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发展中的企业激励员工的文章佳话文章

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励志文章
您的位置: &
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励志文章
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励志文章
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去外国视察,外国记者问他:“我们国家的人都抬头挺胸走路,为什么你们国家的人要低头走路?”周总理不慌不忙的说:“因为你们在走下坡路,而我们在走上坡路。”当我们在感慨周总理说话精深奥妙,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时候,也应看到蕴含的哲理: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人生路漫漫,有时候难免会走错路、迷失方向;错并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错上加错。列宁曾对高尔基两次严厉的批评,高尔基心悦诚服的虚心接受批评,最终成就一代文学巨匠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NBA超级巨星詹姆斯因20xx年的那次“决定”饱受质疑,形象跌至冰点,但他勇敢面对,直面过错,终用自己的努力完善自我,连续两年豪夺冠军奖杯,成为美职联当仁不让的“门面”球星。 最近笔者因为一次宣传报道的用词不恰当低头沉思,感触颇深。在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同时,使我对宣传报道、新闻写作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和理解,更意识到一篇好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加上各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事件的真实性认识。新闻作品乃至于任何创造,都须经过艰苦磨砺,千琢万磨,长期积累,才得正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表达不同,讲的道理、体现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于是致力于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期学有所成。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在失败面前低头,我们更懂得成功的来之不易;在失去面前低头,我们更懂得珍惜拥有的;在过去面前低头,我们更懂得凝视前方;在空谈面前低头,我们更懂得实干兴业••••••埋头做事,脚踏实地是走前成功的唯一捷径。最近和朋友攀登泰山,通过“十八盘”,到达了“南天门”,接着向“玉皇顶”挺进。在攀登的过程中,抬头望向烟雾弥漫的终点,总是提醒自己路还有很远,于是低下头继续弓着身子艰难的前行。到达顶峰,回头凝视那已被征服的阶梯,会心一笑。人生亦是如此,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无数的乌江天险、雪山草地横在我们面前,最需要我们跨越的就是在每一次错误、坎坷、失败面前勇敢的低头,把他们当做是锻炼自己的“金熔炉”,就像孙悟空出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样,拥有“火眼金睛”,看事更有眼力、更加洞明。 人生的每一次低头都是进步。(编辑:新新)
热门散文诗歌
《》由文秘114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相关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 >
高三优秀作文:赞美他人,鼓励自己(800字)
来源:/ &投稿:广东作文信息网& 时间:&点击:
原题回放:
【2013广一模作文】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很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优秀作文范文欣赏(九):
赞美他人,鼓励自己
高三(14)班&&&&冯佩琪
&&犹太人智慧语录就有一句:&学会赞美他们。&学会赞美,是犹太人智慧哲理之一。诚然,赞美不仅能展现自己豁达心胸,也从而激发自己不断前进,促使自身成为下一个被赞美的人。赞美之行,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民国狂狷才子刘文典虽一向傲视鄙俗,但他却从不乏行赞美之术。昔时于西南联大任教,因战乱烽火四起,学生老师急忙奔走,逃灾避难,而一向被刘文典赞美为&国宝&的陈寅恪已身体力衰,双目失明。刘文典逃跑时灵机一动,回想陈的遭遇,立马冲回学校搀扶陈离开,成就当时一段佳话。刘文典从来不可以隐瞒他对陈的佩服之情,曾说&陈寅恪应受工资400元,而我只拿40元&的豪言,虽一生桀骜,但面对&琼楼玉宇&式学者,言不由衷地抒发赞美。赞美他人有对刘文典损失半分吗?没有,反而刘文典潜心造诣他的《庄子》,有陈的楷模鼓励自己,刘文典因而更能独自登上&庄周梦蝶&之境,造自己文学浮屠,受后人赞美。
&&无独有偶,一向硬汉作风的海明威也曾赞誉威廉&福克纳小说的新颖独特,语言辛辣;两位同样引领世界潮流式人物比尔盖茨,乔布斯有相互攻击么?相反他们互相学习对方,比尔盖茨用赞美Ipod并在家尽情享乐,用win8创智能手机;乔布斯也赞美微软再创新颖。相互赞美,在各自扬鞭策马,鼓舞自己,扬沙卷尘,踏上独属自我巅峰之路。可见赞美之术,何辞为?既现心胸宽广,又成动力之源,何乐不为?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与&赞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实中人们脚步迅疾,竞争凶猛,人人都在跑道上奔跑,正当第一。无可否认,时代进步,需要竞争,需要人人有立志成名之志,用&争赢&推动时代发展。可是,往往有人便丢弃赞美之礼,互不相让,甚至因嫉妒诋毁挖苦他人,岂非肮脏了自己,毁自己之名?何不退一步,行赞美之礼,由衷地停下来观赏他人&奔跑进步&的长处,从而鼓励自己,或许能找下一程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台湾作家刘继荣女儿小小年纪便写道:&我愿意成为站在路边鼓掌的人。&其实即便是为他人鼓掌,为他人喝彩,孰说这不是另一番成功的人生境地?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激发前进之心,奔上各自纷程,艳阳始终会照耀自身。赞美也是成功人生之道。
本文立意为&赞美他人&。以&刘文典赞扬陈寅恪&为正面详例以&海明威赞誉威廉&福克纳&、&比尔盖茨赞美Ipod&、&乔布斯也赞美微软&为正面点例进行分析,并联系刘继荣女儿的话,回扣现实,全文紧扣中心行文,条理清晰,语言优美。
( 责任编辑:陈主编)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作文信息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把#换成@ ;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广东招生信息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广东招生信息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现在位置:
2002年春天,北京某处的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腰上的呼机忽然响了,他停下手上的活计,低头看看腰间,喊出一个名字:“王宝强。”
在匆匆赶去公用电话亭的路上,这名叫做王宝强的瘦小工人还不知道,这将是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电话。在此之前,他是民工、“北漂”,北影厂门口50元一天的“蹲活儿”的。而在此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电话是《盲井》剧组打来的,通知王宝强去见导演李杨。之后,他得知,自己将出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一个进...
