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逆回购收益计算是利好吗?有什么好的债券型基金推荐?

逆回购促收益率小幅下行 基金谨慎看好今年债市机会_债券资讯_理财频道_全景网
逆回购促收益率小幅下行 基金谨慎看好今年债市机会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的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在时隔一年之后重新启用逆回购操作,受此影响债券市场成交活跃,整体收益率继续小幅下行。但对于今年债市的投资机会,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整体上来看难以再现2014年的大级别行情,监管层降杠杆以及城投债风险成为压制债市上涨的重要因素,除非降息真的来临,债市或迎来一波反弹。
  债券收益率小幅下行
  债券基金在2014年迎来大年,虽然遇到一些负面因素比如从“超日债”违约、兑付,再到债券回购新规引发债市大面积去杠杆抛盘,但货币政策宽松却带来一场债市的盛宴。银河证券数据统计,去年全年317只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达到了20%,整体收益和混合基金相当,其中有50只基金收益率超过了30%。
  进入2015年,债券基金明显上涨乏力,收益率维持在相对高位。上周央行重启逆回购,令收益率出现小幅下行。不过,基金经理对债市收益率后续的下行空间并不十分乐观,今年债市或难复制去年的单边行情,更多呈现震荡走势。低通胀、宽货币的宏观环境对债券市场有利,让高等级债券信用利差回归至历史均值,投资及交易价值有所体现。但城投债的风险仍在积聚,地方政府债务甄别结果始终是压制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瑞银的一份报告指出,展望当前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基本面对债市的影响预计偏中性,主导市场的力量将在流动性方面。随着春节逐渐临近,利率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降的动力会有所减弱,市场交易兴趣可能下降,投资者在现券市场应主要防御资金面波动带来的风险。
  机构维持谨慎乐观
  银行专家认为,临近春节,2月份资金面仍有可能出现波动。货币政策上,央行已经通过逆回购表明了放松的态度,未来进一步放松是大势所趋。债市总体行情向好,不过短期流动性波动可能会造成收益率有所起伏,建议以持券为主,如果收益率出现短暂反弹,可以积极加仓,博取春节后的交易性机会。
  华商稳固添利基金经理张永志认为,2015年债券市场仍有很多投资机会。首先,信用债市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安全品种。中国的债券市场从1998年发展至今已近20年历史,信用债从未出现过违约状况,也就是说信用债实际上是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但回报率比较高的一个产品。其次,2015年债券市场依然有降息降准的预期,对于传统的国债和金融债而言,也有一个较好的价格上涨预期,这为债券基金提供了一个超额收益的手段。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逆回购利好有限 期债短期谨慎|利率|债券|债券市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逆回购利好有限 期债短期谨慎
   □本报记者 张勤峰
   25日,国债期货先扬后抑,央行逆回购带来的刺激昙花一现,市场情绪平复后,回归弱势盘整。市场人士指出,在流动性总体宽裕背景下,逆回购的重启意味着短期内降准可能性有所下降,总量政策或继续处于观察期;政策调控重点日趋转向“宽信用”、“稳增长”,经济基本面的潜在不利影响在积累,短期内对国债期货仍需保持谨慎。
   期债反攻昙花一现
   25日,国债期货先扬后抑,日内波动较大。从主力合约走势上看,五年期TF1509合约早盘低开高走,上午十时左右最高摸至96.595元,涨幅为0.5%,随后转向横盘震荡,午后出现回调,期价逐级走低,最终翻绿,收在96元整数位置,全天微跌0.10%;十年期主力合约T1509表现类似,尾盘收在94.80元,全天微跌0.09%。
   由于日内行情反复,投资者分歧较大,昨日国债期货交投明显放量。据统计,五年期合约共成交11172手,较前一日的5662手接近翻了一番;十年期合约共成交3848手,则较前一日的1510手增加1.5倍。
   现货市场方面,昨日现券成交利率略微有所下行,总体仍延续了近期的盘整格局。据WIND资讯数据,25日银行间市场上,待偿期接近十年的国债150005成交利率继续持稳于3.60%,接近七年的150007微跌2基点至3.48%,接近五年的150003微跌2基点至3.19%。
   昨日资金市场紧张局面有进一步改善。一方面,6月第二轮IPO申购资金继续解冻,打新资金回款增加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央行在临近季末时点,重启7天逆回购操作,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当天,银行间回购市场利率纷纷止涨。
   总量政策停摆 上涨概率下降
   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为4月下旬以来首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预期,且安抚资金面的色彩浓厚,减轻了市场对短期流动性的担忧,是国债期货昨日早盘低开高走的主要原因。不过,期价随后回落,说明市场很快恢复理性。
