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拉姆平台它的直淘平台优势在哪里里?

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 作者:徐波

跨文化对话将是世博会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座永恒的展馆(1)


  2010年虎年春节对我而言委实有点不一般。短短两天假期,却让我想了整整48小时,这个虎头虎脑的年份注定对共和国和我本人有着特殊意义。
  再过76天,中华民族期盼百年的世博会将要开幕。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不心潮澎湃?八年漫漫办博征程,加上在驻法使馆申博岁月,中华民族21世纪头10年的光辉道路上居然留下了本人10年浅淡的世博足迹。
  这串长长的足迹里既有如烟往事,更有那难忘的参展方朋友们。我们或在申博时相遇相知,或在办博中结下友谊。随着开园日益临近,记忆闸门似春潮涌动,一泻千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当初驻法使馆作为申博前线指挥部,大伙如何在吴建民大使领导下殚精竭虑赢得胜利。我也想到了办博过程中曾经有过的几多挫折、迷惘和那数不清的成功喜悦。然而,望着参展方巧夺天工的展馆,我不禁自问,这届历史上最大的世博会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依稀感到在那美轮美奂的展馆外,世博会留下的将是更重要的精神遗产。我甚至臆测,此种精神遗产将给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于是,我想到了世博会是中华民族参与人类跨文化对话的一次饕餮盛宴!
  我说跨文化对话饕餮盛宴,绝不是附庸风雅。世博会184天,参展方成千上万办展人员和前来参观的数百万外国参观者将和中国百姓零距离接触,不是跨文化对话又是什么呢?192个参展国家,既是世博参展史奇迹,也正好是联合国成员国数。换言之,上海世博会将就21世纪人类城市化问题召开6个月的联大,各国间相互倾听倾述,不是跨文化交流又是什么?就中国参展而言,除国家馆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地区馆、企业馆内的国资、民企、台资和最佳城市实践区内的中国城市,不是中国社会各届齐上阵,全面参与对外交流又是什么?
  每每想到如此声势浩大的中外大交流的号角就要吹响时,我会在办博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亢奋,并期许着这一饕餮盛宴的早日到来。因此,就如同精彩演出的大幕徐徐拉动前,用一种淡定的心态讲述那些展馆后面的沟通故事,讲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参与中外大交流的历史责任,又使我如鲠在喉,急欲一吐而后快,而分享这些故事就远非是为了满足圈外人的那种好奇心,它更多的是一名世博人或准确地说一名外交战士的社会责任了。
  众所周知,作为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相媲美的世界博览会,一直是主权国家实施公共外交的理想平台。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国无论是作为参展者还是组织者,都将有利于消除与世界沟通赤字,从而塑造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新形象。对于此种公共外交功能,近10年来,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办博团队的负责人都与我分享过。在他们看来,当年他们办博,不仅是本国登上国际舞台的里程碑,更是改造国民精神、树立国民信心的契机。对这些当年的办博人、志愿者来说,更是他们献身国际事务的启蒙课堂。
  在地球变平的21世纪,跨文化沟通不仅丰富了世博会公共外交的职能,也给整个国际展览运动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经济全球化、数字技术、航空革命,在国与国间经济相互依存,人与人交往空前频繁的今天,人类既从未像今天这样自信过,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脆弱。全球化化不了的依然是人类的文化差异。这就如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数千年文化也形成其文化生物链,并构成和谐又五彩斑斓的人类文化。如果说破坏生物多样性将造成人类环境灾难的话,破坏文化多样性就会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出现暴力和战争。

跨文化对话将是世博会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座永恒的展馆(2)


如此,把世博会比作跨文化对话饕餮盛宴,使我们欣赏各类展馆时多了一种分享和交流的维度。就上海世博而言,就是要分享各国城市化成功经验,寻找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但这种倾听和倾述,又使世博会从一国单纯向国际社会的展示逐渐转向参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人类某一特定问题解决方案的集体探索。但囿于历史文化差异,各国从城市化理念到实践千差万别,这种集体探索几乎没有统一答案。这种文化差异既使答案千姿百态,也使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同一件事,笛卡尔的信徒和孔夫子的传人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并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弥补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就是跨文化沟通。
  法国有句谚语,“世界上只有两座山不能见面。”文化差异再大,人是可以交流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交流就好比是架桥工作。桥架好了,两边不来往的人就可以相互走动,相知相爱。桥架不起来,这个世界就永远消除不了误解。
  一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史同样就是这样的架桥史。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学贯中西的农学家徐光启和那位无功而返的马尔戛尼勋爵,三次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沟通两次均与历史失之交臂,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显得格外漫长。在冷峻的英国人看来,东西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哲人辜鸿铭眼中,国人的世界仅是个心化的乾坤。一代枭雄拿破仑干脆将中国称之为一头不能轻易碰的“睡狮”。
  历史星转斗移,30多年来一路崛起的中国不仅瞬间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更使整个世界对这头昔日的睡狮的觉醒速度惊讶,对其未来走势忐忑不安,因而,读懂中国和如何融入世界已是摆在今天中国与世界面前的课题。从此意义上看,世博会提供的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展示,而是在中国和世界之间一次千载难逢的架桥活动,一次与世界的坦诚交流,一次中华民族拥抱世界的历史机遇。如此使命使我常常忆及当初李岚清副总理、*国务委员在摩纳哥最后一次申博陈述时情真意切的话语:“把票投给上海,就是把世界带到上海。”
  正是这种渴望拥抱世界的使命感驱使我从巴黎来到上海,并在2210个日夜里恪尽职守。从加盟办博队伍的第一天起,实录这种拥抱世界的过程成为本人一种挥之不去的想法。
  坦白说,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是幸运的。生逢中华民族盛世,又处在中国与世界对话这一历史节点的最前沿。十年世博对外沟通,让我对博大精深的跨文化对话有了切肤之感,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中国古训又使我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种美丽的职业,沟通同样成为我在多元文化办博环境中的工作方法及存在方式。正是这种沟通与对话,我们创造了世博参展奇迹,赢得世界的尊重。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沟通并非一促而蹴。开山劈路易,架心灵之桥难,否则,我们的世界早就成为伊甸园了?有人曾告诉我,中国人的脑袋是圆的,外国人脑袋是方的,圆脑袋岂能与方脑袋对话?我则坚信,不管圆脑袋,方脑袋,只要都是人脑,就都是可以对话的,况且,人类不同文化间对话存在数千年,世博会叱咤风云一个世纪有半,只不过是全球化时代使这种对话需求变得更紧迫罢了。为此,我真诚地希望通过世博会这样的全民彩排,使我们拥抱世界同时成为地球村里一个人缘好、有魅力、受尊敬的村民,希望那些可爱的80后、90后的海宝一代在这个本属于你们的地球村里做一个理直气壮的世界公民。
  书稿付梓之际,一种走完心路历程后精神释放的*由衷而来。这种*来自内心,源自对家乡的知恩图报。如果不是办博,我本不会阔别24年后重返家乡,也许现正在地球一隅做我那习惯了的外交工作。就人一生而言,十年是不短的人生驿站,而世博留给我那些参展方难忘的人与事将是我一生的财富。在此,我丝毫没有与那些名垂青史的展馆建筑师相比的奢望,更不敢与那些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们相提并论,我唯一的恳求就是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陶醉于各种展馆的精彩时能稍许知道点幕后的故事,关心一下在地球村里人类正在进行的这场跨文化对话。也许,它将成为你世博园区最后一个展馆:一座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我要特别感谢吴建民大使十多年来对我参与跨文化沟通的鼓励和帮助,他致力于国际展览运动,特别是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沟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我终生学习和榜样。我同时要感谢联合国助理秘书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总代表贝楠先生。认识他是我一生的荣幸,而他献身联合国公职40余年,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经验、睿智坚定了我投身这一美丽事业的信心。自然,我更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何承伟总编和本书责任编辑杨婷女士,没有他们二位的支持,此书难以问世。感谢本书美编XXX,美丽新颖的封面设计凸显了本书的文化气息。
  最后,我要特别感激爱妻。她为了世博会这场跨文化对话,放弃外交部工作随我来沪。当我为此书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脑海里还蓦然浮现夫人初来乍到时所面临的语言、生活、工作环境及其所产生的Culture Shock。这样,理解文化差异及其跨文化沟通,如此艰涩的学术语言在寒舍就成为北京人与上海人、“馒头与米饭”等等平淡的生活细节对话。妻子女儿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欣赏差异的家庭氛围给予我工作艰辛后的其乐融融。我想,感激她们母女及亲人们对我关心的朴素语言,如果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就是文化差异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而这种差异又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谨将此书献给有志于献身跨文化沟通的海宝一代!
  2010 年3月18日于浦东寓所

序一: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交流盛会


  很高兴看到徐波同志的这本新作《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一书问世。他请我作序,我欣然同意。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本书有三好:主题好,时机好,内容好。
  主题好。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课题,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大洲之间、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交流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过去跨文化交流只是在部分精英、上层人士之间进行,那么今天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了。以中国为例,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中国累计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不过28万,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然而2009年一年里中国走出国门的人数就高达近5000万人,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近6000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国际交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是第一次。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均受其文化的影响。人类之间的交流既然到了今天如此广泛、深入的程度,学会跨文化的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懂不懂跨文化交流关系太大了,它影响到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影响到一个地区同外界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影响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好坏。
  由于中国长时间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也不长,懂得跨文化交流的人很少。虽然现在懂得跨文化交流的人数在增加,但由于中外交流规模之大,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徐波同志选择以跨文化交流作为主题来写书,这个主题当然是选得好的。
  时机好。徐波同志这本新作将于2010上海世博会举行的时候出版,这个时机太好了。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文化交流的盛会。记得2002年我在巴黎工作时,我们去说服国际展览局的各国代表支持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由之一,就是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本身就是文明对话的典范。毋庸讳言,文明对抗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个难题如何去破解?我看除去对话,别无他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上海又是东西文化交汇、对话富有成果的地方,我们选择上海办2010年世博会,也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对话的进程。这也算是我们对国家、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吧!
  第一届世博会是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世博会举行了70多届,纵观这70多届世博会,规模最大,参展国、参展的国际组织最多的却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展。另一方面,在世博会期间举行的各种文艺演出多达20000多场,世界

界各国都会把本国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拿到上海世博会来演出。各国参展的规模和文艺演出的规模都将是破记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跨文化交流最大的平台。


  预计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将会突破7000万人,通过网络访问上海世博会的可能有上亿人。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想参观世博会的观众,不论是实地参观还是网上浏览,都希望自己是看出门道的人。要看出门道必须要懂得一些跨文化交流。所以,我认为徐波这本新著的出版时机很好。
  内容好。徐波同志为写这本书投入了大量心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徐波的经历是相当丰富的,他在外交部工作了很长时间,在国内干过,也有驻外经验。他参加了世博会的申办,也参加了世博会的筹备工作。他是中国与各国世博运动人士接触最多的少数官员之一,他参加过爱知世博会和萨拉戈萨世博会。而对这两届世博会他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待了较长时间,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徐波是一个善于观察又善于同别人交流的人,他把自己跨文化交流的经历、体会、心得写出来,是有价值的。
  徐波同志在书中说到,世博会架起了一座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我认为,跨文化对话,首先是人与之间的交流。交流促进理解,理解有利于改善国家关系。交流也是生产力,它投入少,产出大。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复兴之中,我们要积极参与人类的跨文化对话,需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善于与世界打交道的人。我希望广大青年读者们,通过上海世博会,积极投身跨文化对话,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促进者。
  因为本书主题好、时机好、内容好,我向大家推荐,我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2010年3月于北京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3)


是的,在不知不觉中,多元文化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
  上海,这个曾以东方巴黎享誉世界的国际都市,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正在拥抱越来越多前来寻梦、淘金、享受、体验东方文化的各种肤色的人,从而使这个中国经济首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据上海的官方统计,长期在沪居住持有“绿卡”的老外高达15万,但实际数字要远远高于此。
  毕业于著名的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上海美国商会主席彭士杰告诉我,在沪美国人超过3万。日本总领事横井裕表示,日本在沪的侨民约5万人,超过在纽约的日本侨民总数,上海已成为日本在海外侨民最集中的城市。法国总领事马捷利同样以十分肯定的口气向我证实,在沪的法国侨民至少1万人,是法国在亚洲侨民最集中的城市,几乎占了法国在华侨民总数的一半。
  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且获得上海荣誉市民白玉兰奖的老外用中国话,且带着总结性的口吻说道,上海就像一个硕大的磁铁,每天吸引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外国人。最近几年,每年约有500万外国游客抵沪,他们都想亲身感受这种东方大都市的魅力和活力。
  1967年,正当6亿中国人处于“*”的极度亢奋之中,加拿大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发表了《媒介即信息》一书。他在书中首次预言,人类社会将会进入地球村的时代。
  让麦克卢汉瞠目结舌的是,当初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现在每年接待上亿人次的外国人(统计包含华人华侨)来华。此外,每年还有万人次的中国人以工作、考察、学习、旅游等原因出国。出国人数之多,几乎快赶上一个欧洲大国的全国人口。
  在这种出国大交流的背景下,还要加上30年来我国向世界派遣的150万留学生大军,且这种出国留学的势头正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出国留学生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中学生到国外上学已司空见惯。
  是的,在地球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人类的五分之一就这样如此大规模与世界无缝对接了。
  然而,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离国人越来越近的同时,跨文化沟通就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13亿国人不能不回答的现实问题。
  (二)殊不知,企业也要跨文化对话
  在这场世界范围的跨文化大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跨文化对话的推手是目前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是柏林墙倒塌后资本流动和贸易自由化两个轮子推动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向前飞速发展,而企业参与全球化活动,反过来又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如同国人渴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样,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Go global)的进程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从联想收购IBM、上海收购双龙到四川腾中重工并购悍马、吉利收购沃尔沃,如同国奥队球员的临门一脚,每次不管是否命中,总是成为国民兴奋的话题。
  与普通公民参与文化对话不同的是,作为一种法人和有组织的行为,企业的文化对话涉及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各个经济体及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关系。它可能被经济学家视作交易成本,也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
  但遗憾的是,企业的跨文化沟通显然要比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4)


一些失败的案例反衬出跨文化沟通的困难。在欧美商学院,教授们更愿意剖析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并购美国克里斯勒汽车公司的案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98年5月6日,经过双方多轮讨价还价,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最终以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成为世界工业史上最大的兼并案。德美双方预期通过互补的产品线,不同的市场分布,实现强强联合,从而打造世界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美国《纽约时报》在双方签署并购协议时发表文章,称此举建立了国际汽车行业“新的世界秩序”。
  然而,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新婚的蜜月期实在太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克莱斯勒非但没有从合并中获得好处,反而于2000年夏天出现了惊人的18亿美元的亏损,在美国市场份额自90年代以来首次跌至14%以下。
  2007年2月14日,这是西方恋人们最火爆的情人节。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这对恩恩怨怨的恋人终于分手了。分手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冲突,双方的企业高管在并购后的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公司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企业模式?
  从戴姆勒公司高管层看,这是一起企业间的“收购”行为,由德方来掌舵企业未来的方向天经地义。从克莱斯勒来看,本来参与并购的考虑就是想利用戴姆勒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强势,开拓克莱斯勒在欧洲的业务。因此,保持原有的美式企业模式天经地义。
  读者也许从一开始就发现,这对恋人缺乏爱情基础,它们的愿望都是要通过兼并取代对手,而不是居家过日子。这边是百年老店,那边是世界汽车大国的著名品牌,双方谁也不愿让步。这样,由于双方从产品设计、制造体系销到管理理念文化上存在的巨大的鸿沟(甚至连公司名片到底用德国格式还是美国格式也一直不能达成一致),这起举世瞩目的世界汽车制造企业并购案就如此草草收场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不给人情绪。的确,文化冲突已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摆在各国企业面前国际化经营的一个严峻挑战。
  200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40周年。应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了法国。访法期间,胡主席见证了中法两国签署了包括经济、科技、文化合作共11项协议,其中包括我国著名家电企业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伙协定签字仪式。我当时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负责中法双边关系,签字仪式现场安排就是本人一手落实的。我对TCL收购法国汤姆逊电子公司事甚感欣慰和骄傲。中法新闻媒体均对此事件给予充分重视,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欧洲国际化经营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然而,由于中法文化差异,兼并后的新企业运转不顺,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08年1月,也就是4年后的某一天,李东升总裁当时的助手张卫东博士在上海法国工商会与我不期而遇。他告诉我,TCL与法国汤姆逊的联姻已结束,他本人也早已调离TCL,现效力法国一家世界著名的企业。张博士感慨到,由于跨文化管理没有处理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受挫,不但是金钱损失,更重要的损失是时间和精力.
  的确,从30多年前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无名之辈,中国已一跃成为当今全球化经济浪潮最大的弄潮儿。180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存量,30万劳务大军,中国不仅已全面走向了世界,而且通过其经济活动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可否认,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征程中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令人抱憾的教训,而究其根源,跨文化冲突难逃干系。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5)


