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校招学校风波在线播放后,那一封致歉信对于危机公关有哪些启示呢?

小米公关: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_网易财经
小米公关: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不知道小米的公关何来如此自信的拿出这样一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态度来,也许真的是因为小米太成功让他们产生了和牛逼人混在一起自己也就自然是牛逼人的错觉?
一直都是一个充满话题的公司。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小米有任何风吹草动,总能轻而易举的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让汪峰无地自容。
小米的这种特点得益于他们有一个非常懂策略的老板,一个执行力颇为强大的营销团队,和一群忠实粉丝。于是小米经常会被我大社会化营销圈拿出来作为骗钱的素材对各种山炮土豪强力洗脑:“你知道小米是怎么成功的么?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尽管没有话题就没有社会化营销,然而制造话题并非社会化营销的全部。尤其是在这个所有人都在眼巴巴的等着看笑话的今天,对于话题的掌控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这个公司的能力而非营销。
于是,拥有一流营销能力和三流公关水平的小米今天又被挂上了话题榜。
今天的话题来自台湾。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小米公司在去年12月间举办网络购买红米机活动中,虚报商品数量,“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认定其违反公平交易法,对其开出60万新台币的罚单。报道称,“公平交易委员会”表示,台湾小米通讯有限公司去年12月9日、16日与23日共举办3波网络购买红米手机活动,分别开放1万台、1万台、8000台红米机购买,并宣称秒杀,在10分钟、1分多钟、半分钟内销售完毕。 “公平会”表示,小米公司广告给大众印象是,开放购买当日所提供红米手机资格数供均给已预约的消费者抢购完毕。但经“公平会”调查,台湾小米公司于宣称时点所接受的抢购资格数分别为9339个、9492个及7389个,显示该时间点还有红米手机可以供抢购,却未释放供消费者购买,反而径自结束抢购活动,与广告所示不符。“公平会”还发现,小米公司去年12月9日前仅进口1万台红米手机,却在该次活动前另外发放1750个可在12月9日起无需抢购即可直接进入网站购买红米手机的F码,导致首波活动当日备货量有不足的疑虑。“公平会”认为,小米公司公告数量与最终抢购资格数间有落差,且过程中还有预留足够的手机数量给给同时间使用F码的消费者,以达成对持有F码消费者的承诺,但这也代表部分购买资格数被保留未供消费者抢购,排挤消费者抢购机会,使最终抢购资格数显较广告宣称少,与消费者印象有异,因此处60万元罚款。
好了,看懂这条消息了么?
这条消息的大意是:小米在抢购的时候没有放出广告中宣称的手机数量以供抢购,而是提前以F码的形式发放了1750台,影响了“公平交易”,因此处罚60万新台币。
如果按照危机公关的处理路径,小米大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做成长微博一发,这事儿妥妥就推给不懂国情的台巴子。
然而自认为智慧超群的小米公关这次偏要怒秀存在,意图通过一场公关表演让雷老板知道小米的公关并不像外界传说的一般低能。
于是他们拿出了这样一张图。。。。。。
这张充满了凉茶风格的图片表达了小米公司这样几个态度。
“我错了你必须原谅我。”
“我就差30台,这能算事儿么?”
“罚款老子根本不在乎,只要老子卖的好就行。”
“另外我们的创意很无能。。。。。。”
我不知道的何来如此自信的拿出这样一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态度来,也许真的是因为小米太成功让他们产生了和牛逼人混在一起自己也就自然是牛逼人的错觉?
纵观整个事件,公关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小米的行为是否诚信”,而并非你卖出了多少台手机。然而长时间遭受“米黑”舆论压力的小米公关团队却有意无意的把关键问题转移到了手机的销售数量上,意图通过装逼的数字证明小米的手机卖的就是好。
好吧,作为公关狗我其实并不反对挑战公众智商的行为。同样,转移话题也是一种化解舆论危机的常规手段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光知道手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达芬奇拿个铅笔就能画出神一样的男人,哥拿着铅笔就只能画个小人打架。转移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而是一个基于舆情判断,群体分析,表现能力和智商差的综合实力体现。
就这个案例来讲,那就是如何做到既转移了话题,又不被发现。
那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识别一下核心问题:“小米是否诚信?”
那么接下来小米公关应该做的,就是把核心问题转化成具象问题。即,我要承认哪个错误?
在这个案例中,小米表面上需要承认的错误是:我的抢购数量与我的广告标称不符。
这是个诚信的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问题:“小米能不能将F码算进抢购名额?”
