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类似余额宝的各种宝宝猛涨是一种什么危险信号

监管部门释放严管信号 余额宝们或迎来规范期|余额宝|监管部门|利率市场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监管部门释放严管信号 余额宝们或迎来规范期
  中国网财经2月27日讯 (记者 王颖)“这个确实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被问及随着利率市场化给余额宝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天弘基金方面如实回应,并不回避。
  随着余额宝的规模日益扩大,各种“宝宝”遍地开花。但此前有美国类余额宝产品paypal货币基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最终清盘,又有等商业银行直接向银监会报备了余额宝与快捷支付的风险,余额宝们这如日中天的势头还能挺立多久,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余额宝前路或步后尘?
  央视评论员钮文新的一句“吸血鬼”论断,将余额宝再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关于是否该取缔余额宝,成了近期争论最热门的话题,但争论大多交锋在余额宝们是否冲击了当下的金融市场甚至国民经济基础,而对于余额宝自身的发展风险,却并未有多少人提及。
  但这并不代表无人意识到此般风险,记者从国内某股份制银行相关高层人士处获悉,早在去年,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几家商业银行便向银监会报备了快捷支付与余额宝的风险,只是监管部门出于鼓励金融市场自由化、多样化发展的立场,做了较为暧昧的令银行“自负盈亏”的回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余额宝自身是存在风险的,虽然从目前的投向上看不存在信用风险,但其用银以及相关操作上的风险很难预知,市场带来的风险也无法忽视。”
  该分析人士称,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漏洞、黑客攻击等,对此,阿里巴巴余额宝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并且对于他们自身建立的非常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非常有自信。而市场风险则在于,作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在面对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利率不断下滑的趋势时,余额宝还能否安然存活。
  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美国的paypal在成立的第二年便推出过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其运作与收益方式与中国的余额宝几乎毫无差异。但自2002年开始,美国的银行间利率开始大幅下降,直至2008年甚至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所有货币基金收益业绩也开始大幅降低,paypal货币基金规模也不断缩小,最终在2011年将货币基金清盘。而中国此刻的余额宝,正如当年如日中天的paypal货基,它们的命运,又是否会最终步往同一个方向,难免引人遐想。
  记者发现最近几天银行间利率已经有了下降的状况出现,分析人士称若央行不收紧流动性,利率降到1以下都有可能,而如果降至0利率,余额宝将不再有收益,大量的产品资金也会变成一种负担。
  “现在还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前期,市场利率有波动但是整体上还是处于高位的,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最好的时段。”天弘基金内部某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前述分析人士则对记者表示,虽然短期内我国金融供给不足,余额宝消失这种情况还不太可能,但中国的高利率政策将逐步发生变化并不断市场化是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天弘方面对中国网记者表示:“每个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跟速度也不一样,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和发展阶段来逐步调整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力争给投资者比较稳定的回报。现在属于利率市场化的前期,整体投资机会还是不错的,但是未来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步变化,货币基金的收益会向正常水平回归。”
  监管部门将加大力度规范发展
  “规模太大,速度太快,必然存在风险,一旦翻车,就是大事故,第三方支付一定要加强监管。”一位央行内部人士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对于余额宝们的发展,监管部门也开始重视。央行与证监会近期皆传出风声,将发文定下更为严格的规范,管理互联网金融市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对中国网记者分析称:“余额宝们的出现,确实冲击了银行等传统金融的垄断地位,已经推动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这是金融产业升级的一个过程,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场革命。正因如此,要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须提高监管的素质,建立现代化的监管体系。”
  邹平座表示,虽然总的趋势会演变成系统内和系统外的竞争,但余额宝们的发展壮大并不会从根本上撼动银行的基础,银行本身具有资本、技术以及设施上的优势,但“宝宝”们的出现与发展确实也是为传统金融带来一场革命,对于督促银行加紧提高服务水平、结束银行及传统金融的垄断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获悉,不少银行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金融产业的这场看似悄无声息却如风卷残云般变革的势头,并已有不少银行开始与国内外知名的运营商合作,打造自己的互联网金融系统。去年7月,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合作推出的“智能金”业务便横空出世,其后不久交行便与多家货币基金合作推出“快溢通”;去年年底,对接南方现金增利货币基金的“平安盈”高调问世;今年年初,工行在浙江地区推出“天天益”产品,对接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而很快民生银行对接民生加银与汇添富的“如意宝”也将在本周正式上线。
  记者从前述央行内部人士处获知,近期的“加紧监管”,不会砍掉余额宝及其同类产品,但会在范围、准则以及进入的门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对于在检查当中发现不合标准、违规经营以及无法实现预期承诺目标的,将会取消其资质。
  “接下来的监管实质上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另一方面是银行体系本身。主要是疏导两方面的关系,从而对于余额宝这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实现帮助、规范和提高。监管的目标是发展它,而不是消灭它。但为了避免打着“宝”旗号招摇撞骗的,那些小型的不规范的要坚决清理。否则杂草丛生长不出大树。”该人士对中国网记者如是表示。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 精选一当前市场中趋紧的局面让不少银行很被动。据《上海证券报》获悉,已有不止一家股份行全面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以稳定负债,而同业存单发行环境受限是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某股份制银行支行负责人表示,目前流动性出现紧缺,资金成本上行。该行对公结构性存款产品相较4月26日预期收益率已整体上调。结构性存款在业内通常被视为的一种。有负责产品报价的人士说,年初至今,各期限的结构性存款报价基本都在4%上下,且估计主要在存在负债替换的银行比较明显。上调定期类产品的收益率的并不限于上述一家股份制银行。另有股份银行人士称,其所在行已全面上调各类定期类存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流动性趋紧的局面在方面亦有体现。比如,近期7日整体呈现上行态势,5月3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3.987%。针对当前的局面,有股份制银行分行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很多资产到期都不会再续做了,监管很严。”该人士预计5月之后局面应该会有所改善。该人士所提“监管严”所指向的一大重点是近期银监会密集发文,对于占比高的机构,要重点检查是否落实穿透管理、是否充足计提拨备和资本。多家银行人士也对《上海证券报》表示,目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同业业务首当其冲。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出现大幅下降,从2月13日到2月19日最高周发行量5992.5亿元,下降到5月初的770.4亿元。不过发行量下降,也与季中央行MPA考核压力有所缓解有关。受资金面紧平衡因素的影响,同业存单的仍在高位盘整。为AAA的3个月的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基本在4.4%附近徘徊。据此前申万宏源发布的报告,目前大行同业负债与同业存单合计占比仅为11%,股份行和城商行则分别达到33%和37%,在MPA考核、、同业融资规范等监管的调整压力下,股份行以及城商行显然压力更大。因此,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被动下降,银行可能需要通过一般存款和进行部分弥补来补充流动性,一般存款和个人的利率也将有所上行,但预期未来随着这部分匹配资产逐步到期,存款利率将会有所回调。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总体来看,同业存单监管趋紧,同业存单发行趋缓,将缓解实体压力,利好实体经济。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同业存单的监管,能够堵住银行同业业务漏洞,进一步实现同业“去杠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另一方面,考虑到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参考作用,同业存单供给量减少,常常伴随发行利率降低,对非企业而言,或可大大降低中短期及企业债的发行成本,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多元化。