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qq农场生态工坊 市场现状

目前中国的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主要针对于民营农场或者农业。因为类似建设兵团这种肯定不算。从我个人的接触来看,各地区的发展明显不用,例如东北地区在耕种方面一直都是大规模生产,但是在南方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就较难实现。我知道有一些企业会租种农村剩余土地,组织自己的人手和机械集中生产。那么民营企业中这样的范例有多少?
按投票排序
谢邀。踌躇了很久,不知道如何下笔。这个问题太宽泛了,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探访的案例来谈谈吧。我将题目再浓缩一下,问题补充里是谈耕种,基本这块是农作物种植,分为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前者就是粮食,后者就是水果、蔬菜等。我接触的案例是褚橙、汇源和联想佳沃,都是做经济作物的。先概述一下我的观点:第一,规模化经营的企业还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仍然处于个体种植户的阶段。某些地方以政府牵头,主打产地品牌,但是抗风险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品牌溢价能力等还是不能跟企业经营相比。第二,资本、产权、技术工人和知识产权,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四大障碍。先谈一个概念,如果按照公司经营来做的话,经济作物的一个作业单元大概是30亩-50亩,一个经营管理单元是1000亩-3000亩。例如,我和朋友合伙做了一个100亩的葡萄园,大概就是两三个作业单元,远远够不上一个经营管理单元。这意味着,如果满足于一般收入水平的话,足够了。如果我们想做大,它只能是试验田,积累种植经验和培养队伍。只有一个经营管理单元以上,才能有规模的经济效益。国家政策扶持的“家庭农场”标准是50亩(一年两熟地区),或者100亩(一年一熟地区)。2013年统计平均面积是200亩,50-100亩的占了70%多。这样看来,褚时健2002年开始种植褚橙,起步就是2400亩土地,是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他后来又在新平县漠沙镇种了3000多亩,在永胜县金沙江边种了1300多亩,都是按照一个经营管理单元来计算的。但是,土地经营权的规模集中在国内还是算少数的,达到家庭农场规模的都是少数,去年农业部的数据是87.7万个,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是7.5亩。朱新礼打算将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的时候,他的战略重心放在了上游果树种植上(当然,后来他出售计划受挫,很是遗憾)。汇源收购苹果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山西运城。那里是苹果重要产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苹果。摘引一下我写朱新礼文章的话:每天早晨六点,他来到这个位于山西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高村的苹果园开始劳作,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再回家吃饭。下午四点,他继续在果园工作到七点。这个年产量三万五千斤的苹果园,全年就靠着史兆兰夫妇俩打理。1987年起,高村的农民开始种植苹果。当地天太旱,一亩土地才出产小麦几十斤。种粮食靠老天,老天不下雨就没指望了。史兆兰家的苹果是1993年种下的,三年挂果,第四年开始有收成。史兆兰算了一笔账,水2元一方,一亩地一次浇水要120方水,一年浇3次水,每年每亩地浇水费用720元。另外,每亩地化肥、农药费用是400元,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亩苹果地的成本约1300元,收入约4000多元。史兆兰家的果园七亩地,年毛收入是三万多元,利润大概是两万元(不算人工)。(史兆兰给苹果树治病,2011年摄)万荣县总共种植了七十万亩苹果,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像史兆兰这样的农民。2005年前,万荣县五十万亩苹果找不到销路,最低卖到五六分钱一斤,堆积如山的苹果烂在地里了。汇源曾去安徽砀山调查,当地有几十万亩的梨,一名果农大约管一两亩地。汇源去的时候正赶上水灾,单兵作战的果农根本无法为果园提供防洪、排涝的资金和设备,眼看着水果烂了。包产到户作为阶段性政策是可以的,长时间不行,抵御不了风险。四川蒲江是猕猴桃产地,联想佳沃除了在当地收购了一个万亩猕猴桃的四川中新公司,同时还希望和农户们合作。佳沃的标准是30亩地以上的农户,当地复兴乡副书记建议将标准降低到20亩以上。这个乡共3900户人,除去土地流转给佳沃的,共2500户种植猕猴桃,种植面积近27000亩,人均种植也就10亩地。这就是中国规模化经营的现状。规模化的第一个障碍是资本。2400亩的褚橙,我估算过从2002年到2009年,投入的资本大概是4000多万元,果园修了足球场大小的水池,用于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几百万元,有机肥料厂、冷库、鲜果厂大概花了900万元。另外还有土地流转费用、修路等费用。每年人工费用是200多万元。这些钱是褚时健找他原来的部属和朋友借的。