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求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八千字论文,可以面谈,题目: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Q307490330

前言 “中国史学史”概说 (1 学时) 一、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一)历史、史学和历史记录 “历史”和“史学”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史学,亦称?历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辞海》 ,上 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年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
史”字出现。 《说文解字》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清人及近人皆以“史”字原意为掌文献记载的官职: 清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 :“凡官署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 也。” 清人吴大端滴墓鹏Σ埂 :“史,记事者也,像手执简形。” “史”之官:“掌官书以赞治”或“起文书草”( 《周礼》卷三) 。 “(古代典籍)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 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李守常《史学要论》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1980 年重 印本 历史的本体:人类过去生活的实在过程。 历史的认识:历史学家根据过去的各种文字写下来的历史。 “有书为证很重要,通常我们总是借助历史文献来了解过去的,但是,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在于指出,我们常常把连接我们 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叙述?给忽略了,仿佛我们可以直接穿透历史叙述与?过去?发生关系,因而?历史叙述?仿佛是一面透明无碍的 玻璃,常常被忽略不计,人们经常直接陈述历史,仿佛那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过去?。”――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 识、思想与信仰》 史学: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理 论和实践。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一方面,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并在促进历史的发展中发展起来,另一 方面,它又因对历史需要有个认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过程,往往表现出滞后于历史发展的现象,甚至不如哲学和政治学那样跟 得上历史的脚步。 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历史。 (二)历史记录的解读 在思想家的传记和论著“进入我们的叙述之前,它们已经在选择、编辑、写作、评论的历史中,经过了?意识形态?(政治性 的观念) 、精英意识(传统的对精英历史资料的关注) 、道德原则(例如何为文明、何为鄙野的判断)和历史学叙述(观察、剪 裁和修饰)这几重筛子的过滤,已经未必那么真实可靠了,而考古发现和作为文物的那些文字资料,如有名或无名的碑刻、艺 术性的书画题跋、大量叙述家常与礼节性问候的书信及民间流行的各种通俗读物,反而并没有经过这种有意识的?筛子?,倒有可 能有利于重建或呈现思想的真实历史语境。”――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史料的分类(一) 精英史料和边缘史料 1、精英史料:正史、典志类史书、官修地方志、文人笔记、传记、女教书、家法和家训以及其他官修史书、一些文人私修史书 等 2、边缘史料:档案、墓志、地方志、金石碑铭、诗词、笔记、小说、书信、契约、婚帖等文字资料及图片、实物等 张泽端“清明上河图”一段,村民拜见皇帝。南宋不具名卷轴一段,上海博物馆,墓志:墓志 (1) 墓志最突出的叙事特点是隐恶扬善,这一点已早为唐人所指出:“大凡为文为志,纪述淑美,莫不盛扬平昔之事,以虞陵谷 之变,俾后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夫德称者,亦必模写前规,以图远大。至天下人视文而疑者过半,盖不以实然故绝。”――1 《唐范阳卢夫人墓志铭》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 王婉为“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韦思谦继室、韦承庆继母、韦嗣立生母: 墓志 (2) :王婉墓志 《王婉墓志》 :“前夫子子承庆,八岁偏罚,十岁便为夫人所养,抚存训奖,慈爱无隆,学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常谓所生 子嗣立、淑等曰:时俗妇人,罕有明识,前妻之子,多被憎嫌,孝已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诫,亦尔辈所明知。” ( 《大 周故纳言博昌县开国男韦府君夫人琅耶郡君王氏墓志铭》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 《旧唐书? 韦思谦传》载:“母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杖罚,嗣立必解衣请代,母不听,辄私自杖,母察知之,渐加恩贷”。 ( 《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 ) 史料的分类(二) 男性史料和女性史料 1、男性史料: “古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 《晋令》 :诸王置妾八人,郡公、侯妾六人。??所以阴教聿修,继嗣有广。广继嗣,孝也; 修阴教,礼也。而圣朝忽弃此数,由来渐久。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 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凡今之人,通无准节。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 能妒为女工。”( 《魏书》卷一八《元孝友传》 ) 2、女性史料: (1)女性所著女教书:“女四书” (汉班昭《女 诫》 ,唐宋若莘《女论语》 ,明成祖仁孝文皇后《内训》 ,明 王相母刘氏《女范捷录》,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的结合 ) (2)女性所撰其他著作:对《牡丹亭》及小青命运的认识。 (三)中国史学史的任务 “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分论三? 第四章? 丑》 “史学史的范围可以包括历史理论、史料学、编纂学和历史文学。”――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6 年 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1、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 2、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 3、史学思想 4、史学发展与经济及其他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 5、史学发展的规律性 二、中国史学史的分期 中国史学史分期的认识从梁启超开始,他以史家来进行分期: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荀悦为“第一期的史家”;“自 东汉到唐初不下百余家,这是史学极盛时期”;“唐以后,史学衰歇,私人发宏愿做史家的很少”;“一到元明,简直没有史家”。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分论三? 第四章? 丑》 1949 年以后,史家对史学分期标准和原则的认识多有不同: 有人认为应以社会历史分期为准; 有人认为应以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为标准; 有人认为应注意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和史学本身发展等三因素为准。 史家对中国史学通史分期的认识: (一)齐思和:四个时期:1、有文字记录到汉建立为萌芽期;2、汉到宋建立前为建立期;3、宋元明为又一新时代;4、清建 立到“五四”前为一时期。 《光明日报》 (二)刘节:五个时期:1、先秦为萌芽期;2、西汉到隋唐为创建期;3、两宋元明为充实期;4、清代为发展期;5、从清代晚 期至今(1962)为更新期。 《学术月刊》1963、1 (三)尹达:三个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又分为三个阶段:战国--刘知几;杜佑-- 明中叶;黄宗羲等--1840 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中国史学发展史》2 (四)白寿彝:七个时期:先秦为创始期;秦汉为成长期;魏晋至隋唐为发展期;宋元为继续发展期;明清为第五个时期;1840 -1919 年为第六个时期;自“五四”运动至 1949 年为第七个时期。 《中国史学史》第一册,1986 (五)谢保成:三个时期:1、从“史”的产生到第一次系统总结(刘知几) ;2、分支发展,各成系列(明末) ;3、古典史学终结, “史界革命”开始(1920 年)《中国史学史》 。 ,2006 (六)瞿林东:九个时期:1、史学的兴起--先秦史学;2、正史的创立--秦汉史学;3、史学的多途发展--魏晋南北朝史 学;4、史学在发展中的转折与创新--隋唐五代史学;5、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的深化--宋辽金史学;6、多民族史学的进一 步发展--元代史学;7、史学走向社会深层--明代史学;8、史学的总结与嬗变--清代前期史学;9、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 的分化--清代后期史学――《中国史学史纲》 中国古代史史学的划分: (一)仓修良:四个阶段:1、中国史学的起源和战国秦汉间的史学;2、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汉魏六朝史学;3、主通明变的唐 宋元史学;4、具有启蒙色彩的明清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 (二)陶懋炳:五个时期:1、先秦为古代史学的童年期;2、秦汉为成长期;3、魏晋朝至唐代前期为发展期;4、唐后期至宋 元为繁荣期;5、明清(鸦片战争前)为迟滞期。 《中国古代史学史略》 本学期所讲授的内容:中国史学通史,基本采纳白寿彝先生的分期法,分六编。 第一编,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学: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第二编,战国秦汉时期的史学:经学的附庸;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独立的地位; 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理学的影响; 第五编,明清时期(1840 年之前)的史学:经世与考据; 第六编,近代史学、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 三、中国史学史的上限 杨翼骧:从文字出现的时候谈起,殷周奴隶制国家机构中便有史官担任记录时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书的工作,所记即日 后的历史资料,后加整理、编纂,即为史书,此过程中便产生了初期的史学。 仓修良:中国史学产生于夏代,此时具备了文字、历法两个史学正式产生的条件。 