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霍尔果斯口岸生意好吗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生意好吗

听中哈交界处的生意人讲述“一带一路”|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店主_新浪新闻
  央视网消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底色是包容与合作,目的是发展和共赢。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沿线国家老百姓息息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确确实实能为老百姓带来利益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会给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什么样的红利?
  中央电视台推出海采特别节目《我和“一带一路”》,第一天我们去的是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这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哈萨克语的意思是“积累财富的地方”。
  这里就是霍尔果斯口岸,连接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陆路边境,每天这里至少有两万人次通关进行贸易。
  记者:您好。你是几点钟过来的?
  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四川人 赵伟:我九点钟就过来了。
  记者:您是哈萨克族吗?你在这个里面是做什么的啊?为什么这么早过来排队啊?
  在霍尔果斯做生意的伊犁人 热西丹木·马合木提:维吾尔族。做生意的,床上用品。现在人多,哈萨克斯坦的他们早一点过来,我们进去再做生意啊。
  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2012年合作建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来这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2016年,仅我国这边的通关人数就突破500万人次,比2015年人数增长36%。
  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湖南人 肖小军:我感觉到去年七八月份开始生意比较好一点,今年比去年要好一点。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排到前面,想早进去,多做一些生意。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邢桂芝来自浙江杭州,是第一批就进入霍尔果斯跨境合作中心的店主。
  虽然我国的通关通道要比哈萨克斯坦晚开启一个小时,但闭关时间要比那边长5小时,一直到夜里12点。对这些商家来说,时间就是商机。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哈萨克斯坦过来,我的店员,他们已经卖了点的,客人已经走了一拨。
  邢桂芝也曾在义乌做过生意,但“一带一路”提出之后,她更看中霍尔果斯的位置优势。
  邢桂芝:把货直接运到这个霍尔果斯以后,报关进来以后,可以一天货,我一天我可以,可能说到东欧,有可能两天就到了,我从哈萨克斯坦直接就可以走掉了。
  在这里,邢大姐自学了俄语,也雇了两名哈萨克斯坦籍店员,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就能有三、四万人民币。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刚开始来的时候,没有钱,是租房子的,现在赚了钱了,生意好起来,赚了钱了,我在这里买房子买车。
  园区里,哈萨克斯坦的客车穿梭在各个商贸大楼之间,搭载着来自中亚国家的客商进行选购。这座义乌商品城四楼的家纺区,就是整个合作中心生意最火爆的地方。
  仇新燕的老家在江苏南通,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是她最忙的时候。
  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家纺店店主 仇新燕:从开门到现在人没有断过。
  哈萨克斯坦轻工业薄弱,中国的家纺床品在这就格外走俏。但仇新燕刚开业时也遇到了低谷,而“一带一路”的提出,让她看到了更好的前景。
  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家纺店店主 仇新燕:讲实话我们来的时候,汽车都没有,人家电瓶车也很少,摩托车也少,就是两个脚都走的。现在你看路上那个汽车都停了,我们买个菜,汽车都没地方停了,就是这样。就这两年,搞了那个合作区嘛,就是里面那个就是过来,就是从我们早晨天天上班就察觉了,原来我们上班从来不用排队,不用等,现在就是天天排队,原来没有,就是。
  家纺店店主 张伟:我经常买他家的东西,张伟是我的朋友。也有两年了吧,2016年开始的。
  吉尔吉斯斯坦客商 热娜:怎么是我相信他呢,是他信任我。我的钱不够他也把货给我了,我回塔拉斯一个月后才把钱还给他。
  张伟的店铺位置并不理想,但他家的营业额确是市场里数一数二的,如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有他的固定客户,不少也都像热娜这样成了他的朋友,靠的就是相互间的信任。
  家纺店店主 张伟:“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大方向,然后我们是小方向,个人就是小方向,把那个货多卖一点出去,就是这个意思。前景肯定是非常光明的。
  现在,整个合作中心像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黄金口岸这样的商贸综合大楼就有十多个,入驻商户中来自中亚各国有500多家,中方4000多家。
  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丝巾店店主 巴哈尔古丽·吐尔逊:这是我儿子。帮着呢,帮忙的呢!