(来源:上海证券报 )《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二与去年的缓慢发行不同,2015年,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数量进入高潮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同业存单的发行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5倍,推动同业存单发行量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利润增速放缓和不良压力凸显的情况下,利用同业存单补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同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与发行井喷相伴的是,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也逐渐丰富,目前包括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近百家商业银行均发行过同业存单。前4月发行量是去年同期近25倍据统计,截至4月末,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5倍。今年前4个月,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的同业存单累计约10400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约430亿元。2014年,近百家银行全年同业存单发行额约为9000亿元。2014年下半年,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迅速扩围,发行也明显提速。2014年年初,同业存单的首批试点银行多为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去年年中,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拓展至城商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据记者了解,目前,同业存单发行主体主要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两者发行规模占比超过80%,发行期限主要以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为主,发行利率走势基本与银行间同期限利率走势相同,但绝对水平低于同期限同业拆借利率。2012年底,央行制定《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从日起施行,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同业存单业务,拓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同业存单和交易主体均为银行间市场成员,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投资和交易对象为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及类产品。2014年5月,和外管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下称127号文),提出加快推进常规发展及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业务试点。此外,《》记者了解,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警示银行间同业业务风险,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收紧。推出同业存单后,增强了银行同业业务的和规范性,而同业存单较好的流动性也可以降低银行短期。利用同业存单降低负债成本目前,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增长困境促使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动力降低综合负债成本。2015年一季度以来,实体经济继续下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趋势并未缓解,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迹象,而不良生成率则较去年继续扩大。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中绝大多数利润增速出现下滑,息差收窄、手续费收入下滑以及吞噬银行利润。以国有五大行为例,数据显示,五大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均不足2%,同时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超过500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亿元的两倍。华创证券分析师齐晟对《第一》记者分析认为,16家上市银行加权综合负债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自2014年以来一直稳定在2.3%~2.35%的水平。分类来看,大型商业银行2014年来负债成本并未下降,从2%继续上行6bp至2.06%,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商行负债成本目前仍维持在3%和3.07%的水平,且较去年四季度进一步上升。以上只是表内负债成本,此外,4月份平均1个月以上期限理财仍有5%~5.5%的水平,高于去年年末水平。与其他工具相比,同业存单的发行更具备主动性,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流动性补充,且同业存单的招标竞价模式,理论上可以降低吸收负债的成本,特别是对负债成本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而言,这也解释了为何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为主。申万宏源此前研报认为,未来同业存单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目前同业负债在商业银行整体负债中占比20%左右、而同业存单在同业负债中占比4%左右的规模计算,同业存单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1bp左右;而若同业存单在同业负债中占比近50%时,则可以帮助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3bp左右。申万宏源还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低成本活期存款和大幅低于理财、基金等产品收益的定期存款构成的存款类负债占比还将进一步下降,届时同业存单对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的改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质疑,理论上,同业存单对于银行负债起到替代作用,但实际中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同业存单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还可能是存单质押能够规避银监会此前发布的127号文。至于操作手法,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理论上讲,首先B银行购买A银行的同业存单,A银行利用该笔资,利用通道方进行受益权;B银行利用A银行的存单为方的或提供存单质押,同时签署存单质押合同的。《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三江苏一家农商行金融市场部的小王正在为发行同业存单而忙碌,“利率都到5.2%了,可是购买的需求却很少。”小王遭遇的难题是不少中小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业存单已从供需两旺转向需求快速萎缩,供过于求。而同业存单的利率正迅速上行。雪上加霜的是,近两个月内,近3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即将到期。“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债缺口,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受访专家指出,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到期压力大 银行发存单“续命”同业存单即将迎来集中到期的时间窗口。数据显示,同业存单5月到期量高达1.52万亿元,6月到期1.37万亿元。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客观上仍然有续发同业存单的刚性供给需求,而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对同业存单的持有需求却在下降。据记者统计,5月第一周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4.7亿元,第二周净融资额为-973.1亿元。“前期月中净融资量都有大幅提升,但5月第二周净融资额持续走低。”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同业存单巨量到期压力,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需求不减。“部分银行已配置好资产、急需续命,更何况同业存单还是主要融资来源,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然而,对于购买同业存单的银行来说,同业存单不再是首选资产。“当前,银行摆布资产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配置久期相对长的资产,锁定长期的高收益率。”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同时,伴随着银监会“三违反”、“”、“四不当”检查的持续推进,各银行对于同业业务更加谨慎,部分银行暂停同业资金对接同业存单的投资或只能投资短期存单品种,使得存单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加剧,进一步加大了存单利率上行压力,特别是6个月和1年期品种发行难度加大。还有一些中小银行资管人士指出,对于后续资金面变化情况仍要加以观察,控制资产投放节奏。“去年一季度就投放了67%的资产规模,以实现早投放早收益;而今年却在各个季度平均投放资产,以减轻流动性压力。”一位城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究其原因,“监管部门释放出节奏放缓的信号,但是,监管时间的拉长,也使得整治同业业务带来的清理压力持续的时间更长,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同业存单发行难度,推高同业存单利率。”华创周冠南指出。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与此同时,同业存单的利率曲线变化也在释放结构调整信号,银行调迫在眉睫。一级市场方面,长端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迅速抬升。以股份制银行为例,1年期利率快速上行。此前,股份制商业银行3个月同业存单处在高位,与6个月、1年期利率形成倒挂,之后6个月存单利率开始上行,超过3个月期限。近期,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上升快速,开始出现1年期高于3个月和6个月期限,发行利率上行至4.55-4.75之间。