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朋友圈图片伤不完更新多到看不完时,来看看Facebook是怎么优化信息流的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另外,朋友圈会在多大程度上,抢占用户使用微博的时间?
按时间排序
101 个回答
私密,小清新,个人欣赏,分享给自己知道的人。哪像微博各种假
先说说微博吧。微博本身是个好东西。如果一个人有思想有文采有趣,那么他的东西可以借助微博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迅速得到很多人的回馈。他可以就很多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和分布在全国全世界的网友互动,他不需要知道他们是谁,只是就观点本身讨论而在中国社会呢,大部分人没有独立思想,肚子里没墨水,写也写不出什么东西,那么,他能做什么呢,就是晒呗,晒一下自己吃了什么买了什么穿了什么去了哪些地方,本身微博是一个谁都不认识谁的地方,谁关心你的个人生活啊。这样,他就会觉得冷清,没意思——因为他除了晒私生活,什么也不会但是,朋友圈就真的是一个“晒”的好地方啊
在朋友圈里活跃的都是在微博上得不到更多反馈的。
我身边的朋友来看,写给朋友看得吃饭拍个照,到此一游拍个照,转鸡汤文,这几件事凡是开始用朋友圈的几乎都100%抛弃了微博,80%这类事情不再用qzone。如果朋友圈有了web版,哇,简直可以100%抛弃微博和qzone了。
微信一般大家都挂着。我身边不少朋友在大部分时间用微信代替手机qq,将微信好友精简,以达到即时通信且占用太多时间影响工作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有什么想发表的都会直接发表到朋友圈而不是重新打开一个什么客户端。除非空闲时间远大于发一条信息浏览前三屏TL所需要的时长,不然大家是不会发到微博的。而如果同步,又不能及时反馈,自然热度降低。对于学生党以及职场新人来说,人人网又是一个必要的信息交流中心,他和微信都占有移动应用的优先权。毕竟,大家会首先关注身边的事。
最近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尝试着在朋友圈发帖子,全是生活中朋友特别迅速的反馈,而且没有其他信息干扰下互动欲望也比较强。私密的我都在path上,但普及率真心低。
个人觉得就是上传照片很顺手,拍的日常照片想和朋友分享,光这两点就够秒杀微博了。
1.移动性:微博主要在于刷,在好友/单纯的粉丝刷的过程中,发现你的成本本身就很高。使用频率高的人,关注的人一定很多(关注少一半不会关注你),自然发现你更新的机会不大;使用频率低的,关注的虽然集中,但刷新频率低或者回复互动的习惯没有形成,自然也没有形成互动。而微信就截然不同,将聊天和社交分开,同时设定了天然的滤镜,将无关的人做了初级过滤,而且在权限上也做了设置。(虽然微博也推出了分组微博,但由于分组习惯没有形成,所以相应功能也未能得到推广应用)。2.导流性:初期使用朋友圈的人少,分享的互动性很低。用户对于分享的媒介并不在意,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足够多的听众,可以满足分享需求就足够让他迁移到另一个平台。而且尝鲜、抢先的观念很受互联网多事屌丝用户的拥簇。同时,微信的扩张趋势,逐渐突破的1亿、几亿用户量;各种微博大V在长微博后面都要留下自己的微信号导流都引导着用户在往微信跑,仿佛你不玩微信就被时代所唾弃,这是自认为“潮人”的屌丝所不能接受的。综上,两大点,想到了再补充。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我想先从这个题目本身的内容上去描述一下我的想法(不一定对,大家相互学习吧)题目中有三个要点:1.身边
2.越来越多
3.微信的朋友圈1. 身边(很简单的概念):最亲密的生活朋友圈(这里就是很亲密的强关系双向关系)2. 越来越多:随着微信用户越来越多,很多的用户把自己的强关系链上的好友关系都纷纷转移到朋友圈上了。原因:(1) 微信推广的的确很厉害,充分利用了QQ链条吸收了很多QQ上的关系复制到微信上。 (2) 朋友圈在移动端上发力的确非常的厉害(跟生活随时嵌入到一起),拍摄图片——& 滤镜——& 写状态——&上传 或者 写状态——&上传。 这一系列简短的动作直接帮助用户从QQ心情上生活状态表达到微信朋友圈的生活状态表达提供了及其便利的条件。(3) QQ中包含了生活中太多的不需要情感,生活状态分享者(例如自己以前的老师,自己的长辈,自己的同事(有年龄分层,职业分层等)。 所以转入了朋友圈,这里是非常私密,情感关系很强,乐于show自己的生活在他们面前。)...(欢迎补充)3.微信的朋友圈: 微信的朋友圈是感情,生活,状态