李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但在我眼中的李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在凤凰网,走下车子,看到那些自发欢迎他的李敖迷们,他的笑容是真诚的。和网民聊天一个多小时,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结束了聊天,对于别人要求他签名拍照,他都没有拒绝,而是非常乐意地去做了。唯一他有点生气的地方,那就是,在和网民聊天的过程当中,一个网民提了一个非常前卫也非常隐私的问题,那就是他和妻子的性...
海明威在他的名著《雪山盟》的开头有这样的故事:
在非洲的一个很高的雪山顶上,当地的土人发现一只死去了的黑豹,那黑豹明知那雪山顶上没有食物可寻,为什么要跑上去呢?
王石很有点像海明威笔下的黑豹,还活着。两年多前,五十二岁,他攀登珠穆朗玛峰,到峰顶就立刻下山,死不掉,瘦了二十多磅。我问他:“为什么你要做这种傻事呢?”他回应:“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这样做。”
众所周知,王石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事人。...
卡内基知人善赚
钢铁大王的童年很幸福,那时他最大的娱乐就是养鸽子和兔子。他的第一次商业冒险就是想办法像个雇主似的,让小伙伴们帮他一个季度的忙,报酬是允许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兔子。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们一伙人就去给小兔子收集食物。因为大家都是朋友,所以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帮他采集蒲公英和车前草。整整一个季度,除了命名,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条件。
多年来,卡内基的良心一直有点不安,毕竟占了小朋友们的便宜...
最近很多人在传这一封信!虽然我们的企业也不是鸿海......但看看成功的人的想法是好事!
郭台铭说:
(1)你只是接电话,告诉客户不知道、没办法。
(2)你只是开订单,不连络、不追踪,有问题不回报、不处理。
(3)你只是打报表,不确定数字正确性。
(4)你只是接电话,从未希望客户有满意的感觉、从未希望客户多订一些货。
(5)你只是认为自己是助理,从未想过自己一言一行代表业务、主管、老板、公司。
用“少年得志”来形容2000年之际的李一男,恐怕并不过分。
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7岁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再被视为任正非的指定接班人……他的优秀无可厚非。每一层光环都让他更加光彩照人,但每一座里程碑又为他徒增压力。中国式的职场生涯有点类似于赛跑,冲刺得太快,就难以长久。一方面,李一男的崭露头角令人艳羡;而另一方面,太早进入高管层,对公司对个人都是福祸难料。所谓高处不胜寒,任何企业高层的明争暗斗都是可以想象出的惨烈。
2000年,李一男在事业的巅峰时刻选择了离开,凭借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创办了港湾网络,临走时还不留情面地挖走了华为上百名顶尖研发、销售人员。
作为一颗新星出现在市场上的港湾,很快成为华为在企业级数据通信市场的主要对手之一。还是李一男的风格,直线救国,快速崛起。这是技术型的思路,却未必适用于企业经营。对李一男来说,最简单的创业方式莫过于“复制”一个华为,业务范围也好,企业文化也好,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有成功的先例。华为瞄准运营商,港湾也紧随不舍;华为用进军海外来过冬,港湾也追过重洋。
很快,任正非被激怒了,2004年9月,由于被举报指证等种种原因,港湾赴纳斯达克上市计划胎死腹中,“虚报业绩”、“员工离弃”等舆论毒药接踵而来。一位当时离职的港湾员工一针见血地概括自己的失望之情——“公司没有了凝聚力。”
此时此刻,华为采取了冷静而又老练的处理方式来斡旋。
2006年6月,一个迟早会发生的结果终于发生了,华为正式收购了港湾网络,原爱将李一男再次被招入任正非麾下,回到华为担任首席电信科学家一职。这次备受争议的回归,在一年多之后因华为“辞职门”事件而再度被挖掘出来,近日即有媒体报道称“李一男即将再度离职创业,开办一家电信设备测试仪器仪表公司”。但消息传出不久即有华为内部人士出面否认,最新的准确消息是“李一男将出任的是终端部副总裁,将负责手机芯片业务”。
几经跌宕,李一男的定位暂且有了分晓,一介叛将在历经考察后被任正非再度启用,而他的职场浮沉和他的年轻有为一样具有传奇色彩。之所以会有跌宕,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完美。一个人早年太过一帆风顺,往往会缺乏世俗的摔打与磨练,懂得低调做人,懂得收敛与舍弃,恰恰是成熟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身最适合做的事情,时下流行的创业测试并非没有道理。有些人适合做老板,另一些人则只适合做企业高管。区别在于,前者比后者更善于忍耐,更能够晚一些拔出心头上的那把利刃。有些时候,退就是进,灭即是生,这门功课,李一男或者需要向大哥任正非再多学几年罢。
作者:张翼
  如果评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最影响中国的企业家,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必然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
  为什么柳传志能赢获商界的集体尊崇?