农商行存单1年期发行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市场预期资金面紧平衡将持续较长时间,银行开始倾向于负债长期化。周冠南指出,在此过程中,尽管同业存单发行受利率上行和监管趋严而放缓,但是需求减少的速度更快,资金紧张和供需不平衡将加大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后期同业存单将呈现净发行规模下降,收益率上行的市场状态。事实上,不仅仅是同业存单利率上行,收益率也在快速上行。据WIND统计,银行在售产品已从4月中旬的4.20%上涨至4.28%。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也一路上涨,已由4月底的3.99%突破至4.04%。在资金面紧平衡、利率上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正在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寻求更高质量的增长。“南京银行一季度就已经布局调结构,缩短资产投放的久期,控制资产投放的节奏。同时,加大对未来流动性的安排,增加长期负债来减轻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压力。”南京银行行长束行农在南京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而常熟银行[股评]行长庄广强对记者表示,当前,银行着重缓错配,降低隔夜资金占比,放长负债端久期,缓解的期限错配,强化同业资金合作,严防流动性风险。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标题:三万亿同业存单即将到期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执行获取文章信息函数 var aid = '1340782';《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四去年四季度去杠杆伊始,便有市场人士提出——不控制同业规模而只是提升市场利率,似乎仍无法有效去杠杆。而从今年3月银监会专项治理“三违法”、“三”、“四不当”以来,同业存单便发行量大降,不过价格仍随着市场利率水涨船高。最新数据显示,3月同业存单发行2万亿元,为历史最高峰。根据Wind数据,今年4月同业存单发行量环比大幅减少7200多亿元,各界预计到5月底,同业存单面临巨量到期压力,在续发势头减弱的背景下,5月总量也将大幅低于今年一季度各月水平,各期限发行利率皆不断上升。“这种量跌价升的态势近期仍将持续,”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智明对表示。他近期也提及,市场情绪在强势监管下过于恐慌,竟然已经超预期快速突破了3.7%,眼下配置同业存单仍是保险策略,债市交易性机会需要等待。存单发行“量降价升”令市场始料未及的是,2017年3月下旬流动性更加紧张,体现在银行间市场7日质押式回购利率自2016年第三季度逐渐上升后显著飙升,这与银监会4月以来发布的连环新规密切相关。“监管机构似乎加大了对市场波动性的容忍度,”穆迪在最新一期《中国季度监测报告》中提及,“流动性趋紧的趋势可能反映了监管机构致力于控制金融体系的,但同时也可能加大银行间市场上小型银行和其他非银行的流动性压力。”监管的态度和流动性松紧程度分别从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和利率中就可窥斑见豹。4月以来同业存单发行量快速回落,净融资额走低。最新数据显示,4月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2929.2亿元,较3月环比下滑7236.9亿元,到期量为11772.1亿元;净融资额为2144亿元,较3月下降2111.2亿元。相比之下,2017年第一季度新发行的同业存单达到人民币5万亿元的历史高点。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继续主导一级市场,农商行次之。其中2月为19719亿元,3月为20166.1亿元。此外,Wind数据显示,今年4月,1月期、3月期、6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上行近8BP、6BP、17BP;5月以来,上述对应期限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又分别上行约8BP、25BP、22BP。可见同业存单整体呈量跌价升态势。对此,业内普遍解读认为,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的同时上升,表明融资扩张的进程并未放缓,也说明的目标远未完成。去杠杆显阶段性成果不过,如此强烈的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去杠杆的阶段性成果。今年4月,银监会出台措施控制同业存单过快增长,并降低某些银行对此类批发资金的依赖性。银行需进行自查,确定若将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负债后是否会超过33%的上限。业内人士也预计,同业存单未来可能会被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银行现在也不敢随便用同业存单冲量,这一点可以从4月监管举措出来后,同业存单的发行与净融资量都显著下滑看出来。”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3月时,记者曾提及,在今年一季度MPA考核来临前夕,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和利率曾创下阶段性新高,部分期限的发行利率甚至逼近5%。当时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放量发行的原因一则是为了应对季末考核,二则是“赌未来监管政策可能是‘新老划断’,因此趁现在多发一点。”而之所以同业存单此前几年会不断放量,存在其特殊的历史背景。2013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先后开启发行,存单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同时,银行业竞争加剧,过去稳定的存贷息差没有了政策保证,银行不得不做大规模,实行金融版的“薄利多销”模式。2014年开始,同业存单开始大量发行,开启了银行间存单利率市场化。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近期表示,同业存单的大量发行,使得重新扩张,金融部门的同业+率从50%上升到67%。截至17年3月末,存单余额达到7.78万亿,中小银行发行比例达到50%-60%。此外,他也提及,大行和中小行盈利模式出现分化。作为同业存单发行主力的中小行,由于信贷资源不及国有大行,其选择通过同业套利链条来扩张规模、以增强自身利润和竞争力。中小行资产端,购买同业理财、等,使得其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比例持续上升,从14年的12%上升到16年9月的24%左右;对非金融企业债权占比则下滑;对其他居民债权占比相对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机构发行存单的另一个动力在于,同业存单受到的监管较少。“在当前的监管政策下,同业存单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同时,存单在中计入,暂时也不受到同业负债不超过总负债三分之一的约束;较松的监管意味着同业存单有扩张的特性。”姜超称。此外,存单有助于改善LCR(流动性覆盖比例)等监管指标。MPA和流动性考核下,发行1个月以上同业存单,可以改善LCR的分母而使得指标得以提高,季末考核临近前,银行更有动力冲量改善LCR。LCR=合格/未来30天的现金净流出。其中分子包括现金、大部分利率债以及部分非金融公司债,但不包括同业存单;分母是未来30天现金流出-未来30天现金流入。机构持续配置同业存单尽管面对强势监管,同业存单仍是银行偏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业内人士也认为不应该过度夸大存单本身的风险。记者也了解到,同业存单比同业存款更加标准化,流动性更好,也避免了提前支取风险;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发行不同规模期限的存单,更加灵活调整银行负债结构。随着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同业存单的这些优势使得其自然成为重要工具。同时,在债市不确定上升的背景下,各大机构对于同业存单的配置热情也仍然不减。以最为人所熟知的余额宝为例,2013年刚刚推出时,余额宝的对接资产大部分为银行存款,不过如今已逐步转至加权平均期限较长的。2017年第一季度银行同业存单占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而银行存款的占比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所持有的前十大债券均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对各大而言,债市波动仍是存单受追捧的主因。“由于当前利率水涨船高,机构可能只需要投资存单,便可在不需冒信用风险的前提下锁定收益。因此大家都对债市持观望态度,”中航经理吴承根此前告诉记者,各界的债市投资策略普遍采取“短久期”的方式来避免利率上行风险。5月8日,突破3.6%,5月11日,收益率更是持续,突破了3.7%的心理关口。“债券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并不决定短期走势,一致预期导致买盘稀少,甚至途中有领导听到一半时赶去卖债。”某券商分析师提及。不过,招商分析师徐寒飞表示,由于同业监管强化的因素,有广义基金适度减持同业存单。《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五理财预期收益的高企实际是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传导至资产端,导致资产端成本上行,从而影响实体企业。(为获得更多资金,无论是还是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浮较大,高达50%;而也创年内新高,高达8%的频现江湖。图/中国新闻图片网)记者 李德尚玉 杨秀红/文 袁满/编辑6月迎来高考,也迎来了商业银行的“中考”揽储关键时点。在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银行的揽储压力增大,节节攀升,开启了理财客户“抢夺赛”。为获得更多资金,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浮较大,高达50%;而率也创年内新高,高达8%的理财产品频现江湖。《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最近一个月,新发产品达11542只。从预期收益率来看,有90%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5%之间,有2.2%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以下,约6%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8%之间,另有11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此外,不少短期产品出现长短期收益率“倒挂”现象,部分预期年收益率竟低于半年期或三个月的同系列理财产品。多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近来银行基础上升,主要因为监管加强、禁止理财投理财以及同业理财资金收缩,银行理财需要提价吸引零售客户资金以补充资金缺口。