  维吾尔族大姐巴哈尔古丽·吐尔逊,在合作中心开店三年了。
  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丝巾店店主 巴哈尔古丽·吐尔逊:这个(“一带一路”)你们宣传得越好,越做越大对我们肯定更好,像以后我们的孩子。比方说我大儿子还在上学,毕业后就业这些,比方说现在口岸现在都在发展中,发展得越好,他们的出路就越好对不对。
  像巴哈尔古丽一样,“一带一路”带来的变化,让这里的商户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计划。
  哈萨克斯坦阿米克斯食品公司的负责人 努尔沙:我们现在开始计划通过这个合作区准备进中国的市场,我们现在已经签合同了十几个,好多的厂家,希望进中国的市场。
  哈萨克族 哈力·努素甫(黑衣服) 和 哈萨克斯坦 努尔勒别克(白衣服):我们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希望过来和中国小伙子合作做生意,就(2016年)10月份、12月份我们几乎就在内地,到上海自贸区、成都转了一圈,就推销我们的糖,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的糖销往全国各地,这是我们俩的梦想。
责任编辑:高玉营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我和“一带一路”】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口岸里的生意 交融中的友谊
【我和“一带一路”】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口岸里的生意 交融中的友谊
央视网消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底色是包容与合作,目的是发展和共赢。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沿线国家老百姓息息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确确实实能为老百姓带来利益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会给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什么样的红利?
中央电视台推出海采特别节目《我和“一带一路”》,第一天我们去的是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这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哈萨克语的意思是“积累财富的地方”。
这里就是霍尔果斯口岸,连接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陆路边境,每天这里至少有两万人次通关进行贸易。
记者:您好。你是几点钟过来的?
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四川人 赵伟:我九点钟就过来了。
记者:您是哈萨克族吗?你在这个里面是做什么的啊?为什么这么早过来排队啊?
在霍尔果斯做生意的伊犁人 热西丹木·马合木提:维吾尔族。做生意的,床上用品。现在人多,哈萨克斯坦的他们早一点过来,我们进去再做生意啊。
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2012年合作建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来这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2016年,仅我国这边的通关人数就突破500万人次,比2015年人数增长36%。
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湖南人 肖小军:我感觉到去年七八月份开始生意比较好一点,今年比去年要好一点。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排到前面,想早进去,多做一些生意。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邢桂芝来自浙江杭州,是第一批就进入霍尔果斯跨境合作中心的店主。
虽然我国的通关通道要比哈萨克斯坦晚开启一个小时,但闭关时间要比那边长5小时,一直到夜里12点。对这些商家来说,时间就是商机。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哈萨克斯坦过来,我的店员,他们已经卖了点的,客人已经走了一拨。
邢桂芝也曾在义乌做过生意,但“一带一路”提出之后,她更看中霍尔果斯的位置优势。
邢桂芝:把货直接运到这个霍尔果斯以后,报关进来以后,可以一天货,我一天我可以,可能说到东欧,有可能两天就到了,我从哈萨克斯坦直接就可以走掉了。
在这里,邢大姐自学了俄语,也雇了两名哈萨克斯坦籍店员,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就能有三、四万人民币。
浙江杭州来霍尔果斯做生意的店主 邢桂芝:刚开始来的时候,没有钱,是租房子的,现在赚了钱了,生意好起来,赚了钱了,我在这里买房子买车。
园区里,哈萨克斯坦的客车穿梭在各个商贸大楼之间,搭载着来自中亚国家的客商进行选购。这座义乌商品城四楼的家纺区,就是整个合作中心生意最火爆的地方。
仇新燕的老家在江苏南通,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是她最忙的时候。
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家纺店店主 仇新燕:从开门到现在人没有断过。
哈萨克斯坦轻工业薄弱,中国的家纺床品在这就格外走俏。但仇新燕刚开业时也遇到了低谷,而“一带一路”的提出,让她看到了更好的前景。
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家纺店店主 仇新燕:讲实话我们来的时候,汽车都没有,人家电瓶车也很少,摩托车也少,就是两个脚都走的。现在你看路上那个汽车都停了,我们买个菜,汽车都没地方停了,就是这样。就这两年,搞了那个合作区嘛,就是里面那个就是过来,就是从我们早晨天天上班就察觉了,原来我们上班从来不用排队,不用等,现在就是天天排队,原来没有,就是。
家纺店店主 张伟:我经常买他家的东西,张伟是我的朋友。也有两年了吧,2016年开始的。
吉尔吉斯斯坦客商 热娜:怎么是我相信他呢,是他信任我。我的钱不够他也把货给我了,我回塔拉斯一个月后才把钱还给他。
张伟的店铺位置并不理想,但他家的营业额确是市场里数一数二的,如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有他的固定客户,不少也都像热娜这样成了他的朋友,靠的就是相互间的信任。
家纺店店主 张伟:“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大方向,然后我们是小方向,个人就是小方向,把那个货多卖一点出去,就是这个意思。前景肯定是非常光明的。
现在,整个合作中心像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商品城、黄金口岸这样的商贸综合大楼就有十多个,入驻商户中来自中亚各国有500多家,中方4000多家。
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丝巾店店主 巴哈尔古丽·吐尔逊:这是我儿子。帮着呢,帮忙的呢!
