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层楼房设计图现代化楼房粮仓造价

一种用于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
背景技术楼房仓作为一种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充分、经济效益合理的粮食仓储结构,在人 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的大城市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投入使用的楼房仓 是按照存储包装粮设计,不仅仓容利用率小、自动化程度低,也不利于四散作业。因此,需要 对包装粮楼房仓进行改进,其中改进的重点就在仓壁,现急需研发一种仓壁能承载散装粮 食产生的巨大侧压力的散装粮食楼房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壁能承载散装粮食产生的巨大侧压力的散装 粮食楼房仓,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力学性能优越、机械化程度高、仓容利用率高、储粮性能好 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存储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包括仓底、 仓壁、层间仓底板、仓顶板、梁、柱、垂直运输设备、多点卸料输送设备、入仓分配溜管和出仓 溜管;垂直运输设备设置在楼房仓端部,用于粮食的垂直提升,将粮食运送至仓顶,多点卸 料输送设备固定在仓顶,并与入仓分配溜管相连,粮食通过穿过各层间仓底板的入仓分配 溜管入仓,出仓溜管设置在层间仓底板处并穿透仓壁,大部分粮食可自流出仓,其余采用吸 粮机结合自流管道出仓。其中,所述的仓壁是在混凝土内壁上外包一层钢板,混凝土内壁与 钢板之间用钢构件连接而形成组合结构。这种组合结构的仓壁,钢板作为侧壁的模板,节省 仓壁的施工费用,降低仓壁的施工难度,加快整体施工速度;提高了仓壁的刚度和强度,充 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有效抵抗粮食侧压力,有利于楼房仓向更高更大方向发展,增大了 该仓型的适用范围,且有利于粮仓防水防潮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平面形式为直线形或曲线形。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楼房仓层数大于等于2层(包括地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楼房仓的材料为混凝土、钢材或砌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楼房仓采用入仓分配溜管实现多点均勻进粮。仓 内设置穿层间仓底板的入仓分配溜管,粮食可从仓顶进入各个楼层,实现粮食入仓。每仓均 布设置多个入粮点,同时作业,实现粮食均勻入仓,这样,不仅提高粮食的入仓效率,而且能 够避免由于粮食分布不均导致楼房仓受偏心荷载形成倾覆破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壁内布置复合柱。复合柱用以承担上部结构传 递的竖向荷载和相应范围内仓壁传递的粮食侧压力。这样,仓壁的刚度和强度得到提高,改 善了仓壁的受力性能,大大提高了装粮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柱采用变截面柱。在楼房仓层数较高的情况下, 高层柱受力较低层柱小,相应柱截面也较小。这样,不仅可减轻仓体自重,降低造价,还增加
3了仓容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柱采用空心柱。这样空心柱作为粮食进仓通道, 将结构与进出粮工艺有机结合,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不仅可以减轻结构自重,降低结 构工程造价,而且可以节省进粮工艺设备费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柱截面形式采用直线或曲线截面(如圆形柱、矩 形柱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上述结构不 仅可增强承载能力且可减小框架梁高度,进而降低楼房仓层高,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可减轻 自重,降低楼房仓造价;尚可降低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层间仓底板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这样,层间 仓底板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尤其提高了仓壁的抗裂性, 进而提高了仓体的气密性,有利于粮食的环流熏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层间仓底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 凝土空心板具有承载力强、跨度大、外观尺寸误差小、耐火等级高、抗震性能强、施工安装快 捷的特点;相较于实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而且预应力混凝土 空心板可任意切割,不受建筑模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层间仓底板采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型块 填充板。