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网上买卖银行卡非法买卖自查qq群

315晚会曝光名单 网上随意买一张别人丢失的身份证 轻松办理银行卡-财经频道-齐鲁晚报网
315晚会曝光名单 网上随意买一张别人丢失的身份证 轻松办理银行卡
核心提示: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惊人内幕:网上买一张别人丢失的身份证,拿去四大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可轻松办理银行卡......
【银行存惊天漏洞:你正沦为成洗钱帮凶......】诈骗犯到底咋洗钱?他们从网上购买一套真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电话卡=成功用此转移财产。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银行卡哪来的?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惊人内幕:网上买一张别人丢失的身份证,拿去四大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可轻松办理银行卡......
2014年,许多人都收到过显示为10086积分兑换现金的短信,而这样一条伪基站发来的诈骗短信让很多受害人损失惨重。
广州的何小姐按照短信提示操作后,她银行卡里的5万多元钱竟然不翼而飞!
深圳的李女士也因为这样一条短信,银行卡里的6000多元被莫名其妙地转走。
同样因为一条短信,无锡的王女士损失了43万元。
一条短信真的可以把银行卡里的钱盗走吗?这些钱又是怎样被盗走的?来看央视财经记者的调查。
原来这些显示为10086的短信里,都隐藏着一个高仿的移动营业厅钓鱼网站,受害人填写的所有信息会全部显示在网站的后台上。
更恐怖的是,这个钓鱼网站背后还潜伏着一个木马病毒,它能够拦截银行发给用户的所有短信,并悄悄地转发到骗子的手机上。
利用钓鱼网站获得用户银行卡信息,再通过木马病毒截获短信验证码,骗子可以迅速为受害人开通手机银行和快捷支付等功能,就这样受害人银行卡里的存款完全被骗子所掌控了。
那么骗子究竟是如何将银行卡里的钱转移出来的呢?
央视财经记者发现在一些QQ群里,有人在公开兜售身份证和银行卡。
在一位卖家的QQ空间里,几百张身份证被拍照上传供买家任意挑选。每张价格200元左右。
这位卖家告诉记者,他每年能够卖出4、5千张身份证,其中大部分被用来办理银行卡。
不仅身份证公开买卖,甚至连同用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也可以成套出售。
在网上像这样公开买卖身份证和银行卡的QQ群,可以轻松的找到几十个。
网络上卖的银行卡是真的吗?
随后,通过一位卖家记者购买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套银行卡。
这些银行卡,除了开户人的身份证以外,还包括网银U盾和绑定的联通手机卡,经过测试这些银行卡的网银、转帐、支付等功能一应俱全。
那么这些功能齐全的银行卡究竟是怎么办出来的?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
用买来的身份证真的可以办理银行卡吗?
【一点就知道:知身边事;一点就找到:找到你所在的城市最好吃最好玩的。】
壹点在你身边,欢迎下载体验
责任编辑:朱业勤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银行卡在网上被公开叫卖 被指可用于洗钱诈骗等
“太吓人了,恨不得藏着掖着的银行卡,真有胆大的,在网上公开卖这东西,有人买吗?拿着身份证到银行不就办了,不是自己的名字,买它干什么?这肯定违法。”日前,长春市民李先生用手机上网时,无意间看到“银行卡”售卖商家发布的信息,抛出一连串疑问。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线索,新文化记者展开调查。
查询:银行卡在网上公开卖
在QQ群加群搜索栏中,记者输入“卡”关键字,在两页结果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以银行卡、借记卡出售为名的“群”。
在群图片中,记者发现,商家并不避讳售卖银行卡信息和联系方式,对各类卡的附带功能解释得也是相当直白。
其中,一个为吉林市卖家所建的群中,一位周姓卖家,提供工、农、建、中、邮、民生、光大等银行,全新银行卡,带网银、U盾、身份证原件、开户资料,方便走账送礼,快递代收货款。并留有电话号码和QQ号。
而在国内某分类信息网站中,也能找到类似商家。
暗访: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在QQ上与卖家进行了对话。
记者表示想购买普通借记卡,问卖家是否可以提供,真实性如何保证。
自称“卡交易”的卖家说:“好不好用得问银行,卡不是我做出来的,带有身份证(信息)、银行卡U盾开户单(资料),建行的有货,工行的没有货,建行一张卡700元。”
对于办理一张同类普通借记卡,本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从未有过卡类业务、首次开户用户,开卡免费,只收5元钱工本费。
而另一个名为“石头”的卖家也表示,可以提供各类银行卡,诚心买,价格可议。
对话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销售的银行卡形式多为捆绑,除了卡,还包括开通的网银、身份证信息、开户资料,主流报价400元~1000元不等。可见,这已经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解释:用于洗钱等不法行为
拿着身份证,到各银行网点,能轻松开户和开通各类功能的银行卡,为啥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卡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位本地金融界人士道出其中秘密。“非法买卖的银行卡、身份证信息等,可用于洗钱、逃税、诈骗、送礼和网上开店刷信用。”他说。
那么,卖家口中如此多银行卡从何而来?他表示,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利益为引诱,诱骗学历较低、辨知能力不强、年龄较小或偏大的市民,主动开户获取相关信息;第二类是圈内同业收购一些老旧银行卡;第三类是批量购买遗失或被盗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件,然后办理银行卡;第四类通过非常手段,从“银行内部”靠关系获得。
打击: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五部门已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4月25日,由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等6个单位主办,中国银联吉林分公司承办,长春17家银行共同参与的“整治银行卡非法买卖”主题宣传活动,在长春市红旗街某商场门前举行。中国银联吉林分公司总经理马天实和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记者了解到,对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问题,我省的整治、宣导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市民遇到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如何处理
1.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自己的网银登录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并将卡片磁条毁损。