王树民:史学萌芽于文字产生之前,氏族组织时期以记忆和口传保存重要史实。 中国史学的上限起自商殷: 文字的使用和流行:文字的使用和流行: 《尚书? 周书? 多士》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甲骨文即商殷文字:一些记事可长达五、六十字,甚至九十多字。 国家的建立:国家的建立: 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只有脱离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才能掌握,即文字的大量使用、流行,只有阶级社会才有可能。 统治者(奴隶主)为了维护经济基础,需建立相应的上层建筑,史学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史学著作宣扬天命、神意,保佑 其统治。 史学是当时上层建筑中较为次要的部分,当时记载史料,只是为实际需要(是否符合天意) ,并不是有意识地记史料、编 史书。 参考书: 金毓黻: 《中国史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刘节: 《中国史学史稿》 ,中州书社 1982 年版。 钱穆: 《中国史学名著》 ,三联出版社 2000 年版。 李宗侗: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友谊公司出版社 1984 年版。 张孟伦: 《中国史学史》 ,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版。 王树民: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杜维运: 《中国史学史》一、二,台北市: 三民书局总经销 1998 年版。 周谷城: 《中国史学之进化》 ,上海书店 1989 年版。3 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 : (一、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杨翼骧(编)《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 : (一、二、三)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乔治忠、姜胜利(主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 ,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纲》 ,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仓修良: 《中国史学名著评介》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柴德庚: 《史籍举要》 ,北京出版社 1985 年版。 尹达: 《中国史学发展史》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 宋衍申: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经史说略》之一: 《十三经说略》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年版; 《经史说略》之二: 《二十五史说略》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年版;4 第一编殷商至春秋时期的史学: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第一节、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一)殷商 1、社会生产力: 青铜业发达,但用作农具者不多,仍主要使用木、石、蚌、骨质农具。商代可能发明了牛耕,但很不成熟,基本上没有推广应 用。收割作物主要是石镰、石。 手工业发达,有陶工、酒工、椎工、旗工、绳工以及石雕、玉雕、骨雕、漆器等。特别是青铜制造业,尤为突出。 用青铜制造兵器,手工业工具斧、锛、刀、锯、凿等也有部分用青铜制作。用青铜制作农具只是个别现象。商代已发明炼铁, 但工艺尚不成熟,还达不到实用阶段。 2、天文历法: 夏禹“颁夏时于邦国”( 《竹书纪年》卷上) 。 《夏小正》是将一年分为 10 个月(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是后人添加的,陈久金、刘尧汉《 〈夏小正〉新解》 , 《农史研究》 ) 甲骨文中反映殷时天文知识的卜辞: 当时已有干支纪日,发现了刻在牛胛骨上的六十干支表; 历法中有大小月、闰月的设置、分至日的测定等; 《殷历》主要包括六十干支记日,以月亮的圆缺周期记月,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一年 12 个月,有时 13 个月,是为闰 月。 (二)西周春秋时期: 1、社会生产力: 西周时青铜业发展更快,周王及诸候拥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铜业作坊,青铜器数量远超商代,品种有所增加,质量更加提 高。铜器上的铭文内容广泛,字数大增。如宣王的毛公鼎铭文达 497 字。 西周已有铁器制造业。西周的烧陶、漆器和玉雕都有很高的水平。西周已有商业,并有了“贝”币和青铜铸造的“钱”。 铁器更为广泛运用:陕西雍城秦故都墓葬出土了铁铲;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铁铲和铁锄; 《诗经? 公刘》“取厉取锻。” 2、天文历法: 《诗经》反映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大量的天文知识:如日月食记录,这里首次出现“朔”字,并留下了时间确切的最早日月食 记录;宇宙理论,反映了原始的天高地厚的思想。 春秋末年,出现《四分历》 ,它以 365 又 4 分之 1 为一年之长。 3、殷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书写材料: 殷商时主要以甲骨、牛肩胛骨为书写材料;西周春秋时多以竹或木为书写材料(杂以金石) ,即简。在植物纤维纸流行以前, 简册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至迟在商代就已有简册。这一时期也杂用帛,但帛的价值高,远不如简册使用普遍。 第二节、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一、史官及史学萌芽 殷商及西周前期为史学萌芽阶段。 “史为掌书之官, 自古为要职, 殷商以前, 其官尊卑虽不可知, 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 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 ” ( 《观堂集林》六《释史》 ) “史之初职,专掌官文书及起文书草,略如后代官府之掾吏”,而史官所掌之书,则本为“官府之档案”也。 (金毓黼《中国 史学史》 ) 《周礼? 春官》所记五史: 大史:“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郑注:“约剂,要盟之载辞及券书也。”)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郑注:“志谓记也。”) 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执国法及国令之 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 (郑注:?副写藏之。?)” 外史:“掌书外令(郑注:“王令下畿外。”) ,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5 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国 语? 周语》 ) 此时的“史官”并不是后代的史官,而只是办事之官,起草、掌管文书。 《尚书? 周书》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于臣下,故其所载, 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史通? 六家》 )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章学诚《文史通义? 书教上》 :“《记》曰:?左史记言,右史记动。?其职不见于《周官》 ,其书不传 于后世,殆礼家之愆文欤?后儒不察,而以《尚书》分属记言, 《春秋》分属记事,则失之甚也。” 二、史学的形成 史学形成于西周后期。 从周厉王时的国人起义(前 841 年)以后,才有准确的历史年表, 《史记? 十二诸候年表》即始于此年。 “周宣王(前 872-782)杀其臣杜伯而不辜。……著在周之《春秋》 《墨子? 。”( 明鬼下》 ) “《诗》亡然后《春秋》作。”( 《孟子? 离娄下》 )诗的一般终点在公元前七、八世纪之际。 “自秦仲以前,本无年世之纪。”( 《竹书纪年》 )秦仲为周厉王、宣王时人。 自西周后期出现一年一年纪史事的史官后,才有了后代意义上的史官: 僖公七年(前 653 年) ,“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 《左传》 ) 宣公二年(前 607) ,晋“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左传》 ) 襄公二十五年(前 548 年)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闻 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 ) 史官建立了,后代意义上的史书方出现: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 ,楚之《杌》 ,鲁之《春秋》 ,一也。”( 《孟子? 离 娄下》 ) 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 《隋书? 。”( 李德林传》《史通? 、 六家》 ) 《墨子? 明鬼下》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鲁春秋”等。 除以上诸史外,还有“国语”、“语”等著作: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史记? 太史公自序》 ) 《史记? 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吾观《春秋》《国语》 、 。”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竹书数十车。……《国语》三篇,言楚晋事。”( 《晋书? 束皙 传》 ) 史官记事的原因: 让后代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巩固统治:楚申叔时劝庄王,对太子应“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 ( 《国语? 楚语》 ) 证明一切均是神意的体现:“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 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 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 著在周之《春秋》 。为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p也。?” ( 《墨子? 明鬼下》 ) 三、编年史的出现和《春秋》 (一) 《春秋》的内容: 《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 ,或终于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公羊、谷梁经、传同至此年) ,或终于哀公十六年 (前 479 年,左传经、传至此年,十七年至二十七年有传、无经) ,全书约一万八千字。 (二)编年史的出现: 《春秋》是东周时(大致为春秋时期)鲁国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史学著作。 “盖太史所作。它对史事的记载,有取舍,有书法,有意旨,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编年史著作。”(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 )6 西周后期史官已按年、月、日记事,这是最自然的一种记事方法, 《春秋》沿袭这一方法。 (三) 《春秋》的作者: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 滕文公下》 ) “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史 记? 十二诸侯年表序》 ) 对《春秋》作者的争议: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官修史籍以及其它史料重新修撰的:“至于为《春秋》 ,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史记? 孔子世家》 ) 孔子未作《春秋》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提倡“多闻缺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虽未撰但整理过《春秋》 :孔子为设教,搜集、整理了《易》《书》《诗》《礼》《乐》《春秋》 、 、 、 、 、 ,以充教本。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前言》 : 《史记? 孔子世家》列于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获麟以后,“子曰:?弗乎弗乎,君子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 以自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于两年后病逝。 《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序》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孔子 30 岁以前到周室,此后未载再去周室。如何记至哀公之世。 (四) 《春秋》是经过加工的: 1、古史所证: “《春秋》之称,微而显,……非圣人(孔子) ,谁能修之?”( 《左传? 成公十四年》(杨伯峻论证《左传》的作者约为公元前 403 ) -386 年之间,孔子[约前 551-前 479] ) “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殒如雨?。”( 《公羊传? 庄公七年》 ) 2、形式上的加工: 《墨子? 明鬼下》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等,史事记载相当具体,如“周之春秋”记周宣王杀杜伯一事。但今本《春秋》记事 极简,最长才 40 余字(“召陵之盟”) 。 今本《春秋》为鲁春秋,但其中鲁国事只占少部分,大部记他国(20 余国)之事或国际(侵伐、朝聘、会盟等)之事,而且很 疏略。 对别国褒贬多,而本国少且含混。鲁隐公于其十一年被羽父所弑,鲁闵公于二年被公子庆父所弑, 《春秋》都只书“公薨”。“于内 则为国隐恶,于外则承赴而书,求其本事,大半失实。”( 《史通? 申左》 )“五十凡”:即《春秋》书法,指《春秋》记事的标准、 体例、原则,什么该记,什么不记,记的时候用什么提法等。因为共五十条,每条皆以“凡”字形状,故称“五十凡”。“句首冠以 凡字,意谓凡有某事,必须如此也。”(孔颖达《左传义疏》 ) 《春秋? 隐公七年》 :“滕侯卒。” “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 《左传? 隐公七年》 ) 《春秋? 文公十六年》 :“宋人弑其君杵臼(宋昭公) 。”《春秋? 宣公四年》 :“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 (杜注:“称君,谓唯书君名,而称国以弑,言众所共绝也。”)称臣,臣之罪也。”(杜预《释例》 : “称臣者,谓书弑者主名,以乘来世,终为不义,而不可赦也。”) (五) 《春秋》的神意史观: 《春秋? 僖公十四年》记:“秋八月辛卯, (晋)沙鹿崩。”《春秋? 僖公十五年》记:十一月秦晋战,秦“获晋侯。” 于前,书获晋侯于后,虽不指其事应,而事应具存。”( 《春秋三传》 ) 《春秋? 昭公二十五年》 :“夏,有Y鹆来巢。” 九月“公孙(逊)于齐。” “《春秋》记此,以为(鲁)昭公出走之先兆,盖古代迷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 “书沙鹿于崩参考文章: 陈虎: 《近 20 年来关于远古传说与史学产生关系的研究》《史学月刊》2002 年第 6 期; , 陈虎: 《略论&史记&对远古传说的采用》《山东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 陈虎: 《远古传说与先秦诸子对社会发展动因的认识》《山东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 ,7 张强: 《司马迁与“春秋学”之关系论》 ,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罗军凤: 《朱熹说&春秋&》 ,载《史学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 , 葛志毅: 《春秋》义例的形成及其影响,载《中华文化论坛》2006 年第 2 期。思考题: 举例说明远古传说与历史意识的关系。 2、中国上古史官及其职责。补充材料: 春秋五十凡:杜预把《左传》中的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解经文中的义例,一类是经无义例的传文或者索性是无经之传。本文 重点讨论前者。杜预把义例分为两种,一 种是“正例”或称“旧例”,是由周公制定的。另一种是不用“凡”字而用“书曰”、“不书” 之类解释经义的,乃是孔子在笔削《鲁春秋》时的发明,所谓“新 例”即“变例”。 《左传》中共有五十节以“凡”字开头的文字, 在杜预之前,没有引起注意。杜预第一次将它们归纳出来,认为是孔子从周公那继承来的,“旧例”。后 人称之为“五十凡”。“五 十凡”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类是对各种制度的表述,都是为评论是史实而发的,如:僖四年“凡诸侯卒于朝、会,加一 等,死王 事,加二等”,是对诸侯死于重大外事活动可以提高葬礼规格的说明;成八年:“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是对诸侯嫁女时陪媵制度的表述。二类是对 鲁史记事用字规范的表述,如:桓三年“凡平原出水曰大水”;庄三年“凡师,一宿为 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等等。三类是对鲁史记事原则的表述,“书” “不书”类如:庄二十九年:“凡物不为灾不书。”文十四 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 清诸馆臣校《春秋释例》曰:“《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 , 于凡。 《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 章。”根据杜预的表述,“五十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 些治理国家的各种制度、史书用字规范及记事原则,都是周公旦在西周初年制定的,作为周公后裔的鲁人 在国史《春秋》中, 对此都有充分体现,所以杜预称其为“旧例”或说成周公制定的。8 第二编 战国秦汉时期的史学:经学的附庸 第一节 一、大一统的出现和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陆贾曰:“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逆取顺守”,以武力取天下,以文德守天下。《史记? ( 陆 贾列传》 ) 秦的灭亡“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应是“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 始。”(贾谊《过秦论》《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盖公对丞相曹参“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 《史记? 曹相国世家》 )黄老之言 为“君人南面之术”。《汉书? ( 艺文志》 )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 书? 董仲舒传》。此后,武帝起用好儒术的田`为相,田`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 ) 之外,并且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此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经学不但在文化、教育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在政治上也成为治国的基本理论,“从东周到东汉,政治文化的 核心问题是?拨乱反正?之?道?。先秦诸子的学术争鸣是理论准备阶段。法、道、儒等家的政治学说是其主要成果。秦朝、西汉、 新莽、东汉是政治实践阶段。经过实践的检验,在法、道、儒三家中,儒家是最后的胜利者,而在儒家内部两派中, 《公羊》家 又是最后的胜利者。东汉以后,拨乱反正之?道?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公羊》家?以德善化民?的思路和主张确立了主导地位” 。 (陈 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二、天文、历法及书写材料的发展 1、天文: 浑仪(天文学家用来测量天体坐标和两天体间角距的主要仪器) ,诞生于战国至秦 ,在西汉时的运用已较为普遍,“或问浑 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落下闳为汉孝武帝于地中转浑天,定时节,作《泰初历》” 浑象(主要用于象征天球的运转,表演天象的变化) ,西汉宣帝时大司农丞耿寿昌曾制造浑象,东汉科学家张衡则进一步造 漏水转浑天仪。 中国古代对天体的三种看法:盖天、宣夜和浑天 汉前盖天说为主要的认识(如《周髀算经》,“天象盖笠,地法覆” ,汉时已有人怀疑,西汉扬雄“难盖天八事” ; ) 汉代浑天说发展,“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 。 (张衡《浑仪注》[唐]瞿昙悉达《唐 , 开元占经?天地名体?天体浑宗》 ) “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 其止皆须气焉。”( 《晋书? 天文志》 )打破了天体有形质的看法。 2、 历法: 战国初期岁实采用 365.25 日,利用十九年七闰法安排闰月,七十六年法安排大小月。在古历的分期上,东汉乾象历之前, 可称为固定周期均匀运动期。这时有《古六历》《太初历》《后汉四分历》 、 、 ,这些历法都基于日、月、行星以固定周期匀速运动 为前提,一旦确定了各种周期和起算点(历元) ,所有年的日历可简单地用周期循环叠加而推出。 从东汉的《乾象历》 ,开始认识到日、月、行星运动的不均匀,并将其应用到历法推算中,使中国古历进入到了从均匀运 动向非均匀运动的过渡时期。 3、书写材料: 战国秦汉间,纸发明; 纸发明之前, 人们用甲骨和金石纪事; 以后,简牍和缣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但简牍笨重, 缣帛昂贵:汉代一匹缣 (2.2X4.0 汉尺)值六石(720 汉斤)大米,约相当于汉代年人均消费粮食数。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 年) ,蔡伦将其于尚方制造出的优良纸张献给汉和帝: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蔡伦传》 )9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新疆、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多次出土西汉纸。 汉末文献中,把左伯纸与张芝笔和韦诞墨并提。“子邑之纸,研妙辉光。”第二节 一、史学“拾遗补艺”的附庸地位 战国秦汉时期,史学还未取得独立地位:史学的基本特征1、司马迁称其著《史记》 ,是为“拾遗补艺” , 即搜寻古史以“补六义之阙也” 。 2、 《史记》和《汉书》的写作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的正确。 如两书将儒家思想形象化: 《史记? 五帝本纪》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串成系统(颛顼、帝喾为黄帝孙和曾孙,尧为帝喾子,舜为颛顼后) 。 《汉书》将孔子的言论具体化。