私密性很强的强关系分享圈。这里是show自己的平台。我理解的是:这里的朋友圈地位 是和 几年前QQ状态(空间)的地位是一致的。另外,朋友圈会在多大程度上,抢占用户使用微博的时间?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的空闲时间都是有限的。时间就那么多,空闲时间的抢占就很重要了。微博是高度媒体的一个平台,很多人说他是社交(是的,以前我也承认它是个社交。但是也是传媒社交(弱关系))。微博的成功是基于在自己的媒体的强项,利用大量累积的名人效应,去发展大量的粉丝全体。 By the way, 一直有人说 如果王兴的饭否能够不被屏蔽,就不会有新浪微博,但是我不这样看,新浪有太强的媒体资源,我们细看一下,微博自始至终走的都是媒体人的道路,每天的最热的话题,名人的宣传,各类发生的事件,哪一类是属于社交的?都是媒体。所以饭否不会影响新浪微博的发展。当然生活没有如果...回到主题,用户在微博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低到一定点的时候肯定会停下来的(或者是缓慢的跌)。因为新浪这些人也不会傻的做傻事,但是最近来看,阿里的进入导致了广告推广,这个的确挺恶心的,但是绝对不是致命的稻草。新浪最好媒体,最好宣传平台才是它的救命稻草。终于断断续续码完字了,下班了,女朋友来接,幸福的孩子吃饭去喽!
我现在就是越来越喜欢朋友圈而对于人人和微博只是刷一下看看别人的动态不会在上面更新自己的动态。简单的分享一下我对人人,微博和朋友圈的不同看法。1、人人首先,最近来访的这个功能有好有不好。我到现在想看前男友的人人都没看过一眼,已经两年了,就是因为有最近来访。当然看到我中学喜欢的男神来过我的主页我还是很高兴(笑)。一个最重要的不用人人的原因是!!!人人已经被老师侵犯了,中学时代老师就潜入人人还公开批评学生关于热门事件的讨论内容。到了大学因为一些事件,大学老师也侵入了人人。各种烦人事我就不累述了。总之为了躲避老师们的阴险目光我几乎不在人人更新我的动态了。其次,人人的新鲜事已经被各种分享淹没了。我现在上人人只看特别关注,看完就下线。一看到几年前的段子还不停的反复的出现在新鲜事里我就乳酸。虽然加了各种同学,但完全没有拉近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我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们的近况,他们的近况就已经被各种垃圾分享淹没成了旧闻(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两分钟)。2、微博和人人相似的状况。漫天的广告和垃圾转载,一些公众人物经常在上面秀下线毁了我原本对他们的一些好感。当然通过分组可以过滤很多信息,所以我还是乐意看的。但是最近!!!新浪官方制造的信息无法屏蔽真的太烦了!!!一进客户端就看到消息那里角标至少是2以上。还很开心的想到底是什么留言评论转载呢~~~一点进去一看结果是各种"新浪xx"的信息就觉得莫名的火大。还有各种垃圾广告垃圾私信就不多说了。我开开心心的在微博更新我的状态时,一个坏心眼的学长通过扒我的微博向老师告状我是一个贪玩不好学的人,然后老师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我一没翘课二没欠作业只不过是喜欢放假的时候到处跑而已)。这件事让我非常不爽,于是也懒得用微博了。3、朋友圈首先,对于我来说微信几乎代替了短信的位置。有了群发后,很多事需要用微信通知,你不得不加很多人(讨厌的人比如上面那个学长,同学同事老师家长上司)。朋友圈满足了你可以和别人有效联系的同时,不让不喜欢的人侵入你的私生活。在朋友圈你能够很方便的管理你的私生活的公开程度。基于这一点,我坚决反对开放朋友圈的权限。朋友圈真正的拉近了我和朋友们的距离。这一点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明。对于我来说,只有向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近况并得到关注才是有意义的交流。
这只是个错觉吧……
因为周围的朋友也在用
腾讯的比新浪的靠谱。
微信继QQ之后已成功成为大众平台 而朋友圈也就成了掌上版的QQ空间
很多人说到微博,就我身边的人来说,微博和朋友圈,后者的应用更要广泛一些。朋友圈分享的内容更多的是个人的私密,关于对发布消息的评论,朋友圈和微信有着不同点,微信可以看到在你朋友关系之外的评论内容,而微信却只可以看到你的好友所写的评论,从这一点来说微信的朋友圈还是更加私密的,再譬如说朋友圈的照片发布,陌生人只能够看到十张照片...另外有微博的大家都知道,微博是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来获得信息了解的,这在一方面形成了攀比心理,当然不是指全部人,我了解到的朋友都有类似的情节,有的人会关注到粉丝的数目,我个人也觉得这种落差不是很好...毕竟每个人都有言语的自由,你会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安慰和鼓励...再一点,微博是很多元化的平台,大家关注的都是各类明星人物,而朋友圈的关注内容更多的则是熟悉的身边人,不同于微博的被认证的。(我的朋友如是说)新浪微博在去年推出了会员制度,从免费走向了付费,因为我本人也不太用微博,所以也不太喜欢这个新业务...总而言之,微信的朋友圈较于微博来说,有着广泛的用户,其信息的发布也更加私密安全,信息共享也比较满足人们的要求。