令市场最为担心的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高企实际是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传导至资产端,导致资产端成本上行,从而影响实体企业。不过,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同时受季末冲时点的影响,部分银行为快速吸纳资金应对最近流动性紧张局面,理财产品上浮利率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持续攀升作为存款的重要替代品,流动性收紧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理财产品的收益节节攀升,迅速拉升至2016年初的水平。《财经》记者统计,从最近一个月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明显增加:去年同期该类产品仅164只,占比1.78%;今年同期该类产品上升到700只,约占同期发行产品的6%。前述11款预期收益率高于8%的产品全部由交通银行发行。其中一款最高预期收益率达13.3%。相对而言,五大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存款定价仍保持相对稳定,大部分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1.75%,较基准上浮约为16.67%,最高的也不超过30%。但是个别比较激进的城商行确有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较大的情况。“存款利率最高上浮超过40%”“部分城商行存款利率最高上浮50%”等屡现报端,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是近年来最大力度了,以往没有这么高的上浮幅度。6月以来,银行长短期收益率“倒挂”现象日益显现。《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6月1日-8日,各银行新发理财产品共计2819只,期限为3个月-6个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超过6个月-1年期产品,前者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28%,后者为4.499%,一年期以上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31%,几乎与3个月-6个月期理财产品持平。另一倒挂现象为,同一银行同一理财产品的不同期限之间,长期产品收益率低于中短期产品收益率。如6月8日,中国银行发行的2017年中银智荟理财产品,91天期限的预期收益率高于179天的预期收益率,前者为4.65%,后者为4.6%。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向《财经》记者预计,利率涨幅短期仍将持续至6月的年中考核,中长期来看,还得取决于的进程。总体来说,这次理财上浮利率,应该是以短期为主,就是为了快速吸纳资金应对最近流动性紧张局面。赵亚蕊解释,现在高成本发理财产品就是一个救急的措施,多揽资金防止流动性风险。对银行来说,主要是成本影响,但不会长期如此操作,对银行的经营和业务结构影响不会太大。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应该通过两个维度观察利率上浮:一是如果监管力度放松,去杠杆压力缓和,负债压力就会减轻;二是银行主动或被动压缩资产,带来资产负债的重新平衡,都会让利率上行结束。今年5月中旬,有地方商业银行分行及下属区域支行已对揽储工作进行了动员会。有媒体报道称,某地方银行分行个金分管行长的工作集中在私银客户、投资新客户、代发工资客户、拆迁客户等;对公分管行长则要围绕扩户、存量客户提质两个方面安排工作。比较而言,商业银行今年揽储较往年更激烈,任务更重。有银行理财从业者在朋友圈发布自身所在信息,并承诺对帮忙购买者“个人兜底”。据媒体报道,多家银行已将揽储的任务下放到分支行和网点,员工根据岗位来背任务。甚至商业银行后勤和行政部门员工也开始帮忙揽储。揽储争夺背后今年一季度银行流动性偏紧被认为是理财预期收益高企的主要原因。《2017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人民币存款增加5.06万亿元,同比少增3506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25万亿元。多名分析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央行二季度末宏观审慎评估(MPA)年中大考将近,这对于部分业务扩张过快的银行有较强冲击,促使存在较大考核压力的银行进行理财规模或结构的调整,于是资金紧张引发了银行资金抢夺大战。央行一季度一评的MPA,在季末时考核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根据以往的经验,MPA考核对流动性条件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使得商业银行季末货币市场利率一度骤升。强监管、金融去杠杆等叠加效应也被认为是市场呈现出资金紧张的原因之一。2017年2月,《关于规范的指导意见(内审稿)》的曝光,在资管市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项政策延续了去通道、降杠杆、控风险的意图,期望通过打击、防止资金空转、增强穿透监管等方式推进回归“受人之,”本质。这与银监会4月下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相辅相成,意图在保障隔离的同时,加强流动性管理能力。“上调的原因在于银行负债成本不断上升,负债荒倒逼使然。”刘东亮对《财经》记者表示,最初主要是由的同业负债收缩引发资产负债压力,流动性趋紧,同业理财、同业存单价格走高,而后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向负债端全面传导。刘东亮认为,目前持续上调,存款利率也面临上调压力。赵亚蕊称,从表来分析,由于管理层加大了同业业务的监管,无形中对负债端形成了压力。以同业委外投资为例,银行出于避嫌减少了同业购买,部分委外投资被迫赎回。但是,负债端有较大浮亏的投资强行赎回有压力,之前的资金源于同业理财,到期后需要资金补充,只能提高利率加大吸储的力度,降低流动性的压力。商业银行努力增加的占比,但是由于传统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比重相当高,调结构进行得很慢。由于实体经济也处在调整期,目前商业银行转嫁资金价格的能力减弱。和大银行比起来,中小单一,对于理财吸取资金的依赖度更高,需要理财吸取资金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来吸引客户。不过,从几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占比分析,中小尚不至于引起市场利率大幅波动。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商业银行总负债为167.17万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负债规模分别为76.45万亿元和40.52万亿元,两者合计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69.97%。城商行负债规模为27.34万亿元,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16.35%。这意味着,即使有个别城商行存款利率价格上浮幅度较大,但是这部分存款在整个银行业存款中占比较少。对于流动性偏紧问题,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称,在5月25日自律机制座谈会上,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6月6日,央行进行4980亿元一年期MLF(中期便利)操作,中标利率为3.2%,与上期持平。本轮MLF一定程度缓解了商业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6月MLF到期量较大,此时放量有对冲到期的意味。而且目前银行体系超储仍处于低位,超额放量给银行体系“补水”,补充跨季资金,有利于稳定年中资金面。利润承压某城商行对《财经》记者表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的上升对银行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体现在争夺负债,争夺存款。目前,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快,资产端上升慢,这意味着银行产品上是给客户让渡了一定的收益,换句话说,银行收益因此在减少。上述投资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负债荒导致负债成本大幅上升,但平均上升有100基点以上。这种上升也倒逼了资产端收益上升,例如国债从去年低点上升了100基点,信用债普遍上升了200基点以上。“这种情况对银行的经营提出挑战,因为2016年实体回报率只有4%出头,并不能支撑这么高的负债成本。”该人士认为,负债大幅上冲可能性不大,等待监管逐步放松,收益率还是要回归下降通道。“目前,商业银行的负债端、、资产端都在上升,三者共振,具有必然的联系。” 华夏幸福基业中心高级总监汪杰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紧货币加强监管以引导金融去杠杆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资金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最终必然会在资产端——有所体现,会令成本升高。6月9日,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年期报价4.4116%,创逾两年以来最高,已经连续九个交易日高于央行4.35%。汪杰表示,综合来看,银行内部边际资金成本已经全面高于。银行间同业资金成本持续上涨,Shibor和实体经济倒挂,意味着银行未来将逐步把压力传导给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继续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6月9日,根据中债登公司数据,七年期升至3.70%,高于五年期(3.63%)和十年期(3.65%)国债收益率,这一极不寻常的走势意味着,如今就像一个三角形,近期七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14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由于资金成本抬升,、国有大行和中小银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售国债,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对其来说影响最大。以国开行为例,根据中债登数据,以市场最典型的十年期国开债为例,6月9日其收益率为4.40% ,而1月3日收益率为3.69%,由此推算发债成本即负债端成本今年以来已上浮71基点。据公开数据统计,国开行金融债今年以来(截至6月9日)发行量为7025.50亿元,如根据发行成本上升0.71%来测算的话,折合全年其负债成本由此而增加预计将超过100亿元,而根据内部不公开数据,国开行2016年整体净利润约为1000亿元,由此推算发债端成本的上升将对其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国有大行主要负债来自于存款,相对而言,同业存单不太多,所以其资金成本来自存款利息,而其存款大多数来自居民存款和企业长期存款,季节性存款占比不大,所以受银行季末冲时点上浮空间有限,成本传导效应不明显。