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天堂” 巴拿马地图文件泄露事件是怎样被挖掘的

中国不该成为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中新网
本页位置:
中国不该成为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
  近日,税务部门在进行例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谷歌在华企业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构寻广告公司和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存在涉税违法行为,有关税务机关已依法对这3家公司予以查处。谷歌在华企业涉嫌避税,税务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谷歌“偷税门”对于公众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两家在京注册公司就曾卷入中国一桩最大的互联网偷税案,涉税金额2000多万元。如今,这家世界级跨国公司再次陷入偷税事件中。不过,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谷歌在此次税务检查中,还涉嫌避税,很可能还会卷入“避税门”。
  尽管还不能确切断定谷歌是否避税,但是,谷歌在其他国家有避税的“前科”,并且已在全球巡回“演出”多场。2007年至2010年,谷歌通过将国外的利润从爱尔兰、荷兰转移到百慕大节省税收31亿美元。根据这六个国家的资料,通过利润转移,谷歌的海外税率降到了2.4%,是美国最大五家科技企业(按市值)税率最低的公司。
  反观国内,其实有相当部分的跨国公司,为了避税而制造人为亏损假象。一项统计显示,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而专家的观点是,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的税收没有计算在内,所以实际偷逃税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之所以中国成为跨国公司避税的天堂,从客观上分析,主要与税收制度安排有关,反避税制度存在着天然缺陷。比如说,跨国公司常常利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漏洞为避税找到借口;中国在反避税方面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态度,而缺少“铁腕”政策,至今为止,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政绩压力,他们对于反外资避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有排斥行为,这也纵容了跨国公司避税的嚣张气焰。
  从国际上看,跨国公司的避税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总的来讲,越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国家,越是重视反避税工作。美国是最早实行反避税的国家。美国规定,企业避税(所得税)净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除如数追缴外,还将处以20%~40%的罚款。不仅如此,在11万联邦税务人员中,数百人专门从事反避税工作。同时,美国还拥有一支精干的税务警察队伍,把避税当成偷税一样来严厉打击。韩国也将加强管理国外资本避税行为,推进税法改革。为了防止国外资本在国内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利用租税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议)避税,韩国政府决定积极推进租税协议的修改工作。
  因此,中国要防止跨国公司避税,首先,要修订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修补避税制度上的“漏洞”,从而杜绝税收上的“管涌”;其次是,借鉴国外先进做法,不妨像美国一样,也成立一支专门的反避税税务警察队伍,严厉打击跨国公司避税行为。最后,还要扭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观念,把反避税纳入政绩考核范围,从而充分调动政府反避税的主观能动性。
  吴睿鸫
【编辑:何敏】
----- 经济新闻精选 -----
?? ?????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反避税剑指跨国集团 或摘帽“避税天堂”
&&来源:&&&&分享到:
  原标题:中国反避税剑指跨国集团 或摘帽“避税天堂”
  避免税收流失,中国税务机构正在加紧行动。
  9月22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审议通过“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项目2014年成果。
  该项目是由G20领导人背书,并委托经合组织(OECD)推进的国际税改项目,是G20框架下各国携手打击国际逃避税,共同建立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和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本次最新发布的成果包括:应对数字经济的挑战、防止税收协定滥用、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防止有害税收竞争等七项。中国政府此次表明将全面加入这一行动。