拜托!装逼炫耀难道不是在熟人面前才能体现我意义吗?不停刷新就是要看那些看到我的装逼和哪些又在装逼了!
朋友圈更佳 因为私密性强,微博更多是媒介关系,但现在各种硬广好烦人!我的朋友圈互动性远高于微博
朋友圈提供更好的广告位:朋友圈的整体信息较少,发布的图片/文字更容易被阅读到,或者说微博平台会把单条微博淹没,广告效果和传播预期更高。
啦啦啦 我觉得我周围用朋友圈的人好典型啊塞班用户:朋友圈 走开 卡死啦----------------以下女安卓低端用户:不好意思,微信都不怎么开苹果用户 中端安卓用户:心灵鸡汤重灾区啊-------------以下男安卓:没有任何心情分享 只有 2次元世界分享苹果:呃 我周边男的好像没有苹果 至少微信里面没有-----------------吃货女安卓:分享频率很高苹果:不好意思 没有此类朋友-----------吃货男说的就是我啦,微信和微博同频率的。不过我吃货内容是朋友圈,扯皮内容是微博-------------微博和微信同时都有的:我都没怎么见她更新啊 两个都没怎么更新-----------------------顺便我觉得,微博男孩子比较多,朋友圈女孩子比较多。微信照片信息比较多,微博文字信息比较多。-------------------------------------------------------------然后我觉得 微博是媒体属性 类似cctv 朋友圈是本地社交 类似主题patty。其实和百度贴吧似的。
微信出来就开始用,朋友圈一周前才第一次使用,还是因为测试Android版本的9Cut然后进去看了半天,果然应了那句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微信朋友圈真是,啥都有啊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信息流广告爆发,社交成重要关键词--百度百家
信息流广告爆发,社交成重要关键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广告行业也悄然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崛起让信息流广告成为了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受此影响,国内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今日头条、知乎等资讯、社交类APP也开始推出信息流广告,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信息流广告将成为互联网广告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广告行业也悄然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崛起让信息流广告成为了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受此影响,国内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今日头条、知乎等资讯、社交类APP也开始推出信息流广告,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信息流广告将成为互联网广告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
虽然关键词广告和视频广告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信息流广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越来越多企业将认识到这种全新广告形式的价值所在。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喜欢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社交、购物、获取资讯等需求,由于移动端屏幕相对较小,对传统互联网广告而言这点屏幕资源将显得捉襟见肘,而信息流广告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实现了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既然微博和微信都推出了信息流广告服务,接下来,我们不妨分享一些案例,看看信息流广告究竟是如何发挥价值的。微博早在2012年就率先试水信息流广告,算是国内最先探索信息流广告的移动平台,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微博到底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借鉴。
