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酒驾我的驾驶证过期保险理赔吗公司赔他吗?

男子酒驾身亡 保险公司被判赔15万|保险公司|酒驾|保险_新浪新闻
>酒后驾车">
&&&&&&正文
男子酒驾身亡 保险公司被判赔15万
12月13日,民众从聊城市一家保险公司走出来。本报记者 孟凡萧 摄
不少保险公司对合同文本中的免责条款特意做了加粗处理。本报记者 孟凡萧 翻拍
  按理说,酒驾身亡,保险公司可根据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不予赔付。
  然而,在聊城的一起酒驾意外身亡案件中,由于保险公司无法证明履行了告知免责条款的义务,被判赔15万元。
  免责条款到底如何才能免?
  本报记者 孟凡萧
  通讯员 潘辉 张怀民 武素芳
  案发&& 酒后驾车身亡,保险公司拒绝赔偿
  近日,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赔付李华15万元,这一切源于今年初李华的丈夫贾星酒后遭遇的一场车祸。
  贾星是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一位个体工商户。今年1月7日中午,贾星遇到了几个一年多未见的朋友,中午一块儿吃饭,多喝了两杯,一直到晚上6点多才散去。
  和朋友分开后,贾星骑着摩托车回家,晚上7时11分左右,在站前街与兴华路交叉路口北200米处与一辆机动车相撞,由于贾星驾驶摩托车速度很快,导致其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聊城市交警部门到现场处理事故,随后对贾星抽取心血进行检验。心血中检出乙醇成份,其含量为33mg/100ml,而认定酒后驾驶的标准是乙醇成份含量高于20mg/100ml。因此在交警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认定,贾星因饮酒后驾驶及疏忽大意措施不当在事故中负有同等责任。
  匆匆忙忙料理完贾星的后事,李华突然想起来,丈夫生前曾在保险公司购买过一份人生终身寿险。那是日买的,附加有意外伤害险,主保险金额为120000元,附加险保险金额为30000元,交付了保费6189元,而受益人是李华。
  翻出这份保险合同,李华就去找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但保险公司在获悉被保险人系酒后驾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后,就告诉李华,这属于保险条款约定的免责事项,并将她挡了回去,拒绝支付保险金。
  庭审&& 保险公司未明示酒驾免责
  多次协调未果,李华很不甘心,她认为既然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就必须得赔。李华一纸诉状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付人生终身寿险保险金120000元,意外伤害保险金30000元。
  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随后审理了此案。在庭审中,贾星酒驾意外身亡是不是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成为了双方辩论的焦点。
  李华诉称,相关机构是在贾星死亡两天之后,才抽的贾星的心血,而且没有对血液中正丙醇的含值进行检测,而正丙醇含值同样是计算死者生前体内酒精含量的重要依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天津市技术监督局此前公开发布的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方法可知,被检驾驶员活体与尸体在不同时间抽取的血液,会得出不同酒精含量的结果,尸体抽取血样的时间越晚,检测出的酒精含量也越高。因此,李华认为,聊城市公安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能证明贾星在事故发生时,体内酒精含量就已达到20mg/100ml以上,保险公司以该鉴定结论作为不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的依据是错误的。
  对此,保险公司辩称,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原告李华在事故认定书复议期间也没有申请行政复议,证明原告已经认可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等于承认了贾星系酒后驾驶。
  而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保险条款已约定的免责事由,况且酒后驾驶还是交通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保险公司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要求。
  眼见保险公司“有理有据”,李华接下来的证言却让案子峰回路转。
  李华称,她本人与贾星一起办理保险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保险合同中未就免责条款向投保人作出足以引起注意的提示,在其格式条款中也未对免责条款的含义及其法律后果,作出能让老百姓看得懂的解释,因此该免责条款不应产生效力。
  翻开贾星2008年签订的合同文本,其中有关酒驾的内容,虽然写进了免责条款里,但不够显眼,没能与其他文字明显区分开。而保险公司也已经找不到任何证据表明当初签合同时,就该项免责条款对贾星和李华做过说明。
  法院&& 未加粗和口头提示 免责条款无效力
  随后,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贾星1月7日发生交通事故后,对其抽血的时间为1月9日,当时尸体冷冻未腐败,因此未考虑正丙醇值,经检测,贾星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高于交警部门认定酒驾的标准,交警部门的认定书没有问题,贾星确系酒驾。
  不过,法院指出,贾星生前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同,对此,《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也指出,“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根据2009年5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
  据此,法院指出,在贾星与保险公司所签合同的免责条款中,“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未采用加粗的形式特别提示,而且保险公司无法举证其对所签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向投保人贾星尽了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认定该合同中有关酒驾的免责条款无效。
  最终,保险公司被判按合同约定,支付李华因贾星死亡应得的人生终身寿险保险金120000元及意外伤害保险金30000元。
  (李华、贾星均系化名)
  延伸调查
  保险公司将免责条款加粗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都将“酒驾”、“醉驾”列入免责条款,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以保险公司未将免责条款以合理的方式足以引起投保人的注意,且保险公司无合理证据就该条款向投保人作明确说明为由,判处“免责条款无效”,致保险公司败诉。
  近日,记者走访聊城数家保险公司调查发现,为避免出现“免责条款无效”,保险公司都在合同中将免责条款加粗处理。
  在聊城市兴华路一家保险公司,该公司将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全部进行了加粗,与合同中的其他文字相比,特别显眼。
  “我们也是近两年才将免责条款加粗处理的,另外还在合同最后让投保人抄写责任书。在随后的回访中,工作人员也会就免责条款对投保人进行说明并录音。”该保险公司负责人说。
  在柳园路的一家保险公司,该公司2009年前还未将保险合同中的“酒后驾驶”进行加粗处理,但2009年之后的合同中都做了加粗处理,而且将免责条款进行明显化处理。
  不过,按法律规定,要让免责条款有效力,除了文字特别明示,还要能举证向投保人作出了口头提示。一些保险公司承认,他们往往忽略了对口头提示的存证。
  本报记者 孟凡萧
  提个醒儿
  酒驾发生事故 交强险会赔偿
  “酒驾?这个当然是有免责条款的,保险要是赔了,这不是鼓励酒驾吗?别说是现在酒驾已经入刑了,就是前几年,这个免责条款也是很明确的。”当记者询问保险公司时,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和阳光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都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酒驾,不赔!”