这就是个对于规则和概念的解读问题了。
作为一家刚刚进入台湾市场的企业,探索阶段发生的问题自然也就不是不可原谅的,那么这里面可以讲的故事就很多了。如果再把F码的概念导出,加强小米粉丝的优越感,那么想必这样的公关故事更容易获得粉丝甚至路人的支持。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承认在哪个环节犯了错才是最重要的公关策略。
于是自我感觉颇为良好的小米公关团队大大咧咧的对所有人说:“对不起,我们的确少了30台”,然后还大言不惭在后面加了个感叹号。。。。。。。
公关基础目的,是协调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利益。
然而这张仿制的非常粗糙的图片却丝毫没有起到任何协调群体间关系的作用:既没有引起米粉支持自己的欲望,也没有起到引导路人防止转黑的作用,反而是让小米公司赤膊上阵正面回击台湾官方机构,并且自信满满的想要单挑整个“米黑”团。
这样low逼的公关策略和执行居然还有人在回复里捧臭脚,做舆情。不仅把小米公司卖的干干净净,还把“小米粉丝后援会”拉出来代表了一回傻叉。贵司公关这样卖主求荣的高端黑行为真的好么?
公关能力评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回顾小米校招风波:HR代表的是企业,不是个人!
9月22日小米公司在郑州大学的校招宣讲会上,因创新部总监秦涛的一句话,让台下在坐的日语系的学生纷纷离席,并且还导致整个公司像社会公开道歉。。。。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件回顾:
了解事件情况的可自动跳过这个部分
9月22日小米公司校招宣讲会在郑州大学召开,根据郑州大学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小米招聘海报,本次招聘,小米公司拟的招聘要求是“专业不限”。
然鹅。。。。
在宣讲会上,小米公司的秦涛说:“如果你是英语或者阿拉伯语专业都可以来,因为我们有海外市场。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建议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对于学日语的女孩子简直就是嘲讽!)
正是这一席话,刺痛了在场日语系学生。该言论引起在场学生哄堂大笑,但是日语专业学生觉得受到了言语上的侮辱,愤然离场。
小米秦总监这句玩笑之后,连公司董事长@雷军的微博都被攻陷了,微博@比酷里西他要求公开道歉的帖子被转了数万次。
以上是事件回顾全部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人力君一样,注意到这名学生的最后一句话:“。可想小米公司也好不到那里去。。。”细思极恐啊,一个公司、一个优秀的企业形象就毁在一个HR一时间的口无遮拦。。。
当然小米这样的大公司在危机公关上还是反应灵敏的,在事件还未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随即已对涉事员工秦涛在全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并公开道歉:
不过人力君还想说,一个秦涛的失误企业还能擦屁股,如果明天再出第二个秦涛,第三个秦涛,还能这么好收场吗?企业要尽可能避免员工行为企业买单的事件发生,因为每次买单透支的是企业信誉!所以,企业HR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HR的专业素质在于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这没有问题,但是除了专业素质之外的情商以及学习能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秦涛事件,他是一个专业的HR,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HR,至少从对小米的产品了解程度来看他不是。
回想小米的第一批米粉,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学生,到现在为止,大学生也是小米手机的消费主力军,尤其在今年小米请到了吴亦凡做代言人之后,更是吸引了一批年轻迷妹粉丝。。。这些外界都可以看透的信息,他作为一个企业校招的HR如果不明白,而在自己产品消费大群体里打击忠实粉丝,可想这次校招事件对企业形象的损害。。。
或许秦总监平时也是爱开玩笑、讲些黄段子的人。职场上,其实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领导,和这样的领导一起工作,压力大也会因为玩笑感到比较轻松。但错就错在“对象”上,不合时宜的玩笑都是没有分寸,没有素质的。个人的玩笑别人只当你是耍耍嘴瘾就好了,而公众场合就等于给你背后的企业——小米抹黑。
有人说好好说话就是一个人情商的最高表现形式,在每个招聘会上,你代表的是企业,不是个人!别以损害别人为开玩笑的“笑资”。因此,在职场中“会说话”是一项稀缺的能力,太多人都因为自己的耿直和率真栽了不少跟头。
但仔细想“会说话”≠“口才好”,口才好是口吐莲花引经据典,而会说话则是能够跳出自己的视角进行分析和回应的能力,作为HR应该如何做到【好好说话】呢?