(褚时健的果园,2009年摄)借助外来资本,对种植业进行大规模投入,进行标准化生产,这才能保障产品品质能够维持在一定标准之上。而且,唯有企业才能真正为产品品质负责,因为企业希望通过品牌溢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现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企业品牌,绝大多数是没品牌,有的是产地品牌。产地品牌同样是没有人能够真正为它负责,包括政府也不能完全为它负责。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在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简称《决定》)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我接触的案例,汇源和联想佳沃都是成熟的大企业,褚时健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也使他比旁人更容易接触到资本。他们在资本上的障碍很小,但对于很多想做得更大一些的农户,或者想进入农业的创业者来说,资本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好在,中国消费者对吃得健康的需求旺盛,市场需求推动更多的资本进入农业,找钱比以前好找一些了。但是,对于经营农作物种植这块的创业者或者公司来说,土地流转的问题依旧是障碍。土地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块是分割、独立的。如果你进入某个农村想获得一些土地的经营权,你需要跟村里挨家挨户地谈,非常分散、费力。万州区高粱镇新店村,汇源租赁了一千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柑橘,租金一百多万元。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新店村不足八分地。新店村种田的人基本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壮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最初,汇源租赁土地,涉及到十五个生产小队的土地。农民不干,天天吵,天天闹,一个生产队至少开上三十次会才通过。因为种田的基本上是老人,土地是他们的保障,万一汇源垮了怎么办?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联想佳沃也曾经在某个地方做土地流转,希望是10000亩,最后只弄来7000亩。对于农场来说,方方正正是最好管理的。但是因为可能某些农户不愿意出租田地或者扯皮,你有可能弄出一些奇怪的形状——我那100亩葡萄园,大概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凹”字形。而且,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青苗赔付,还有会将青苗插得密密麻麻的,让企业土地流转的初始成本很高。这些都算小节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土地流转权利的保护问题,经营权是没有相关的、比较完善的产权保护法律的。就是中央政策出台,跟农户签流转协议,村民大会通过,到农经站备案,协议是非格式合同。不像你买套房子,土地也只有使用权,但至少有个房产证。现在,有些地方做试点,比如成都就是经营权证,市农委给你盖章确认:一旦证件从我这里流转给你了,我就不能轻易拿回来。协议则很微妙。规模化经营还有一个问题是,精细管理的人才在哪里?要提高单亩产量,保证多年产品品质和产量的稳定,并尽可能抗衡天灾,自然要采取很多科技含量高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一个现代农场应该是怎样的?联想佳沃提出来的,有这些的细节:例如在土里埋传感器,根据土壤含水量测算,自动启动浇水。卫星遥感技术,每周发送照片给你,根据图像判断哪些地方长得不太好,再派技术人员过去。而不是每天在果园里转来转去。跟佳沃集团总裁陈绍鹏谈到科技如何改造农业的时候,我还是蛮吃惊的,原来国外的农业技术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了,谁来操作这些设施?国内都把农业当做苦哈哈的、没档次的工种,没钱没前途,还形象不好。联想佳沃就很缺技术和管理工人,他们采取和学校定点合作,定向培养人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见效也要若干年了。就算你要把现在种田的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也是费劲、漫长的过程。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从八九十年代的小作坊,到今天按十万人计的大型代工厂,工人的技能素质、管理意识又提高了多少?而不像工厂流水线可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种地的农民是一群极难管理的人。而且,很多人种了十几年的地,也未必等于专业。就像蒲江种猕猴桃的农民一样,当技术员给他们讲解猕猴桃是浅根系植物,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点。(联想佳沃蒲江猕猴桃基地,2013年摄)(联想佳沃蒲江猕猴桃基地,2013年摄)联想佳沃蒲江猕猴桃生产基地是,从2010年开始,公司实行管理承包。