质的产品;c. 大量的卖者;d. 大量的买者。3.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a. MR&MC;b. MR=MC;c. MR′(Q)&MC′(Q);d. MR′(Q)&MC′(Q)。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 AR&SAC,盈利;
b. AR=SAC,收支相抵;c. AVC&AR&SAC,亏损,但继续生产;
d. AR=AVC或者AR&AVC,停止生产。5. 生产者剩余等于(
)。a. 实际收入与愿意得到的最低收入之差;
b. 实际收入与总变动成本之差; c. 利润与总固定成本之和;
d. 利润与总变动成本之和。6. 厂商的关闭点(
)。a. P=AVC;
b. TR=TVC;
d. 企业总损失等于TFC。7. 当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时,(
)。a. P=MR=SMC=LMC;
b. P=MR=SAC=LAC;c. P=MR =LAC的最低点;
d. 以上都对。8. 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最低条件是(
)。a. AC=AR;
b. AVC&AR;
c. AVC=AR;
d. MC=MR。9.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短期内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是(
)。a. 产量越大,总成本越大;
b. 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大;c. 产量越大,边际成本越大;
d.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0.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超额利润的存在将导致(
)。a. 单个厂商的产量增加;
b. 单个厂商的产量减少;c. 单个厂商的产量不变;
d. 行业的产量增加。11.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价格处于厂商的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则厂商将(
)。a. 获得最大利润 ;
b. 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d.获得正常利润。12. 下列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有(
)。a. 汽车市场;
b. 发达的证券市场;
c. 农产品市场;
d. 钢铁市场。13.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可能(
)。a. 获得最大利润;
b. 利润为零;
c. 出现亏损;
d. 取得正常利润。1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05等内容。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 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 c.它们价格的高低; 2.资源稀缺性的...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2012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独家预测押题12 一、单项选择 1、 政府实行限制价格政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大量商品库存积压 B、刺激...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河北经贸大学微观经济...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4页 免费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4页 免费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试题...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2010 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需求 需求定理 需求的变动 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 供给 供给定理 供给的变动 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 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短期生产函数的短期是指()。 A.一年以内 B.半年以内 C.与具体时间长短无关...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概念 一、填空...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年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资料-最新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3 年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 (老师课上举例) 1、 实证经济学??(对) 规范经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完全竞争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