根据四大行公开披露的2016年度财报数据,大行同业存单发行数量对总体负债规模贡献约为2%。据汪杰估算,四大行平均负债规模约20万亿元,由此推算四大行同业存单的规模为0.4万亿元,如果成本上浮200个基点,也就是80亿元成本,即便是四大行里净利润最少的中国银行,2016年这一数值为1841亿元, 负债端上升成本与净利润比例不到2%,由此可见对其影响较小。在这场资金抢夺战中,中小银行利润受损更严重。由于农商行和城商行受限于网点品牌和原来投放存,以及业务范围,应对流动性紧张,只能提高理财揽储。近年来中小银行同业理财和存单规模占比较大,受市场资金成本抬升影响也较大,其负债成本将会迅速上升,挤压利润。据汪杰测算,假如中小50%来自同业存单和理财,对于2000亿元左右资产规模的中等城商银行来说,如果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从年初至今平均上涨150基点的话,即使考虑业内的资产收益率(ROA)较高值2%,由此对其净利润影响也将超过30%。资金面紧张,加上同业负债收缩,挤压利润,商业银行往往需要用负债来配资产,所以对一般存款和理财的需求增加。存款竞争激烈,但存款利率相对低,期限也较长,和资产的期限不好配置。为应对资金成本抬升,滚动发售理财产品和期限错配往往是银行理财保证收益的惯用手法。汪杰表示,为应对资金成本上升压力,市场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账面显示浮亏,如果不存在兑付问题的情况下,银行可能认赔或者继续持有债券看看是否到期收益率能否覆盖资金成本;另一种情况,为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问题,银行采取的方式更多是滚动发理财产品,也就是期限错配。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由于短期中枢普遍上移,甚至出现三个月产品收益率高于一年期的情况,因此极容易产生利率“倒挂”情形,但是迫于经营与压力,银行只能短暂出此下策,滚动操作,暂渡难关。“从行业来讲,理财的资金肯定是去配资产,因为好多银行都是短负债配长资产,负债到期了就得找负债来续接上,具体配哪类资产各家银行有所区别。”赵亚蕊介绍,理财的期限一个月到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期限灵活,利率浮动自由,对银行来说更容易吸收,所以现在理财的需求比较大,各家银行竞争,必然上浮利率。赵亚蕊表示,关于期限错配,监管机构一直说不让错配,但是没有具体的政策来说具体不允许错配到多久,所以实际操作还是能做的,另外轻微程度的错配也是有利于银行的的。这个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理财预期收益涨幅跟期限有关,银行所缺期限的负债对应的预期收益上浮就多。市场利率不断抬升,将会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赵亚蕊介绍,理财上浮实际就是负债端成本上行,未来势必会传导至资产端,导致资产端成本上行,影响实体企业。现在年中考核,资金都比较紧张,小银行会更明显。负债端成本上升,银行要盈利肯定要抬升资产端价格,但是这种传导需要一定时间。高利率理财的背后,的风险值得担忧。对此,某地方银行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银行理财相对安全。由于6月中旬银监会现场检查,当前银行对资产比较保守,所以投资流向比较安全的资产,因为银行普遍赎回了委外投资。某城商行投资组合部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资产投向方面,银行会更加青睐高回报资产,负债端成本抬升,资产端价格也面临抬升压力。但该人士否认了银行青睐高回报资产风险会更高,他认为银行高回报的前提是风控,不是任何高回报都纳入银行围。(本文首刊于日出版的)《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六原标题:观察:是什么撬动了2017年的?
同业存单兴起的背后是中小银行面临资金短缺、流动性压力大,如果这种结构性的流动性环境不得到改变,将同业存单纳入监管范围后可能会出现新的监管套利行为。
作者 | 欧阳辉、刘一楠
来源 | 财新网
影子银行(一) 同业存单的发展与风险分析 广义的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监管体系外的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创造、期限转换与流动性转换的功能,但较少受到金融监管。 包括以下三部分:首先是银行的部分同业业务与表外业务,包括同业存单与表外理财;其次是信托、券商等充当信用中介,包括、银行、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第三是。 同业存单的发行是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工具,也是银行进行表外理财或委托基础之一,是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撬动了2017年金融杠杆的迅速上升。2016年以来我国同业存单呈现爆发式增长,同业存单余额占银行实收资本的比例从2016年1月的76.60%增长至2017年8月的174.83%。2017年1月至10月,同业存单发行总量为15.20万亿元,占整个的比重为48.60%。 同业存单的爆发式增长是2017年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也是的监管重心。2017年4月银监会连续发文加强同业存单监管,触发金融去杠杆进程。 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讨论会中,银监会主席提到“今年银行业加强监管主要针对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选择这些领域主要是因为其覆盖了比较突出的风险点,包括影子银行与交叉金融”。 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业存单究竟是什么?同业存单如何撬动与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将详细分析同业存单的性质、扩张动机与潜在风险,并提出同业存单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同业存单是什么?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属于货币市场工具。固定利率存单期限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同业存单单期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发行后可以进入,也可作为抵押品进行质押式回购。 与同业存单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同业业务”。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资金往来行为,目前包括三种形式:同业拆借、同业存款(也称为同业存放)与买入返售。同业拆借是指通过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进行的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计入“拆放同业”与“同业拆借”一级科目。同业存款是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一对一的存款协议,没有有价证券作为载体,也无法进行流动,计入“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科目中。买入返售是指金融机构在买卖时约定在未来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回,包括质押式回购、买入返售银行、买入返售权等业务。 目前同业存单不属于同业业务,而是一种。在资产负债表中,同业存单的发行方在负债端增加“”;同业存单的购买方在资产端增加“金融(//)”。同业存单目前不属于同业负债(同业负债科目包括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不受同业业务规范与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限制,为一些中小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空间。 同业存单的发展现状 1986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发行了大额可转让,但由于利率过高、流动性不足等原因,央行在1997年暂停了同业存单的发行。2013年12月,央行为了促进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体系改革,重启同业存单市场。 2015年后同业存单市场开始快速增长,2015年至日,同业存单发行总量为33.53万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量为5.30万亿元,2016年增长至13.02万亿元,2017年1月至10月发行总量为15.20万亿元。2016年底同业存单市场余额为5.9万亿元,截至日,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的托管余额增长至7.93万亿元。同业存单在上占比迅速增加。 从存量上看,截至日,同业存单市场余额为7.93万亿元,债券市场整体余额为71.93万亿元,同业存单占比为11.03%。 从增量上看,为36.37万亿元,同业存单发行量占整个债券市场的比重为35.81%,2017年1月至10月15日,这一比例增长至48.60%。 从发行主体看,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是发行同业存单的主力。2017年初至日,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5.20万亿元,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发行量为8.24万亿元,占比为54.19%,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量为6.68万亿元,占比为43.97%,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量为0.28万亿元,占比为1.85%。 从单个银行角度看,2017年初至日区间内,同业存单发行量靠前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最多的是兴业银行(10367.8亿元)和浦发银行(8400.1亿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数量较低,其中建设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为1182.2亿元,工商银行发行量为37亿元。 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作为同业存单的购买方(资金融出方)。一方面原因在于中小规模银行的揽储能力低于大型银行,另一方面原因是央行在发行(S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时对抵押品偏好较强,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从发行利率上看,2017年初至10月15日,所有发行同业存单的平均收益率为4.55%,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发行收益率为4.6%,股份制商业银行为4.4%,国有商业银行收益率最低(4.19%),发行同业存单的资金成本最低。 