300多户将土地流转给中新公司的农民,又反向承包了这万亩果园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每户劳动力数量,一户负责二三十亩。技术人员每月根据公司制定的生产要求,组织、指派、监督农户完成工作。公司按照承包协议支付工资,工资以略高于当地平均务工收入水平计算价格。但是有问题是,遇到夏涝,雨水将猕猴桃的根都泡烂了,果子结得少。如果是自家田地,责任心更强,想法设法排水,但是给公司种地的农民有些人就简单按照流程执行,到点上下班,不会额外操心。春旱的时候公司聘请的农民灌水也没有给自家浇地那么勤,那么深,有些农民就表面洒一层。联想佳沃采取技术员监督、种植部巡查、技术部抽查这三层监督机制来规范承包户的田间作业行为,但这只能治标。后来,他们对部分农民实行以产计酬的方式。那些以产计酬的农民因为灌水机器分配不过来,会主动要求“把那机器给我,我再加班两小时。”褚时健采取的方式是,所有的土地都归他经营管理,他又雇佣那些将土地流转给他的农户做农业生产工人。褚时健每年人工成本200多万元,一部分是支付给农民的。果园按照面积又转为承包给农民管理,每月支付农民500元工资做生活费,到摘果的时候,按照公斤数量给予农民奖励。2009年一公斤0.5元,每户果农产量能达到四五十吨,也就是两万元的收入。褚时健采取激励措施,将果园的利益与农民利益捆绑在一起。目前看来,也就是这样的办法了。知识产权是比较少被人提起来的问题,如果我不是接触到联想佳沃,我也不会知道这个问题。联想佳沃在蒲江的猕猴桃品种叫做金艳,是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的。有这个,才有在全球市场上的定价权。汇源在万州那里与柑橘研究机构有很深的合作关系,但我不清楚他们在知识产权上是怎样的。褚时健的“褚橙”我也不清楚。大概就写到这里吧,总体上,我看好未来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不过,即使是佳沃这样资本雄厚的企业,也不可能全部弄成企业直属大型示范园,这样企业成本很高,也不是政策鼓励的。国家依旧鼓励以家庭农场、合作社这种规模的为主。未来现代农业的经营,可能就是企业直属大型示范园+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这种组合模式。前者可提供苗木、技术给后者,后者按照前者标准生产,将产品卖给前者。延伸阅读:我的微信公号:企业家观察
对于这个问题我探索了二十多年,并有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样本。我认为,规模化集约化是一个数量的概念,是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个前提是,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化,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机械化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全程机械化,才可能有规模化和集约化,但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或者前提是否专业化生产。一定规模的生产要最大限度地推行比较标准化的农艺,才能在配套机械上做到降低生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专业化的好处是可以形成工业化一样的流程,生产出便于广泛交易结算的标准化农产品,才能在供应链管理上引入物流金融、商业保险、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服务等要素,从而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最终提升品牌价值,并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现在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困难的核心原因是没能找到资本化运作的捷径,沉淀的、无效的资本投入过大,资本增值空间太小,社会化投资难以进入,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和几个小伙伴用了两个多月,从重庆到成都,西安,太原,北京,上海,看了几十个农场,我想把我所听到的,了解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行3人,一个是学者性质,主要研究生态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十分关注中美农业交流,对欧洲,台湾农业也比较感兴趣;一个是想自己做生态农场或者农夫市集;我是想做农业服务业,帮助农场间的交流互补,使农场更好的运转,我认为只要农场开始慢慢盈利,自然就会带动农户,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但是调查了这么久,还是决定暂时不做生鲜方面的事,包括所谓帮助农场开拓市场和整合各个农场资源,一起发展农场相关的产业,如教育和旅游等等。以我目前的眼光,能力和判断力讲,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可以突破的一个点,也许你比我聪明,我非常想听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的意见!7月份在重庆走了一些农场,比较映像深刻的是长寿区的合初人农场,还有在巴南区的一些农场,包括重庆的小蜜蜂农场。她们两个人之前还去过江津区等地方以及北京的小毛驴和分享收获。八月在成都周边,基本比较出名的农场都会走,像是郫县安龙村。