  山东鲁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兆军说,一般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交强险会先赔付受害人。而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则不会赔付。像本案中个人所投保的商业险,是否赔付则须根据保险公司是否将免责条款以合理的方式提示投保人来确定。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交强险也是不赔付的,但法院在实际审判中,会让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然后保险公司再向肇事者追偿。”陈兆军说,《交强险条例》立法的目的在于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够获得充分、及时的救济,具有社会公益性。因此,如果被保险人购买了交强险,受到人身伤亡却不能获得赔偿,交强险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像贾星购买的商业险,如果保险公司以合理的方式提示了投保人,投保人在出现免责条款中的情况时,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但如果保险公司没能以合理的方式提示投保人,并经投保人确认,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就不会发生效力。
  而什么是合理的方式呢?陈兆军表示,根据最高法有关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保险公司应该对格式合同免责条款中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以引起投保人注意,并对免责条款予以口头说明。如此,法院就应该认定是采取了合理的方式,当然保险公司还对此负有举证的责任。“正因为这样,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现在都进行了合理化处理。”陈兆军说。
  本报记者 孟凡萧
(编辑:SN086)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司机因醉驾导致他人受伤 保险公司要赔吗?
来源:河北新闻网编辑:
摘要:司机因醉驾导致他人受伤,其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是否也要赔偿?日前,崇礼县人民法院审结这样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司机因醉驾导致他人受伤,其所投保的是否也要赔偿?日前,崇礼县人民法院审结这样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判决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赔偿伤者各项损失11万余元,并向保险公司释明有向侵权人追偿的权利。
日晚,葛某醉酒后驾驶车辆在崇礼县西湾子镇裕兴路与田某乘坐的由郑某驾驶的二轮摩托发生交通事故,致田某受伤,构成九级伤残,住院花去医疗费10万余元。经有关部门认定葛某负事故主要责任,郑某负次要责任,田某无责任。此次事故发生前,被告葛某驾驶的车辆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事故发生后,经葛某与郑某、田某协商,均同意就田某的人身损害赔偿事宜,待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赔偿后,不足部分由葛某与郑某按此次交通事故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据此,田某将葛某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决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偿各项损失11万余元。
庭审中,原告田某陈述了与葛某、郑某达成的赔偿协议意见。保险公司则辩称,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规定,驾驶人醉酒驾驶的,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在该事故中,葛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肇事,故拒赔该事故所产生的所有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原告田某作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受伤且没有过错,其诉求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依法予以支持。对田某称保险赔偿后不足部分由葛某与郑某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的意见,因该意见是田某自己处分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见,符合法律规定。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的规定,只是在保险公司和之间具有约束力,对受害人人身伤亡损失并未规定保险公司免责。交强险设立的宗旨,在于保障受害人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推行,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如果保险公司以醉酒驾驶为由拒绝对伤者的人身损害进行赔付,则显然与立法宗旨相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第1款规定,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同时规定了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后可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本案中,原告田某作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受伤且没有过错,因此,对其请求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是有法可依的,保险公司可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后向侵权人另行主张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1万元
紧急转院:5万元
旅程变更保障/旅行延误:若由于恶劣天气、罢工、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等原因而导致飞机或轮船延误,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300元。
责任保障/个人随身财产:旅行期间被保险人随身财产被盗窃或抢劫,或因其他第三方责任遗失,意外损坏,可获赔偿。(每件或每套行李或物品最高赔偿额为2500元)
满期生存金:1万元-5万元
初中教育金:2,000元-99万元
疾病身故:1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万元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伤害保险金:保障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踏入民航班机的舱门起至抵达目的地走出民航班机的舱门止发生的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伤害保险金:保障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进入火车车厢至抵达目的地走出车厢期间发生的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
旅程变更保障/旅行延误:若由于恶劣天气、罢工、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等原因而导致飞机或轮船延误,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300元。
责任保障/行李延误:旅行期间被保险人的随行托运行李每延误8小时,可获赔偿500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5万元
紧急转院:50万元
保险顾问在线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我买的天平汽车的强制险我的酒精含量是十五毫克不算酒驾出了事故撞死人了保险公司能理赔吗_百度知道
我买的天平汽车的强制险我的酒精含量是十五毫克不算酒驾出了事故撞死人了保险公司能理赔吗
酒后驾车保险公司都不会赔偿
可是保单上只注明醉酒的不理赔
你理解不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就算你不是酒后驾驶酒后驾驶不管,就算管也赔不了多少,你只买了交强险
酒精含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驾保险公司赔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