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对中国50家最国际化的大企业跨国经营调查发现,中国企业海外经营人员跨文化沟通的训练严重不足。
  一项面对全球跨国企业高管的调查表明,文化差异已被所有全球跨国企业高管列为全球市场经营的最大障碍。这种文化障碍要比技术、资金的障碍难度更大。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展区总代表戴明哲,他曾经担任欧洲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商学院的执行院长。他曾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文化冲突是国际企业跨国经营中最头疼的问题,世界各大商学院院长在MBA课程设计中总要加上企业内部跨文化冲突管理的内容。当一个企业兼并另一个企业时,经营者只会考虑兼并后会扩大多少市场份额。但一旦兼并后,他们又会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企业怎么也捏不到一块,原因就是无论企业的员工,还是董事会的老板们,双方均因国情、文化习俗、观念的差异,在企业未来运作方式上难以达成一致。为此,当年马城商学院教授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抗鼎之作《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专门分析了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其著名的跨文化冲突分析“国家文化模型”,使跨文化冲突管理成为当今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必修课。
  有人统计过,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全世界跨国兼并成功率是20%。如此看来,从TCL并购汤姆逊到联想并购IBM,中国企业海外兼并举步为艰也是情理之中。
  有趣的是,当企业从经营角度处理企业文化冲突时,跨文化沟通已不再是学者们文绉绉的坐而论道。相反,由于企业的参与,文化对话不仅攸关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更使目前这场全球范围的跨文化对话愈加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三)文化对话:还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这本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道白,将其与文化对话放在一起,多少有点牵强或故弄玄虚。然而,只要稍稍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国际关系,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话题。
  在2008年西方人欢庆圣诞的前夜,美国哈佛大学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81岁高龄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马萨诸塞州仙逝。网站没有用讣告式的语言,而是援引了亨廷顿生前的同事对他的学术评价,称其为近50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学理论学者。
  瞬间,亨老的仙逝让世界又重新回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他那惊世骇俗的《文明的冲突?》。该文章是发表在1993年夏季刊的美国《外交》杂志上,题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在当时被译成39种文字,一时众人争读、众人惊愕。它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因为亨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文中表示,21世纪国际冲突的根源已不是意识形态、经济等传统因素,而是西方文明与*文明等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冲突。
  8年后,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全世界在对世界头号大国突然遭受如此灭顶之灾瞠目结舌的同时,对恐怖分子如此刻骨仇恨美国社会也大惑不解。
  本·拉登为何要发动9·11?为何要以这种方式报复美国社会?这是世界亟待了解的两个问题。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6)


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时我正在驻法使馆工作,当时法国社会反响非常强烈,迄今历历在目。法国知识界认为,拉登是在向文明宣战,是在向自由、现代的开放社会及其价值观宣战。法国著名的《世界报》在9·11的翌日发表社论,题目就是“我们都是纽约人”。这个标题很醒目,套用的是肯尼迪的一句老话。
  话说60年代初,柏林处在冷战时期美苏争斗的舞台中心,赫鲁晓夫多次提出要吞并西柏林。1961年1月,赫鲁晓夫又重新发出了这一信息,要求西方国家中止与西柏林的各种联系,接着就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全世界均感到战争已一触即发。处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前沿的西柏林人更是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希望美国能成为他们的救世主。
  1963年6月26日,肯尼迪到访西柏林。100多万西柏林居民走上街头迎美国总统,只能容纳20万人的市政府广场被近50万人挤占得水泄不通。于

是,看到把一个民族割成两半的柏林墙,看到西柏林人如此企盼的表情,肯尼迪满怀激情地说,两千年前,最令人骄傲的话是“我是罗马公民”。今天,最令人骄傲的话是“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柏林人”这句话,肯尼迪是用带着浓重波士顿口音的德语说的,虽然不太标准,但西柏林人听懂了,柏林不会被吞并。顿时,广场沸腾起来,“肯尼迪—肯尼迪”的喊声响彻云霄。


  的确,法国《世界报》援引肯尼迪的话来做社论标题寓意深刻,它如同当年肯尼迪声援那些处在危难中的西柏林人一样,《世界报》代表法国社会在美国人民危难之时,向美国人民表达了深切同情和最大的道义支持。社论明确表示,攻击纽约双子座大楼,就是攻击美国的开放社会、攻击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现代化生活方式,认为恐怖分子正在向人类文明和进步宣战。
  然而,就在世界舆论群情振奋、沸沸扬扬的时候,法国的精英们不约而同想到了8年前亨庭顿有关文明冲突的预言,他们惊愕地发现,亨氏所描绘的文明冲突已不是耸人听闻的理论说教,而是摆在21世纪人类面前最严峻的挑战。
  法国朋友告诉我,9·11的恐怖分子全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他们喝着西方的牛奶,念着西方大学的课本,掌握着西方大学最好的学问,自然,他们还流利地操着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
  就是这些接受西方良好教育的*青年,从骨子里仇视西方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一切。在他们眼里,西方人自私、物欲横流、道德沉沦,艾滋病、同性恋、恋童癖、吸毒,是万恶之源。而造成罪恶的西方社会的根子是坠落、腐朽的西方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其从地球上消灭。
  如果这不是文明冲突,又是什么!许多法国知识分子告诉我,从政治上讲,我们要否认文明冲突论,因为这一理论打击面太大,对维护国际和平、和处理各种国际危机十分有害,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从文明冲突的角度看问题,又很难解释恐怖分子的行动,他们仇恨的种子又从何而来?
  难道亨老讲的都是对的?
  恐怖活动发生后,美国《时代周刊》发表题目为“我们为什么如此遭人恨?”(Why we are so hated?)的号外,一种文明冲突的担心隐约出现在字里行间。
  2003年早春,战争的阴影已笼罩在巴格达的大街小巷。对恐怖活动的反击已简单地演绎成布什当局是否有能力向萨达姆宣战,并把后者拉下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与美国执意动武的决心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这场博弈一直到了联合国安理会。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7)


2003年2月14日,时任法国外长德维尔潘,以其诗人气质与铁腕书生风格,从“老”欧洲切身历史,从人类几千年治愈不断的战争创伤,从全球化时期人类对不同文化对话的呼唤,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地呼吁美国政府千万不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德维尔潘用的是法语,语速抑扬顿挫,时缓时疾,其态度之真切、用词之犀利、神情之激动,委实使坐在一旁的美国国务鲍威尔如坐针毡。
  在CNN电视画面上,美国历史上的这位首位黑人国务卿手足无措。我猜测,他内心应该是十分窘迫的。我甚至可以断定,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地缝钻进去。德维尔潘的演讲通过CNN传遍了世界。这是一篇堪称典范的演讲,更是世界各国青年外交官学习演讲的生动教材。
  从任何角度看,雄辩的法国外长和法国的观点征服了世界,因为法国主张用另一种方式来惩治国际恐怖主义。在历史上,法国曾饱受恐怖主义之害,这种恐怖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登峰造极,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圣米歇尔站地铁成了多少无辜者命丧黄泉之处。
  法国6500万人口,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10%的居民系外国人归化而成,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国家的穆斯林,保守估计有500万人。
  法国外交部官员告诉我,法国外交的*政策就是要保证中东地区的稳定,任何与中东地区的冲突都将危及法国的本土安全。历史上8次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打到1291年,打了195年,谁也吃不掉谁。相反,基督教和*文明和平相处,对*世界和欧洲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拉克总统更是明确表示,战争将使整个中东地区陷入*,并产生成百上千个小“拉登”,对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有百害而无一益”。
  德维尔潘掷地有声的发言结束了,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激动地给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来声援电子邮件。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透露,在德维尔潘发言当天就有5000美国人发来了电子邮件支持德维尔潘的讲话。两天后又有万封邮件接踵而来。人们都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国际关系中不能诉诸武力。在复杂的文化和宗教问题交织起来的国际恐怖主义面前,要表本兼治,通过文明对话和对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历史知识教育,赢得互信和尊重,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国际恐怖主义这一人类文明的共同敌人。
  然而,2003年3月19日,和平阵营最终没能阻止战争,伊战还是爆发了。包括60个*国家,12亿穆斯林在内的世界人民义愤填膺,抗议浪潮席卷全球。接下便是美军的大量伤亡、伊拉克久治不愈的教派冲突、10万平民命断黄泉和数万亿美元的军费支出。
  2008年12月14日,还有27天即将离任的小布什总统突然对伊拉克进行闪电式访问。在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官邸,小布什对着世界各国记者为其伊拉克战争辩护。突然,一位名叫扎伊迪的伊拉克电视台记者站起来把他脚上的鞋扔向布什,一边用*语骂道:“这是告别之吻,你这条狗!”
  布什见状急忙把头一低,鞋“嗖”地一声从他头上飞过,击中他和马利基身后的墙。紧接着扎伊迪又投出第二只鞋,嘴里接着骂道:“这是来自那些孤儿寡母和在伊拉克丧生的人给你的吻。”
  一旁的安全人员慌忙把扎伊迪摁倒在地,但实况转播中的CNN将眼前的一幕传向了世界,扎伊迪立刻成为*世界的英雄。在广大*老百姓看来,这两只砸向布什的鞋子太好了,它代表了伊拉克人民5年多来对小布什的强烈愤懑,更是要为10多万伊拉克战争冤魂向布什讨回生命、讨回公道。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8)


我曾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东的黎巴嫩工作过,知道*文化中用鞋子袭击人意味着什么。2003年4月,当萨达姆雕像被推翻时,人们用鞋抽打雕像的脸,感谢美国大兵解放了伊拉克。现在,伊拉克人民用抽打萨达姆雕像的鞋子来袭击布什,向他表示最大的蔑视。同是鞋子,同是伊拉克人民。砸向萨达姆,是对大*的唾弃;砸向小布什,是要对疯狂的战争说不,是要对美国对*的傲慢和偏见说不。
  在圣诞夜的教堂钟声里,亨廷顿教授平静地走了,等待他的是宁静的天国,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冲突频繁、武力不断的世界和一个依然和平看不到边的伊拉克战争。
  在《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先驱论坛报》、《世界报》等网站的聊天室里,各国网民试图对亨老及亨氏理论盖棺论定。有人将布什当局的美国保守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归咎于亨氏理论,是他的理论导致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也有网民认为,亨氏理论没有错,文化冲突有一定道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已经表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文化差异有关联,文明对话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时代的课题。
  还有第三方的观点似乎较为公允,主张不管有没有文化冲突,人类社会急需通过各种通话来避免冲突。他们甚至认为,这才是亨老提出亨氏理论的初衷……
  的确,小布什发动了对伊战争,断送了共和党的江山,并被无休止的民调冠之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黯然离开白宫。
  有人说,如果小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稍微那么一丁点谦躬,对文化冲突的潜在风险稍微给予一丝一毫的重视,这场战争是本可以避免的,或者说,美国本可以在付出较少成本的情况下管理好这场战争,赢得*世界的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如果小布什懂得文化对话是个“生与死”的大问题,历史可能会重写。
  然而,以上统统是各种假设,历史毕竟是历史,有时它显得十分残酷,有时它又会给你开上个琢磨不透的玩笑。
  若干年后,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其*《抉择:我的政治生涯》里详细记载了他与希拉克如何联手抗击小布什,为拯救世界和平不惜在“老欧洲”组建“拒绝阵线”的各种细节。尽管“拒绝阵线”的观点没有被“年轻的美国”接受,但德法在“战与和”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同仇敌忾”,使施罗德与希拉克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个人友谊。但是,让施罗德在当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年轻”的美国居然在短短的几年后选出了一位黑人总统,而这位总统居然又有*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总统,他清醒地意识是美国与*世界重修与好的时刻到了。
  2009年6月4日,这是美国与*世界关系史上重要的一天。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罗大学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与*世界互相倾听,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奥巴马讲述了他个人及家庭的“*”烙印,回顾了美国与*世界的历史渊源,提出了美国与*世界最终需要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他还多次引用古兰经的经文,多次强调美国和全世界*“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双方“不是排斥和竞争的”,而是“共同尊重人类的普世价值:正义和进步、容忍和尊严”。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9)


奥巴马演讲三次被听众站起来鼓掌打断,他们高喊“我们爱你”。
  通过CNN、半岛电视台,整个*世界对奥巴马要与*文化对话的诚意而感动,他们将奥巴马要与*世界对话的演讲比作“9·12”,是美国和*世界关系的新篇章。
  “To be or not to be”,CNN的电视画面上,奥巴马显然要比小布什聪明得多,在埃及青年学生面前人缘也要好得多。他一个劲地强调他的*血统,强调美国与*世界重修与好的愿望,因为他已经懂得,文化对话同样是个“生与死”的问题……
  第二节、世界从圆变平以后……
  几年前,一位名叫弗里德曼 (Friedman)的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写了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在书中,他认为囿于500多年前的科技水平,哥伦布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后才发现新大陆,并由此证明“世界是圆的”。500年后,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化时代,宽带通讯技术又将世界从圆变平。
  弗氏一言,举世震惊,半年内居然销书100万册,全球多达700家报纸转载其内容,此书连续64周名列亚马逊十大畅销书之列。从白宫官员到硅谷IT的研发人员,从华尔街的投资者到中国地产大鳄,再到上海地铁里匆匆忙忙的都市上班一族,几乎人手一册,先睹为快。
  经过弗里德曼的点拨,人们突然发现,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地域、文化、技术、知识等将不再成为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及世界经济循环的障碍。宽带网络将世界变小了,把个人的作用却放大了。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世界事务,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来从事一番自己喜欢的事业。
  在这个世界里,张朝阳、李开复都是昨天的故事。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在宽带的世界里驰骋,打造天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世界变平了!网络技术终于将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一马平川的世界,不再跌宕起伏。
  中国的网络国际并轨过程记忆如昨。1987年9月20日,这是中国加入全球化网络世界的历史时刻。是晚20时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上网,在键盘上敲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走向世界)。
  这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电子邮件,从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

PAD机启航,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走向了世界。尽管当时的网速仅为300bps,但当邮件迈向世界后,它所代表的那个潮流和中国急切融入世界的热情如火山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


  谁能想象,20多年前中关村这个简陋电脑上奔向世界的邮件居然改变了今天亿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又使中国在充当世界人口大国的同时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网民大国。
  据统计,全中国现有亿网民、210万个网站、1亿多个博客。中国网民数世界第一,甚至超过了美国全国人口。国人对网络世界的沸腾热情,不仅使正在努力与世界无缝对接的中华大地焕发了蓬勃生机,也使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蓦然间变为零。
  如今,在中国的任何角落,在你上网回车的瞬间,你就融入了世界,成为一位彻头彻尾的地球村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0)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的是,就在你上网的瞬间,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就成为国与国的交往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每个网民的言论,就会成为一个国家的言论而被援引或演绎。一场极为普通的足球比赛,一个偶然的食品卫生事件,网民通过博客、聊天室、MSN、微博、手机、黑客袭击等,构成一种舆论环境,并对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形成压力,而且它还将超越国界,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推波助澜。
  世界变平后,国与国的关系不再由政府一家说了算,网民一跃成为国际关系又一新主人,他们的言论、对世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然而,就在我们庆幸世界变平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鸿沟却没有变平,现实世界依然被不同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及其语言文字切割得支离破碎。
  有人为此撂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在变平后的世界里依然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那么,网络世界里的误会将会放大,网民彼此会从主观臆断到充满激情地相互挑战,从而使未来的世界变得十分脆弱和可怕……”
  二、航空革命:让我们的旅行插上翅膀
  对喜欢旅行的国人来说,春秋航空的机票一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精明的春秋航空公
  司管理层似乎在成本控制方面永不满足。先是推出1元钱廉价机票而遭到济南市物价局开出15万元的罚单,后又提出让旅客站着坐飞机的大胆设想。无论是前者的慷慨,还是后者的别出心裁,总是让媒体兴奋不已。支持和反对者各执一词,沸沸扬扬,让春秋航空乘机大做广告。
  在媒体和航空公司以外,还有精明的“驴友”们,他们显得比媒体冷静,比精明的航空公司更睿智,因为在媒体的爆炒中,他们已感受到中国将与欧美国家一样马上要迎来一个廉价航空的新时代。
  说起廉价航空(Budget Airline),最早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南航空。最近几年,随着航空市场开放,各国廉价航空犹如雨后春笋,出现了瑞安(Ryanair)、易捷(Easy Jet)等欧洲著名廉价航空公司和在亚洲航空市场独占傲头的澳大利亚捷星航空(Jet Asia)、新加坡虎航、马來西亚的亚航(Asia Air)等亚洲廉价航空公司,它们以低廉价格赢得了市场和乘客的信任。其中,瑞安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这家总部设在爱尔兰的欧洲廉价航空公司,拥有209条航线,遍布欧洲17个国家的94个目的地。多年来,它以廉价策略经营,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也成为全球最盈利的航空公司。据统计,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有60余家,运营着1200多架飞机,连接着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
  虽然廉价航空与人类跨文化对话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在客观上却让乘飞机旅游成为人人可望可及的事情。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便捷的交通,我们今天的国际交往怎么会变得如此频繁?
  时至今天,我办公室里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年轻人对瑞安(Ryanair)、易捷(Easy Jet)还心存感激。要不是这些廉价机票,他们很有可能与巴黎、罗马等世界名城擦肩而过,更不要说周游欧洲大陆了。
  位于马德里的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全世界近9亿人次进行了国际旅行,也就是说,占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的人因各种原因跨出了国门。在这支世界上南来北往的国际旅行大军中,中国每年都有高达半个亿的人次出国,且近年来大有不断攀升之势。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1)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的出境人员还要翻番,每年将高达上亿人次。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地国家和地区(ADS)总数达到了117个,可以想象,未来十年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中国游客的身影,而目前由低价位机票所发起的航空革命无疑将给中国和世界的这支旅游大军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其更加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在这样的国际旅行大军面前,谁还会说跨文化沟通不重要?文化对话不紧迫?
  设想一下,当你搭乘的廉价航空飞机向世界117个国家任意飞去的时候,你任何个人行为都将上升为国民素质,任何个人的言论都将被视作国家的舆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你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使者,你的一言一行可能是友谊的种子,也极有可能是文化摩擦的导火索,从而在国与国的关系留下不和谐的芥蒂。
  第三节、对话文化:为的也是挽救文化
  一、岌岌可危的多元文化
  2001年11月,中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签署了加入WTO的议定书。与此同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员国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并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这两个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关联的事件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冷战结束、经济融合、网络宽带、廉价机票,谁不在讴歌我们伟大的全球化时代,庆幸我们能比我们的父辈们享受难以比拟的物质文明,拥有更多的自由并无拘无束地在穿梭在世界各大都市之间。
  然而,谁又能想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车轮又将自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文化日益趋同,成为一种似曾相识的定式、一种全球范围标准化的消费品,从而在根本上开始动摇世界各国人民传统的生存方式!
  文化到底是不是商品?可不可以用来交易?
  在世贸组织成立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谈判中,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大声说“不”。他们强烈反对美国将电视、音乐、出版物纳入自由贸易范畴,谈判谈了10年,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根据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缔约国必须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列为政府的国际责任。于是,加拿大、法国率先通过国内立法程序加入此公约。
  为什么是加拿大、法国?
  地广人稀的加拿大,移民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多元化与其自然界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无论是加拿大宪法,还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地努力保护这种族群、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及其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与平衡。文化多样性没有了,加拿大就不存在了,或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加拿大了。
  对法国而言,这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国家,为人类和世界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如果法国文化遭到削弱、被边缘化了,法国就不再是法国。如同戴高乐在半个世纪前所说的那样,法国之所以在世界的存在,就是因为她的伟大,在于她对人类文化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教科文组织的一位苏丹籍高官告诉我,法国从原先在WTO谈判时提出的“文化例外”(Exception culturelle)到现在与加拿大一起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谈判策略调整。讲例外未必能得到支持,而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的文化多样性,自然就会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共识。书包网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5)