联想携手微博打造的摩托罗拉回归中国微博首秀就是典型案例。双方合作创造了微博首条橙V信息流广告,这也是微博信息流广告最新的产品形式。这则广告由联想高级副总裁刘军所发布,其中植入了#军哥随手送#话题,以每天送出一台MOTO X为噱头吸引网友。据了解,该广告投放24小时内,阅读量增长超过100万,达到632万;投放之后刘军的粉丝增加了10%,而且,其中不乏大量竞品用户。在这种背景下,MOTO X首发三天在微博上即拥有超256万提及量。 &
信息流广告的形式也最大限度的释放了微博在社交层面上的传播优势,而粉丝头条、粉丝通、品牌速递、微博精选等产品的推出也大大巩固了微博在信息流广告领域的地位。从实际案例来看,捷豹去年在微博进行了品牌速递的信息流广告投放,在5天内共创造了4000万次信息流曝光,3000万次话题阅读量,70万次互动,50万次视频播放,堪称信息流广告的标杆案例,品牌速递正是通过微博社交传播上的优势,实现多级裂变的传播。目标用户看到广告内容并产生互动后,相关微博会继续展示给关注该用户的粉丝,帮助广告主更全面多样的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交流,极大地增加了品牌曝光度。
再来看看微信,实际上微信对信息流广告的涉足时间并不长,在1月25日晚,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才正式亮相,以类似朋友圈原创内容形式展现,品牌包括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
对微信方面而言,这第一次投放信息流广告颇费了一番周折,什么样的内容才会更容易被接受?动态还是静态,什么形式不会打扰用户?什么时间投放?等等,都将关乎首次投放的成败。所以,在形式上看,朋友圈第一波广告选择和普通好友的图文朋友圈接近,都是文字配图片,只是附加了“推广”标识,以及“查看详情”的H5链接,可点击进入。很明显,这是为了让用户能更容易接受一些。当然,本次投放的亮点在于,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这三个广告主让大家联系到高富帅、中产、屌丝三个关键词,因此,网友的传播也围绕这些层面进行了衍生,使得本次广告投放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二次传播效果。
实际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广告的突出效果,自25日20:45上线至27日早9:00,vivo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投放数据如下:1、vivo广告的总曝光量接近1.55亿.2、用户点击vivo的logo/点“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3、vivo官方微信增加关注超过22万。不过,此次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投方中可以明显看到,奔驰、奥迪的消费者,不断的收到vivo和可口可乐的信息,却唯独让宝马缺席,多少有点儿让人谛笑皆非。
对比微信和微博我们不难看出,在诸多APP中,微信和微博在做信息流广告方面最有潜力,二者都具备海量的用户,在用户活跃度和用户使用时长两项指标上都相当出色,而且都具备社交属性,用户很容易通过社交服务对信息流广告进行二次传播,并引发更激烈的话题讨论,从而使信息流广告的波及范围更广、效果更持久。相信在两大平台的推动下,信息流广告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
当然,除上述两大平台之外,今日头条、知乎等其他内容APP也引入了信息流广告,不过相比微信和微博,由于这些APP在社交方面都会是未来发展中的桎梏,因此,很难通过用户互动提升广告效果,好在这些APP用户量很大,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用户使用频次下,广告展示率也并不算低。
可以断定的是,信息流广告已然成为当前互联网广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形式,而社交层面的基因则是实现广告最终效果的关键一环,社交不是一切,但社交却给予了信息流广告引爆的绝佳土壤,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信息流广告,得社交者得天下。
阅读:136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65
阅读:1206
阅读:34万
阅读:18万
阅读:15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北京时间日凌晨1点,苹果在旧金山苹果公司总部...