  品评、言说柳传志,我们试图从其人性深处寻觅答案。迄今为止,柳传志的商业贡献可以用如是概括:产权厘清、驭人育人、交接权杖、战略分拆、跨界并购、资本再造。这些,既是企业的终极挑战,又是企业家的关键使命,任何一桩事项的推进殊非易事,无不彰显着柳传志本人高超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
  很快,便有了这样的说法——柳传志就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身为联想控股总裁的柳传志是基准于超然的立场,以冷静平和的视角,远观联想、审慎建言,用思想而非行动去推促联想“又好又快”的升级。
  笔者曾经询问过柳传志身边的工作人员,“局外之人总会被柳总的个人魅力吸引、感佩,在你看来,柳总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自律、自持”。
  到现在为止,笔者都认为,这四个字是对柳传志其人最为精当的评说。每每此时,也会回想起冯仑对柳传志的评价,“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回想我们那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多是缘于商业环境的制约与约束。那时候经营企业既需要经营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需要懂得忍让。我自己领悟出的道理有两个:不在改革中成为牺牲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柳传志说。
  至今,笔者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04年夏天,北京中关村融科资讯中心10层,在柳传志办公室,笔者就联想国际化的问题求教于他。其时,中国电子信息百强最新排名出笼,京东方、TCL双双超越联想控股,柳传志一笑付之、不为所动。“不把长跑当短跑跑”的柳传志顽强地坚守着他的“爬坡理论”:企业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向技术巅峰的道路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华为爬的是北坡,联想爬的是南坡。南坡比较安全、平缓,北坡艰险陡直。华为成功了,联想也会成功。
  本真、直率的柳传志也曾由衷地告白,“我最大的缺点是容易轻信”。柳传志其人,外表强硬、内心柔软。他说,“经营企业,如果心肠冷漠,肯定做不长久,一定要以心换心、诚恳相待。如果没有铁的纪律的约束,企业肯定也不行,要把握好这个度。”
  事实上,“狠”与“善”是非常难以拿捏与把握的“尺寸”问题,洋溢着人性的底色,考验着企业家的举止与韬略。
  笔者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责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地热泪盈眶……
  这就是柳传志,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时至今日,“说到做到”可谓联想企业文化的精髓要义。
  一个月之内,总会有那么两三天,柳传志强迫自己安静下来,退出喧嚣想问题,既想当下,更想未来,因为“思想越艰苦、观点才新鲜、决断才有力”。
人是生产力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两者的整体合一就是我所谓的“带工具的人”。
  所带工具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拿来”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务实的,也可以是务虚的;可以是反应堆,也可以是催化剂。总之,我们要的是“带工具的人”。
  生产力的革命一定伴随着生产工具的革命,而且以生产工具的革命为标志。市场里的主动者,通常是新式工具的率先使用者;市场里的被动者,多半是传统工具的抱残守缺者。工具之战渗透到人类竞争的方方面面: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打飞了义和团的大刀长矛;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圈走了第三世界的资源版图;精通外语的人,比只掌握本土语言的人既多了一张嘴巴,又多了一只眼睛。
  如果我们的“眼睛”始终能比别人多出一只,如果我们的创意始终能比别人高出一筹,如果我们的工具始终能比别人先出一套,那么,OK,我们就是“自带所有工具的人”,我们可以驰骋疆场,独步天下。但这是可能的吗?不可能!因为这不符合规律。世界上至今还没发现任何一个不与外界进行交换就可以独步领先的系统,或者说,世界上至今还没发现任何一个不进行新陈代谢仍可以独立存活的生命体!
  现实的尴尬往往是,不少人自以为长缨在手,胜券在握,但当他爬到电线杆顶端的时候,才不幸地发现,铁丝早已换成了光缆,自己从屁股兜里摸出的老式工具,早就不中用啦,勉力而为还可能把螺丝搞坏。此时此刻怎么办?下去安触角,找工具?那就误事了。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狮子与羚羊的胜负只在早一秒与晚一秒之际、快一步与慢一步之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事先找来“带工具的人”,才有可能宝刀不老,红旗不倒。人家的工具不是从屁股兜里摸出的钳子,而是从上衣兜里掏出的匣子;人家的操作不是用钳子大卸八块,而是用匣子输入程序。这就是差别。其实,一切工具的陈旧,都是因为触角的陈旧;触角不灵了,才导致工具变革的失灵。
  不论我们是铁观音还是泥菩萨,有两个铁定的法则不可违背:一个法则是不断地自创工具,成为“自带工具的人”;另一个法则是不断地“拿来”工具,引进“带工具的人”——因为我们不可能成为“自带所有工具的人”。当然,附属而来的工作是不断地淘汰队伍中不再拥有工具及工具老化的人。为了与事业发展保持同步,队伍中的每个人都要“一日三省吾身”:我的工具先进吗?若有危机,赶快去换新工具!
  树立一个目标后,首要任务是把能完成这一目标的人找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作为企业领导人,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不断地发现“企业木桶”的最长板与最短板,“第一长”援手为舵(“第二长”物尽其用),“第一短”援木为长(“第二短”未雨绸缪);二是不断地整合人才,每个阶段都把最能干的“带工具的人”请来(可以从企业内部选,也可以从企业外部挑),“挈领一顿,百毛皆顺”,这就最能解决问题。请来绵羊,一千头也不行;请来狮子,一头就管用。
  把钱存在银行里,与把钱“存”在“带工具的人”身上,哪一着更高?当然是后者。“带工具的人”能为企业带来机遇、成长、声誉及滚滚财源,而所取者十不一二,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银行”——不,简直就是一架“印钞机”。生产力的任何一场革命,均发轫自“带工具的人”。
作者:牛根生 来源: 《商务周刊》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业,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万。市景日益繁荣,入夜之后,港岛九龙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满载货物的巨轮,昼夜不停地出入维多利亚港。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有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
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擎,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充满风险,须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
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却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身处地站在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嘉诚眼下还不会独立开业,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层了解了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
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说,他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皆不同。后者顾客已有购买的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
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
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
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出席高贵场合,不知凡几,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
可他腼腆的另一面,显示出一个可贵的优点来,就是诚实。诚实不仅写在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更表现在他的行为之中。
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
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从欧美输入的塑胶料制品。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能够替代众多的木质或金属制品。塑胶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时至今日,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裕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没有传统工业,它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港发展的产业。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后春笋的发展趋势。
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
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耐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相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题在白铁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竭意拉李嘉诚加盟。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炼,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
辞工时,李嘉诚向老板进言:审时度势,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塑胶虽用途广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属制品。
一年后,这家五金厂转为生产系列锁,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既是形势所然,又是李嘉诚的开导。老板遇到李嘉诚,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的时候,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
塑胶裤带公司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另几位是历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经验丰富,已有固定的客户。
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干得和别的推销员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李嘉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奋发搏命。