加利秘书长是这样结束与我的谈话的:“文化没有高低,但可能会有强弱之分。强调文化对话就是要尊重对方的文化权利,而不是居高临下,恃强凌弱。一种语言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对世界的观点。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一种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消失。这就如同自然界缺少生物多样性一样,没有语言的多样性,就没有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子孙只能在博物馆里了解人类的过去,而将不再拥有美好的未来……”
  是的,加利秘书长的话是几年前当我还在驻法大使馆工作时他对我说的。几年后的今天,全球化突飞猛进,无论是英语在世界的传播速度,还是全国人民奋力学习英语的“疯狂”热情,均使我预感到,世界语言大同给我们带来的遗憾不一定比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要少。
  尽管我们都知晓,千百年来各国的民族语言已风雨飘摇;
  尽管我们都明白,语言是一国人民在特定地区生活、繁衍的历史活化石,蕴含着几多千古留芳的历史信息,是一种可形的年轮;
  尽管我们都懂得,失去的这种语言,就是失去那种口口相传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并将永远和彻底不能复得。
  然而,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前,如果我们再不进行文化对话,再不对我们人类的语言进行保护,上述可怕的一幕就会在我们这代人的眼皮底下发生。
  2009年12月的某一天,就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即将离去的时候,英国媒体报道印度安达曼群岛上一名叫波阿的85岁老妇刚刚撒手人寰。然而,英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因为波阿的长寿,而是她作为一个拥有65000年历史的古老部落的最后一个成员,其仙逝不仅意味着地球上最后一个会说波族语的人的离去,也意味着65000年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也跟着她一起走进了坟墓。
  印度尼赫鲁大学语言学教授艾对此痛惜无比,他无奈地说道,“今天,波阿终于走了,她平生所留下的美丽歌声将如同外星人的语言一样,地球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得懂了.。”
  三、难道我们要天天面对洋快餐?
  2007年,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主持人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从而导致这个世界咖啡馆的巨无霸进驻故宫7年后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并黯然退出故宫。
  星巴克事件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反映了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网民和消费者对中华自身文化认同所表现出的危机感。人们出于对母体文化和民族利益的本能保护意识,在网络平台上找回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存在的尊严。
  解剖星巴克事件,我们还可得出许许多多的结论。其中有一条,无关星巴克的小资、时尚与紫禁城的暮鼓晨钟、苍凉威严和谐搭配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除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语言和地区文化,还包括我们与生俱来的饮食文化。
  星巴克的故事让我想起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美国饮食文化势如破竹来到中国,并在平静的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激起阵阵涟漪。
  我当时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记得突然有一天在外交部对面朝内大街开设了一家肯德基,门庭若市。办公室同志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有一位前驻美使馆的老参赞,他资历很深,解放前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参加革命,与前外长吴学谦、驻美大使朱启桢都是同学。他对美式快餐大举攻克中华大地忧心忡忡,大举*,告诉我们一定要抵御,因为就是在美国,也是被认作垃圾食品。然而,不知什么原因,老人家和办公室所有的同志一样都没有抵挡住美式快餐的诱惑,他居然与我们一样将加班的晚餐从食堂转移到了肯德基,后来,也干脆在那请客吃饭了。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6)


我还是要提到法国,因为那里有世界著名的大餐及其派生出来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那里我同样碰到一位法国“老同志”。他留着山羊胡子,名字叫鲍韦(José Bové)。不过,他不是外交官,而是位普通的法国农民。但读者朋友千万不要小觑他,就是这位农民伯伯,把西方社会搞得天翻地覆,成为全世界抗击美式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
  在鲍韦同志的所有壮举中,最引世界注目的就是他动手砸了美国快餐麦当劳的一家连锁店,并因此遭到法国警方逮捕,投入监狱。鲍韦虽然锒铛入狱,但他的行动居然得到法国朝野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当法庭审判他时,全世界主要媒体均到场,他通过CNN的直播,向世界控诉美式经济全球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法国著名政治观察家杜阿麦勒表示,如法国立即举行大选,鲍韦将极有可能当选法国总统。
  鲍韦的名言是:“全球化可以,改变我的饮食习惯不行。”
  然而,时间是无情的。我的那位老参赞没能抗御美式快餐,鲍韦同志最终也是无功而返。因为,就是在他反抗最激烈的时候,法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兴建美国快餐麦当劳店。法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样,不管出于什么考虑,主动让美式快餐占领了世界美食圣地法兰西。
  在中国,洋快餐同样以瞠目结舌的速度占领了中国的餐饮市场。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已没有一个城市没有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快成了一个城市开放的代名词。
  尽管人们深知,洋快餐未必有营养,许多青少年的肥胖症与之密切相关,但人们对洋快餐依然趋

之若鹜。有不少家长感言,孩子们在家吃不下饭,没有胃口,但到了洋快餐店,两个汉堡还不够。


  调查发现,中国60%的青少年认为洋快餐“好吃”。许多父母甚至用洋快餐来奖励孩子期末考试的好成绩,或在洋快餐店为孩子过生日,让孩子高兴。中国的家长还会说,看到孩子吃麦当劳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从星巴克到洋快餐,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观看的节目、使用的语言外,人类连自己吃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一步步同化。在这样的全球化里,且不说我们将失去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民族习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爹妈给的饮食习惯也会被一种由统一的机器、统一的配方、统一的口味、统一的服务提供的食品逐渐取代。
  由于全球化浪潮对人类饮食习惯带来的挑战,文化对话这个21世纪最圣洁的哲学讨论突然变得俗不可耐。人们突然发现,如果再不进行对话,本来五彩斑斓的人类饮食文化也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强者文化所带来的快餐文化和一种整齐划一的饮食流程,人们再也找不到饮食中的传说、孩提时的故事和外祖母亲手烹制的美味……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1)


第一节、世博会与跨文化对话:一个150多年的故事
  就在全球化浪潮蚕食我们传统文化,迫使我们使用外来语言,动摇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和生存方式时,世界各国人民自发地采取了各种方式予以反击。
  鲍韦怒砸麦当劳、希拉克退出欧盟会议,而更多的人们则会集在瑞士的达沃斯和每年一度八国峰会的所在地,用西红柿、汽水瓶、路障、石子,甚至自制汽油弹向这些全球化的代言人负隅抵抗……
  然而,与反全球化运动分子们的激烈抗争不同,一项没有丝毫对抗,没有檄文,甚至没有争论的展示和交流活动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又悄然兴起。
  这是一种从容和淡定下的交流,一种完全是扶老携幼般的节日,一种由不同文明组成,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纷争的世界级嘉年华,这就是伟大的国际展览运动。
  一、世博会是一种展示活动
  据史学家考证,人类非商业性的展示交流最早在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就有过一种超越商业集市功能的展览会。人们在这种国际性的集市上交流,互通有无的是思想,而非实物商品。后来,历史到了1851年,工业革命大获成功的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丈夫阿尔伯特的亲自操办下,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维多利亚女王为什么要办世博会?
  原因很简单,创造一种国与国之间在工业化时代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各种工业发明、先进的生产力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一位长期研究世博会的美国学者对我说,世博会的伟大在于其展示的功能。无论是伦敦世博会,还是以后近30个国家,大大小小举办的130个国际性博览会,通过这种展示活动,向世界传播了新的文明和生活方式。无论是电灯、电报,还是电影、电话,人类每个进步的脚印的第一步都在此迈出。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展览界流行这样一句话,Every thing begins with Expo(一切始于世博会)。
  应该看到,正是由于特殊的展示作用,世博会给人的感觉就宛如一个流动的集市,在不同的国家中反复、高频度地展示那种美好理想,追求一种人类的欢聚,扮演的是一只新生活的报春鸟。它就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和黑暗的大海中水手所期待的灯塔,给生活处在低潮和面临经济困难的人们一种类似庙会似的热闹和慰籍,同时又能给成功的人们那种分享幸福、共建未来的可能。
  尤其可贵的是,在这样多个民族和文化组成的庙会里,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的交流是自由和平等的。你可以参与、可以随意攀谈、可以与所有想认识的人交朋友而无所顾忌自己的地位和文化背景。
  在这样的对话中,人类远离战争。
  一部世博史同样是人类的和平史。一战和二战,人类相互残害生命,世博会对话平台被强行拆除,世博运动中止。战争与世博,水火不相容。同样历史也证明,只要有了世博会,人类就不可能诉诸武力,人类就有了交流思想的平台、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1928年11月22日,这是国际展览运动史上难忘的一天。英、法、德、意等3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聚会巴黎,他们要在一起研究世博会的未来,再签署一项《国际展览公约》。
  为什么要有这个公约?据说是当时人们展示的热情太高,各国举办的展览会实在太多,以至于必须要有一部公约来规范和指导国际间层出不穷的展览会。为此,外交官们煞费苦心要为国际展览会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定义。于是,他们想到了:“世界博览会是一种展示活动,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在于教育大众。”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2)


在今天看来,当我们需要描述国际展览运动的特质时,大概没有比将展示功能来概括内涵丰富的世博会更形象和通俗易懂的了。
  也许,外交官们对此有一番深思熟虑。也许,他们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但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一种人类对展示的渴望在80多年后,推动着一个原先才有31个国家组成的俱乐部,一个在国际上不甚知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迅速居然发展成今天拥有156个主权国家,其会员数仅次于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
  这如果不是展示活动的生命力,又是什么?
  二、世博会是一种庆典
  人们常常将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比作当今世界人类的三大盛会。有趣的是,如果寻根刨源,它们三者之间还沾亲带故,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1894年6月16日,一个叫顾拜旦的法国人创建了现代奥运会。从第一届雅典现代奥运会后的连续3届奥运会,顾拜旦居然异想天开,要借世博会的一块宝地来提振现代奥运会的人气。
  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将足球运动与国际展览运动一起载入了史册。在这场比赛中,英国队以4:0大胜东道国法国队,夺得冠军,从而使法国人本来可以津津乐道,并冠之以“新世纪曙光”的此届世博会多少有点遗憾。
  尽管如此,足球比赛并没有影响这届世博会在近代法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连世博史上都算得上可圈可点的一届,共吸引了5100万人参观者,远超过当时3890万的法国全国人口,并从此开创了法兰西民族 “美好时代”(Belle Epoque)的新历史。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巴黎大小宫殿、亚力山大三世桥和奥赛现代艺术博物馆也都是那届世博会留下来的遗产。
  需要补充的是,这场足球比赛让我们找到了世界展示运动和足球运动之间的家谱,后来在1929年,又一位叫朱尔·雷米特的法国人创建了职业性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从此我们看到奥运会外,又一个在世界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
  然而,奥运会也好,世界杯足球赛也罢,它们都是一种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或谓对抗性的竞技。参与的主体都是单一的运动员,除现场极少数观众外,绝大多数人主要以电视直播形式观摩这种技术和力量的博弈。
  因此,从各种角度看,这种精彩的赛事仅为一种观赏,如同人们在实况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或听一场现场古典音乐会传播,它的的确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但它缺的是你我对此的任何参与。
  相反,世博会参与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也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各地方政府甚至是在论坛上发言的普通公民,是整个社会的参与,它与观众之间建立是一种倾听和倾诉的沟通关系,是一种有问有答的互动关系,一种在你我之间零距离的交流和直接体验平台。
  从参与的时间上看,无论世界杯,还是奥运会都相对时间较短,奥运会持续两个星期,就是世界杯足球从小组赛到最后决赛也只是一个月,而世博会则要在半年时间。一场赛事,无论是奥运会的各种项目,还是世界杯决赛,充其量几十分钟到两三个小时,而世博会的展馆每天至少对外开放10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你可以就一个主题,反反复复与参展者沟通,有问有答,直至问题穷尽或你得到的答案令你满意。书 包 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3)


从参与的层次上看,由于世博会的主体是主权国家,而非参赛的各种运动队,因而,是由国家元首、总理或国王、首相、大臣直接参与的一种国际交流,是人类社会迄今级别最高的跨文化对话活动。这种类似走亲戚的高层外交,又是奥运会、世界杯足球不能比拟的。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4843位国际要客参与了园区的516场活动,其中包括8位外国元首、10位皇室成员、9位总理、39位部长、4位国际组织领导参观了世博园,日本天皇夫妇更是三次到访园区;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6位总统、31位总理和首相、18位君主和皇室成员、88位部长;
  2005年爱知世博会,28位总统和总理、9位皇室成员、88位部长;
  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短短三个月,130多位部级以上的领导莅临,其中10位总统、20位总理、6位王室成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出席了联合国的馆日活动。
  显然,由于世博会的开放、包容和广泛的参与及互动性,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节日,一个派对。在巴黎16区伊埃讷大街32号国际展览局的文献室里,历史是这样描述的:
  1851年,为了彰显大英帝国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
  1876年,为庆祝独立100周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世博会;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举办世博会,留下了不朽的埃菲尔铁塔;
  1910年,为纪念比利时独立75周年,举办布鲁塞尔世博会;
  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再次在旧金山举办世博会;
  1988年,为庆祝建国200周年,澳大利亚举办布里斯班世博会;
  1992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举办世博会;
  2000年,在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之际,分裂半个世纪的德国实现了统一。为了显示德国
  在国际舞台上的雄心壮志,德国举办汉诺威世博会;
  2005年,在二战日本战败60年后,日本举办其历史上的第四个世博会;
  2010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将举办其历史上,也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世博会。按中国人自己的说法,这也是100年前那些仁人志士的世博宿愿美梦成真的一天.
  三、世博会是费尔泼赖
  一部世博史将人类的庆典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可以肯定,假如没有世博会,人类也会寻找一种类似的活动来实现欢聚的,因为,世博会提供的是从容和自信。
  无论奥运会的竞技,还是世界杯足球绿茵场上的角逐,作为比赛,终将是一种残酷的厮杀,留下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记忆,而世博会既没有这种不见硝烟的残酷,没有兴奋剂和假球、黑哨的困扰,更没有那些反全球化斗士们愤世嫉俗般的激动,而是平心静气就某个问题人们在一起发表不同的见解。
  事实上,发表这种见解时本身对错已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在此分享和交流。你可以接受,你也可以不接受别人的观点,这就是费尔泼赖精神(faire play )。
  人们为对话而来,为相聚朋友而来。这里每天都是节日,人们享受的是重逢的快乐,追求的是相互尊重和皆大欢喜。
  这种费尔泼赖精神既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展示过程中,也反映在申办过程中相互对竞争对手的尊重。
  2008年3月31日,对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和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米尔(Izmir)来说无疑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国展局第143届全体大会上,它们本该为争夺20

15年世博会举办权的竞选活动面红耳赤。然而,那些喜欢零和游戏的国际观察家们失望了,那些信奉两强相遇勇者胜的人已难以掩饰面带的惊愕,因为,米兰和土耳其的代表展现的是绅士般的费尔泼赖精神,从而让全体代表再次懂得了国际展览运动以文化对话为宗旨的崇高理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4)