孔子言人分上下智愚,“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班固《汉书》作《古今人表》 ,将人性分 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品,而在每品中又各分三等。 3、图书分类反映了史的经学附庸地位。 西汉刘歆《七略》 ,将图书分为六类: 《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和《方技》 、 、 、 、 ,另有总序类的《辑略》 。班 固所作《汉书?艺文志》 ,基本抄录《七略》 。在这两部中,史著没有独立的分类,班固《汉书?艺文志》将《世本》等九部史书依 附于《六艺略?春秋家》之后 “关于史学与经学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西汉的历史中得到印证。西汉之初,面对秦的骤亡,人们也在总结历史 经验教训,陆贾著《楚汉春秋》 ,贾谊写《过秦论》 ,以后又有司马迁的《史记》 ,但是并没有因此出现一个史学的高潮,原因就 在于经学兴起了。在汉儒眼中,经学是无所不能的。对于历史的演进,经学已经给出了答案,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汉 儒也每每以经义断事。赵翼说:?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在这种局面下,自然没有史学的地位。 《汉书?艺文志》将《史记》等史书附于《春秋》经下,在今人看来是贬低了史学,如果就当时而论,倒不如说是抬高了史学。” ――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在汉朝, 《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冯友兰这《中国哲学史新》 编第三册)二、创立了史学著作的纪传体体裁 1、纪传体体裁出现的政治原因: 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史记》开其先河, 《汉书》将之确立。 纪传体体裁的最大特点是以皇帝为中心编写历史,“本纪”或“纪”为全书的“纲”:“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 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 《史记? 五帝本纪索隐》;“纪,理也,统理众事而系之于年月者 ) 也” ( 《汉书? 高帝纪》颜师古注) ;“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 上以显国统。”( 《史通? 二体》 ) 2、纪传体体裁的学术源流: “司马迁的创造不宗一书,不祖一体,而是参酌各种典籍体例的长短,匠心独具地汇入一编”。 (张大可《史记研究》 ) 《史记》的纪、传受《春秋》经、传的影响: “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 、 。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事者, 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 《春秋》则传以解经, 《史》 《汉》则传以释纪。”( 《史通? 二体》 ) 世家一体从先秦世卿世禄之家演化而来:先秦典籍中有“世卿”、“世禄”、“世臣”、“世家”之称 ,均指卿大夫之爵职秩禄世 代相传。上“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其言下及子孙常有国。”(司马贞《史记索引》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 世代相续?”( 《史通? 二体》 ) “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史通? 二体》 ) 表祖于《礼》之表记和周之谱牒: “《礼》有《表记》 ,而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表也。”( 《史记? 三代世表索隐》 ) “《史记》作十表,仿于周之谱牒,与纪、传相为出入。凡列侯、将相、三公、九卿,功名表著者,既为立传,此外大臣10 无功无过者,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则于表载之。作史体裁,莫大于是。”(赵翼《廿二史札记》 ) 八书得于《尚书》的内涵之意:“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 (司马贞《史记? 礼书索隐》 ) 3、创立了纪传体体裁中的通史和断代史两种体例 纪传体通史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立,兼并、战争频仍,统治阶级无暇顾及修史,同时对于史也没有太多需求。此时史主要为统治者 树立道德信条服务。 春秋战国大动荡,学在官府的传统模式被打破,文化知识下移,社会上古史材料的传播开始出现,但分裂造成材料搜集困 难。 汉代、特别是汉武帝统治时期,以上两种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N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 射邹、峄;隼й丁⒀Α⑴沓牵骸⒊怨椤!钍刮髡靼汀⑹褚阅希下在觥Ⅲ小⒗ッ鳌!保 《太史公自序》 )汉初“百年 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太史公自序》 ) 对于编写通史出现了要求,这种要求主要来自汉武帝时对于儒术的提倡(使儒家思想具体化) 。周、殷、夏、虞舜、唐尧、 帝喾、颛顼、轩辕、神农(九皇)三、史官如实记载历史《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 司马迁传赞》 )“谤书” ,“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 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 《三国志? 魏书? 王肃传》 ) 班固直论:“(昭帝)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汉书? 昭帝纪赞》 《左传》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 闻既书矣,乃还。”( 《襄公二十五年》 ) 《史记》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 桀纣之主也。?于是上大笑之。”( 《周昌传》 ) 《汉书》 :“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郊礼志上》 ) 昭帝“承孝武奢侈余弊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昭帝纪赞》 ) 成帝耽于酒色,哀帝宠幸董贤。 这一时期能够直笔的原因: 文化条件限制:知识为少数人掌握;书写材料原始,限制了史书的传播。东平王刘宇上疏求《太史公书》 先秦史官如实记载历史的影响:“《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春秋谷梁传? 桓公五年》 )晋国史官董狐因“书法 不隐”,而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左传? ( 宣公二年》 ) 北周史官柳虬说:“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彰善瘅恶,以树风 声。故南史抗节,表崔杼之罪;董狐书法,明赵盾之愆。是知直笔于朝,其来久矣。”( 《周书? 柳虬传》 )四、天命史观为史书编纂的主导思想:“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正义?表记》《尚书? 《 ) 盘庚》论迁殷的必要性:“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 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 西周由 “敬德”、“保民”而达到“祈天永命”;“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 《尚书》 ) 战国时,天命、神意受到冷落。 秦汉时期,伴随着中央一统政权的建立,在思想学术上也开始了天人宇宙秩序的重构;史官的天官职能重又得以发挥。 《史记?天官书》 :“太史公推古天变。” 司马彪《后汉书?百官志》记:“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云:“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 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西汉时期太史令掌天官,不治民,其职掌首先是天时星历。 《史记? 历书》 :“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索隐》引姚氏案:“《益都耆旧传》云:?闳字长公,明晓天文,隐于落下,武帝11 征待诏太史,于地中转浑天,改《颛顼历》作《太初历》 ,拜侍中不受。?” 《汉书?律历志》 :“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 后汉太史令单r以善为天官算术而入《方术列传》 ,太史令张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后汉书? 张衡传》 ) 《史记》中论天道有许多篇章,如《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和其他涉及天道内容的文章: 、 、 、 “五星色白圜,为丧旱;赤圜,则中不平,为兵;青圜,为忧水;黑圜,为疾,多死;黄圜,则吉。”( 《史记? 天官书》 ) 汉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 身,遂产高祖。”( 《史记? 高祖本纪》 )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桀,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 闾巷,合从讨伐,W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 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序》 ) 司马迁写《史记》是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 司马迁传》 ) “(司马迁)所谓天,跟有神论者所谓天,有所不同。它所谓天,往往指时势(在历史变革方面)和际遇(在个人关系 方面) 。”(白寿彝《司马迁》 ) “中国史官的天官职能至少在两个方面影响到《史记》的天道观:其一是培养了特定的职业思维方式,即把天人宇宙联 系起来考察,从日月星辰的自然天象、阴阳灾异、龟卜卦象等方面来预测人事的变动。……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是以天人合一、 主客互渗为特征,而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在史官系统。其二是使司马迁能够从天文术数等专门知识来论证天人联系。……史 官从天官角度论天道,正是得天独厚之事。 《史记》中论天道的许多篇章,诸如《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和其他 、 、 、 涉及天道内容的文章,都得力于司马迁的天官专业知识。在汉家重建宗教神学体系的学术背景下,身为天官的司马迁最有资格 和条件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职业途径来理解《史记》中天人感应的内容,应是一条极好的线索” 。――陈桐生《中 国史官文化与〈史记〉 》 班固受先秦天命思想及董仲舒学说泛滥的影响,天人感应的神秘观点充斥全书,“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之象形, 响之应声。”( 《汉书? 天文志》 )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故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 秦王子婴降于枳道。”( 《汉书? 天文志》 ) “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刘向以为元年吕太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母戚夫人。”( 《汉书? 