   分析指出,7天央行逆回购直接针对半年末关口,降低了短期流动性波动风险,但此举也引起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关注。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央行重启逆回购可能意味着短期内不会再行降准。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市场对降准的预期较强,是因为降准既可对冲流动性年中季节性收紧,又呼应降低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要求,可一举两得。但央行选择了逆回购操作,缓解了货币市场燃眉之急,使得短期内再行降准的可能性确实有所下降。而由于央行逆回购时效短、利率随行就市,对流动性的影响远不及降准,且此次操作具有临时应急特征,跨季后会否延续存在很大疑问。加上7月份存准补缴、企业缴税等季节性因素不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较难恢复到4、5月份时非常宽裕的状态。因此,从中期的角度来看,此次逆回购对债券市场的利好刺激非常有限。
   总之,债券供给和基本面的不利影响仍存,而总量宽松政策的停摆进一步降低债券市场趋势性上涨的概率,短期内,债券期、现市场很可能延续弱势,需适当谨慎。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逆回购利好有限 期债短期谨慎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25日,国债期货先扬后抑,央行逆回购带来的刺激昙花一现,市场情绪平复后,回归弱势盘整。市场人士指出,在流动性总体宽裕背景下,逆回购的重启意味着短期内降准可能性有所下降,总量政策或继续处于观察期;政策调控重点日趋转向“宽信用”、“稳增长”,经济基本面的潜在不利影响在积累,短期内对国债期货仍需保持谨慎。  期债反攻昙花一现  25日,国债期货先扬后抑,日内波动较大。从主力合约走势上看,五年期TF1509合约早盘低开高走,上午十时左右最高摸至96.595元,涨幅为0.5%,随后转向横盘震荡,午后出现回调,期价逐级走低,最终翻绿,收在96元整数位置,全天微跌0.10%;十年期主力合约T1509表现类似,尾盘收在94.80元,全天微跌0.09%。  由于日内行情反复,投资者分歧较大,昨日国债期货交投明显放量。据统计,五年期合约共成交11172手,较前一日的5662手接近翻了一番;十年期合约共成交3848手,则较前一日的1510手增加1.5倍。  现货市场方面,昨日现券成交利率略微有所下行,总体仍延续了近期的盘整格局。据WIND资讯数据,25日银行间市场上,待偿期接近十年的国债150005成交利率继续持稳于3.60%,接近七年的150007微跌2基点至3.48%,接近五年的150003微跌2基点至3.19%。  昨日资金市场紧张局面有进一步改善。一方面,6月第二轮IPO申购资金继续解冻,打新资金回款增加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央行在临近季末时点,重启7天逆回购操作,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当天,银行间回购市场利率纷纷止涨。  作者:张勤峰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陈彦娇)
原标题:逆回购利好有限 期债短期谨慎
&&&&&&</div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银行下调证券业务杠杆比例正在进行中。首家表态下调证券业务杠杆的当属光大银行,近期至少有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行正酝酿跟进。  降杠杆表现一:多家银行针对单账户组合类机构化产品、定向增发、股票质押回购类产品的配资杠杆已降至1:1,仅少量特殊业务可达1:1.5.  降杠杆表现二:股东增持类产品杠杆最高可达1:2,但需要大股东有兜底协议。  银行资金去杠杆化仍在继续  银行端下调证券业务杠杆比例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据券商中国·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继光大银行本月初将单账户股票组合类结构化优先级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组合类)杠杆比例调整为不超过1:1以来,近期又有至少一家国有大行和多家股份行下调资金杠杆。  目前,上述银行的各类配资产品杠杆一般基本不超过1:1.5,而政策层面大力支持的股东增持以及董监高增持类产品,在上市公司资质良好且有大股东兜底的前提下,配资杠杆最高可以达到1:2.  就在8月4日,一则光大银行股票二级市场配资业务重新开启的消息,一度引业界纷纷猜测,有说法称,这是光大银行重启配资业务,但光大方面则坚称,该行旨在降杠杆,对单账户股票组合类结构化优先级的投资,杠杆比例最高不超过1:1。对于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的机构优先级投资,杠杆比例一般也不超过1:1.  从目前多家股份行和国有大行的跟进情况看,银行资金降杠杆有望全面铺开。  股票质押率进一步下调  除了降杠杆,银行亦在其他涉及二级市场业务上加强了风控。据券商中国。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多家银行近期再次下调了股权质押质押率,主板股票质押率目前基本不会超过三成,而这显然远远低于前期的质押率水平,而中小创的质押率则更低,一般采取一司一议的原则,个别优质公司质押率可达30%。  本轮大跌前后,大部分银行和券商都将中小创类公司的质押率调低至30%,主板公司则基本维持在40%~50%之间。  银行降杠杆有望全面铺开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某国有大行前期已经将二级市场配资业务审批权由分行层面收归总行,即分行依旧负责客户客户开发和维护,但杠杆比例以及其他风控内容总行严格把关。