坚尼地城在港岛的西北角,而客户,多在港岛中区和隔海的九龙半岛。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乘巴士或坐渡轮,然后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
李嘉诚做任何事,都会感谢过去生活对他的磨砺。他不属那种身强体壮的后生仔,而像文弱书生,背着大包四处奔波,实在勉为其难。幸得他做过一年茶楼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练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楼养成了观察人的嗜好,现在做推销正好派上用场,他在与客户交往之时,不忘观颜察色,判断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没有必要“蘑菇”(拖拉)下去,自己还该做什么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李嘉诚对此有深切的体会。
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都无人问津。这一天上班前,李嘉诚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就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李嘉诚很顺利就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
李嘉诚的机灵,可见一斑。同时又透露出李嘉诚的诚实。他让产品自己说话,这比一个推销员夸夸其谈地讲产品的用途优点,要可信得多。
李嘉诚做推销,愈做愈老练,他深谙一个推销员,在推销产品之时,也在推销自己,并且更应注重推销自己。
李嘉诚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他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如俗话所说:“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诚的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很重,他还要攒钱办大事,因此,他交友不允许花太多的钱。这样倒好,大家以诚相见,以诚共处。李嘉诚不是健谈之人,说话也不风趣幽默。他总是推心置腹谈他的过去和现在,谈人生与社会。
李嘉诚广博的学识,待人的诚恳,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使人们乐意与他交友。有朋友的帮衬,李嘉诚在推销这一行,如鱼得水。
李嘉诚把推销当事业对待,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他很关注塑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变化。他的信息,来自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生产。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销量应该是多少。
全公司的人,都在谈论推销奇才李嘉诚,说他“后生可畏”。
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处。因而虽身为总经理,他却把自己当小学生。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尝试,兴趣盎然,一点也不觉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裤带,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李嘉诚是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
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曾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贵即富,必会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笃信李嘉诚是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因此,李嘉诚绝非池中之物,他谦虚沉稳的外表,实则蕴涵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非吾辈所能比拟。
这是老板与李嘉诚相处几年,得出的判断。
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诚,并未指责李嘉诚“羽毛丰满,不记栽培器重之恩,弃他远走高飞”。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席间,李嘉诚说了一句老实话:“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来源:新华网
元旦前见到9年前的老朋友初总,说不完的话,惦念不尽的过去时光,想起我成为他的第一批客户中的小客户,想起他从互联网的寒冬中活下来走到今天的痴迷与艰险,看到他瘦削的脸庞,突然之间面前的初总变得无比强大起来,这种强大来自内心意志的坚强,那种死了都更爱的职业精神与专注意志——不成功都很难。
谈起IPO,我们更多的话题说到了阿里巴巴的马云。幸运的是,初总比彼时的马云更幸运,因为在专注的路上初总走得更稳健,而且淡定。马云那些为人所知和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我们只对成功后的马云感兴趣,却很少有人关注马云痛苦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支持他,这就是人性。
当我说起马云的故事,初总的笑容真诚而自然,他用眼睛告诉我——人生没有几个9年,走过来后才发现大困难面前往往苦其心志——你失败得越有价值,日后你站起来的高度就越受景仰。马云如此,想做事的人理当如是。
关于初总的故事我会陆续讲述,请关注。
以下的故事是马云自己讲述的: 整理/刘继中
不平凡的少年
12岁时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他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他经常为充当免费导游,带朋友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马云。外国游客带给他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他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1979年。马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他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1985年,他们邀请马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马云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在马云出国之前,他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幸福的国家。当他到了澳大利亚,才发现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屡战屡败屡败屡勇
   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120元,相当于12~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我借了2000美元,创建了这个公司,当时我对个人电脑和电子邮件一窍不通,我甚至没接触过键盘。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自己是“盲人骑瞎马”。我们与中国电信竞争了大约一年,中国电信的总经理表示愿意出资18.5万美元,和我们组建合资公司。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遗憾的是,中国电信在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了五个席位,而我的公司只有两个席位,我们建议的每件事件他们都拒绝,这就象蚂蚁和大象搏弈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我决定辞职单干。那时,我得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offer,负责运营一个旨在推动电子商务的政府组织。
   创业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我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1999年,我召集了18个人,在我的公寓里开会。我对他们讲述了我的构想,两个小时后,每个人都开始掏腰包,我们一共凑了6万美元,这就是创建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我想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因此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很容易拼写,而且《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故事家喻户晓,很容易被人记住。
   当时,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个“三无”企业,无资金、无技术、无计划,但我们最终存活了下来。我们每一分钱都用得非常仔细,公司的办公地点就选在了我的公寓里。我们1999年从高盛获得了资金注入,2000年又从软银获得了投资,公司的规模开始扩张。
   我们能取得的地位因为我相信一件事:全球视野,本土能赢。我们自己设计业务模式,我们主要关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赚钱。我们从不从美国拷贝经营模式,象许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那样。我们关注产品质量,我们一定要实现“点击,得到。”如果不能得到,那就是垃圾。
   我说阿里巴巴曾犯下一千零一个错误。我们扩张得太快,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我们不得不裁员。到2002年,我们拥有的现金只够维持18个月。阿里巴巴网站的许多用户都在免费使用服务,我们不知道如何获利。于是我们开发了一款产品,为中国的出口商和美国的买家牵线,这个业务模式拯救了我们。到2002年底,我们实现了1美元净利润,终于跨过了盈亏平衡点。自那以后,公司的经营业绩每年都在提高,现在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已经相当强。
   我是一个比较正统的人
   我在那些黑暗日子里学到的一课就是你必须保持团队的价值、创新和视野。只要你不放弃,就仍然拥有一线机会。当你的力量还很渺小的时候,你必须非常专注,靠你的大脑生存,而不是你的力气。
   上市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上市的时机选择正确。我们的B2B公司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市场环境也比较健康,公司管理也很强。阿里巴巴在香港的成功上市证明:内地的企业也可以在香港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高水平的估值。
   我的打算是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让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在网上进行所有的交易。我们还与雅虎合作,进军搜索服务领域,并且开通了网络拍卖和支付业务。我希望创造100万个工作机会,改变中国的社交和经济环境,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我是一个比较正统的人。我看重的是,在我的一生中,我能够做些事,影响许多人,影响中国的发展。当我成就理想时,我认为自己是放松的、幸福的,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如果俞敏洪没有成为俞敏洪
如果俞敏洪没有成为俞敏洪,那他只是一个打扮随意、身形瘦削、文气略重、戴着近视眼镜的普通中年男子。如果俞敏洪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那他可能会是一个农民,可能会是个外语系副教授,可能会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他设计的被动生活。
来自农村、北大学生、北大教师、新东方、上市公司董事长,俞敏洪成为...