  在国内,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外支付大额费用反避税调查的通知》也已经进入排查收尾阶段。截止到6月30日,税务机关通过对浙江、江苏、河北等地的反避税调查,已经贡献超过30亿元的税收。
  国税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反避税调查立案159件,当年对税收增收的贡献为468.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122.6亿元。
  由于 《通知》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就所属跨国企业对境外关联方支付大额服务费或特许权使用费的情况开展一次摸底排查,旨在进一步加大关联方支付费用的税收征管力度,防止企业通过对外支付费用转移利润。普华永道税务及商务咨询部门吴家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税务机关很有可能会将上述排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境外服务提供方的税务问题上。比如,是否构成常设机构,是离岸服务还是在境内提供服务,服务性质是主动性劳务服务还是被动性特许权使用费等。
  境外税务排查
  “一些地区的基层税局已经展开了他们的排查计划,从境内的支付方或者服务接收方开始收集相关信息。有些基层税务局则不仅收集集团内各种支付行为,还包括股息、利息、租金等,且没有设置最小金额起点。
  在他看来,为了能够更有效和集中地展开调查,基层税务局下一步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或者技术)来筛选和分析这些信息。
  反避税往往是针对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因为通过关联公司和海外交易,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制度漏洞少缴税。国家税务总局发起的此项排查不仅对跨国集团境内的子公司,也对境外集团总部及其提供服务的境外关联方都有着重大的税务影响。去年,我国破获了迄今为止反避税调整金额最大的案件,最终使外方企业补缴税款近10亿元。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外资企业40多万家,世界500强公司中约490家在我国投资,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达到1600余家。近年来,跨国公司交易内部化趋势明显,避税手段越来越复杂隐蔽,呈现出企业税收贡献与资源占用不匹配、职能定位与利润收益不匹配、中国企业贡献与获得回报不匹配等现象。
  资料显示,当前全球利润至少50%以上涉及国际交易,特别是企业集团跨境关联交易数额巨大。
  据了解,本次反避税排查中涉及的跨国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企业,虽然这家跨国公司实力强大,但它在中国设立公司以来几乎没什么盈利。企业财务报表显示,除个别年度微利外,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累计亏损达20多亿元。
  正是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并开始对其关联交易情况进行监控,发现通过关联交易将大量利润转移到境外母公司,让子公司出现亏损是跨国公司常用的避税手段之一。
  吴家裕表示,针对跨国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的存在避税嫌疑的服务费及特许权使用费,税务总局提出了税务排查应关注的重点,这是此次反避税调查的一个方向。
  这一思路与美国财政部22日宣布的一系列新规定不谋而合。
  由于美国联邦企业税率高达35%,按照新规定,将公司总部搬至税率较低国的“倒置”公司中,非美国子公司不得为新的外国母公司提供贷款,新的母公司也被禁止收购海外子公司。此外,美国企业若打算继续进行倒置收购交易,那么外国合作公司的股东必须拥有新公司20%以上的股权。
  剑指跨国集团
  之所以出台上述通知,更多是国际严峻的税务环境。
  普华永道国际税务部合伙人王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于跨境企业来说关注点在于“避税天堂”,即不征税或税率极低的国家(地区),或一些在税制上过多让渡税收利益的国家(地区),人为地使其他国家(地区)的税基受到侵蚀。
  一位接近税务机关的人士表示,税务总局于今年早些时候就集团内劳务、管理费提交了一份意见书,希望该意见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在《联合国转让定价操作手册》草拟的相关章节中得以适当体现。
  在这份意见书中,税务总局重申了对于关联企业间服务费须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立场。对于管理费用,税务总局认为该类费用一般与股东活动有关,因此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扣除。