为了体现对世博运动的举国重视,这边,意大利人请出总理普罗迪,那边是土耳其总统居尔亲自坐阵。两位国家级绅士,彬彬有礼,相互致意。擂台是这样拉开的:
  8名身穿白色T恤的意大利儿童首先登台,他们各自天真烂漫的笑脸代表着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八项内容。来自塞内加尔的著名非洲歌手恩多尔,效力于AC米兰足球队的荷兰籍黑人球员西多夫、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知名经济学家阿塔利、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外长达莱马及伦巴底大区主席福尔米科尼和米兰市市长莫拉蒂分别向各位代表陈情,强调意大利是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交流的最理想的国度。
  最后,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和来自博洛尼亚地区的著名儿童唱诗班30多名儿童一同演唱歌曲《因为我们相信》(Ama,credi e vai),表达了意大利志在必得的信念。
  接下来是土耳其的陈述。
  一对青年主持人亮丽登场,并与场内互动,通过大屏幕,展示伊兹米尔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堪称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历史古城。画面上,伊兹米尔人急切地盼望通过作为第一个穆斯林国家举办世博会,为21世纪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总统居尔表示,土耳其把世博会看作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选择土耳其,就是选择发展中国家,选择穆斯林国家,选择了人类最紧急的课题:加强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对话。
  竞争对手陈述结束后,场内的气氛紧张之极,空气仿佛凝固。
  有趣的是,也许是代表们过去紧张,也许是投票器的电子设备过于先进,全体代表居然试了6次才学会使用这一新鲜的电子玩艺。
  最后,意大利以86:65票赢得2015年世博会举办权。
  热情奔放的意大利人在场内欢腾了!
  土耳其总统居尔第一时间大步走向普罗迪总理,向意大利米兰表示祝贺!
  是晚,在米兰的庆功晚宴上,所有驻国展局的代表悉数到来,土耳其代表团也不例外。在巴黎最富有情调的加伯利埃餐馆,普罗迪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想说的就是二个字“感谢”。感谢世界的信任,感谢朋友的厚爱。
  轻歌漫舞中,人们在尽情地享受意大利美酒和通心粉。各种肤色的人都在祝愿米兰,祝福世博会事业。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Loscertales),这位留着银白大胡子,献身国际展览事业近20年的西班牙人满脸兴奋。今天,与其说是意大利人的节日,倒不如说是国际展览局的喜庆之日。80年来,国际展览运动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并成为主权国家之间文化对话,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他意味深长地说,从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后另一个世界重要城市将举办世博会,这就使国际展览运动永远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同样,从伊兹米尔申博看,证明国际展览运动方兴未艾,它的明天在发展中国家,在穆斯林世界。由这么多的国家看好世博会,表明国际展览运动充满生命力,是真正的人类不同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是的,在我们这个依然不甚安宁的星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然而,由于世博会的费尔泼赖精神,那种推动世界和平、促进文化对话的特质,人们总算可以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找到人类相互谅解和博爱的宝贵片刻。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5)


2009年岁末的一天,在意大利举行的世博推介会上,一位来自北欧的世博会政府总代表与我谈起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
  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告诉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也将讨论人类未来的低碳生活,参与者也是192个国家。但是,她得意地说道,“我们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出席的国家数一模一样,是真正的地球峰会,但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声嘶力竭,整天争吵和冲撞,因为世博会追求的是平等参与,是各抒己见,不存在一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另一国。”
  她见我全神贯注,接着又说:“他们才开了13天会议,就认为会议长得不得了,而我们相会的时间是他们15-16倍。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把问题讲透。” “我们是等于开了15-16次这样的地球峰会。”
  最后,她指着意大利馆来回攒动的人群,似乎总结性地对我补充道,“世博会这种费尔泼赖精神导致其广泛的公民参与性表明,通过这种多边活动,人类实现全球化治理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节、对话让它们走向世界
  “我和你,心连心,我们是一家。”这是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联袂演唱的主题歌《你和我》的一段歌词。
  从任何角度看,世博会就是一个你和我的故事。人们为相会而来,为倾诉和倾听而来,人们在此享受的人类跨文化交流的盛宴。
  国展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告诫我,办世博会,也有个“你和我”关系问题,世博外事必须处理好这种关系。
  在这里,“你”是参展方,“我”是组织者。作为组织者,一定要站得高些,要有为全人类不同种族和文明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一种时代精神,否则肯定做不好,肯定会把世博会当作东道国人民的节日,而不是世界人民的节日。而这样对话,参展方就不能全面参与和分享这种节日了。
  是的,吴主席的话,让人想起日本、韩国、西班牙通过世博会参与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话迅速走向世界的历程。
  一、日本借世博会东风融入了世界
  这是一个世博会历史上几乎众所周知的故事,但还是让我们把时间回放到40多年前。
  1970年,战败25周年后的日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医治了战争创作,经济跳跃式赶超世界各国。196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1967年超过法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跃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发达国家。然而,毕竟是25年的历史,人们对日本的过去记忆如昨。特别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又以令人眼花瞭乱的速度进行着,世界,尤其亚洲国家对日本 依然疑虑重重。
  因此,对日本政府而言,如何通过举办一些重大的国际活动,向世界证明日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的发展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这种证明不仅对世界是急需的,对日本国民也如此。只有摆脱二战阴影,让日本真正成为国际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日本国民才会树立民族自豪感,才会对未来有信心。
  1964年4月28日,日本加入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OECD);
  1964年10月24日,东京奥运会开幕;
  1970年3月15日,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
  日本正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走向世界。然而,无论对日本,还是对世界,大阪世博会是划时代的。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6)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无疑,大阪世博会主题要回答人类、进步、和谐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和谐”理念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世博会主题中,更表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日本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和谐。
  日本著名雕刻家、前卫艺术先驱冈本太郎将太阳塔作为这种和谐境界的标志。在这个当时总造价127亿日元的标志性建筑里,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图片、实物、雕像和模型,包括在地下展区展示面具、宗教神灵雕塑、地方性生产工具、宗族性用,具反映了日本和世界人民对和谐未来的诉求。
  不过,真正让绝大多数参观者难忘的还是美国馆内展示的是由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号刚刚从月球取回的月亮石。这块小小的月亮石强化了宇宙空间探测对观众的巨大吸引力,折射出世界博览会消弭国界、崇尚交流的特质。
  35年后,日本又举办了爱知世博会。
  时任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协会事务总长中村利雄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使在35年后,人们如何评价大阪世博会对日本战后在国际上的崛起作用都不为之过的,尤其这届世博会对他本人和他那一代日本青年的影响可谓刻骨铭心。
  他说,这是日本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没有大阪世博会,日本不会很快摆脱战败国的阴影,就不会实现日本政治和文化的国际化,也就谈不上日本融入国际大家庭。
  精明能干的中村利雄毫不掩饰地向我表示,大阪世博会改变了日本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大阪世博会后又连续举办了筑波世博会(1985年)、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1990年)和爱知世博会(2005年)……
  二、Expo让世界接受了韩国模式
  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韩国又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它的面积仅为我国的1%(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我国的1/28(4800万),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惯与我国源远流长。
  说它陌生,这个曾极度落后、饱受蹂躏的东亚小国,不知不觉中率先迈入世界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0位,近乎于我国的一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2万美元,被世界经济学家称之“汉江奇迹”。
  同韩国发达的韩国制造(造船、汽车、化工、电子、通讯工业、网络基础设施)一样,韩国的“软实力”同样让人刮目相看。被称作“韩流”的韩国电影、电视剧和足球让多少中国影迷朋友痴迷,又让多少球迷朋友感到由衷的无奈。
  同样,韩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1988年奥运会、1993年大田世博会、1995年1月加入世贸组织(WTO)、1996年12月加入经济合作组织(OECD)、2007 年向世界奉献了首位韩国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2年在丽水举办世博会……
  的确,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韩国的成功,人们给出了各种答案:
  对经济学家而言,这是韩国政府主导的“贸易立国”、“外向型经济”经济政策的功劳。对于文化比较的人文社科学者们,韩国的成功又要归功于“韩国人的国民性”和韩国的“独特文化”。
  然而,不管是成功的经济国策,而是独特的韩国民族精神,没有国际认可是不够的,而真正让韩国走向世界的是 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
  话说上世纪80-90年代的韩国,整个国家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关系和利益正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的严峻调整和考验,这就是国际上所谓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的社会转型期矛盾。这种矛盾在当时的韩国表现在工人与雇主的矛盾以及大学生*政治诉求与军人*统治的矛盾。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7)


在对外方面,由于韩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何让世界接受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让世界放心,这同样是韩国政府首要公关难题。
  在韩国领导人看来,申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对提高韩国国民的整体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提高韩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意义重大。为此,韩国朝野摒弃前嫌,一致支持申奥。1987年6月29日,卢泰愚发表了*改革的“6·29宣言”,提出改宪、总统*、释放*、实现言论自由和保障政党的健全活动等。有意思的是,原本乱糟糟的韩国政坛,为了保证奥运会成功的目标,居然朝野团结一致,从而保证了汉城奥运会“四无”,即无示威、无暴力、无恐怖活动、无意外事故。
  5年后,韩国在其历史上首次举办世博会。人口只有119 万的韩国第六大城市大田,接待了1400万参观者,相当于韩国总人口的3

0%。2000多场次的各种文化活动,扩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大田世博会使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各国民族和文化,观赏美妙的科学与文化之和谐场面,丰富了生活内涵。


  3 个月期间,法国、葡萄牙和匈牙利三国元首,爱沙尼亚、吉尔吉斯坦等国总理以及世界各国部长级以上高层人士230人为参观世博会而大举访韩,从而增进了韩国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后者对韩国经济起飞的良性解读。
  2008年10月秋高气爽的一天,我在依山傍水的韩国滨海城市丽水出席了2012年韩国丽水首届世博会国际论坛。
  丽水(YESOU)如同其中文译名一样山清水秀。
  说实话,对丽水这一地名我早在上海申博时就如雷贯耳。当时,它曾是上海申博最强劲的对手,远远超过莫斯科。
  记得2002年12月3日,申博五国的最后较量转战至地中海边上的袖珍小国摩纳哥,究竟是中国上海、韩国丽水、俄罗斯莫斯科,还是墨西哥克雷塔罗、波兰弗洛茨瓦夫来举办2010年世博会?鹿死谁手?无疑,申博角逐已进入到了白热化。
  在摩纳哥的海边有几只漂游的帆船,上面是丽水必胜的广告。在代表们下榻的饭店前广场上,夜晚的灯光里“Say yes to Yesou”广告引人注目。韩国当时志在必得的强悍公关阵势,曾让我们处在一线的中国外交官连连倒吸冷气。
  时间过去了6年,韩国人民一点都没有变,他们对世博会还是那么充满热爱。
  尹宗坤(Jong-kon YOON),韩国丽水世博会参展部部长,一位职业外交官,韩国前驻加拿大大使,上海申博时我的老相识。他对我的到来显然非常高兴,并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世博会对韩国意义重大。尽管2002年申博没有如愿,但韩国人民没有放弃,继续申办2012年专业类世博会,并获得了成功。
  尹大使认为,韩国人爱较真,有一股韧劲,这是国民性使然。这么多年矢志不渝,从大田世博会到丽水世博会,韩国就是要向世界说明韩国的发展模式。
  的确,世博会对中韩两国都太重要了。
  2008年8月26日,正在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主席与韩国总理韩升洙一起见证中韩两国签署世博会合作交流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精神,2010年是韩国的中国旅游年,韩国政府将鼓励韩国人民来沪观看上海世博会,2012年则是中国的韩国旅游年,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人民来丽水参观世博会。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13)


二战后,法德修好从阿尔萨斯开始。
  法德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让双方数万个市镇结对,通过老百姓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消除误会,播下友谊的种子。这种交流从二战结束后到今天没有停止过,这种“走亲戚”式的民间交流使法德团结,在欧洲和世界迄今发挥重要影响的重要原因。
  望着这幅凝聚着名古屋妇女组织一片深情的挂毯画,难道我们就没有顿悟出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比世博会这种“走亲戚”式的国际交流更直接、更温馨、更有效地促进中日友好吗?
  回想起近些年来的中日关系,这种“走亲戚”式的民间交往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以至于为那些“愤世嫉俗”的青年一代提供了他们对世界事务的宣泄机会。
  有时,我真不知这些年青人为什么如此容易激动,好像是出自一种球迷的心态,而复杂的国际关系在他们眼中就成为一场简单的足球博弈。在这些年青人的世界里,除了赢,就是败;除了强,就是弱,整个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没有折中,更没有互信、共赢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当我们从名古屋妇女们的手中接过挂毯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
  当你意识到你所接触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精彩,
  当你了解的历史与自己熟悉的历史有那么大的差异,
  当你看到陌生文化是何等的引人入胜,
  当你接触的人民又是那样的善解人意,
  此时,你就会扪心自问,也许,我们的信息并不对称,也许,我们应该超越自我,增加点国际视野了……
  日本名古屋妇女们让我同时想起了另外一位外表瘦小,甚至有点纤弱,两鬓点点白霜却挡不住风风火火一身朝气的南国女子。
  她叫伍淑清,有一大堆头衔,什么全国政协常委呀、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呀,但她就我而言,是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WTCA)展区总代表和好朋友。作为朋友,她每次来看我都免不了要向我聊起世博会对她一生带来的影响。
  1970年,她刚好在日本上中学,父亲伍沾德在大阪世博会园区内开了一家中餐馆。就是这家小小的中餐馆给青少年时代的伍淑清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历史机遇。
  她利用在父亲餐馆打工和向各个参展国家工作人员送餐的机会,把园区内所有的展馆看个够。她不仅认真看,还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给展馆工作人员送餐,她都要缠上他们,询问那些对她来说纯属天方夜谭的事情。
  她着实被世博会所展示的那个精彩世界迷住了。她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日本、美国外,还有那么多好玩的国家和引人入胜的各国文化。青春烂漫而又稚气的她是多么希望生活中的每天都是世博会,多么希望这样精彩、好玩的世博会不要闭幕,要天天开,这样,世界各国的同学和人民就能够永远相互敞开心扉交流了。
  伍女士告诉我,大阪世博会后,她就下决心要毕生献身于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她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让不同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人们相互沟通和交流更有意义的了。
  30年前,在其父亲香港“美心”集团创办人伍沾德的支持下,她与中国民航一起兴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上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航空食品。透过北京工商管理局001号的注册编号,我们看到的是这位非凡的女性的大气、睿智和果敢。
  “敢为人先和热爱这个世界,是大阪世博会教会我的人生观。”——伍女士向我坦言。
  几年后,她又创建了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2000多个会员,并担任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的理事。她本人曾去过西藏30次,推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西藏的合作。在伍小姐看来,世

界上没有比文化对话更有意义的工作了。此次,她就是代表世界贸易中心这个组织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会员和75万多家企业会员参加上海世博会。


  伍女士说的很平静,她的目的是要让300多个世贸中心会员城市更好地了解中国。
  是啊,人们常说世博会是跨文化对话的平台,但这个平台是需要有人来搭建,同样也需要有人在不同的文明中穿梭沟通。如果有一天,我们年轻一代能像伍淑清女士那样多一点国际主义,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谦逊和平静,我们所说和谐世界是否就从此将一种政府的外交口号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现实?
  是的,时代在呼唤中国年轻的一代成为世界公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章、跨文化对话:我们对什么?(1)


第一节、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自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明确参展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后,历届世博会都有了鲜明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不仅成了一届世博会的灵魂,也成为参展国家的对话内容。
  77年后的今天,既然跨文化对话又是个如此风靡全球的话题,既然世博会又是人类相互倾听倾诉的理想舞台,人们不禁会问,2010年聚首上海,我们跨文化对话对什么呢?
  一、十年后我们将失去地球
  2009年6月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世界环境日。
  在这天,全世界120个国家的电影院乃至因特网、UTUPE均同时上映了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任制片、著名航拍摄影师亚恩·阿蒂斯-贝特朗摄制的环保纪录片《家园》。
  影片气势恢宏、美轮美奂,但影片与其是向全球观众呈现梦幻般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不如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发人类发出撕心裂肺的警告:地球—-人类的最后家园,将由于人类自身无节制的开发行将走向毁灭。
  影片甚至给出了人类失去地球家园的时间表:10年!
  影片堪称唯美主义,作者匠心别具,筹划15年时间不说,光拍摄就用了217天,穿越54个国家的120个拍摄点,仅拍摄的素材片长就达488小时。
  影片如同把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当众一片片撕毁,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巴黎艾菲尔铁塔下,近万人仰视着偌大的银屏,情绪特别激动。
  人海中,贝松接受了法国电视一台的采访,他的语调同样充满激动,甚至比其以往所有发布大片时还要触及心灵。他说,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地球村的一员,他和阿蒂斯-贝特朗要在联合国环境日这一特殊的时刻,通过航拍的角度,试图使观众能够“以上帝的眼光来观看这个养育人类文明的星球”的现状。
  他情真意切地说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只有一次,而人类却把它弄得支离破碎。
  是的,在这个存在了45亿年,孕育万千物种的星球上,由于人类自身的粗枝大意(或叫为所欲为),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已经失去,地球在一步步在人类的驱使下慢慢走向毁灭……
  与贝松在过去那么多精彩大片不同

