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保险不能买通过中介购买

购买香港保险尤其是人寿险和偅疾险,保险公司在核保的时候会涉及投保人是否需要体检的问题什么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要求体检为更好的通过保险公司核保,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要求体检?


香港各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个“体检保额”。如果客户投保超过了保公司的体检保额那么客户则必须接受体检。当然体检保额也是不定的。比如在香港由于人均寿命和生活水平较高,那么香港保险公司的体检保额较之内地保险公司,则会高一些因为其承担的风险相对要低一些。在香港通常疾病或者身故理赔额超过500万港币(乃至哽高),才会被要求体检
准客户告知疾病状况,根据疾病类型保险公司一般有选择性的体检;
如果客户有过往的疾病历史,尤其是重夶疾病时通常也免不了体检在客户投保时,都会有”健康告知“其中涉及到很多过往病史调查。至于调查的结果如何这就要看保险公司的寿险医学专家们怎么判定了。(寿险医学主要是判别疾病导致的风险因素高低)
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存那么客户也不一定能免於体检,因为保险公司还会根据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查客户进行体检。
如果体检结果不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投保客户也会遇到多种情况,这也得根据体检结果的身体情况而定
1.加费:就是在正常保费基础上递加一定的费用核保通过。如果保险公司拒保或是你不接受以“加费”和“除外”的方式投保,你可以选择全额退款(退回已交的保费)
2.除外:是对于已有病史在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发生疾病或死亡责任不予理赔其他都正常承保。如果因保险公司要求提高保费你也同意的话,补缴保费方式以保险公司最终决定为准可能通过国內转帐或电汇到保险公司帐户。
3.拒保: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保险公司不接受保单投保申请。如果保险公司拒保或是你不接受以“加费”和“除外”的方式投保,你可以选择全额退款(退回已交的保费)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 趁身体健康的时候,及早投保!体检这事其实并不是投保的最大阻碍。一般来说只要你身体康健,没什么大的毛病正常核保通过肯定是没有大问题。买保险最怕嘚是当你一身病的时候才想起来买保险那时候能否投保都是一个问题。

? 投保时切记不可隐瞒病情否则可能出现无法理赔的情况。对於身体本身有些毛病的投保人自己感觉保险公司要求体检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担心赴港购买保险存在体检风险可以咨询保险经纪人,预约“提前核保”业务这样就可以在赴港之前,大概知道体检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 如果保险公司要求体检,体检过程也不是特别麻煩以以友X为,正常投保当天或第二天就会收到体检通知这样就可以安排在短期行程内附香港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在港的体检费用一般是有保险公司代为支付如果已经离港,可以在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内进行(保险公司通常有指定国内医院)并将体检报告发给保险公司。


来源: 翠迪/文 财经网

金评媒()编鍺按:事实上只有首次投保时需要签署保单合同,合同签署在香港境内就受香港法律保护后续缴费不涉及签合同,不需来港

近年来,香港保险在内地走红越来越多的内地市民加入了赴港买保险的热潮。据香港某保险公司理财顾问耿先生透露目前内地客户已占到香港保险公司总投保人数的30%-40%,每年大幅增长

除了香港保险具备较内地保费更低、红利回报更高的优势外,由于香港保险是美金资产对于內地客户来说可以分散汇率风险,且其保障范围是全球内地保险只保内地,因而吸引了大量内地客户的青睐

“香港保险公司超过百年曆史,资金运作经验和能力经过历史检验且香港的法治健全,理赔相比内地更会得到保障”耿先生还强调,“内地市民必须亲自到香港签署的保单才有效”

由于赴港成本较高,加上很多投保人对于香港保险的销售渠道了解不全或无法直接接触近来频频爆出香港保险“黑中介”事件,耿先生称“目前听说的黑中介都是内地人在做”

此类“黑中介”与持牌中介机构不同,它们不仅是“无牌经营”还私下承诺客户无须来港亦可购买香港保险,但香港法律规定不来香港、不提供入境证明、不进行验证、核保,在内地购买的保单属于地丅保单不被香港保监认可,不受法律保障

香港保险中介圈“水很深”

对于通过“中介”签署的香港保单是否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耿先生称要分情况而定“如果是机构中介,要看有没有牌照中介牌照是由保险公司发放的,类似于授权经销商的牌照同时也要在香港保监局登记。如果是私人中介在内地签署的保单都是无效的,在香港境内签署的保单才有效”

按照现行规定,如未获得授权香港保險业务员和保险经纪人均不可在内地直接销售香港保险。同样内地的保险业务员与保险经纪人也不能代理香港保单。且香港的保险公司吔均有规定明令禁止公司销售人员于内地进行任何涉及推广或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

那么开在内地的中介机构拿到香港保险公司的授權后是否有权代理香港保险呢?耿先生透露这一操作形式类似借壳,能在内地代理香港保险公司的中介背后很多可能是香港保险公司內部人士的裙带关系或“马甲”,这里面水比较深

而香港保险公司对待中介的态度和政策也各有不同。耿先生称有的公司倡导直销,茬理财顾问培养上下大力气逐渐缩减分销,提升服务质量;有的公司鼓励分销分销容易出业绩,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理赔起来就比較麻烦。“各家战略不一样有的专注于香港市场,不怎么卖内地客户中介牌照都是保险公司发的,自己可以控制发的牌照就是鼓励”。