四川去了崇州市胡淑美胡妈妈的钧乔农场,又叫疯狂农庄,还有一些"现代隐士”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场。西安印象比较深的是烂娃桃的农场,太原是一个叫子奇的人的生物动力农场,9月在北京去了孙德伟先生的翡翠湾,以及一个名叫王青松的原北大老师的生态农场,叫绿龙山庄,这个比较极致,从水源,到喂动物的粮食都苛刻的要求尽量远离污染。上海去了嘉仕有机和多利农庄等。以我们这段时间的经历来说,我们基本都是奔着纯生态的农场走的,当然去了之后才发现。有些人做的不是有机,而是所谓绿色食品(以我们的采访来看,农场主描述:检验机构基本是奔着钱做检验,有机8万左右,绿色三万左右,还得是规定品种和规定面积。基本不管你的产品如何,真正做生态有机的,反而很少申请认证)。也去过一些占地五六千亩甚至上万亩的所谓大型现代农场,但是都没有全部面积得到比较好的利用,有抛荒没有能力利用的地方。简单来讲,众所周知,所谓大型现代化农场会比坚持真正做生态有机农场盈利状况要好一些。这其中的原因我不算特别了解,但我可以把知道的说一下。现在大多数稍微有一些钱的公司,都会选择在农村买一些地。有的是期待人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用途,有的想做所谓生态休闲度假区,有的想以后盖房子,弄园区之类的。也有一些是想做农业,是那种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棚基础上,尽可能盈利的企业经营模式。这些人往往是以前从事其他行业赚了一些钱,或者是农业周边工作,如物流,进出口贸易等,觉得农业以后大有可为,阴差阳错做起了农业。这些人有比较多的余钱,可以用他们在其他行业的钱来补贴农业。而且他们在这么多年做生意的经历中,累积了很多商战经验,市场,技术,管理,人脉等等资源,也学会了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知道怎么样可以获取国家补助,所以活下来了。当然,也有那种玩玩,觉得不好玩不赚钱就走人的,这种人比例也不算少。而那些比较理想主义,喜欢田园生活的。经营的就是难得的真正生态的有机农场,这种农场大多比较倾向于CSA的模式,就是城市的市民直接向农场预购农产品,减少了中间环节,市民也可以常常带着孩子去体验农耕生活。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农场主和消费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消费者为农场提供资金,农场帮助消费者种植。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的观念,他们需要在农场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帮农场当做朋友,甚至当作是自己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样。这些农场基本都靠朋友,朋友的朋友....打开市场(也有靠市场宣传,商业方法促进销售的,但是产品往往就有一些人开始质疑,认为农产品的销售量大于了生产量,他们就怀疑有一些就是直接从农产品批发市场进的,来填补供货不足)。他们使用的方法有自然农法,免耕覆盖,朴门,活力农耕,生物动力农耕,微生物发酵等等,以传统方法为主,现代技术为辅。他们用的种子比较倾向于去艰难地搜集当地大山里保留下来的本地种子,以及其他同纬度地区或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物,他们多数也接受大棚育苗的技术。比较有趣的现象是,这类人的余钱没有上一段描述的那种多,他们觉得人生就是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才会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有的人卖掉大部分财产,全身心投入理想的怀抱。随之而来的便是不主动与政府打交道,基本拒绝与短期投机资本的合作,就我接触的来说,遇到的农场主经常都是信仰佛教,素食主义,或者偏素食。他们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虽然困难重重,盈利状况不佳,能够收支平衡,就心满意足。他们不在乎,不指望能赚多少钱,即使他们认为大资本农业会侵蚀他们,会打压他们。他们只想树立一面旗,证明有人可以坚持,是那种称作喜欢的坚持。( 我观察到一些上述生态农场存在的问题,想给大家说说。由于资金的相对缺乏,他们很难保证自己的种子不是转基因,因为现在从很边缘山区去淘的种子也有很大可能已经是转基因,特别是玉米。第二是很难找到一块地,水源是独立不被污染的,周围也是不施用农药化肥的,自己很容易被周围污染。第三是肥料来源问题,虽然很多都号称有机肥,但是95%以上都是购买的大规模养殖场的粪肥,这里面的激素,重金属,农药化肥残留等等都是巨大问题。第四有一些人的观点是不用或极少用粪肥,他们选择把地上植物还田的方式,我认为很难长久的保证土地肥力。第五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技术,派别是最好的,他们很难从心底认同别人的做法,各个农场之间也存在很多矛盾,包括各个地方的所谓有机农夫市集的管理问题也很突出。就像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互相翻脸的也不少。)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是这些都应该存在,那些所谓现代化的大型农场,那些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还有那些可爱的坚持生态的小而美的农场。都可以并存,哪怕有很多矛盾和不足。