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 作者:徐波

跨文化对话将是世博会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座永恒的展馆(1)


  2010年虎年春节对我而言委实有点不一般。短短两天假期,却让我想了整整48小时,这个虎头虎脑的年份注定对共和国和我本人有着特殊意义。
  再过76天,中华民族期盼百年的世博会将要开幕。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不心潮澎湃?八年漫漫办博征程,加上在驻法使馆申博岁月,中华民族21世纪头10年的光辉道路上居然留下了本人10年浅淡的世博足迹。
  这串长长的足迹里既有如烟往事,更有那难忘的参展方朋友们。我们或在申博时相遇相知,或在办博中结下友谊。随着开园日益临近,记忆闸门似春潮涌动,一泻千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当初驻法使馆作为申博前线指挥部,大伙如何在吴建民大使领导下殚精竭虑赢得胜利。我也想到了办博过程中曾经有过的几多挫折、迷惘和那数不清的成功喜悦。然而,望着参展方巧夺天工的展馆,我不禁自问,这届历史上最大的世博会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依稀感到在那美轮美奂的展馆外,世博会留下的将是更重要的精神遗产。我甚至臆测,此种精神遗产将给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于是,我想到了世博会是中华民族参与人类跨文化对话的一次饕餮盛宴!
  我说跨文化对话饕餮盛宴,绝不是附庸风雅。世博会184天,参展方成千上万办展人员和前来参观的数百万外国参观者将和中国百姓零距离接触,不是跨文化对话又是什么呢?192个参展国家,既是世博参展史奇迹,也正好是联合国成员国数。换言之,上海世博会将就21世纪人类城市化问题召开6个月的联大,各国间相互倾听倾述,不是跨文化交流又是什么?就中国参展而言,除国家馆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地区馆、企业馆内的国资、民企、台资和最佳城市实践区内的中国城市,不是中国社会各届齐上阵,全面参与对外交流又是什么?
  每每想到如此声势浩大的中外大交流的号角就要吹响时,我会在办博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亢奋,并期许着这一饕餮盛宴的早日到来。因此,就如同精彩演出的大幕徐徐拉动前,用一种淡定的心态讲述那些展馆后面的沟通故事,讲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参与中外大交流的历史责任,又使我如鲠在喉,急欲一吐而后快,而分享这些故事就远非是为了满足圈外人的那种好奇心,它更多的是一名世博人或准确地说一名外交战士的社会责任了。
  众所周知,作为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相媲美的世界博览会,一直是主权国家实施公共外交的理想平台。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国无论是作为参展者还是组织者,都将有利于消除与世界沟通赤字,从而塑造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新形象。对于此种公共外交功能,近10年来,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办博团队的负责人都与我分享过。在他们看来,当年他们办博,不仅是本国登上国际舞台的里程碑,更是改造国民精神、树立国民信心的契机。对这些当年的办博人、志愿者来说,更是他们献身国际事务的启蒙课堂。
  在地球变平的21世纪,跨文化沟通不仅丰富了世博会公共外交的职能,也给整个国际展览运动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经济全球化、数字技术、航空革命,在国与国间经济相互依存,人与人交往空前频繁的今天,人类既从未像今天这样自信过,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脆弱。全球化化不了的依然是人类的文化差异。这就如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数千年文化也形成其文化生物链,并构成和谐又五彩斑斓的人类文化。如果说破坏生物多样性将造成人类环境灾难的话,破坏文化多样性就会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出现暴力和战争。

跨文化对话将是世博会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座永恒的展馆(2)


如此,把世博会比作跨文化对话饕餮盛宴,使我们欣赏各类展馆时多了一种分享和交流的维度。就上海世博而言,就是要分享各国城市化成功经验,寻找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但这种倾听和倾述,又使世博会从一国单纯向国际社会的展示逐渐转向参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人类某一特定问题解决方案的集体探索。但囿于历史文化差异,各国从城市化理念到实践千差万别,这种集体探索几乎没有统一答案。这种文化差异既使答案千姿百态,也使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同一件事,笛卡尔的信徒和孔夫子的传人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并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弥补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就是跨文化沟通。
  法国有句谚语,“世界上只有两座山不能见面。”文化差异再大,人是可以交流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交流就好比是架桥工作。桥架好了,两边不来往的人就可以相互走动,相知相爱。桥架不起来,这个世界就永远消除不了误解。
  一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史同样就是这样的架桥史。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学贯中西的农学家徐光启和那位无功而返的马尔戛尼勋爵,三次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沟通两次均与历史失之交臂,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显得格外漫长。在冷峻的英国人看来,东西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哲人辜鸿铭眼中,国人的世界仅是个心化的乾坤。一代枭雄拿破仑干脆将中国称之为一头不能轻易碰的“睡狮”。
  历史星转斗移,30多年来一路崛起的中国不仅瞬间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更使整个世界对这头昔日的睡狮的觉醒速度惊讶,对其未来走势忐忑不安,因而,读懂中国和如何融入世界已是摆在今天中国与世界面前的课题。从此意义上看,世博会提供的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展示,而是在中国和世界之间一次千载难逢的架桥活动,一次与世界的坦诚交流,一次中华民族拥抱世界的历史机遇。如此使命使我常常忆及当初李岚清副总理、*国务委员在摩纳哥最后一次申博陈述时情真意切的话语:“把票投给上海,就是把世界带到上海。”
  正是这种渴望拥抱世界的使命感驱使我从巴黎来到上海,并在2210个日夜里恪尽职守。从加盟办博队伍的第一天起,实录这种拥抱世界的过程成为本人一种挥之不去的想法。
  坦白说,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是幸运的。生逢中华民族盛世,又处在中国与世界对话这一历史节点的最前沿。十年世博对外沟通,让我对博大精深的跨文化对话有了切肤之感,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中国古训又使我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种美丽的职业,沟通同样成为我在多元文化办博环境中的工作方法及存在方式。正是这种沟通与对话,我们创造了世博参展奇迹,赢得世界的尊重。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沟通并非一促而蹴。开山劈路易,架心灵之桥难,否则,我们的世界早就成为伊甸园了?有人曾告诉我,中国人的脑袋是圆的,外国人脑袋是方的,圆脑袋岂能与方脑袋对话?我则坚信,不管圆脑袋,方脑袋,只要都是人脑,就都是可以对话的,况且,人类不同文化间对话存在数千年,世博会叱咤风云一个世纪有半,只不过是全球化时代使这种对话需求变得更紧迫罢了。为此,我真诚地希望通过世博会这样的全民彩排,使我们拥抱世界同时成为地球村里一个人缘好、有魅力、受尊敬的村民,希望那些可爱的80后、90后的海宝一代在这个本属于你们的地球村里做一个理直气壮的世界公民。
  书稿付梓之际,一种走完心路历程后精神释放的*由衷而来。这种*来自内心,源自对家乡的知恩图报。如果不是办博,我本不会阔别24年后重返家乡,也许现正在地球一隅做我那习惯了的外交工作。就人一生而言,十年是不短的人生驿站,而世博留给我那些参展方难忘的人与事将是我一生的财富。在此,我丝毫没有与那些名垂青史的展馆建筑师相比的奢望,更不敢与那些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们相提并论,我唯一的恳求就是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陶醉于各种展馆的精彩时能稍许知道点幕后的故事,关心一下在地球村里人类正在进行的这场跨文化对话。也许,它将成为你世博园区最后一个展馆:一座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我要特别感谢吴建民大使十多年来对我参与跨文化沟通的鼓励和帮助,他致力于国际展览运动,特别是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沟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我终生学习和榜样。我同时要感谢联合国助理秘书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总代表贝楠先生。认识他是我一生的荣幸,而他献身联合国公职40余年,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经验、睿智坚定了我投身这一美丽事业的信心。自然,我更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何承伟总编和本书责任编辑杨婷女士,没有他们二位的支持,此书难以问世。感谢本书美编XXX,美丽新颖的封面设计凸显了本书的文化气息。
  最后,我要特别感激爱妻。她为了世博会这场跨文化对话,放弃外交部工作随我来沪。当我为此书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脑海里还蓦然浮现夫人初来乍到时所面临的语言、生活、工作环境及其所产生的Culture Shock。这样,理解文化差异及其跨文化沟通,如此艰涩的学术语言在寒舍就成为北京人与上海人、“馒头与米饭”等等平淡的生活细节对话。妻子女儿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欣赏差异的家庭氛围给予我工作艰辛后的其乐融融。我想,感激她们母女及亲人们对我关心的朴素语言,如果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就是文化差异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而这种差异又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谨将此书献给有志于献身跨文化沟通的海宝一代!
  2010 年3月18日于浦东寓所

序一: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交流盛会


  很高兴看到徐波同志的这本新作《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一书问世。他请我作序,我欣然同意。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本书有三好:主题好,时机好,内容好。
  主题好。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课题,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大洲之间、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交流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过去跨文化交流只是在部分精英、上层人士之间进行,那么今天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了。以中国为例,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中国累计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不过28万,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然而2009年一年里中国走出国门的人数就高达近5000万人,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近6000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国际交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是第一次。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均受其文化的影响。人类之间的交流既然到了今天如此广泛、深入的程度,学会跨文化的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懂不懂跨文化交流关系太大了,它影响到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影响到一个地区同外界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影响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好坏。
  由于中国长时间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也不长,懂得跨文化交流的人很少。虽然现在懂得跨文化交流的人数在增加,但由于中外交流规模之大,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徐波同志选择以跨文化交流作为主题来写书,这个主题当然是选得好的。
  时机好。徐波同志这本新作将于2010上海世博会举行的时候出版,这个时机太好了。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文化交流的盛会。记得2002年我在巴黎工作时,我们去说服国际展览局的各国代表支持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由之一,就是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本身就是文明对话的典范。毋庸讳言,文明对抗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个难题如何去破解?我看除去对话,别无他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上海又是东西文化交汇、对话富有成果的地方,我们选择上海办2010年世博会,也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对话的进程。这也算是我们对国家、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吧!
  第一届世博会是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世博会举行了70多届,纵观这70多届世博会,规模最大,参展国、参展的国际组织最多的却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展。另一方面,在世博会期间举行的各种文艺演出多达20000多场,世界

界各国都会把本国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拿到上海世博会来演出。各国参展的规模和文艺演出的规模都将是破记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跨文化交流最大的平台。


  预计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将会突破7000万人,通过网络访问上海世博会的可能有上亿人。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想参观世博会的观众,不论是实地参观还是网上浏览,都希望自己是看出门道的人。要看出门道必须要懂得一些跨文化交流。所以,我认为徐波这本新著的出版时机很好。
  内容好。徐波同志为写这本书投入了大量心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徐波的经历是相当丰富的,他在外交部工作了很长时间,在国内干过,也有驻外经验。他参加了世博会的申办,也参加了世博会的筹备工作。他是中国与各国世博运动人士接触最多的少数官员之一,他参加过爱知世博会和萨拉戈萨世博会。而对这两届世博会他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待了较长时间,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徐波是一个善于观察又善于同别人交流的人,他把自己跨文化交流的经历、体会、心得写出来,是有价值的。
  徐波同志在书中说到,世博会架起了一座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我认为,跨文化对话,首先是人与之间的交流。交流促进理解,理解有利于改善国家关系。交流也是生产力,它投入少,产出大。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复兴之中,我们要积极参与人类的跨文化对话,需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善于与世界打交道的人。我希望广大青年读者们,通过上海世博会,积极投身跨文化对话,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促进者。
  因为本书主题好、时机好、内容好,我向大家推荐,我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2010年3月于北京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3)


是的,在不知不觉中,多元文化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
  上海,这个曾以东方巴黎享誉世界的国际都市,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正在拥抱越来越多前来寻梦、淘金、享受、体验东方文化的各种肤色的人,从而使这个中国经济首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据上海的官方统计,长期在沪居住持有“绿卡”的老外高达15万,但实际数字要远远高于此。
  毕业于著名的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上海美国商会主席彭士杰告诉我,在沪美国人超过3万。日本总领事横井裕表示,日本在沪的侨民约5万人,超过在纽约的日本侨民总数,上海已成为日本在海外侨民最集中的城市。法国总领事马捷利同样以十分肯定的口气向我证实,在沪的法国侨民至少1万人,是法国在亚洲侨民最集中的城市,几乎占了法国在华侨民总数的一半。
  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且获得上海荣誉市民白玉兰奖的老外用中国话,且带着总结性的口吻说道,上海就像一个硕大的磁铁,每天吸引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外国人。最近几年,每年约有500万外国游客抵沪,他们都想亲身感受这种东方大都市的魅力和活力。
  1967年,正当6亿中国人处于“*”的极度亢奋之中,加拿大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发表了《媒介即信息》一书。他在书中首次预言,人类社会将会进入地球村的时代。
  让麦克卢汉瞠目结舌的是,当初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现在每年接待上亿人次的外国人(统计包含华人华侨)来华。此外,每年还有万人次的中国人以工作、考察、学习、旅游等原因出国。出国人数之多,几乎快赶上一个欧洲大国的全国人口。
  在这种出国大交流的背景下,还要加上30年来我国向世界派遣的150万留学生大军,且这种出国留学的势头正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出国留学生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中学生到国外上学已司空见惯。
  是的,在地球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人类的五分之一就这样如此大规模与世界无缝对接了。
  然而,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离国人越来越近的同时,跨文化沟通就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13亿国人不能不回答的现实问题。
  (二)殊不知,企业也要跨文化对话
  在这场世界范围的跨文化大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跨文化对话的推手是目前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是柏林墙倒塌后资本流动和贸易自由化两个轮子推动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向前飞速发展,而企业参与全球化活动,反过来又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如同国人渴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样,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Go global)的进程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从联想收购IBM、上海收购双龙到四川腾中重工并购悍马、吉利收购沃尔沃,如同国奥队球员的临门一脚,每次不管是否命中,总是成为国民兴奋的话题。
  与普通公民参与文化对话不同的是,作为一种法人和有组织的行为,企业的文化对话涉及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各个经济体及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关系。它可能被经济学家视作交易成本,也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
  但遗憾的是,企业的跨文化沟通显然要比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4)


一些失败的案例反衬出跨文化沟通的困难。在欧美商学院,教授们更愿意剖析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并购美国克里斯勒汽车公司的案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98年5月6日,经过双方多轮讨价还价,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最终以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成为世界工业史上最大的兼并案。德美双方预期通过互补的产品线,不同的市场分布,实现强强联合,从而打造世界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美国《纽约时报》在双方签署并购协议时发表文章,称此举建立了国际汽车行业“新的世界秩序”。
  然而,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新婚的蜜月期实在太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克莱斯勒非但没有从合并中获得好处,反而于2000年夏天出现了惊人的18亿美元的亏损,在美国市场份额自90年代以来首次跌至14%以下。
  2007年2月14日,这是西方恋人们最火爆的情人节。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这对恩恩怨怨的恋人终于分手了。分手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冲突,双方的企业高管在并购后的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公司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企业模式?
  从戴姆勒公司高管层看,这是一起企业间的“收购”行为,由德方来掌舵企业未来的方向天经地义。从克莱斯勒来看,本来参与并购的考虑就是想利用戴姆勒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强势,开拓克莱斯勒在欧洲的业务。因此,保持原有的美式企业模式天经地义。
  读者也许从一开始就发现,这对恋人缺乏爱情基础,它们的愿望都是要通过兼并取代对手,而不是居家过日子。这边是百年老店,那边是世界汽车大国的著名品牌,双方谁也不愿让步。这样,由于双方从产品设计、制造体系销到管理理念文化上存在的巨大的鸿沟(甚至连公司名片到底用德国格式还是美国格式也一直不能达成一致),这起举世瞩目的世界汽车制造企业并购案就如此草草收场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不给人情绪。的确,文化冲突已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摆在各国企业面前国际化经营的一个严峻挑战。
  200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40周年。应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了法国。访法期间,胡主席见证了中法两国签署了包括经济、科技、文化合作共11项协议,其中包括我国著名家电企业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伙协定签字仪式。我当时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负责中法双边关系,签字仪式现场安排就是本人一手落实的。我对TCL收购法国汤姆逊电子公司事甚感欣慰和骄傲。中法新闻媒体均对此事件给予充分重视,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欧洲国际化经营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然而,由于中法文化差异,兼并后的新企业运转不顺,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08年1月,也就是4年后的某一天,李东升总裁当时的助手张卫东博士在上海法国工商会与我不期而遇。他告诉我,TCL与法国汤姆逊的联姻已结束,他本人也早已调离TCL,现效力法国一家世界著名的企业。张博士感慨到,由于跨文化管理没有处理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受挫,不但是金钱损失,更重要的损失是时间和精力.
  的确,从30多年前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无名之辈,中国已一跃成为当今全球化经济浪潮最大的弄潮儿。180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存量,30万劳务大军,中国不仅已全面走向了世界,而且通过其经济活动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可否认,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征程中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令人抱憾的教训,而究其根源,跨文化冲突难逃干系。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5)