从存单的购买主体上看,2017年9月,在所有同业存单中,货币/等非法人机构合计持有同业存单的规模为3.72万亿,占比达到44.68%;商业银行持有同业存单占比为33.86%,其中农商行与农合行、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持有比例分别为11.68%、7.56%、6.88%与5.78%;再次是非银行金融机构(11.68%)、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7.91%)和人民银行批准的境外机构(1.66%)。 同业存单迅速增长的原因 从货币创造机制上看,同业存单迅速增长背后是货币创造机制在总量上与结构上的转型。从总量上看,指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购入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并形成过程, 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受到国际贸易格局改变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贸易顺差逐渐减少,从2016年1月的24.2万亿元下降至2017年8月的21.5万亿元,对基础货币投放的支持作用在逐步下降。 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支持基础货币发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逐渐增加,2016年1月(PSL)、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余额总和为2.5万亿元,2017年8月余额增长至7万亿元。 从结构上看,央行发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时需要抵押品,包括较高的国债、央票或信用债等,而大银行的抵押品数量更多、质量更优,所以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大银行吸收了央行投放的流动性,再通过购买同业存单等方式,将流动性转移至中小行。 从同业存单的发行银行看,之前通过数据说明了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是发行同业存单的主力。中小规模的银行流动性来源不足,揽储能力也低于大型银行,需要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的方法进行主动负债。发行同业存单在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计入“应付债券”科目,不属于同业负债,所以不受到“同业负债/总负债不超过1/3”的监管要求。 同时,银行在季末受到流动性指标的考核压力,具体地,(LCR)=/压力情形下未来30天的现金净流出,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的方法获得现金等优质资产,以改善这一流动性指标。 从同业存单的购买银行来看,由于目前实体经济增速放缓,民间会下降,银行向实体经济较大。而同业存单收益相对稳定,且信用风险较低。所以银行也更愿意将资金通过购买同业存单的方法转化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同业存单的影响与风险 同业存单撬动了金融杠杆的迅速上升,增加了影子银行规模。 具体的,中小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获得流动性,之后会在资产端寻求更高的收益,主要有三种渠道。 一是购买其他银行的同业存单,不同评级的银行、不同期限的同业存单收益率不同。 例如日,同样是AAA+级的同业存单,1个月期限的到期收益率为3.96%,而一年期限的到期收益率为4.36%。更低的AA级一年期同业存单的到期收益率达到4.88%。 所以银行会选择发行期限短、收益低的同业存单,去购买期限长、收益高的同业存单,形成“同业存单与同业存单”之间的资金空转。 二是购买其他银行的。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筹措资金,之后投资于其他银行的同业理财产品,进行套利,形成“同业存单与同业理财”之间的资金空转。 三是将同业存单或同业理财筹措的资金委托给信托、等进行委外投资,投资于股市或风险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与违约风险。 上述三种渠道都会导致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增加影子银行规模,并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业存单导致金融体系的高杠杆,隐藏着期限错配风险与流动性风险。银行发行期限较短的同业存单,购买期限较长、收益率较高的同业存单或同业理财,导致资产久期大于负债久期。当短久期的负债到期时,银行只能发行新的同业存单或表外理财,通过“借新还旧”的方法保证流动性。 而一旦流动性趋紧、货币政策转向,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一些中小银行依赖发行同业存单的方法主动增大负债规模,而此种负债的稳定性远低于储蓄,使中小银行更容易受到流动性风险的冲击。 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看,资金通过上述三种形式在金融系统中空转,将拉长资金链条、增大融资成本,降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也导致银行对非金融企业债权(向企业发放的贷款或债券)占的比重由2015 年1 月的39.42%下降至2017年8月的36.11%。 政策建议 首先,2017年上半年金融风险的快速积累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 一方面,银监会先后出台了7个关于同业监管的文件,强调治理“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同时央行决定自日起将同业存单的期限明确为不超过1年,此前已发行的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可继续存续至到期。 另一方面,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拟于2018年一季度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这些监管措施将抑制部分银行过度依赖同业存单,降低期限错配风险与流动性风险。 第二,同业存单兴起的背后是中小银行面临资金短缺、流动性压力大,如果这种结构性的流动性环境不得到改变,将同业存单纳入监管范围后可能会出现新的监管套利行为,例如增大表外理财规模等。所以需要适当调整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框架,例如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时适当放宽对中小银行抵押品数量、质量的要求,增加对中小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引导中小银行的负债工具重回拆借和储蓄。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七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刘筱攸在金融去杠杆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的背景下,季末节点流动性趋紧的情况在今年尤为明显。年末也是如此,商业银行负债端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11月中下旬以来,以同业存单和3个月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间中期资金利率快速走高,突破年内高点;另一方面,作为“揽储工具”,本月前两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突破5%,数家股份行也在近期提高结构性存款利率。除成本抬升外,负债结构也在调整。按照银行流动性新规要求,存款优于其他负债、长期负债优于短期。这也意味着银行将进一步强化揽存方面的负债能力,同时转道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产品进行资金补充。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明年银行负债竞争还是压力非常大的一年,但是随着各项监管规则到位,竞争秩序会变得更好。“如果未来市场杠杆不继续上升,市场利率基本上会走稳,随着资产端定价水平的提升,预计明年银行净息差会处于震荡状态。”负债成本上升今年来,银行体系的负债规模继续扩张,但由于资产端去杠杆导致负债派生乏力,负债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中小银行普遍缺负债、缺存款。市场流动性也基本维持紧平衡,尤其是季末节点常常出现流动性紧张。数据显示,截至昨日,3个月Shibor利率较11月初上行46个基点至4.87%,创下年内利率高点。受此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不断攀升,1个月、3个月、6个月期限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升至5.43%、5.34%和5.33%水平,均在近日创下年内新高。华创证券债券团队表示,同业存单价格不断走高主要是受跨年资金价格走高、银行滚动发行需求、存单投资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该团队认为,12月的同业存单发行仍然弱于到期,这意味着未来银行仍会加大发行以缓解到期压力,资金价格也会不断走高。华南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师也表示,整个同业存单市场存量压缩到8万亿左右就压不下去了,再往下压收益率又得创新高,因此短期的资金面还很难恢复到比较宽松的水平。“从这个层面看,有可能机构在明年上半年还会面临比较大的资产端去杠杆和负债端资金成本的上升”。除同业存单外,结构性存款利率也受市场利率影响而升高。由于此类理财型的存款不受存款利率监管指导,容易走量,结构性存款在今年备受部分股份行青睐,尤其是部分存款增长困难的股份行。据记者了解,招行、兴业、民生等数家股份行均在近期调高结构性存款利率。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即将1个月期限的结构性存款利率由3.75%调至3.85%,拟发行的3个月期限和6个月期限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也一同上调至4.5%。“拉存款”也是今年银行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临近年末更是如此。一位大行人士认为,在同业负债规模受限的同时,对一般性存款的需求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相应加大。“此外今年存款增长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投资渠道对存款的分流,包括各类资管产品、等。”负债结构面临调整负债成本提升,叠加系列监管规定出台,银行负债结构也将随之调整。中金公司首席固收分析师陈健恒认为,受流动性新规影响,2018年商业银行将加大中长期稳定负债的占比,加大一般性存款的抢夺。“其中存款是根基,银行明年对存款的争夺会进入白热化阶段。”类似的观点也被市场普遍认同。一位华东城商行资产负债部负责人直言,明年的决胜关键不在于资产端的收益有多高,而在于谁的负债稳定性和流动性管理更出色。