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
  我似乎注定了要过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
  从出生到十八岁,我一直在一个小村庄生活,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块土地,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风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乡邻。我本来应该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劳作,然后在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变老。但老天偏偏让我降生在长江边,又偏偏在我家的东边生成一座五十米高的小山,爬上这座小山,长江便一览无余。那时候还没有污染,可以极目远眺,看得很远很远,一些船从天边过来,又消失在天边,一些云从江边来,又消失在江边,于是就开始好奇,天边外到底有什么?如果我坐上船能够到哪里呢?感谢我的几个亲戚,因为他们在上海,于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母亲决定带我到上海走一趟。坐船半天一夜,终于到了上海。这次旅行,长江的壮阔、吴淞口的苍茫、上海的灯光、街道的繁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此,我的心开始渴望旅行,长大后我要走出村庄,走向更远的地方。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到北京去上大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我考大学考了整整三年,自己也没弄明白是什么让我坚持了三年。现在想来,是心中那点模糊的渴望,走向远方的渴望。这种渴望使我死活不愿意在一个村庄呆上一辈子,而唯一走出村庄的办法就是考上大学。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如果放到现在,我可能就是一个背上包四处游荡的打工仔了。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爱上了火车,在车厢里听着车轮和铁轨撞击的强烈节奏,听着风声在车窗外呼啸而过;还有对面开来的火车那撕心裂肺的长鸣,常常把你的魂拉得很长很长。火车从一个城市穿过,走向另外一个城市,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就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不同的风景里。
  我的大学生活是孤独和自卑的,一个农村孩子走进大城市之后的转变是深刻而痛苦的。四年大学对我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周末可以走出校园,到北京的周围去爬山。我曾经无数次坐在香山顶上看夕阳西下,群山连绵。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得了肺结核,被送进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山区的结核病疗养院。这个疗养院围墙尽管很高,但在楼上的房间里却能够看到周围的山。在医院的一年,我看遍了山的颜色,春的粉红(杏花桃花)、夏的青翠、秋的火红和冬的萧瑟。在医院的门口,有一座小山,山顶上刻着冯玉祥“精神不死”四个大字,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爬这座小山,对着这四个字发呆。后来身体好点后,医生允许我走出大门,我就去爬遍了每天从医院的窗户里可以看到的那些山峰。也就是在医院的这一年,我读完了《徐霞客游记》。
  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差一点掉进了安于现状的陷阱里。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北大当了老师,收入不高但生活安逸,于是娶妻生子,柴米油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梦想就这样慢慢消失。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了家乡,又爬上了那座小山,看着长江从天边滚滚而来,那种越过地平线的渴望被猛然惊醒。于是,我下定决心走出北大校园,开始了独立奋斗的历程,在出国留学的梦想被无情粉碎之后,新东方终于出现在我生命的地平线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带着我飞越地平线,新东方从一个城市走向了另一个城市,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也带着新东方的梦想和我的渴望,从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城市,从中国山水走向世界山水,从中国人群走向世界人群。
  也许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从此我们就走在了路上。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越过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走得如此地不同。新的一年又要来临了,你做好走在路上的准备了吗?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公司不断扩充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东西。我觉得丢掉最多的,就是自我。我想,只有我们学会超脱,才能从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去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牵制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不能超脱的世俗的东西有许多。整天陶醉在这些东西中,人就不能自拔,就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变得骄傲,不可一世。在SOHO中国上市成为一个公众公司以后,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每个人对超脱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或者超脱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对我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静坐,头脑中什么都不要想。
  速度快不见得是件好事情
  仔细地反省自己最近这几年,因为自己手脚比较快,再加上有别人帮忙,还有各种现代化工具的辅助,使自己做事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思考的时间反而少了,动脑的时间少了,动手的时间多,出的成果数量多了。也许,这种速度快不见得是件好事情,因为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不是各自独立的音符,而是一曲由很多音符组成的和谐的音乐,所以要寻找到自己的节奏感与自己的思想产生共鸣。当我们理解了这种节奏感的美与和谐时,也就不会粗暴打断和破坏别人内心的旋律,也就能更好地与别人相处。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背后蕴藏着许多的奥秘,没有被发现。我想节奏可能是其中的一条。节奏在不同的事物中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一些已经被我们清楚的了解了,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花开花落、年轻衰老等等。我们心灵深处的节奏,却只能被我们自己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渴望知音,渴望音乐感动,渴望精彩的讲演,渴望读一部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小说……
  想一想,自己从商时间不短了,是否自己已经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呢?这么多年来我都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从商的本质问题,并且在从商过程中所读的书籍,也基本都和从商无关。今年去以色列,走在地中海边上,这块被世人认为充满恐怖和战争的土地,当你真正走进它时,却感觉它是那样的祥和、平静,能让自己的心也静下来,思考这十几年来自己对从商的看法。不管是做企业、做人还是干任何事情,我都相信精神价值比资本价值更重要,精神价值会是推动资本价值的巨大力量。
  相信眼睛,不要相信耳朵
  在十五年前,我们创业初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无论在任何地方,我和易小迪都带着佛经,有空就看一看。冯仑曾对别人说,看他们俩一起看佛经的书,但真正懂佛的是易小迪,潘石屹是装神弄鬼。当时,我听了很生气。现在我才明白,对上帝、佛、灵魂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世界上最有学问,最聪明的人也是如此。但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态度,追求真理的态度。
  在这个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思考和表达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梳理,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言行,品德和对万物的认识。人不但要坚定地往前赶路,还要定期照照镜子,否则自己也不知道走了些怎样的路,以后还要怎么走。