其中,填充材料为外形光滑的具有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聚苯乙烯泡沫体型块(如 圆环体、圆柱体等)。这样,受拉区部位的混凝土被轻质的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替换,在不降低 板承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混凝土用量,减轻了楼房仓自重的同时也降低了造价。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层间仓底板采用混凝土 _钢板组合结构。这样, 上述结构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抗压和钢板的抗拉能力,使大跨度层间仓底板结构受力更加 合理,而且施工时可以用钢板作为模板,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加快施工速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顶板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这样,仓顶板的 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尤其提高了仓壁的抗裂性,进而提高 了仓体的气密性,有利于粮食的环流熏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顶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 空心板具有承载力强、跨度大、外观尺寸误差小、耐火等级高、抗震性能强、施工安装快捷的 特点;相较于实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而且预应力混凝土空心 板可任意切割,不受建筑模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顶板采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型块填充 板。其中,填充材料为外形光滑的具有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聚苯乙烯泡沫体型块(如圆环 体、圆柱体等)。这样,仓壁的受拉区部位的混凝土被质轻的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替换,在不降 低板承载力的情况下,节省了混凝土用量,减轻了楼房仓自重。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顶板外包(或内包)一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 料板或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这种板自重轻,具有建筑物保温墙体应具备的足够的强 度和耐久性,施工方法灵活,适应性极强,不仅可以保护墙体,修饰建筑物外观,更是一种节 能环保材料。其突出的保温隔热性能,保障了粮食的储藏品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仓顶板采用混凝土-钢板组合结构。这样,上述结构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抗压和钢板的抗拉能力,使大跨度仓顶结构受力更加合理,而且 施工时可以用钢板作为模板,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加快施工速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楼房仓仓内设有粮情检测设备,能及时准确的监测 仓内粮食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楼房仓仓内设有环流熏蒸设备,能够取得良好的安 全储粮效果。
图1楼房仓屋顶平面图图2楼房仓立面图图3楼房仓平面图图4楼房仓1-1剖面图图5楼房仓2-2剖面图图6楼房仓工艺图 图7组合结构仓壁示意图附图中1为仓底;2为仓壁;3为层间仓底板;4为仓顶板;5为廒间;6为仓壁复合 柱;7为仓壁复合柱间联系梁;8为框架梁;9为框架柱;10为垂直运输设备;11为多点卸料 输送设备;12为入仓分配溜管;13为出仓溜管;14为粮情检测设备;15为环流熏蒸设备;16 为装粮线;17为粮食;18为钢板;19为钢连接构件;20为混凝土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为一个三层矩形散装粮食楼房仓,每层含两个廒间,包括 仓底1、仓壁2、层间仓底板3、仓顶板4。其中仓壁2采用混凝土一钢板组合结构,廒间5内 装有粮食17。如图7所示,混凝土内壁20上外包一层钢板18,混凝土内壁与钢板之间用钢构件 19连接而形成组合结构仓壁。