他预计,在同业负债水平持续下降、银行资金脱虚向实的背景下,明年银行将进一步强化揽存方面的负债能力。此外,他认为银行可能会借助金融债、二级资本债、化等进行长期资金补充和主动负债。“近期就有不少上市银行的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在年底获批和发行,都是为明年储备弹药。”基于“负债决定资产”的经营逻辑,负债成本的提升和结构调整也将对明年的资产配置形成抑制。陈健恒认为,有助于黏住存款的资产(比如贷款)会成为银行优先考虑的资产,而债券的需求可能仍会受制于债券不易派生本行存款的弱点。鲁政委表示,在目前负债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款定价上升不快,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零售条线,这包括,也包括。“这种情况下,银行资产端定价水平还能往上走,预计明年银行净息差会是一个震荡的状态,不一定会立刻有明显的扩大,部分银行还会有继续收窄的压力,但好在资产端定价在更快回升了。”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荣则在研报中表示,明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将继续稳步回升,其变化主要看资产端定价能力。他认为,明年一季度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将促使银行负债结构逐步优化,高息负债逐步减少,负债端成本率下降,而将优化,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率也将回升。《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八   又到跨季月末,虽然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投放力度,但市场资金面仍偏紧,银行间市场利率连续多日上行。这可能与本月同业存单到期量较大有关。  不过,虽然同比来看,同业存单今年的发行规模和存量都仍在上升,但是截至9月20日,同业存单当月的发行总额不及到期偿还额,净融资额为负。而且,同业存单正在由过去的投资工具向补充流动性的工具转变。   导读  多名受访中小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主要动力有别于半年前。半年前银行发行存单主要是为了投资,而现在主要是为了补充流动性。
  同业存单市场迎来拐点?   9月同业存单出现了2016年以来的首次净融资额为负的情况。截至9月20日,当月发行总额为2.09万亿元,到期偿还2.33万亿元,净融资额为-2350亿元。   目前来看,9月到期量巨大主要源于6月发行的3个月期存单规模较大;且随着央行及相关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加强管理,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动力从投资转向流动性管理,同业存单规模基本趋稳,不排除将进一步缩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虽然银行业整体同业存单占总负债的比重有所提高,但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正在下降。同业存单正逐渐回归流动性管理工具定位,特别是股份行的相关数据表明,其正率先在结构上获得转型。相对而言,城商行对同业存单的依赖要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9月缘何现负净融资额?  实际上,从发行量的角度来,截至9月20日的当月存单发行规模并不少,且今年整体的月均发行量要比去年多约5000亿元,9月净融资额为负,主要是到期量为史上巨量,超出今年次高8月到期7000多亿元。
  有华北某农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9月存单到期量为史上最高,期限主要以3个月为主。回溯今年6月发行量超2.4万亿元,确实是史上最高。“银行发行3个月期存单,一方面可获取资金增配合格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分子增加),另一方面在季末时3个月期存单尚未纳入未来30天现金流出量(分母不变),有利于银行改善流动性覆盖指标(LCR)。”   本周有市场分析指出,股份行3个月期同业存单价格上涨了约5bp,一级市场询量主要集中在3个月期,其次是6个月期,尤其是3个月AA+评级利率上调至4.5%,股份行3个月期上调至4.4%,个别股份行3个月期募集量直破百亿关口。   “我们的同业存单存量目前还没有收缩,只是9月的发行价格太高,我们暂停了发行。”华中某城商行人士表示。多名受访中小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主要动力有别于半年前。半年前银行发行存单主要是为了投资,而现在主要是为了补充流动性。“我们不管是同业存单,还是同业负债的规模都在下降,主要是因为监管指标的要求,委外都在收缩,杠杆也在降低。”上述某农商行人士表示。   8月底,央行公告自日起,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行期限超过1年(不含)的同业存单。在8月中上旬,《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披露拟于
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据统计,有19家银行将受此影响,而多名受访银行人士也表示,早些时候地方人民银行已经传递了相关信号,在发行方面已经有所计划。   另外,从购买方的角度,上述华中某城商行人士表示,相较于货币基金,考虑到货币和期限灵活的优势,货基的配置优势仍然高于同业存单。   对于9月是否将是同业存单市场“缩量”的拐点,上述华北某农商行人士认为,一方面要看到9月的特殊性,9月为季末,加上缴税和央行“削峰填谷”方向未变,另一方面,银行“三三四”检查还未完全结束,监管易紧难松,新规尚待落地,同业存单不管从量还是价上都可能出现拐点。   同样公布于8月底,将于10月1日执行的《公开募集开放式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规定,于主体信用评级低于AAA级的机构发行的包括同业存单在内的金融工具占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其中单一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2%,意味着部分货基可能需要减持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的结构之变   截至9月20日,同业存单存量是8.29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99万亿元。对于同业存单的判断,规模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更多要看到其在银行负债结构中的占比,以及其在同业链条中的角色。   由于目前银监会最新只公布了截至7月末的总资产和总负债数据,且以7月数据来看。截至7月末,商业银行业总负债为169.76万亿元,环比甚至有略微下降;同业存单的规模为8.42万亿元,即,同业存单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5%。而去年7月,这个比例为3.5%(5.3/152.1)。   再细分不同类型银行来看,今年7月和去年7月,国有大行同业存单占总负债比重分别是0.21%和0.08%;股份行数据为7.3%和7.8%;城商行为12.27%和7.5%;农商行为2.86%和2%。由此可见,同业存单占总负债比重大幅度提高的主要是城商行,其他类型银行比重变化均不超过1个百分点。“股份行历史发行趋近饱和,面临的监管压力也比较多,所以占比有所下降。”某股份行人士分析称。   另有可以佐证的数据来自银监会。近期9月的相关通气会上,银监会披露,前期同业业务增速较快的中小银行下降尤为明显,其中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与年初相比降幅达45%。同业资产的收缩,传递到同业负债的收缩,传导链条清晰可见。   就如何看待同业存单的数据变化,某股份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有两个数据应该分而视之:其一是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的比重,该占比提高应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要看到同业存单作为一种标准化负债工具,本身对线下的同业拆借是一种替代;其二是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该数据已经有监管指标限制,对于银行而言应该有一个控制,能够保障负债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虽然同业存单占银行总负债的比重有所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负债结构的恶化;有迹可循的是,银行业同业负债已经出现下降,在总负债增长的情况下,实际上银行同业负债的比例是在下降。   银监会最新对外公开数据显示,8月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分别较年初减少3.2万亿元和1.4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和-1.6%。再根据此前披露的截至二季度末的数据倒推,同业资产7、8月份共收缩了1.4万亿元。这某种程度意味着,“(发行)同业存单-同业理财-货币基金-同业存单”的同业链条正在收缩。还可以佐证的数据是,银行同业理财今年以来已经减少了2.2万亿元。《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九总体来看,金融监管加强后,资产端还未“明显缩表”,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客观上仍然有续发同业存单的刚性供给,但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对同业存单的持有需求在下降。未来1个半月内同业存单巨量到期,叠加季末时点临近,不考虑央行的超预期“放水”,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如果带来的债券市场整体再次调整,将是一次“布局”的良机。策略观点4月底以来,同业存单出现“价升量缩”的现象,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周度同业存单净发行量由今年2月超过3,000亿元的峰值急速回落,上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无法覆盖到期量,净发行-973亿元;与此同时,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快速上行,过去三周累计上行接近20bp。发行利率和量的变化,主要是源自供给(发行机构主动缩减规模)还是需求(资金提供方持有同业存单意愿下降)的变化呢?这对于我们判断债券市场后期走势非常关键。(1)供给方面,从到期量上看,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刚性发行需求仍然很大。根据最新的托管数据,4月同业存单存量达到8万亿,占债市总规模13.1%,其中中小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发行占据绝大部分,期限都在6个月以下。此前不少银行之前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吸收资金,加久期加风险做大资产规模。