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保留多样性,时间会让这个行业逐渐清晰。跑题跑了这么远,总结一下。我不去纠结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概念,百度和知乎都可以找到各种人的解读。先说规模化------我所见到的真正生态的。注意,是真正的有机。最多不超过500亩,可能有更大的,但是我没遇见。听过小毛驴还是分享收获?曾经采用过和大户合作的模式,做合作社,但我没有看见成功的。因为他们从实践中发现: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如蔬菜的鲜嫩程度不好控制,牛奶的质量难以管理;传播不使用化学农药,合理转化化肥的知识很难,因为大都是老人,观念难以改变;农村劳动力在50岁的人就算是壮年,而且越来越难找,农场几乎都会遇到劳动力问题;最主要是农户不顾合同,擅自将农产品卖给出价更高的收购商等等问题;如果以产量来定效益,那么农民很容易偷偷用农药化肥来增产,我认为这种工业式的激励机制在农业上的缺陷显而易见;所以最后只能采用雇佣劳动力的方法。对他们来说,500亩已经很艰难了。那些大规模单一种植的,机械化自然不必多说。至于在南方地区,发展小型机械也不成问题。但是不像粮食那样那么大的规模而已,我的观点反而是可以在种养殖方面更加多元化,多元化也有它好的地方,比如可以规避一些自然和市场风险,单一规模化我认为只是有机的概念适用,而我认为更高层次应该是生态农业而非有机农业,“生态”就是强调多元性才会形成和谐的整体。我也听到有些农场主的观点是现在的有机种植方式允许用生物农药,这些农场主是反对生物农药这个概念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会破坏土壤的微生物平衡,他们认为“有机”这个概念是工业思维在农业上应用的产物,应该更强调生物多样性,应该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上。再说集约化------简单来讲,利用最少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这个观点有它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多数农场主的观点是:就按目前的种养殖方法来看,中国不会缺粮,之所以普通人会有这样的映像,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而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承包的地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可以盈利的空间也在加大。他们认为如果坚持生态有机,建立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循环,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劳动力和各种自然灾害影响。他们虽然认可立体农业和设施农业,但是他们对其中违背自然气候的因素深表质疑,认为目前人类的智慧无法完美的模仿自然,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很多人认为当季是最好的,但是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迫于现实原因,只能利用原有废弃大棚或新修大棚。还有一些人的观点是南菜北调,并且已经开始行动了,北京有个农场主已经在重庆涪陵找了当地的人在当地种菜,然后定期空运到北京,据农场主说,空运成本也不算高,所以菜价也不会贵得离谱。不过,所有人的共同观点是都坚决抵制转基因,因为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转基因的危害,有的也做过实验性质的实践,听他们说确实是有危害,认为那些控制农业的大公司不应该为了钱拿人来做转基因实验。好了,以后或许还有补充和修改,很开心和对农业同样感兴趣的你们交流,可以加我QQ
山西一个村子和成都周边一些农村差不多就是这种模式,土地集中经营,年底按股份分红,都很成功。这种事首先要有政策上的支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独特,不能随便建个土地股份公司就能做下去。我个人是赞同共同经营的,可以按市场需求统一规划,可以使用大型农具提升效率,而且这种集中经营也把资金集中了起来,相当于盘活了农村的金融,有了分红后剩余的基金,可以进行其他项目的投资,进一步的发展就来了,而且也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让农村青少年自主走进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城镇化,楼主要真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到学术网上找相关论文看看,应该有的,那会更翔实具体