仓顶板4将荷载传至框架梁8,再由框架梁8传至框架柱9和仓壁复合柱6,然后 将荷载传递至基础;粮食侧压力先传递至组合结构仓壁,再由组合结构仓壁传至仓壁复合 柱6,然后由复合柱6传至基础。粮食由10垂直运输设备运至仓顶,经多点卸料输送设备11与入仓分配溜管12进 入各廒间5,由出仓溜管13结合吸粮机实现出粮。粮食存储期间采用粮情检测设备14和环流熏蒸设备15来保障粮食储存品质。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包括仓底(1)、仓壁(2)、层间仓底板(3)、仓顶板(4)、梁(7,8)、柱(6,9)、垂直运输设备(10)、多点卸料输送设备(11)、入仓分配溜管(12)和出仓溜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仓壁(2)是在混凝土内壁(20)上外包一层钢板(18),混凝土内壁(20)与钢板(18)之间用钢连接构件(19)连接而形成组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运输设备(10)设置在楼房仓 端部,所述的多点卸料输送设备(11)固定在楼房仓顶部,所述的入仓分配溜管(12)与多点 卸料输送设备(11)相连,所述的入仓分配溜管(12)穿过各层间仓底板(3),所述的出仓溜 管(13)设置在层间仓底板(3)处;所述的楼房仓采用入仓分配溜管(12)实现多点均勻进 粮,采用出仓溜管(13)结合吸粮机实现粮食出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平面形式为直线形或曲线 形;包括地下室总层数大于等于2层;材料为混凝土、钢材或砌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仓壁内布置复合柱(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柱(6,9)采用变截面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柱(6,9)采用截面形式为 直线或曲线的空心柱或实心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梁(8)采用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层间仓底板(3)采用钢 纤维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或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型块填充板或混凝 土-钢板组合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的仓顶板(4)采用钢纤维混 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或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型块填充板或混凝土 _钢板 组合结构;或者所述楼房仓的仓顶板(4)外包或内包一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模塑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仓仓内设有粮情检测设备(14) 和环流熏蒸设备(15)。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存储散装粮食的组合结构楼房仓,包括仓底、仓壁、层间仓底板、仓顶板、梁、柱、垂直运输设备、多点卸料输送设备、入仓分配溜管和出仓溜管。垂直运输设备设置在楼房仓端部,用于粮食的垂直提升,将粮食运送至仓顶,多点卸料输送设备固定在仓顶,并与入仓分配溜管相连,粮食通过穿过各层间仓底板的入仓分配溜管入仓,出仓溜管设置在层间仓底板处并穿透仓壁,大部分粮食可自流出仓,其余采用吸粮机结合自流管道出仓。其中,所述的仓壁是在混凝土内壁上外包一层钢板,混凝土内壁与钢板之间用钢构件连接而形成组合结构。这种组合结构的仓壁,钢板作为侧壁的模板,节省仓壁的施工费用,降低仓壁的施工难度,加快整体施工速度;提高了仓壁的刚度和强度,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有效抵抗粮食侧压力,有利于楼房仓向更高更大方向发展,增大了该仓型的适用范围,且有利于粮仓防水防潮问题。
文档编号E04H7/26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侯业茂, 吴强, 弓平, 张昊, 张虎, 张逯见, 李昭, 梁彩虹, 梁醒培, 王丽坤, 王振清, 范量, 袁海龙, 许启铿, 郑坤 申请人:河南工业大学;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上林记者站:卢娇连  5月8日上午,上林县澄泰乡粮所里机器轰鸣,铁皮叮当作响,十几个工人正在忙着制作粮仓。不过这并不是普通的粮仓,而是自治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项目为农户定制的&惠民&粮仓。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工人们就做成了数百个蓝色粮仓,一个个整齐地堆放在澄泰乡粮所的广场上。一部分工人再把这些成品装到大卡车上,送往上林县各个乡镇申购粮仓的农户家中,而对于澄泰乡粮所附近的几个村落,就直接按照村民当初申购留下的电话号码通知他们自己来领取。  