  周国平那本《灵魂只能独行》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我也借用许多圣人们反复教导我们时应用过的这个“镜子”比喻来提醒自己:要时时把自己的心灵擦亮、擦干净,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神圣,神圣的阳光才能照到我们的心上,照到我们的灵魂上,我们的心才能获得温暖,我们才能获得爱和正义的品德。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都追求“快钱”的环境下,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要不时通过“镜子”反省自己的行为与得失。自己的独立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你要看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相信你的眼睛,不要相信耳朵。
  我的主业是盖房子,卖房子,现在公司上市了,我最大的职责还在于让公司有好的业绩,给投资者交答卷。但我想如果一个人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个小领域,一个小圈子,那他就错过了很多精彩的,有意义的东西,那些东西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很多启发,这种启发往往是陷在一个小圈子里所没法领悟的,我们只有不断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感受,并且通过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总结反省,才能获取真正的前进的动力。
  “橡胶精神”创造新时代
  我想起许多年前与朋友亚丁一起聊天时,亚丁说,人类按使用工具和材料划分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但人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时代,就是——橡胶时代,因为有了橡胶,我们坐的车才平稳了,物器之间的接触也减少了许多冲撞,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平稳、和谐的社会。其实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这种橡胶的精神,尤其是在经济和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平稳的冲撞,如果能把别人给你的压力自己吸收消化,而不传递给自己的下游和别的企业,这样这个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就平稳、和谐多了。
  孔子曾说:“人类最大的弱点是迁怒。”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年纪还小,不是很理解,当时我只看到人类有许多的缺点,比迁怒带来的破坏性要大得多。今天,再看孔子这句话,还真理解了孔夫子的本意。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受了单位领导的气,回到家里就迁怒在无辜的妻子身上;有的人在家里受了妻子的气,在单位迁怒在自己的下属身上;连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也常常成为这种迁怒的“受气筒”。所以,目前房地产行业能不能像橡胶一样,把客户、社会舆论和政策的压力自我消化和吸收,不要把这些压力迁怒于与自己合作的施工企业、装修企业、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甚至自己的工人和员工的身上。要做到这样,我想,这块橡胶不能太软,因为太软了,也就起不到缓冲的作用了,这种压力和冲撞照样会传递下去。有些没有原则,处处讨好,直不起腰的企业和企业家就是如此。但也不能太硬,如果硬得像钢一样,硬得像任志强一样,也起不到橡胶的作用了。眼下,房地产行业要健康发展,就要先成为一块不硬不软、适度的橡胶。
  11月21日,《全球商业》和《商业周刊》采访团队一行六人,抵达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警卫团的森严戒备下,我们踏入直抵顶层第70楼的电梯。
  这栋楼高283米,由世界著名建筑师Cesar Pelli设计(编按:Cesar Pelli设计的重要地标还包括吉隆坡Petronas双塔、纽约IFC和正在兴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以蓝绿色玻璃帷幕包裹,比邻的就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汇丰银行等地标大楼。
  长江实业大厦顶层,居高临下,足可俯瞰与香港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维多利亚港,这里,正是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遥控55国企业的跨国指挥总部。
  李嘉诚在1950年创业,57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55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诚走向“地产大王”李嘉诚,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擘”李嘉诚,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
  作为Forbes排名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国人对他并不算陌生,李嘉诚捐资筹办汕头大学和长江商学院,同为商界菁英和社会所熟悉;坊间也不乏以“李嘉诚学”为名的商业管理书籍陈列书摊,但皆非李嘉诚最真实的原貌。为了取得第一手关于李嘉诚的真实记录和对话,《全球商业》特别企划了本次专题,结合姐妹刊台湾《商业周刊》的采访资源,用心制作呈现你所不知道的李嘉诚封面报道。
  为了安排这次采访,我们与李嘉诚幕僚邮件往来,超过150封,越洋电话更难以计数。其幕僚作业高度缜密,因为极度重视风险控管的李嘉诚,不喜欢意外。
  现在,就请读者们和采访团队,一起和李嘉诚对话他57年的日不落经营哲学……
  《全球商业》:大家都很好奇,你从22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50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而且还一步步成为华人首富。如何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
  李嘉诚: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编按: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满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考虑失败。就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1950年到今天,长江(实业)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从来没有。长江(实业)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两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江(实业),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谈风险
  了解细节,掌握资讯,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全球商业》:90%考量失败?很有趣,一般人满脑子都想怎么成功,为何你花这么多时间想失败?
  李嘉诚: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全球商业》:哪些细节你一定会紧盯观察?
  李嘉诚: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全球商业》:90%考量失败,可以说是,全方位预测风险的能力吗?为什么这件事比思考成功关键来得重要?
  李嘉诚:可以这样说,就像是军队的“统帅”必须考虑退路。例如一个小国的统帅,本身拥有两万精兵,当计画攻占其它城池时,他必须多准备两倍的精兵,就是六万,因战争激活后,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变化;一旦战败退守,国家也有超过正常时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敌。
  任何事业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过去我在经营事业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画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全球商业》:你相当强调风险,不过外人注意到的却是长江集团五十年来,屡屡在危机入市,包含1960年代后期掌握时机从塑料跨到地产,89风波后投资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尼排华运动时投资印尼港口等,你的大胆之举为何都未招来致命风险?
  李嘉诚: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又因为工业的基地转移、必须思考要增加的投资、对什幺技术需求最大等等的决定,因应不同的项目找出最快达到商业目标的途径,事前都需要经过精细严谨的研究调查。
  能在不景气的时候大力发展,就是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要看到潜伏的危机,以及当它来临时如何应对,这是需要具备若干条件的。
  《全球商业》:你所谓的具备若干条件……?