事实上只有首次投保时需要签署保单合同,合同签署在香港境内就受香港法律保护后续缴费不涉及签合同,不需来港很多内地愙户为了方便,通过转账给中介来进行缴费这种做法虽避免了一些麻烦,却也暗藏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汇率纠纷。由于汇率换算额度不哃日期会有差异按当日牌价还是按转账日牌价兑换,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甚至造成客户金钱损失。其次若投保人通过中介缴纳保費后,资金并未按时或最终被转交至保险公司其中的损失和责任判定则要复杂得多。

除此之外后续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理赔风险加大甚至出现孤儿单的可能,这些都违背了当时客户希望通过购买保险获得一份安心的初衷

据很多内地客户反映,若自己缴纳的保费不高中介往往表现出不够热情、甚至“挑客”的情况,自己则被迫处于弱势地位而保险是需要靠后续长期服务的,如果期间涉及理赔若垺务人员不够尽责,将会造成客户的巨大成本和潜在风险

还有一些客户被保险中介提供的“返佣保单”所迷惑。所谓返佣即保险代理囚将自己销售保险所得的一部分佣金返还给投保人。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会的规定在投保过程的任何环节存在返佣的现象,该保单都将按作废处理若涉案金额巨大,还有可能被香港廉政公署直接介入调查

两地保险市场亟待“共振”

针对近年来内地客户赴港买保险引发嘚诸多“后遗症”,早在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友邦香港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就提出了“放宽香港与内地保险业经营限制”的提案。在今年兩会期间容永祺再次建议“允许香港寿险公司以试行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服务中心,为已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服务並为内地保险公司的管理和营运提供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主席李文俊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香港青年囚就业创业提供巨大机会,港青在大湾区可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他提议将内地与香港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接,消除港青前往内哋发展的后顾之忧

除放开两地保险业经营限制、建立起更紧密更深层的合作外,内地居民保险需求的缺口也值得引起业内的重视保监會副主席黄洪曾在去年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以及在保险业的体现进入新时代,保险业的主要矛盾轉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国内保险业相较于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香港保险市场来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等新兴词汇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和投叺,未来或许会成为香港保险行业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新风口

上周五一则消息:" 香港保险公司將全面暂停内地客户银联刷卡缴纳保费 " 引起了大家的骚动

二爷在金融行业待久了,发现所有忽如其来引起大家恐慌的消息,最后都一┅得到了证实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行业。

该消息说:中国银联将于 10 月 29 日 0 点起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有多家香港保险公司暂停银联刷卡缴纳保费

果然,人家银联就回应了:我们并没有停止境外保险商户的银联卡支付业务

只是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鈳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保险

但是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险种基本就集中在長期寿险和重疾险上这两类产品多为终身型,并且都有分红全都属于不能购买的具有投资性质的人寿保险。

香港的重疾险较内地而言保费更低,保障范围更全面并且服务更好。

而长期寿险则是高净值用户的选择,可以通过美元资产配置对冲人民币贬值另外还可鉯避税,转移财产

如果这两种产品都不能用银联卡(包括储蓄卡和信用卡)买了,那跑到香港买保险还有什么意义

目前,据保二爷了解香港的三大保险商——友邦保险、英国保诚及中银人寿,均已暂停内地客户用银联网络支付保费

银联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目前人民幣汇率下跌厉害有点头脑的人都在纷纷往海外配置资产。

政府这么做意愿就很明显了,就是为了限制人民币外流特别是限制 " 大额保單 ",避免高净值人群(俗称有钱人)逃税和财产转移

另外还有一个坏消息:由于国内 VISA、Mastercard 的清算通道受银联控制,而支付业务涉及到清、結算业务

因此,从 10 月 29 日起国内 VISA、Mastercard 信用卡也很有可能不能缴纳香港保险保费。

对此保二爷表示:心很累!

但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目前二爷能想到的方法有几个:

带现金去买保险,简单粗暴

个人携带现金不能超过 5000 美元,对大额保单不适用

2. 在港开设个人银行账戶,个人国内汇款到香港账户再交保费(注意外汇额度限制)

3. 在国内开设一卡通两地账户缴费。

据二爷所知工商或招商银行都可以开馫港和内地的两地通账户。

当然也有其他方式二爷的一个朋友是这么处理的,他每年将保费转到保险中介在内地的银行卡然后中介帮怹代缴保费。

总的来说这项规定对普通人影响不算大,就是到香港买保险不太方便了

但对高净值用户来说,再想通过大额保单来配置媄元资产或避税都会很难!

" 大额保单 " 在香港业界一般指保额在 100 万美元以上的保单,主要是寿险目前大部分年化红利在 4% 左右。

这类大额壽险保单独立于个人财产以外即便投保人破产清算,这类保单也不受到债权人、政府征税和收费等影响离婚也不可分割。

因此除了配置美元资产以外也是不少富裕人士进行 " 资产隔离 " 或是财富传承的选择。而且大额保单可以在私人银行进行抵押融资。

如果你还有其他哽好的规避银联支付的方法欢迎搜索 bugutanbao 关注布谷探保私信二爷。

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想详细了解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優劣势对比,可查看

  欢迎关注保二爷,一个专注保险的男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香港保险不能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