五行 志上》 ) 《律历志》将传说中的太昊至东汉刘秀依五德终始说排列。五、史著多为私家修撰 “私家修撰”,是和唐宋以后封建王朝设立史馆、宰相监修、史官具体编纂的“官修国史”制度相对而言。 两汉时的史官两系统:一太史令、丞,二御史大夫府,两个系统的史官均无编修史书的职责。 太史令、丞系统: 西周的大史:掌国之文书起草,策命诸侯卿大夫,记国家大事,编著史册,管理天文、历法、祭祀之事,并掌图书典籍。 两汉的太史:太史令主要以天文、历法及祥瑞等方面的事务为主,“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 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 《后汉书? 百官志》 ) 以天文、历法及祥瑞等方面的事务为主,故被称为“掌天官” 事,“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扬子法言?五百》 )汉 光武与严光“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 《后汉书?严光传》 ) 掌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 “天下计书,先上太史。”( 《隋书?经籍志》 ) 御史大夫系统:御史大夫府 御史大夫府掌起草政事文书、诏书、法律、法令、政策等,接受百官上奏文书,并作为档案保管。 “(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 《汉书? 百 官公卿表上》 ) “自章、和已后,图籍盛于东观。”( 《史通? 史官建置》 )12 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例: 、 、 司马谈临终向子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 其念哉!” 司马迁本人亦曰:“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之言,罪莫大焉。” ( 《太史 公自序》 ) 《史记》“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太史公自序》 ) 班彪被免职后撰《太史公后传》 ;班固尚未出仕开始写《汉书》 ,后被告发“私改作国史”。 《东观汉记》显示了私修向官修的过渡:“明帝始诏班固与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作《世祖本纪》 ,并 撰功臣及新市、平林、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 《史通? 史官建置》 )“专兵窃据者当尽列诸载记。”第三节 一、 《左传》 (一) 《左传》概况主要史家和史著1、书名: 《左传》为《左氏春秋传》的简称。 先秦至西汉前期, 《左氏春秋》 :“鲁君子左丘明……成《左氏春秋》”( 《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序》,河间献王“立《毛氏诗》 ) 、 《左氏春秋》博士” ( 《汉书? 景十三王传》; ) 西汉末刘歆等称《春秋左氏传》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春秋左氏传曰》 :……。” ( 《汉书? 韦玄成传》; ) 晋杜预称“春秋左传”,著书《春秋经传集解》 ,书序中便有“左传” 之说。 2、内容: 《左传》起于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 ,终于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经、传至此年,十七年至二十七年有传、无经) 《左传》述事分别主次轻重: 全书大体载春秋前期较略,后期较详,后期又以记襄、昭二公为最详,二公共计六十三年,仅占全书编年时间的四分之一, 其篇幅却几占全书一半。 分国而论,最详者为晋、鲁、楚三国,齐、郑,宋、卫、周、吴等国较略,这或与作者所得史料之多寡有关。 《左传》所记十二公: 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 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3、 《左传》的作者及成书时间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孔子将修《春秋》 ,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汉宣帝时公羊博 士严彭祖著《严氏春秋》引《孔子家语? 观周篇》 。此为西汉本《孔子家语》 [见《十三经注疏》,今本为曹魏王肃伪作) ]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 公冶长》 ) (1)唐赵匡首对此说提出疑议: 《左传》的作者不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而是孔子以后的左氏。 (2)宋代叶梦得、朱熹、郑樵等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时代,因此不是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作。 (3)元人程端学认为左氏为楚左史倚相。 (4)顾炎武认为“左氏之书,成之者非一人,录之者非一世。”( 《日知录? 春秋阙疑之书》 ) (5)近人卫聚贤则认为左氏为地名,吴起是左氏人, 《左传》为子夏所作,传于吴起。 (6)康有为、胡适、钱玄同、郭沫若等认为《左传》系东汉刘歆从《国语》改造而来,并伪托左丘明之书而得以流传。 《左氏春秋》当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半叶,约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 386 年田氏代齐以前最后增补完成。――参见杨 伯峻《春秋左传注序》 (二)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汉刘歆称《春秋左氏传》 、晋杜预著《春秋经传集解》 ;东汉桓谭认为“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无传, 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全后汉文? 正经》 ) 西汉末诸博士“谓左氏为不传《春秋》 《汉书? 。”( 刘歆传》 ) 《左氏春秋》如《吕氏春秋》“别为一书,不依傍圣经。”(皮锡瑞《经学历史》 )13 《公羊传》《谷梁传》用今文, 、 《左传》用古文; 最初《左传》单行,至晋杜预方将经、传合一; 《公羊传》《谷梁传》解经重文字训诂、微言大义,而记事疏略; 、 《左传》重记事。 《左传》传《春秋》 : 《春秋》与《左传》均起于鲁隐公元年; 直接解经:“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左传? 隐公元年》 ) 说明书法: 《春秋》隐公元年记“元年春王正月”; 《左传》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用事实补充甚至说明《春秋》 :鲁隐公被杀, 《春秋》只记“公薨”, 《左传》则记其原委 。 订正《春秋》的错误:襄公二十七年《春秋》记:“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左传》则记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 食之。” “无经之传”:隐公元年《春秋经》共七条, 《传》有十四条,传文说明太史不书于《春秋》的缘故。“夏四月,费伯帅师城 郎。不书,非公命也。” (三) 《左传》的指导思想 《左传》与《春秋》的思想倾向基本一致:维护旧制度;基本上仍是神意史观,但程度或比《春秋》弱。 1、维护旧制度: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讲陈氏“有施于民”,而齐景公“厚敛焉” ,但他却替景公出谋划策、争取民心。 《左传》昭公三年,晏子与叔齐对话。 有学者认为《春秋》留恋与惋惜旧秩序,而《左传》同情新兴地主阶级(仓修良、魏得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 ) 2、神意史观: 郑裨灶据星象预言:“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 。鲁昭公十三年陈复封,鲁衰公十七年陈亡,完全合于预言之 年数。 《左传》记有许多预言及应验,它或以星占、或以卜筮、或以望气、或以梦兆的形式表现出来。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 桓公六年》 ) 周史嚣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依人而行。”( 《左传? 庄公二十三年》 ) 宋司马子鱼曰:“民,神之主也。”( 《左传? 僖公十九年》 ) “统治者的命运,正是由人民的向背来决定的,……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民。…以上?民本思想?左丘明记述得很 多。”(张孟伦《中国史学史》 ) “( 《左传》作者基本上认为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负,生产的丰歉,直至世族盛衰、个人的祸福际遇等,是由冥冥之中的 神秘力量所规定的。”(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 ) (四) 《左传》的价值 A 史料丰富:公元前 632 年发生的城濮之战, 《春秋》只记 24 字,而《左传》将其扩充为 1000 多字; B 对编年体发展的贡献: 《春秋》记事非常简略,如同大事记; 《左传》有集中记一件史事要末原委的,有集中写某个人物 活动经历的; C 如实反映历史真实:隐公为羽父所弑、桓公为齐人所杀; D 记载了大量先进思想:陈氏在齐国,“(民)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E 文学水平高: 《左传》描写生动、层次清晰。二、 《史记》(一)司马迁的生平 1、生年:“景帝中五年说”和“武帝建元六年说” 张守节《史记正义》于《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前 104)”下注曰:“迁年四十二岁”。应出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 元前 145 年) 。 司马贞《史记索隐》于《太史公自序》“(司马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下引《博物志》注曰:“年二十八”。司马谈卒于元14 封元年(前 110) ,卒后“三岁”应为元封三年(前 108) 。应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 135 年) 。 《史记》三家注: 宋裴S《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王国维推定司马迁生于景帝中五年(公元前 145 年, 《太史公系年考略》《太史公行年考》。 、 ) 郭沫若( 《“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李长之( )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推定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前 135 年) ) 。 2、卒年:“武帝末年说”和“武帝以后说” 王国维:“史公卒年,绝不可考。……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 ) 程金造: 《史记》在征和二年(公元前 91 年)尚未完成,而汉武帝殁距征二年仅四年。《论王国维考定报任安书的时代与 ( 内容》 ) 3、“凶死”与“善终”: 汉人卫宏《汉书旧仪注》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 ,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 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晋]晋灼《汉书集解》 :“晋灼谓卫宏所说多不实。” (1)武帝未见《史记》《史记》至汉宣帝时由司马迁外孙杨恽宣布出来; , (2) 《太史公自序》和《汉书? 司马迁传》均不载司马迁举李陵事。 (3) 《汉书? 司马迁传》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 (二) 《史记》概况 1、书名: 《史记》之名为后出,开始只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 《汉书?