  李嘉诚: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我常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经营一间较大的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很多民生条件都与其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审慎经营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说当有个收购案,所需的全部现金要预先准备。
  我是比较小心,曾经经过贫穷,怎么样会去冒险?你看到很多人一时春风得意,一下子就变为穷光蛋,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事,都是步步为营。
  有一句话,我牢牢记住:“穷人易过,穷生意难过”,你再穷,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买最便宜的米,还是可以过,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穷生意很难,非常难。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讲,如履薄冰。
  《全球商业》:你刚才提到,在不景气时候能大力发展,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机会来临时,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1977年,你迅雷不及掩耳的收购香港希尔顿酒店就很经典……(编按:长实以2.3亿港元收购希尔顿酒店所属的永高公司,整项交易用不到一周。这是长实上市第一次重大收购案)。
  李嘉诚: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经营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画,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有动作。
  能买下希尔顿是因为有一天我去酒会,后面有两个外国人在讲,一个说中区有一个酒店要卖,对方就问他卖家在哪里?他们知道酒会太多人知道不好,他就说,在Texas(德州),我听到后立即便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希尔顿酒店。酒会还没结束,我已经跑到那个卖家的会计师行(卖方代表)那里,找他的auditor(稽核)马上讲,我要买这个酒店。
  他说奇怪,我们两个小时之前才决定要卖的,你怎么知道?当然我笑而不答,我只说:如果你有这件事,我就要买。
  我当时估计,全香港的酒店,在两、三年内租金会直线上扬。(卖家)是一间上市公司,在香港拥有希尔顿,在峇里岛是Hyatt Hotel(凯悦饭店),但是我只算它香港希尔顿的资产,就已经值得我跟它买。这就是决定性的资料,让这间公司在我手里。
  《全球商业》:这起生意难道没有别的竞争者?
  李嘉诚:一、因为没有人知道,二、我出手非常快。其它人没这么快。因为我在酒会听到了,就马上打电话给我一个董事,他是稽核那一行的,我一问,他和卖家的稽核是好朋友,马上到他办公室谈。
  你今天坐的地方(手指地上),就是希尔顿一部分地址。那笔交易我买过来后,公司的资产一年增值一倍。
  《全球商业》:你最近看哪些新的产业?
  李嘉诚:今天啊?很多新的东西,我昨天开会,讲到Facebook(编按:由两位哈佛生创立,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850万张照片。较特别的是使用者大多会留下真实姓名和资料,供交友或寻人之用)。
  从最初的几家大学开始,有人说2011年还是2012年才达到4800万名用户,其实这公司上个月已达4500万活跃用户,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information的话,要分析facebook,你的资料就不足够。
  所以呢,做哪一行都是,最要紧的就是要追求最新的information,做哪行都是一样(强调语气)。
  说投资
  不能负债、分散投资、重视现金及时收益
  《全球商业》:在事业上追求最新的信息,在个人理财上呢?
  李嘉诚:这么多年来,1950年到今天,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有负债。我在1956年以后,个人没有欠过一个债,我的负债是这个(边桌上有两只金属做大、小北极熊雕像,指着小北极熊说),我的现金是这样大(指着大北极熊),这个是我今天才运用的(比喻)啊(笑)!
  《全球商业》:个人理财第一个原则不能负债,那投资呢?
  李嘉诚:投资时我就是先设想,投资失败可以到什么程度?成功的多几倍都没关系,我也曾有投资赚十多倍都有,有的生意也做得非常好,亏本的非常少,因为我不贪心。公司是从来没亏过,个人的赚钱、财产,也是一直增加。但我并没有赚快钱的机会,因为我比较小心。
  《全球商业》:个人投资有没有哪个时间碰到的挑战最大?
  李嘉诚:没有,因为我不是只投资一种行业,我是分散投资的,所以无论如何都有回报,我比较小心。而且我个人(资产),很多是一个礼拜便可以拿得到现金。
  《全球商业》:一周能拿到现金占你的投资比例有多少?
  李嘉诚:不少于三分之一。例如政府债券、股票,一个礼拜都能拿到。我当然还有其它的投资,例如地产,这不是马上可以兑换为现金。
  谈管理
  掌握拔尖知识、努力做到极致、建立好制度
  《全球商业》:李先生你说成功没有方程式,但如果一定要你说成功的三项原则,会是什么?
  李嘉诚:第一个,你做那个行业,一定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information,最好的技术是什么,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是第一。第二,努力、毅力(幕僚补充:李先生说努力、毅力的意思不是传统字面上那个意思,是best effort,做到极致)。不过,很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机构,没有掌握跟这个行业有关的知识,如果你判断错误,就算你再努力、再有毅力,你失败的代价太大。第三就是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
  《全球商业》:你刚刚提过必须有最新的信息,除此之外还要有制度,但是你管的事业从零售业、港口运输一直到石油产业,种类包罗万象,如何用制度管理?
  李嘉诚:现在是一个多元的年代,四方八面的挑战很多。我们业务遍布55个国家,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
  所以灵活的架构可以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还可以给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的生命力, 甚至让他们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公司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守则和清晰的指引,才可以确保创意空间。例如长实,长实在过去十年有很多不同的创意组织和管理人员,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所有项目不分大小,全部都是很有潜力和有不俗的利润。
  大家一定要知道,企业越大,单一的指令与行为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会限制不同的管理阶层,发挥他的专业和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1999年我决定把Orange(编按:指原本和记黄埔集团旗下的一家英国电讯业务公司,后高价卖出)出售,卖出前两个月,管理层建议我不要卖,甚至去收购另一家公司。我给他们列了四个条件:如果他们办得到,便按他们的方法去做。
  一、收购对象必须有足够流动现金;二、完成收购后,负债比率不能增高;三、Orange发行新股去进行收购之后,和黄仍然要保持35%的股权,我跟他们说,35%股权不但保护和黄利益,更重要是保护Orange全体股东的利益; 四、对收购的公司有绝对控制权。
  他们听完后很高兴,而且也同意这四点原则,认为守在这四点范围内,他们就可以去进行收购。结果他们办不到,这个提议当然就无法实行。
  我建立了四个坐标给Orange管理人员,让他们清楚知道这个坐标,这是公司的原则,然后他到那边发展时,在这四个原则发挥才干。但是不能超越我这个四个coordinates(在空中比出四个坐标)。
  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其实在长实、和黄集团里面,我们有很多子公司,我都会因应每家公司经营的业务、商业环境、财政状况、市场前景等,给他们订出不同的坐标,让管理层在坐标范围内灵活发挥。
  《全球商业》:你提到经营企业成功的第三的原则是人才,威尔许说他花六成到七成时间在人才身上,你如何定义优秀人才的准则是什么?