上林县粮食局局长 谢为民这个是自治区粮食局落实的惠民政策,我们农民原来普遍都是习惯(将粮食)散装堆放,用编织袋装,有一些是用木柜,但是容易产生虫霉还有鼠害,污染比较严重。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所以自治区粮食局落实了这个惠民政策,我们县粮食局也是认真贯彻这个惠民政策,通过发动,2012年我们县争取到了1600个的储仓,这个可以有效地回避虫害、鼠害。我们今年2013年也争取跟去年一样1600个,我们也是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澄泰乡村民罗瑞和是自治区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接到电话后就开着自家的三轮车来到澄泰粮所,乐呵呵地领回了数月前申购的&惠民&粮仓。  上林县澄泰乡村民 罗瑞和我们家种有五、六亩田,先前我们是用蛇皮袋来装(粮食)的,那个老鼠咬,也不方便,现在国家有这种(粮仓)给我们了,有了很多好处。  据了解,新型粮仓采用优质彩钢板制作,是可移动的三层组合仓,拆装方便,防鼠、防虫、防霉性能好,不易生锈,经久耐用,每套可储粮800公斤。粮仓每套造价450元,资金按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户自筹3:5:2方式筹集,参与项目的农户自愿提出申请,只需出资90元即可购买一套。新型粮仓能大大改善农户储粮条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许多粮农都积极参与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中来。&
标签:农户 粮仓 上林 千余 惠民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节粮仓摆进农户院落。欢迎访问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第5版:银川要闻
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
粮食折损量从5.4%降至2%
节粮仓摆进农户院落
&&&&本报讯(记者薛光平)11月2日,在银川市农户标准化储粮仓配发现场,灵武市崇兴镇农户杨耀成算了算家中的储粮,将原来勉强登记的1个储粮仓果断改为了4个。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个储存粮食的好东西,再不怕发霉或被老鼠咬糟蹋粮食了。”&&&&据了解,这是自治区向国家争取的“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项目,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给全区22.5万农户配发节粮仓。银川市粮食局计划从11月2日开始,用10天时间首批配发1200个,并将试点放在了灵武市崇兴镇杜木桥、中渠、韩渠3个行政村。记者注意到,该粮仓为直径达1.5米的圆柱状,分上下三层,下层设出粮口。&&&&据银川市粮食局副局长李永平介绍,该粮仓采用优质彩钢板制作,拆装方便,屋内屋外都可摆放,可起到防鼠、防虫、防霉的效果,每个粮仓可装1000公斤粮食。此次配发农户的粮仓每个造价420元,除过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补贴外,农户每个仅需掏126元。&&&&在配发现场,许多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农户看到粮仓后,纷纷挤到村主任跟前登记,要求一定给自己留一个。一些只登记了一个的都要求再增加一两个。农户郝学知告诉记者:“家里每年能产5000多公斤粮食,都用普通的袋子装着,可因发霉、老鼠咬等原因,每年都要折损500多公斤,虽感觉非常可惜,但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采访中许多农户都对粮食发霉和被老鼠咬的现状非常苦恼,认为配发节粮仓就是雪中送碳。&&&&李永平副局长告诉记者:“宁夏是五大西部粮仓之一,但由于农户储粮设施简陋,虫霉、鼠害、污染等导致每年的折损量占储粮总量的5.4%,拿2009年测算,一年损失高达0.8亿公斤,损失金额近2亿元。有了这种标准化的节粮仓,可将损失降至2%,为广大农户挽回巨大损失。”  liángcāng&  []∶储藏粮食的仓库&例:我家有个粮仓。&  [grain-productive&place]∶比喻盛产粮食的地区&例:河套平原是塞上米粮仓。&  以前粮仓是泥烧制的,在北方叫,现在有用镀锌板、彩涂板做的粮仓。用新钢彩板,做天下粮仓。 粮仓一、 定义  粮仓是指储藏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专用建筑物。&& 二、我国古代粮仓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及储存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新时期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上粮仓年代最早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杆栏式”粮仓,仓中还盛有稻谷,据考证距今已有七千年,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地上粮仓当数甘肃省大方盘城发掘的“大方盘”粮仓。