  随后,在一次国际性的税务研讨会上,来自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的人士还明确表示,中国税务机关将加大对集团内服务费的审查力度。
  据了解,当前跨国企业集团避税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成本分摊、受控外国公司避税以外,还采用一般避税方法,如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及通过企业变更而多次享受减免税优惠等税收安排来避税。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以中国为例,因为税制本身的不完善,一些跨国企业把这里当作了避税天堂,一度吸引了很多外资,但税收并不会成为外资投资的主要因素,更多还要关注投资项目和制度本身。“因为根据税收国际通用原则,即使在中国顺利逃税,到本国仍然要补缴税款,甚至税负更重。”
  记者了解到,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特别纳税调整”条款,这是中国第一次较全面的反避税立法。其中不仅包括转让定价和预约定价,还借鉴国际经验,首次引入了资本弱化、受控外国企业等规定。
  2013年,我国与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就40个案件进行了12次双边磋商,达成或签署双边预约定价安排10例,转让定价相应调整协议8例,通过双边磋商为纳税人消除国际双重征税负担15.39亿元人民币。
  吴家裕表示,通知中提到的存在避税嫌疑的付费类型再次回应税务总局在向联合国递交的意见书中所表达的立场,并显示了税务总局对集团内服务费安排的日益关注。
  不过,由于上述部分事项涉及主观判断,所以很容易会导致税务局和纳税人之间的争论。“我们预计这次的税务排查之后,中国税务机关和跨国集团之间可能会就此产生诸多税务争议。”吴家裕说。
编辑:赵净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正文
税务问题又起波澜 梅西被曝用“空壳公司”逃税
  巴拿马过去常被视为洗钱天堂,现在更有1150万份的机密文件泄漏,据传都是出自莫萨克?冯赛律师事务所 (Mossack Fonseca)。这家律师事务所专门为各国权贵、毒枭、演艺人员、体育明星等设立空壳公司,藏匿资金。这次外泄的档案多达2.6TB,其中不但有普京等政界名人,足球巨星梅西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扬子晚报记者 汤敏
  被曝利用“空壳公司”逃税
  这些巴拿马文件是德国《南德日报》先拿到多达2.6TB、1150万份资料之后,再向国际调查记者同盟揭露,再经过78个国家的新闻媒体、超过400位的记者调查后,才公之于世的,堪称是富豪版的维基解密,也被当作是历年来最大的泄密案。近年来一直饱受税务问题困扰的阿根廷球星梅西也没能幸免,据西班牙媒体《机密报》称,梅西和他的父亲利用一家乌拉圭中介公司,组成了一家巴拿马空壳公司来洗钱,继续逃避肖像收入的税款。
  虽然常年占据世界第一球星的宝座,梅西的场外生活却异常低调,绯闻、丑闻等情况基本没有,除了逃税风波。2013年6月,西班牙税务部门指控梅西和父亲豪尔赫在2007年到2009年间连续三年偷逃税款,金额达到了410万欧元。巴西世界杯之前,在豪尔赫补交500万欧元税款之后,法院撤销了对梅西的指控。但在2015年10月,法院认定梅西对父亲逃税一事知情不报,梅西作为知情人也必须出席庭审。现在,梅西逃税又有了最新消息,据悉,梅西父子掌控了一家名为“百万巨星”的巴拿马公司,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不是梅西父子,但媒体表示有证据显示梅西父子才是这家公司真正的拥有者。通过这家公司,梅西父子继续通过巴拿马这一避税天堂来偷税漏税。
  梅西称诽谤已起诉媒体
  对于这样的报道,梅西感到很愤怒,巴萨喉舌《每日体育报》表示,梅西父子已经于当地时间周一正式指控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和德国的《南德意志报》以及西班牙的《机密报》,父子二人认为媒体的报道完全是诽谤,他们将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据悉,巴萨高层第一时间联系梅西,并表达了对他的绝对支持。巴萨高层告诉梅西,俱乐部愿意为他提供任何帮助,和他一起捍卫他的权益。此前,西班牙媒体报道称,加泰罗尼亚法院已经确定将在5月31日至6月3日进行梅西逃税案的庭审,西媒还指出,梅西很有可能因受到庭审的影响而无法顺利参加美洲杯。最终结果如何,只有通过等待来揭晓。
  ■链接
  “巴拿马文件”中的体育人
  足坛政要:佩纳罗尔主席、国际足联独立伦理委员会成员胡安?佩德罗?达米亚尼。文件显示,他通过莫萨克?冯赛律师事务所创建了至少7个空壳公司。前法国著名球员普拉蒂尼,他同时也是2015年FIFA丑闻中的主要人物之一。2007年,普拉蒂尼通过律师事务所在巴拿马创建了一个空壳公司。
  足球明星:莱斯特城俱乐部球员莱昂纳多?乌略亚、智利球星伊万?萨莫拉诺,以及曾在曼联、皇马等豪门效力的阿根廷球星加布里埃尔?海因策。与梅西类似,这些球星开设空壳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大额代言费用避税。
  从“巴拿马文件”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足球是最为集中的领域,但是也涉及到了其他体育项目领域,比如有至少11位美国冰球联盟的退役运动员开通空壳公司并处理财务。汤敏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瑞士避税天堂荣景不再&美国成富人最喜爱存钱地
日11:16&&来源:
据外媒27日报道,长年以来,美国总是批评其他国家为他人避税,但近几年来,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富豪喜爱的“避税天堂”。过去瑞士的银行会为客户保密,但现在美国成为富人的最爱,越来越多的富人迫不及待的将资产转移,美国俨然成为“新瑞士”。
报道称,由于美国拒绝签署执行经合组织的全球披露标准,现在美国已经在创造一个新的热门市场,成为藏匿外国财富的地方。从伦敦的律师到瑞士的信托公司,都在着手协助富豪客户把巴哈马和英属维京群岛等地的账户转移至美国内华达、怀俄明和南达科他州。
报道指出,去年9月,欧洲知名的金融顾问公司罗斯柴尔德公司总监潘尼(Andrew Penney)在旧金山的办公室举行讲座,教各国富豪如何避税。潘尼当时明确指出:“我们可以帮助顾客转移财富至美国,以免遭到母国政府课税,并且隐藏财产。”
潘尼还称,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避税天堂”,美国缺乏执行外国税收法律的资源,并且也无意这样做。
报道称,目前,在欧洲有几世纪历史的罗斯柴尔德公司已经在内华达州的里诺建立的新的信托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帮助富有客户转移位于百慕大等地的离岸资金至内华达州的分公司。百慕达等地现在被要求遵守新的全球披露规定,已经渐渐失去了“避税天堂”的名号。
除罗斯柴尔德集团外,总部设在日内瓦的Cisa信托公司也申请将在南达科他州开设新据点。该公司常年为富有的南美洲客户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此外,全球最大离岸信托供应商恒泰信托公司(Trident Trust Co。)在1月1日的披露期限前,把几十个帐户从瑞士、加勒比海大开曼岛和其他地点,转移至南达科他州苏城。
2014年5月,瑞士同意签署新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对外承诺将自动公开外国人的银行账目。这意味着瑞士结束了数百年来保护银行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同时也意味着瑞士2.2万亿美元私人账户将完全曝光。
为打击本国公民通过海外账户逃税,美国在2014年推出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和政府间协议,要求海外金融机构披露当地由美国公民持有的外国账户信息,并将其汇报给美国国税局,否则就将面临巨额罚款。
报道称,美国财政部正在拟议类似于上述经合组织的外国银行账户信息披露标准。过去的类似提议已经因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以及银行业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报道指出,问题在于,不仅仅是非美国公民可能通过进入美国一些免税地区来逃避税收。美国财政部还担心大量资金流入秘密账户可能成为新的洗钱渠道。联合国估计,至少有1.6万亿美元非法资金通过全球金融系统被洗白。
(责编:康登慧(实习生)、常红)
自动匹配新闻“避税天堂”上黑名单
主页 & 财&经 & 宏&观
“避税天堂”上黑名单
&  日前,经合组织公布了一份全球不公平税收竞争国家的黑名单,该份黑名单包括列支敦士登、直布罗陀、巴拿马、多米尼加、利比里亚、库克群岛、摩纳哥等35个国家和地区。&&&&经合组织在发布黑名单的同时,呼吁这些国家和地区尽快改革国内的税收体制,并警告它们,一年以后如果在税收体制方面没有重大变革的话,将面临经济制裁。&&&&同时,经合组织还公布了其组织内各成员国存在的税制方面的“潜在的有害措施”共47条,希望成员国能够共同努力,彻底消除这些潜在的有害措施。&&&&列支敦士登政府对本国“荣”登黑名单大为不满。该国在声明中称:“本国的税收体系对一个小国家而言是完全从经济程度出发的,不能被视为一种税收竞争。”&&&&从全球经济角度看,许多国家经常利用税率作为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手段。因此,一些国家将本国税率定为“零”,引发了激烈的税收竞争,也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抗议,使本应由本国征收的税收收入转移到那些低税率国家。为此,经合组织的官员希望能够在成员国内设立一个最低的税率标准,以此消除愈演愈烈的税收竞争。&&&&美国财长萨默斯对黑名单的出台极为赞赏,称之为“防止经济扭曲、消除资本非正常流动的关键一步”。而经合组织国际税收委员会的官员菲利普·威斯特指出:“公布黑名单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具有负面影响的税收惯例,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使黑名单上空空荡荡。”&&&&另有一些国家由于与经合组织在税收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全面的合作,适时调整了有关税收政策而没有被列上黑名单。像开曼群岛等6个国家和地区,眼看形势不对,一再向经合组织表示愿意修改相关税法,才在最后关头没有乘上“黑名单”的专列。  马越乾编译自《华盛顿邮报》&&&&&《国际金融报》&(日第四版)&&
主页 & 财&经 & 宏&观
镜像: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电话:(010)
广告:(01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拿马国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