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对中国50家最国际化的大企业跨国经营调查发现,中国企业海外经营人员跨文化沟通的训练严重不足。
  一项面对全球跨国企业高管的调查表明,文化差异已被所有全球跨国企业高管列为全球市场经营的最大障碍。这种文化障碍要比技术、资金的障碍难度更大。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展区总代表戴明哲,他曾经担任欧洲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商学院的执行院长。他曾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文化冲突是国际企业跨国经营中最头疼的问题,世界各大商学院院长在MBA课程设计中总要加上企业内部跨文化冲突管理的内容。当一个企业兼并另一个企业时,经营者只会考虑兼并后会扩大多少市场份额。但一旦兼并后,他们又会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企业怎么也捏不到一块,原因就是无论企业的员工,还是董事会的老板们,双方均因国情、文化习俗、观念的差异,在企业未来运作方式上难以达成一致。为此,当年马城商学院教授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抗鼎之作《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专门分析了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其著名的跨文化冲突分析“国家文化模型”,使跨文化冲突管理成为当今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必修课。
  有人统计过,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全世界跨国兼并成功率是20%。如此看来,从TCL并购汤姆逊到联想并购IBM,中国企业海外兼并举步为艰也是情理之中。
  有趣的是,当企业从经营角度处理企业文化冲突时,跨文化沟通已不再是学者们文绉绉的坐而论道。相反,由于企业的参与,文化对话不仅攸关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更使目前这场全球范围的跨文化对话愈加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三)文化对话:还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这本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道白,将其与文化对话放在一起,多少有点牵强或故弄玄虚。然而,只要稍稍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国际关系,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话题。
  在2008年西方人欢庆圣诞的前夜,美国哈佛大学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81岁高龄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马萨诸塞州仙逝。网站没有用讣告式的语言,而是援引了亨廷顿生前的同事对他的学术评价,称其为近50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学理论学者。
  瞬间,亨老的仙逝让世界又重新回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他那惊世骇俗的《文明的冲突?》。该文章是发表在1993年夏季刊的美国《外交》杂志上,题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在当时被译成39种文字,一时众人争读、众人惊愕。它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因为亨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文中表示,21世纪国际冲突的根源已不是意识形态、经济等传统因素,而是西方文明与*文明等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冲突。
  8年后,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全世界在对世界头号大国突然遭受如此灭顶之灾瞠目结舌的同时,对恐怖分子如此刻骨仇恨美国社会也大惑不解。
  本·拉登为何要发动9·11?为何要以这种方式报复美国社会?这是世界亟待了解的两个问题。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6)


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时我正在驻法使馆工作,当时法国社会反响非常强烈,迄今历历在目。法国知识界认为,拉登是在向文明宣战,是在向自由、现代的开放社会及其价值观宣战。法国著名的《世界报》在9·11的翌日发表社论,题目就是“我们都是纽约人”。这个标题很醒目,套用的是肯尼迪的一句老话。
  话说60年代初,柏林处在冷战时期美苏争斗的舞台中心,赫鲁晓夫多次提出要吞并西柏林。1961年1月,赫鲁晓夫又重新发出了这一信息,要求西方国家中止与西柏林的各种联系,接着就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全世界均感到战争已一触即发。处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前沿的西柏林人更是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希望美国能成为他们的救世主。
  1963年6月26日,肯尼迪到访西柏林。100多万西柏林居民走上街头迎美国总统,只能容纳20万人的市政府广场被近50万人挤占得水泄不通。于

是,看到把一个民族割成两半的柏林墙,看到西柏林人如此企盼的表情,肯尼迪满怀激情地说,两千年前,最令人骄傲的话是“我是罗马公民”。今天,最令人骄傲的话是“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柏林人”这句话,肯尼迪是用带着浓重波士顿口音的德语说的,虽然不太标准,但西柏林人听懂了,柏林不会被吞并。顿时,广场沸腾起来,“肯尼迪—肯尼迪”的喊声响彻云霄。


  的确,法国《世界报》援引肯尼迪的话来做社论标题寓意深刻,它如同当年肯尼迪声援那些处在危难中的西柏林人一样,《世界报》代表法国社会在美国人民危难之时,向美国人民表达了深切同情和最大的道义支持。社论明确表示,攻击纽约双子座大楼,就是攻击美国的开放社会、攻击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现代化生活方式,认为恐怖分子正在向人类文明和进步宣战。
  然而,就在世界舆论群情振奋、沸沸扬扬的时候,法国的精英们不约而同想到了8年前亨庭顿有关文明冲突的预言,他们惊愕地发现,亨氏所描绘的文明冲突已不是耸人听闻的理论说教,而是摆在21世纪人类面前最严峻的挑战。
  法国朋友告诉我,9·11的恐怖分子全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他们喝着西方的牛奶,念着西方大学的课本,掌握着西方大学最好的学问,自然,他们还流利地操着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
  就是这些接受西方良好教育的*青年,从骨子里仇视西方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一切。在他们眼里,西方人自私、物欲横流、道德沉沦,艾滋病、同性恋、恋童癖、吸毒,是万恶之源。而造成罪恶的西方社会的根子是坠落、腐朽的西方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其从地球上消灭。
  如果这不是文明冲突,又是什么!许多法国知识分子告诉我,从政治上讲,我们要否认文明冲突论,因为这一理论打击面太大,对维护国际和平、和处理各种国际危机十分有害,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从文明冲突的角度看问题,又很难解释恐怖分子的行动,他们仇恨的种子又从何而来?
  难道亨老讲的都是对的?
  恐怖活动发生后,美国《时代周刊》发表题目为“我们为什么如此遭人恨?”(Why we are so hated?)的号外,一种文明冲突的担心隐约出现在字里行间。
  2003年早春,战争的阴影已笼罩在巴格达的大街小巷。对恐怖活动的反击已简单地演绎成布什当局是否有能力向萨达姆宣战,并把后者拉下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与美国执意动武的决心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这场博弈一直到了联合国安理会。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7)


2003年2月14日,时任法国外长德维尔潘,以其诗人气质与铁腕书生风格,从“老”欧洲切身历史,从人类几千年治愈不断的战争创伤,从全球化时期人类对不同文化对话的呼唤,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地呼吁美国政府千万不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德维尔潘用的是法语,语速抑扬顿挫,时缓时疾,其态度之真切、用词之犀利、神情之激动,委实使坐在一旁的美国国务鲍威尔如坐针毡。
  在CNN电视画面上,美国历史上的这位首位黑人国务卿手足无措。我猜测,他内心应该是十分窘迫的。我甚至可以断定,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地缝钻进去。德维尔潘的演讲通过CNN传遍了世界。这是一篇堪称典范的演讲,更是世界各国青年外交官学习演讲的生动教材。
  从任何角度看,雄辩的法国外长和法国的观点征服了世界,因为法国主张用另一种方式来惩治国际恐怖主义。在历史上,法国曾饱受恐怖主义之害,这种恐怖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登峰造极,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圣米歇尔站地铁成了多少无辜者命丧黄泉之处。
  法国6500万人口,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10%的居民系外国人归化而成,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国家的穆斯林,保守估计有500万人。
  法国外交部官员告诉我,法国外交的*政策就是要保证中东地区的稳定,任何与中东地区的冲突都将危及法国的本土安全。历史上8次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打到1291年,打了195年,谁也吃不掉谁。相反,基督教和*文明和平相处,对*世界和欧洲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拉克总统更是明确表示,战争将使整个中东地区陷入*,并产生成百上千个小“拉登”,对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有百害而无一益”。
  德维尔潘掷地有声的发言结束了,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激动地给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来声援电子邮件。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透露,在德维尔潘发言当天就有5000美国人发来了电子邮件支持德维尔潘的讲话。两天后又有万封邮件接踵而来。人们都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国际关系中不能诉诸武力。在复杂的文化和宗教问题交织起来的国际恐怖主义面前,要表本兼治,通过文明对话和对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历史知识教育,赢得互信和尊重,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国际恐怖主义这一人类文明的共同敌人。
  然而,2003年3月19日,和平阵营最终没能阻止战争,伊战还是爆发了。包括60个*国家,12亿穆斯林在内的世界人民义愤填膺,抗议浪潮席卷全球。接下便是美军的大量伤亡、伊拉克久治不愈的教派冲突、10万平民命断黄泉和数万亿美元的军费支出。
  2008年12月14日,还有27天即将离任的小布什总统突然对伊拉克进行闪电式访问。在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官邸,小布什对着世界各国记者为其伊拉克战争辩护。突然,一位名叫扎伊迪的伊拉克电视台记者站起来把他脚上的鞋扔向布什,一边用*语骂道:“这是告别之吻,你这条狗!”
  布什见状急忙把头一低,鞋“嗖”地一声从他头上飞过,击中他和马利基身后的墙。紧接着扎伊迪又投出第二只鞋,嘴里接着骂道:“这是来自那些孤儿寡母和在伊拉克丧生的人给你的吻。”
  一旁的安全人员慌忙把扎伊迪摁倒在地,但实况转播中的CNN将眼前的一幕传向了世界,扎伊迪立刻成为*世界的英雄。在广大*老百姓看来,这两只砸向布什的鞋子太好了,它代表了伊拉克人民5年多来对小布什的强烈愤懑,更是要为10多万伊拉克战争冤魂向布什讨回生命、讨回公道。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8)


我曾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东的黎巴嫩工作过,知道*文化中用鞋子袭击人意味着什么。2003年4月,当萨达姆雕像被推翻时,人们用鞋抽打雕像的脸,感谢美国大兵解放了伊拉克。现在,伊拉克人民用抽打萨达姆雕像的鞋子来袭击布什,向他表示最大的蔑视。同是鞋子,同是伊拉克人民。砸向萨达姆,是对大*的唾弃;砸向小布什,是要对疯狂的战争说不,是要对美国对*的傲慢和偏见说不。
  在圣诞夜的教堂钟声里,亨廷顿教授平静地走了,等待他的是宁静的天国,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冲突频繁、武力不断的世界和一个依然和平看不到边的伊拉克战争。
  在《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先驱论坛报》、《世界报》等网站的聊天室里,各国网民试图对亨老及亨氏理论盖棺论定。有人将布什当局的美国保守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归咎于亨氏理论,是他的理论导致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也有网民认为,亨氏理论没有错,文化冲突有一定道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已经表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文化差异有关联,文明对话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时代的课题。
  还有第三方的观点似乎较为公允,主张不管有没有文化冲突,人类社会急需通过各种通话来避免冲突。他们甚至认为,这才是亨老提出亨氏理论的初衷……
  的确,小布什发动了对伊战争,断送了共和党的江山,并被无休止的民调冠之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黯然离开白宫。
  有人说,如果小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稍微那么一丁点谦躬,对文化冲突的潜在风险稍微给予一丝一毫的重视,这场战争是本可以避免的,或者说,美国本可以在付出较少成本的情况下管理好这场战争,赢得*世界的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如果小布什懂得文化对话是个“生与死”的大问题,历史可能会重写。
  然而,以上统统是各种假设,历史毕竟是历史,有时它显得十分残酷,有时它又会给你开上个琢磨不透的玩笑。
  若干年后,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其*《抉择:我的政治生涯》里详细记载了他与希拉克如何联手抗击小布什,为拯救世界和平不惜在“老欧洲”组建“拒绝阵线”的各种细节。尽管“拒绝阵线”的观点没有被“年轻的美国”接受,但德法在“战与和”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同仇敌忾”,使施罗德与希拉克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个人友谊。但是,让施罗德在当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年轻”的美国居然在短短的几年后选出了一位黑人总统,而这位总统居然又有*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总统,他清醒地意识是美国与*世界重修与好的时刻到了。
  2009年6月4日,这是美国与*世界关系史上重要的一天。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罗大学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与*世界互相倾听,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奥巴马讲述了他个人及家庭的“*”烙印,回顾了美国与*世界的历史渊源,提出了美国与*世界最终需要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他还多次引用古兰经的经文,多次强调美国和全世界*“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双方“不是排斥和竞争的”,而是“共同尊重人类的普世价值:正义和进步、容忍和尊严”。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9)


奥巴马演讲三次被听众站起来鼓掌打断,他们高喊“我们爱你”。
  通过CNN、半岛电视台,整个*世界对奥巴马要与*文化对话的诚意而感动,他们将奥巴马要与*世界对话的演讲比作“9·12”,是美国和*世界关系的新篇章。
  “To be or not to be”,CNN的电视画面上,奥巴马显然要比小布什聪明得多,在埃及青年学生面前人缘也要好得多。他一个劲地强调他的*血统,强调美国与*世界重修与好的愿望,因为他已经懂得,文化对话同样是个“生与死”的问题……
  第二节、世界从圆变平以后……
  几年前,一位名叫弗里德曼 (Friedman)的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写了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在书中,他认为囿于500多年前的科技水平,哥伦布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1个昼夜后才发现新大陆,并由此证明“世界是圆的”。500年后,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化时代,宽带通讯技术又将世界从圆变平。
  弗氏一言,举世震惊,半年内居然销书100万册,全球多达700家报纸转载其内容,此书连续64周名列亚马逊十大畅销书之列。从白宫官员到硅谷IT的研发人员,从华尔街的投资者到中国地产大鳄,再到上海地铁里匆匆忙忙的都市上班一族,几乎人手一册,先睹为快。
  经过弗里德曼的点拨,人们突然发现,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地域、文化、技术、知识等将不再成为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及世界经济循环的障碍。宽带网络将世界变小了,把个人的作用却放大了。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世界事务,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来从事一番自己喜欢的事业。
  在这个世界里,张朝阳、李开复都是昨天的故事。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在宽带的世界里驰骋,打造天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世界变平了!网络技术终于将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一马平川的世界,不再跌宕起伏。
  中国的网络国际并轨过程记忆如昨。1987年9月20日,这是中国加入全球化网络世界的历史时刻。是晚20时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上网,在键盘上敲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走向世界)。
  这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电子邮件,从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

PAD机启航,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走向了世界。尽管当时的网速仅为300bps,但当邮件迈向世界后,它所代表的那个潮流和中国急切融入世界的热情如火山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


  谁能想象,20多年前中关村这个简陋电脑上奔向世界的邮件居然改变了今天亿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又使中国在充当世界人口大国的同时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网民大国。
  据统计,全中国现有亿网民、210万个网站、1亿多个博客。中国网民数世界第一,甚至超过了美国全国人口。国人对网络世界的沸腾热情,不仅使正在努力与世界无缝对接的中华大地焕发了蓬勃生机,也使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蓦然间变为零。
  如今,在中国的任何角落,在你上网回车的瞬间,你就融入了世界,成为一位彻头彻尾的地球村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0)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的是,就在你上网的瞬间,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就成为国与国的交往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每个网民的言论,就会成为一个国家的言论而被援引或演绎。一场极为普通的足球比赛,一个偶然的食品卫生事件,网民通过博客、聊天室、MSN、微博、手机、黑客袭击等,构成一种舆论环境,并对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形成压力,而且它还将超越国界,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推波助澜。
  世界变平后,国与国的关系不再由政府一家说了算,网民一跃成为国际关系又一新主人,他们的言论、对世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然而,就在我们庆幸世界变平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鸿沟却没有变平,现实世界依然被不同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及其语言文字切割得支离破碎。
  有人为此撂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在变平后的世界里依然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那么,网络世界里的误会将会放大,网民彼此会从主观臆断到充满激情地相互挑战,从而使未来的世界变得十分脆弱和可怕……”
  二、航空革命:让我们的旅行插上翅膀
  对喜欢旅行的国人来说,春秋航空的机票一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精明的春秋航空公
  司管理层似乎在成本控制方面永不满足。先是推出1元钱廉价机票而遭到济南市物价局开出15万元的罚单,后又提出让旅客站着坐飞机的大胆设想。无论是前者的慷慨,还是后者的别出心裁,总是让媒体兴奋不已。支持和反对者各执一词,沸沸扬扬,让春秋航空乘机大做广告。
  在媒体和航空公司以外,还有精明的“驴友”们,他们显得比媒体冷静,比精明的航空公司更睿智,因为在媒体的爆炒中,他们已感受到中国将与欧美国家一样马上要迎来一个廉价航空的新时代。
  说起廉价航空(Budget Airline),最早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南航空。最近几年,随着航空市场开放,各国廉价航空犹如雨后春笋,出现了瑞安(Ryanair)、易捷(Easy Jet)等欧洲著名廉价航空公司和在亚洲航空市场独占傲头的澳大利亚捷星航空(Jet Asia)、新加坡虎航、马來西亚的亚航(Asia Air)等亚洲廉价航空公司,它们以低廉价格赢得了市场和乘客的信任。其中,瑞安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这家总部设在爱尔兰的欧洲廉价航空公司,拥有209条航线,遍布欧洲17个国家的94个目的地。多年来,它以廉价策略经营,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也成为全球最盈利的航空公司。据统计,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有60余家,运营着1200多架飞机,连接着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
  虽然廉价航空与人类跨文化对话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在客观上却让乘飞机旅游成为人人可望可及的事情。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便捷的交通,我们今天的国际交往怎么会变得如此频繁?
  时至今天,我办公室里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年轻人对瑞安(Ryanair)、易捷(Easy Jet)还心存感激。要不是这些廉价机票,他们很有可能与巴黎、罗马等世界名城擦肩而过,更不要说周游欧洲大陆了。
  位于马德里的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全世界近9亿人次进行了国际旅行,也就是说,占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的人因各种原因跨出了国门。在这支世界上南来北往的国际旅行大军中,中国每年都有高达半个亿的人次出国,且近年来大有不断攀升之势。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1)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的出境人员还要翻番,每年将高达上亿人次。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地国家和地区(ADS)总数达到了117个,可以想象,未来十年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中国游客的身影,而目前由低价位机票所发起的航空革命无疑将给中国和世界的这支旅游大军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其更加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在这样的国际旅行大军面前,谁还会说跨文化沟通不重要?文化对话不紧迫?
  设想一下,当你搭乘的廉价航空飞机向世界117个国家任意飞去的时候,你任何个人行为都将上升为国民素质,任何个人的言论都将被视作国家的舆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你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使者,你的一言一行可能是友谊的种子,也极有可能是文化摩擦的导火索,从而在国与国的关系留下不和谐的芥蒂。
  第三节、对话文化:为的也是挽救文化
  一、岌岌可危的多元文化
  2001年11月,中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签署了加入WTO的议定书。与此同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员国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并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这两个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关联的事件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冷战结束、经济融合、网络宽带、廉价机票,谁不在讴歌我们伟大的全球化时代,庆幸我们能比我们的父辈们享受难以比拟的物质文明,拥有更多的自由并无拘无束地在穿梭在世界各大都市之间。
  然而,谁又能想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车轮又将自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文化日益趋同,成为一种似曾相识的定式、一种全球范围标准化的消费品,从而在根本上开始动摇世界各国人民传统的生存方式!
  文化到底是不是商品?可不可以用来交易?
  在世贸组织成立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谈判中,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大声说“不”。他们强烈反对美国将电视、音乐、出版物纳入自由贸易范畴,谈判谈了10年,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根据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缔约国必须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列为政府的国际责任。于是,加拿大、法国率先通过国内立法程序加入此公约。
  为什么是加拿大、法国?
  地广人稀的加拿大,移民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多元化与其自然界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无论是加拿大宪法,还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地努力保护这种族群、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及其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与平衡。文化多样性没有了,加拿大就不存在了,或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加拿大了。
  对法国而言,这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国家,为人类和世界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如果法国文化遭到削弱、被边缘化了,法国就不再是法国。如同戴高乐在半个世纪前所说的那样,法国之所以在世界的存在,就是因为她的伟大,在于她对人类文化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教科文组织的一位苏丹籍高官告诉我,法国从原先在WTO谈判时提出的“文化例外”(Exception culturelle)到现在与加拿大一起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谈判策略调整。讲例外未必能得到支持,而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的文化多样性,自然就会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共识。书包网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5)