寻找中国创客
商业观察家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深圳-3月27日在线直播-3月17日已结束上海 4月23日
阅读(6262)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本文是FREES互联网团队成员覃超与徐万鸿进行的一场 Ask Me Anything。徐是前 Facebook 新闻流排序组的资深工程师,在今年9月回国出任神州专车 CTO。本文中他们聊的是关于 Facebook 的 Growth Hacking 策略、反垃圾信息系统、信息流排序,以及为什么选择回国参与创业。
所谓新闻流排序(news feed ranking),指的是 Facebook 的一项看家本领:用户每天会收到两三千条新鲜事,却只会阅读前 50 至 100 条。利用机器学习将用户最想看的内容排到最前面,从而提高粘性和日活。
这固然是一篇着重技术的文章,所在公司 Facebook 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这并不妨碍创业者从中得到经验。利用 A/B 测试作为迭代方法,借助 Growth Hacking 的核心——数据来驱动开发,新员工的入职宣讲……这些做法都体现了这位社交之王不同维度的文化所在:精神层面注重实现梦想,统一目标;而这一目标下放到微观层面,就是对于数据的尊重。
Facebook利用Sigma 系统做了什么?
我第一次去Facebook工作的时候,当时专注于用户增长的 VP 负责宣讲。他说将来全球所有人都会使用 Facebook,这家公司将来会成为万亿美元的公司,这让我印象很深刻。公司的所有人都很兴奋,对设定的目标有非常大的信心。他们的工作使命感非常强,非常专注。
这是Facebook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在 Facebook 的 site-integrity (站点完整性) 组工作了两年。当时 Facebook 有很多的垃圾私信、垃圾信息,就像人人、微博上有各种广告、垃圾链接。有些用户的账号被盗用了,会使用个人页面发送垃圾短信、广告、病毒,还有一些不受欢迎的朋友请求。我会处理所有类似这些涉及到影响用户体验的东西。
Facebook 使用了一个叫做 sigma 的系统来抵制这些垃圾信息。这个系统安装在 2000 多台机器上面,Facebook 用户做的任何事情,都会经过 sigma 系统分析处理,比如评论、链接、朋友请求,都会被这个系统进行判断,是正常行为、滥用行为还是有问题的行为。
利用 Sigma 系统,Facebook 会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和清理。
举个例子说,比如发送朋友请求,Facebook 的系统会自动判断一下:如果这个人的朋友请求都被别人拒绝了,他再发送朋友请求是不会被批准的。如果一个人发送的朋友请求十个有九个都被拒绝了,那么他下一次的朋友请求就会被系统拒绝。
当然这个系统还有其他的判断信号。
它是一个机器学习系统,通过你之前发的朋友请求拒绝概率高低来判断你被拒绝的概率有多高。
如果这个比率很高,Facebook 会让你进行手机短信或其他方式认证,来验证是软件还是真人发送的,以此判断你是不是真的要发送朋友请求,比如你发出的朋友请求对象与你没有任何共同好友,那就可能是一个不合理的请求。
基本上,你在 Facebook 上做的任何事情,都会经过这个系统来分析、预测、决定是否允许你发出信息,借此希望会减少生态圈中的骚扰行为。当时 Facebook 每天有上百亿次的信息发生要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判断。
机器学习是Sigma 系统的核心
Sigma 系统中有些是人为规则也有机器算法,请求通过和拒绝就是一个迅捷数据组(Scrum)。任务通过,则说明这个任务是一个对机器学习来说的正样本,被拒绝则是一个负样本,很像 0 和 1。
比如发送朋友请求如果被接受,y 值是 1,如果被拒绝就是 0。如果是评论和点赞,系统就能寻找 y 值,用户发送的不当信息就会被删除。
而机器学习是整个 Sigma 系统的核心。
另外一个方法是通过一些异常行为的分析、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分析用户的异常行为。