3月底以来,银监会连续发文加强监管,但由于前期资产规模的激进扩张,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通过同业存单弥补负债缺口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根据我们的统计,日至年底将有6.8万亿同业存单将陆续到期,其中绝大多数由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考虑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错配,以及零售存款替代同业存单的难度,如果这些银行希望维持资产规模,唯有继续滚动发行同业存单。从最近的发行数据来看,股份制银行发行规模已有所缩减,而城商行的发行量仍然居于高位(超过千亿)、农商行的发行规模也与之前相若,这说明中小银行的资金缺口要更大一些。(2)持有者结构上来看,大型银行在不断减持同业存单。今年各类机构对同业存单的偏好发生了变化,反映在持有同业存单的机构占比上,大行(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邮储)对同业存单的持有意愿/融资偏好下降,特别是国有银行,4月减持同业存单833亿,为2015年11月以来最高;广义基金的存单持有占比较1月上升11bp;同业存单互持的比例自2月以来一直维持在26%左右,但较1月下降8pct。资金充裕的低风险偏好持有者占比下降,资金偏紧的高风险偏好持有者占比上升,意味着一旦资金出现波动很容易带来同业存单利率的反弹。(3)同业存单隐含的“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在上升,表现为期限和信用利差同时走阔。我们发现,此轮监管冲击对城商行影响尤为明显。城商行同业存单期限利差(3M-1M)由-24bp(倒挂)急速攀升至42bp,而信用利差(城商行-股份制)则由5bp大幅攀升至5月初的41bp。股份制银行的期限利差(3M-1M)则大幅上升66bp。期限利差的扩大,反映的是中长期存单和短期存单的“供需状况”的差异:短期存单供给下降,中长期存单供给上升,而市场对中长期存单的需求可能相对弱,造成期限利差的扩大;信用溢价的扩大,既可能反映了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同业存单兑付的压力),也可能与刚性再融资需求的相对差异有关(大型机构要好于小型机构),(4)1M同业存单利率保持在低位,当前的负债端压力仍然可控。相比3月底,股份制银行的1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反而大幅下降了53bp至3.91%,城商行的发行利率则下降了54bp至4.27。值得注意的是,1M同业存单利率在3月底4月初急剧下跌80bp。这主要是由于无论是同业存单的投资机构还是发行机构,都立即price in了强监管可能造成的流动性冲击。只不过由于资金供需双方立场不同,发行银行偏好较长期限的同业存单以稳定负债端(1M存单供给减少),投资机构偏好短期限的存单以增加灵活性(1M存单需求增加),使得1M最终同业存单利率下行,与其他期限发行利率走势出现分化。这也说明当前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负债压力仍然基本可控,否则银行只能大规模滚动发行1M同业存单补充负债缺口,1M发行利率应当快速上行甚至出现倒挂(例如3月份)。从发行量上看,近期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同业存单发行中1M占比都有所下降,特别是股份制银行,1M同业存单近两周几乎没有发行(发行量分别为4亿、13亿),因此发行利率一直维持在3.9%左右的低位。从当前的情况看,1M同业存单的收益率水平有投资需求,只不过未来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大,脆弱而不稳定的负债端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太高,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都在主动调整负债端的结构。近期同业存单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都在走阔,显示市场“隐含”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在快速上升,相对来说中小银行的负债端压力更大。不过,从1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仍然保持在4月份以来的低位来看,表明负债端暂时还没到最紧张的时候。总体来看,金融监管加强后,资产端还未“明显缩表”,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客观上仍然有续发同业存单的刚性供给,但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对同业存单的持有需求在下降。未来1个半月内同业存单巨量到期,叠加季末时点临近,不考虑央行的超预期“放水”,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如果带来的债券市场整体再次调整,将是一次“布局”的良机。市场走势重要新闻(编辑:孙涵予)《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 精选十江苏一家农商行金融市场部的小王正在为发行同业存单而忙碌,“利率都到5.2%了,可是购买的需求却很少。”小王遭遇的难题是不少中小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业存单已从供需两旺转向需求快速萎缩,供过于求。而同业存单的利率正迅速上行。雪上加霜的是,近两个月内,近3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即将到期。“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债缺口,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受访专家指出,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到期压力大 银行发存单“续命”同业存单即将迎来集中到期的时间窗口。数据显示,同业存单5月到期量高达1.52万亿元,6月到期1.37万亿元。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客观上仍然有续发同业存单的刚性供给需求,而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对同业存单的持有需求却在下降。据记者统计,5月第一周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4.7亿元,第二周净融资额为-973.1亿元。“前期月中净融资量都有大幅提升,但5月第二周净融资额持续走低。”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同业存单巨量到期压力,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需求不减。“部分银行已配置好资产、急需续命,更何况同业存单还是主要融资来源,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然而,对于购买同业存单的银行来说,同业存单不再是首选资产标的。“当前,银行摆布资产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配置久期相对长的资产,锁定长期的高收益率。”一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同时,伴随着银监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的持续推进,各银行对于同业业务更加谨慎,部分银行暂停同业资金对接同业存单的投资或只能投资短期存单品种,使得存单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加剧,进一步加大了存单利率上行压力,特别是6个月和1年期品种发行难度加大。还有一些中小银行资管人士指出,对于后续资金面变化情况仍要加以观察,控制资产投放节奏。“去年一季度就投放了67%的资产规模,以实现早投放早收益;而今年却在各个季度平均投放资产,以减轻资产负债流动性压力。”一位城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究其原因,“监管部门释放出节奏放缓的信号,但是,监管时间的拉长,也使得整治同业业务带来的资产端清理压力持续的时间更长,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同业存单发行难度,推高同业存单利率。”华创师周冠南指出。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与此同时,同业存单的利率曲线变化也在释放结构调整信号,银行调资产负债结构迫在眉睫。一级市场方面,长端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迅速抬升。以股份制银行为例,1年期利率快速上行。此前,股份制商业银行3个月同业存单处在高位,与6个月、1年期利率形成倒挂,之后6个月存单利率开始上行,超过3个月期限。近期,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上升快速,开始出现1年期高于3个月和6个月期限,发行利率上行至4.55-4.75之间。农商行存单1年期发行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市场预期资金面紧平衡将持续较长时间,银行开始倾向于负债长期化。周冠南指出,在此过程中,尽管同业存单发行受利率上行和监管趋严而放缓,但是需求减少的速度更快,资金紧张和供需不平衡将加大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后期同业存单将呈现净发行规模下降,收益率上行的市场状态。事实上,不仅仅是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快速上行。据WIND统计,银行在售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从4月中旬的4.20%上涨至4.28%。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也一路上涨,已由4月底的3.99%突破至4.04%。在资金面紧平衡、利率上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正在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寻求更高质量的增长。“南京银行(601009,股吧)一季度就已经布局调结构,缩短资产投放的久期,控制资产投放的节奏。同时,加大对未来流动性的安排,增加长期负债来减轻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压力。”南京银行行长束行农在南京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而常熟银行行长庄广强对记者表示,当前,银行着重降杠杆缓错配,降低隔夜资金占比,放长负债端久期,缓解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强化同业资金合作,严防流动性风险。公众号推荐:票宝宝:Pbb_PJCS简介:我们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银行承兑、信用证等银行票据居间业务的专业平台!↑↑↑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同业存单发行受限,银行上调结构性存款收益率"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利宝和余额宝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