发展的如何?不好,也好不了,民营农业也是。中国牛B的民营企业就那些。大家基本如雷贯耳。网易也算是其中一个。如今丁磊养猪,不能说是就彻底完了,没戏了。但情况不太好是真的。注意这还是有名声不差钱的丁磊。以管窥豹,别的民营农业混得好不到哪去。主要面临哪些问题?缺钱,缺人,缺地,缺政策。不分开说了,因为他们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首先国家的大政方针就不是支持农业发展,尤其是民营农业发展。举几个例子,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其实早就岌岌可危了。这几年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很多地都撂荒了等动迁,等政府土地征收,农民早就没有心思好好种地了。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粮食价格是管控的。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有一种说法就是涨价。房子市场化了,房子都涨成啥样了?医疗市场化,结果看病贵,看病难。如果有一天真的粮食市场化,只怕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吃不上饭的。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好管的,但有底线,就是得有饭吃,没饭吃,中国就要乱了。所以中国目前来看是不会支持粮食市场化的。既然粮食不市场化,那么在一个类似于计划经济的体制里,那就不可能挣大钱,既然无法挣大钱,无论是农民还是民企,又怎么可能有积极性真正的提高生产技术,加大资本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小农经济社会,因为中国真正类似美国那种大规模可以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操作的就只有黑龙江等少数几个地方。大多数地方不具备地理条件,地方太多,太碎。因为上述原因,中国的农业人才就更是屈指可数,有几个袁隆平?更关键的是有几个人想要当袁隆平那样的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其核心始终都是人。有什么条件,没有人都是白搭。所谓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是不同于中国以往小农生产模式的经验的。别的不说,就联合收割机,现在有几个人会开?就是有机器,也找不到会用的人。破解办法:农业金融化。国家开放政策,以金融手段为农业进行融资,将中国过剩的流动资本和金融这条恶魔关进农业产业升级的笼子里。美国人少地多。所以美国追求的个人产量最大化。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而中国则是著名的人多地少。现在工业用地都不够,就别说没剩下多少的农业用地了。所以中国追求的应该是土地的产量最大化。所谓的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那套美国的路子并不适合中国。
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规模化和集约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化的经济学基础是规模效应,集约化是单位土地上的要素投入程度,包括化肥、农药及劳动力等。
规模化之所以推广是因为小农生产存在弊端,农业生产一直追求适度规模,但是适度的规模无法确定,只好转向规模经济,领导人坚信农业规模经济的存在,适度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平均成本,1953年以后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这个想法的实施,也是对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农场的效仿,但当时我国的重工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及水利的建设,规模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之后在1978年走到了尽头。
最近几年农业规模化经营迅速推广,主要还是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动,提出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也就是你提到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中央提出了号召,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阿里巴巴及苏宁等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农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只要不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就肯定会亏本,目前这一系列生产方式的推广,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目前的规模化肯定是得到了发展,但具体到哪一步还不知道。
究竟土地该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还是得因地制宜,东北存在国营农场,生产规模比较大,平原地区由于机械化及劳动力的转移及统筹城乡收入发展的需要,规模化也是必然的趋势,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劳动力与机械的相对价格,林毅夫在他写的《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里具体谈到了比较优势,你可以自己看看,国家提出了大致的方向,究竟怎样发展还是由当地状况决定的。
把你的问题说清楚凭我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根据所学大致写写~~~