比如一个人发的同样类型评论非常多,所有评论里都有一个相似链接,这就非常有问题。正常操作不会在不同人的主页上留同样的评论,这显然属于异常行为,我们不会允许。
新闻流是Facebook最重要的产品
我工作两年之后选择去了这个组。
“排序” 指的是信息流的顺序。它决定了打开你的 Facebook 朋友圈,你的信息流是个什么样子,信息的位置。每个人产生的内容、新闻会有两三千个,用户只能看到 50-100 个。你需要把两三千个最好地展示出来。有些我们不给用户显示,比如你喜欢游戏,你的朋友不喜欢。
我 2012 年刚去的时候,新闻流排序组只有五六个人,尽管这可能是公司最大的机器学习系统,最核心的产品。每天有十亿多人上线,每个用户花 40 分钟在 Facebook 上,其中一半时间都花在新闻流上。Facebook 大部分收入来自新闻流广告。比如说,移动广告收入占所有广告的 70%,而其中所有的移动的广告都来自新闻流。不管是从用户的停留时间,还是收入来说,新闻流都是最重要的产品。
新闻流是 Facebook 最重要的产品,直接决定了用户所看到的内容。
做好新闻流排序是很难的问题,因为用户在新闻流上的行为有很多种,不只是传统广告点击或者不点击这一种操作,用户可以在新闻流里赞、评论、分享或者隐藏这个新闻流,也可以播放视频。我需要理解用户喜欢什么东西,评论、分享什么东西,想看什么样的视频。理解用户的兴趣所在,根据我们的讯息把最好的东西放在新闻流的最前面。
以国内的社交媒体作对比来说,微信的朋友圈是所有内容全部显示,它不需要排序,是因为朋友圈容量不是特别多,大家可以看完所有的内容。朋友越来越多的话,没有时间把分享看完,排序是必然的事情。你会很容易漏掉很重要人的图片,它们迅速埋没在大部分你不感兴趣的内容了。
Facebook 之前也是全部显示,慢慢到后来用户是看不完所有的信息的。如果不做排序,把最好的服务挑出来的话,用户不会愿意访问新闻流,因为他看到很多不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的部分他已经没有时间找出来了。从不排序到排序是必然的过程,你的朋友越来越多,公众页面越来越多,排序是必然的。
比如说新浪微博没有做排序,有些细节杂乱无章,他们测试过,但是做得不太好。所以放弃了。微信的朋友圈也会到要做排序的阶段。Facebook 不只是排序,还会隐藏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你的朋友玩过 Candy Crush 游戏,但可能你本身不玩任何游戏,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就没有意义。Facebook 就不会给你显示这些内容——“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社交媒体的碎片化已成事实。只有采取更好的排序手段,推送给用户更精准的内容,才能提高平台停留时间,加强粘性。
新闻流排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基本上,新闻流是从两三千条内容里面,挑出了 四五十 个。按照每个内容打分,分高的内容排在最前面。每个内容、照片、分享或者状态,我们会预测一些概率值,比如你点赞的概率,评论、分享的概率。每个用户的行为,比如点赞、分享、评论,系统都会给权值。评这些用户行为概率是通过机器学习来系统计算的。如果用户对某个内容点赞、评论或者分享,说明用户愿意看到这个内容,对内容产生了反馈。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是我的好友,你上传了 100 张照片,我点赞了 20 次,那么点赞概率就是 20%。我们知道每个用户以前对哪些内容点赞、评论,这些都是我们的训练样本。我们通过学习用户的历史行为,进行相同类型、相同个人的未来行为预测,因为用户短期行为不会大幅变化,过去对哪些东西进行评论,将来也很有可能对相似内容进行评论。
对用户内容的预测
很多人关心,是否可以针对用户内容来进行预测?比如分析用户发了什么样的文字或者图片?这是可以的。如果是图片我们可以抽取图片特点,对图片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图片的主题,打上相应的标签,用机器来识别这些图片。现在在做相应的工作。Facebook 有 AI 实验室,可以对图片进行内容识别。
那么,Facebook 该如何检测这套算法的有效性呢?该如何进行更新迭代?