  李嘉诚: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不断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不过有些人却一定要避免。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企业也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唯唯诺诺或者灰心丧志的员工,更无法容忍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明星。
  我的经验是,挑选团队,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因此,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你要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开明公平、宽宏大量,而且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不过我要提醒,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要你当个费时矫枉过正的执着的人。
  可能是我少年忧患的背景,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较易判断一个人才的优点和短处,从旁引导,发挥其所长。
  《全球商业》:当了五十多年的老板,对于管理、领导,你有很深切的体悟,也曾经以“管理的艺术”发表演说,能否分析老板与领袖的差异?
  李嘉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经营之道
  “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全球商业》:今天的对谈,你谈到许多从经商之道,是否呼应你在今年(2007年)汕头大学的演讲中所说“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你说若能“拈出这四句话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的好”。尤其,“不疾而速”这句话特别有意思……?
  李嘉诚: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有这个很多资料,很多困难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如果你没有主意,怎么样“不疾而速”?
  “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我们现在大概有25万个员工,分布在55个国家,而我们员工大部分在西方国家,如果你没有良好制度,你没有足够时间去管理。
  兼具以上四种因素(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成功的蓝图自然展现。
  《全球商业》:所以你能做到“不疾而速”,其实是在风险管理、信息收集、财务准备齐备了,遇到机会,才能“一击即中”。你如何把这样的成功心法,传授给你的后代?
  李嘉诚:我告诉我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very kind,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金发碧眼的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被称为“家庭主妇和公司领袖的独特混合体”。她处事低调,衣着朴素,在8平方英尺大小的办公室中工作;她喜欢与儿童相关的产业,拨弄花花草草;还一不小心把一个不起眼的在线跳蚤市场——电子港湾(eBay),变成了闻名全球的网络交易中心。
  eBay的崛起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性在担任eBay首席执行官7年以来使这家互联网公司成为历史上增值最快的企业,营业收入由570万美元升至32亿美元。小到减肥药丸、芭比娃娃、桌子、天花板灯、手表等小玩意,大到宝马汽车和工业设备等大型产品,都可以在eBay上买卖。
  1998年,正是网络发展最高潮的阶段,惠特曼走进这家互联网公司。当时的eBay只有30多个人,没有一间独立办公室,大家都坐在一个大的办公室隔成的一个个小单间里。“加入eBay之前,我已经有20年没有坐过小单间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打击。”惠特曼笑言那段时光。在查看了公司每月增长速度超过30%、毛利率高达85%的财务报表后,她欣然入职。
  她被称为“第五等管理者”,意即谦卑、平易近人的管理者,他们一向果断坚决,常把成绩归于下属。《时代周刊》称她是“最具有冒险精神的新型拍卖英雄”。但很多研发出身的人并不欣赏她的风格,认为她过于传统。
  “我到eBay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找到这个公司做得好的方面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新CEO,到一个公司先找哪儿不足再进行整改。”惠特曼说。
  当时,eBay月平均增长速度已达到70%,有这样的增长速度的公司一定有它的成功之道。然后我针对一些不足的地方进行了小小的改进,其中一块就是营销,即如何使客户更加了解这个公司。
  “我无所谓架子,更看重事情的结果。”惠特曼经常亲自回复电话、阅读来自eBay用户的电子邮件,还参与eBay的网络交易。“我的一个儿子需要比尼娃娃,我就会在eBay上购买。我还出售孩子们不再需要的课本。”
  惠特曼始终坚持网站应该收费,以确保卖家能够不断地把好产品卖出去。这一策略在美国的确获得了巨大成功。
  败走中国
  惠特曼从不对公众遮掩她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偏好:“5-10年内,中国一定会成为eBay最大的市场,其投资重要性排名全球第一位。”她的长子甚至一直生活在北京,会说流利的汉语。
  在完成对易趣的收购后,中国很快成为eBay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惠特曼强硬地表示,在中国市场,eBay易趣“只能赢,不能输”。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甚至许诺:“易趣中国团队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eBay在中国就成功了。日,eBay和TOM在上海宣布双方将合资成立电子商务公司,eBay持有合资公司49%股份,而TOM在线持股51%。这标志着eBay撤出中国市场,eBay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3年多的市场霸主之争以淘宝网的胜出而告终。
  惠特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对接eBay全球交易平台的过程中,竞争对手抓到了可乘之机。我们……遇到了强大而灵活的竞争对手。”
  究其原因,是惠特曼简单复制了国外经验,选择现阶段只占少数的对国际电子商务交易有浓厚兴趣的客户作为目标客户,形成认知盲点,市场份额拱手让人。而淘宝网则正确选择了主流目标客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另外,淘宝网用免费策略破坏了eBay的盈利模式,抓住对手“避害”而迟迟不愿回应的动机弱点,让淘宝网的优势不断扩大。在长时间经历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痛苦后,eBay最后宣布取消交易服务费,但大势已去。
  热衷商业
  惠特曼不喜欢谈论“权力”,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是我,是我们的客户创造了eBay。”出生于“哈佛世家”的惠特曼,家族中有多位哈佛校友。她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经济学,后就读于哈佛商学院。出于对商业的莫大兴趣,上世纪70年代,她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热衷于迪斯科,而是天天请人把《华尔街日报》送到宿舍去。
  “是的,我非常热衷于商业,这是我的兴趣!”她总是这样说。
  “我希望做一个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艺术家,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你很难想象它已经与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站到了统一平台上,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并且看着它壮大,这是一件相当令人兴奋的事情。”
  从哈佛毕业,她进入宝洁公司负责品牌经营管理,之后到迪士尼公司主管战略规划。由于工作业绩卓著,被任命为迪士尼消费品部高级营销副总裁。在此期间,她负责管理迪士尼主要业务的关键领域,建立垂直整合的迪士尼出版业务,为迪士尼进入书籍出版业制定策略,并领导了公司对《探索》杂志的并购。
  此前,她曾任哈斯布罗有限公司学前部总经理,负责两个世界著名儿童品牌——“Playskool”和“Mr. Potato Head”的全球管理和营销。年,惠特曼担任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品公司FTD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志:4192篇
评论:22441条
分类:35个
标签:739个
网站运行:3289天
最后更新: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激励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