个人认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约化和规模化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安排,以及土地集中后收益如何分配。
集约化生产不是为集约而集约。实际劳动人口不足的现实需求必然要求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大环境没到来之前,行业变革很难爆发,但是可以初见苗头。参照最近户籍制度改革与一直以来的社保制度改革来看,农业人口下降已成必然趋势。大环境出现已经不远了。
最近在安徽考察了很多农业企业,给我的感觉是企业个人很有想法,但是得不到政府高效的支持,政府的效率着实不能说很高。安徽某些企业搞土地信托,生产资料全部租赁,光生产粮食利润率达到40%,我听着都难以想象,但是确实存在。这些企业有一定规模,而且当地特有的环境决定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比如青壮年人口下降很快,地形平坦,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规模较小的涉农企业,往往和互联网联系紧密,规模小转身快。我觉得习大大说得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很多体制上的弊端开始显现,如何克服他们需要极大的智慧
一:合作社的成立是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方式,规模化经营在南方也是有机会实现的,即使土地的使用权没有真正的流转,现在南方很多合作社的成立,每个合作社参与到农作物生产的一个环节中,有专门种植,有专门收割的,根据成本收益来决定。二:配套的农业机械的发展,这个不再赘述,因为农机的发展真的带来很多可能性。三:农产品电商化,有人为你落后却诚恳的农艺买单,能说不是现代化吗,比如很多传统方式做出来的东西,赋予一个好的故事,一个营销方案也能解决。四:农产品加工,安利大家都知道,为安利产品买单就是为健康买单,为什么?安利一直宣传自己的原材料都是有机,而且都是经过最好的方式加工。
谢谢您邀请我回答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但国内土地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而且国内淡水资源缺乏,民营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农业成规模化的很少,主要因为土地性质限制,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资过大,回报率低等原因。
有钱挣国家还发补贴,政策持续利好。干的人不少。
占坑,先写一点。其实根本问题是“人多地少”,个人感觉,“资本、产权、技术工人和知识产权”是直接障碍,但还在这个因素之后。资本进入才会有强烈的产权和知识产权诉求,才会培养技术工人,但政策不明确的时候,这一过程不会成为主流,而政策导向的变化也有明确的要求——农村人口大幅完成城镇化向城市经济成功转移,否则政策的底线一定是维护小农利益而限制资本的作用的。而资本自己想在农业中成长,面对的是内卷的、过剩的劳动力的竞争,投入高、风险高(政策风险)而回报不足,市场机制很难起到作用,后面的事情就很难了。有空整整思路我再具体写一下。。
产业终局会不会是这样的:1 农民拥有承包权,每亩土地根据地域不同,种植内容不同,每年可以获利千元左右2 企业给予农民千元左右租赁土地,利用机械化大规模种植降低成本,企业的利润来自大规模种植的成本降低,比如每亩300元3 企业最初需要雇佣农民进行种植,随着机械化的推进,逐渐靠真正的产业工人4 大规模机械代替了人力,人力继续流入城市支持城镇化,支持产业转型,做服务业5 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主要是一些产业工人,稳定的存在。如果种植粮食,不太可能赚多少钱,不管是生态还是有机,价格贵市场小,或者市场大价格便宜;如果种植经济作物,是能赚钱的,赚的是规模化的钱,这块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政策,法规,农民意识才能成熟。
占坑来回答 利益相关,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先列大纲,回头电脑补上。一、目前我国农村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实现方式是什么?二、目前规模化经营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三、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中国不是没有能力搞农业集约化,真正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和气候问题。美国的土地肥沃,气候也较为温和,适宜于种植棉花`小麦等适合机械化播种`种植`收割的作物。而中国各地的土质和气候不一,农户也都是分散经营`耕作,所种植的都是像杂粮`花生`烟草`水果等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和收割的作物。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执政者担忧一旦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数以千计的农民就将被机械淘汰下来,这将造成极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农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