大方盘城也称河仓城,距敦煌市60公里,距玉门关约20公里。此仓始建于汉代,直到魏晋一直是西部边防的军需仓库。“大方盘”粮仓为长方形,东西走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现存墙最高处为6.7米,墙的结构为夯土。仓间内有3个间,长42.5米,宽14.5米,墙厚1.5米,朝南方向各开一门。在保存较完整的北壁仓上,上下均有三角形小孔,每廒间上部3个下部5个,交错排列,可能是通风孔;在残存的南仓壁上,从所剩无几的小孔仍能看出,其排列是与北墙对称的。仓基建在比当地河床高2米多的自然土台上,在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仓墙外还建有重要围墙。&  在出土的冥器中除了平房仓还有楼房仓、圆仓等,这些冥器中的粮仓,多为陶制,也有木制的。陶制粮仓,绝大多数系汉代文物,出土地多在北方各地。木制的冥器粮仓较少。多年来出土的冥器粮仓除制作材料及形状不同外,绝大多数均有完整的门窗、通气孔、出粮口、防鼠结构、防潮结构等。另外,在一些出土的石刻或砖刻上也发现过一些粮仓造型。&  地下粮仓是从地下窑发展起来的。从汉代在北方地区开始采用,到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地下仓的形状主要有方仓和圆仓两种。河南洛阳曾发掘过汉代及隋唐时期的地下方仓及地下圆仓,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隋唐时期的,仓区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50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共有地下圆仓259个,仓型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径达18米,小者口径为8米,仓深最大为10米,最浅为6米。仓身的结构非常讲究,土坑挖好后,先用柴火将四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粮安全;仓群规模宏大,仓体结构完善,说明当时的建仓技术已相当高。 三、现代粮仓的发展&  中国近代战伐不断、政权不稳,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粮食产量很低,粮食严重短缺,因此粮食储藏技术及仓房的建设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库容量仅有1260万吨。而且大多数仓房非常简陋,常为砖木结构和竹木结构,每仓的仓容量只有3—6万公斤。同时还有一部分仓房是利用和改造的祠堂、庙宇,储藏条件均不能满足条件。&  年,在全国各行业向苏联学习的形式下,粮食建仓中学习引进了苏联的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该仓型在全国普遍推广建设,砖墙,5米—10米—5米三跨木屋架(中间两根木柱),3米开间,廒间长54米,檐墙堆粮高2—2.5米,,廒间仓容2500吨(当时号称500万斤大仓),沥青砂地面,墙刷热沥青防潮,砂浆抹面。标准的“苏式仓”是考虑了机械化作业的,木屋架中部留有2.0X2.0米的地沟,内装出粮皮带机。由于当时经济实力差,钢材、橡胶原材料不足等实际情况,后期建“苏式仓”时,取消了天桥、地沟,此仓也成“标准仓”。&  年间根据战备的要求,粮库的建设应以“隐蔽、分散、靠山、机动”为建设方针,在一些山区、偏僻地域建设了一批粮仓,后来由于粮源、交通等各种原因,装粮很少。同时在全国也建造了一些小型的砖木结构房式仓和“土圆仓”。在河南、陕西、山西、内蒙等黄土高原区,修建了一批地下喇叭仓、窑洞仓,这些地下仓因地制宜,造价低,储粮安全稳定,形成了我国储粮仓型的一大特色。&  年主要仓型仍是房式仓,砖墙承重,混凝土地,装粮高3—3.5米,采取的主要屋盖结构:钢筋混凝土架,钢筋混凝土门式钢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板顶等。&  年,根据农业和粮食的发展状况,国务院于1983年11月批准了粮食仓库、棉花仓库、水果仓库的“三库”建设,这是自“苏式仓”之后的一次统筹规划的大规模粮库建设,其中用于粮库建设的基建投资16.5亿元,建设总仓容1500万吨。仓型仍以房式仓为主,结构多为砖混结构,但是装粮高度一般为4.5米至5.0米,仓房跨度以18米、20米为主。&  年为促进粮食流通,提高仓储作业机械化程度,1992年在全国兴建的18各机械化骨干粮库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是中国粮仓建设是上的一个新起点。&  年共进行了1000多亿斤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库建设,是空前的大规模储备粮库建设。此次建仓以房式仓为主,其他仓型有浅圆仓和立筒仓。&  五十多年的粮仓建设史,积累了丰富的建仓经验,同时也有许多沉痛的教训。粮仓建设应将充分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放在首位,从粮食自身的物理性质、生理特性、生态特点等方面考虑满足储粮安全的需要。仓型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地质结构、粮种特点、粮库性质与功能而确定适宜的仓型,全国不能搞“一刀切”;仓房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应根据建仓的经济性及储粮的安全性选择应逐步提高我国粮仓的综合性能。 四、粮仓的分类(一)根据仓内粮食堆装方式分类&  散装仓、包装仓&  (二)根据仓房外形分类&  房式仓、筒仓、楼房仓&  (三)根据仓房建筑条件及设备配置分类&  简易仓、一般粮仓、机械化粮仓、装配式粮仓&  (四)根据粮仓位置分类&  地上仓、地下仓、半地下仓&  (五)根据仓房的储粮性能分类&  气调仓、低温仓、准低温仓、一般常温仓 五、粮仓的性能要求(一)防潮性&  (二)隔热性&  (三)通风性&  (四)气密性&  (五)防虫、防鼠雀&  (六)防火性&  (七)便于机械化作业&  (八)利于散装储粮&  (九)坚固抗震性 六、仓型的选择&(一)利于粮食安全储藏&  (二)有一定的先进性&  (三)利于实现机械化&  (四)要适合先进储粮技术的实施&  (五)要体现一定的文明性&