能用逻辑不用情感
情感是一样让人不能思考的东西,一旦你感情用事的时候,自己就会不受控制,进而说错话。
你看小米的秦总监就情感化了,而没能用逻辑思考。为什么人家学日语的就要去从事电影事业呢?这不仅是感情用事,而且没有逻辑分析。用逻辑去分析去说话才是最好的办法,而在HR做面试的过程中说话的逻辑线应该是:
看到别人的行动——揣测出他的目的或需求——分析出他的潜在需求——用自己的行为去满足对方的需求——同时还有一个好看的外在姿势,能够得到正向口碑而不是负面的。
只有学会用逻辑,才能解决说话中的问题。
打破氛围、控制对话
说白了,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都主动和对方建立关系,这种建立关系不是单纯的搭讪,也不是友好的微笑,而是让别人认识你这个人。
只有克服了自己的羞怯、冷漠、不自信、随遇而安的性格,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可以控制的的交流氛围,进而在对话中掌握主动权,为对话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这样别人才会认为你是一个“会说话”人。
先学捧哏、再学逗哏
大家都看过相声,逗哏(郭德纲)往往都负责说,而捧哏(于谦)往往负责接住这些话,所以要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先学做捧哏是最好的途径。
如果你有了捧哏的心态,你就自然的会把话接住,然后要么回击要么消化要么自黑...当你捧的有经验了,自然会变成一个逗哏,自然你就成为大家身边的开心果,就算说错话大家也都会思考一下其中的几分幽默感。
所以会说话的人,就先学捧哏,再有了颗逗捧自由转的心,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特别会说话了。而不是像此次事件中的秦总监这种,最后伤害了一部分应聘者,对公司的形象也造成影响。
为对方搭台
在对话过程中,要时刻记住,要为对方搭台。为对方搭台需要你具备很好的观察能力。
举个例子:
你发现你身边的朋友好像有心事,不会说话的人往往都观察不到,就算观察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而会说话的人就能够为开口找一个理由,例如,“脸色这么差,肯定是有什么为难事儿吧?”
一句很简单的话,既让对方有想要倾吐的理由,也会让对方感到你的关心。
保护自尊心
我们往往都会遇到例如“求帮忙”等等的事情,有时候这些事还会让人觉得有些许尴尬。人力君建议如果在能力范围之内的还是帮一下吧。
“人性本善”,当员工感觉到来自人事的帮助及关心,自尊心会得到保护,那么在某种心理程度上会让员工对企业有忠诚,换句话说,HR的言行有时候会代表企业文化。
真的会说话的HR,就会说“这个简单,你可以怎么怎么”“没关系的,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这才是一个真正会说话人的表现。
这些都是HR在具备了人资专业素质之外还要学会的小技巧。同时为了自己从事的企业避免出现类似事件,作为HR尤其是校招负责人,你还需要知道校招的必要流程:
当HR确定要参加校园招聘后,这时除了需做好选准人才的源头外,还需要做一个校园招聘计划,建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确定参加人员
⊙确定准备材料
⊙做好企业宣讲会
确定参加人员
如果你招的是工程类大学生,你最好将公司的工程类专业的专家列入在参加之列;如果你招英语类人才,参加校园招聘的人员中一定要有一个至少可以英语对话的人。总之,视招聘学生的专业定参加校园招聘的人员。
确定准备材料
公司的宣传资料要提前准备好,包括公司的介绍,可以做成一个宣传小册子或如一张A4纸大小的资料。旨在在招聘会上快速向学生传递公司信息,因为在招聘会上你根本未有时间向每一个前来咨询的学生说清楚有关公司的介绍,况且也绝对没有时间供你介绍。
其实,在招聘会现场你一定没时间进行测试,但你将学生的资料收集后,筛选出合适者可以在校园内公布进入书面测试的学生名单,因此,你可准备公司的登记表格,心理测试题目,专业知识测试题目等。
做好企业宣讲会
“宣讲会”这个名词对在校大学生来讲一定不陌生,是指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宣传企业的平台,一般在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后要立即与相关院校提出,学校将会在内部网站进行提前一个月宣传,学校为企业安排一个教室进行宣讲。
这时HR最好准备些音像资料,如企业文化、企业风采、工作环境、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若真如此,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百闻不如一见”将成为事实。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小米校招风波持续数日,舆情衰退即将恢复风平浪静之时,媒体报道相关新闻登上日本头条,有当地网民提出抵制诉求,这个关于“日语”的玩笑似乎一下子成了“国际玩笑”。
9月22日20时40分,郑州大学日语专业的一名学生@Vanbless 发布《给雷军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称小米公司于22日在郑州大学举办招聘宣讲会,会上秦涛先生在发言时说到:“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们可以送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但学校就业网上的信息显示此次招聘不限专业。
展开剩余90%
随后经同是郑大日语系同学@比酷里西他 转发,事态进一步扩大,多名网友转发相关微博或参与#小米公司秦涛校园宣讲会上公然歧视日语专业学生#这一话题的发言,要求道歉。
9月23日16时16分,@秦涛繁星点点 发布道歉声明,表示今天上午已经向大家当面道歉,并引以为戒。
9月24日15时9分,@小米公司发言人 发布道歉声明,以后将重点加强内部员工行为准则的培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涉事员工秦涛在全公司进行通报批评。