在一位资深行业人士看来,前期股市下跌,不少银行的二级市场配资业务触及警示线和平仓线,近期市场亦不稳定,总行层面把关,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控风险,银行层面降杠杆也将至上而下。  城商行的情况则略有不同,一家城商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就向记者坦言,他所在资产管理部相对独立,相关业务都是线下自己做,不以总行客户为主,策略比较灵活,一般会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调整,“不排除以后多家银行在降杠杆上同时行动。”  从增持配资业务来看,目前银行业务开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据一家大行资管部资本市场业务负责人说,股东增持产品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有价无市”,虽然政策驱使下,银行普遍给予支持政策,但因行情不稳定等因素,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动力稍显不足。  银行政策调整体现后市预期  银行的二级市场配资业务现在已经非常市场化,从具体政策的变化可以一窥银行对后市的判断和预期,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在此项业务中份额最大,本次调整以来,上述两家银行多次调整其配资报价和风控要求。  光大银行早于今年年初已经开始风控行动。  先是在2015年1月底,光大银行总行向各分行传达了加强股票配资业务风控的决定,股票结构化产品最高杠杆比例不超过1∶2.5,之前一般不超过1:3;对应警示线、平仓线调整为0.93/0.88,之前为0.92/0.87.  招商银行则在2015年4月初有所调整,将伞形配资最高杠杆比例调整为1:2,对应的预警线和平仓线仍为0.90和0.85,取消原有1:3和1:2.5的杠杆比率。  光大银行在5月中旬进一步降杠杆,也就在这个时间点,光大将配资杠杆进一步调低至1:2。但进入6月下旬,光大银行却逆势将部分产品的配资杠杆从1:2调整到1:2.5,这些产品主要针对部分量化对冲产品,以及一小部分单一结构化产品。  就在8月4日,光大银行做出明确表态,要求单账户股票组合类结构化优先级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组合类)的杠杆比例不超过1:1.  在内的多家银行调降配资杠杆,其中,光大银行配资杠杆调降至一般不超过1:1,大部分银行的配资杠杆不超过1:1.5,股东增持类产品在有兜底协议的前提下杠杆可以达到1:2.(来源:证券时报)[PAGE@默认页1]    据路透社报道,在监管层严控场外配资的政策指导下,光大银行率先调低股票配资杠杆比例至1:1,多家银行亦表示将根据市场表现调整现有1:2的股票杠杆。但债券市场则是另一番风景,银行理财纷纷以高杠杆配资债券类结构化产品。  根据路透看到的资料,某股份制银行正在推出一款包含正回购在内最高达1:9配资的产品。这是一款含优先劣后级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为债券市场各类产品,期限在半年至2年。  “债市收入低,以前大家不重视。但股市调整以来,债市投资因为稳健,大概多了两成。”另一家商业银行人士也称,债市风险小,所以杠杆大。  上述股份行人士称,假如一笔业务利息7%,银行成本6%,那么投资人就净收益1个点,放大9倍就是9个点,加上其原有资金7%的收益,就撬动了16%的收益。  银行理财配资债券品种丰富  资料显示,上述股份行二级市场债券投资的标的极为丰富,有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中期票据等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债券品种,还有现金、银行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债券逆回购等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纯债券型基金等证券投资基金,及债券正回购。  业内人士分析,资管计划通过期限错配,以短期资金配长债的方式在债券二级市场赚取利差,亦或是对于债市牛市预期的表现。  “银行此业务是在帮投资者赌牛市,从而赚取固定收益。如果是从赌牛市角度看,成本6%的钱也可能有人愿意要,毕竟这个融资的稳定性比较好。”某券商人士指出。  而另一业内人士称,银行强势,压迫资产,要求高收益,从而二级市场债券的利率也下不来。  中债登数据显示,多数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中短期票据等收益曲线维持在4%以上,而A级以上的企业债收益率曲线最高达攀升到13%以上。  路透周五报导,中国银行间债市周五早盘现券强势不改,10年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再下约3个基点(bp);资金在股债市间的重新配置仍在进行中,理财资金等源源不断进入债市维系高涨人气,后市若新增资金不断,现券仍有继续走强空间。  光大银行  路透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光大银行近期已调低配资业务的杠杆比例至1:1,并重启了此前一度暂停的深圳分行配资业务。  “光大(总行)没有叫停过配资业务,个别分行前期这块业务做得比较猛,受股市下跌行情影响比较大,出于自身风控考虑,有过一阵暂停。”一权威人士称。  另有光大银行相关人士亦证实了深圳分行近日重启配资业务,以及总行调整配资业务准入政策和报价的通知。  根据该通知,单账户股票二级市场组合类投资杠杆比例不超过1:1,预警线0.8,平仓线为0.75;单只个股的持仓上限不超过该股总股本的4.99%;单一主板、中小板股票持仓比例不超过产品净值的20%等。 [PAGE@默认页2]    股灾已经过去,但其惨烈程度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千股连续跌停之后,上演的千股停牌不得不令人反思。这到底是上市公司“仗义”,还是大股东自保的无奈之举?这需要从股权质押说起。事实上,股权质押业务今年一直很火热,但它真正受到大面积关注却是从上个月开始。  国金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股权质押次数为1853次,2014年下半年股权质押次数为2395次,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股权质押次数为3016次。股权质押行为次数上体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市场存量在押市值约为3.2万亿元。经济导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截至5日,今年共有近千家公司进行股权质押,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1/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8日大盘回升之前,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已经有近百家已触及股权质押的警戒线,甚至平仓线。由此看来,便不难理解千股停牌,甚至有上市公司希望媒体报道负面以停牌的情况。而作为最终资金来源的银行,是这场股灾中全民恐慌背后更揪心的角色。  质押热情未减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融资手段之一,股权质押对股价的影响本无所谓利好或者利空,但一部分个股今年出现了频繁质押,值得关注。自7月以来,截至8月5日共发生了546次股权质押,涉及上市公司357家,合计质押股权125.09亿股,涉及参考市值2342.8亿元。甚至出现上市公司半年被质押14单股权以及单次质押股数占比超过50%的案例,  比如,昆百大A从今年1月份开始被公司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和第八大股东合计质押了7次股权,合计被质押股权2.51亿股,占总股本的64.77%。巨龙管业和华信国际则在年内分别被质押了14次和4次,其中巨龙管业的一次股权质押在质押不到一个月后进行了解押。巨龙管业和华信国际,年内分别被质押了1.43亿股和7.21亿股,质押股数占比分别为63.42%和60.14%。  清水源则是7月份最抢眼的股权质押案例。7月14日,清水源的控股股东王志清将其持有的3400万股一次性质押给了中原证券,占清水源总股本的50.97%,并且是王志清持有的全部清水源股权,质押期限为3年,是目前单笔质押股数占比最高的案例。  而根据导报记者梳理的数据,目前山东上市公司中质押比例超过30%的就至少有4家,其中包括鲁亿通等。  7月18日,山东鲁亿通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股东刘明达本次将其持有的限售流通股396万股质押给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截至18日,刘明达持有公司股份6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0%。上述此次质押的396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0%,占公司总股本的4.5%。值得注意的是,刘明达已累计质押股份561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85%,占公司总股本的6.375%。而作为上市不足6个月的新股,鲁亿通已有34.49%的股权被质押。  “经历过千股求停牌躲避平仓的风险,上市公司股东应该提高警惕,不要盲目高比例质押股权。”齐鲁证券分析师对导报记者分析,在系统风险出现的时候,如果之前质押比例过高,相关股东将会面临无质押物可补的情况,很有可能被强制平仓,进而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地位。  银行很揪心  抛开股东的控制权,在股市大风大浪中更为揪心的是作为资金最终来源的银行。导报记者了解到,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再次升温不同,银行的风控措施在不断收紧。不仅多次下调配资杠杆,部分银行和券商的股权质押业务质押率也有所下调。  近日,导报记者了解到,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近期针对单账户组合类结构化业务、定向增发、股票质押回购、股东增持等产品的配资杠杆有所降低,即从之前的部分产品可达到1:2降至一般不超过1:1。此外,6月末多家银行已从总行层面要求各分支对股权质押授信情况进行风险排查,在近期震荡市背景下,不少银行再次调降了质押率。  “质押率并没有统一规定,具体看上市公司的情况。但近期质押率在整体下调,即使主板蓝筹股,质押率一般也不会超过四成。”山东一家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业务人员告诉导报记者。  多家国有行、城商行以及股份行人士也表示,前期股权质押业务比较激进的部分银行已调低质押率,甚至管理层层面不再鼓励此项业务。  据悉,券商也于近期收紧了股权质押业务。“之前有不少券商股权质押业务触及平仓线。目前,大部分券商要求折算率乘以质押股票股价要小于股票净资产,主板质押率一般也在三成左右。”山东一位券商资管部人士说。(来源:经济导报)[PAGE@默认页3] (来源:证券时报)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逆回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券逆回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