2.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承担法律责任。
3.持卡人一旦发现买卖银行卡和身份证的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责任编辑:朗拿度
上一篇: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您好,分享的企鹅
警方揭开买卖“银行卡套餐”背后利益链
[摘要]仅需600元至1200元不等就能网上买到一套银行卡、他人身份证、手机卡、U盾等“银行卡套餐”,涉案的千余张银行卡流向全国各地。仅需600元至1200元不等的价格就能在互联网+上购买到一套包括银行卡、他人身份证、手机卡、U盾、开户申请单等在内的“银行卡套餐”,涉案的千余张银行卡流向全国各地。5月29日,记者获悉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历时5个月,破获这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目前,该案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已被南通警方移交当地检察机关提请逮捕。从办卡、收卡、卖卡、用卡……这起案件浮现出一条庞大的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黑色利益链条。经证实,这些冒用他人身份证骗领的银行卡,功能齐全,多用于通讯网络诈骗、集资诈骗、贩毒、洗钱、传销、行贿、受贿以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领域。冒名办卡,两起“简单”案件揭开跨省大案日,南通市公安局接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电话称,一名办卡人员的相貌特征与身份证不符,民警随即将该男子卢某抓获。第2天,南通市通州区也发现有人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抓获一名办卡人员罗某。然而两人的交代出奇的一致:在路上捡到一张身份证,想办张银行卡自己用。“难道真有这么巧?”这两起看似简单的案件,引起了办案民警的注意。随后,当地警方对该两人的行踪进行了调查。确定两人是在案发前2天刚来到南通,同行的还有3名男子。为了确定另外3名男子的身份,侦查员花了一周时间。原来,该办卡组的“领队”叶某极为警觉,为了逃避警方追查,平时就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流窜作案。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伙专门冒名办理银行卡的“业务员”,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个专业犯罪团伙。通过进一步侦查发现,该案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以冯某、江某、叶某等人为冒名办理银行卡的源头,初步估计涉案银行卡数量超过500张。为了彻底摧毁整个犯罪网络,公安部经侦局于4月12日决定由南通作为发起地和主战场,在湖南 、上海 、江苏、云南 、福建 、湖北 、江西、广西 、广东 、辽宁 、河北等12个省市发起全国集群战役。截止目前,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另有2人被上网追逃。流动性大,犯罪团伙成员呈现年轻化趋势据负责办理该案的民警叶剑平介绍,每个办卡小组的背后,都有一个缜密的地下利益链,不仅包括收卡人、卖卡人和用卡人,另外还有一方专门提供身份证和手机卡。南通警方查明,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4月,犯罪嫌疑人钱某、张某、刘某等人,租住在湖南长沙某小区,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各地销售包括银行卡、他人身份证、手机卡、U盾以及开户申请单在内的“银行卡套餐”,从中获利。该团伙中的下线冯某、江某等人雇用叶某、冯某某等人为办卡组的领队,由江某提供资金并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身份证和手机卡,冯某负责招募办卡组领队和培训。再由领队自行招募办卡业务员,并带领办卡业务员前往各地的银行网点冒名办理银行卡。据犯罪嫌疑人交代,每办理一个“银行卡套餐”,办卡业务员将从领队那里获得100元报酬,冯某、江某等人则以25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最终,该团伙以600元至1200元的价格通过互联网对外出售。南通警方抓获的办卡组领队叶某,出生于1990年,江西赣州人,酷爱上网。他从2012年开始冒充他人身份骗领银行卡,后成为领队。期间,叶某多次被公安机关抓获,曾因妨害信用卡管理被判刑。释放后仍不思悔改,重操旧业。“来钱快,又轻松。”叶某的同伙告诉记者,他们每人每天一般能办4张银行卡,“从业者”以80后、90后居多。为了逃避警方打击,犯罪团伙在多个省市流窜作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转移作案地点,涉及江苏、上海、湖北、浙江等省份。另据江某交代,作案用的身份证及配套的手机卡,均是以较低的价格通过他人购买而来。根据线索,南通警方调查发现,在多地火车站附近的确有人兜售他人身份证及利用他人身份证办理的手机卡。销往全国,用卡人多为“下游”犯罪分子通过调取相关网店销售数据以及快递公司的信息,南通警方初步统计,该犯罪团伙已对外非法出售的银行卡多达千余张,购买者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那到底是谁在购买这些假冒他人身份骗领的银行卡呢?“几乎每天都有人买。”据该案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出售或办理银行卡的信息,一旦有人咨询,则通过QQ详谈,最后在淘宝网店以其他商品的名义进行交易。至于对方购买这些银行卡的用途,从不过问。而据南通警方调查发现,目前,本案中大部分银行卡均流向广西宾阳、湖南娄底以及云南等通讯网络诈骗、贩毒等高危地区,还有一些银行卡疑似被用来从事洗钱、集资诈骗、传销、行贿、受贿等犯罪活动。办案民警在对其中一张银行卡的去向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该银行卡被购买后“沉寂”多日,今年1月16日上午,被转入2万余元后,在辽宁大连的自动柜员机上被人迅速分9笔取走。后经核实,当天,汇款人何女士遭遇通讯网络诈骗,被骗走2万余元。“这表明,很多人之所以购买银行卡,主要是为了违法犯罪或转移资金时,避免暴露自己。”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卢瑞华分析认为,网上非法买卖银行的背后,隐藏了更多的犯罪。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这些银行卡作案,企图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接下来,我们还要将相关案件线索移交给各地警方。”关注服务号“我爱理财”,获取最实用的理财信息,玩“荐股擂台”游戏,与股神PK!网友交流可加大粤财经网友交流QQ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广州已堵得没有“交通高峰期”,部分主干道从早7点堵到晚10点。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浮动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卖个人信息qq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