9月24日11时16分,@人民日报 转发@澎湃新闻 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将近2万条。
通过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建立“小米校招风波”回溯分析方案,时间段为9月22日至26日,微博情感属性显示网民负面情绪占比69.26%,多数网民认为当事人言语不当,有歧视和涉黄的嫌疑,情感博主@槽值 评论“小米招聘讲黄段子歧视日语系女生,别拿无耻当有趣”。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
微博传播深度图显示,@比酷里西他 作为郑州大学日语系专业学生,于22日晚转发朋友给@雷军 的公开信,要求公开道歉,在一定的粉丝基础上获得广大网民支持,微博转发数近3万,微博的爆料性质和明确诉求令网民接力转发增强传播影响力,因此该条微博传播深度达到10层。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
第一阶段:涉嫌专业歧视排挤学生为一不当,公开严肃场合言语轻佻为二不当,高层员工尽失企业文化为三不当。
首先小米公司在宣讲会公告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专业不限”,因此郑州大学许多日语专业的学生慕名而来、积极参与,希望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机会。但秦涛的言论——“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走了”涉嫌专业歧视,一些网友表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不应该被歧视,理应一视同仁,希望秦涛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其次秦涛在宣讲会这种公开严肃的场合,拿在场的学生开低俗的玩笑,言语轻佻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情感。一些网友认为开玩笑活跃气氛是可以理解的,但秦涛的此番言论已经超越了玩笑的界限,可以认为是“人身攻击”,显示其个人素养的欠缺,也有网民总结为“愤青精神用错地方了”。
同时作为创新部负责人(秦涛自称)出席宣讲会,其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形象。秦涛作为公司的高层员工,其公开言论从侧面反映了小米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内核,因此网友有理由质疑小米的企业文化和人才遴选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有网友表示“思想这么狭隘也能当负责人”。
第二阶段:员工主动切割无济于事,企业内部通报被指隔靴搔痒,小米企业文化再蒙阴影。
企业员工发布不当言论导致企业面临公关危机,并不罕见,尤其是大型企业员工众多,难保质素良莠不齐。今年5月,网曝美团内部群聊信息,某员工发布的招聘信息涉嫌歧视,美团随即回应并紧跟着发布正式的辞退决定,但回应时间错过“黄金4小时”,导致舆情持续发酵,一发不可收拾,详见《美团内部群聊信息曝光,网民惊呼毁三观》(点击可阅读)。
同样是招聘时的不当言语,小米的舆情应对可能更逊一筹。首先出面回应的并非小米官方,而是当事人自己,@秦涛繁星点点 在事发第二天通过微博道歉,但是多数网民并不接受。
一来认为道歉内容缺乏诚意、语言含糊,当事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大包大揽”主动与公司切割并没能洗脱公司的责任;二来@秦涛繁星点点 作为私人微博,仅有“86个粉丝”(现有粉丝近1000),熟悉互联网的人都知道,渠道和内容同样重要,在这样窄小的传播范围道歉被认为“几乎等于没有道歉”,有网民呼吁小米官方微博转发扩大传播力度,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其三,部分网民基于“犯错成本”的视角,认为没有惩罚的道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滋生了部分侮辱性反讽评论。
@小米公司发言人 公布的内部通报在时机和处理决定上都未能平息网民的愤怒,没有开除也没有任何处罚、仅仅通报批评被称为“罚酒三杯”式处理。小米创办人、董事长@雷军 一直是微博活跃人物,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回应,一如平常宣传公司的新品和进展。虽然暴力切割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小米官方的“漠视”态度更加坚定了网民对小米企业文化的质疑。
第三阶段: 涉意识形态观点进入舆论中心,舆论分化失焦严重,理性思辨点亮视角盲区。
9月是历史纪念日较为集中的一个月,涉日信息很容易挑动网民的激愤情绪,小米校招风波登上日本雅虎首页后,部分日本网民“上纲上线”将事件升级为意识形态讨论,媒体报道下国内部分网民也即刻响应,本来相对一致的舆论变得复杂多变。
首先,有网民质疑媒体报道断章取义、用词不当,个别网民评论不能代表“日本网民”;其次,有网民调侃小米意外收获海外名气,“网红”企业的发展再进一步;还有网民指出海内外部分网民情绪化抵制的行为如出一辙,或反讽日本对历史置若罔闻。
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前两个阶段有部分网民认为小米员工的言行没有太大问题,是网民主观误解、小题大做,但并没有公开认可小米作为。到了这一阶段,有部分舆论“站队小米”,也有个别人公开支持拒绝日语系学生,但类似观点没有得到太多认同,更多的网民指出小米员工的不当言行损害的是中国学生的机会和利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风波 bd在线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