艺文志》但称“《太史公》百三十篇” 。 《史记》之称始 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 。 王国维认为“称?太史公书?为《史记》 ,盖始于《魏志? 王肃传》 ,乃?太史公记?之略语。”( 《太史公行年考》 ) 陈直认为《史记》之称始于东汉桓帝时。 《金石萃编》卷一二武荣碑云:“阙帻传讲《孝经》《论语》《汉书》《史记》 、 、 、 。” ( 《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其评价》 ) 2、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它开创了史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全书以五种体例组织起来: 本纪――以编年形式,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代大事; 世家――王、侯之传; 列传――主要是各代名臣传,也包括少数民族、儒林、游侠等特类人群之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对于在历史中起过作用但没有立传的人物,“不尽容没”,亦以表载之。共十种,即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 、 、 、 、 、 、 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 、 。 书――记典章制度和重要政策。 《史记》八书: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 、 、 、 、 、 、 、 准书》 。 世家一体从先秦世卿世禄之家演化而来:先秦典籍中有“世卿”、“世禄”、“世臣”、“世家”之称 ,均指卿大夫之爵职秩禄 世代相传。上“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其言下及子孙常有国。”(司马贞《史记索引》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 代相续?”( 《史通? 二体》 ) “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史通? 二体》 ) 《史记》体例中的本纪、年表、世家、列传等,实际也受到《世本》影响。 《世本》的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类: 帝系篇:记帝王传受系统; 诸侯卿大夫世系篇:记诸侯和卿大夫世系; 氏姓篇:记当时所有姓氏; 居篇:记建都情况,如舜居妫I,禹都阳城等; 作篇:记一些事物发明的历史,如容成造历,苍颉作书等;15 谥法篇:记谥号的释义。 《史通? 世家》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胜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 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然乎?夫史之篇目,皆迁所创,岂以自我作故,而名实无准。 王呜盛《十七史商榷? 史记一》 :“后之作史者递相祖述,莫能出其范围。”虽名称小有变化,如书或称志、或称考,世家称 载记,“要皆不过小小立异,大指总在司马氏牢宠中。” 3、 《史记》的存亡: 据《太史公自序》《史记》成书时 130 卷(本纪 12 卷,表 10 卷,书 8 卷,世家 30 卷,列传[包括自序]70 卷) , 。 《汉书?司马迁传》 :“而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 、 、 、 、 、 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 、 、 、 、 。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 、 、 策》《日者传》 、 ,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颜师古再曰:“序目本无《兵书》 ,张云亡失,此说非也” 。 (三) 《史记》编纂学上的特点 1、创立、采用了纪传体史体。 “诸体虽非皆迁所自创,而迁实集其大成,兼综诸体而调和之,使互相补而各尽其用,此足证迁组织力之强,而文章技术 之妙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 2、史料搜集、取舍态度严肃。 《太史公自序》 :“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 《报任安书》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司马迁见古书 102 种。 搜集史料的途径: A 阅读皇家所藏的图书档案(大量“计书”) B 采择金石、文物、图象及建筑资料。以《泰山石刻》《琅邪石刻》《之罘石刻》等入《秦始皇本纪》 、 、 。 C 游历访问,实地调查。 D 搜求诸侯史记。 E 接触当事人或搜集他人口述材料。 《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F 采集歌谣诗赋、俚语俗谚。 褚少孙补《三代世表》 :“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 无与《诗》谬乎??褚先生曰:?不然。……一言有父,一言无父,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 《史记》的两存之例:殷始祖契,既曰“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又曰“见玄乌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周 始祖后稷,其母为姜原,“为帝喾元妃”;又谓“姜原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生稷 。 (四)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 (1)政治、学术目的: 第一、以通史弥补儒家思想中史事不系统的缺点,以进一步证明儒家思想的正确: “拾遗补艺”,“厥协《六经》异传。” ( 《太史公自序》 ) 《夏本纪》言禹事,抄《皋陶谟》《禹贡》 、 ,同时又把自禹以下至桀的世系排列出来,并照抄了《甘誓》 。 《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 ,斥责秦未行“三王”之道,“仁义不施”,“繁刑严诛”,导致其亡。 第二、“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 安书》 )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太史公自序》 ) 司马谈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太 史公自序》 )――主要探讨儒家思想在治乱兴衰中的作用。 第三、“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 司16 马迁传》 ) “天人之际”即指董仲舒所言“天人感应”。 扬雄《法言》 :“史以天占人。” 在汉武帝时代,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是思想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经学大师公孙弘认为,当时的律令都能“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 《史记? 儒林列传序》 ) 汉武帝举贤良册问:“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汉书? 董仲舒传》 ) 董仲舒以贤良对策阐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 《汉书? 董仲舒传》 ) “它所谓天,跟有神论者所谓天,有所不同。它所谓天,往往是指时势(在历史变革方面)和际遇(在个人关系方面) 。” (白寿彝《司马迁》 ) 第四、“通古今之变”: “通”,指通晓、搞清之意。“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太史 公自序》 ) 主要指自古以来制度、政策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或为应变而采取的不同政策、制度等。集中体现于“十表”、“八书”中。 (2)个人目的:“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 司马迁父谈临终,“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 《太史 公自序》 ) 遭李陵祸,下蚕室,“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汉书? 司马 迁传》 )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继《春秋》 ,本《诗》 《书》 《礼》 《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太史公自序》 ) 2、 《史记》的进步性: 第一,发展变化的观点。 对秦王朝、陈涉、项羽的态度: 《六国年表序》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秦末汉初“号令三嬗”:陈涉、项羽、刘邦 第二,继承直笔传统,如实反映历史真实。 《陈涉世家》《项羽本纪》这种体裁安排,即肯定了陈、项的首创之功。 、 《周昌传》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 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 《郦食其传》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高祖本纪》记刘邦关于用人之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r,不 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肯定汉武帝: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肯定武帝外攘夷狄之功。此表自三代讨伐戎狄起,至秦穆公霸西戎、吴楚役百越,接而 言曰:“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 第三,受先秦齐法家经济思想影响,主张欲治国,须允许、鼓励人们求“利”。 齐法家是战国中期集中于齐国的一批法家人物的统称,他们自命是管仲学派的继承人,并托名管仲著《管子》一书。齐 法家主张治国必先富民, 法治以富民为目的思想。 他们认为“善为国者, 必先富民, 然后治之”; “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 ( 《管子? 治国》 ) 司马迁:“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 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史记? 货殖列传》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富而仁义附焉”、“君子富,好行其德”;“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史记? ( 货殖列 传》 )17 第四,对“天道”的怀疑。 《史记? 天官书》反映的“天人感应”情况。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伯夷、叔齐“积仁e行”,却落得饿死;颜回好学而早夭;盗跖“日杀不辜”,却寿终;“近世”有些 坏人“富厚累世不绝”,而有些好人却遭遇祸患。“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 《史记? 伯夷列传》 ) 第五,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三、 《汉书》 (一)成书: 《史记》记事仅至武帝太初年间,褚少孙、刘向父子、冯商、卫衡、扬雄等相继续补,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 。 于是采集旧事,旁贯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说百篇) ,记事详博,义浃理备; 班固基本撰就《汉书》 ; 班昭续成《八表》 ,马续撰《天文志》 。 (二)内容: 《汉书》专叙西汉一代史事,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 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 年)间 230 年的历史,世人称为我国第一 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由四部分构成: 本纪十二篇:正统帝王才得入本纪,项羽及王莽归于列传; 表八篇: 《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 、 、 、 、 、 、 官公卿表》《古今人表》 、 ; 志十篇:改《史记》之“书”而来。 《律历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郊祀志》《天文志》《五行志》《地理志》 、 、 、 、 、 、 、 、 《沟洫志》《艺文志》 、 ; 列传七十篇:将《史记》“世家”并入“列传”;并整齐列传的编次与命名,严格按时间顺序,先专传,后类传,后少数族传, 最后列《王莽传》 。 (三) 《汉书》编纂学上的特点 《汉书》承《史记》而来,但它对后世封建史学发展的影响远较《史记》为大。从编纂学看, 《汉书》主要是完成了纪传体 的正统化和规范化。 1、 创立了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全袭《史记》而略有变化,它确立了本纪“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的 性质,改“书”为“志”,“世家”并入列传,进一步整齐了纪传体的体裁。这样的写作方法,使一朝一代的历史内容保存更为完整。 班固批评《史记》将汉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 《汉书? 叙传》,加上太初之后的史事《史记》缺如。 ) 汉以前史料原本极少,司马迁作通史已几尽之。 章学诚曰:“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后史失班史之意,而以纪表 志传,同于科举之程式,官府之簿书。”( 《文史通义? 书教下》 ) 2、 史料的综合、考辨、保存: 选择史料的标准是“切于实用”:如写贾谊、晁错、董仲舒时,略其宏论,仅择其切于治国之要者。董仲舒“天人三策”、“限 民名田说”;贾谊《治安策》 、晁错《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 、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司马迁《报任安书》 。 注重考辨史料的真伪: 关于东方朔的史料,经过考订,得出了“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 ( 《汉书? 东方朔传》 )的结论。 “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 《汉书? 张汤传? ) 赞》 3、 如实记载历史: 王莽篡权:“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 《汉书?成帝纪?赞》 ) 哀帝宠幸董贤:“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汉书?佞幸传?赞》 ) 4、丰富了典章制度: (1) 《汉书》改“书”为“志”。六志承《史记》且内容有所扩大:礼乐志(礼乐书) 、律历志(律历志) 、天文志(天官书) 、郊祀18 志(封禅书) 、沟洫志(河渠书)《史记》记事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 : 。此后贾让的《治河三策》 、白渠、六辅渠的修 建等,由《汉书》记载下来。食货志(平准书) :汉代的代田法、耦犁、产量均由《汉书》记。 (2) 《汉书》新增四志,即《刑法志》《地理志》《艺文志》和《五行志》 、 、 : 《刑法志》开辟了后代史书记载中的法律领域,概述了中国古代刑法(包括兵制)的产生及其历史的发展演变,具体记述 了汉代法律的实行状况。 《地理志》为《汉书》首创,以“地理”名书者,始于班固。 《汉书? 地理志》 :“地理”指地面上有山、川、陵、谷,像地之纹路条 理一样,故曰“理”。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易?系辞》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之说,但东汉以前没有 以“地理”命名的著作。 《汉书?地理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转录《禹贡》和《周礼?职方》 ;第二部分记分野,即各地区的特点 及历史情况。第二部分赋“地理”以新义,以介绍政治区划、疆域为主,以介绍山川为次。这部分记有西汉末年 103 郡、1587 县 (包括道、邑、侯国)的建置,以及户口、山川、物产名胜等。 《艺文志》开创了史书中的学术领域。 《汉书?艺文志》主要依刘向、刘歆父子《七略》而创立,故受到后人批评,讥为照抄 《七略》 。但《艺文志》的体例即是创新,且许多古代典籍目录亦因之保存。 《五行志》主要反映天人感应,其间也有极富价值的史料。 《汉书? 五行志》中的重要史料: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 27 年) , 沛郡铁官铸铁,发生爆炸,“隆隆如雷声,又如鼓音,工十三人惊走。音止,还视地,地陷数尺,炉分为十。” (3)改《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为《汉书?百官公卿表》 : 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序”,相当于后世史书中的“职官志”,简要介绍了西汉(其间亦追溯至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此序价值极高,对于后人了解其时的官名及各官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世史书中的“百官志”、“职官志”,实源于此 序。 《汉书》“十志”及《百官公卿表》对后代影响很大,此后所出各正史均承而袭之;且书志的发展还最终导致了“典制体”于 唐时的出现和其后的繁荣。 (四) 《汉书》的指导思想 1、 《汉书》的指导思想就是严格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大量、丰富史料,力图证明刘氏王朝统一天下是“天命”,即君权神圣及 神授。 君权神圣和神授: 董仲舒《保位权》 :“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德共则失恩,威分则失权。” 班彪《王命论》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 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 ( 《汉书? 叙传》 ) 《汉书?天文志》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 “要之,班固的正宗思想,是着力说明汉皇朝得?天之正统?,进而说明皇权和神权的一致性。这是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 学思想历史化了,不独为当时统治者所需要,而且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并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晋以 降,?《汉书》学?成为史学中的显学,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因为君主地位源于天授,故在列传中,班固特别强调维护君主权威: 西晋傅玄认为班固《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 《史通? 书事》 ) 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论》 :“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 “何武之举,王嘉之争,师丹之议,考其祸福,乃效于后。当王莽之作,外内咸服,董贤之爱,疑于亲戚,武、嘉区区,以 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丹与董宏更受赏罚,哀哉!” ( 《汉书? 何武王嘉师丹传?赞》(将军何武反对太后以王莽为大司马;丞 ) 相王嘉反对哀帝封董贤为侯;师丹为三公,反对另改哀帝祖母傅氏、母丁氏封号) 成帝时京兆尹王章上书弹赅国舅王凤,被下狱致死。 《汉书?王章赞》称“王章刚直守节”,但又叹其“不量轻重,以陷刑戮, 妻子流迁,哀哉!” 盖宽饶于宣帝时官至司隶校尉, 《汉书》先记其廉节之状:“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 民为耳目言事者。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但又对其批评道:“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上以其儒者,优容 之,然亦不得迁。”(《汉书?盖宽饶传》 《 ) 《汉书》君权神圣、神授史学思想出现的原因: 汉时三纲开始流行,包庇君恶的思想得到倡扬。班固反对直谏,反对“肆意犯上”,强调“忠臣不显谏”;19 儒家思想进一步与“天人感应”、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君权神授的色彩非常浓厚; 班固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改进、发展与运用,使史书传播范围扩大,致使统治者对史学撰述更加重视,进而对 其限制也相应增多。 2、君权神授本源于汉时儒家的《春秋》公羊学,故班固史学思想中的另一大主题,便是大力、明确地宣扬儒家思想的正确。 班固《古今人表》借孔子人性分上、中、下三等(上智、中人、下愚)的理论,将历史人物分成三等、九品,孔子居上上, 孟子、颜渊等为上中,老子、商鞅、韩非等在中上,庄子、惠施、公孙龙等在中下。 班固《艺文志》依刘歆《七略》次序,首述六艺,即儒家经书(易、书、诗、礼、乐、春秋) ;次及诸子,诸子中仍首述儒 家,如子思、曾子、孟子、孙卿子等。第四节 一、编年体类 (一) 《世本》 1、内容:其他几类重要史著《后汉书?班彪传》 :“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 ,一十五篇。” 此书有称赵王迁为“今王迁”之语。王迁为赵国最后的一位国君,在位八年(前 235-前 228) 。故作者应为战国末年赵人。 《世本》的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类: 帝系篇:记帝王传受系统; 诸侯卿大夫世系篇:记诸侯和卿大夫世系; 氏姓篇:记当时所有姓氏; 居篇:记建都情况,如舜居妫I,禹都阳城等; 作篇:记一些事物发明的历史,如容成造历,苍颉作书等; 谥法篇:记谥号的释义。 2、流传: 西汉末年刘向校定,称:“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记也。录黄帝已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 (裴S《史记集解序?索 隐》 )此为《世本》之古本。 汉魏间宋衷为之注,凡四卷;又宋均注《帝谱世本》 ,凡七卷。 古本与注本分行于世。赵宋以后,古本先亡,注本亦逐渐散佚。清代有多种辑佚。 3、影响: 司马迁作《史记》 ,远古部分以此书为主要取材对象; 《史记》体例中的本纪、年表、世家、列传等,实际也受到《世本》影 响。 刘知几《史通》主张正史要写氏族志、都邑志;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立有《氏族略》《都邑略》《谥法略》 、 、 。 在古代史书中, 《世本》的地位不在《春秋》等书之下:“《春秋》《经世》 、 、先王之《志》 ,圣人议而不辩。”( 《庄子?齐物论》 ) (二)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为战国时魏国某一史官所编写,上起夏商周,主要记载的是魏国历史。 “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纪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晋国灭, 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 经。”(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后序》 1、作者: 作者可能是魏国史官,但不一定是国史,很可能是史官的私人著作。