加利秘书长是这样结束与我的谈话的:“文化没有高低,但可能会有强弱之分。强调文化对话就是要尊重对方的文化权利,而不是居高临下,恃强凌弱。一种语言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对世界的观点。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一种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消失。这就如同自然界缺少生物多样性一样,没有语言的多样性,就没有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子孙只能在博物馆里了解人类的过去,而将不再拥有美好的未来……”
  是的,加利秘书长的话是几年前当我还在驻法大使馆工作时他对我说的。几年后的今天,全球化突飞猛进,无论是英语在世界的传播速度,还是全国人民奋力学习英语的“疯狂”热情,均使我预感到,世界语言大同给我们带来的遗憾不一定比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要少。
  尽管我们都知晓,千百年来各国的民族语言已风雨飘摇;
  尽管我们都明白,语言是一国人民在特定地区生活、繁衍的历史活化石,蕴含着几多千古留芳的历史信息,是一种可形的年轮;
  尽管我们都懂得,失去的这种语言,就是失去那种口口相传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并将永远和彻底不能复得。
  然而,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前,如果我们再不进行文化对话,再不对我们人类的语言进行保护,上述可怕的一幕就会在我们这代人的眼皮底下发生。
  2009年12月的某一天,就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即将离去的时候,英国媒体报道印度安达曼群岛上一名叫波阿的85岁老妇刚刚撒手人寰。然而,英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因为波阿的长寿,而是她作为一个拥有65000年历史的古老部落的最后一个成员,其仙逝不仅意味着地球上最后一个会说波族语的人的离去,也意味着65000年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也跟着她一起走进了坟墓。
  印度尼赫鲁大学语言学教授艾对此痛惜无比,他无奈地说道,“今天,波阿终于走了,她平生所留下的美丽歌声将如同外星人的语言一样,地球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得懂了.。”
  三、难道我们要天天面对洋快餐?
  2007年,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主持人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从而导致这个世界咖啡馆的巨无霸进驻故宫7年后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并黯然退出故宫。
  星巴克事件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反映了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网民和消费者对中华自身文化认同所表现出的危机感。人们出于对母体文化和民族利益的本能保护意识,在网络平台上找回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存在的尊严。
  解剖星巴克事件,我们还可得出许许多多的结论。其中有一条,无关星巴克的小资、时尚与紫禁城的暮鼓晨钟、苍凉威严和谐搭配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除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语言和地区文化,还包括我们与生俱来的饮食文化。
  星巴克的故事让我想起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美国饮食文化势如破竹来到中国,并在平静的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激起阵阵涟漪。
  我当时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记得突然有一天在外交部对面朝内大街开设了一家肯德基,门庭若市。办公室同志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有一位前驻美使馆的老参赞,他资历很深,解放前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参加革命,与前外长吴学谦、驻美大使朱启桢都是同学。他对美式快餐大举攻克中华大地忧心忡忡,大举*,告诉我们一定要抵御,因为就是在美国,也是被认作垃圾食品。然而,不知什么原因,老人家和办公室所有的同志一样都没有抵挡住美式快餐的诱惑,他居然与我们一样将加班的晚餐从食堂转移到了肯德基,后来,也干脆在那请客吃饭了。

第一章:跨文化对话:一个风靡世界的时代话题(16)


我还是要提到法国,因为那里有世界著名的大餐及其派生出来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那里我同样碰到一位法国“老同志”。他留着山羊胡子,名字叫鲍韦(José Bové)。不过,他不是外交官,而是位普通的法国农民。但读者朋友千万不要小觑他,就是这位农民伯伯,把西方社会搞得天翻地覆,成为全世界抗击美式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
  在鲍韦同志的所有壮举中,最引世界注目的就是他动手砸了美国快餐麦当劳的一家连锁店,并因此遭到法国警方逮捕,投入监狱。鲍韦虽然锒铛入狱,但他的行动居然得到法国朝野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当法庭审判他时,全世界主要媒体均到场,他通过CNN的直播,向世界控诉美式经济全球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法国著名政治观察家杜阿麦勒表示,如法国立即举行大选,鲍韦将极有可能当选法国总统。
  鲍韦的名言是:“全球化可以,改变我的饮食习惯不行。”
  然而,时间是无情的。我的那位老参赞没能抗御美式快餐,鲍韦同志最终也是无功而返。因为,就是在他反抗最激烈的时候,法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兴建美国快餐麦当劳店。法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样,不管出于什么考虑,主动让美式快餐占领了世界美食圣地法兰西。
  在中国,洋快餐同样以瞠目结舌的速度占领了中国的餐饮市场。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已没有一个城市没有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快成了一个城市开放的代名词。
  尽管人们深知,洋快餐未必有营养,许多青少年的肥胖症与之密切相关,但人们对洋快餐依然趋

之若鹜。有不少家长感言,孩子们在家吃不下饭,没有胃口,但到了洋快餐店,两个汉堡还不够。


  调查发现,中国60%的青少年认为洋快餐“好吃”。许多父母甚至用洋快餐来奖励孩子期末考试的好成绩,或在洋快餐店为孩子过生日,让孩子高兴。中国的家长还会说,看到孩子吃麦当劳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从星巴克到洋快餐,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观看的节目、使用的语言外,人类连自己吃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一步步同化。在这样的全球化里,且不说我们将失去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民族习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爹妈给的饮食习惯也会被一种由统一的机器、统一的配方、统一的口味、统一的服务提供的食品逐渐取代。
  由于全球化浪潮对人类饮食习惯带来的挑战,文化对话这个21世纪最圣洁的哲学讨论突然变得俗不可耐。人们突然发现,如果再不进行对话,本来五彩斑斓的人类饮食文化也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强者文化所带来的快餐文化和一种整齐划一的饮食流程,人们再也找不到饮食中的传说、孩提时的故事和外祖母亲手烹制的美味……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1)


第一节、世博会与跨文化对话:一个150多年的故事
  就在全球化浪潮蚕食我们传统文化,迫使我们使用外来语言,动摇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和生存方式时,世界各国人民自发地采取了各种方式予以反击。
  鲍韦怒砸麦当劳、希拉克退出欧盟会议,而更多的人们则会集在瑞士的达沃斯和每年一度八国峰会的所在地,用西红柿、汽水瓶、路障、石子,甚至自制汽油弹向这些全球化的代言人负隅抵抗……
  然而,与反全球化运动分子们的激烈抗争不同,一项没有丝毫对抗,没有檄文,甚至没有争论的展示和交流活动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又悄然兴起。
  这是一种从容和淡定下的交流,一种完全是扶老携幼般的节日,一种由不同文明组成,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纷争的世界级嘉年华,这就是伟大的国际展览运动。
  一、世博会是一种展示活动
  据史学家考证,人类非商业性的展示交流最早在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就有过一种超越商业集市功能的展览会。人们在这种国际性的集市上交流,互通有无的是思想,而非实物商品。后来,历史到了1851年,工业革命大获成功的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丈夫阿尔伯特的亲自操办下,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维多利亚女王为什么要办世博会?
  原因很简单,创造一种国与国之间在工业化时代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各种工业发明、先进的生产力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一位长期研究世博会的美国学者对我说,世博会的伟大在于其展示的功能。无论是伦敦世博会,还是以后近30个国家,大大小小举办的130个国际性博览会,通过这种展示活动,向世界传播了新的文明和生活方式。无论是电灯、电报,还是电影、电话,人类每个进步的脚印的第一步都在此迈出。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展览界流行这样一句话,Every thing begins with Expo(一切始于世博会)。
  应该看到,正是由于特殊的展示作用,世博会给人的感觉就宛如一个流动的集市,在不同的国家中反复、高频度地展示那种美好理想,追求一种人类的欢聚,扮演的是一只新生活的报春鸟。它就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和黑暗的大海中水手所期待的灯塔,给生活处在低潮和面临经济困难的人们一种类似庙会似的热闹和慰籍,同时又能给成功的人们那种分享幸福、共建未来的可能。
  尤其可贵的是,在这样多个民族和文化组成的庙会里,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的交流是自由和平等的。你可以参与、可以随意攀谈、可以与所有想认识的人交朋友而无所顾忌自己的地位和文化背景。
  在这样的对话中,人类远离战争。
  一部世博史同样是人类的和平史。一战和二战,人类相互残害生命,世博会对话平台被强行拆除,世博运动中止。战争与世博,水火不相容。同样历史也证明,只要有了世博会,人类就不可能诉诸武力,人类就有了交流思想的平台、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1928年11月22日,这是国际展览运动史上难忘的一天。英、法、德、意等3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聚会巴黎,他们要在一起研究世博会的未来,再签署一项《国际展览公约》。
  为什么要有这个公约?据说是当时人们展示的热情太高,各国举办的展览会实在太多,以至于必须要有一部公约来规范和指导国际间层出不穷的展览会。为此,外交官们煞费苦心要为国际展览会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定义。于是,他们想到了:“世界博览会是一种展示活动,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在于教育大众。”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2)


在今天看来,当我们需要描述国际展览运动的特质时,大概没有比将展示功能来概括内涵丰富的世博会更形象和通俗易懂的了。
  也许,外交官们对此有一番深思熟虑。也许,他们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但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一种人类对展示的渴望在80多年后,推动着一个原先才有31个国家组成的俱乐部,一个在国际上不甚知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迅速居然发展成今天拥有156个主权国家,其会员数仅次于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
  这如果不是展示活动的生命力,又是什么?
  二、世博会是一种庆典
  人们常常将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比作当今世界人类的三大盛会。有趣的是,如果寻根刨源,它们三者之间还沾亲带故,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1894年6月16日,一个叫顾拜旦的法国人创建了现代奥运会。从第一届雅典现代奥运会后的连续3届奥运会,顾拜旦居然异想天开,要借世博会的一块宝地来提振现代奥运会的人气。
  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将足球运动与国际展览运动一起载入了史册。在这场比赛中,英国队以4:0大胜东道国法国队,夺得冠军,从而使法国人本来可以津津乐道,并冠之以“新世纪曙光”的此届世博会多少有点遗憾。
  尽管如此,足球比赛并没有影响这届世博会在近代法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连世博史上都算得上可圈可点的一届,共吸引了5100万人参观者,远超过当时3890万的法国全国人口,并从此开创了法兰西民族 “美好时代”(Belle Epoque)的新历史。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巴黎大小宫殿、亚力山大三世桥和奥赛现代艺术博物馆也都是那届世博会留下来的遗产。
  需要补充的是,这场足球比赛让我们找到了世界展示运动和足球运动之间的家谱,后来在1929年,又一位叫朱尔·雷米特的法国人创建了职业性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从此我们看到奥运会外,又一个在世界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
  然而,奥运会也好,世界杯足球赛也罢,它们都是一种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或谓对抗性的竞技。参与的主体都是单一的运动员,除现场极少数观众外,绝大多数人主要以电视直播形式观摩这种技术和力量的博弈。
  因此,从各种角度看,这种精彩的赛事仅为一种观赏,如同人们在实况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或听一场现场古典音乐会传播,它的的确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但它缺的是你我对此的任何参与。
  相反,世博会参与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也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各地方政府甚至是在论坛上发言的普通公民,是整个社会的参与,它与观众之间建立是一种倾听和倾诉的沟通关系,是一种有问有答的互动关系,一种在你我之间零距离的交流和直接体验平台。
  从参与的时间上看,无论世界杯,还是奥运会都相对时间较短,奥运会持续两个星期,就是世界杯足球从小组赛到最后决赛也只是一个月,而世博会则要在半年时间。一场赛事,无论是奥运会的各种项目,还是世界杯决赛,充其量几十分钟到两三个小时,而世博会的展馆每天至少对外开放10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你可以就一个主题,反反复复与参展者沟通,有问有答,直至问题穷尽或你得到的答案令你满意。书 包 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3)


从参与的层次上看,由于世博会的主体是主权国家,而非参赛的各种运动队,因而,是由国家元首、总理或国王、首相、大臣直接参与的一种国际交流,是人类社会迄今级别最高的跨文化对话活动。这种类似走亲戚的高层外交,又是奥运会、世界杯足球不能比拟的。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4843位国际要客参与了园区的516场活动,其中包括8位外国元首、10位皇室成员、9位总理、39位部长、4位国际组织领导参观了世博园,日本天皇夫妇更是三次到访园区;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6位总统、31位总理和首相、18位君主和皇室成员、88位部长;
  2005年爱知世博会,28位总统和总理、9位皇室成员、88位部长;
  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短短三个月,130多位部级以上的领导莅临,其中10位总统、20位总理、6位王室成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出席了联合国的馆日活动。
  显然,由于世博会的开放、包容和广泛的参与及互动性,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节日,一个派对。在巴黎16区伊埃讷大街32号国际展览局的文献室里,历史是这样描述的:
  1851年,为了彰显大英帝国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
  1876年,为庆祝独立100周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世博会;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举办世博会,留下了不朽的埃菲尔铁塔;
  1910年,为纪念比利时独立75周年,举办布鲁塞尔世博会;
  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再次在旧金山举办世博会;
  1988年,为庆祝建国200周年,澳大利亚举办布里斯班世博会;
  1992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举办世博会;
  2000年,在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之际,分裂半个世纪的德国实现了统一。为了显示德国
  在国际舞台上的雄心壮志,德国举办汉诺威世博会;
  2005年,在二战日本战败60年后,日本举办其历史上的第四个世博会;
  2010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将举办其历史上,也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世博会。按中国人自己的说法,这也是100年前那些仁人志士的世博宿愿美梦成真的一天.
  三、世博会是费尔泼赖
  一部世博史将人类的庆典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可以肯定,假如没有世博会,人类也会寻找一种类似的活动来实现欢聚的,因为,世博会提供的是从容和自信。
  无论奥运会的竞技,还是世界杯足球绿茵场上的角逐,作为比赛,终将是一种残酷的厮杀,留下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记忆,而世博会既没有这种不见硝烟的残酷,没有兴奋剂和假球、黑哨的困扰,更没有那些反全球化斗士们愤世嫉俗般的激动,而是平心静气就某个问题人们在一起发表不同的见解。
  事实上,发表这种见解时本身对错已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在此分享和交流。你可以接受,你也可以不接受别人的观点,这就是费尔泼赖精神(faire play )。
  人们为对话而来,为相聚朋友而来。这里每天都是节日,人们享受的是重逢的快乐,追求的是相互尊重和皆大欢喜。
  这种费尔泼赖精神既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展示过程中,也反映在申办过程中相互对竞争对手的尊重。
  2008年3月31日,对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和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米尔(Izmir)来说无疑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国展局第143届全体大会上,它们本该为争夺20

15年世博会举办权的竞选活动面红耳赤。然而,那些喜欢零和游戏的国际观察家们失望了,那些信奉两强相遇勇者胜的人已难以掩饰面带的惊愕,因为,米兰和土耳其的代表展现的是绅士般的费尔泼赖精神,从而让全体代表再次懂得了国际展览运动以文化对话为宗旨的崇高理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4)