其实,这可以通过 A/B 测试来实现。我们会抽取 1% 用户进行新的算法,1%进行旧的算法。如果新的算法下用户每天点赞、评论或者分享次数增长了,那说明新的算法更好。我们就把新的算法发布给所有的用户。我们主要的核心目标是:让日活跃用户更多,停留时间更长,访问 Facebook 更频繁。
A/B 测试是很好的迭代方法。建立起核心指标,进行 A/B 测试,看新的改动能否提高核心指标,提高就发布,没有提高就不用发布。这很像 Growth hacking,当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 DAU。如果用户喜欢你的新闻流,就会更频繁访问,最终目的还是在线时长和日活跃用户。
A/B 测试是 Facebook 用来测试迭代可行性的手段,目前峰瑞资本所投资的吆喝科技,想让初创企业也能使用到这一技术。
“我已经没法看完所有朋友圈的内容”
我已经没法看完所有朋友圈内容了。一种改进方法是排序,把最好的内容放最前面,通过你以前点赞的内容,来学习你关心的内容,比如你女朋友发的东西你都会点赞。另外一种改进方法叫做 “内容置顶”(Story bumped)。有时候我早上起来刷微信,会看不完,只看了一小部分。过一会儿再刷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了。
Facebook 的内容置顶功能会把你没有看完的东西再放到上面去再次推送给你。
微信是知道哪些内容你没看过的,我有很多在美国的朋友,朋友圈会有很多内容,上班前看不完只看了一部分。再刷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新的东西出来了,我也没有关心没看完的东西,朋友发的照片。Facebook 的 “内容置顶” 把很重要的、还没看的、有点旧的内容放在朋友圈前面,让你再看一眼,怕你漏掉重要的内容。
在九月份的时候我加入神州专车担任 CTO,从事业角度来说,我希望把从 Facebook 学到的公司文化、技术带回中国。中国在计算机行业上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国内的产品质量上和美国产品已经相当了,比如微信,Facebook 的产品经理也学习了微信里面的功能。再往后面看几年的话,中国有机会赶上美国。
计算机学科已经成熟,创造力在慢慢变好。很多初创企业尝试不同的想法,中国的创业者是美国的好多倍,都在尝试不同的想法,会诞生出成功的公司。技术上,中国正在逼近美国,甚至会超越美国。长远来看,中国的计算机行业、互联网行业,应该是有潜力成为世界上互联网行业最好的国家。
作者:峰瑞资本
原文地址:/news/201512/psxvXwy9Ya5fD6lg.html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社群,集媒体、教育、招聘、社群活动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woshipm。成立5年以来举办线上活动500余场,线下活动数百场,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重庆、厦门、福州等城市,在互联网业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社区目前拥有300万忠实粉丝,其中产品经理占比50万, 中国75%的产品经理都在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