维吾尔族大姐巴哈尔古丽·吐尔逊,在合作中心开店三年了。
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丝巾店店主 巴哈尔古丽·吐尔逊:这个(“一带一路”)你们宣传得越好,越做越大对我们肯定更好,像以后我们的孩子。比方说我大儿子还在上学,毕业后就业这些,比方说现在口岸现在都在发展中,发展得越好,他们的出路就越好对不对。
像巴哈尔古丽一样,“一带一路”带来的变化,让这里的商户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计划。
哈萨克斯坦阿米克斯食品公司的负责人 努尔沙:我们现在开始计划通过这个合作区准备进中国的市场,我们现在已经签合同了十几个,好多的厂家,希望进中国的市场。
哈萨克族 哈力·努素甫(黑衣服) 和 哈萨克斯坦 努尔勒别克(白衣服):我们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希望过来和中国小伙子合作做生意,就(2016年)10月份、12月份我们几乎就在内地,到上海自贸区、成都转了一圈,就推销我们的糖,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的糖销往全国各地,这是我们俩的梦想。当前位置:>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全面迅猛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元首达成共识的国家战略项目,也是中国首个跨国而建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中心。该中心沿中哈界河横跨中哈两个国家。自2006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中哈双方分别成立了中心营运主体,完成了相关规划编制并进入招商阶段,于日正式封关运营。国家赋予“合作中心”及配套区空前特殊的优惠政策,集合了我国现行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核心政策:由中方进入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中心内企业自用设备,按照出口贸易政策,予以退税;企业从哈方进口基础设施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进入中心中方区域,按照保税区政策,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旅客从中心进入中方境内的,每人每日一次可携带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物品……伴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合作中心”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会展等重点产业,中哈双方成功举办“合作中心”进出口商品展销会、春天启航民俗风情旅游节等有影响力的活动。目前,“合作中心”已有涉及商品展示、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的22个重点项目入驻,14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34.5亿元,6个商业项目建成运营,入驻商户405家。据建设银行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支行行长付彬介绍,作为首家入驻合作中心的金融机构,已累计开立人民币NRA账户30户,外币NRA账户20户,吸收境外资金8亿元,境内资金2亿元。2014年,“合作中心”计划新建项目有8个,续建项目11个,重点推进国际金融大厦等续建项目。同时启动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免税集团商品大厦、重型机械展示中心及和泰通汇进出口汽车展示销售等新建项目。据悉,2013年“合作中心”入出人员42.9万人(次),入出车辆10.09万辆(次),入出物资80.9万吨,实现贸易额3亿美元。(新华网新疆频道)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政策及特点
&&&&&&字号
1、合作中心的管理模式: “一关两检”等进出境查验机构退至合作中心入口处,进行“二线”管理,边境线不设立查验机构;中、哈两国公民、第三国公民及货物、车辆可以在合作中心内跨境自由流动,可免签在中心内停留30天;合作中心中哈双方区域全部实行封闭管理,由横跨中哈两国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合作中心各自一侧受本国的司法管辖,适用本国现行法律及有关国际条约、中哈协议;中心区域内的货物及服务贸易项下的资金支付和转移,遵循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原则办理,中心双方区域内设立的银行或其他机构据本国法律提供现钞兑换服务。
2、国务院赋予合作中心的优惠政策:由国内进入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中心内企业自用设备,按照出口贸易政策,予以退税;企业从哈方进口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进入中心中方区域,按照保税区政策,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从中心进入中方境内的货物按一般贸易税收管理规定照章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旅客从中心进入中方境内,每人每日一次可携带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物品。
3、国务院赋予合作中心配套区的优惠政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责编:高丽、徐婵)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游客突破千万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掀起边境游、跨境游热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更是传出喜讯,10月7日迎来了自2012年4月封关运营以来的第1000万名游客。
  据霍尔果斯边检站统计,国庆黄金周期间,合作中心游客单日通关量达到2.3万人次,7天游客总量达到1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涨35.7%。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元首项目,是世界唯一的跨境自由贸易区,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无需签证即可凭护照或出入境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入出合作中心,实现面对面的商贸洽谈和商品交易。中方入区人员每人每天可一次性携带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商品出区。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霍尔果斯口岸焕发出巨大活力,独特的边境风光,物美价廉的免税商品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今年前三季度,合作中心通关量已达381.7万人次,同比增长了近一半。
  霍尔果斯边检站政委胡瑞峰告诉记者,为应对日益增加的客流压力,霍尔果斯边检站积极创新勤务模式,加装现代化查验设备,大大缩短了旅客查验时间,一名正常旅客10秒之内便可顺利通关。封关运营四年半来,合作中心现有免税店40余家,日益成为西部新兴的旅游胜地和购物天堂,这里汇聚了上万种来自国内外的商品,涉及服装配饰、鞋帽箱包、建材家居、数码家电、美容护肤、食品百货等领域。
责编:郎万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尔果斯合作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