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 2、内容、体裁: 粗略的编年体通史。 书中所用为夏正记年( 《春秋》用周正记年) ,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其书写文字为蝌蚪古文,体裁为编年体,记事简短如《春 秋》经。 《竹书纪年》一名为后人所取,因其原书于竹简之上,为纪年之体;又因它是从汲冢中发现,所以还有人称之为《汲冢 纪年》或《汲冢书》 。20 3、存亡情况: 自战国以后佚失,汉代学者未见过。 晋朝从古墓中被发现:“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 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厘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 《晋 书? 束皙传》 ) 《水经注》《史记?索隐》《史记?正义》《史通》等书都有引证。 、 、 、 唐以后不见于著录,至此已佚。 明朝又出一《竹书纪年》 ,内容起自黄帝,共二卷,近人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清人考订为明无聊文人凑成之伪书。 朱右曾辑录、王国维校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4、史料价值: 《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时期,故对战国史实的记载特具权威性: 齐桓公午在位年数, 《史记? 田敬仲世家》和《六国年表》都作六年,此书作十八年, 《陈侯午敦》铭文证实《竹书纪年》 的正确。 (三)荀悦《汉纪》 1、作者: 作者荀悦(148-209 年) ,字仲豫,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西)人。幼而多才,长而博学,尤好著述。汉献帝时,任黄门 侍郎、秘书监等职。 2、撰作缘由: 汉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于建安三年(198 年)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 。经三年而成《汉纪》30 卷,约 18 万字,其规模仅为《汉书》四分之一弱,时人赞其“辞约事详” ( 《后汉书? 荀悦传》。书成,大行于世,以至“历代褒之,有逾 ) 本传” ( 《史通? 二体》。 ) 3、 写作方法: 《汉纪》内容无新意,只对《汉书》删繁存要、改变体裁,新增材料很少。 荀悦仿《左传》 ,从高祖至平帝十二帝,依次而叙; 《汉纪》于每年下先记皇帝大事,同时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集中记载出来: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冬记“初令郡国贡孝、廉各一人”,又记“董仲舒始开其议”,下面便将董仲舒的籍贯、生平、 天人三策、直至退休时的情况一一记载下来。 《汉纪》的突出优点是时间清楚;本纪统率一切,列传分于其下,仍突出了君主的地位,容纳的内容多但不琐碎。 4、 影响: 《汉纪》成为封建正统编年断代史的典范,在体例的正统化与规范化上,荀悦的《汉纪》和班固的《汉书》成为正统史学形 成的两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此后不被重视的编年体重新受到重视,继之而出了《后汉纪》《晋纪》《宋略》等书,它们与纪传体史书并称正史,二体之 、 、 书竞出。二、纪传体类--《东观汉记》 1、内容与体例: 《东观汉记》原名《汉记》 ,至六世纪以前才加“东观”二字,以区别于后来荀悦所著《汉纪》 ; 上起光武,下迄灵帝,基本反映了东汉一代史事; 体例一如《汉书》 ,纪、表、志、传俱全,“载记”为首创。“专兵窃据者当尽列诸载记。 2、成书、流传与史料价值: 明帝永平五年(公元 62 年) ,命谒者仆射刘珍等于东观(洛阳宫殿名)开始撰《汉记》 ;安帝、桓帝、灵帝时令人续修;因 董卓之乱,全书未能最后完成。 南北朝以前广为流传,与《史》《汉》并称为“三史”,晋人华峤所撰《后汉书》 、 ,本于此书,刘宋范晔著《后汉书》 ,又以华 书为本,后范书逐渐取而代之;至唐,其书已不全(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 143 卷,而两《唐书》则均作 127 卷) ;南宋《中兴21 书目》仅存《邓禹》《吴汉》等传九篇;元明以后全部失传。清姚之有辑本八卷;乾隆年间,以《永乐大典》辑成 24 卷,是 、 为今日流传之本。 为当代人修当代史,资料可靠,史料价值极高。三、纪言类 (一) 《国语》 1、内容: 《国语》所记史事上限为西周中期周穆王征犬戎,下限为智伯之亡,包括了约五百年的历史; 全书共二十一卷: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一卷。 2、作者: 关于《国语》的作者,尚无定论: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司马迁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太史公自序》,故《国语》也被称作《春秋外传》《左传》为内 ) ( 传)《春秋外传》之名,始见于《汉书?律历志》所引之刘歆所作三统术(此说应为前汉所传之古说) 。 。 宋以后学者疑非左丘明作:清学者如康有为、崔适等,认为《国语》《左传》原为一书,至汉末刘歆才“从《国语》分出《左 、 传》来”,改为编年,引传解经,为的是压倒公羊、谷梁二家,其“无可比附者剔出,仍其旧名及旧体例,谓之《国语》 。” 《四库全书总目》 :“《国语》出自何人,说者不一,然终以汉人所说为近古。所记之事,与《左传》俱迄智伯之亡,时代亦 复相合。”(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 ) 3、体例: 《国语》依“先王室而后列国,先诸夏而后蛮夷”的次序编排,既崇周尊王,又将周与鲁、齐等七国的历史汇合在一起。 《国语》略于记事,详于人物的言论。记言是春秋时期编史的一种固定体裁,称为“语”。 《左传》中史佚的话, 《史佚之志》 4、史料价值: 《国语》所记各国史料价值高下有别: 《周语》《楚语》价值最高, 、 《晋语》《郑语》《鲁语》其次, 、 、 《齐语》《吴语》《越 、 、 语》所成较晚,史料价值不及前五篇。 (二) 《战国策》 1、刘向整理《战国策》 : 刘向(约公元前 77 年―前 6 年) ,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官至光禄大夫、 中垒校尉,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曾奉命校理经传、诸子、诗赋类古籍二十余年,撰有《五经通义要义》《世说》《七 、 、 略》《别录》《新序》《说苑》等多种著作。刘向于元帝时因屡次上书弹劾宦官弘恭、石显,被废十余年,成帝即位被重新起 、 、 、 用,又屡上封事痛陈时政得失,他的著作也多有意讽谏朝政。 《战国策》是一部类似语体的著作,本不是史著,而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相互辩论的言论,由后人追记汇编 而成,并非一人一时的作品。 原有《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 、 、 、 、 原来编排很乱,后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 2、内容: 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分编,共 33 卷。 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 245 年历史。 对于《战国策》的内容,历代学人多有不同的认识,这从图书分类上可看出: “案《汉?艺文志》《战国策》与《史记》为一类,历代史志因之。晁公武《读书志》始改入子部纵横家, , 《文献通考》因之。 案班固称司马迁作《史记》 ,据左氏《国语》 ,采《世本》《战国策》 、 ,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则《战国策》当为史 类,更无疑义。且子之为名,本以称人,因以称其所著,必为一家之言,乃当此目。 《战国策》乃刘向裒合诸记并为一编,作者 既非一人,又均不得其主名,所谓子者安指乎?公武改隶子部,是以记事之书为立言之书,以杂编之书为一家之书,殊为未允。 今仍归之史部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 ) 5、 评价: 历史上对《战国策》毁多誉少,宋曾巩校之后,才得以流传下来。22 《战国策》的理论基础、主导思想为纵横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抵牾,因此为儒家所排斥。 4、史料价值: 《战国策》所载纵横之士的说词,铺陈形势的利害,宛转曲折,变化多端,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文学价值较高。 《战国策》的目的是供游说之士学习之用,故其中的一些内容为后来虚构而成,如苏秦早于张仪。 《战国策》既算不上一部完整的史书,也不能当作可信程度较高的史料:书中多浮夸不实之词,还有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等 谬误。全书没有年月的记载,甚至连论说者也不详。参考书及参考文章: 梁启超: 《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中国历史研究法》第 21 章。 ,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排印本。 徐中舒: 《左传选》 。 龚留柱:春秋弦歌――《&左传&与中国文化》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 张强: 《司马迁与“春秋学”之关系论》 ,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2,罗军凤: 《朱熹说&春秋&》 ,载《史学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3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 , 4,葛志毅: 《春秋》义例的形成及其影响,载《中华文化论坛》2006 年第 2 期。 参考资料及参考文章: 1,司马迁: 《史记》第 1 册,阅读《史记》的体例、篇目名称; 2, 司马迁: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 3, 郑鹤声: 《司马迁年谱》 ,商务印书馆 1956 年版; 4, 崔适: 《史记探源》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5, 李长之: 《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 ,北京三联书店; 6, 张大可: 《&史记&研究》 ,华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7, 张新科、俞梓华: 《&史记&研究史略》 ,三秦出版社 1990 年版。 8,白寿彝: 《说“成一家之言”, 》《历史研究》1984 年第 1 期。 思考题: 1,简述司马迁的知识结构及积累过程; 2 分析《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创新之处。 课后阅读: 参考书: 王先谦: 《汉书补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 杨树达: 《汉书管窥》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金少英: 《汉书食货志集释》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岑仲勉: 《汉书西域志地里校释》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辛子牛: 《汉书刑法志注释》 ,群众出版社 1984 年版。 张爱芳: 《汉书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年版。 陈国庆: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思考题:1,简述《汉书》的史学思想;2 简述《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3
中国史学史讲义―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