为了体现对世博运动的举国重视,这边,意大利人请出总理普罗迪,那边是土耳其总统居尔亲自坐阵。两位国家级绅士,彬彬有礼,相互致意。擂台是这样拉开的:
  8名身穿白色T恤的意大利儿童首先登台,他们各自天真烂漫的笑脸代表着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八项内容。来自塞内加尔的著名非洲歌手恩多尔,效力于AC米兰足球队的荷兰籍黑人球员西多夫、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知名经济学家阿塔利、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外长达莱马及伦巴底大区主席福尔米科尼和米兰市市长莫拉蒂分别向各位代表陈情,强调意大利是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交流的最理想的国度。
  最后,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和来自博洛尼亚地区的著名儿童唱诗班30多名儿童一同演唱歌曲《因为我们相信》(Ama,credi e vai),表达了意大利志在必得的信念。
  接下来是土耳其的陈述。
  一对青年主持人亮丽登场,并与场内互动,通过大屏幕,展示伊兹米尔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堪称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历史古城。画面上,伊兹米尔人急切地盼望通过作为第一个穆斯林国家举办世博会,为21世纪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总统居尔表示,土耳其把世博会看作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选择土耳其,就是选择发展中国家,选择穆斯林国家,选择了人类最紧急的课题:加强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对话。
  竞争对手陈述结束后,场内的气氛紧张之极,空气仿佛凝固。
  有趣的是,也许是代表们过去紧张,也许是投票器的电子设备过于先进,全体代表居然试了6次才学会使用这一新鲜的电子玩艺。
  最后,意大利以86:65票赢得2015年世博会举办权。
  热情奔放的意大利人在场内欢腾了!
  土耳其总统居尔第一时间大步走向普罗迪总理,向意大利米兰表示祝贺!
  是晚,在米兰的庆功晚宴上,所有驻国展局的代表悉数到来,土耳其代表团也不例外。在巴黎最富有情调的加伯利埃餐馆,普罗迪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想说的就是二个字“感谢”。感谢世界的信任,感谢朋友的厚爱。
  轻歌漫舞中,人们在尽情地享受意大利美酒和通心粉。各种肤色的人都在祝愿米兰,祝福世博会事业。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Loscertales),这位留着银白大胡子,献身国际展览事业近20年的西班牙人满脸兴奋。今天,与其说是意大利人的节日,倒不如说是国际展览局的喜庆之日。80年来,国际展览运动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并成为主权国家之间文化对话,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他意味深长地说,从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后另一个世界重要城市将举办世博会,这就使国际展览运动永远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同样,从伊兹米尔申博看,证明国际展览运动方兴未艾,它的明天在发展中国家,在穆斯林世界。由这么多的国家看好世博会,表明国际展览运动充满生命力,是真正的人类不同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是的,在我们这个依然不甚安宁的星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然而,由于世博会的费尔泼赖精神,那种推动世界和平、促进文化对话的特质,人们总算可以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找到人类相互谅解和博爱的宝贵片刻。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5)


2009年岁末的一天,在意大利举行的世博推介会上,一位来自北欧的世博会政府总代表与我谈起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
  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告诉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也将讨论人类未来的低碳生活,参与者也是192个国家。但是,她得意地说道,“我们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出席的国家数一模一样,是真正的地球峰会,但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声嘶力竭,整天争吵和冲撞,因为世博会追求的是平等参与,是各抒己见,不存在一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另一国。”
  她见我全神贯注,接着又说:“他们才开了13天会议,就认为会议长得不得了,而我们相会的时间是他们15-16倍。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把问题讲透。” “我们是等于开了15-16次这样的地球峰会。”
  最后,她指着意大利馆来回攒动的人群,似乎总结性地对我补充道,“世博会这种费尔泼赖精神导致其广泛的公民参与性表明,通过这种多边活动,人类实现全球化治理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节、对话让它们走向世界
  “我和你,心连心,我们是一家。”这是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联袂演唱的主题歌《你和我》的一段歌词。
  从任何角度看,世博会就是一个你和我的故事。人们为相会而来,为倾诉和倾听而来,人们在此享受的人类跨文化交流的盛宴。
  国展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告诫我,办世博会,也有个“你和我”关系问题,世博外事必须处理好这种关系。
  在这里,“你”是参展方,“我”是组织者。作为组织者,一定要站得高些,要有为全人类不同种族和文明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一种时代精神,否则肯定做不好,肯定会把世博会当作东道国人民的节日,而不是世界人民的节日。而这样对话,参展方就不能全面参与和分享这种节日了。
  是的,吴主席的话,让人想起日本、韩国、西班牙通过世博会参与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话迅速走向世界的历程。
  一、日本借世博会东风融入了世界
  这是一个世博会历史上几乎众所周知的故事,但还是让我们把时间回放到40多年前。
  1970年,战败25周年后的日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医治了战争创作,经济跳跃式赶超世界各国。196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1967年超过法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跃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发达国家。然而,毕竟是25年的历史,人们对日本的过去记忆如昨。特别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又以令人眼花瞭乱的速度进行着,世界,尤其亚洲国家对日本 依然疑虑重重。
  因此,对日本政府而言,如何通过举办一些重大的国际活动,向世界证明日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的发展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这种证明不仅对世界是急需的,对日本国民也如此。只有摆脱二战阴影,让日本真正成为国际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日本国民才会树立民族自豪感,才会对未来有信心。
  1964年4月28日,日本加入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OECD);
  1964年10月24日,东京奥运会开幕;
  1970年3月15日,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
  日本正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走向世界。然而,无论对日本,还是对世界,大阪世博会是划时代的。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6)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无疑,大阪世博会主题要回答人类、进步、和谐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和谐”理念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世博会主题中,更表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日本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和谐。
  日本著名雕刻家、前卫艺术先驱冈本太郎将太阳塔作为这种和谐境界的标志。在这个当时总造价127亿日元的标志性建筑里,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图片、实物、雕像和模型,包括在地下展区展示面具、宗教神灵雕塑、地方性生产工具、宗族性用,具反映了日本和世界人民对和谐未来的诉求。
  不过,真正让绝大多数参观者难忘的还是美国馆内展示的是由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号刚刚从月球取回的月亮石。这块小小的月亮石强化了宇宙空间探测对观众的巨大吸引力,折射出世界博览会消弭国界、崇尚交流的特质。
  35年后,日本又举办了爱知世博会。
  时任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协会事务总长中村利雄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使在35年后,人们如何评价大阪世博会对日本战后在国际上的崛起作用都不为之过的,尤其这届世博会对他本人和他那一代日本青年的影响可谓刻骨铭心。
  他说,这是日本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没有大阪世博会,日本不会很快摆脱战败国的阴影,就不会实现日本政治和文化的国际化,也就谈不上日本融入国际大家庭。
  精明能干的中村利雄毫不掩饰地向我表示,大阪世博会改变了日本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大阪世博会后又连续举办了筑波世博会(1985年)、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1990年)和爱知世博会(2005年)……
  二、Expo让世界接受了韩国模式
  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韩国又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它的面积仅为我国的1%(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我国的1/28(4800万),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惯与我国源远流长。
  说它陌生,这个曾极度落后、饱受蹂躏的东亚小国,不知不觉中率先迈入世界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0位,近乎于我国的一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2万美元,被世界经济学家称之“汉江奇迹”。
  同韩国发达的韩国制造(造船、汽车、化工、电子、通讯工业、网络基础设施)一样,韩国的“软实力”同样让人刮目相看。被称作“韩流”的韩国电影、电视剧和足球让多少中国影迷朋友痴迷,又让多少球迷朋友感到由衷的无奈。
  同样,韩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1988年奥运会、1993年大田世博会、1995年1月加入世贸组织(WTO)、1996年12月加入经济合作组织(OECD)、2007 年向世界奉献了首位韩国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2年在丽水举办世博会……
  的确,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韩国的成功,人们给出了各种答案:
  对经济学家而言,这是韩国政府主导的“贸易立国”、“外向型经济”经济政策的功劳。对于文化比较的人文社科学者们,韩国的成功又要归功于“韩国人的国民性”和韩国的“独特文化”。
  然而,不管是成功的经济国策,而是独特的韩国民族精神,没有国际认可是不够的,而真正让韩国走向世界的是 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
  话说上世纪80-90年代的韩国,整个国家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关系和利益正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的严峻调整和考验,这就是国际上所谓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的社会转型期矛盾。这种矛盾在当时的韩国表现在工人与雇主的矛盾以及大学生*政治诉求与军人*统治的矛盾。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7)


在对外方面,由于韩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何让世界接受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让世界放心,这同样是韩国政府首要公关难题。
  在韩国领导人看来,申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对提高韩国国民的整体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提高韩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意义重大。为此,韩国朝野摒弃前嫌,一致支持申奥。1987年6月29日,卢泰愚发表了*改革的“6·29宣言”,提出改宪、总统*、释放*、实现言论自由和保障政党的健全活动等。有意思的是,原本乱糟糟的韩国政坛,为了保证奥运会成功的目标,居然朝野团结一致,从而保证了汉城奥运会“四无”,即无示威、无暴力、无恐怖活动、无意外事故。
  5年后,韩国在其历史上首次举办世博会。人口只有119 万的韩国第六大城市大田,接待了1400万参观者,相当于韩国总人口的3

0%。2000多场次的各种文化活动,扩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大田世博会使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各国民族和文化,观赏美妙的科学与文化之和谐场面,丰富了生活内涵。


  3 个月期间,法国、葡萄牙和匈牙利三国元首,爱沙尼亚、吉尔吉斯坦等国总理以及世界各国部长级以上高层人士230人为参观世博会而大举访韩,从而增进了韩国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后者对韩国经济起飞的良性解读。
  2008年10月秋高气爽的一天,我在依山傍水的韩国滨海城市丽水出席了2012年韩国丽水首届世博会国际论坛。
  丽水(YESOU)如同其中文译名一样山清水秀。
  说实话,对丽水这一地名我早在上海申博时就如雷贯耳。当时,它曾是上海申博最强劲的对手,远远超过莫斯科。
  记得2002年12月3日,申博五国的最后较量转战至地中海边上的袖珍小国摩纳哥,究竟是中国上海、韩国丽水、俄罗斯莫斯科,还是墨西哥克雷塔罗、波兰弗洛茨瓦夫来举办2010年世博会?鹿死谁手?无疑,申博角逐已进入到了白热化。
  在摩纳哥的海边有几只漂游的帆船,上面是丽水必胜的广告。在代表们下榻的饭店前广场上,夜晚的灯光里“Say yes to Yesou”广告引人注目。韩国当时志在必得的强悍公关阵势,曾让我们处在一线的中国外交官连连倒吸冷气。
  时间过去了6年,韩国人民一点都没有变,他们对世博会还是那么充满热爱。
  尹宗坤(Jong-kon YOON),韩国丽水世博会参展部部长,一位职业外交官,韩国前驻加拿大大使,上海申博时我的老相识。他对我的到来显然非常高兴,并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世博会对韩国意义重大。尽管2002年申博没有如愿,但韩国人民没有放弃,继续申办2012年专业类世博会,并获得了成功。
  尹大使认为,韩国人爱较真,有一股韧劲,这是国民性使然。这么多年矢志不渝,从大田世博会到丽水世博会,韩国就是要向世界说明韩国的发展模式。
  的确,世博会对中韩两国都太重要了。
  2008年8月26日,正在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主席与韩国总理韩升洙一起见证中韩两国签署世博会合作交流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精神,2010年是韩国的中国旅游年,韩国政府将鼓励韩国人民来沪观看上海世博会,2012年则是中国的韩国旅游年,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人民来丽水参观世博会。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二章、世博会:人类的跨文化对话舞台(13)


二战后,法德修好从阿尔萨斯开始。
  法德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让双方数万个市镇结对,通过老百姓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消除误会,播下友谊的种子。这种交流从二战结束后到今天没有停止过,这种“走亲戚”式的民间交流使法德团结,在欧洲和世界迄今发挥重要影响的重要原因。
  望着这幅凝聚着名古屋妇女组织一片深情的挂毯画,难道我们就没有顿悟出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比世博会这种“走亲戚”式的国际交流更直接、更温馨、更有效地促进中日友好吗?
  回想起近些年来的中日关系,这种“走亲戚”式的民间交往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以至于为那些“愤世嫉俗”的青年一代提供了他们对世界事务的宣泄机会。
  有时,我真不知这些年青人为什么如此容易激动,好像是出自一种球迷的心态,而复杂的国际关系在他们眼中就成为一场简单的足球博弈。在这些年青人的世界里,除了赢,就是败;除了强,就是弱,整个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没有折中,更没有互信、共赢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当我们从名古屋妇女们的手中接过挂毯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
  当你意识到你所接触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精彩,
  当你了解的历史与自己熟悉的历史有那么大的差异,
  当你看到陌生文化是何等的引人入胜,
  当你接触的人民又是那样的善解人意,
  此时,你就会扪心自问,也许,我们的信息并不对称,也许,我们应该超越自我,增加点国际视野了……
  日本名古屋妇女们让我同时想起了另外一位外表瘦小,甚至有点纤弱,两鬓点点白霜却挡不住风风火火一身朝气的南国女子。
  她叫伍淑清,有一大堆头衔,什么全国政协常委呀、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呀,但她就我而言,是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WTCA)展区总代表和好朋友。作为朋友,她每次来看我都免不了要向我聊起世博会对她一生带来的影响。
  1970年,她刚好在日本上中学,父亲伍沾德在大阪世博会园区内开了一家中餐馆。就是这家小小的中餐馆给青少年时代的伍淑清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历史机遇。
  她利用在父亲餐馆打工和向各个参展国家工作人员送餐的机会,把园区内所有的展馆看个够。她不仅认真看,还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给展馆工作人员送餐,她都要缠上他们,询问那些对她来说纯属天方夜谭的事情。
  她着实被世博会所展示的那个精彩世界迷住了。她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日本、美国外,还有那么多好玩的国家和引人入胜的各国文化。青春烂漫而又稚气的她是多么希望生活中的每天都是世博会,多么希望这样精彩、好玩的世博会不要闭幕,要天天开,这样,世界各国的同学和人民就能够永远相互敞开心扉交流了。
  伍女士告诉我,大阪世博会后,她就下决心要毕生献身于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她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让不同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人们相互沟通和交流更有意义的了。
  30年前,在其父亲香港“美心”集团创办人伍沾德的支持下,她与中国民航一起兴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上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航空食品。透过北京工商管理局001号的注册编号,我们看到的是这位非凡的女性的大气、睿智和果敢。
  “敢为人先和热爱这个世界,是大阪世博会教会我的人生观。”——伍女士向我坦言。
  几年后,她又创建了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2000多个会员,并担任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的理事。她本人曾去过西藏30次,推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西藏的合作。在伍小姐看来,世

界上没有比文化对话更有意义的工作了。此次,她就是代表世界贸易中心这个组织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会员和75万多家企业会员参加上海世博会。


  伍女士说的很平静,她的目的是要让300多个世贸中心会员城市更好地了解中国。
  是啊,人们常说世博会是跨文化对话的平台,但这个平台是需要有人来搭建,同样也需要有人在不同的文明中穿梭沟通。如果有一天,我们年轻一代能像伍淑清女士那样多一点国际主义,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谦逊和平静,我们所说和谐世界是否就从此将一种政府的外交口号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现实?
  是的,时代在呼唤中国年轻的一代成为世界公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章、跨文化对话:我们对什么?(1)


第一节、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自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明确参展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后,历届世博会都有了鲜明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不仅成了一届世博会的灵魂,也成为参展国家的对话内容。
  77年后的今天,既然跨文化对话又是个如此风靡全球的话题,既然世博会又是人类相互倾听倾诉的理想舞台,人们不禁会问,2010年聚首上海,我们跨文化对话对什么呢?
  一、十年后我们将失去地球
  2009年6月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世界环境日。
  在这天,全世界120个国家的电影院乃至因特网、UTUPE均同时上映了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任制片、著名航拍摄影师亚恩·阿蒂斯-贝特朗摄制的环保纪录片《家园》。
  影片气势恢宏、美轮美奂,但影片与其是向全球观众呈现梦幻般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不如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发人类发出撕心裂肺的警告:地球—-人类的最后家园,将由于人类自身无节制的开发行将走向毁灭。
  影片甚至给出了人类失去地球家园的时间表:10年!
  影片堪称唯美主义,作者匠心别具,筹划15年时间不说,光拍摄就用了217天,穿越54个国家的120个拍摄点,仅拍摄的素材片长就达488小时。
  影片如同把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当众一片片撕毁,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巴黎艾菲尔铁塔下,近万人仰视着偌大的银屏,情绪特别激动。
  人海中,贝松接受了法国电视一台的采访,他的语调同样充满激动,甚至比其以往所有发布大片时还要触及心灵。他说,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地球村的一员,他和阿蒂斯-贝特朗要在联合国环境日这一特殊的时刻,通过航拍的角度,试图使观众能够“以上帝的眼光来观看这个养育人类文明的星球”的现状。
  他情真意切地说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只有一次,而人类却把它弄得支离破碎。
  是的,在这个存在了45亿年,孕育万千物种的星球上,由于人类自身的粗枝大意(或叫为所欲为),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已经失去,地球在一步步在人类的驱使下慢慢走向毁灭……
  与贝松在过去那么多精彩大片不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淘平台优势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