【granary】∶粮食的【grain-productive place】∶盛产的东北是祖国的粮仓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9:04:4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您的位置:>>>>
现代粮仓 40吨粮食10分钟入库
  三层现代化楼房仓
  粮仓内部
  中心总控台
  很多粮食并不是从庄稼地中出来就能够直接进入到百姓的厨房中去的,往往需要经过粮仓的周转。粮食储存是否安全?现代化粮仓内部是何模样?日前记者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到静海县,探访了目前国内单体储粮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粮库&&&市粮油集团利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该中心总经理赵连印告诉记者,该中心具有保障天津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目前粮食储量足够天津市民应急所需。
  仓内小麦很&有型& 平整如镜面
  从市区驱车经津静高速,从静海出口下高速行驶4公里左右就能见到闪烁白色光泽的粮仓,那就是粮油集团利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拥有的10座现代化浅圆仓。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还有8栋平房仓及5栋三层式现代化楼房仓。赵连印告诉记者,通过自动化传送设备,一辆汽车装载40多吨的粮食可以在10分钟以内传输入库。记者在现场看到,几条机械传输带在10座直径30米,高19米的浅圆仓间穿插。同时,机械传输带还可以直达楼房仓,实现多种仓型间的有机组合。
  记者随同赵连印走进中心最先进的楼房仓,爬上二楼进入仓口,先是感觉到一股凉气传来,其后则是粮食的香气,小麦被平平地铺压在仓内,像是放大后的压缩饼干,此下8米全部都是小麦。小麦顶上则由用PVC板铺出井字形通道。&粮食通过提升机和输送机运到楼顶,楼房仓顶部有很多入粮口,想入哪个仓就打开哪个仓的入粮口往里灌装,最后由人工整平粮面,做到平如镜、直如尺。&赵连印介绍。
  楼房仓控温全&天然& 不用再喷药
  中心新建的粮食储备流转设施占地仅为241亩,这其中就有楼房仓向天要地的功劳,建设三层式现代化楼房仓在国内也属于首创。每栋楼房仓平均装粮高度为18米,一层为8米,二、三层为5米。五栋楼房仓合计存粮达到18.5万吨,相当于过去市区2个粮库的存量。这种仓型不仅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而且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储粮方式,实现了科学保粮,绿色生态储存。
  何谓绿色生态储存?赵连印告诉记者,楼房仓实现了各层隔离,有利于隔热隔湿,一、二两层空间避免了阳光直射,对粮仓控温起到关键作用。即使在三伏天,仓内粮食表面的温度也就十五六摄氏度,而粮食中部基本都在五六摄氏度左右,相当于冰箱冷藏的温度水平,不可能会生虫害,粮食也能一直保持新鲜。因为使用的是自然温度冷却,加上不必像过去喷药熏蒸消除虫害,真正实现了生态绿色储粮。
  2年后日处理
  小麦2000吨
  为了把利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成保民生、保供应、确保我市粮食市场安全供应体系,市粮油集团还将在中心内建设粮油综合加工项目,提升利达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加工产业物流功能。在115亩预留地块上,拟投资5.5亿,建设日处理小麦2000吨的面粉生产车间及原料仓、成品库;建设日处理稻谷600吨的大米加工车间。把粮食物流与粮油储备、加工生产、营销流通和应急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该中心成为全国最大、功能最全、应急保障能力最强的粮食储备物流基地。据悉,该工程将于2013年竣工。
(文章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作者:金学思)
[农博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新闻
新闻热线:010-2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仓造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